中健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

中健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

一、中鉴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胡大明,钱益芳,蒋其根,陆强,徐新春,张俊,金燕[1](2020)在《优质中粳新品种“青角19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指明"青角198"是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良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及试种示范,该品种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田间病害发生轻,综合抗性好,熟期早,适宜在上海郊区作国庆稻或晚茬稻种植。"青角198"的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加强好气性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

房玉伟,李荣德,陈孝赏,胡继杰,刘守坎[2](2018)在《2001-2015年浙江省常规早籼稻品种审定与推广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筛选近年来浙江省审定的优良常规早籼稻品种,指导常规早籼稻选育与推广应用,本文对2001-2015年三个阶段("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审定的65个常规早籼稻品种产量、抗性、米质、生育期、穗粒结构等进行对比分析,并整理了浙江省选育的列入农业部统计的常规早籼稻品种应用情况以及品种间的血缘关系等信息。结果表明,相比"十五"和"十一五","十二五"选育的品种株高增加,有效穗数减少,穗型变大、千粒重增加,结实率下降,生育期延迟;不同阶段审定品种稻瘟病抗性均有较佳表现;稻米品质特性发生较大变化,食用优质品种减少,专用加工型品种增加;2001-2015年有62个浙江省选育常规早籼稻列入农业部统计,累计推广面积达到921.5万hm2,嘉育253、舟903、浙辐802等骨干亲本在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二五"浙江省常规早籼稻选育存在品种同质化严重、生育期偏长、推广面积较小等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创新种质资源、调整育种目标、加大推广力度,才能保持浙江省在全国常规早籼稻育种的领先地位。

刘延斌[3](2013)在《小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通过冷水串灌和杂交配组的方法对水稻4657S植物学特征特性、广亲和性、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配合力、配组F1性状间的相关性、F1籽粒性状与父本相关性和杂交种子与父本根据粒型差异的机械分选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利用粒型差异进行父母本混合制种直播制种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657S属中熟籼型水稻,长沙夏播的播始历期74~79天,主茎叶片14~15叶;株型紧凑,株高54.85cm左右;地上部伸长节5个,节间短;平均单株有效穗13个;每穗粒数180粒,穗长21.78cm,穗颈节0.88cm,不育期包颈长度6cm左右,包颈粒数18粒左右;穗型直立,穗大粒多,粒叶比大;剑叶长22.38cm,剑叶宽1.18cm,叶厚色深、稍内曲,全生育期叶片直立,夹角小于10。:谷粒千粒重<13g,谷粒长7.0mm,长宽比3.65。2.4657S异交态势好,午前花73%左右,柱头外露率平均为68%,喷施赤霉素可以增加午前花比例;抽穗初期喷施赤霉素300-450g·hm-2可以基本或完全解除包颈;4657S亲和性一般,与广亲和测验种测交,小穗结实率平均接近75%。3.4657S不育起点温度低。在长沙夏季冷水串灌处理,育性临界转换温度为22.5-23.5℃,21.5℃处理的花粉可染率为83.5%;在海南2-3月繁殖的自交结实率达到76.2%。4.与对照相比,4657S有效穗、每穗粒数和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株高、结实率、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一般配合力较低;所配杂种一代的产量与每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相关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杂种一代千粒重随恢复系千粒重增加而增加,但恢复系的粒长、粒宽对杂种一代千粒重影响较小。5.以组合4657S/R838按父母本播种粒数比例1:5、1:10、1:15、1:20、1:25、1:30进行混直播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结果:1)采用300g·hm-2浓度喷施赤霉素可以基本解除母本包颈,父本穗层平均比母本高30cm左右,母本异交态势较好;2)父本比例较高的处理花分量充足,而母本有效穗数较少,虽然制种时母本的异交结实率较高,但产量较低;适当增加母本比例,可以使母本有效穗数增加,虽然异交交结实率有所下降,但是制种产量增加明显,如父母本比例1:25制种产量较高,达到2.590t.hm2。6.通过窝眼形孔分选机械,将混直播制种收获的杂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的分离效果良好。经过3次分选过程后,杂交种纯度可达到99%以上。

乔中英[4](2008)在《利用杂交技术将Ac/Ds转座元件导入籼稻基因组》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谷类作物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植物。籼型水稻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主要食粮,世界上80%的水稻栽培品种属于籼稻。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籼型水稻品种对不同生物逆境(如病虫害)和非生物逆境(如干旱、冷害和盐碱)抗性较弱,其稻米的外观、加工和营养品质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籼型水稻高产优势的发挥。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突变体的创制、筛选,不但可为抗逆性强、品质优的籼型水稻的培育挖掘新的种质,还可为籼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迄今,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多个基于粳稻基因组的Ac/Ds转座元件插入突变和基因捕获系统,但尚未构建专一的籼稻的突变体筛选技术平台。本研究采用经典的遗传育种技术,将分别含Ac/Ds、Ac、Ds的粳稻品种Dongjin Bye与赣早籼37号、嘉育948、籼小粘、湘晚籼11号、中二软占、中鉴100、中优早81、遵籼3号、明恢86、扬稻6号、扬籼6547、浙733和镇恢084等籼稻品种进行配组杂交,获得杂交F2或复交F1代材料,并对杂交后代进行Ac和Ds的插入分析,并对含Ac/Ds双元件的后代进行籼粳属性的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明恢86等9个籼稻品种与含Ac/Ds双元件的粳稻杂交产生了能育的后代,后代中含Ac/Ds双元件的植株占78.6%,仅含Ac和Ds的植株分别占10.7%和1.5%,Ac和Ds两种元件都可能在基因的垂直传递过程中丢失。为利用PCR技术对杂交后代进行籼粳属性的鉴定,我们从分别对应于水稻12对染色体的特异引物中筛选出一对引物。PCR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中籼稻、粳稻和籼粳杂合背景的植株分别占35.5%、15.6%和48.9%。研究发现,在以同一品种(如扬稻6号、湘晚籼1号和中鉴100)的籼稻为母本进行连续两代杂交已经获得籼稻背景的后代。研究表明,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技术已经将粳稻中的Ac/Ds转座元件导入籼稻,从而初步建立了基于籼稻基因组背景的Ac/Ds基因捕获系统。

程乐根,李安德,胡峰云,王大林[5](2008)在《水稻异品种混播栽培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经过3 a早晚稻异品种混播栽培新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证明:水稻异品种混播栽培具有高产稳产、节本增收、提高抗倒性、提高稻米品质的效果,值得进一步试验示范和推广。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6](2008)在《水稻多抗性新种质湘早籼3号及HA79317-4》文中认为用IR36与广解9号杂交,经抗多种病虫害定向选择,育成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号及姊妹系HA79317-4,表现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褐飞虱,米质优,在长江流域用作早籼育种的多抗性骨干亲本。至2003年,这两个新种质在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衍生出水稻新品种27个。湘早籼3号和HA79317-4的多抗性遗传力强,在衍生品种中,抗病虫品种23个,占85.2%,其中抗两种以上病虫害的多抗性品种19个,占82.6%。衍生的多抗性新品种推广应用588.06万hm2,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蒋开锋[7](2007)在《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培育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的最重要的目标;近年高温造成水稻结实率显着下降而导致产量的严重损失,水稻耐热性的改良也日益迫切。本文用我省育成的5个代表性优质不育系组配的24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通过四川有生态代表性的四个试点试验,在消除以往同类研究存在的环境效应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杂交稻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的遗传与相关性,其中: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首次报道,并探讨了我省培育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组合的可能技术途径。用中优早8号/丰锦杂交后代的168个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和157个SSR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以自然常温和高温结实率的差值作为耐热指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进行了QTL分析,在第2、3、5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新的耐热QTLs。根据Wxa和Wxb的序列差异,建立了两个新的STS标记,开展了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育成的一个优质不育系通过省级鉴定,并组配出3个组合参加各级区试。旨在为我省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耐热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奠定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和相关研究1.1供试组合比汕优63增产的组合数(30.43%)较少、增幅不大(0.66~4.05%),主要原因在于不育系的配合力较低、杂交稻组合的结实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和整精米率较低是杂交稻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1.2产量和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的基因型效应、试点效应均达到1%显着水平,除碱消值外的其余性状,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也达到1%显着水平。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和稳定性评价都很重要。1.3双亲配合力改良和组合的选配,对杂交稻的产量提高和除碱消值外的品质改善都有显着效果。产量以恢复系改良的作用最大(相对重要性62%,下同),依次是不育系配合力改良(24%)和组合的评价筛选(14%);品质以不育系改良的作用最大,但不同指标各部分的相对重要性不同,改良的策略也应不同。1.4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垩白度的稳定性最差,整精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稳定性较差,长宽比和糙米率等稳定性高;宜宾点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南充点对直链淀粉含量、作物所点对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鉴别力最强。1.5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所有品质指标完美结合有一定难度。外观、加工和食味品质内的品质指标间,都存在有利于彼此促进、共同协调改良的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增大粒长和长宽比有利于外观和食味品质改善,但不利于整精米率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1.6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优质与高产结合有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高产需增加单穗重,单穗重提高不利于外观品质改良、而有利于整精米率提高;穗数型的产量性状构成对整精米率提高不利,而有利于其它品质性状的改良。1.7品质性状与其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单一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与其表型值之间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培育对环境钝感的优质稻是可能的;各品质指标间,垩白度大的糙米率和精米率的稳定性差,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增强低垩白粒率和小垩白度稳定性的间接选择,对改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作用。1.8丰产性与稳产性之间的相关,丰产性和稳产性分别与各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各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均不显着,表明丰产性、稳产性和综合稻米品质的稳定性可能较好的结合。2.水稻抽穗期耐热性的QTL分析2.1检测到qhts-2、qhts-3、qhts-5 3个加性效应显着的耐热性QTLs,分别位于第2、3、5连锁群上。单变异的贡献率为6.59%~10.72%,联合贡献率为28.01%;位于第3染色体的qhts-3的效应最大,贡献率达10.72%,基因作用方式为加性;位于第5染色体的qhts-5的效应次之,贡献率为10.70%,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超显性;位于第2染色体的qhts-2的效应最小,贡献率为6.59%,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超显性。其中,qhts-2和qhts-5是首次在第2和第5连锁群上检测到的两个耐热QTLs;qhts-3与已报道的第3连锁群位于RZ892和RG100区间的唯一1个耐热QTL,位置不同,是一个新的耐热QTL。1.2程式指数与常温结实率、高温结实率及耐热指数的相关均不显着,表明该RIL群体的偏粳分离对耐热性指数不存在影响;常温结实率与高温结实率和耐热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高温结实率与耐热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常温条件高结实率的材料,在高温条件下通常结实率也较高,耐热性选择应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对高结实率性状同时进行。3.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3.1建立了两个STS显性标记Wi10-1和Wi10-2,分别特异性识别非糯稻Wx等位基因Wxb和Wxa。3.2两个标记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05,能准确识别WxbWxb和WxaWxa。3.3应用建立的新标记,对不育系选育过程中的低世代不育株和保持系单株进行辅助选择,育成的优质不育系泸香618A通过了四川省技术鉴定,并组配出3个优质杂交稻组合参加各级区试。

丁子福[8](2006)在《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湖北是水稻种植大省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及其总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湖北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针对湖北省鄂东南、鄂中、江汉平原及鄂西北四大稻作区不同生态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和种植习惯,在现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组装集成“鄂东南双季稻三熟高产模式”、“鄂中稀、控、重中稻高产模式”、“江汉平原免耕轻型丰产栽培模式”及“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四种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分别在武穴、随州、沙洋、房县等四地进行大田试验示范。通过四种栽培模式示范研究,对水稻高效栽培集成模式进行了技术和经济研究。 鄂东南“三熟三高”模式在武穴市早稻达到609kg/667m2(比常规栽培增产25.3%),晚稻624 kg/667m2(比常规栽培增产26.1%),全年水稻单产达到1233kg/667m2的水平;经济效益早稻纯收益290元/667m2,晚稻268元/667m2,分别比常规栽培增加124元和160元;与超高产模式比较,“三熟三高”模式在产量上略低,但纯收益高,边际成本也低,说明该模式在产量上虽然比“超高产”模式低,但在经济上比“超高产”模式合算得多;农民对该模式的评价除了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均大于常规模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模式。 鄂中“稀、控、重”模式在随州大田试验也获得高产效果,0.33hm2大田试验产量达到806.6 kg/667m2,333hm2示范田达到761.9 kg/667m2,而常规栽培产量只有600 kg/667m2左右;经济效益上,“稀、控、重”模式纯收益达到386元/667m2,比常规栽培多198元,经济效益显着;农民对该模式的评价是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也有一定的劳动强度,但其它指标均较优。 轻简化栽培模式在沙洋县大田试验产量达到613kg/667m2,比常规栽培增产4.6%;纯收入达到288.22元/667m2,比常规栽培多147.98元;农民对该模式的评价是劳动强度小,技术上较容易,有一半的农户认为经济收益好,其它指标优。

游俊梅[9](2005)在《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文中提出水稻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高产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30,000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产量却占粮食总量的42%。因此,水稻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籼型杂交水稻广泛应用于我省稻作生产以来,粮食产量稳步攀升。尤其是近十年来,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很快,省内外的水稻育种家们先后培育出大量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并相继投入生产应用,并良种良法配套,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为推动我省稻作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持续增产和实施粮食自给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贵州稻作生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生产应用中对水稻品种(组合)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要求。然而,生产实践中常因忽视这一要求,在布局与搭配上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鉴此,笔者立足于我省稻作生态特点与生产实际,对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的品种类型、来源、特性以及区域布局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分析、评价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品种多样性现状,以期探讨基于“稻区生态一品种多样性一持续增产”的理念,构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应用格局,进而确保我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近十年来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中不同组合的推广面积、产量水平、特征特性及亲本来源的分析,结果表明: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的组合类型较为丰富,品种多样,但存在着亲本来源相对单一,遗传背景狭窄的缺点。笔者就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存在的:1)区域间的品种配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2)同一区域内不同组合的遗传多样性较低;3)杂交水稻产业化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1)建立和完善杂交水稻的良种产业化生产应用技术体系:2)合理布局,提高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区域的遗传多样性:3)拓宽杂交水稻种质创新途径,提高创新效率,培育适应生产需要、符合生态要求的各种类型优良新品种以适应品种更替要求等相应对策。笔者认为,此举对今后水稻品种的选育、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内的品种合理布局与搭配,促进我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史敏[10](2003)在《水稻栽培专家系统》文中提出水稻栽培专家系统是基于PAID平台进行开发的。针对农业专家系统特有的模糊性,PAID平台提出了加权模糊逻辑知识表示方法并利用三层结构、ASP、ADO、RDS、数据绑定等网络技术进行实现。 根据平台的特性,水稻栽培专家系统的核心工作是基础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建立。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搜集、整理水稻栽培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设计模型和知识规则。 首先,根据搜集、整理后的资料,提出了基于日期的水稻栽培专家系统的框架模型,然后根据该框架进行模块的设计,同时还实现了水稻产量预测等模型,根据模型和知识规则的需要设计了地理概况、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自然灾害、土壤资源、土壤肥力、地貌形态、生物品种资源数据、农作物品种资源、水稻生物特性、农作物病害、农作物虫害、农业气象等基础数据库,并搜集了大量的数据。 据此研制而成的水稻栽培专家系统具有运行稳定,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

二、中鉴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鉴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中粳新品种“青角19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表现
    2.2 主要形态特征、特性表现
    2.3 抗性表现
    2.4 米质表现
    2.5 产量表现
3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早播
    3.2 合理密植
    3.3 施肥管理
    3.4 水浆管理
    3.5 病虫草害防治
    3.6 适时收获

(2)2001-2015年浙江省常规早籼稻品种审定与推广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统计方法
    1.3 优良品种评价标准
    1.4 系谱图制作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审定情况
    2.2 产量和抗性
    2.3 生育期和穗粒结构
    2.4 稻米品质
    2.5 推广情况
        2.5.1 推广面积分布
        2.5.2 主要推广品种
        2.5.3 品种间系谱关系
3 讨论与小结
    3.1 创新种质资源
    3.2 调整育种目标
        3.2.1 加强特早熟型品种的选育
        3.2.2 注重后期功能型品种选育

(3)小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文献综述
    1 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1.1 两用核不育系研究进展
        1.2 两用核不育系育的实用性
    2 杂交水稻配合力研究进展
    3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现状
        3.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必要性
        3.2 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研究进展
        3.2.1 利用转基因技术实行杂交水稻父母本种子混播制种
        3.2.2 利用父母本种子粒型差异实行机械混播制种
        3.2.3 利用父母本种子色泽差异实行机械混播制种
        3.2.4 利用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实行机械制种
    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4657S的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赤霉素敏感性试验及地上部形态学观察
        2.2.2 生育期、叶龄模式记载
        2.2.3 不育系起点温度确定
        2.2.4 广亲和性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4657S的生物学特性
        3.2 播始历期
        3.3 赤霉素敏感性
        3.4 赤霉素对柱头外露率的影响
        3.5 叶龄模式
        3.6 日开花动态
        3.7 不育起点温度确定
        3.8 广亲和性
        3.8.1 花粉育性鉴定
        3.8.2 小穗育性鉴定
    4 小结与讨论
        4.1 优良的农艺性状
        4.2 不育系异交特性
        4.2.1 赤霉素调节作用
        4.2.2 科学喷施赤霉素
        4.3 育性转换特性
        4.4 广亲和性
第二章 小粒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配合力及组合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配合力研究
        3.1.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1.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1.4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3.2 相关性分析
        3.2.1 4657S配组F_1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3.2.2 4657S所配组合F_1与恢复系籽粒性状相关系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特点
        4.2 适合机械化制种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选育及配组策略
第三章 同生育期父母本混播制种初探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小区设计及田间栽培
        2.2.2 田间调查
        2.2.3 赤霉素的施用
        2.2.4 混收种子机械分选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父母本田间成苗率
        3.2 赤霉素的施用
        3.3 经济性状
        3.4 混收种子机械分选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结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利用杂交技术将Ac/Ds转座元件导入籼稻基因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Ac/Ds 插入突变技术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插入突变技术
        1.1 T-DNA 插入
        1.2 反转录转座子 Tos17 引起的插入突变
    2 水稻基因组的Ac/Ds 双元件插入系统
    3 建立籼稻Ac/Ds 双元件插入系统的意义
    4 利用杂交技术将Ac/Ds 双元件导入籼稻基因组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稻亚种间杂交及杂交后代籼粳属性的鉴定
    1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研究现状
    2 水稻亚种间杂交后代籼粳属性:意义与鉴定技术
    3 籼粳属性鉴定技术的应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籼稻与粳稻Ac/Ds 植株的杂交及后代Ac/Ds 插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播种、植株生长与籼、粳杂交
        1.3 籼粳杂交后代Ac 和Ds 插入的PCR 鉴定
        1.4 籼粳杂交F2 代Ac 和Ds 插入的PCR 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杂交组合及所获后代种子数
        2.2 籼粳杂交后代的Ac/Ds 插入分析
        2.3 籼粳杂交F2 代的Ac/Ds 插入特点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杂交F2代Ac/Ds 植株籼粳属性的分子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引物设计
        1.3 籼粳属性的PCR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预筛选
        2.2 PCR 循环参数优化下的引物筛选
        2.3 杂交后代的籼粳属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课题资助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水稻多抗性新种质湘早籼3号及HA79317-4(论文提纲范文)

1 湘早籼3号、HA79317-4新种质的创制
2 两个新种质对多种病虫害的抗性
    2.1 白叶枯病抗性
    2.2 稻瘟病抗性
    2.3 稻飞虱抗性
3 湘早籼3号和HA79317-4多抗性种质的利用
    3.1 湘早籼3号和HA79317-4衍生的水稻新品种
    3.2 衍生品种的抗病虫表现
    3.3 衍生品种的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
    3.4 获奖的衍生品种
4 小 结

(7)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水稻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
        1.1 我国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显着提高
        1.1.1 矮化育种
        1.1.2 杂种优势利用
        1.2 高产仍然是水稻育种最重要的目标
        1.3 杂交稻优质化是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
    2 稻米品质的遗传相关研究进展
        2.1 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2.1.1 水稻外观品质的遗传
        2.1.2 理化特性与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
        2.1.3 营养品质的的遗传
        2.1.4 加工品质性状的遗传
        2.2 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
        2.3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2.4 水稻稻米品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4.1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4.2 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4.3 湿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4.4 土壤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4.5 营养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5 水稻品质、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2.5.1 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2.5.2 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3 水稻QTL定位及研究进展
        3.1 QTL的作图原理和分析方法
        3.1.1 作图原理
        3.1.2 统计分析方法
        3.2 水稻QTL分析的研究进展
        3.2.1 QTL的数目和效应
        3.2.2 上位性效应
        3.2.3 QTL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3.2.4 相关性状的QTL
        3.3 水稻QTL精细定位与克隆
        3.4 QTL定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3.5 水稻耐热性的QTL定位
    4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4.1 分子标记的特点
        4.2 分子标记的类型
        4.2.1 基于DNA-DNA杂交的分子标记
        4.2.2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分子标记
        4.2.3 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结合的分子标记
        4.2.4 基于单个核甘酸多态性的DNA标记
        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原理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4.4.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性改良的应用
        4.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产量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4.4.3 水稻蜡质基因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品质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4.4.3.1 蜡质基因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4.4.3.2 蜡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及表达调控
        4.4.3.3 水稻蜡质基因DNA分子标记的建立和研究
        4.4.3.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品质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5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第二章 杂交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性状分析
        2.1.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
        2.1.2 产量联合方差、配合力方差和AMMI方差分析
        2.1.3 组合产量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2.1.4 产量配合力分析
        2.2 品质性状分析
        2.2.1 组合和试点的品质指标情况
        2.2.2 品质性状的联合方差、配合力方差和AMMI方差分析
        2.2.3 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2.3 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2.3.1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2.3.2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2.3.3 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2.3.4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与其表型值的相关性
        2.3.5 品质性状和产量的稳定性参数与产量性状表型值的相关性
        2.3.6 品质性状稳定性间及其与产量稳定性的相关性
    3 小结与讨论
        3.1 关于高产育种途径
        3.2 关于丰产性与稳产性结合
        3.3 关于优质杂交稻组合选育
        3.3.1 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整精米率低是主要矛盾
        3.3.2 不育系品质是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3.3.3 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结合提高杂交稻品质
        3.4 关于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环境钝感优质稻组合选育
        3.4.1 品质性状稳定性及其选择
        3.4.2 优质与品质稳定性的结合
        3.5 关于广适性、高产和环境钝感优质稻组合选育
        3.5.1 穗数与穗重兼顾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结合
        3.5.2 合理的粒型和提高千粒重增强稳产性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3.6 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表2-1 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及产量组分分析
        表2-2 产量AMMI方差、配合力方差分析
        表2-3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方差组成及相对重要性
        表2-4 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表2-5 产量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表2-6 试验各组合、试点的品质指标情况
        表2-7 品质性状AMMI方差分析、配合力方差分析
        表2-8 组合、试点的品质性状稳定性参数(D值)
        表2-9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表2-10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表2-11 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表2-12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列)与品质性状值(行)的相关分析
        表2-13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列)与产量性状值(行)的相关分析
        表2-14 品质性状稳定性间及品质性状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第三章 水稻抽穗期耐热性的QTL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耐热性田间试验
        1.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4 QTL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耐热指数在双亲及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表现
        2.2 QTL定位和效应分析
        2.3 耐热性指数与偏粳分离及耐热性选择
    3 小结与讨论
        3.1 水稻耐热性的QTL分析
        3.1.1 已有研究结果分析
        3.1.2 本试验结果与以往结果的比较
        3.2 籼粳交群体的偏分离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3 耐热性遗传育种工作今后的打算
第四章 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分子标记的建立
        1.2 新分子标记对非糯水稻Wx基因型的检测
        1.3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Wi10-1和Wi10-2检测亲本的Wx基因型
        2.2 新标记检测效果分析
        2.3 用新标记对不育系AC的辅助选择
        2.3.1 泸香618A选育过程
        2.3.2 泸香618A的主要特征特性
        2.3.3 泸香618A的应用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3.1 新STS标记与其它同类标记的比较
        3.2 稻米食味品质的改良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的成果
致谢

(8)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稻生产的意义
        1.1.1 世界粮食市场与水稻分布
        1.1.2 我国粮食生产与水稻分布
        1.1.3 我国水稻生产与粮食安全
        1.1.4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重大举措
    1.2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
        1.2.1 湖北省水稻生产情况
        1.2.2 湖北省水稻单产变化的主要技术原因
        1.2.3 湖北省水稻恢复性生产的技术突破口
        1.2.4 湖北省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
    1.3 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目的
2 试验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鄂东南双季稻三熟高产模式试验与分析
        3.1.1 模式组装配套方案
        3.1.2 模式技术分析
        3.1.3 模式投入产出分析
        3.1.4 模式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
    3.2 鄂中“稀、控、重”中稻高产模式试验与分析
        3.2.1 模式组装配套方案
        3.2.2 模式技术分析
        3.2.3 模式投入产出分析
        3.2.4 模式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
    3.3 江汉平原免耕轻型丰产栽培模式试验与分析
        3.3.1 模式组装配套方案
        3.3.2 模式技术分析
        3.3.3 模式投入产出分析
        3.3.4 模式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
    3.4 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试验与分析
        3.4.1 模式组装配套方案
        3.4.2 模式技术分析
        3.4.3 模式投入产出分析
        3.4.4 模式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
    3.5 农民对四种模式的评价
        3.5.1 农民对“三熟三高”模式的评价
        3.5.2 农民对“稀、控、重”模式的评价
        3.5.3 农民对“轻简化”模式的评价
        3.5.4 农民对“全程地膜”模式的评价
        3.5.5 四种模式农民评价的综合评定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贵州省稻作生态概况
        1.1.1 稻作生态的立体特征
        1.1.2 中、低产田比例大
        1.1.3 贵州省稻作栽培区域划分
    1.2 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的几个阶段
        1.2.1 地方优良品种(系)推广应用
        1.2.2 矮秆良种推广应用
        1.2.3 杂交水稻的广泛普及推广应用
    1.3 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的概况
        1.3.1 稻作生态多样性决定品种布局的多样性
        1.3.2 杂交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是生产应用品种布局的基础
        1.3.3 育种目标多元化逐渐适应生产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2 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
    2.1 贵州杂交水稻主栽组合应用情况
        2.1.1 几个主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变化
        2.1.2 几个主栽组合推广面积近年来的年际间变化
        2.1.3 1991~2003年的杂交水稻组合年平均产量变化
        2.1.4 部分组合的来源
        2.1.5 贵州省部分自育杂交水稻组合的性状
        2.1.6 当前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产量、品质与抗性状况
    2.2 杂交水稻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2.1 按杂交水稻的不育系类型划分
        2.2.2 按不育系的细胞质来源划分
        2.2.3 按恢复系来源与类型划分
        2.2.4 按熟期特性划分
        2.2.5 超级稻育种模式
    2.3 贵州省稻作生态多样性与品种布局
        2.3.1 耐冷性在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布局中的重要性
        2.3.2 不同类型杂交水稻生产布局
        2.3.3 对贵州省水稻品种布局的思考
3 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区域间的品种布局存在随意性
    3.2 区域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3.3 稻作生态的复杂性与组合选育
    3.4 杂交水稻的产业化、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4 展望与建议
    4.1 建立杂交水稻的良种营销、农技推广体系,合理布局
    4.2 拓宽杂交水稻种质创新途径,提高创新效率,
        4.2.1 改善创新手段,有效拓展种质创新途径
        4.2.2 拓宽种质资源创新的基因源,丰富遗传基础。
    4.3 加强对现有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改良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封底(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0)水稻栽培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设计思想
    2 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水稻栽培专家系统框架的设计
        3.2 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建立
第二章 系统开发平台及系统运行环境
    1 系统的工作原理
    2 系统的体系结构
    3 系统的知识表示
    4 系统的推理机
    5 系统运行环境
        5.1 硬件环境
        5.2 软件环境
        5.3 接口标准
第三章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1 引言
    2 系统数据库
        2.1 农业基本情况数据库
        2.2 土壤资源数据库
        2.3 水稻品种资源数据库
        2.4 农业气象数据库
        2.5 系统决策事实库
        2.6 事实数据标准库
        2.7 系统知识规则库
    3 系统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系统模型库的建立
    1 水稻栽培专家系统中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1.1 模型的选择
        1.2 自变量的分解和影响系数的求算
        1.3 计算机上的实现
    2 基于生长发育天数的水稻生产专家系统框架
        2.1 水稻生产专家系统设计框架
        2.2 知识规则的搜集和整理
        2.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2.4 需要注意的问题
    3 水稻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3.1 分析方法和指标选择
        3.2 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3.4 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优化管理
第五章 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1 水稻栽培流程决策
        1.1 栽培流程分析
        1.2 决策知识规则
    2 水稻栽培方法决策
        2.1 栽培方法分析
        2.2 决策知识规则
    3 水稻育秧密度决策
        3.1 育秧密度分析
        3.2 决策知识规则
    4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病虫害综合防治分析
        4.2 病虫害诊断
        4.3 决策知识规则
    5 早稻品种选择
        5.1 品种特性分析
        5.2 决策知识规则
    6 早稻秧田准备
        6.1 秧苗生长特性分析
        6.2 决策知识规则
    7 早稻播种与秧田管理
        7.1 外界环境要求分析
        7.2 决策知识规则
    8 早稻准备与移栽
        8.1 外界环境要求分析
        8.2 决策知识规则
    9 早稻分蘖期管理
        9.1 外界环境要求分析
        9.2 决策知识规则
    10 早稻孕穗期管理
        10.1 外界环境要求分析
        10.2 决策知识规则
    11 早稻抽穗期管理
        11.1 外界环境要求分析
        11.2 决策知识规则
第六章 结束语
附: 系统决策实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鉴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中粳新品种“青角19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 胡大明,钱益芳,蒋其根,陆强,徐新春,张俊,金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0(04)
  • [2]2001-2015年浙江省常规早籼稻品种审定与推广现状[J]. 房玉伟,李荣德,陈孝赏,胡继杰,刘守坎. 中国稻米, 2018(04)
  • [3]小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及应用研究[D]. 刘延斌.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4]利用杂交技术将Ac/Ds转座元件导入籼稻基因组[D]. 乔中英. 苏州大学, 2008(04)
  • [5]水稻异品种混播栽培技术初探[J]. 程乐根,李安德,胡峰云,王大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3)
  • [6]水稻多抗性新种质湘早籼3号及HA79317-4[J].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01)
  • [7]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 蒋开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1)
  • [8]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研究[D]. 丁子福.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9]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D]. 游俊梅. 贵州大学, 2005(12)
  • [10]水稻栽培专家系统[D]. 史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中健100高产优质栽培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