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性疲劳产生可能机制及消除方法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薇[1](2021)在《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及静态牵伸两种干预方法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性及差异性,并探讨其中的原理机制,以期为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符合实验条件的2022年冬残奥冬训期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30名,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5人。对照组在日常训练结束后进行15min的静态牵伸干预,实验组进行20min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穴及15min的静态牵伸干预,每日1次,一周治疗6次,选取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两组均在在第一次训练结束后治疗前和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记录疲劳主观感觉(PRE)评分、症状积分、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及测量握力、血乳酸、血红蛋白(Hb),并在治疗的最后一天记录运动前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率(HR)。整理上述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均能有效降低PRE评分、症状积分及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均能提高握力水平及Hb浓度,在握力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Hb浓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组均能有效降低血乳酸水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的各时段HR变化规律相同,但实验组的各时段HR数值都较对照组低,心率恢复速度也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及静态牵伸的干预手段均有助于促进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自我疲劳感觉的恢复,促进心率的恢复,减少代谢产物,提高人体的疲劳耐性;(2)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对促进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牵伸。
史晓宇[2](2021)在《穴位埋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及相关因子调控的研究》文中提出以运动性疲劳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通过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研究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的改善作用,并从骨骼肌AMPK/PGC-1α能量代谢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1、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大鼠,运动可减少大鼠脂肪增量(P<0.05),引起大鼠心脏、肾脏生理性增大(P<0.05);力竭运动使大鼠血清、骨骼肌T-SOD、T-AOC、MDA含量显着上升(P<0.05);血清LA、CK、BUN、CORT含量显着上升(P<0.05);T/CORT值、T、INS、Glu、Gn含量显着下降(P<0.05)。2、相比于力竭跑台组大鼠,穴位埋线预处理使大鼠力竭时间显着延长(P<0.05);血清LA、BUN、CORT含量显着降低(P<0.05);T/CORT值、T、Gn、INS含量及ATPase活性显着升高(P<0.05)。3、相比于力竭跑台组大鼠,穴位埋线预处理使大鼠AMPK、PGC-1αmRNA水平、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NRF1 mRNA水平显着升高(P<0.05)。结论:1、7周递增跑台运动可以成功构建运动性疲劳模型。模型大鼠体内自由基超量产生,蛋白质、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增加,产物蓄积,骨骼肌损伤,结合行为学观察,运动性疲劳模型构建成功。2、穴位埋线预处理可使大鼠具有更好的能量代谢水平。埋线大鼠力竭时间显着延长,能源储备增加,供能物质水平、蛋白质代谢水平及部分代谢产物清除能力提高。3、穴位埋线预处理可使大鼠骨骼肌疲劳性损伤减少。其通过诱导埋线大鼠AMPK表达,激活PGC-1α,增加NRF1表达,保护线粒体呼吸链稳定,增强骨骼肌功能等加以实现。
姜杨阳[3](2020)在《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相关代谢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一百多年前莫索(Mosso)开始研究运动性疲劳,自此以后,运动性疲劳成了运动医学领域的热门题目。竞技体育具有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特点,因此难以避免过度运动后产生的疲劳。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锻炼对于维持身体良好机能的作用,由于运动强度或频率不当引起的疲劳和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弱了人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甚至引发相关疾病。因此,不仅仅运动医学领域在研究由于运动产生的疲劳与之相关的产生机理和它的防治措施,临床医学也开展了对运动性疲劳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疾病的治疗与如何预防其发生等的研究,按摩在当今医学领域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按摩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及损伤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并有证据显示按摩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对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1]。本研究通过探究大鼠腓肠肌肌浆Na+-K+-ATPase、Ca2+-ATPase、SOD的活力及MDA含量的变化,探讨中医推拿对于运动性疲劳大鼠代谢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并从细胞水平揭示推拿手法对运动疲劳性损伤的缓解机制。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跑台训练3天,后剔除不善于运动的大鼠10只,剩余50只,随机取出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40只作为运动性疲劳造模组,造模组按规定训练方案进行造模,时间为4周,第28天训练后对大鼠血液中反应机体疲劳状态的相关指标Bun、Lac、CK进行测试,判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选出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推拿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常规喂养,推拿组进行为期14天的推拿干预,14天后处死大鼠取材检测指标。分别检测腓肠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泵(Na+-K+-ATPase)、钙泵(Ca2+-ATPase)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模型组SOD与空白组对比,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推拿组与模型组对比,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2)模型组MDA与空白组对比,MDA含量显着增多(P<0.05);推拿组与模型组对比,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3)Na+-K+-ATPase、Ca2+-ATPase 组间相比,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1)推拿可以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2)推拿对Na+-K+-ATPase、Ca2+-ATPase有保护性作用。
司高高[4](2020)在《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是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大脑皮质运动区是调控运动的关键部位。突触是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敏感位点,而树突棘是突触后可塑性的结构基础。实验目的:运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伴随而来的必然会产生运动性疲劳。本文参照Bedford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方案,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通过高尔基染色及qRT-PCR等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期探寻运动性疲劳引发的该区神经元显微结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机理,为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研究积累实验依据。实验方法: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8周龄)25只,经3d适应性喂养后,淘汰体重过轻及精神状态不佳大鼠5只,剩余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n=10),实验组(EG,n=10)。实验组运动负荷有三级:I级负荷(15m/min,30min);II级负荷(20m/min,30min);III级负荷(25m/min,运动至力竭)。CG组大鼠置于鼠笼内安静状态。实验末,通过高尔基染色法观测大脑皮质主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特别是树突棘的形态变化,运用qRT-PCR方法检测MAP2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两组大鼠体重、血糖、糖化血清蛋白、SOD、MDA、Ca2+、CK及LDH-L状况。实验结果:(1)实验过程中,两组大鼠精神状况良好,未发现掉毛、大便形态异常、死伤等不良状况。(2)运动疲劳组大鼠血糖、体重显着降低(P<0.05),结合行为学观察,判定大鼠疲劳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3)运动疲劳即刻,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非常显着升高(P<0.01),蘑菇型树突棘占比显着升高(P<0.05)。(4)运动疲劳即刻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Ca2+浓度显着升高(P<0.05)。(5)运动疲劳即刻,大鼠CK和LDH-L活性升高非常显着(P<0.01)。(6)运动疲劳即刻,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MAP2基因表达显着升高(P<0.05)。实验结论:(1)通过行为学及生理指标观测,显示本实验运动疲劳模型建立是成功的。(2)运动疲劳后即刻大鼠体重有所下降;血糖浓度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显着下降。(3)运动疲劳即刻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显着升高;树突棘分叉型和细长型占比均有变化,而短粗型占比下降非常显着,蘑菇型占比升高非常显着;棘头宽度及平均长度均显着增高。(4)运动疲劳即刻大鼠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有所显着下降;Ca2+浓度、CK和LDH-L活性均非常显着升高;大脑皮质运动区MAP2基因表达显着上调。(5)运动疲劳即刻,因MDA、Ca2+浓度、SOD、CK及LDH-L活性变化,影响该区MAP2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影响微管蛋白构象变化,使细胞骨架聚合增强,从而导致树突棘的形态发生改变。
林致辉[5](2020)在《基于AMPK/PGC1-α通路探讨小建中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建立小鼠跑台力竭模型,探讨小建中汤对机体能量物质耗竭、代谢产物堆积、内环境平衡失调三个方面的影响,明确小建中汤抗疲劳的作用机制;2.通过免疫印迹试验,观察小建中汤对力竭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在AMPK/PGC1-α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建中汤低剂量组(XJZTD组)、小建中汤中剂量组(XJZTZ组)、小建中汤高剂量组(XJZTG组)和四君子汤组(SJZT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建中汤(低、中、高)组和四君子汤组,采用6 d跑台训练建立疲劳模型,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小建中汤(低、中、高)给予(2.5、5、10g·kg-1)灌胃,四君子汤组给予1 g·kg-1灌胃,连续6 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训练后体重和跑台力竭时间,采用比色法检测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尿素(URE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糖原(MG),骨骼肌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骨骼肌病理形态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各组骨骼肌AMPK、PGC1-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XJZTD、XJZTZ、XJZTG组体重均显着增加(p<0.01),力竭时间均显着延长(p<0.01,p<0.05),SJZT组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UREA、CK含量显着升高(p<0.01),LDH含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XJZTD、XJZTZ、XJZTG组UREA、CK含量均显着下降(p<0.01),LDH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SJZT组UREA、CK含量显着下降(p<0.01,p<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Na+-K+-ATP、Ca2+-Mg2+-ATP、MG含量显着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XJZTD、XJZTZ、XJZTG组Na+-K+-ATP、Ca2+-Mg2+-ATP、MG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SJZT组Ca2+-Mg2+-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MPK、PGC1-α蛋白表达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XJZTD、XJZTZ、XJZTG组和SJZT组AMPK、PGC1-α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增高(p<0.01)。结论:1.小建中汤能增加小鼠体重,延长疲劳小鼠力竭跑台时间,增强小鼠糖原储备;可以促进ATP酶合成改善线粒体功能,为骨骼肌细胞提供能量,保护肌细胞膜的完整性,防止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提高小鼠抗疲劳能力。2.小建中汤能提高小鼠抗疲劳能力,其机制与激活AMPK/PGC1-α通路增强能量代谢酶合成,提高代谢产物清除率,增强机体能源物质稳定性有关。3.小建中汤组在抗疲劳多个指标结果优于四君子汤组,并且在促进代谢产物几个指标和增加糖原储备方面,恢复状态接近于正常组。说明过度劳伤造成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更加接近疲劳的发生本质。同时,也说明小建中汤调和营卫、调理阴阳、调畅气机法,比单纯补气法在抗疲劳上更有优势、更能快速缓解疲劳。
成丽琴[6](2020)在《肌内效贴对健康大学生下肢大肌群运动性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肌内效贴、安慰剂贴、未贴扎三种条件的贴扎,对健康大学生优势侧下肢股四头肌、腘绳肌运动性疲劳进行预防干预,旨在探讨三种贴扎方式是否能够缓解肌肉疲劳,并对比肌内效贴对屈肌与伸肌的抗疲劳疗效差异,进一步分析合理的肌贴贴扎方式能否抵抗机体疲劳,影响肌肉运动能力,帮助肌肉更好的发挥收缩作用和改善机体平衡功能,同时为肌内效贴的规范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招募筛查西安体育学院健康在校男大学生11名作为受试对象,选取下肢大肌群中的腘绳肌、股四头肌进行肌贴贴扎,每名受试者的股四头肌、腘绳肌分别接受肌内效贴、安慰剂贴、未贴扎三种条件贴扎,每次贴扎均在疲劳前进行,疲劳前后分别收集股四头肌、腘绳肌的肌肉状态(Dm、Tc)、做功疲劳度(WF)、力矩衰减(k)、主观疲劳等级(RPE)、峰值力矩(PT)、屈伸比(H/Q)及机体平衡能力(OSI、API、MLI)参数,每次测试间隔一周,测试顺序随机。疲劳方案为:受试者在等速肌力测试仪上以60°/s角速度进行连续50次膝关节等动屈伸运动。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组内差异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肌肉做功疲劳度(WF)比较:与未贴扎组相比,腘绳肌、股四头肌的肌内效贴组WF明显下降(P<0.05),安慰剂组WF出现下降趋势,但无显着性变化。(2)标准化力矩衰减系数(k)变化:(1)股四头肌k变化:与未贴扎组相比,安慰剂组与肌内效贴组的k值均下降,安慰剂组的力矩衰减下降4.34%,肌内效贴组的力矩衰减下降30.43%;(2)腘绳肌k变化:与未贴扎组相比,安慰剂贴组与肌内效贴组k均下降,安慰剂组力矩衰减下降14.29%,肌内效贴组的力矩衰减下降42.85%;(3)径向位移(Dm)、收缩时间(Tc)变化:与未贴扎相比,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肌内效贴组Dm明显增加(P<0.01)、Tc均明显减小(P<0.01);安慰剂组Dm、Tc没有明显变化,但Dm呈增大趋势,Tc呈减小趋势。(4)主观疲劳度RPE变化:与未贴扎组相比,腘绳肌、股四头肌的肌内效贴组、安慰剂组RPE均明显降低(P<0.01);(5)峰值力矩、屈伸比(H/Q)变化:与未贴扎相比,腘绳肌肌内效贴组峰值力矩、H/Q明显增加(P<0.05);(6)睁眼动态平衡能力OSI、API、MLI变化:腘绳肌、股四头肌肌内效贴组与未贴扎组比较OSI、API、MLI三项指标均下降(p<0.01)(7)闭眼动静态平衡能力OSI、API、MLI变化:腘绳肌、股四头肌的肌内效贴组与未贴扎组比较OSI、API、MLI三项指标均下降(p<0.01)。研究结论:(1)肌内效贴的预防性贴扎能增加肌肉持续做功能力,降低力矩衰减,缓解肌肉僵硬,加快肌肉收缩速率,表明肌内效贴的贴扎能降低下肢大肌群肌肉疲劳程度。(2)肌内效贴的预防性贴扎可以提高健康大学生优势侧下肢单脚站立睁眼动态、闭眼动静态平衡能力,可能与肌内效贴改善肌肉收缩功能,增加屈伸比,增强本体感觉输入有关。(3)肌内效贴进行放松贴扎方式后腘绳肌的力矩衰减幅度与股四头肌相比明显减小,峰值力矩、屈伸比明显增加,表明放松贴腘绳肌的抗疲劳效果要优于股四头肌。
姜韬[7](2020)在《“标本配穴”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影响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分析并探讨预针刺防治本病的作用,为临床防治运动性疲劳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排除脱落、中止者最后以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纳入统计分析。观察组于运动前予以针刺干预,穴位选取双侧足三里、内关,每天一次,连续5天;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前、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尿素氮、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两组受试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尿素氮水平、心率均较运动前上升(均P<0.05),运动后观察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尿素氮水平、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较运动前上升明显(P<0.01),运动后观察组的血乳酸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氧饱和度较运动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均P>0.05)。结论“标本配穴”预针刺能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受试者主观感觉评分、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尿素氮水平及心率,从而改善运动性疲劳。
郝慧祯[8](2020)在《“八珍汤加减”对冬训期间竞走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科学使用中药复方补剂受到了医学领域和体育领域的广泛关注,让运动员有针对地服用特定的中药营养补剂能够使得因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疲劳尽快恢复,以适应新的训练阶段,从而进一步提高竞技成绩。本研究旨在充分发挥“八珍汤加减”对于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更好地为提高竞走运动竞赛成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水提物高剂量组(5g/20g)、水提物中剂量组(0.33g/20g)、水提物低剂量组(0.17g/20g)、75%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g/20g)、75%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0.33g/20g)、75%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0.17g/20g)、空白对照组(0.12mL/20g/d生理盐水),共7组,每组10只,共70只,在不同运动条件下记录运动至力竭的时间。(2)运动员实验:竞走运动员分为两组,补剂组(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在整个冬训期间监测运动员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肌酸激酶,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血中丙二醛、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血尿素。结果:(1)研究发现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爬绳时间,常压密闭耐缺氧时间在服药过后均有显着性升高,尤其是75%醇提高剂量组的延长时间总体来说最为明显。(2)运动员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都有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睾酮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略有下降但是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皮质醇都有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丙二醛都有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都有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尿素都有升高(P<0.05),两组升高幅度无差异。结论:服用“八珍汤加减”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加快竞走运动员由于长时间大强度后的恢复进程,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汪媛[9](2020)在《拉伸位针刺对肌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在主观配合客观评价肌肉的基础之上,将祖国传统疗法针刺与拉伸相结合,观察不同干预手段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以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恢复肌肉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方法:选取成都体育学院在校健康男大学生44名,通过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记录股四头肌最大收缩力量,改良托马斯试验测量膝关节角度观察股四头肌柔韧性的变化,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记录机体主观疲劳感受。采用David蹬踏力量评估设备使股四头肌产生运动性疲劳。本次试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拉伸位针刺组、针刺组、拉伸组及空白对照组。针刺组选取血海穴、伏兔穴及梁丘穴顺经斜刺,拉伸组采用跪撑式拉伸股四头肌,拉伸位针刺组即在跪撑式拉伸股四头肌的体位上对同针刺组的穴位进行针刺,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平卧休息。分别在运动疲劳后即刻、干预后即刻测取肌肉力量、柔性性及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应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分析这四种方式对股四头肌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结果:1.通过蹬踏David蹬踏力量评估设备训练,股四头肌最大等长收缩力量下降了10%-28.9%,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在14-19分之间,平均最大心率在130次/min以上,示机体产生的运动性疲劳达中度疲劳以上。2.运动性疲劳时,四组受试者的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均值(Nm/kg)在2.37-2.51之间,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拉伸位针刺组、针刺组、拉伸组和空白组的股四头肌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值(Nm/kg)分别为4.07、3.77、3.65、3.14,与产生运动性疲劳时相比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拉伸位针刺组明显优于拉伸组、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运动性疲劳时,通过改良托马斯试验测量膝关节角度,四组受试者的膝关节角度均值在117.98°-125.00°之间,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拉伸位针刺组膝关节角度明显小于拉伸组、空白组,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针刺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运动性疲劳时,四组受试者的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均值在16.00-16.55之间,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拉伸位针刺组与针刺组、空白组相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拉伸位针刺、针刺和拉伸在股四头肌力量、柔韧性和主观感受上,均为有效的抗运动性疲劳手段。2.在即刻治疗上,拉伸位针刺让拉伸和针刺在两者的疗效上产生了协同或者叠加效应,可使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在比赛间歇快速、高效的调整状态,为恢复运动性疲劳提供科学化的训练参考。
任梦洁[10](2020)在《景天三七对小鼠与人运动疲劳的预防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与受试者的运动疲劳模型,检测其服用景天三七水溶液后的相关指标,观察景天三七对运动疲劳的预防作用,以期探讨其相关预防机制,为景天三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SPF级ICR小鼠100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按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景天三七0.225 ml/kg.d、0.9ml/kg.d、3.6ml/kg.d),阳性对照组(红牛3.6ml/kg.d),空白组(蒸馏水3.6ml/kg.d),连续灌胃给药28天后进行力竭负重游泳实验和爬杆实验,检测疲劳相关指标。选取首都体育学院健康在校男大学生39人,将受试者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3人,所分组别与动物实验中小鼠分组一致,采用动物实验中小鼠的中剂量换算成人体剂量供药剂实验组饮用,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饮用相同剂量的红牛与纯净水,共持续14天,对受试者采用递增负荷运动方案,末次饮用供试品后进行实验,结束后即刻采集各项指标,实验结束后对所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1.动物实验:与空白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的力竭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爬杆时间均明显延长。其中,低、中剂量组的爬杆时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爬杆时间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血尿素均明显降低。其中,低剂量组的血尿素含量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的血尿素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均极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中、高剂量组的血糖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中剂量组的血糖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血糖含量无显着性差异。2.人体实验:受试者末次力竭运动后,实验组5min时所测血流灌注指数与运动后即刻测得相比明显降低,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平均反应时间比服用供试品前测得相比明显缩短,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力竭运动的运动负荷量与运动时间均显着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皮质醇与血清肌酸激酶显着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皮质醇比服用供试品前测得相比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实验组的相对最大摄氧量指数有所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景天三七能够显着延长小鼠的力竭负重游泳时间和爬杆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尿素、血乳酸水平并提高血糖含量而实现的;2.景天三七能够有效缩短大学生的平均反应时间并延长末次运动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流灌注指数、皮质醇与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并提高血红蛋白和末次运动负荷量来实现的;3.景天三七对小鼠与受试者的运动疲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能有效提高运动耐力。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可能机制及消除方法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可能机制及消除方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现代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2.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
2.1.2 运动性疲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
2.1.3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
2.1.4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1.5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 |
2.1.6 运动性疲劳的指标选取 |
2.2 祖国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2.2.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
2.2.2 运动性疲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
2.2.3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2.4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 |
2.3 针刺 |
2.3.1 针刺概述 |
2.3.2 针刺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
2.3.3 针刺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临床研究 |
2.3.4 选穴依据 |
2.4 牵伸 |
2.4.1 静态牵伸概述 |
2.4.2 静态牵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
2.4.3 静态牵伸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分组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实验指标的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干预前后两组PRE值的比较 |
4.2 干预前后两组症状积分的比较 |
4.3 干预前后两组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的比较 |
4.4 干预前后两组握力值的比较 |
4.5 干预前后两组血乳酸水平的比较 |
4.6 干预前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 |
4.7 两组运动员不同时间段心率的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针刺联合静态牵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理论依据 |
5.2 冬残奥越野滑雪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现状分析 |
5.3 两组干预方式对PRE值、症状积分及量化评分的影响 |
5.4 两组干预方式对握力值的影响 |
5.5 两组干预方式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
5.6 两组干预方式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
5.7 两组干预方式对心率恢复的影响 |
5.8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9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穴位埋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及相关因子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运动性疲劳概述 |
1.1.1 西医理论 |
1.1.2 中医理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运动性疲劳生物标志物 |
1.2.2 中医调节运动性疲劳 |
1.2.3 运动与AMPK/PGC-1α相关因子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意义 |
1.3.2 目的 |
2 实验一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建立及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生理指标测定 |
2.2.2 运动性疲劳生物标志物测定 |
2.3 讨论 |
2.3.1 跑台运动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2 跑台运动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3 实验二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生理指标测定 |
3.2.2 运动性疲劳能量代谢物测定 |
3.3 讨论 |
3.3.1 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2 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物的影响 |
4 实验三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APMK/PGC-1α相关因子的调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NRF1 mRNA表达 |
4.2.2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NRF1 蛋白表达 |
4.3 讨论 |
4.3.1 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
4.3.2 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相关代谢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
1 运动性疲劳概述 |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
3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
4 对当代医学对EF研究现状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1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归属范围 |
2 中医五脏与运动性疲劳 |
3 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 |
4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 |
5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辨证论治 |
6 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7 中医特色疗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8 问题和思考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建模与首次分组 |
2.4 首次取材及第二次分组 |
2.5 取穴 |
2.6 分组干预 |
2.7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8 标本处理与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造模实验验证 |
4.2 各组MDA含量比较 |
4.3 各组SOD活性比较 |
4.4 各组Na~+-K~+-ATPase活性比较 |
4.5 各组Ca~(2+)-ATPase活性比较 |
5 结论 |
6 分析与讨论 |
6.1 造模方法的改变 |
6.2 推拿与运动性疲劳 |
6.3 穴位的选取依据 |
6.4 弹拨法 |
6.5 推拿对MDA含量的影响 |
6.6 推拿对SOD活性影响 |
6.7 推拿对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6.8 实验研究的意义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性疲劳概述 |
2.1.1 运动性疲劳定义 |
2.1.2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1.3 运动性疲劳产生学说 |
2.2 大脑皮质运动区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概述 |
2.3 运动与神经元显微结构概述 |
2.3.1 神经元概述 |
2.3.2 运动与树突棘关系概述 |
2.4 运动与自由基概述 |
2.4.1 自由基及其生理意义 |
2.4.2 运动对自由基的影响 |
2.5 运动对Ca~(2+)浓度的影响 |
2.6 运动对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
2.6.1 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其生理意义 |
2.6.2 运动对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
2.7 运动对MAP_2的影响 |
2.8 小结 |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分组与适应 |
3.3 建模 |
3.4 动物取材 |
3.5 指标测试方法 |
3.5.1 神经元形态变化测试方法 |
3.5.2 大鼠大脑MAP_2 基因表达测定(qRT-PCR) |
3.5.3 糖化血清蛋白测试方法 |
3.5.4 脑组织MDA、SOD及 Ca~(2+)浓度测试方法 |
3.5.5 血清CK和 LDH-L指标测试方法 |
3.6 药品试剂与仪器 |
3.6.1 药品与试剂 |
3.6.2 仪器 |
3.7 实验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 |
3.8 实验流程 |
4 实验结果 |
4.1 判断大鼠运动疲劳的指标 |
4.2 实验末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变化 |
4.2.1 树突棘的密度变化 |
4.2.2 神经元树突棘平均长度、最大长度和棘头宽度变化 |
4.2.3 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态变化 |
4.3 实验末大鼠脑组织MDA、SOD及 Ca~(2+)变化 |
4.4 实验末大鼠血清CK和 LDH-L的变化 |
4.5 实验末大鼠脑组织MAP_2基因表达的变化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运动性疲劳对大鼠体重、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
5.2 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的影响 |
5.3 qRT-PCR |
5.4 运动性疲劳对脑组织SOD和 MDA的影响 |
5.5 运动性疲劳脑组织中Ca~(2+)浓度的影响 |
5.6 运动性疲劳对CK和 LDH-L的影响 |
5.7 运动性疲劳对MAP2基因表达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基于AMPK/PGC1-α通路探讨小建中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运动性疲劳的概述 |
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
1.2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
2.1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
2.2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证候分类 |
3.中药抗运动性疲劳 |
3.1 单味中药 |
3.2 复方中药 |
3.3 中药单体 |
4.结语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制备 |
1.3 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 动物训练模型 |
2.3 样本采集和指标检测 |
2.4 骨骼肌HE染色 |
2.5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跑台时间和体重的影响 |
3.2 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UREA、CK、LDH含量的影响 |
3.3 对运动性疲劳小鼠Na~+-K~+-ATP、Ca~(2+)-Mg2~+-ATP、MG的影响 |
3.4 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病理形态的影响 |
实验二 |
1 实验材料 |
1.1 材料制备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溶液配制 |
1.5 分离胶与浓缩胶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Western-blot实验过程 |
2.2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股四头肌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股四头肌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小建中汤治疗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探讨 |
2.小建中汤可影响机体的能量物质耗竭 |
3.小建中汤可防止机体代谢产物堆积 |
4.小建中汤能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平衡失调 |
5.小建中汤能激活AMPK/PGC1-α通路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6)肌内效贴对健康大学生下肢大肌群运动性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肌内效贴的概述 |
2.1.1 肌内效贴的定义 |
2.1.2 肌内效贴的物理特性 |
2.1.3 肌内效贴贴扎技术 |
2.1.4 肌内效贴临床应用 |
2.2 肌内效贴的作用功效及机理 |
2.3 肌内效贴的作用效果研究 |
2.3.1 肌内效贴对本体感觉的影响 |
2.3.2 肌内效贴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
2.3.3 肌内效贴贴扎技术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
2.3.4 肌内效贴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
2.4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
2.4.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
2.4.2 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 |
2.4.3 运动性疲劳界定及疲劳方案 |
2.4.4 运动性疲劳与损伤的关系 |
2.4.5 运动性疲劳的预防手段 |
2.4.6 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指标 |
3 实验与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仪器及贴扎材料 |
3.2.2 实验测试方案 |
3.2.3 数据统计 |
3.2.4 实验路线图 |
4 实验结果 |
4.1 疲劳参数变化情况 |
4.1.1 做功疲劳度(WF)变化 |
4.1.2 标准化后的力矩衰减系数(K)变化 |
4.1.3 径向位移(Dm)、收缩时间(Tc)变化 |
4.1.4 主观疲劳度(RPE)变化: |
4.2 肌肉运动能力、机体平衡功能变化情况 |
4.2.1 峰值力矩、屈伸比(H/Q)变化情况 |
4.2.2 睁眼静态平衡测试OSI、API、MLI变化情况: |
4.2.3 睁眼动态平衡测试OSI、API、MLI变化情况: |
4.2.4 闭眼静态平衡测试OSI、API、MLI变化情况: |
4.2.5 闭眼动态平衡测试OSI、API、MLI变化情况: |
4.3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件 |
(7)“标本配穴”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影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脱落标准 |
1.5 病例来源 |
2.研究方法 |
2.1 观察组 |
2.2 对照组 |
2.3 疗效指标 |
2.4 随访方案 |
2.5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RPE)比较 |
3.2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血乳酸(LA)比较((?)±s) |
3.3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乳酸脱氢酶(LDH)比较((?)±s) |
3.4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肌酸激酶(CK)比较((?)±s) |
3.5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尿素氮(BUN)比较((?)±s) |
3.6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心率变化 |
3.7 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 |
3.8 随访结果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
1.1 “衰竭学说” |
1.2 代谢物质堆积学说 |
1.3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1.4 “保护性抑制学说” |
1.5 突变理论 |
1.6 “自由基损伤学说” |
2.祖国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
2.1 运动性疲劳的病名认识 |
2.2 运动性疲劳的病因认识 |
2.3 运动性疲劳与气血的关系 |
2.4 运动性疲劳与脏腑的关系 |
3.中医“治未病”思想 |
3.1 “治未病”思想的源流与内涵 |
3.2 针灸“治未病”思想 |
3.3 “治未病”思想在运动性疲劳中的运用 |
4.配伍及选穴依据 |
4.1 “标本配穴”的腧穴配伍方法 |
4.2 选穴依据 |
5.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
5.1 改善能量代谢 |
5.2 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
5.3 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和相关激素水平 |
5.4 维持内环境稳态 |
6.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及疗效分析 |
6.1 疲劳主观感觉评分(RPE) |
6.2 生化指标 |
6.3 心率、血氧饱和度 |
7.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八珍汤加减”对冬训期间竞走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竞走运动 |
2.1.1 竞走项目的运动特点 |
2.1.2 竞走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及训练特征 |
2.2 运动训练与疲劳理论 |
2.2.1 运动训练 |
2.2.2 疲劳理论 |
2.3 中药补剂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1 动物实验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实验对象分组 |
3.1.3 训练计划 |
3.2 运动员实验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对象分组 |
3.2.3 训练计划 |
3.3 补益复方药剂“八珍汤加减”的配制及服药计划 |
3.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3.4.1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的测定 |
3.4.2 血清睾酮(T)的测定 |
3.4.3 血清皮质醇(C)的测定 |
3.4.4 血中丙二醛(MDA)的测定 |
3.4.5 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3.4.6 血尿素的测定 |
3.5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八珍汤加减”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
4.1.1 “八珍汤加减”对小鼠爬绳时间的影响 |
4.1.2 “八珍汤加减”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4.1.3 “八珍汤加减”对小鼠常压密闭耐氧时间的影响 |
4.2 “八珍汤加减”对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CK)的影响 |
4.3 “八珍汤加减”对运动员血清睾酮(T)的影响 |
4.4 “八珍汤加减”对运动员血清皮质醇(C)的影响 |
4.5 “八珍汤加减”对运动员丙二醛(MDA)的影响 |
4.6 “八珍汤加减”对运动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4.7 “八珍汤加减”对运动员血尿素的影响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八珍汤加减”对小鼠运动能力影响 |
5.2 “八珍汤加减”对血清CK影响 |
5.3 “八珍汤加减”对血清T影响 |
5.4 “八珍汤加减”对血清C的影响 |
5.5 “八珍汤加减”对MDA的影响 |
5.6 “八珍汤”对SOD的影响 |
5.7 “八珍汤加减”对血尿素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运动员基本信息表 |
致谢 |
(9)拉伸位针刺对肌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
2.1.1 历史起源 |
2.1.2 运动性疲劳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
2.1.3 运动性疲劳与中医气血的关系 |
2.2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现代医学研究 |
2.2.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 |
2.2.2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外周机制 |
2.3 运动性疲劳测评指标 |
2.3.1 肌肉力量 |
2.3.2 肌肉柔韧性 |
2.3.3 反应时 |
2.3.4 量表评分 |
2.4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
2.4.1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方法 |
2.4.2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现代医学方法 |
3 实验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指标 |
3.2.3 运动性疲劳训练模型 |
3.2.4 干预方法 |
3.2.5 实验流程 |
3.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7 实验创新性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一般资料 |
4.2 疲劳时各组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
4.3 干预后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的对比分析 |
4.4 干预后改良托马斯试验下膝关节角度的对比分析 |
4.5 干预后RPE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各组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的比较分析 |
5.2 各组在改良托马斯试验下测量膝关节角度的比较分析 |
5.3 各组主观体力感觉(RPE)等级评价的比较分析 |
5.4 临床应用 |
5.5 总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附件: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表(RPE) |
(10)景天三七对小鼠与人运动疲劳的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2.文献综述 |
2.1 运动疲劳概述 |
2.1.1 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 |
2.1.2 运动疲劳的监测 |
2.1.2.1 主观评定量表 |
2.1.2.2 生理生化指标 |
2.1.3 运动疲劳的恢复 |
2.1.3.1 物理恢复法 |
2.1.3.2 神经系统调节法 |
2.1.3.3 能源物质补充法 |
2.2 中药抗疲劳研究概述 |
2.2.1 中药抗疲劳的作用机制 |
2.2.2 抗疲劳中药的实验研究 |
2.3 景天三七概述 |
2.3.1 景天三七的化学成分 |
2.3.2 景天三七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
3 景天三七对小鼠运动疲劳的预防作用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供试品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组与给药 |
3.2.2 药物配置 |
3.2.3 负重游泳实验 |
3.2.4 爬杆实验 |
3.2.5 指标测定 |
3.2.6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景天三七对小鼠力竭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3.3.2 景天三七对小鼠爬杆时间的影响 |
3.3.3 景天三七对负重游泳小鼠血尿素的影响 |
3.3.4 景天三七对负重游泳小鼠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
3.3.5 景天三七对负重游泳小鼠血糖含量的影响 |
4 景天三七对大学生运动疲劳的预防作用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实验材料 |
4.2.1 供试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组与给药 |
4.3.2 药物配置 |
4.3.3 疲劳模型 |
4.3.4 实验流程 |
4.3.5 指标测定 |
4.3.6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血流灌注指数的影响 |
4.4.2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平均反应时间的影响 |
4.4.3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运动负荷量的影响 |
4.4.4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运动时间的影响 |
4.4.5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
4.4.6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血清肌酸激酶含量的影响 |
4.4.7 景天三七对受试者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分析 |
5.1 景天三七对运动疲劳预防作用研究的创新性 |
5.2 景天三七对小鼠运动疲劳的影响 |
5.3 景天三七对人体运动疲劳的影响 |
5.4 景天三七对运动疲劳的预防与恢复机制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运动性疲劳产生可能机制及消除方法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D]. 李若薇.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2]穴位埋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及相关因子调控的研究[D]. 史晓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相关代谢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D]. 姜杨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 司高高.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AMPK/PGC1-α通路探讨小建中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的影响[D]. 林致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0)
- [6]肌内效贴对健康大学生下肢大肌群运动性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D]. 成丽琴. 西安体育学院, 2020(03)
- [7]“标本配穴”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影响的疗效观察[D]. 姜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8]“八珍汤加减”对冬训期间竞走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影响[D]. 郝慧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拉伸位针刺对肌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D]. 汪媛.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2)
- [10]景天三七对小鼠与人运动疲劳的预防作用研究[D]. 任梦洁.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