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获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冯婉婉[1](2021)在《版画家江克安研究》文中指出
谢义江[2](2021)在《四川少数民族题材版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春艳[3](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赵丽艳[4](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李燕[5](2020)在《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探析》文中指出新世界以来,人们对艺术观念的认识与艺术实践的认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新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诞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其中,木刻版画因其创作的特殊性以及发展过程的社会性,在艺术视觉表现上展现出刀法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赋予了木刻版画在艺术领域独特的价值和地位,是中国美术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门类。木刻版画发展至今,表达方式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从木刻版画刀法语言的表述形式及其艺术价值的判别角度出发来看,创作木刻版画中的刀法语言一直是版画家们钻研和分析的对象,因创作者个体文化背景、社会语境和思想认知等的不同,在进行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创作中存在着群体性特征和个体性差异,这种特征和差异不仅是版画作品形式结构、韵律美感、视觉特点的独立符号,还是形成画家艺术语言特性的重要元素。本文综述木刻版画刀法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影响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的要素,对比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形态,继而对当代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创作与发展进行剖析。第二章,对刀法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脉络梳理,着重叙述不同时代背景下刀法语言的演变与创新。第三章,结合本学科专业知识,阐述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中视觉艺术表现各要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视觉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和艺术语言学等学科来对比研究刀法语言、探析中西方刀法语言形态;第四章,通过考察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形态,结合现代视觉图像认知、中西方刀法语言的不同和自己在木刻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形式进行剖析,旨在为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形式在中国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望晶晶[6](2019)在《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宜春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在中国群体版画中极具影响力。对宜春版画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应追本溯源,对其了解越是全面,则研究成果越具客观性。本论文从宜春版画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自身特有的时代现象和地域现象作为出发点,综合研究宜春版画的“前世今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从传统文化的内蕴中探索和挖掘宜春版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人文性等本土化特征,并分析宜春版画不但具有社会性意义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社会影响力;从当今时代背景着手,分析宜春版画的艺术特点进行阐述和论证,弥补宜春版画作为传统文化、群体版画艺术在当代版画中的缺失,丰富当代版画文化内涵,使宜春版画焕发新的文化、艺术活力。本课题以宜春版画为代表,探究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讲,宜春版画在新时代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和经济事业发展,宜春版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其它群体版画的保护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宜春版画宝贵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资源,对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对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实践层面来讲,对宜春版画特色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和深入研究,将宜春版画艺术扩展到更多的设计领域中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变革性应用,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宜春版画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所具有的独立艺术价值与地位,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设计中去,为本土设计走向国际市场寻求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最后,对宜春版画的传承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保护举措和发展构想。
严丰[7](2019)在《北大荒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十万军民开垦北大荒为北大荒版画的发展带来契机。以晁楣为首的北大荒版画创作,拥有个性的艺术创作语言,画面厚凝而深沉、淳朴而自然,不但表现出黑土地的风物人情,也体现出北大荒开垦的坚韧不屈时代特色。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北大荒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版画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大荒版画形成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征、黑土地民族精神以及现代艺术创作意识的木板套色版画。而且,北大荒的版画艺术建立在黑土地文化的氛围上,其艺术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富有黑土地的文化韵味,较之以四川的黑白木刻版画、云南油印桃色木刻版画以及江苏的水印版画更富有东北地域精神。所以,北大荒版画正是版画家们以满怀的关东热情和对黑土地的喜爱,再加上个性的版画语言阐释了他们对生活实践的感悟,表现出黑龙江的地域风情。本文正是以北大荒版画为研究对象,对北大荒版画的形成过程、艺术审美特征、文化精神体现、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术界有关当代版画艺术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相关版画创作者的当代创作以及怎样保持版画发展的时代性和艺术性问题上提供一条思路。本文针对北大荒版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明确研究北大荒版画的背景和意义;对版画的发展历史、版画的技法和表现、北大荒版画的发展与表现等理论研究成果整理归类,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研究对象北大荒版画的流派予以理论界定,从政治背景、地域特征以及群体凝聚等层面分析北大荒版画的形成原因,对晁楣以及北大荒版画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进行概括。第三,研究北大荒版画的艺术审美特征,从主题、版画构图和画风、色彩、技法以及意象等角度阐释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形成。第四,研究北大荒版画的自然精神和文化意蕴,从地域环境、自然风貌歌咏、生态意义、文化认同以及文人精神展现等角度阐释北大荒版画的人文气息。第五,研究现阶段北大荒版画的衰落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北大荒版画的衰落原因、衰落表现等进行再思考。第六,研究未来北大荒版画的变革思路与发展对策,分析北大荒版画的多元化变革思路,并从艺术借鉴和艺术家修养层面提出今后北大荒版画的发展途径。总之,本文试图以北大荒版画这个黑土地的文化旗帜为研究对象,结合北大荒版画家如晁楣、郝伯义等人自身的发展经历,对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探寻北大荒版画发展的历程以及未来发展对策,这对于完善北大荒版画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当代版画艺术的研究范围,引导今后版画的艺术创作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晓峰[8](2019)在《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是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一部分,而军事题材美术创作,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中是一个特别的领域,它始终以军事人物、军事事件、军事生活作为描绘对象,创作思想始终与中国政治思想同步,弘扬与时代特征相符的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人和拥护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突显出军事题材版画创作艺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寻常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倡导“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明了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方向。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有新动向、新征程;更要认清不足,并要及时解决;要始终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的基调,传递新时代需要的正能量,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来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本文主要以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70年间为范围,对四川当代的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四川何时出现军事题材版画创作进行了阐述,并对解放前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进行了基本的分析;其次,对它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创作现状进行了梳理;再次,重点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从中找寻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分析,给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改进和创新思路;最后,对全文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希望通对四川当代的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升自己对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价值观,指导今后的艺术创作,借此也为广大热爱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艺术家提供一些参考。
李先帆[9](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提出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岳慧[10](2017)在《《银川对话:2016中国·美国版画作品集》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笔译实践报告,笔者以版画画册《银川对话--2016中国·美国版画作品集》的翻译为基础,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的过程,分析总结了画册翻译中的问题和难点。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结论等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的文本内容以及任务意义。第二章阐述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版画术语和相关背景资料的查询、译中具体的翻译过程以及译后对翻译中遇到困难的总结和译稿的审校。第三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我国美术作品翻译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翻译理论,对我国美术作品翻译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报告的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详述了笔者翻译画册时遇到的三大难点: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画名的翻译以及长句处理,并结合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探讨处理这些难点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笔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以求今后处理同类型文本时能有所提高。
二、荣获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荣获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3)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问题点与难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
小结 |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
(一)题材创新 |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
(三)套色木刻 |
(四)早期风格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
(一)林业题材 |
(二)工业题材 |
(三)农业题材 |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
(三)重色版和副版 |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
小结 |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一)由农村到城市 |
(二)由垦荒到城市 |
(三)由叙事到抒情 |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晁楣年表 |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
一、 学艺之初 |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
(一) 初为画家 |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
(一) 《开光大典》 |
(二) 《朝圣》 |
(三) 《哈达》 |
(四)《玛尼堆》 |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
(一) 《劳作》 |
(二) 《歇息》 |
(三) 《藏戏》 |
(四) 《赛马》 |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
(一) 单景式构图法 |
(二) 连续式构图法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
(二) 对比与均衡 |
(三) 移动的视点 |
(四) 节奏的运用 |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
二、 线条的张力 |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
一、 “崇高”之美 |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切入点 |
第四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7世纪到14世纪的版画 |
第二节 15世纪到19世纪的版画 |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的版画 |
第三章 影响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的要素 |
第一节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语言 |
第二节 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刀法对比 |
一、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刀技 |
二、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刀痕 |
三、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刀境 |
第三节 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材料运用 |
第四节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艺术视觉特征 |
一、中国现代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视觉审美特征 |
二、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意象性与二维性特征 |
三、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之图式性与情感特征 |
第四章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情感表达与前景 |
第一节 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情感表达 |
第二节 中国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之表现形式中的黑与白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创作 |
第四节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之创作前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业创作参展成果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个人作品 |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个人作品 |
致谢 |
(6)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宜春版画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2章 宜春版画概述 |
2.1 宜春版画的产生 |
2.1.1 宜春版画产生的背景 |
2.1.2 宜春版画产生的原因 |
2.2 宜春版画的发展历程 |
2.2.1 发展背景 |
2.2.2 发展因素 |
2.2.3 发展方式 |
2.2.4 小结 |
2.3 宜春版画的衰退 |
2.3.1 时代背景概况 |
2.3.2 宜春版画衰退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宜春版画的艺术特色 |
3.1 宜春版画外在表现 |
3.1.1 宜春版画的风格特点 |
3.1.2 题材内容的特色 |
3.1.3 图案色彩的特色 |
3.1.4 材料、工艺特色 |
3.2 宜春版画特色的内在功能 |
3.2.1 使用价值 |
3.2.2 审美价值 |
3.2.3 象征价值 |
3.3 社会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4.1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4.2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 |
4.2.1 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
4.2.2 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
4.2.3 海报设计中的体现 |
4.2.4 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4.3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
4.3.1 提升生态意识 |
4.3.2 融入以人为本理念 |
4.3.3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宜春版画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
5.1 宜春版画的传承现状 |
5.1.1 宣传力度不足 |
5.1.2 创新意识薄弱 |
5.1.3 后续措施仍需改善 |
5.2 宜春版画的保护举措 |
5.2.1 传承人培养 |
5.2.2 民众参与 |
5.2.3 政府帮扶 |
5.3 宜春版画的发展构想 |
5.3.1 创新产业链 |
5.3.2 建立旅游基地 |
5.3.3 版画艺术的实践性 |
5.3.4 衍生品的开发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北大荒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早期北大荒版画(1958-1968) |
一、北大荒版画的起源 |
二、北大荒版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三、早期北大荒版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
四、早期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 |
五、对早期北大荒版画的研究与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北大荒知青版画(1968-1978) |
一、知青北大荒版画的艺术活动 |
二、知青北大荒版画的领导者郝伯义 |
三、知青北大荒版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
四、知青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 |
五、对知青北大荒版画的研究与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北大荒版画(1978 至今) |
一、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艺术传播过程 |
二、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群体的异军突起 |
三、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
四、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 |
五、对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研究与评价 |
小结 |
第五章 北大荒版画的风格论述 |
一、北大荒版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
二、北大荒版画的风格演变规律 |
三、北大荒版画不同阶段的艺术贡献 |
四、北大荒版画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北大荒三代版画群体的传承与发展 |
二、北大荒版画的价值和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北大荒版画不同时期主要创作力量及重要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版画发展概述 |
1.1.1 版画起源 |
1.1.2 中国版画发展简述 |
1.2 军事题材绘画概述 |
1.3 回眸解放前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1.3.1 四川古代版画发展简述 |
1.3.2 解放前四川军事题材版画的发展机遇 |
1.3.3 解放前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情况 |
1.4 小结 |
第2章 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发展 |
2.1 1949 -1965 年间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2.1.1 历史背景 |
2.1.2 解放初期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群体 |
2.1.3 解放初期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2.2 1966 -1976 年间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特殊时期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群体 |
2.2.3 特殊时期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2.3 1977 -2019 年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2.3.1 历史背景 |
2.3.2 新时期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群体 |
2.3.3 新时期的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 |
2.4 小结 |
第3章 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特征及价值 |
3.1 四川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特征 |
3.1.1 “新中国初期”李少言、吴强年的作品评价 |
3.1.2 “新时期”武海成、甘庭俭、邝明惠、马力平的作品评价 |
3.2 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价值 |
3.2.1 历史价值 |
3.2.2 艺术价值 |
3.3 社会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及创新 |
4.1 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优势 |
4.1.1 中国新时代社会环境优势 |
4.1.2 四川区域版画创作环境优势 |
4.1.3 现实主义版画创作优势 |
4.1.4 版画创作的培训资源优势 |
4.2 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的现状 |
4.2.1 军事题材版画作品数量有所下降 |
4.2.2 年轻的版画创作群体 |
4.2.3 作品题材和技法问题 |
4.3 版画创新的策略构想 |
4.3.1 创作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
4.3.2 创作者需要有时代责任担当 |
4.3.3 加强创作者美术基础训练 |
4.3.4 高校版画人才培养的创新 |
4.3.5 拓展版画形式语言及技法的创新 |
4.4 小结 |
第5章 个人军事题材版画创作中的实践探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
一、丰饶、苍郁之境 |
二、雄奇、壮阔之境 |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
一、多变的图境 |
二、梦幻的画境 |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
一、野性之境 |
二、厚土之境 |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银川对话:2016中国·美国版画作品集》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3 An Overview of Artistic Text Translation in China |
3.1 Three Periods of Artistic Text Translation in China |
3.2 Present Research on Artistic Text Translation |
Chapter 4 Major Issues in Translating the Album |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1.1 Dictionaries and Websites |
4.1.2 Parallel Texts |
4.2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Chinese Paintings |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
4.2.2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
4.2.3 Free Translation |
4.3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4.3.1 Keeping the Original Order |
4.3.2 Amplification |
4.3.3 Cutting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s on Accomplishments of Translators |
5.2 Reflections on Artistic Text Transla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2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3 List of Chinese Printmaking Works |
Appendix 4 Term List of Printmaking |
Acknowledgements |
About the Author |
四、荣获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版画家江克安研究[D]. 冯婉婉.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四川少数民族题材版画研究[D]. 谢义江.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5]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探析[D]. 李燕.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D]. 望晶晶. 南昌大学, 2019(02)
- [7]北大荒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严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8]四川当代军事题材版画创作现状研究[D]. 张晓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10]《银川对话:2016中国·美国版画作品集》翻译实践报告[D]. 岳慧. 宁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