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B型辅助保护装置原理分析及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英[1](2020)在《飞灰循环对恩德气化炉气固流动及气化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60%70%的比例,且在短时间内这种趋势也不会发生改变。我国每年约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术作为一种清洁的煤气化技术,对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具有很大的优势。恩德气化炉是一种典型的煤气化技术,由于其具有:可利用褐煤等劣质煤进行气化、气化强度高、不产生焦油及酚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燃气、城市燃气和化工合成气的生产中。恩德气化炉飞灰可燃物含量高(20%40%),排放飞灰无法全部二次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为了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恩德气化炉飞灰循环气化技术。本文对恩德气化炉炉内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给出了循环物料的气化特性,并在一台45000 Nm3/h恩德气化炉上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根据一台造气量为45000 Nm3/h恩德气化炉,建立1:15气固两相试验台,利用反射式光纤颗粒浓度速度测量仪对不同下喷气化剂速度、喷嘴结构布置工况下的炉内颗粒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下喷气化剂速度的不断增加,颗粒在喷动区的速度逐渐增加,在回流区的速度逐渐降低。在整个截面上颗粒的浓度逐渐降低。切圆布置下颗粒速度在中心喷动区的速度低于对冲布置,浓度高于对冲布置。虽然对冲布置下,炉内颗粒的浓度分布的对称性要好于切圆布置,但是切圆布置下颗粒的回流率高,且波动小,系统运行稳定。对不同引射器工作介质压力、上喷气化剂速度、料层高度及不同物料工况下的炉内颗粒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得到:随着引射器工作介质压力逐渐增加,中心喷动区颗粒速度逐渐降低,颗粒浓度逐渐增加,颗粒循环率逐渐增加。当工作介质压力为0.06 MPa时,可有效阻止炉内气流反窜,回料管中固体颗粒速度的波动小,工作介质质量流量占下喷气化剂量的1.6%,对炉内固体颗粒的流动特性影响较小。在不同炉膛高度下,黄米颗粒的速度在喷动区低于小米、浓度高于小米。随着上喷气化剂速度的增加,颗粒在喷动区的速度逐渐降低、浓度逐渐增加;在回流区绝对速度降低、浓度逐渐降低。当上喷气化剂速度为25 m/s时,颗粒的循环率达到最高值0.51 kg/h,对气化炉内部颗粒的流动影响较小。借助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引射器工作介质压力下的炉内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冷态数值模拟。当工作介质压力小于0.06 MPa时,由于工作介质压力较低,无法克服炉内反窜气流,导致颗粒无法进入到炉膛内部。当工作介质压力大于0.06 MPa时,随着工作介质压力的增加,气流逐步向炉内靠近。在固定炉膛高度下,颗粒在炉膛径向方向上的滑移速度基本呈3峰分布。随着工作介质压力的逐渐增加,炉膛中上部中心喷动区的气固滑移速度逐渐降低,炉内气固相间的平均滑移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01250℃升温范围内,分别对造气量为45000 Nm3/h的海拉尔循环物料、海拉尔焦炭和造气量为20000 Nm3/h的神华循环物料进行了非等温热重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840℃时,海拉尔循环物料和神华循环物料比海拉尔焦炭更容易气化。增加循环物料的回流率和提高气化炉的操作温度有利于提高气化速率。当温度达到946℃时,海拉尔焦炭的质量损失率高于海拉尔循环物料和神华循环物料。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1050℃时,海拉尔循环物料和海拉尔焦炭的质量损失率显着增加。恩德气化炉飞灰循环气化技术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引射器提供压阻从200增加到1100 Pa时,引射器出口和气化炉底部之间的压差逐渐从-0.9 k Pa增加到2.29 k Pa。飞灰中可燃烧含量从26.92%减少到15.32%。引射器提供800 Pa压阻时,蒸汽质量流量为0.17 kg/h。其可以有效地阻止烟气通过回料管从气化炉的底部流到旋风分离器内。合成气中有效气成分(CO、H2)达到74.5%,比未改造前提高高1.24%,飞灰中可燃物含量从26.92%降低到19.91%。结合电镜扫描、能谱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引射器喷嘴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颗粒对喷嘴表面的冲刷及高温下喷嘴α-Cr相的析出是导致喷嘴损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射流蒸汽压力下引射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当射流蒸汽压力为35 k Pa时,可有效的防止固体颗粒对喷嘴外壁面的冲刷,喷嘴外壁面的温度约在657℃747℃之间。引射器加装蒸汽射流装置后进行了工业试验,运行2年喷嘴未出现喷嘴损坏失效,射流蒸汽量约占气化炉气化剂蒸汽量的1.78%,对气化炉的影响较小。
丁楠木[2](2020)在《功率复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形态的不断加深,传统的电力变压器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电网的发展需求。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转换装置,不仅可以实现电气隔离、电压等级变换,而且具有连接交直流混合电网、有功无功独立调节等优点,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关键设备之一。而目前SST主要受限于功率变换级数较多、功率密度较低,所以论文针对当下SST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混频调制功能的功率复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拓扑(Power Integrated Modular Multilevel Solid-State Transformer,PIMMSST),该拓扑可以有效降低功率变换级数、提高功率密度,且对比现有的混频SST拓扑,PI-MMSST无需使用额外的滤波器,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论文同时对该拓扑的工作原理、调制方式、控制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如下:1)对目前已经提出的混频调制SST拓扑进行研究,总结其特点,提出PIMMSST拓扑,并详细介绍该拓扑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调制信号叠加方式。2)基于PI-MMSST拓扑提出一种混频调制方法:共载波调制方法,详细阐述该方法的原理、调制过程。并针对该混频调制方法提出一种双层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在共载波调制方法下可以有效实现其混频调制的功能,且由于双层电压均衡控制的作用,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能够得到有效的平衡。3)对共载波调制方法进行改进,基于PI-MMSST拓扑提出一种载波移相/方波混合调制的方法,详细阐述该混频调制方法的原理、调制过程。然后分析在该方法下子模块电容电压发生偏移的原因,提出一种四层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并详细阐述该方法的控制过程及其内在逻辑,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PI-MMSST拓扑可以在载波移相/方波混合调制下完美实现其混频调制的功能,且由于四层电压控制的作用,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能够得到有效的平衡。
黄文聪[3](2020)在《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是实现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的核心部件,在轨道交通、港口码头、隧道、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是高压大功率电动机顺利起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延长电力电子电抗器使用寿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工程意义。本文以解决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起动引起的过电流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的整体性能优化,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相关科学问题,展开数学建模方法、合闸涌流抑制方法、本体设计方法及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传统磁控电抗器受电力电子器件耐压限制,不适合于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的问题,采用融合、创新思路,提出了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用磁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设计了单绕组和多绕组磁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并分析了两者的工作原理,阐明了两者工作原理和电抗变换的一致性。建立了IGBT式和晶闸管式磁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阻抗变换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数学建模依赖于二次绕组侧电力电子阻抗变换电路,且阻抗变换机理分析存在理论推导复杂和计算冗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控电抗变换器建模方法,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变换器通用数学模型,揭示了通过控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变换器二次绕组的电流可以实现一次绕组阻抗值连续平滑调节的阻抗变换机理。研究结果为涌流抑制方法研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及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奠定了基础。(2)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合闸接入电网产生的严重涌流问题,提出了空载工作状态和带负载工作状态下不同的涌流抑制方法。当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空载接入电网时,针对传统的合闸电阻法需要增加额外的合闸电阻问题,提出了控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合闸角的方法来抑制涌流,研究了电抗器合闸接入电网的相位角控制规律;当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带负载接入电网时,针对控制合闸相位角不能实现偏磁与剩磁相抵消的问题,提出了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策略来抑制合闸涌流,研究了无功功率补偿量计算方法和动态补偿方法。分别建立了空载合闸和带负载合闸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合闸涌流抑制方法的有效性,涌流均被抑制在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额定电流的2倍以内,涌流抑制效果明显。(3)针对传统电抗器设计多采用经验法,手工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方法,包括铁芯结构设计方法、绕组设计方法、主电抗计算方法、漏电抗计算方法等,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在合闸运行状态下产生的振动、噪声和温升问题,提出合闸涌流抑制可以有效减小振动、噪声和温升。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电磁模型、结构力学模型、声学模型和三维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对比了合闸涌流抑制前后铁芯磁通密度、铁芯等效应力、铁芯形变、声压级以及温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证明,采用涌流抑制方法可以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噪声抑制在66d B以内,其温升不超过54K,满足A级电力设备的相关国家标准。(4)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试验平台,将成功研制的20000k W/10k V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应用于某钢厂19000k W/10k V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的软起动中,并进行了挂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带高压大功率电动机接入电网,起动电流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倍,电网电压压降小于5%,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具有优秀的连续电抗调节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这类冲击负荷接入电网引起的过电流现象,起动过程无涌流,起动电流曲线平滑,起动性能良好。本文完成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的研究,在理论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试验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研制以及基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软起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魏汉华[4](2019)在《350MW超临界CFB锅炉BT、MFT保护回路设计及回路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了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T、MFT保护回路的设计,包括软、硬回路设计的功能进行了阐述,特别是针对近些年来350MW等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进行保护回路设计的分析探讨,并根据贵州贞丰4*3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BT、MFT保护回路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另外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经过对其深入解析为同类型CFB机组保护(包括BT、MFT)功能回路设计提供参考,为CFB机组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郭祺[5](2019)在《具备故障限流能力的新型动态电压恢复器优化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电力是我国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电网革命是能源转型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对于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等相关问题认识不断深入,对电网安全、可靠、高效、高质运行的需求也愈发迫切。“智能电网”建设成为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电网可靠性提升,乃至能源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途径。电力电子装置凭借其节能、环保、高效、柔性、智能等优势已经渗透到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核心。其中,串联型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形成两端甚至多端连接,系统耦合程度高,已成功应用于电网潮流优化调控、故障限流、电压质量治理等方面,可有效解决电网潮流分布不均、短路容量不断提高、电压波动繁杂且频次增多等新的问题。可见,串联型电力电子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极具研究价值,对新一代电网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DVR等串联型电力电子装置在启动/退出过程的幅值/相角跳变问题、负荷侧短路/接地故障下的运行可靠性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串联接入电网的电压源型变流器暂态特性与故障穿越研究(51707014)”、“新型电能质量调节与故障限流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51377051)”和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具有电能质量控制功能的配电网新型固态限流器关键技术研究”的资助下,研究了DVR输出特性、运行控制及其工程应用等相关问题。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了DVR拓扑结构特点和运行特性,遵循从DVR自身输出性能和容量配置角度出发,涵盖网侧小扰动到负荷侧大扰动下DVR优化运行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为DVR及其衍生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着重分析了DVR系统的输出特性与稳定运行区间,为参数设计和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对比分析了储能型DVR和背靠背型DVR的工作特点,考虑背靠背型DVR输出能力会受电网电压跌落、负荷波动以及并、串联侧变流器耦合关系的影响,从背靠背型DVR并联部分在重载下的失稳机理出发,对其带载能力进行理论推导,得到背靠背型DVR并联部分最大带载能力的数学模型。从并联变流器带载能力角度出发,联立串联变流器输出时的等效模型,得到了串联变流器调制比与变流器电路参数、直流侧电压、负荷大小、电网电压幅度的关系,进而得到基于直流侧电压稳定下的DVR最大输出能力。(2)提出了电网侧电压扰动下DVR的相角跳变抑制方法。在分析DVR补偿期间相角跳变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基于DVR输出电压相角平滑过渡的柔性调控策略,保证DVR从待机模式平滑进入最小能量补偿模式,同样也能够平滑退出运行。基于DVR相角控制特点以及能量流动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储能型DVR的能量自恢复策略,在弥补DVR补偿期间消耗的能量的同时有效保证了能量自恢复期间无大的相角跳变产生,且无需额外的充电环节。此外,分析了DVR稳定运行边界对其运行模式的影响,以及直流侧电压下降使得储能型DVR运行边界超出的可能,进而提出相应的DVR补偿参考值调整策略,避免过调制现象发生。基于相角控制的DVR可实现补偿期间的平滑启停,并实现储能型DVR补偿阶段完成后的直流侧能量快速自恢复。(3)提出了负荷侧短路故障下DVR的故障电流限制方法。充分考虑DVR在电网负载侧发生短路故障时的响应特征和拓扑演化情况,提出了分别基于滤波电感复用和不控整流桥复用的FCL-DVR典型拓扑结构。对两种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故障限流模式下的电气模型,得出基于滤波电感复用的方案在中高压场合优势明显,而基于不控整流桥复用的方案更适用于三相共直流母线的中低压场合;深入剖析了新型DVR系统在动态电压补偿模式与故障限流模式之间相互切换的暂态运行机理,给出了模式间灵活切换时功率器件的最优导通时序。FCL-DVR系统兼具电压质量调节与故障限流功能,可实现负荷侧短路故障下的自我保护,并减小故障过电流对其他电力设备的危害,一机多用,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4)提出了考虑多目标联合优化的串联电容耦合式DVR及其控制方法。基于DVR同相补偿、最小能量补偿在串联变流器工作电压、输出有功功率方面的特点,进行串联电容耦合型DVR初探。首先,详细分析了串联电容耦合型DVR的运行原则以及与传统策略的特征对比,研究了负荷波动对串联电容耦合型DVR运行边界的影响,给出补偿参考值调整策略。另外,探讨了负荷侧短路故障下串联电容耦合型DVR的故障穿越能力,给出限流期间的谐振抑制方法,保证运行可靠性。通过分析串联电容耦合型DVR控制系统在补偿电压跟踪、负载电流响应方面的幅频、相频特性,确定串联电容最优安装位置,并给出参数和控制策略设计原则。基于最小能量补偿策略的串联电容耦合型DVR兼顾同相补偿注入电压小的优点,可实现变流器容量、直流侧电压以及功率等级的最优配置。(5)建立了低压小功率实验平台以及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对新型DVR的运行机理和功能进行验证;从南方电网公司某110kV变电站电压质量调节和故障过电流限制的工程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10kV/1.5MVA新型DVR的工程整机结构、功率模块、串联变压器、限流支路、控制系统等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研制了新型DVR系统工程设备,制订了详细的装置出厂测试、现场安装及试验方案。本文依据“智能电网”在安全、可靠、高效、高质运行方面的要求,以串联型电力电子装置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典型代表DVR为研究对象,以电压质量调节和故障限流技术研究为核心,重点关注DVR及其衍生系统与电网交互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其他串联型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复合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杨帆[6](2019)在《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电工程项目作为国家电网建设的重要工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复杂,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而且项目建设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在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应当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项目后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能够总结项目存在的问题,总结项目经验教训,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借鉴,从而提升发电项目的管理能力。由于国内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项目评价不够系统客观,没有形成一套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本文以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项目后评价研究,运用对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后评价方法,分别从项目前期决策、项目实施准备工作、项目建设实施、项目运营、环境和社会影响、可持续性进行全面的后评价。在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以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过程中,广泛调研项目建设的相关原始数据,构建了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项目的后评价结果为良好。此外,通过对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比对,总结出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确保项目能够持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应用对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开展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将项目后评价应用于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丰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后评价应用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后评价提供借鉴。
史栓保[7](2018)在《火电厂中变频拖动的大型电动机保护配置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锅炉配置有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汽轮机配置有给水泵,风机和水泵均由大型电动机拖动。发电厂产生电能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电能维持设备运行,其中大型电动机的耗电量占总量的85%左右。在节能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型火力发电厂对大型电动机进行变频改造已非常普遍,目的是降低厂用电比率,降低发电成本进而提高竞争力。目前功率大于2000k W的电动机,增加变频器改造完成后,原配置的电动机保护不适用于变频器拖动电机系统,其中差动保护无法在非工频情况下正常投入,仅利用高压变频器对电动机保护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变频器对电动机保护的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并不能确定。本文结合内蒙古京海发电厂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电机变频改造工程,针对保护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频拖动的大型电动机改为变频器拖动后的保护配置解决方案,经实际运行验证,此方案可以解决传统差动保护无法适用于变频拖动大型电动机的问题,对于大型电动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火电厂大型电动机的变频改造提供了借鉴。
王立年[8](2018)在《热电联产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工业企业在热能利用方面,已受到国家的足够重视,企业自身也较充分地考虑了能级利用及能源转换,自建或改造综合发电、供热的热电联产装置。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大型或超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在热能利用效率方面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小型化工企业,特别是小型化工厂及旧厂、老厂在能源利用方面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能源利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锅炉、汽轮机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也较大,在中小化工企业建立热电联产装置供热、供电方式充分利用能源,以节能为中心,发电、供热合理调节,企业通过对原有热电联产装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原有热电联产装置实施改造,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本企业热电联产装置中的35T/h链条锅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制约着锅炉的出力及热效率的提高。因此,从锅炉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着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链条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缺点、B6-3.43/0.49型背压式汽轮机的结构特点分析、燃煤市场需求,根据本企业热、电实际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对本企业热电联产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技术改造方案,解决了企业生产所需的热、电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热电联产装置组成及工艺技术流程、国内外热电联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2)对链条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和燃烧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研究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国内外的应用状况。(3)通过对UG-35/3.9-M8链条锅炉结构剖析,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改造为低倍率流化床锅炉,通过分析研究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其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4)通过对B6-3.43/0.49型背压式汽轮机结构分析研究,经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改造,实现提高背压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早期建成投产的中小型链条锅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热电联产企业以热定电运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中小热电联产装置优化产能、节约动力成本,适应本企业汽、电联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孙培庆[9](2017)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系统的优化及工程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连泰山电厂2×135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于2005年投产,脱硫方式是通过往锅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虽然这种方式效率不低,但存在脱除上限,导致SO2、NOX烟气排放含量一直都大于200mg/Nm3。2014年7月1日起,按照最新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若SO2、NOX排放含量仍然大于200mg/Nm3即超标排放,会对企业停产限期治理,并开出巨额罚款。为避免这种风险,保护大连泰山电厂正常经营盈利能力,必须进1、2号脱硫脱硝改造。锅炉根据ROFA+Rotamix脱硫脱硝改造之后,SO2、NOX排放含量低于200mg/Nm3,满足环保的指标。脱硫石灰石耗量有所降低,钙硫摩尔比明显降低,但高于设计保证值。炉前石灰石系统改造后,连续投运两年多的时间里,也未出现堵管现象,系统运行稳定。锅炉SO2、NOX年排放总量大幅降低,即实现了节能减排,也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对脱硫脱销改造后仍然存在部分问题进一步优化改造,通过减小炉膛出口面积和改变炉膛出口的高宽比,增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使返料增加,床温降低,减小了钙硫比;改造还增加了稀相区颗粒浓度,延长石灰石颗粒和SO2烟气在稀相区的反应时间,提升脱硫效率,减小钙硫比。实践证明,持续对脱硫脱硝系统的优化到了预期目的,这对类似CFB机组脱硫脱硝改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谢绍文[10](2014)在《企业自备电厂联络线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深入开展,大型企业自备电厂数量不断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连接系统内外的联络线。这些联络线传输功率是双向的,且多数是中压短线路,其供电高可靠性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动保护反映被保护线路首末两端的电流大小和相位,可瞬时切除全线故障。同时,随着光纤价格的下降,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保护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研究面向企业自备电厂联络线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论文在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白备电厂联络线对光纤差动保护的要求,论述了光纤差动保护装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析了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和结构,并对折线式差动保护和数字采样同步方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可靠实用的光纤差动保护配置方案。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进行保护装置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详尽阐述了各硬件与软件模块的设计原理。最后,对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各个功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面向企业自备电厂联络线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采样精度高,能实现应折线式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和故障告警等功能,达到了设计目标。图40幅,表10个,
二、CFB型辅助保护装置原理分析及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B型辅助保护装置原理分析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飞灰循环对恩德气化炉气固流动及气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主要类型 |
1.3 煤气化反应机理 |
1.4 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概况及研究现状 |
1.4.1 循环物料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1.4.2 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
1.4.3 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1.4.4 循环流化床气化喷嘴结构、回料装置研究现状 |
1.4.5 恩德气化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5 恩德气化炉循环物料气化原理及技术的提出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炉内固相颗粒流动特性研究 |
2.1 气固两相试验台介绍 |
2.1.1 试验台模化 |
2.1.2 原恩德气化炉气固两相试验介绍 |
2.1.3 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气固两相试验台介绍 |
2.2 喷嘴结构结构对恩德气化炉炉内固相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2.2.1 不同喷嘴结构下颗粒的循环稳定性的研究 |
2.2.2 切圆布置下下喷气化剂速度对炉内颗粒流动特性影响 |
2.2.3 喷嘴结构对炉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2.3 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炉内颗粒流动特性 |
2.3.1 引射器工作介质压力对炉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2.3.2 料层高度对炉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2.3.3 物料(粒径)对炉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2.3.4 上喷气化剂速度对炉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炉内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3.1.1 基本方程 |
3.1.2 固体颗粒相间的封闭方程 |
3.1.3 气固两相间的封闭方程 |
3.1.4 湍流模型 |
3.2 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试验模型几何建模 |
3.2.1 模型结构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
3.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2.3 边界条件设置及参数选择 |
3.2.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验证 |
3.3 引射器工作介质压力为0MPA时气固流动特性 |
3.3.1 炉内气固速度、颗粒浓度分布云图 |
3.3.2 炉内颗粒气固速度、颗粒浓度分布 |
3.3.3 炉内气固滑移速度分布 |
3.4 不同引射器工作介质压力下气固流动特性 |
3.4.1 颗粒回流区气相流动情况 |
3.4.2 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 |
3.4.3 炉内气固滑移速度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恩德气化炉循环物料气化特性研究 |
4.1 循环物料取样及焦炭样品制备 |
4.2 动力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45000 Nm~3/h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工业试验及引射器损坏原因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针对恩德气化炉的气固引射器设计 |
5.2 飞灰循环恩德气化炉工业试验内容及参数 |
5.3 引射器有效性验证 |
5.4 引射器参数及其对炉内气化特性的影响 |
5.4.1 工作蒸汽参数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 |
5.4.2 引射器不同压阻下气化炉炉内温度压力及气化特性 |
5.5 引射器喷嘴蒸汽射流扫保护装置 |
5.5.1 喷嘴损坏原因分析方法 |
5.5.2 喷嘴损坏原因分析 |
5.5.3 增加蒸汽射流保护装置后引射器内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5.5.4 引射器喷嘴增加蒸汽射流保护装置的工业试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工作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1 45000NM~3/H恩德气化炉引射器设计及计算方法 |
1 射器设计计算方法 |
2 引射器设计计算 |
2.1 气固引射器的设计理论 |
2.2 气固喷射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
(2)功率复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关键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固态变压器拓扑研究动态分析 |
1.2.2 基于功率复合思想的混频调制SST拓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PI-MMSST拓扑的提出及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基于共模、差模的二分法 |
2.3 PI-MMSST拓扑 |
2.4 工作原理 |
2.4.1 子模块工作原理 |
2.4.2 MMC调制信号分配方式 |
2.5 PI-MMSST数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共载波调制的PI-MMSST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共载波调制方法 |
3.2.1 共载波调制信号生成 |
3.2.2 调制方法 |
3.3 子模块电容电压双层控制 |
3.3.1 相桥臂电压均值控制 |
3.3.2 子模块电容电压独立控制 |
3.4 仿真分析 |
3.4.1 PI-MMSST拓扑基本功能验证 |
3.4.2 混频调制功能及电压均衡控制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载波移相/方波混合调制的PI-MMSST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载波移相/方波混合调制方法 |
4.3 子模块电容电压四层控制 |
4.3.1 子桥臂内的电压平衡控制(第一层) |
4.3.2 上、下桥臂内子桥臂间的平衡控制(第二层) |
4.3.3 上、下桥臂间的平衡控制(第三层) |
4.3.4 单相平均电压控制(第四层) |
4.4 仿真分析 |
4.4.1 载波移相/方波混合调制功能仿真分析 |
4.4.2 电压均衡控制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拓扑结构与数学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合闸涌流抑制研究现状 |
1.2.3 本体设计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现状 |
1.3 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磁控电抗器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研究 |
2.1 磁控电抗器拓扑结构设计 |
2.1.1 单绕组拓扑结构设计 |
2.1.2 多绕组拓扑结构设计 |
2.2 磁控电抗器工作原理分析 |
2.2.1 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
2.2.2 多绕组工作原理分析 |
2.3 典型磁控电抗器的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分析 |
2.3.1 IGBT式磁控电抗器变换机理 |
2.3.2 晶闸管式磁控电抗器电抗变换机理 |
2.4 磁控电抗变换器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控电抗器涌流成因与涌流抑制方法研究 |
3.1 合闸涌流成因分析 |
3.2 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2.1 空载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2.2 带负载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3 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3.1 空载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3.2 带负载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控电抗器振动及噪声分析 |
4.1 振动来源及传递途径分析 |
4.1.1 振动来源分析 |
4.1.2 振动传递途径分析 |
4.2 铁芯振动及噪声产生机理 |
4.3 振动及噪声有限元仿真建模与分析 |
4.3.1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
4.3.2 有限元几何建模 |
4.3.3 电磁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3.4 结构力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3.5 声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4 涌流抑制对振动及噪声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与温度场分析 |
5.1 磁控电抗变换器本体设计 |
5.1.1 磁控电抗变换器铁芯结构设计 |
5.1.2 磁控电抗变换器绕组设计 |
5.1.3 磁控电抗变换器主电抗计算 |
5.1.4 磁控电抗变换器漏电抗计算 |
5.2 磁控电抗变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
5.2.1 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
5.2.2 磁控电抗器设计实例 |
5.3 温度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 |
5.3.1 温度场分析 |
5.3.2 三维流场-温度场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系统试验研究 |
6.1 基于磁控电抗器的软起动系统拓扑结构 |
6.2 软起动系统硬件设计与研制 |
6.2.1 主电路设计 |
6.2.2 人机交互单元设计 |
6.2.3 控制单元设计 |
6.2.4 阻抗变换器设计 |
6.3 控制软件设计 |
6.3.1 软件设计流程 |
6.3.2 软起动控制算法设计 |
6.4 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挂网试验 |
6.4.1 空载挂网试验 |
6.4.2 带负载挂网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授权专利 |
(5)具备故障限流能力的新型动态电压恢复器优化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压质量问题研究现状 |
1.3 动态电压恢复器研究现状 |
1.3.1 DVR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
1.3.2 DVR运行策略研究现状 |
1.3.3 具有故障限流能力的DVR研究现状 |
1.3.4 DVR应用研究现状 |
1.3.5 本文研究定位与技术挑战 |
1.4 论文的课题来源及各章节安排 |
第2章 DVR建模与输出特性分析 |
2.1 DVR拓扑及原理 |
2.2 DVR并联侧最大带载能力分析 |
2.2.1 DVR失稳现象原因 |
2.2.2 基于直流侧电压稳定和功率守恒的带载能力分析 |
2.3 DVR串联侧最大输出能力分析 |
2.3.1 串联变流器等效模型分析 |
2.3.2 DVR最大输出能力分析 |
2.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2.4.1 仿真结果 |
2.4.2 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网侧电压扰动下DVR的相角跳变抑制方法 |
3.1 DVR相角控制原理 |
3.1.1 相角跳变影响分析 |
3.1.2 相角控制原理分析 |
3.2 基于相角控制的DVR平滑启停方法 |
3.2.1 基于相角控制的DVR运行边界分析 |
3.2.2 DVR平滑启停控制策略 |
3.3 基于相角控制的DVR能量自恢复控制 |
3.3.1 DVR能量自恢复原理 |
3.3.2 DVR能量自恢复优化控制 |
3.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3.4.1 仿真结果 |
3.4.2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荷侧短路故障下DVR的故障电流限制策略 |
4.1 具备故障限流能力的DVR设计思想 |
4.2 DVR与故障限流复合系统基本原理 |
4.2.1 FCL-DVR方案1 的工作原理与等效模型 |
4.2.2 FCL-DVR方案2 的工作原理与等效模型 |
4.2.3 两种结构的性能与应用场合差异性对比 |
4.3 DVR与故障限流复合系统不同模式切换分析 |
4.3.1 FCL-DVR方案1 的多模式切换分析 |
4.3.2 FCL-DVR方案2 的多模式切换分析 |
4.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4.4.1 仿真结果 |
4.4.2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多目标联合优化的电容耦合式DVR及控制 |
5.1 DVR最优容量配置思想 |
5.2 基于串联电容耦合的DVR工作机理 |
5.2.1 串联电容耦合型DVR与传统策略对比 |
5.2.2 串联电容耦合型DVR运行边界分析与调整策略 |
5.3 LCC-DVR设计原则与故障限流能力分析 |
5.3.1 LCC-DVR运行模式分析 |
5.3.2 LCC-DVR设计原则 |
5.3.3 LCC-DVR故障限流能力分析与参数设计 |
5.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5.4.1 仿真结果 |
5.4.2 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DVR研制与工程应用 |
6.1 低压样机与半实物平台搭建 |
6.1.1 新型DVR低压实验样机搭建 |
6.1.2 基于RT-LAB的新型DVR硬件在环实验平台 |
6.2 工程应用背景 |
6.2.1 工程应用情况介绍 |
6.2.2 工程现场问题分析 |
6.3 工程样机研制 |
6.3.1 装置整机设计 |
6.3.2 功率模块设计 |
6.3.3 串联变压器设计 |
6.3.4 串联LC滤波器设计 |
6.3.5 双向TSR支路设计 |
6.3.6 控制系统设计 |
6.3.7 散热系统设计 |
6.4 工程样机出厂试验与应用 |
6.4.1 生产现场与出厂试验 |
6.4.2 现场安装与投运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工作 |
(6)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项目后评价定义与内容 |
2.1.2 项目后评价方法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及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3.1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概述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项目建设目的 |
3.1.3 项目建设要求 |
3.2 项目前期决策与评价 |
3.2.1 项目立项依据及目标 |
3.2.2 项目可行性研究总结 |
3.2.3 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 |
3.2.4 项目前期决策总体评价 |
3.3 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
3.3.1 项目勘探设计 |
3.3.2 开工准备分析 |
3.3.3 设备采购 |
3.3.4 项目招标 |
3.4 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
3.4.1 项目合同执行情况 |
3.4.2 工程施工管理 |
3.4.3 施工监理情况 |
3.4.4 生产准备情况 |
3.4.5 项目调试 |
3.4.6 竣工验收 |
3.5 项目运营情况评价 |
3.5.1 安全生产 |
3.5.2 总体运行水平 |
3.5.3 项目技术水平 |
3.5.4 投产重大技改项目 |
3.5.5 项目生产指标 |
3.6 小结 |
4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实施后评价 |
4.1 财务效益评价 |
4.1.1 前评估阶段基础数据 |
4.1.2 投产和可研数据对比分析 |
4.1.3 后评价建议指标 |
4.1.4 盈利能力评价 |
4.1.5 偿债能力评价 |
4.2 环境影响评价 |
4.2.1 项目环保审批情况 |
4.2.2 主要大气污染物管理 |
4.2.3 污水处理 |
4.2.4 地下水污染防治 |
4.2.5 噪声污染防治 |
4.2.6 灰渣场建设与运营 |
4.3 社会影响评价 |
4.3.1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4.3.2 拉动地区就业 |
4.3.3 推动发电技术装备的发展 |
4.4 项目可持续性的内部因素评价 |
4.4.1 技术能力 |
4.4.2 人力资源 |
4.4.3 内控管理 |
4.5 项目可持续性的外部因素评价 |
4.5.1 燃料可持续性 |
4.5.2 政策可持续性 |
4.5.3 环境可持续性 |
4.6 小结 |
5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综合后评价 |
5.1 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项目后评价评价指标的确定 |
5.1.2 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1.3 项目后评价等级的确定 |
5.2 项目后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后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的确定 |
5.2.2 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排序比重 |
5.2.3 项目后评价的综合分析 |
5.3 评价结论 |
5.4 建议 |
5.4.1 针对项目公司的建议 |
5.4.2 针对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议 |
6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火电厂中变频拖动的大型电动机保护配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电厂概述 |
1.2 风机电机保护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火电厂风机系统运行现状 |
2.1 风机在火电厂的作用 |
2.2 风机的调速方式 |
2.2.1 电磁转差离合器 |
2.2.2 液力耦合器 |
2.2.3 变频调速 |
2.3 风机电机的保护原理与配置 |
第三章 火电厂风机变频改造的有关问题 |
3.1 高压变频器介绍 |
3.2 变频改造的节能原理 |
3.3 变频改造方案 |
3.3.1 风机部分 |
3.3.2 电气部分 |
3.4 节能分析 |
3.5 变频调速电机的保护问题 |
第四章 变频电动机的保护问题解决方案 |
4.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4.2 变频电动机的差动保护 |
4.3 变频电动机的后备保护 |
4.4 现场调试方法 |
4.5 保护定值计算 |
4.5.1 系统参数 |
4.5.2 定值计算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热电联产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意义 |
1.3 热电联产工艺技术分析 |
1.3.1 热电联产概况 |
1.3.2 热电联产工艺分类 |
1.3.3 热电联产生产工艺技术流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1 国外热电联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2 国内热电联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链条锅炉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对比分析 |
2.1 链条锅炉结构原理分析 |
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原理分析 |
2.2.1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 |
2.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国外应用情况研究 |
2.2.3 循环流化床锅炉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3 链条锅炉与循环流化床锅炉比较 |
2.3.1 链条锅炉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方式分析 |
2.3.2 链条炉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链条锅炉改造结构优化设计 |
3.1 UG-35/3.9-M8锅炉结构剖析 |
3.1.1 锅炉用途 |
3.1.2 锅炉技术参数 |
3.1.3 锅炉适用燃料 |
3.1.4 锅炉结构分析 |
3.2 链条锅炉改造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 |
3.2.1 链条锅炉改造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
3.2.2 链条锅炉改造技术措施 |
3.3 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优化设计 |
3.3.1 设计改造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2 改进措施 |
3.3.3 改造达到的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背压式汽轮机优化改造 |
4.1 B6-3.43/0.49 背压式汽轮机组性能分析 |
4.1.1 B6-3.43/0.49 型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
4.1.2 汽轮机结构概述 |
4.1.3 热力系统 |
4.1.4 辅助部套 |
4.1.5 供油系统 |
4.1.6 调节系统 |
4.1.7 安全系统 |
4.2 背压式汽轮机结构优化设计 |
4.2.1 汽轮机现有问题分析 |
4.2.2 汽轮机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1 |
4.2.3 改造后效果分析 |
4.3 经济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系统的优化及工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课题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脱硫脱硝系统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2.1 概述 |
2.1.1 项目背景 |
2.1.2 研究范围 |
2.1.3 主要原则 |
2.2 工程概况 |
2.2.1 厂址概况 |
2.2.2 锅炉主要运行参数 |
2.3 脱硫工艺方案的选择 |
2.3.1 CFB锅炉脱硫原理 |
2.3.2 主要脱硫工艺简介 |
2.3.3 脱硫方案的选择 |
2.3.4 脱硫工艺的选择 |
2.3.5 本工程脱硫采用炉内脱硫+燃烧优化方案的分析 |
2.4 脱硝工艺方案的选择 |
2.4.1 燃煤锅炉NO_X的生成机理 |
2.4.2 主要脱硝工艺简介 |
2.4.3 脱硝工艺选择的原则 |
2.4.4 脱硝工艺的选择 |
2.4.5 本工程脱硝采用Rotamix(SNCR)方案的分析 |
2.5 仪控系统 |
2.5.1 热工自动化水平及功能 |
2.5.2 系统的联锁保护 |
2.5.3 设备选型 |
2.5.4 气源 |
2.5.5 电源 |
2.5.6 控制楼布置 |
2.6 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
2.6.1 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
2.6.2 环境影响分析 |
2.6.3 社会效益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硫脱硝系统改造后测试 |
3.1 ROFA+ROTAMIX脱硫脱硝改造方案 |
3.1.1 ROFA脱硫技术改造方案 |
3.1.2 Rotamix脱硝技术改造方案 |
3.2 ROFA+ROTAMIX脱硫脱硝工程实施结果 |
3.2.1 ROFA+Rotamix分系统热态运行结果 |
3.2.2 ROFA+Rotamix系统综合热态调试结果 |
3.2.3 ROFA+Rotamix系统初步试验结果 |
3.3 效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硫脱硝系统进一步优化 |
4.1 优化的必要性 |
4.2 泰山电厂锅炉存在的问题 |
4.2.1 钙硫比较高 |
4.2.2 锅炉的床温较高 |
4.2.3 脱硫效率与锅炉效率 |
4.3 影响钙硫比的主要因素 |
4.3.1 床温 |
4.3.2 稀相区石灰石颗粒与SO_2的反应速率 |
4.3.3 循环倍率 |
4.3.4 氧浓度的影响 |
4.4 降低钙硫比的改造路线 |
4.4.1 提高分离器效率 |
4.4.2 增大高宽比 |
4.4.3 降低床温 |
4.4.4 提高稀相区石灰石颗粒与SO_2的反应速率 |
4.5 改造方案 |
4.5.1 改造方案 |
4.5.2 工程实施方案 |
4.5.3 改造应注意的事项 |
4.6 工程投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企业自备电厂联络线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光纤差动保护的特点 |
1.3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光纤差动装置的发展趋势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
2.2 电流差动保护 |
2.2.1 电流差动保护的结构 |
2.2.2 传统电流差动保护 |
2.2.3 新型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 |
2.3 通信时钟的同步方式 |
2.4 数据的同步方式 |
2.4.1 采样时刻调整法 |
2.4.2 采样数据修正法 |
2.4.3 基于GPS的同步方法 |
2.4.4 改进的采样时间调整法方法 |
2.5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
2.5.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2.5.2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5.3 保护功能配置 |
2.6 本章小结 |
3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 |
3.1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3.2 主控模块设计 |
3.3 交流采样模块设计 |
3.4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
3.5 通信模块设计 |
3.5.1 光纤通信模块设计 |
3.5.2 以太网模块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人机接口模块 |
3.8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8.1 防雷击浪涌电路设计 |
3.8.2 防跳跃电路设计 |
3.8.3 其他抗干扰措施 |
3.9 本章小结 |
4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采样中断服务程序 |
4.2.1 采样算法分析 |
4.2.2 采样中断服务程序 |
4.3 保护程序设计 |
4.3.1 保护中断服务程序实现 |
4.3.2 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实现 |
4.3.3 过电流保护实现 |
4.3.4 零序电流保护实现 |
4.3.5 重合闸实现 |
4.4 通信模块 |
4.4.1 光纤通信模块设计 |
4.4.2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
4.5 人机接口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试验环境 |
5.2 交流采样测试 |
5.3 电流差动保护测试 |
5.4 过电流保护试验 |
5.5 零序过电流保护试验 |
5.6 TV、TA断线告警功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CFB型辅助保护装置原理分析及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飞灰循环对恩德气化炉气固流动及气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 刘晓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功率复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关键控制技术研究[D]. 丁楠木.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D]. 黄文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4]350MW超临界CFB锅炉BT、MFT保护回路设计及回路优化[J]. 魏汉华. 电子制作, 2019(20)
- [5]具备故障限流能力的新型动态电压恢复器优化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郭祺. 湖南大学, 2019
- [6]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研究[D]. 杨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火电厂中变频拖动的大型电动机保护配置问题的研究[D]. 史栓保.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热电联产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D]. 王立年. 南昌大学, 2018(05)
- [9]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系统的优化及工程实现[D]. 孙培庆.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10]企业自备电厂联络线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研制[D]. 谢绍文. 中南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