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总序(论文文献综述)
谭育[1](2021)在《班级管理的未来趋势:一体化、综合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着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也存在着相同情况,女性班主任占比越来越高。从客观的视角来看,女性班主任对于班级综合管理的利弊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不能以一概全。长远来说,要加快调整教师男女比例。在现有条件下,还要进一步强化对女性班主任业务方面的培训和心理层面的指导,各方资源要发挥合力共同推进班级综合管理的和谐、平衡发展。
顾娇妮[2](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严巨学[3](2020)在《幼儿园STEM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H幼儿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当今世界的发展深受科学技术的影响,一个国家想立足于未来国际竞争舞台,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科技人才。STEM教育最先由美国提出,被认为是培养未来有价值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s(数学)四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词。由于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学科内部的联系,把这四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形式的教育。教育界逐渐发现STEM教育的价值,在国外很快得到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支持。我国引进STEM教育理念比较晚,真正开始热起来在2017年,相对其他国家,STEM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文献分析法,翻译整理国内现有相关主题文献,收集现行的STEM课程案例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以主题“STEM课程”或“STEAM课程”开展研究的文献数量很少,集中分析STEM课程实施现状的内容缺乏,还未形成系统、科学的STEM课程框架。中国的STEM教育者和相关课程研究人员尚未对STEM教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STEM课程实践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STEM教育原本始于高等教育,而今流行于学前教育阶段,一定有其独特之处,而如何将理念落到实处,使之革新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园教育发展,对于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硬战。幼儿园的STEM课程整合跨学科的交叉知识,培养幼儿STEM素养,以真实问题情境再现的形式设计课程,引导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在课程价值上体现在学科交叉知识、社会、个人之间的联系与统一,科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碰撞,以及幼儿内在发展与课程素养之间的结合。在幼儿园实践STEM课程中,STEM课程的价值充分反映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问题探究与知识整合的教学设计,个人操作与小组交流学习的动态过程,以及幼儿自主性表达与教师多元、开放性的评价。论文主体分为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完成STEM课程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并概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出相关的概念界定内容,旨在说明STEM教育、STEM课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以及对于国内外一些经典课程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就幼儿园现行科学探究活动与本研究中所谈及的幼儿园STEM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STEM课程的核心特征;设计问卷、访谈,分析幼儿园STEM教育现状。文章第四部分、第五部分为论文主干章节,主要根据国内外已有幼儿园STEM课程的经典案例进行课程设计相关要素分析,剖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分项处理课程设计步骤。拟定课程实践基本框架,再选定实习单位与老师们配合沟通进行幼儿园STEM课程实践,分析课程实践效果,总结与反思本次课题研究,试图给出有效开展幼儿园STEM课程的建议。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在厘清STEM教育、STEM课程的基础之上,设置真实情境、整合课程资源、抓住STEM课程中的问题相关,可以有效优化幼儿园STEM课程、培养一批优秀STEM师资、深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较好地将STEM落到教育本土,实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为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极大益处,同时,为未来社会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做出成绩。
黄力平[4](2019)在《永远的作者 永久的激励——追记张奠宙先生与我社的交流与合作》文中研究指明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张奠宙先生从数学家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名家的过程,也是广西教育出版社构建三个出版品牌的历程。一个作者与一个出版社持续30多年的良好互动,在合作的深度、广度和长度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就此做一个简要回顾。
陈晓宇[5](2018)在《论我国教育学术中的矛盾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学术是一个在知识体系发展成熟之前,由实践需求推动而提前制度化的学术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的发展表明,教育学术的发展需要在各种矛盾对立中求得共存、平衡或融合。教育学术研究具有显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也离不开对基础性理论的追求。它需要高度的科学精神,也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教育研究和实践既要汲取历史,又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教育具有突出的本土性特征,国际经验和资源对本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研究工作中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统一、科学与人文结合、历史与现实联系、国际与本土融汇,有助于开拓教育学术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教育事业。
马义米[6](2018)在《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荣誉观是反映价值观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是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出现荣辱错位的现象,分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潜伏着失调与混乱的危险。荣誉观总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家庭的中学生,他们的荣誉观是不同的。研究中学生的荣誉观,把握社会转型期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对培养他们正确的荣誉观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对个人成长、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生的荣誉观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研究的对象。中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荣誉观?这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海南省三亚市、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中县和澄迈县的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994份是有效问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首先探索了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荣誉观具有“崇高性”和“传统性”两个积极特征,同时还呈现出“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三个消极特征。具体结果如下:1.具有崇高性,他们以遵循热爱祖国、敬业、诚实守信、友善这些核心价值观为荣;2.具有传统性,他们以热爱劳动、生活节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这些传统美德为荣;3.功利性,他们以钱多、官大为荣;4.不合理性,他们也以仇富、仇官为荣;5.盲目性,他们以外表美、攀比、炫富、早恋等这些所谓个性张扬的方式为豪。其次,研究者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采取与学生、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家长、教师、研究者等多方位的多次调查、访谈、作品分析,并尤其选择了30多位高中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加入生活史研究等方法,力图探索中学生荣誉观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荣誉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父母的价值观、教养方式、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等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学校方面,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不良的校风和班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的管理文化等都直接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辈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学的不良观念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社会方面,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而反映在社会层面的负能量(例如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和丑恶的现象、媒体对社会负能量的推波助澜、网络上不良信息的煽动等)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形成。第三,作为一项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除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外,研究发现还应透过教育行动研究加以正面佐证。为此,本研究在不断完善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的同时,还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应用于所任教的政治课上,这一部分的教育行动研究发现:为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家庭、社会、学校等需要多方面形成正面教育的合力、共建荣誉教育或榜样教育联合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育人功能的正面发挥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参与;第二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耐心的积极人生指导对于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第三是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影响力十分重要。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为: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是社会荣誉观的晴雨表,一方面折射并反映了社会荣誉观,表现为“崇高性”与“传统性”的主流与“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的支流并重;另一方面在不能把握宏观社会教化环境的现实情况下,微观教育环境的创设和行动仍然具备引领和改变中学生荣誉观的可能,尤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通过创设家校正面教育合力、教师对学生的正确人生指导教育、加强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等措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养成。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宏观社会教化环境,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控制各类媒体和舆论的正能量影响力,则更有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杨凡[7](2018)在《《道德经》哲学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经》相传是2500年前老子所着,是中国古代先哲留给世界的智慧宝库。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经》的智慧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道德经》的文本具有多释性的特点,其暗示几乎是无穷的,这也正是《道德经》耐人寻味、充满魅力的地方。《道德经》哲学不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层面,还是社会实践层面,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已有文献显示,目前《道德经》与教育的相关主题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涉及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操作层面,解构较多而建构不足。本论文聚焦《道德经》哲学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为指导,聚焦《道德经》哲学思想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关系,通过在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发掘和把握《道德经》的现实价值。文章认为,《道德经》哲学中的一系列思想,例如无为自化、见素抱朴、为而不争、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自知不自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等,无不对现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论文不是对《道德经》的文本进行再注疏,也不是对《道德经》文本的传播普及,而是把《道德经》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引入现代高等教育实践。文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避空谈,不把重点放在复述和归纳上,而是力求在解构的同时进行建构(例如在第6章提出建构“超越论”的观点),在《道德经》智慧的启迪下进行再创造。文章从《道德经》多元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整体观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在具体内容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宏观教育理念和方法,涉及大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博弈、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教学法权衡、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激发等宏观教育教学问题。第二部分选取了高等教育领域中“新工科”教育的具体案例,从《道德经》哲学阐释和智慧启迪角度开展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将《道德经》的哲学智慧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更广的范围。本论文采用比较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经典文献的理解诠释、理论的重构、比较批判、创造性思考等环节,将《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实践进行融合研究。在技术路线方面,本论文从现代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困境、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切入,通过问题导入,选择多数国家共同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问题从现代社会的特征如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出发,依据中外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来阐释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性质与程度,注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过程,注重对资料的整合,采用描述和归纳的方法,对解决办法作出合理预测,提出系列的解决思路或政策参考。文章在比较中多维度呈现《道德经》哲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索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方向;有的章节尝试将科学认识与存在体识结合起来,融入科学前沿和道家智慧相结合的思考,试图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我们熟悉的现代高等教育领域的中若干现象进行再透视,从而更好将老子的哲学智慧应用于当下和未来高等教育实践。本论文把相关问题的讨论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宏观语境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中外比较研究的视域下,重点研究《道德经》哲学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迪,阐释教育现象,破解教育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展望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本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受《道德经》的智慧启迪而写,是努力把《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引入当下的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再创造。面对一些世界性高等教育问题,我们可以在《道德经》的智慧启迪下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范式进一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独特魅力,进而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白军胜[8](2016)在《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从现阶段我国教学论内部出现了危机,理论与实践处在“两张皮”的无奈状态,教学研究范式处在转型期待的这种“实然之惑”出发,认识到这种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论长期以来研究对象的偏移:作为偏重于研究教学理论的传统教学论成为学术的主流,研究课堂教学生活的现代教学论之源遭到轻视和冷遇,所以,要解决教学论危机的突破口在于研究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历史地考察,每一次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或转型都伴随着对教学实践的诉求。影响教学研究范式的因素很多,如教学论自身逻辑的发展,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等,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学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这是教学研究范式最根本的生长点和动力。传统的教学研究旨在描述教学事实,考察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条件,从而揭示其中规律性的联系,即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研究重心从纵向看,是放在了对历史上教学思想与理论的研究上,从横向看,是放在了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思想的译介上,更多的是在书斋文献中玩味“经院哲学”式的游戏。现代教学论明确提出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研究范式必然向课堂转型,向实践研究转型。置身于课堂,置身于有效教学,定然是教学研究的本源所在。我们看到,大凡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或研究成果均来自教学实践的研究,来自于课堂的研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目标进行理论”等等,都是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而形成的理论。随着学科教学的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理解,旧有的教学理论不能解释或指导实践的时候,就呼唤着新的教学理论的诞生,新的教学理论的产生有时就需要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于是新的教学研究范式就会出现。教学研究是解释指导实践问题的,必须面向现实的实际教学,根植于教学实践活动,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寻找理论的生长点,形成适应实践发展的研究范式。所以,以有效教学这一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来研究教学研究范式转型是时代所需,是教学研究的“真问题”。自教学活动的诞生起,有效教学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永远追求的理想,从它呈现给我们的历史轨迹看,它是解决“实然之惑”的“应然之求”,也是当下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动力。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无效”与“低效”现象,呼唤着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施,倡导课堂有效教学,这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行动策略等等。课堂有效教学来自于实践,将研究的起点放在此,如教师行为、研究话语、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设计教学?策略是什么?怎么评价等等问题的“有效”研究?必将引起教学范式的转型。本研究把“基于有效教学”作为研究起点的输入口,把教学研究范式转型作为研究的输出口,其价值就在于此,这也是解决教学研究“实然之惑”的“必然之解”。本研究通过梳理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内涵、特征、结构等,厘清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其主旨是要寻找教学研究范式实现转型的必备要素,即转什么的问题?同时逻辑地推理出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路径,即怎么转的问题。以不同维度分析传统的几种教学研究范式各自发展转型的背景及优缺点,厘清了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从而在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教学研究范式发展的趋势加以预测,分析范式一次次转型的原因,必将对有效教师行为的研究,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有效进行评价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必然导致新的教学论的产生。相信以有效教学为研究出发点的新的教学研究范式会为教学论理论研究起到创生作用。基于此,本文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研究问题。通过对教学论内部出现危机的现状分析,寻找到研究问题的缘起,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现状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提出创新设想。第二,研究过程。通过对概念的界定,明确范式、教学研究范式、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等核心概念,并对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梳理,理清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采取理论研究法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与结构指标进行分析,为教学研究范式转向课堂有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课堂有效教学的结构指标要素,理性分析传统教学行为、传统教学设计、传统教学目的、传统教学教学媒体、传统教学过程、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与“学”、传统教学评价等对转型的不同诉求,逻辑地推理出课堂有效教学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诉求。运用比较研究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梳理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指出教学研究范式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而课堂有效教学更是当下教学研究范式的生长点和动力;以西方为例,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勾勒出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为寻找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及结构提供参考;以引证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通过范式的内涵,分析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理论推出它的结构指标,揭示它的功能所在,为教学研究范式转什么,怎么转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共同体必备的科学素养、话语体系的重构、研究方法向科学方法的转向、思维方式的生成性、学科中心的“逻辑路径”向“问题解决”转型等要素的分析,提出这是教学研究范式转型实现的必备要素,回答了教学研究范式转什么的问题。第三,研究结果,运用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引证分析等方法,通过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指标及库恩范式“革命”的步骤,在初步确认范式后,厘清研究者信念转型的转型路径——研究重心转移的转型路径——问题域转换的转型路径——话语体系重构的转型路径——方法转向的转型路径,然后形成新范式,完成新知识体系创新。回答了教学研究范式怎么转的问题。对不同维度下教学研究范式进行分类分析其优缺点,寻找到教学研究范式的一次次转型的过程;从教学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维度、问题解决维度、多视角维度对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加以分析与预测。理论推出教学研究范式转型将是未来的必然结果。
张奠宙[9](2015)在《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学的心路历程》文中研究表明自清末民初的百余年来,现代中国数学教育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已经形成了"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作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学体系的一名参与者,本文作者叙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介绍了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理论框架,记述了如何将从西方引进的数学课程和教学论与中华文化传统融合起来的各种努力。文中介绍了近三十年来作者参与的若干重大数学教育事件,包括弗赖登塔尔访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中国学者参加国际数学教育活动的历程等。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八个数学教育研究课题,如数学双基教学、数学教育与熟能生巧、数学学科德育、数学文明与数学欣赏、数学学科拒绝杜威实用主义等。
沈春辉[10](2012)在《中法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本文将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四类。此外,本文还考察各类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其中数学史的运用方式包括点缀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其他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包括外在型和内在型(包括可分离型与不可分离型)。以中国的人教版和上教版、法国的Belin版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中法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些异同点?(2)中法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运用方式有哪些异同点?(3)法国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对我国教材有哪些启示?基于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人教版和Belin版中,数学文化主要出现在习题中,习题中的数学文化都占到数学文化总数的50%以上;在上教版中,数学文化在各栏目中的分布比较均衡。(2)人教版所含的数学文化总量最大,达到500多处;上教版和Belin版中的数学文化数量都在280处左右。在数学文化内容分布上,数学与现实生活是三套教材中含量最多的数学文化,而数学史、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出现频率较少。三套教材中的数学史大多采用数学家的简介、数学家的肖像、数学概念的历史背景等。此外,数学史内容集中出现在非正文部分,数学史的运用方式也多为点缀式与附加式。(3)三套教材中,数学与现实生活多集中于社会生活,最少的是职业生活,Belin版较关注娱乐生活,人教版较关注经济生活。在数学与科学技术方面,三套教材多关注于物理科学,而对其他学科的关注度不足。Belin版教材含有较多的绘画、建筑等人文艺术内容,然而国内教材缺乏人文艺术内容。在三套教材中,数学文化运用方式多处于可分离型,采用不可分离型的数学文化较少。在本文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如下建议:(1)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2)增加数学教材中的人文艺术内容;(3)在运用数学史时,更多采用顺应式的数学史;(4)在运用其他数学文化时,使用更高水平的运用方式。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总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总序(论文提纲范文)
(2)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督导 |
2.1.2 学校督导 |
2.1.3 学校改进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CIPP模式 |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
3.2.3 理论运用浅析 |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
4.1 Ofsted的成立 |
4.1.1 成立背景 |
4.1.2 改革举措 |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幼儿园STEM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H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幼儿科学素养基础不足 |
(二)STEM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积极意义 |
(三)我国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不足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中美STEM教育研究比较分析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幼儿园STEM课程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STEM教育 |
(一)STEM教育的内涵 |
(二)STEM教育的特征 |
二、幼儿园STEM课程 |
第三章 幼儿园STEM课程与现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分析 |
一、幼儿园STEM课程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继承与发展 |
二、幼儿园STEM课程与现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特征不同 |
三、幼儿园现行STEM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幼儿园STEM课程经验 |
(一)深化STEM学科的整合 |
(二)问题情境的再现 |
(三)注重STEM师资培养 |
第四章 幼儿园STEM课程设计分析 |
一、幼儿园STEM课程设计的要素分析 |
(一)课程主题选择 |
(二)课程目标分析 |
(三)课程内容选择 |
(四)课程评价 |
二、幼儿园STEM课程设计原则 |
(一)注重户外课程 |
(二)重视环境影响 |
(三)科学整合实践 |
三、STEM课程中的问题学习模型 |
第五章 幼儿园STEM课程实践与效果分析 |
一、幼儿园STEM课程实践 |
(一)课时安排 |
(二)教师前期准备 |
(三)课程实践 |
二、课程实践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真实情境设置以优化幼儿园STEM课程 |
(二)整合课程资源以辅助师资培训 |
(三)抓住问题相关以深化STEM课程实践 |
二、幼儿园STEM课程建议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永远的作者 永久的激励——追记张奠宙先生与我社的交流与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科学史系列方面 |
二、中国原创科普精品系列方面 |
三、中国学科教育理论着作系列方面 |
四、教育人生的学术绝笔 |
五、结束语 |
(5)论我国教育学术中的矛盾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实践与理论 |
科学与人文 |
历史与现代 |
本土性与国际化 |
(6)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二、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时代的要求 |
三、正确的荣誉观是中学生树立“三观”的基础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荣誉 |
一、荣誉的内涵 |
二、中学生的荣誉称号 |
第二节 荣誉感 |
一、荣誉感的内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荣誉观 |
一、文献综述 |
二、中学生荣誉观的内涵 |
三、对已有文献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 |
第一节 崇高性:中学生以遵循核心价值观为荣 |
一、中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 |
二、中学生以敬业为荣 |
三、中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 |
四、中学生以友善为荣 |
第二节 传统性:中学生以弘扬传统美德为荣 |
一、中学生以热爱劳动为荣 |
二、中学生以生活节俭为荣 |
三、中学生以孝敬父母为荣 |
四、中学生以尊敬老师为荣 |
第三节 功利性:中学生以钱多、官大为荣 |
一、中学生以钱多为荣 |
二、中学生以官大为荣 |
第四节 不合理性:中学生以仇富、仇官为荣 |
一、中学生以仇富为荣 |
二、中学生以仇官为荣 |
第五节 盲目性:中学生以个性张扬为荣 |
一、中学生以外表美为荣 |
二、中学生以攀比为荣 |
三、中学生以炫富为荣 |
四、中学生以早恋为荣 |
第四章 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父母的家庭育人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父母的品德决定中学生的荣誉观 |
二、父母的言行催生了中学生的荣誉观 |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 |
第二节 学校的人生指导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校园文化滋养中学生的荣誉观 |
二、教师塑造中学生的荣誉观 |
三、同辈群体是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参照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官场不正之风为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提供生存的土壤 |
二、扭曲的价值观是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的舵手 |
三、非主流文化全面冲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
四、不良媒体强势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建构 |
第五章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的建议 |
第一节 父母要重视中学生的家庭育人教育 |
一、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
二、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
三、父母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
第二节 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人生指导教育 |
一、要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要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三、要加强中学生的羞耻观教育 |
第三节 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一、国家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
二、要净化媒体舆论,宣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
三、要传播社会正能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学生的荣誉观整体上是正确的 |
二、中学生的荣誉观存在消极因素 |
三、中学生的荣誉观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 |
四、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
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荣誉观研究的源泉 |
三、观念与行为存在反差 |
四、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更适合中学生荣誉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后记 |
(7)《道德经》哲学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中国哲学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
1.3.2 《道德经》哲学思想概述 |
1.3.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3.4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4 本选题研究的难点与挑战 |
1.5 创新点概要 |
第2章 《道德经》哲学的教育价值概述 |
2.1 价值论关照下的《道德经》 |
2.1.1 主体价值论 |
2.1.2 客体价值论 |
2.1.3 实践价值论 |
2.1.4 《道德经》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 |
2.1.5 哲学思想进入当下应用的路径 |
2.2 《道德经》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综述 |
2.2.1 《道德经》多元世界观的教育价值 |
2.2.2 《道德经》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
2.2.3 《道德经》辩证法的教育价值 |
2.2.4 《道德经》整体观的教育价值 |
2.2.5 《道德经》哲学思想教育价值的综合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道德经》多元世界观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多元发展为例 |
3.1 《道德经》与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发展 |
3.1.1 我是谁?作为起点和终点的自我认知 |
3.1.2 个性化与多元发展 |
3.1.3 无为自化 |
3.2 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多元发展的实践探索 |
3.3 未来大学教育模式的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道德经》方法论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例 |
4.1 从“冲气以为和”看跨界交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
4.2 从“不争而善胜”到创新心境的培养 |
4.2.1 强烈的创新动机是否绝对正向促进创新? |
4.2.2 老子不争思想概述及其启示意义 |
4.2.3 “不争而善胜”的哲学原理及其启示意义 |
4.3 从“涤除玄览”到直觉思维训练 |
4.3.1 认识论视野中的创新思维 |
4.3.2 涤除玄览与直觉顿悟 |
4.3.3 国外大学直觉思维训练的案例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道德经》辩证法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本科教育“通专之辩”为例 |
5.1 全球语境下的本科教育“通专之辩” |
5.2 《道德经》的哲学智慧对“通专之辩”的启示 |
5.2.1 有与无 |
5.2.2 朴与器 |
5.2.3 老子的辩证统一观 |
5.3 《道德经》思想启迪下的解决方案 |
5.3.1 设置双重属性课程 |
5.3.2 设计“寓通于专”类课程 |
5.3.3 在师生中倡导“通识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道德经》整体观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教学主体超越论为例 |
6.1 现代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主体论之争 |
6.1.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受到的批评 |
6.1.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受到的批评 |
6.2 《道德经》哲学思维对教学主体论的超越 |
6.2.1 教学活动是否有主体? |
6.2.2 《道德经》超越论对真实教学活动的透视 |
6.2.3 《道德经》超越论对西方教育理论的解读和发展 |
6.2.4 《道德经》超越论的现实应用价值解析 |
6.3 超越论的实现形式案例 |
6.3.1 本科生物理实验分级教学体系 |
6.3.2 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阐释与启迪——以新工科教育为例 |
7.1 工程哲学与我国的“新工科”教育 |
7.2 新工科之“新”——面向未来的应变哲学 |
7.3 新工科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关照 |
7.4 新工科着力“跨界融合”的哲学理解 |
7.5 新工科注重实践与中国“知行合一”的哲学传统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余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余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部分引文中的英语原文 |
附录2: 调研资料-有关课程教学大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
1.2.3 国外学者对“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 |
1.2.4 国内学者对“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内容 |
1.6.4 创新设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与教学研究 |
2.1.2 有效与有效教学 |
2.1.3 范式与教学研究范式 |
2.1.4 转型、范式转型与教学研究范式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2.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
2.2.4 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5 科学哲学 |
第3章 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与结构指标 |
3.1 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
3.1.1 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
3.1.2 基于动态发展的教学设计 |
3.1.3 基于和谐平衡的教学生态 |
3.1.4 基于适切与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
3.2 课堂有效教学的结构指标 |
3.2.1 行为有效 |
3.2.2 设计有效 |
3.2.3 方法有效 |
3.2.4“教”的有效 |
3.2.5“学”的有效 |
3.2.6 评价有效 |
第4章 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 |
4.1 我国课堂教学对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诉求 |
4.1.1 教学行为:从低效无效应向规范有效转型 |
4.1.2 教学设计:从“以教定学”应向“以学定教”转型 |
4.1.3 教学目标:从抽象的预设应向动态的生成转型 |
4.1.4 教学媒体:从计算机多媒体应向数字智能化转型 |
4.1.5 教学过程:从知识传递应向知情合一转型 |
4.1.6 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应向发现探究转型 |
4.1.7 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师中心应向学生中心转型 |
4.1.8 课堂评价:从强调甄别应向全面发展转型 |
4.2 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 |
4.2.1 课堂有效教学是当下教学研究范式的生长点和动力 |
4.2.2 课堂有效教学的转型必然引起教学研究范式的“革命” |
4.2.3 教学研究范式对课堂有效教学具有方法论作用 |
4.2.4 教学研究范式促使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共同体及信念的形成 |
第5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以西方为例 |
5.1 古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1.1 古希腊罗马时期: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1.2 中世纪时期:从神学主义向经院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1.3 文艺复兴时期:经院主义向人文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2 近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2.1 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形成 |
5.2.2 从夸美纽斯自然主义向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2.3 从赫尔巴特主知主义向拉伊桑代克实验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3 现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3.1 洛克自由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形成 |
5.3.2 从洛克自由主义向杜威实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4 当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共存现状 |
5.4.1 改造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2 存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3 要素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4 永恒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5 结构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6 分析教育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7 后现代主义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型 |
第6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与结构功能 |
6.1 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内容与特征 |
6.1.1 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
6.1.2 库恩范式理论的内容 |
6.1.3 库恩范式的特征 |
6.1.4 范式的特征 |
6.1.5 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 |
6.2 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 |
6.2.1 基于同一信念的科学共同体 |
6.2.2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问题域 |
6.2.3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研究工具 |
6.2.4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方法论 |
6.3 教学研究范式的功能 |
6.3.1 范式的功能 |
6.3.2 教学研究范式的功能 |
第7章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路径、分类及过程 |
7.1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路径 |
7.1.1 初步确认新范式的形成 |
7.1.2 共同体信念的转型路径:向实践重心转移 |
7.1.3 研究重心转向路径:向以学定教、课堂生态转移 |
7.1.4 研究问题域的转型路径:向课堂有效教学转移 |
7.1.5 话语体系与方法的转型路径:向对话和科学规范转移 |
7.1.6 走向变革的知识体系创新:新教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
7.2 不同维度下教学研究范式的分类与优缺点 |
7.2.1 张武升教授基于方法论维度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
7.2.2 崔允漷教授基于问题解题维度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
7.2.3 现阶段基于多视野下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
7.3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 |
第8章 教学研究范式如何实现转型 |
8.1 共同体信仰的转型:必须从无序状态向科学素养转型 |
8.2 共同体话语体系的转型:必须从“引进移植”向“本民族话语体系”转型 |
8.2.1 近代教学研究范式“西方话语”的引进 |
8.2.2 现代教学研究范式“前苏联话语”的移植 |
8.2.3 20世纪后期教学研究范式话语的现状 |
8.2.4 21世纪教学研究范式话语的转型与构建 |
8.3 共同体研究方法的转型:必须从逻辑演绎向多元实践转型 |
8.3.1“前科学”时期的教学研究方法雏形:演绎的思辩 |
8.3.2“常规科学”初期的教学研究方法转型:归纳与实证 |
8.3.3“常规科学”期的研究方法再一次转型:一元到多元 |
8.3.4“科学革命”期研究方法的转型:多元走向实践 |
8.4 共同体思维方式的转型:必须从预设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型 |
8.4.1 预成性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及教学研究范式中的困境 |
8.4.2 生成性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及教学研究范式中的转型体现 |
8.5 共同体研究路径的转型:必须从“学科中心”向“问题解决”转型 |
8.5.1 问题及问题解决 |
8.5.2 问题解决的过程 |
8.5.3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
8.5.4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第9章 教学研究范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
9.1 方法论维度的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
9.2 问题解题维度的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法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文化研究的现状 |
2.2 教材比较研究的现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三套数学教材基本信息 |
3.1.2 法国数学教育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学文化内容的分类 |
3.2.2 数学文化运用方式的分类 |
3.3 研究框架 4 中法两国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 |
4.1 三套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栏目分布 |
4.2 三套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分布 |
4.2.1 数学史的分类 |
4.2.2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分类 |
4.2.3 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分类 |
4.2.4 数学与人文艺术的分类 |
4.3 三套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运用方式 |
4.3.1 数学史的运用方式 |
4.3.2 其他数学文化内容的运用方式 |
4.4 三套教材中的具体案例的比较分析 |
4.4.1 案例1:函数 |
4.4.2 案例2:简单几何体 |
4.4.3 案例3:概率 |
4.4.4 案例4:统计 |
4.5 多元文化比较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2 研究不足及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总序(论文参考文献)
- [1]班级管理的未来趋势:一体化、综合性[J]. 谭育. 人民教育, 2021(24)
- [2]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3]幼儿园STEM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H幼儿园为例[D]. 严巨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永远的作者 永久的激励——追记张奠宙先生与我社的交流与合作[J]. 黄力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05)
- [5]论我国教育学术中的矛盾关系[J]. 陈晓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6]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D]. 马义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道德经》哲学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杨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2)
- [8]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D]. 白军胜.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1)
- [9]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学的心路历程[J]. 张奠宙. 中国教育科学, 2015(04)
- [10]中法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D]. 沈春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