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南城市创模中的“八大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姚萍[1](2020)在《高品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高品质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性是解决其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部分地区高品质农业经营主体为调查对象,分析资金需求现状、融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通过AIC准则实证分析影响经营主体融资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经营主体规模、企业年初信用等级、贷款用途等对贷款可获性具有实质影响,不利于农业经营主体顺利获得建设资金。扩大金融供给,适当引入政府力量,可以促进高品质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赵汗青[2](2020)在《集中居住模式下乡村社区的服务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高健文[3](2019)在《连云港港岸线资源利用评价与泊位调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各个省份正在积极开展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港口资源整合成效日趋显着。江苏省于2017年成立省港口集团,致力于港口资源整合。连云港港于2015年率先开展了市内港口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港口岸线资源。在现有研究中,连云港港缺乏完善系统定量的岸线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省政府明确在文件中提到建立岸线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迫切性。另一方面,在港口运营过程中,资源整合后功能定位调整与客户不同需求也给泊位-岸桥联合调度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研究连云港港的岸线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连云港港岸线资源利用现状,结合专家意见及相关研究确定了评价指标,针对江苏省港口岸线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待深入的现状及本文研究需要,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理论建立了连云港港岸线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出了连云港港指标相应的权重和评分。从连云港港相应指标的评分结果来看,连云港港硬件条件较好,拥有较好的水深条件,港口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临港产业支持不足,货源吸引力尚待提高。利用中国其他主要沿海港口的相关客观数据,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指标量化值和对应评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连云港港的评分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港口的客观数据直接求得相应指标的评分,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适用性。针对连云港港运营效果亟待提高的现状,选取泊位调度作为切入点,基于船舶优先权建立了连续型泊位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联合调度模型。考虑到现代集装箱港口大船滞留港口带来的损失巨大,为提高港口服务和竞争水平,以船舶总延迟离港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并考虑到不同装卸量船舶对延迟离港的时间敏感性不同,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权重系数。最后在连云港港使用了遗传算法进行了编程求解,计算结果与传统以船舶总在港时间最小为目标的调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该以船舶总加权延迟离港时间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与传统目标下的调度模型相比,船舶总加权延迟离港时间减少,较大装卸量的船舶更大概率优先进行装卸作业,但船舶总在港时间小幅增加。
汪子涵[4](2017)在《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服务化经济逐步占据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实现城市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并深刻影响着当代城市建设。城市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肩负着功能集聚、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任。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首先,新区战略规划不够清晰,未能彻底厘清新区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其次,新区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不够明确,未能充分利用产城融合发展要素;其三,新区与旧城发展不够协调,未能从全局把握新区与旧区协同发展思路。由此,中国城市新区发展建设是否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新区”标准,不禁引人深思。论文认为,相对于旧城而言,城市新区的发展理念不应停留于表观层面的“新”,而应注重在深层内涵上的突破,通过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来突破原有发展路径的桎梏,避免重蹈旧城建设的老路覆辙,通过逐步引导城市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型,推动产城融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新区的建设综合成效往往与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相关,现代服务业通过发挥产业功能融合、结构形态跃变和区域资源集聚等作用,引导城市新区逐步走向协同发展之路。因此,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来研究城市新区的协同发展过程,可以为今后中国城市新区发展战略谋划,发展动力机制与路径,以及产城融合发展实践提供有益思考与借鉴,对加快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和提高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论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宏观背景,以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服务业为视角,重点关注城市新区在现代服务业引导下如何实现协同发展。首先,论文对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跨学科角度分析了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促作用,同时借鉴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说明通过现代服务业引导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反映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城市新区协同演化进程,论文以生态竞合模型为基础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引入一维逻辑斯谛方程,来刻画城市新区本体协同演化曲线,针对城市新区演化各阶段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将其逐步产生的导向作用如产业融合、独立功能和关联效应等,体现为递次加成系数的形式;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引导城市新区提升其发展潜力上限,从而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市新区与旧城关联协同演化分析中,引入二维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根据新区与旧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差异,将二者分为六种不同类型的竞合组合,模拟各组合中新区与旧城之间的竞合博弈过程,将其归纳为分离竞争、竞争合作和互惠共生三种表现结果,并探求造成上述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引导新区与旧城步入更佳的协同演化局面。结合以上基础,为探明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论文运用了系统分析说明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其逐步发挥的黏合、跃变和集聚作用可以消弭新区成长各阶段中的约束机制,从而能够持续引导城市新区的协同发展。据此,论文基于系统反馈环结构,建立了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并通过子系统关联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兼具运作和激励两大子系统功能,能够引导城市新区其他子系统协同发展。然后,论文运用系统基模方法,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如何在城市新区成长各阶段中消弭其约束机制产生的负效应、引导新区各子系统实现协同发展。承前所述,为进一步发掘现代服务业引导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系统规律性,论文根据前述研究初步构建了城市新区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在系统因果图中包含有现代服务业引导下的4条正反馈回路,说明现代服务业对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因果关联影响显着;在流量存量图中,结合浦东新区年鉴历史数据进行了初步模拟与预测,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引导下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发展趋势。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现代服务业视角出发,对中国不同阶段的城市新区案例展开了实证分析,并从战略谋划、建设模式和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唐雨薇[5](2015)在《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在重新审视工业文明之后,选择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即生态文明,这一文明形态是城市与乡村两个无法分割的方面构成的整体。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中之重。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实践和理论关注的焦点。张家港市作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先进典型,在先行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理论价值和示范性价值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经验,同时,针对先行先试中遇到的建设难题,提出了优化路径。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是以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生态观、当代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是以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目标、生态公正的价值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实践依据的。张家港市经历了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美丽乡镇建设阶段,现在正进入城乡一体化——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阶段,期间,既积累了探索中的成功经验,同时也率先遇到了建设难题。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有其理论价值、独特性与示范性;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体化经验,既有其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空间,也有其进一步拓展的实践空间。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优化路径可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即协同化合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系统化构建城乡生态文明制度、整体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开发城乡土地空间、同步化节约城乡资源能源,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优化提升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水平。
王瑜[6](2014)在《利益分析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市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市建设是保障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区域发展策略。生态市建设不同于环境治理,它强调环境、经济与社会利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三者缺一不可。没有经济基础支撑,环境建设、社会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经济发展、盲目追求GDP,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社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生态市建设作为一项城市治理的新理念,应摆脱传统行政“集权、同质、全能”的单一管理模式,构建以“分权化、差异化、动态化”为模式的管理体制打造生态市,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内蒙古地区不仅拥有全国1/3的草地面积、千余种野生物种,也拥有着中国最大的稀土基地,是西北重要的煤炭、钢铁、天然气储备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响应中央政府实现生态市的政策号召,试图打造成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然而,生态市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外部性、非排他性、利益不可分割性的特征,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选择性执行”“搭便车”、政企非法联盟等诸多问题,促使利益主体将本该承担的责任转嫁于他人,多元主体各自的逐利行为阻碍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如何引导主体行动朝着公共利益的方向运行是推进生态市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利益分析理论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适当的研究视角。根据利益分析理论,可以从“利益认知、资源条件、利益激励”三方面对地方政府组织、企业型利益集团/群体、公众利益集团/群体三类主体的行动策略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对生态市建设产生的影响。其中从利益视角分析主体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利益需求引发主体倾向于作出某种行为,是主体选择行为的一种动力;第二,利益需求与资源条件的有机结合才会推动主体作出具体行为策略,资源条件为主体行为动机转化为具体行动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利益激励为主体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构建激励性制度体系,为主体进出某一种活动设置了一个关口和范围;又为其中的某些主体确立了一套激励的规制和奖惩的办法,调整人们的利益得失,促使主体对自己的成本、收益进行权衡、比较后作出行动决策。这样的分析结构把主体的行为方式与利益认知、资源条件、利益激励紧密联系起来。利益分析理论以“比较利益人”为前提假设,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地方政府作为生态市建设中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是公权力、公共资源的掌控者。受政治竞标赛、财政分权与政绩考核的利益激励,诱导地方政府的利益认知在政府利益扩张化与公共利益之间摇摆。不同的利益动机促使它们与其它主体的利益互动方式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积极联盟与消极联盟两种行动策略。企业型利益集团/群体作为生态市建设中重要的被规制对象,集团、组织利益最大化是它们行动的主要驱动力。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资源条件的差异性,加之政府监管制度缺位、社会监督制度薄弱、市场机制不完善,为企业集团通过利益俘获、“人际关系网”、游说的方式拉拢地方政府官员,建立“利益伙伴关系”提供了有力地制度环境,纵使企业集团出现盲目逐利行为;而一些不具备利益交互资本的小型企业群体只能选择“你来我关,你走我开,你罚我跑”的临时性应对方案。环保组织是典型的公共型利益集团,社会感召力、凝聚力壮大了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但受政府管理制度的约束,一些组织的“合法性”与资源条件受到限制,面对环境事件时出现“策略困境”:“选择性失语”、不作为的现象,组织公信力明显下降。一部分公众群体没有正规组织为依托,为了维护个人基本权益,在利益表达制度及利益补偿制度欠缺的环境下,以游行、示威、群体性事件的行为方式唤醒政府机构、企业集团的重视;还有部分公众受狭隘的个人私欲影响,为了实现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常常私下接受企业“贿赂”,从而对侵犯个人利益的现象置之不理。可见,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认知下产生一定的行为动机,在合理的制度环境下有效利用资源来满足自身需求,从而推动它们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其中,利益认知是主体作出行动的驱动力,资源条件是主体行动的资本;利益激励是引导主体行动方向的激励条件,制度是其主要手段,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是改变主体行动的主要手段。由此可知,激励性制度体系并不是要改变各主体的利益诉求,而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规则来改变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方式。那么如何构建激励性制度,促使各方在进行成本-收益的预期核算后,主动选择更符合公共利益的主体行为方式,以此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因此,应当完善环境法规制度,明确主体间的环境权责关系,为各项激励性制度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健全政府管理体制,适当调整激励与约束的配比关系来正确引导地方政府的行动策略。构建经济型的激励制度体系,引导企业型利益集团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为实现公共利益发挥积极作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归还公众应有权利,激励公众群体的壮大及自愿性生态治理制度的建立,以此来减少政府监督成本、遏制强势利益集团势力的蔓延。健全环保组织自主性,提升组织公信力,真正承担起政府与公众群体间利益互动的桥梁作用,将公众真实的利益诉求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政府,避免信息不对称阻碍生态市建设顺利推进。
崔小平[7](2014)在《“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镇规划标准”是我国科学编制镇、乡规划的基础标准,它规定了镇(乡)规划的内容、镇规划的深度,在村镇规划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它是否能够适应新城乡建设的发展需求,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决定着“镇规划标准”是否能够继续科学、高效地指导镇(乡)规划的进行。因此,“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评价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基础研究。本文以现代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发现“镇规划标准”的不适应之处为目的,以“镇规划标准”的内容、“当代镇的特点”和“当代镇规划工作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推理比较等方法,以时代的适应性为角度对“镇规划标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镇规划发展的背景进行梳理,其次对三个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文章主体研究部分先对“镇规划标准”的体系与内容进行解读,再分别对照规划对象(镇)的特点与规划执行(工作方法与成果)的结果做研究、评价,最终从对比分析中发现“镇规划标准”在当下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对这些问题从对规划对象的适用性与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性两个角度进行总结。从对规划对象的适用性的角度得出,标准对镇多样性的不适用、标准中人口规模分级与预测方法对当代镇人口发展规律不适用、标准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浪费的约束力度不够;从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性的角度可得出,统一“标准”落后于发达地区发展现状、“标准”对落后地区镇规划实际操作指导性差以及“标准”体系单薄导致了标准指导性差。最后,文章提出对提升“镇规划标准”的希冀,从专项标准和层级标准方面完善“镇规划标准”体系。并对其中一些目标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大家对“镇规划标准”在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方面的一些反思。为今后相关部门改进“镇规划标准”提供一些基础的研究资料和反馈意见。为行业“标准”的完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力。
刘竞妍[8](2014)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城市化脚步的加快、范围的蔓延、程度的加深,从而衍生而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大气、水、光、土壤、噪声污染、生物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渐加大,已经到了不容我们忽视的地步。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寻求目标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并以迅猛之势蔓延开来。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且很可能最终会被认为是人类安定生活的最佳模式。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以健康、文明、高效为特征的理想发展模式,其涉及社会、环境、经济三个方面。本文基于生态城市的理念和内涵上,并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创建的理论与原理,针对评价环境质量中的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建立了生态城市系统安全模型,即PSR模型。该模型设置压力、状态和响应三类指标来反映地区内的生态系统安全度。此外在探讨城市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发展,引入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体系。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主要从城市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活力以及经济效率等4个方面加以考察;生态城市环境承载力主要从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和其他环境承载力等3个方面加以考察。考虑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中“十城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行榜”上,宜兴以其在生态城市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位列第一,成为中国最生态最宜居的城市,同时也标志着宜兴成为了又一个中国中小城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楷模。故本文选取宜兴市创模十年(2003年-2012年)的变化作为研究标尺,对宜兴市区的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详细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宜兴市的生态城市系统安全状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预警阶段、较安全阶段和安全阶段。第一阶段为2003年-2007年,属于预警阶段(Ⅲ等级),这个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还不合理,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集中在精细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冶金产业等高污染的行业,同时由于环境治理相对落后,导致宜兴市生态系统安全更显预警情况。第二阶段为2008年-2010年,生态系统安全逐年上升,从预警状态(Ⅲ等级)逐步过渡至较安全状态(Ⅳ等级),生态城市总体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宜兴市现代化建设从大局出发,迅速确立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发展新目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稳步推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节能、减排,显着改善了环境质量,表现为生态城市系统安全度逐年上升。第三阶段2011年-2012年,由较安全状态(Ⅳ等级)逐步上升至安全等级(V等级)。进入2010年以后生态城市系统安全度的变化处于缓慢的上升状态。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至2012年,全市已建成了丁蜀镇、张渚镇、高塍镇、天一度假村等现代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西渚镇万亩苗木示范基地、杨巷镇中兴农业科技示范园。(2)宜兴市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这几年经历了中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良好协调类环境滞后型和优质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自2003年以来,宜兴市各年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2003年-2004年经历了中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这个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还不合理,集中在精细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冶金产业等高污染的行业,同时由于环境治理相对落后,导致宜兴市处于中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2005-2009年经历了良好协调类环境滞后型。标志着宜兴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开始取得平衡发展。在该阶段过程中,通过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实现了经济发展那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2010年-2012年经历了优质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由前几年的环境滞后型,宜兴市渐渐加强了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坚持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产业结构高端化演进,经济结构向低碳化发展。使得宜兴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同时,应该注意到,在推进宜兴市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通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反过来促进了宜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宜兴市投资环境优化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程艳[9](2014)在《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则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但这种快速粗放型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胁迫因素,不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徐州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生产基地,长期依赖重工业的经济结构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基于上述背景,论文选取徐州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为19952011年。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大致了解其互动效应。结果表明:徐州市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表现在资源能源消耗、日常生活、城市空间扩张、工业废物污染等方面;生态环境主要从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要素约束了城市化进程。然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利用SPSS中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得到30个评价指标,最终构成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找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得出灰色关联度,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各指标与系统之间为较强相关和中度相关,其中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环保水平、生态条件则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胁迫和制约的影响因素,是作为下一步协调二者关系、提出解决对策的重要参考。为从整体上判别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耦合强度大小,论文对其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1年,徐州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整体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以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数值在0.32560.8845之间,表明耦合协调类型由中度失调衰退向优质协调发展转变;论文选取主要指标研究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得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曲线呈现特殊的“S”型形状,表现为“慢-快-慢”的特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曲线则呈现“U”型、倒“U”型和“S”型形状。最后,结合全文分析,概括了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以及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六个方面展开。
刘瑞强[10](2014)在《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尺度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作为产品和生产力,资源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存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城乡一体化得以实现的基本载体,其尺度效应对现代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引导、限制及生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进及现实矛盾的更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发展策略、空间组织等始终处于不断的更迭演替之中。只有更加深入地解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组织体系、生长演变规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城乡社会空间结构的适应性转型,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论文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尺度和相应的规划策略为研究核心,深入剖析了城乡一体化空间的形成、生长及拓展过程,阐释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尺度体系,并对关中地区空间整合的优化重构和规划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以便为关中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及规划编制提出积极有益的指导。首先,论文对当前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指出对城乡空间进行有效地整合可以为城乡社会经济全局一体化提供物质载体支撑及空间生产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其次,论文指出城乡一体化空间具有圈层性及距离衰减性、完整性及单元性、延伸性及生长性等特征,并基于城乡发展主体实力的变化、空间关联和空间分割,空间的限制、引导及生产作用,深入阐释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空间单元、联系空间建设、层级结构层次、多元空间组合、空间生长转换、空间尺度提取规则等空间尺度的系统化规划思想。第三,论文针对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底条件与空间尺度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乡村发展主体地位滞后,城乡关联互动作用较弱,基本空间单元能效不足,联系空间体系不健全、空间层级结构断裂、规划编制层次不清晰等是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建设的极大制约因素,造成了关中地区城乡发展效率的不足。未来关中地区要以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乡村发展主体的强力培育、城乡产业的深度融合、城乡公共服务的基本均等、城乡文化价值的传承兑现、城乡实体空间的效能化组合、城乡功能结构体系的关联互补、城乡要素流的通畅流动为重点,促进关中地区有利于分类指导的城乡一体化的亚区域区划、完善的城乡增长中心体系、便捷的城乡要素流通道、高效空间组织模式的形成,从而为关中地区未来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论文架设了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公正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公正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关中地区各地生产能动性差异较大,致使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公正性表现出以西咸及宝鸡为中心的较强的极化现象。第五,论文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尺度思想体系及方法论提出了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的具体思路及空间重构的初步构想,即:鉴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利益机制及实现利益机制,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城乡等值为核,以产业互动为本,以制度推进为体,以市场融合为器,以要素流动为轴,以集聚扩散为象,以空间网络为纲,从城乡经济社会制度公正化制定、跨越式提升区域发展现代性、选择性集聚与普遍性扩散、推进型主导产业梯度选择、农业全程产业化发展、城乡市场经济体系培育、城乡要素流动优化、城乡网络通道强化等8个方面促进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演进;在空间组织上将关中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划分为4大的综合分区及4个类型化区域,11个空间群落及若干层级化增长极(生长中心)等多项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整合重构的系列思路。最后,基于前文对空间尺度的思想架构和关中地区空间重构的思路设定,从有的放矢的规划思维转变、基于精明增长的空间管制、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设计、基于产业融通的产业体系组织,基于成本节约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保障等6个方面给出了未来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的完善策略。
二、苏南城市创模中的“八大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南城市创模中的“八大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高品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样本地区农业主体融资基本情况 |
1. 经营主体信贷需求比例情况。 |
2. 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选择。 |
3. 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时间分布。 |
三、江苏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样本选择与调查 |
(二)现代农业相关企业贷款可获性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
1. 回归模型构建。 |
2.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三)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3)连云港港岸线资源利用评价与泊位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岸线资源利用评价 |
1.2.2 泊位调度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实施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连云港港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2.1 引言 |
2.2 港口与城市特征分析 |
2.3 资源整合措施 |
2.4 成效分析 |
2.5 研究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云港港岸线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3.3.2 体系建立及计算 |
3.3.3 结果分析 |
3.4 指标的量化方法 |
3.4.1 指标量化值的确定 |
3.4.2 建立量化值和评分间的函数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装箱码头连续型泊位和岸桥联合调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集装箱码头泊位调度问题概述 |
4.3 模型假设 |
4.4 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模型的求解 |
5.1 引言 |
5.2 遗传算法简介 |
5.3 遗传算法设计 |
5.3.1 个体编码 |
5.3.2 种群初始化 |
5.3.3 适应度函数 |
5.3.4 选择操作 |
5.3.5 交叉操作 |
5.3.6 变异操作 |
5.4 求解结果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查阅情况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协同学相关理论 |
2.2.2 集聚经济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3 城市新区发展建设相关研究 |
2.3.1 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定位 |
2.3.2 城市新区产业功能发展 |
2.3.3 城市新区战略发展模式 |
2.3.4 城市新区与旧城联动发展 |
2.4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 |
2.4.1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功能升级 |
2.4.2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空间优化 |
2.4.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及其协同互促作用 |
3.1 城市新区相关概述 |
3.1.1 城市新区的概念界定 |
3.1.2 城市新区的特征 |
3.1.3 城市新区的分类 |
3.1.4 城市新区的发展路径 |
3.2 现代服务业相关概述 |
3.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 |
3.2.2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
3.2.3 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
3.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关联分析 |
3.3.1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新区的作用机理 |
3.3.2 城市新区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响应 |
3.3.3 国外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转型的案例及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4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演化进程及其机理 |
4.1 中国城市新区发展的历史逻辑 |
4.1.1 城市新区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
4.1.2 城市新区形成的原因 |
4.1.3 城市新区发展的条件 |
4.1.4 中国城市新区总体发展的沿革历程 |
4.2 城市新区发展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
4.2.1 初创起步阶段:工业园区 |
4.2.2 起飞成长阶段:综合开发区 |
4.2.3 成熟发展阶段:功能核心区 |
4.2.4 跨越升级阶段:新城中心区 |
4.3 基于生态竞合模型的城市新区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4.3.1 城市(新区)与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4.3.2 城市新区本体协同演化的一维逻辑斯谛方程增长模型 |
4.3.3 城市新区-旧城关联协同演化的二维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 |
5.1 城市新区系统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 |
5.1.1 城市新区的系统特征 |
5.1.2 城市新区的动力环境 |
5.1.3 城市新区动力作用机理 |
5.2 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 |
5.2.1 基于系统反馈环结构的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 |
5.2.2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各子系统分析 |
5.2.3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子系统关联分析 |
5.3 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的基模推演 |
5.3.1 系统基模的概念和类型 |
5.3.2 基于系统基模的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演化分析 |
5.3.3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演化的启示与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6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系统建模 |
6.1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理论 |
6.1.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
6.1.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原则和步骤 |
6.1.3 系统动力学对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的适应性分析 |
6.2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构建 |
6.2.1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仿真模型的基本构架与组成结构 |
6.2.2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
6.2.3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动力学流图 |
6.3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数值模拟 |
6.3.1 模型检验:上海浦东新区历史数据与仿真数值比对 |
6.3.2 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预测数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7.1 生产型新区案例研究 |
7.1.1 广州开发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2 郑州高新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3 西安高新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4 苏州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5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发展问题及对策 |
7.2 综合型新区案例对比研究——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
7.2.1 三个新区建设背景对比分析 |
7.2.2 三个新区功能定位对比分析 |
7.2.3 三个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7.2.4 三个新区协同发展对比结论 |
7.3 区域协同型新区案例研究——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构想为例 |
7.3.1 雄安新区的建设基础与高点定位 |
7.3.2 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新思路 |
7.3.3 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展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
8.1 探求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实践 |
8.1.1 中国特色背景下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考 |
8.1.2 加强城市新区的行政制度与市场作用支撑 |
8.1.3 扩大城市新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
8.2 促进中国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演化升级的具体措施 |
8.2.1 立足新区产业多样化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 |
8.2.2 从规模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促进新区产业组织创新 |
8.2.3 加强新区制度与环境建设、培育现代服务业主体 |
8.3 推动中国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
8.3.1 战略思维:以企业家城市主义谋划城市新区 |
8.3.2 建设模式:以产—城—人融合驱导城市新区 |
8.3.3 发展机制:以多维度视角协调统筹城市新区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本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本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5)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依据 |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实践依据 |
第二章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先行探索 |
第一节 张家港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历时态考察 |
第二节 张家港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共时态分析 |
第三章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理论价值 |
第二节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独特性与示范性 |
第三节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
第四章 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协同化合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
第二节 系统化构建城乡生态文明制度 |
第三节 整体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
第四节 一体化开发城乡土地空间 |
第五节 同步化节约城乡资源能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利益分析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研究 |
二、国外文献研究 |
三、对已有成果的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利益、公共利益、政府利益 |
二、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 |
三、生态市建设 |
四、利益集团与利益群体 |
五、制度分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比较利益人”假设 |
二、利益分析理论 |
三、生态市建设与利益分析的关系 |
第三章 内蒙古生态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内蒙古生态市建设政策依据 |
一、中央总政策 |
二、省级基本政策 |
三、市级具体政策 |
第二节 内蒙古生态市建设现状分析 |
一、各盟市创建生态市情况 |
二、呼、包、鄂三市生态市建设现状 |
第三节 生态市建设面临的困境 |
一、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
二、生态市相关配套政策执行扭曲 |
三、信息不对称影响政策过程 |
四、强势利益集团势力蔓延侵蚀公共利益 |
五、环保组织出现”合法性危机”、“选择性失语” |
六、底层公众产生抵制情绪,导致政策空转 |
七、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 |
第四章 内蒙古生态市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政府利益扩张化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动策略 |
一、利益认知:“政府利益”扩张化 |
二、利益激励:强激励、弱约束的制度环境 |
三、行动策略 |
四、对生态市建设的影响 |
第二节 双重利益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动策略 |
一、外部制度环境变化影响地方政府利益认知 |
二、利益激励:政绩考核制度约束 |
三、地方政府与公众群体建立利益联盟 |
四、积极结盟对生态市建设形成的影响 |
第五章 内蒙古生态市建设中企业型利益集团/群体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近几年全区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现状 |
一、呼和浩特市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 |
二、包头市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 |
三、鄂尔多斯市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 |
第二节 大型垄断企业的行动策略 |
一、大型垄断企业的发展现状 |
二、利益认知:经济、政治利益最大化 |
三、大型垄断企业的行动筹码 |
四、制度性激励不足 |
五、行动策略 |
六、消极影响 |
第三节 中型企业集团的行动策略 |
一、中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 |
二、追求“良好社会声誉”与经济利益共赢,赢造竞争优势 |
三、经济性政策工具匮乏 |
四、中型企业俘获地方官僚以规避环保组织 |
五、案例分析:RE公司申请成立上市公司中的合谋行为 |
第四节 小型污染企业群体的行动策略 |
一、利益认知:经济利益至上 |
二、资源条件不充足 |
三、利益表达功能受限 |
四、行动策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第六章 内蒙古生态市建设中公众型利益集团/群体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下的环保组织行动策略 |
一、利益认知:公共利益最大化 |
二、资源动员 |
三、利益激励:提升组织公信力,壮大集团实力 |
四、与政府机构形成良性互动 |
五、与非公共利益代表者形成竞争性利益关系 |
第二节 组织利益驱动下环保组织与地方政府结成消极联盟 |
一、利益目标:组织自身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
二、资源依赖 |
三、利益激励:化解环保组织“合法性困境” |
四、环保组织出现策略困境:以某市工业园区污染居民生活为例 |
第三节 底层碎片化公众群体的行动策略 |
一、基于维护公众利益目标下的公众群体行动策略 |
二、基于不平等利益交互下的公众群体行动策略 |
三、盲目追逐个人私欲影响下的公众群体行动策略 |
第七章 完善制度体系规范主体利益激励,推进生态市建设进程 |
第一节 完善环境法激励体系,确保生态市建设的公正性 |
一、环境法法益体系 |
二、构建“权利制约权力”的环境法法益体系 |
三、强化环保执法力度的高效性 |
第二节 健全政府管理体制,确保生态市建设有效性 |
一、建立科学、合理地政绩考核体系,激励官员合理晋升 |
二、健全环境行政权监督机制,遏制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
三、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防止政商联盟侵犯公共利益 |
四、健全生态环境问责制,加大官员违法成本 |
第三节 健全经济性制度激励,提升利益集团参与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 |
一、完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 |
二、优化市场型政策工具 |
三、健全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公众群体参与制度,保障生态市建设高效性 |
一、完善公众参与的保障体系 |
二、拓展制度化的参与途径 |
三、健全环保组织自治性 |
四、构建公众自愿性生态治理制度 |
结论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开宗明义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村镇规划现存的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1.1.2 新型城镇化概念应运而生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与城乡体系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探讨 |
1.3.1 研究对象 |
1.3.2 适应性 |
1.3.3 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 |
1.4 研究框架 |
2 对象认知现行“镇规划标准”相关内容解析 |
2.1 村镇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框架 |
2.1.1 村镇规划体系发展历程 |
2.1.2 村镇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
2.2 “镇规划标准”体系的构架与内容 |
2.2.1 “镇规划标准”体系的构架 |
2.2.2 “镇规划标准”体系的内容 |
2.2.3 小结 |
2.3 镇规划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
2.3.1 明确术语和制图标准 |
2.3.2 提出镇规划内容要求 |
2.3.3 规定镇规划技术指标 |
2.4 镇规划标准适应性的评价方面 |
2.4.1 “标准”对规划对象的适用性 |
2.4.2 “标准”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性 |
3 审时度势标准对我国当前镇发展特征的适用性研究 |
3.1 当前我国镇的综合发展差异性研究 |
3.1.1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
3.1.2 产业职能区位的差异 |
3.1.3 生活空间形态的差异 |
3.2 当前我国镇的规模发展趋势研究 |
3.2.1 当前我国镇的规模等级规律 |
3.2.2 当前我国镇的人口发展规律 |
3.2.3 当前我国镇建设用地增长情况 |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镇发展的要求 |
3.3.1 适应新城乡体系的需求 |
3.3.2 生态可持续、集约的需求 |
3.3.3 以人为本的需求 |
3.4 结论“镇规划标准”不适用问题的总结 |
3.4.1 “标准”体现出对多样性的不适用 |
3.4.2 “标准”中人口规模分级与预测方法对当代镇人口发展规律不适用 |
3.4.3 “标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浪费约束力度不够 |
3.4.4 “标准”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适应程度较差 |
3.4.5 “标准”缺乏时效性是不适用问题的根源 |
4 辨物居方“标准”对当前各地镇规划的指导性研究 |
4.1 经济发达地区的镇规划 |
4.1.1 经济发达地区镇的面貌 |
4.1.2 经济发达地区镇发展模式总结 |
4.1.3 经济发达地区镇规划的自我要求 |
4.2 “标准”指导下经济落后地区的镇规划 |
4.2.1 经济落后地区镇的现状 |
4.2.2 “标准”指导下落后地区镇规划的普遍方法 |
4.2.3 落后地区镇规划现存问题 |
4.3 独创性地方导则指导下的个别镇规划 |
4.3.1 个别地区出台具有独创性的镇规划技术导则 |
4.3.2 新理念指导下具有独创性的镇规划案例 |
4.3.3 创新导则与规划案例的优势总结 |
4.4 结论“标准”对各地镇规划指导性问题总结 |
4.4.1 统一国家层面标准落后于发达地区发展现状 |
4.4.2 “标准”对落后地区镇规划的指导性差 |
4.4.3 “标准”体系单薄导致了指导性差 |
5 翘首以待对“镇规划标准”适应性提升的诉求 |
5.1 建立更完善的镇规划标准体系 |
5.1.1 更新“镇规划编制办法” |
5.1.2 从两方面完善“体系”以提升适应性 |
5.1.3 “分层级标准”分级方式探索 |
5.1.4 体系各层级规定的内容及深度 |
5.2 推敲更具适用性的技术指标 |
5.2.1 探索更适用于当代镇特征的规模预测方法 |
5.2.2 建立新的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5.2.3 建立新的镇用地分类体系 |
5.3 提升镇规划标准的指导性 |
5.3.1 专项规划标准的深入编制 |
5.3.2 “渗透率”指标的确立 |
5.3.3 镇规划评价标准的确立 |
5.4 小结 |
6 承前启后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
附录 |
(8)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1 研究目的 |
1.1.2.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生态城市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1 生态城市理论基础 |
2.1.1 生态城市概念 |
2.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
2.2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2.3 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2.3.1 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3.2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 |
2.3.3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
2.3.4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的建设内容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3.1.2 交通区位条件 |
3.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2 生态环境状况 |
3.2.1 土地利用状况 |
3.2.2 水环境状况 |
3.2.3 大气环境状况 |
3.2.4 生态城市建设状况 |
第四章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2 生态城市系统安全评价 |
4.2.1 指标值标准化处理的方法 |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4.3 生态城市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生态城市系统安全的内涵 |
4.3.2 生态城市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3.3 生态城市系统安全评价模型 |
4.4 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4.4.1 协调发展的描述 |
4.4.2 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4.3 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五章 宜兴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结果 |
5.1 宜兴市生态城市系统安全评价 |
5.2 宜兴市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辨识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综述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3.1 徐州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 徐州市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3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4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
4.3 构建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评价 |
5.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方法 |
5.2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联分析 |
5.3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5.4 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提升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对策建议 |
6.1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2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技术经济效率 |
6.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6.4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
6.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相互合作 |
6.6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加大生态环境治理 |
6.7 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尺度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 |
1.3.2 空间尺度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基础理论梳理评述 |
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1 社会学理论 |
2.1.2 城市规划理论 |
2.1.3 经济学理论 |
2.2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区位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3 空间生产及组织理论 |
2.3.1 空间生产理论 |
2.3.2 空间组织理论 |
2.3.3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
2.4 其他重要理论思潮 |
2.4.1 共生理论 |
2.4.2 社会公正主义思潮 |
2.5 理论解读与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城乡一体化及其空间尺度的研讨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哲学反思 |
3.1.1 城乡一体化的由来 |
3.1.2 城乡发展的乌托邦 |
3.1.3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3.1.4 城乡一体化的深化重点 |
3.1.5 城乡一体化的出发元点 |
3.2 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的特征解读 |
3.2.1 距离衰减性及圈层结构性 |
3.2.2 空间完整性及单元性 |
3.2.3 空间延伸性及生长性 |
3.3 空间尺度的基本思想内涵 |
3.3.1 空间尺度效应 |
3.3.2 基本思想内涵 |
3.4 空间尺度的内容体系构建 |
3.4.1 空间尺度的内容框架 |
3.4.2 基本空间单元的设定 |
3.4.3 联系空间体系的建设 |
3.4.4 空间尺度的层级结构 |
3.4.5 空间尺度的多元组合 |
3.4.6 空间尺度的生长转换 |
3.5 空间尺度的提取方法 |
3.5.1 空间尺度的提取规则 |
3.5.2 空间尺度的提取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地域考查 |
4.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底条件 |
4.1.1 生态环境条件 |
4.1.2 经济社会条件 |
4.1.3 城乡居民点格局 |
4.2 城乡一体化的现实空间尺度 |
4.2.1 乡村发展主体地位滞后 |
4.2.2 城乡关联互动作用较弱 |
4.2.3 基本空间单元能效不足 |
4.2.4 联系空间体系不健全 |
4.2.5 空间层级结构断裂 |
4.2.6 规划编制层次不清晰 |
4.3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空间尺度 |
4.3.1 城乡一体化阶段发展重点 |
4.3.2 城乡一体化目标尺度导向 |
4.4 本章小结 |
5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公正性评价 |
5.1 空间公正性解析 |
5.1.1 公平正义观分析 |
5.1.2 空间公正性内涵 |
5.1.3 空间公正性特征 |
5.2 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5.2.1 体系设计原则 |
5.2.2 评价指标设计 |
5.3 评价方法及步骤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标准 |
5.3.3 评价步骤 |
5.4 公平正义性评价 |
5.4.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4.2 生态正义性评价 |
5.4.3 生产能动力公正性评价 |
5.4.4 社会分配公正性评价 |
5.4.5 引擎空间均衡性评价 |
5.4.6 综合评价结果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5.5.1 发展不足 |
5.5.2 完善重点 |
5.6 本章小结 |
6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尺度的优化思路 |
6.1 空间尺度优化的价值导向 |
6.1.1 科学发展 |
6.1.2 生态文明 |
6.1.3 城乡公正 |
6.1.4 城乡等值 |
6.1.5 文化传承 |
6.2 空间尺度形成的驱动因子 |
6.2.1 生态因素 |
6.2.2 资源因素 |
6.2.3 人口因素 |
6.2.4 产业因素 |
6.2.5 交通因素 |
6.2.6 市场因素 |
6.2.7 制度因素 |
6.3 空间尺度的优化机制 |
6.3.1 核心利益驱动机制 |
6.3.2 发展实现操作机制 |
6.4 空间尺度的优化路径 |
6.4.1 经济社会制度公正化制定 |
6.4.2 跨越式提升区域现代性 |
6.4.3 选择性集聚与普遍性扩散 |
6.4.4 推进型主导产业梯度选择 |
6.4.5 农业全程产业化发展 |
6.4.6 城乡市场经济体系培育 |
6.4.7 城乡要素流动优化 |
6.4.8 城乡网络通道强化 |
6.5 空间尺度优化的模式选择 |
6.5.1 模式选择视角 |
6.5.2 优化模式选取 |
6.6 本章小结 |
7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体系重构 |
7.1 空间关联性分析 |
7.1.1 空间关联性分析指标 |
7.1.2 空间关联性分析方法 |
7.1.3 空间关联性模糊分析 |
7.2 城乡一体化空间区划 |
7.2.1 发展分区的重要意义 |
7.2.2 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 |
7.3 城乡一体化空间群落组合 |
7.4 引擎型层级增长极选择 |
7.4.1 区域增长型引擎单元胞 |
7.4.2 承上启下联通型引擎元胞 |
7.5 网络流体系的联系空间建设 |
7.5.1 物化联系空间建设 |
7.5.2 软质联系空间建设 |
7.6 空间组合模式设计 |
7.6.1 组合共生的原则 |
7.6.2 组合共生模式设计 |
7.7 创造性更新的空间尺度生长转换 |
7.8 本章小结 |
8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完善策略 |
8.1 基于有的放矢的规划思维转变 |
8.1.1 编制思想系统化整合 |
8.1.2 编制思想竞优化转变 |
8.1.3 编制层次差异化对待 |
8.2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乡空间管制 |
8.2.1 精明增长与空间管制 |
8.2.2 区域空间发展管制 |
8.3 基于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设计 |
8.3.1 资源要素配置的作用重点 |
8.3.2 资源要素配置的机制设计 |
8.4 基于产业融通的产业体系组织 |
8.4.1 基础部类产业的适宜化选择 |
8.4.2 产业链条的适应化调整 |
8.5 基于成本节约的物流体系建设 |
8.5.1 物流节点体系的社会化建设 |
8.5.2 物流流通体系的高效化完善 |
8.6 基于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完善 |
8.6.1 规划编制形式的延续性生长 |
8.6.2 城乡行动纲领的统一化制定 |
8.6.3 规划实施绩效的实时性评估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汇总 |
四、苏南城市创模中的“八大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品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J]. 姚萍. 新疆农垦经济, 2020(08)
- [2]集中居住模式下乡村社区的服务设计研究[D]. 赵汗青. 东南大学, 2020
- [3]连云港港岸线资源利用评价与泊位调度研究[D]. 高健文. 东南大学, 2019(06)
- [4]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D]. 汪子涵. 重庆大学, 2017(06)
- [5]张家港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研究[D]. 唐雨薇.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7)
- [6]利益分析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市建设研究[D]. 王瑜. 南开大学, 2014(07)
- [7]“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D]. 崔小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D]. 刘竞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
- [9]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程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10]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尺度及规划策略研究[D]. 刘瑞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