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QoS-Guanranteed Scheduling Algorithm with High Throughput for Edge Nodes of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旭[1](2015)在《面向云服务的光互联网络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云服务本质上是基于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如同水、电一样可按需取用的灵活信息服务。近年来依托云服务的互联网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这对数据中心内、外的通信网络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和挑战。在数据中心内,上万台服务器之间的互联网络需要更高的扩展性、更大的吞吐量以及更低的时延,而传统的树形电交换网络架构已经难以持续满足这些需求;在数据中心之间或数据中心与用户之间,数据业务承载网络也需要变得更加灵活动态、支持智能便捷的服务提供和故障恢复等。在此背景下,光互联网络技术,特别是多粒度的全光交换技术,凭借其天然的高带宽和低能耗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面向云服务提供高质量数据传送的重要基础网络技术之一。本文正是针对云服务带来的数据中心内、外光互联网络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相关的网络架构设计、控制调度机制等关键问题。具体地,论文主要工作可以归纳如下:第一,提出一种面向云服务数据中心内部机架间互联的OpenScale光交换网络架构。具体包括,分析数据中心内光交换架构设计需求和思路,描述OpenScale具体构建方式,提出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中“小世界拓扑”原理,实现网络任意扩展性,同时保持较低的成本代价;通过仿真分析,对OpenScale网络吞吐量、时延以及扩展性等各方面性能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OpenScale网络能发挥光交换的动态重构优势,可显着提升网络吞吐量并降低端到端时延。第二,提出面向云服务的集中控制LOBS-over-WSON城域光网络架构。首先讨论城域光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然后针对集中控制的LOBS-over-WSON网络模型,详细描述其overlay的多粒度组网方式、基于集中控制的连接控制机制和突发冲突避免机制等。通过实验演示,成功验证了所提网络架构和运作机制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最后,针对环形拓扑这一典型网络情景,设计一种新型保护倒换机制,并基于仿真分析证明了其比传统环网倒换更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研究面向云服务的光互联网络异构资源软定义统一控制机理。具体包括,针对数据中心内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协同控制需求,提出从应用到光层资源的软定义控制回路,并基于OpenScale系统原型平台做出实验验证;针对城域IP+Optical多层异构网络,提出基于OpenFlow的层级式控制架构和跨层协同统一调度算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演示,论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严海霞[2](2011)在《G-OBS网络多可达性信道资源调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光交换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其的深入研究,光突发交换(OBS)技术结合了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它们的不足,已成为未来光互联网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针对传统OBS网络承载多类型业务的不足,本文依托的863课题提出了广义光突发交换(G-OBS)网络,以在单一的网络上高效地承载多类型业务。而在广义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如何有效处理光突发在核心节点出现的突发竞争问题,以降低G-OBS网络的丢包率,提高其整体性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G-OBS网络体系结构、原理与关键技术,包括边缘节点和核心节点的结构与功能、边缘节点的汇聚技术、核心节点的资源调度技术与竞争现象。其次,从冲突避免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G-OBS自适应多可达性路由机制,并仿真验证了其对网络整体丢包率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从冲突解决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分布式回退偏射路由算法。具体而言,本文有以下创新点:1、本文以G-OBS网络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G-OBS多可达性路由(AMR-LB)机制。合理的路由机制能有效均衡业务在网络中的分布,减小突发竞争的可能性。基于多径分流法,本文提出的AMR-LB机制,能依据源节点发送业务量和网络业务承载状态的动态变化按需地为业务流传输提供多可达性路由,并依据路径业务承载状态调整业务在多可达性路径上的分配比例。仿真表明,AMR-LB机制能有效地降低G-OBS网络的整体丢包率。2、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G-OBS分布式回退偏射路由算法(DBDF-LB)。如何解决核心节点出现的光突发竞争是G-OBS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比较几种典型的突发竞争解决机制后,本文结合偏射路由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DBDF-LB算法,其能为被偏射突发包分布式的寻找一条支持业务均衡的最佳偏射路由,并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回退缓存DB以解决由偏射引起的偏置时间不够的问题。通过仿真验证,其能有效地改善G-OBS网络的丢包率。
陈明亮[3](2011)在《基于集成节点的互连网络与突发汇聚机制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突发交换(OBS)被认为是下一代光互联网的优选技术,以PON为代表的光接入网如何与OBS配合,实现IP数据信号端到端的高质量光传输,具有很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传统意义上的互连会出现诸如节点功能重叠和附加时延较大等问题。研究一种网络扁平、结构简洁的互连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基于集成节点的PON与OBS网络互连方案。在分析集成节点的接口类型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集成节点的结构和功能。综合考虑OLT与OBS边缘节点的功能,加入信息交互控制功能,并从物理层、控制层和管理层三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在对集成节点接口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方案,并给出了不同接口之间的信息流向。突发汇聚机制和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是网络互连的关键技术。文中探讨了一种支持三级汇聚机制、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在汇聚前移的思想指导下,对ONU结构进行改进。最后基于OPNET Modeler对这种网络互连技术方案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集成节点作为PON与OBS网络互连接口,结合三级汇聚机制,可以降低业务时延,同时能够改善端到端的QoS。
张要强[4](2010)在《光突发交换路由协议研究及TCP over OBS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WDM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光纤传输已经不是问题,作为光信息转发的路由和控制节点则成为了当前光网络的瓶颈,全光的光交换技术因此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光突发交换就是一种应运而生的全新光交换技术。光突发交换技术结合了光电路交换与光分组交换的优点,采用光突发作为交换单位,克服了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缺点,同时具有带宽效率高、吞吐量高、易于实现等优点。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路由协议以及TCP over OBS性能分析。目前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协议基本都是借鉴其它网络的协议,并没有提出特别适合OBS网络的路由协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比例分配算法,将GMPLS引入到OBS网络中,设计目标主要是用来提高丢包率与网络均衡这两个网络参数。它们一般用于衡量网络性能的优劣。通过仿真可以说明,新协议确实能提高网络在这两个参数方面的性能。TCP over OBS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分析OBS与TCP的特性,得出了TCP在OBS网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新型的OBS边缘节点结构,使TCP更好的在OBS网络中传输。最后重点介绍了TCP over OBS边缘节点重传机制,并简单分析了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方法是解决在低网络负载下的TCP over OBS吞吐量性能不佳问题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方案。
门乐[5](2010)在《解决OBS网络中QoS的更优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特网“尽力而为”的业务模型不能针对不同IP应用业务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在光域中没有光RAM,因此基于缓存的QoS方案在全光交换的网络中无法应用。对于全光交换网络中的数据包传输竞争冲突,解决出发点是当冲突发生时,较高优先级分组/突发抢占较低优先级的资源,或将较低优先业务分段,被冲突的部分直接丢弃或通过偏射路由等机制迂回。采用偏射路由等机制迂回被冲突部分的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后续节点很难知道较低优先级的分组/突发是否被冲突、丢弃,且被丢弃的分组,仍有可能与其它分组发生冲突;降低了网络的利用率,且当负载较重时,低优先级业务很难有机会得到服务,丢包率太大。因此,需要对此种解决方式进行改进,以同时兼顾不同优先级业务。本文按照OBS网络负载的需求,对控制协议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动态的适应网络的INIA改进控制协议,提高了网络对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支持。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新的网络控制协议解决了单独一种网络控制协议无法有效支持两种业务的问题,可以通过对Class值的动态调整改善网络的性能,以适应当前业务传输需求;更可以通过对不同要求业务设置不同Class值来对业务进行区分。新型网络控制协议对传统业务和不断增加的因特网业务需求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改善后的OBS网络能为各种业务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许毅[6](2009)在《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业务的多元化和数据的突发性,都使得传统核心交换网络表现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下一代互联干线网的构建必然是以透明高效的全光网络(AON)为核心,拥有高速的交换速率和T比特级乃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 OBS)技术由于结合了电的灵活处理和光的高速传输交换技术,成为构建下一代全光互联干线网最具前景的交换方式。本文把握当前光交换技术和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重点对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OBS-LWCC)网络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首先对OBS-LWCC网络结构建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系列的突发资源竞争问题的解决方法,涉及信令、波长与路由选择三个方面,并对不同配置的网络节点给出系统的数学分析理论。其次,研究现有的控制体系,将成熟的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系统中控制层面技术引入到OBS网络。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子段”概念的网络分析方法。根据波长转换设备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将更具一般性和实用价值的OBS-LWCC网络分解为多个波长连续性分段;这种网络分析方式由于突出考虑了可转换节点在OBS-LWCC网络操作中的特殊地位和对阻塞性能的重要影响,可更好的与各种信令协议、波长分配机制和路由算法等预先的竞争避免策略相结合。2)基于OBS-LWCC网络结构的子段分析模型,分别提出了两种控制信令:按需波长重配置(WAoD)和基于竞争限制的信令协议(CLSP)。WAoD通过在每个子段层面使用竞争反馈控制消息,可在突发传送周期内动态的支持波长重配置;CLSP则结合已有DoD策略与WAoD策略的共同优势,可同时实现突发时隙与承载波长的重配置。通过使用WAoD和CLSP,增强了OBS-LWCC网络节点之间的协调互动性;弥补了现有信令协议在竞争处理问题上的不足。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WAoD与复合CLSP协议,在预先避免突发竞争方面表现良好,与现有的资源预约机制和信令协议相比具有更低的全网丢包率;并且,在两种协议的控制包中设置了更详尽的业务属性区分字段,可支持未来多业务形式拓展和QoS有保证的传送。3)针对OBS-LWCC网络类别中的一种,即稀疏波长转换能力(SWCC)的网络结构,分别提出一套动态和静态波长选择算法:PWA-leg算法和LCGA算法。PWA-leg算法采用传统优先级计算与子段结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分布式局部最优计算以取得全局最优化的自适应波长分配策略,能够更好的适应动态突发包业务和网络拓扑的变化;LCGA算法则考虑了SWCC网络节点配置有限数量和有限转换范围的波长转换器的更多实际情况,采用由空闲的子段-波长结构单元构成辅助图的方法,并借助Dijkstra机制简化了求解过程。最后使用仿真实验分别证实,提出的动态PWA-leg和静态LCGA波长选择算法使用在SWCC光网络中的关键波长可转换节点处,可实现对突发业务最佳承载波长(信道)组的智能选择,分别与相同网络配置情况下的同类波长选择算法相比,取得了更好的突发阻塞性能。4)针对共享单光纤(SPF)模式下异步光突发交换节点,特别是可配置的波长转换器数量和转换范围都受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数学模型及体系阻塞率计算方法。该模型将生死进程(birth-death process)中不鼓励到达率的计算与两维Markov链模型相结合,与现有工作相比具有的优势是:为更具一般性的各种光节点体系提供理论分析和准确性能预测;回避反复多次运行仿真实验的繁琐工作,采用数值计算在几分之一的时间内就可有效地评估系统阻塞概率。另外,通过数学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得到的一些结论对于下一代实用化OBS骨干传送网的前期建设与网络规划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全网路由机制,将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路由求解算法扩展并适用在各种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基于不同配备下各种OBS-LWCC交换体系的数学理论模型和分析结果,采用流量均衡技术为网络计算出一套最佳路由路径。实验数据已经表明,拓展路由算法总是具有比最短路径算法更低的全网突发包阻塞率,且对于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和业务流分布模型,都能较好的实现全网范围内负载均衡的效果。6)提出了具有对等结构的通用标记光突发交换(GLOBS)体系的实现方案,设计了分层结构及各模块功能;为体系运行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如支持多业务的分组化综合承载、资源与流量工程以及缩小标签空间,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基于对下一代实用化光突发交换网络协议和算法的研究,以及现有GMPLS控制技术的标准,提出的GLOBS体系将GMPLS与OBS特点有机结合以实现整体化网络,可提供多种业务形式拓展和综合承载,为今后光网络给出通用的体系架构和规划方案。
宁帆[7](2009)在《光突发交换OBS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OBS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光交换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核心交换技术。接入网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与用户相连,是实现未来通信的研究重点。我们通过对OBS网络的关键技术和OBS网络边缘接入技术的探讨,深入研究了OBS的相关算法和解决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的新型接入技术(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FBA),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业务量和降低网络运行成本为目的,从而为技术的可实现性提供依据,为后IP网络时代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最新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进展,借鉴现有成熟网络技术,深入探讨OBS网络和接入层网络自身的特点,找出OBS网络和接入层网络存在的不完善问题,对OBS关键技术和新型光纤接入FBA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具体创新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将图形化光网络波长分配算法,引入到OBS网络的路由策略中,针对多核心节点具有全波长和部分波长转换容量的光突发交换网络(OBS),提出一种近似的优化路径算法—RFC算法。2.研究光突发交换汇聚算法,针对不同网络负荷,根据实时的网络参数(如丢包率),动态的控制调整突发包汇聚的门限值,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汇聚算法。3.将纠错编码和交织技术应用于OBS网络中,提出新的突发竞争解决方案。4.研究TCP over OBS,建立理论模型,提出新的边缘节点结构和新的ACK重传机制。5.提出了基于电路方式的新型光纤接入技术—快递带宽自适应接入FBA技术,以支持后IP over DWDM(Post IP over DWDM)技术的发展;研究FBA与OBS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该技术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实现对仿真平台的设计。
蔡曙日[8](2009)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高速业务承载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人们不断发现本地资源不能满足一些高性能应用,如粒子物理、高性能计算、可视化和电子健康等的高带宽需求,网络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底层网络结构。光突发交换具有灵活性、低时延、突发性和高带宽利用率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满足上述应用的底层光网络技术。然而,对于上述高速业务在OBS网络的承载性能研究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为此,本文就OBS网络如何和上层的网格业务更好的结合,提出适应未来网格业务的,提供绝对QoS区分的OBS网格体系框架;接着,本文通过简单方法构造长距离的高速OBS试验网络,在此基础上,研究高速业务在长距离OBS网络的承载特性。通过丰富翔实的试验数据,分析评估了不同TCP变体在长距离OBS试验网络的传输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本文首先说明为何OBS网格能够更好的支持未来的网格业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绝对QoS区分的OBS网格体系结构,并探讨OBS边缘和核心节点QoS管理流程。同时,对OBS网络时延抖动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不考虑偏射路由的影响下,要令OBS网络的接入时延抖动业务绝对区分,要考虑OBS组装的时间门限和网络流量这两个因素。接着,在OBS网格中引进比较成熟的加权公平排队算法,理论分析推导,在OBS网格中该算法如何定量保证端到端的时延和带宽。接着在资源调度引进优先级抢占策略的LAUC-VF算法,理论分析优先级抢占策略机制如何保障端到端的丢失率。2.接着,本文试验研究高速业务在长距离OBS网络的承载特性。试验证明,在高速长距离OBS网络内,三种基于丢失拥塞控制算法(STCP,HSTCP,BICTCP),在不同丢包率下,当传输进入稳态阶段,HSTCP获得最好的吞吐量性能,其次是STCP,而BICTCP表现最差。从试验结果也看出,三种基于丢失拥塞控制算法丢包率在0.2%到0.4%时,吞吐量下降最快;当丢包率大于0.4%时,这三种算法带宽利用率下降到实际可用带宽的50%以下。对三种基于丢失拥塞控制算法的收敛性试验研究发现:三种不同算法灵敏度最高的是STCP,其次是BICTCP,最后是HSTCP。其中HSTCP随着OBS网络阻塞概率增大,灵敏度不断提高;而STCP除了在OBS网络阻塞概率在0.05%时灵敏度偏低外,在网络阻塞概率大于0.05%时,灵敏度提高且其差异较小;而BIC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在小于0.4%网络阻塞概率时,灵敏度近同,当大于等于0.4%网络阻塞概率时,灵敏度随着阻塞概率的增大而增大。试验同时分析了两种基于时延拥塞控制算法(Fast TCP,TCP Vegas)在OBS网络上运行的性能,试验也验证了Fast TCP不适合在OBS网络使用,其根本原因是Fast TCP通过排队时延来调整拥塞窗口,而OBS网络内部核心节点间的数据全光传输,没有排队时延。随后试验验证了尽管TCP Vegas在稳态阶段获得和HSTCP,STCP以及BICTCP三种相似的吞吐量性能,但是灵敏度远比以上三种丢失拥塞控制算法差。最后,在长距离OBS网络试验中发现HSTCP传输存在ACK组装汇聚效应,即OBS边缘节点组装时间门限增加时,HSTCP吞吐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CK端OBS边缘入口节点组装汇聚引起,而不是数据端OBS边缘入口节点组装汇聚影响的结果。3.本文在应用端引入TCP调步机制,对其在长距离OBS试验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证明,实验使用的OBS网络平台,当HSTCP分组发送间隔大于4微秒时,HSTCP调步才开始逐渐发挥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网络的阻塞概率越大,HSTCP调步带来的性能改善越明显,当网络内部丢包率大时,适当地使用调步技术,将增大HSTCP的吞吐量,提高HSTCP在OBS中的带宽利用率,减少网络阻塞概率,增强HSTCP吞吐量稳定性,减少网络端到端之间平均往返时延。在1.6%概率丢包下,适当的选择调步间隔,可使HSTCP调步的吞吐量稳定性提高70倍以上,而调步和不调步之间的吞吐量只是相差1.3%左右。
刘燕[9](2008)在《OBS中的预留协议和信道调度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不断快速增长的因特网流量要求越来越大的网络容量,并且最好能够支持区分服务。波分复用(WDM)技术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由Chunming Qiao和J.S.Turner等人提出的光突发交换技术(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结合了光电路交换(OCS)及光分组交换(OPS)的优势,采用单向资源预留机制,以突发分组作为最小的交换单元。OBS在突发分组传送之前已经在网络的中间节点处为其预留光信道,使突发分组可以透明传输,不用经过光/电(O/E)或电/光(E/O)转换,同时避免了大规模使用光纤延迟线。OBS成为当前最理想的光交换技术方案。本文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的网络原理、网络结构和模块功能,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和讨论了光突发交换的多种关键技术,包括控制分组的处理方案、数据信道的调度算法、资源预约机制和冲突解决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光突发交换网络核心节点解决资源冲突和信道调度的方案,并通过分析证实了其较好的网络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论文的第三章介绍了OBS中的竞争解决方法包括光缓存、波长转换、偏转路由和Burst分片技术,以及主要的资源预留协议等研究课题。在这一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突发包冲突解决方案—带冲突避免的JET协议。在节点发生竞争时,依次根据优先级和突发包大小等标准对竞争进行处理。如果处于竞争的突发包的优先级低且突发包的长度小,则不会立即被丢弃,而是被推迟一段竞争持续期后重新发送,这样突发包获取资源的机会就会加大,从而达到降低突发包丢失率的目的。第四章介绍了OBS中的组装机制及主要的信道调度算法。并在LAUC-VF信道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提供区分服务的可抢占式信道调度算法,采用改进的突发包封装方法,并应用一种全新的波长分组策略及可抢占信道调度策略,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的低延迟传输,也使低优先级的业务能与高优先级业务共享信道资源,从而改善了OBS网络的QoS特性。
魏斌[10](2008)在《异步全光分组交换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据业务的不断增长,分组交换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全光网络中的分组交换对于克服光电转换瓶颈、提高交换容量、延长分组的直达距离有着重要的意义。IP做为越来越多业务的承载方式已经应用于众多的网络中。与此同时由于小粒度异步分组交换所带来的业务的自相似性(突发性)也随着网络容量的升级和业务的不断拓展而愈加明显,并成为网络性能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异步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深入分析自相似业务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Hurst指数估值过程,首次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去除了影响Hurst指数估值的趋势项,并利用小波分解对于待估值序列进行了预处理,不但提高了估值精度,还大大加快了估值速度。同时基于当前网络研究中缺乏实用高速自相似流源的现状,在详细分析了各种自相似模型的特点和硬件平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研制成功了一种实时在线产生自相似业务的发生源。同时提出了基于数字逻辑的用于计算重尾分布随机数的单精度浮点数的幂次运算等相关算法。2.通过对数据封装算法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用于全光分组交换OPS的QHTAA算法来实现数据分组长度和分组发送时间间隔两个层面的平滑。数据分组长度的剧烈变化通过QHTAA算法的分组组装的门限来控制。而分组发送时间间隔则通过QHTAA算法引入的延迟因子DE来调整。通过这两个层面的调整使得分组单位时间内的流量的自相似性被大大的平滑掉了,表明QHTAA算法具有很好的抑制突发性的效果。3.针对全光边缘节点的接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FDLs的边缘节点模型,同时针对该节点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维护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FDLs缓存资源,并在统计FDLs信道端口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FDLs设计方案——有选择优化方案。该设计方案具有较低的丢包率和较小的数据包平均延迟,同时降低了边缘汇聚节点的硬件复杂度和资源消耗,为FDLs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4.针对试验室研制的含有DLOBs全光缓存器的全光分组交换节点提出了一种实现全光分组交换冲突解决的硬件调度设计方案和调度算法,并对DLOBs的最大环长(缓存深度)、最大缓存圈数和DLOB的个数(缓存单元端口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DLOBs器件的研究方向为缓存圈数(缓存时间)的增加,而深度根据QoS的要求来确定,DLOBs的个数不要超过10个。5.定量分析了光弹性分组环网(O-RPR)内的数据流量。并在对一种新的故障场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控源路由保护机制,弥补了原协议中动态保护机制的不足,提高了O-RPR的生存性。
二、A QoS-Guanranteed Scheduling Algorithm with High Throughput for Edge Nodes of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QoS-Guanranteed Scheduling Algorithm with High Throughput for Edge Nodes of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云服务的光互联网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其互联网络发展趋势和需求 |
1.3 面向数据中心的光互联网络 |
1.3.1 光互联网络技术简介 |
1.3.2 光互联网络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
1.4 面向云服务数据中心的光互联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数据中心内部光互联技术 |
1.4.2 数据中心之间光互联技术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OpenScale—易扩展的数据中心内部光互联架构 |
2.1 云服务数据中心内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需求 |
2.2 OpenScale网络物理架构设计 |
2.2.1 面向数据中心的小世界网络拓扑原理 |
2.2.2 OCS/OBS和电分组交换相结合的网络组建方式 |
2.2.3 OpenScale节点结构 |
2.3 OpenScale逻辑拓扑(ToR层拓扑)构建方式 |
2.3.1 流量无关的静态拓扑构建 |
2.3.2 流量自适应的动态拓扑构建 |
2.4 OpenScal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 |
2.4.1 网络吞吐量 |
2.4.2 时延 |
2.4.3 网络扩展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云服务的城域子波长光交换网络 |
3.1 新业务带来的城域光互联网络挑战和机遇 |
3.2 基于集中控制的LOBS-over-WSON网络架构研究 |
3.2.1 Overlay的光交换组网形式 |
3.2.2 基于集中控制的连接控制机制 |
3.2.3 支持QoS的波长调度和突发冲突避免机制 |
3.2.4 实验验证和讨论 |
3.3 针对环形拓扑的时隙同步OBS网络保护恢复机制研究 |
3.3.1 需求分析 |
3.3.2 保护恢复机制设计 |
3.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互联网络异构资源软定义控制 |
4.1 云服务带来的异构资源协同调度需求 |
4.2 数据中心内部的资源协同控制 |
4.2.1 基于OpenScale网络的软定义控制回路 |
4.2.2 原型平台介绍及概念验证实验演示 |
4.3 数据中心间IP+Optical软定义资源协同调度 |
4.3.1 基于层级式多控制器的控制平面结构 |
4.3.2 跨层统一资源维护和调度机理 |
4.3.3 光层损伤感知的虚拟网络提供 |
4.4 多重资源协同调度的分布式光互联数据中心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索引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G-OBS网络多可达性信道资源调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G-OBS 网络概述 |
2.1 G-OBS 网络结构 |
2.1.1 G-OBS 体系结构 |
2.1.2 G-OBS 边缘节点结构及功能 |
2.1.3 G-OBS 核心节点结构及功能 |
2.2 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汇聚技术 |
2.2.1 N-OBS 网络的基本汇聚算法 |
2.2.2 G-OBS 网络支持多业务的广义光突发汇聚算法 |
2.3 光突发交换网络资源调度机制与竞争现象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支持业务均衡的G-OBS 自适应多可达性路由机制 |
3.1 OBS 网络支持业务均衡的路由算法 |
3.2 支持业务均衡的自适应多可达性路由(AMR-LB)机制 |
3.2.1 按需多路由 |
3.2.2 自适应负载均衡 |
3.3 性能仿真与对比分析 |
3.3.1 仿真环境设置 |
3.3.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支持业务均衡的分布式回退偏射路由算法 |
4.1 OBS 网络的光突发竞争解决机制 |
4.2 常见偏射路由算法与回退竞争解决机制 |
4.2.1 几种偏射路由算法 |
4.2.2 回退竞争解决机制 |
4.3 支持业务均衡的分布式回退偏射路由算法 |
4.3.1 分布式偏射路由 |
4.3.2 最优偏射路由计算 |
4.3.3 光突发偏置时间调整 |
4.4 算法性能仿真与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硕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集成节点的互连网络与突发汇聚机制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宽带网络的发展现状 |
1.2 本文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无源光网络与光突发交换网的概述 |
2.1 PON 概述 |
2.1.1 体系结构 |
2.1.2 PON 网络的发展趋势 |
2.2 MPCP 和DBA |
2.2.1 MPCP 协议的功能、操作和控制帧 |
2.2.2 DBA 算法 |
2.3 OBS 网络概述 |
2.3.1 体系结构 |
2.3.2 OBS 网络的发展 |
2.4 OBS 网络节点结构及其功能 |
2.4.1 边缘节点 |
2.4.2 核心节点 |
2.4.3 OBS 突发汇聚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集成节点的PON 与OBS 网络互连技术研究 |
3.1 PON 与OBS 网络直接互连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
3.2 OBS 汇聚分级前移 |
3.3 基于集成边缘节点的互连及其优势 |
3.3.1 互连网络整体结构体系 |
3.2.2 技术优势 |
3.4 集成节点的功能设计 |
3.4.1 集成节点的接口 |
3.4.2 集成节点的功能分析 |
3.5 集成节点的结构设计 |
3.5.1 集成节点的总体结构 |
3.5.2 集成节点内部信息流向分析 |
3.6 互连网络的控制平面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的突发汇聚机制研究 |
4.1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的汇聚机制 |
4.1.1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汇聚机制方案的提出 |
4.1.2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汇聚机制原理 |
4.1.3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汇聚机制方案的扩展工作 |
4.2 ONU 结构改进 |
4.3 业务分类准则 |
4.3.1 业务CoS 映射表 |
4.3.2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汇聚机制判决制定 |
4.4 MPCP 控制帧的扩展 |
4.4.1 REPORT 帧的扩展 |
4.4.2 GATE 帧的扩展 |
4.5 基于集成节点的网络互连体系的带宽分配算法 |
4.5.1 基于集成节点网络互连的带宽分配 |
4.5.2 支持OBS 汇聚的DBA 算法 |
4.6 突发包时延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5.1 OPNET MODELER 简介 |
5.2 基于集成节点的网络互连与汇聚机制的仿真 |
5.2.1 业务源的模拟 |
5.2.2 PON 与OBS 网络直接互连的仿真 |
5.2.3 基于集成节点的PON 与OBS 网络互连仿真 |
5.3 业务时延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光突发交换路由协议研究及TCP over OB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 |
1.3 课题意义 |
1.3.1 路由算法部分 |
1.3.2 TCP over OBS部分 |
1.4 国内外现状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网络综述 |
2.1 下一代光网络发展趋势 |
2.2 光突发交换网络结构分析 |
2.2.1 光交换技术 |
2.2.2 OBS的产生 |
2.2.3 OBS工作原理 |
2.2.4 OBS网络结构 |
2.3 光突发交换网络关键技术 |
2.3.1 突发帧结构的组装 |
2.3.2 控制协议 |
2.3.3 资源调度机制 |
2.3.4 竞争解决机制 |
第三章 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3.1 典型路由协议 |
3.1.1 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3.1.2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3.1.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3.2 OBS类OSPF路由技术 |
3.3 GMPLS与OBS的结合 |
3.4 新协议研究 |
第四章 TCP OVER OBS研究 |
4.1 TCP over OBS总述 |
4.2 新型OBS边缘节点结构设计 |
4.3 TCP over OBS边缘节点重传机制的研究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解决OBS网络中QoS的更优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课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网络理论基础 |
2.1 光网络的发展历程 |
2.1.1 同步数字体系 |
2.1.2 波分复用 |
2.1.3 光传送网 |
2.1.4 IP over WDM技术 |
2.1.5 自动交换光网络 |
2.1.6 下一代光网络发展趋势 |
2.2 光突发交换体系结构分析 |
2.2.1 OBS网络的提出 |
2.2.2 OBS网络结构 |
2.2.3 OBS网络工作方式 |
第三章 光突发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简介 |
3.1 OBS网络控制协议 |
3.2 突发数据包冲突机制 |
3.3 波长变换 |
3.4 光延迟 |
3.4.1 基本原理 |
3.4.2 优缺点 |
3.5 偏射路由 |
3.6 突发包分段 |
3.7 资源预留和调度机制研究 |
3.7.1 LAUC |
3.7.2 LAUC-VF |
3.7.3 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 |
第四章 仿真平台介绍 |
4.1 NS2仿真平台的介绍 |
4.1.1 NS2分裂对象模型 |
4.1.2 NS2工作机制 |
4.1.3 NS2仿真元素 |
4.2 OBS-NS仿真平台的介绍 |
4.2.1 边缘节点模块 |
4.2.2 核心节点模块 |
第五章 新型光突发自适应控制协议INIA |
5.1 INI混合信令协议 |
5.1.1 TAW控制协议 |
5.1.2 INI控制协议 |
5.2 新型光突发自适应控制协议的改进 |
5.3 新协议在创新方面的尝试 |
5.4 仿真模型及结果分析 |
5.5 对于资源预留和调度机制的研究 |
5.5.1 QoS冲突处理方案 |
5.5.2 针对LAUC进行的改进 |
第六章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发展概述 |
1.2 光线路交换 |
1.3 光分组交换 |
1.4 光突发交换 |
1.4.1 光突发交换起源 |
1.4.2 光突发交换原理 |
1.4.3 光突发交换节点结构与功能 |
1.4.4 光突发交换技术研究现状 |
1.4.5 光突发交换技术实用化的挑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成果 |
第二章 有限波长转换能力光突发交换网络 |
2.1 引言 |
2.2 波长转换器概述 |
2.3 配置波长转换器的OBS 节点 |
2.4 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网络 |
2.4.1.OBS-LWCC 网络定义 |
2.4.2.OBS-LWCC 网络拓扑 |
2.4.3.OBS-LWCC 结构分析 |
2.5.OBS-LWCC 网络关键技术 |
2.6.OBS-LWCC 网络模型与仿真 |
2.6.1 网络模型及系统设定 |
2.6.2 仿真平台的具体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BS-LWCC 网络中的资源预约与信令控制协议 |
3.1 引言 |
3.2 传统OBS 网络中的信令协议 |
3.2.1.JIT 协议 |
3.2.2.JET 协议 |
3.2.3.DoD 协议 |
3.2.4 已有协议的性能对比 |
3.3 按需波长重配置(WAoD) |
3.3.1.WAoD 基本工作原理 |
3.3.2.WAoD 控制包定义 |
3.3.3.WAoD 处理步骤与实例说明 |
3.3.4.WAoD 伪代码实现 |
3.3.5.W AoD 网络应用 |
3.4 基于竞争限制的信令协议(CLSP) |
3.5 OBS-LWCC 网络中信令协议的性能仿真 |
3.5.1 仿真模型 |
3.5.2 数值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BS-LWCC 网络中的波长选择与分配机制 |
4.1 引言 |
4.2 传统OBS 网络中的波长选择及分配机制 |
4.2.1.F irst-Fit 算法与Random 算法 |
4.2.2 优先级策略概述 |
4.3 动态波长选择与分配机制PWA-leg |
4.3.1.PWA-leg 算法设计 |
4.3.2 几种动态算法的对比 |
4.3.3.PWA-leg 性能仿真 |
4.4 静态波长选择算法LCGA |
4.4.1 问题描述 |
4.4.2. 启发式算法设计 |
4.4.3. LCGA 网络应用 |
4.4.4. LCGA 性能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BS-LWCC 节点数学分析模型与全网路由算法 |
5.1 引言 |
5.2 全波长转换能力OBS 交换节点的数学分析模型 |
5.3 OBS-LWCC 交换节点的数学分析模型 |
5.3.1.5 PF 共享模式下全配备LRWC 库 |
5.3.2.5 PF 共享模式下不足量配备LRWC 库 |
5.4 OBS-LWCC 网络中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路由算法 |
5.4.1 问题描述 |
5.4.2 算法设计 |
5.4.3 路由算法的性能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业务的下一代通用标记光突发交换体系 |
6.1 引言 |
6.2.G LOBS 网络体系 |
6.2.1.GLOBS 系统设计思想 |
6.2.2.GLOBS 系统功能结构 |
6.3.GLOBS 体系关键技术 |
6.3.1 面向多业务的综合承载 |
6.3.2 资源工程与流量工程 |
6.3.3 缩小标签空间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成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关于OBS-LWCC 节点数学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1.1 仿真模型 |
1.2 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 |
附录B 关于整数线性规划路由算法的更多计算结果 |
1.1 无波长转换的OBS 网络 |
1.2 稀疏分布波长转换的OBS 网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和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光突发交换OBS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突发交换OBS的技术简述和研究现状 |
1.2.1 OBS的提出 |
1.2.2 OBS的网络结构 |
1.2.3 OBS的基本工作原理 |
1.2.4 OBS的网络资源预留和调度机制 |
1.2.4.1 OBS资源预留过程 |
1.2.4.2 OBS资源预留过程相关参数 |
1.2.4.3 OBS资源调度机制 |
1.2.5 OBS的研究现状 |
1.3 新型的OBS边缘节点技术—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技术 |
1.3.1 FBA的提出 |
1.3.2 FBA的定位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基础 |
1.4.2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策略的研究 |
2.1 背景概述 |
2.1.1 路由选择策略 |
2.1.2 OBS路由选择策略 |
2.2 OBS网络中的优化波长路径算法的研究 |
2.2.1 引言 |
2.2.2 对现已提出算法的分析 |
2.2.2.1 附加节点方案 |
2.2.2.2 专用链路方案 |
2.2.3 新型的优化路径(RCF)算法 |
2.2.3.1 RCF算法模型 |
2.2.3.2 RCF算法模型描述 |
2.2.4 仿真验证 |
2.2.4.1 性能比较 |
2.2.4.2 波长转换器成本和波长转换器容量的变化 |
2.2.5 算法小结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光突发交换汇聚算法的研究 |
3.1 背景概述 |
3.1.1 OBS网络的边缘节点 |
3.2 OBS汇聚组装机制 |
3.2.1 OBS网络中传输效率 |
3.2.2 BDP的最小长度 |
3.2.3 突发包组装时间 |
3.3 新型突发汇聚算法的研究 |
3.3.1 引言 |
3.3.2 新型汇聚算法 |
3.3.3 性能分析 |
3.3.4 小结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光突发交换竞争解决机制的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1.1 竞争产生的原因 |
4.1.2 解决突发竞争的主要方案 |
4.2 竞争解决方案概述 |
4.2.1 波长变换解决方案 |
4.2.2 光延迟(FDL)(缓存)解决方案 |
4.2.3 偏射路由解决方案 |
4.2.4 突发包分段丢弃解决方案 |
4.3 突发竞争解决机制的研究 |
4.3.1 一种新型的OBS网络突发竞争解决方案 |
4.3.1.1 引言 |
4.3.1.2 新型突发竞争解决方案 |
4.3.1.3 性能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TCP over OBS的理论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1.1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层协议 |
5.1.2 TCP的演变和发展现状 |
5.1.3 TCP over OBS的研究现状和本章的内容 |
5.2 OBS和TCP模型 |
5.2.1 OBS网络拓扑 |
5.2.2 OBS On-Off源业务模型 |
5.2.3 OBS损失模型 |
5.2.4 TCP模型 |
5.2.5 TCP和OBS结合的模型 |
5.3 OBS网络中TCP吞吐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1 OBS新特性及对TCP造成的影响 |
5.3.2 TCP拥塞控制机制 |
5.3.3 分析方法 |
5.3.4 数学模型 |
5.4 TCP over OBS性能仿真测试 |
5.4.1 仿真平台概述 |
5.4.2 部分仿真结果和结论 |
5.5 新型OBS边缘节点结构设计 |
5.5.1 新型OBS边缘节点功能描述 |
5.5.2 数据在OBS新型边缘节点下的流程 |
5.6 TCP over OBS边缘节点重传机制的研究 |
5.6.1 TCP over OBS边缘节点重传机制 |
5.6.2 TCP over OBS边缘节点重传机制例举 |
5.6.3 TCP over OBS边缘节点重传机制性能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支持OBS的边缘接入节点及系统仿真设计 |
6.1 背景概述 |
6.1.1 下一代接入网技术发展概述 |
6.1.2 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接入模式 |
6.1.3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
6.2 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技术 |
6.2.1 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FBA技术的基本描述 |
6.2.2 支持OBS的FBA网络结构 |
6.3 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技术的系统设计 |
6.3.1 支持OBS网络的FBA节点结构 |
6.3.2 FBA时隙 |
6.3.3 时隙分配 |
6.3.4 信道建立 |
6.3.5 时隙预留 |
6.3.6 交换 |
6.3.7 FBA信道 |
6.3.8 多播信道 |
6.3.9 扩展性 |
6.3.10 网络控制器NC |
6.4 FBA信道的研究 |
6.4.1 FBA信道 |
6.4.1.1 FBA信道分类 |
6.4.1.2 FBA信道特点 |
6.4.2 FBA的信道建立方式 |
6.4.2.1 FBA中快速建立连接——顺序建立连接的方式 |
6.4.2.2 FBA中快速建立连接——并行建立连接的方式 |
6.4.2.3 点到点的信道建立方式 |
6.4.2.4 广播信道建立方式 |
6.4.2.5 多播信道建立方式 |
6.4.3 时隙重新分配和更改信道容量 |
6.4.3.1 时隙重新分配 |
6.4.3.2 更改信道容量 |
6.4.4 信道建立时的资源预留 |
6.4.4.1 流量变化很小情况下的资源预留 |
6.4.4.2 突发情况下的资源预留 |
6.5 FBA网络的QoS |
6.6 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网FBA的系统仿真设计 |
6.6.1 FBA仿真平台概述 |
6.6.2 设计特点 |
6.6.3 FBA网络模型 |
6.6.4 FBA接入节点模型 |
6.6.5 FBA节点模型的功能模块 |
6.6.5.1 地址管理 |
6.6.5.2 时隙池管理 |
6.6.5.3 网络管理子系统 |
6.6.5.4 用户接口 |
6.6.6 FBA时隙管理协议处理单元 |
6.6.6.1 信道协议处理单元 |
6.6.6.2 算法协议处理单元 |
6.6.6.3 时隙管理协议处理单元 |
6.6.6.4 拓扑发现协议处理单元 |
6.6.7 开发环境 |
6.7 总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工作总结与创新 |
7.2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着作 |
附录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8)光突发交换网络中高速业务承载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的发展 |
1.2 光交换技术 |
1.2.1 光路交换(OCS) |
1.2.2 光分组交换(OPS) |
1.2.3 光突发交换(OBS) |
1.2.4 不同交换技术的对比 |
1.3 光突发交换网络 |
1.3.1 OBS技术研究现状 |
1.3.2 OBS网络关键技术 |
1.3.3 OBS网络业务承载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绝对QoS区分的OBS网格技术研究 |
2.1 网格及其QoS特征 |
2.1.1 网格及其业务特征 |
2.1.2 网格QoS技术 |
2.2 OBS网格体系结构 |
2.3 绝对QoS区分的OBS网格技术研究 |
2.3.1 OBS网格边缘路由器的QoS策略 |
2.3.2 OBS网格核心路由器的QoS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CP变体在高速长距离OBS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
3.1 TCP协议及其变体 |
3.1.1 TCP协议及其现状 |
3.1.2 TCP变体 |
3.2 高带宽长距离OBS试验平台的建立 |
3.2.1 OBS试验平台 |
3.2.2 高带宽长距离OBS试验平台的建立 |
3.3 传统TCP在长距离OBS试验网络中的性能研究 |
3.4 基于丢失控制的TCP变体在长距离OBS试验网络性能 |
3.4.1 基于丢失控制的TCP算法的效率性 |
3.4.2 基于丢失控制的TCP算法的稳定性 |
3.4.3 基于丢失控制的TCP算法的收敛性 |
3.5 基于时延控制的TCP算法在长距离OBS试验网络性能 |
3.6 ACK组装效应对HSTCP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HSTCP调步在OBS试验网络中的性能研究 |
4.1 TCP调步(pacing)技术 |
4.1.1 TCP调步 |
4.1.2 TCP调步在OBS网络中的应用状况 |
4.2 HSTCP调步在OBS试验网络中的性能研究 |
4.2.1 HSTCP调步的吞吐量性能 |
4.2.2 HSTCP调步的吞吐量稳定性 |
4.2.3 HSTCP调步的平均往返时延性能 |
4.2.4 HSTCP调步的平均往返时延稳定性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索引表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9)OBS中的预留协议和信道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全光通信的背景 |
1.3 国内外光突发交换(OBS)的研究状况 |
1.4 光突发交换(OBS)的发展前景展望 |
1.5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OBS)概述 |
2.1 三种光交换技术 |
2.1.1 光路交换OCS(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波长路由 |
2.1.2 光分组交换OPS(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
2.1.3 光突发交换(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2.2 OBS与OCS、OPS的比较 |
2.3 OBS网络特点 |
2.4 OBS网络构成 |
2.4.1 OBS核心节点 |
2.4.2 OBS边缘节点 |
第三章 OBS网络中的预留协议研究 |
3.1 OBS中的竞争解决方法介绍 |
3.1.1 OBS网络资源竞争的产生 |
3.1.2 光缓存 |
3.1.3 波长转换 |
3.1.4 偏转路由 |
3.1.5 Burst分片技术 |
3.2 避免竞争冲突的资源预留协议探索实现 |
3.2.1 JIT与JET资源预留方式 |
3.2.2 带冲突避免的JET协议的BCP结构 |
3.2.3 带冲突避免的JET协议工作原理 |
3.2.4 分析 |
第四章 OBS网络中的信道调度算法研究 |
4.1 OBS中的组装机制 |
4.2 主要的信道调度算法 |
4.2.1 最近可用信道调度算法LAUC |
4.2.2 最近可用信道插空算法LAUC-VF |
4.3 支持区分服务的可抢占式LAUC-VF算法 |
4.3.1 支持区分服务的封装算法 |
4.3.2 波长分组 |
4.3.3 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异步全光分组交换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全光分组交换网的关键技术 |
1.1.1 分组竞争 |
1.1.2 全光信号处理 |
1.1.3 边缘节点的光分组组装 |
1.2 自相似业务流对全光交换网的影响 |
1.2.1 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网络业务 |
1.2.2 自相似业务流发生源的研究 |
1.2.3 自相似参数的估值 |
1.2.4 基于自相似业务流的网络性能研究 |
1.3 光网络的生存性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高速自相似业务流源的硬件实现 |
1.4.2 自相似业务流的快速估值研究 |
1.4.3 边缘节点光分组组装、整形机制的研究 |
1.4.4 全光边缘节点与核心节点的结构设计及其调度算法 |
1.4.5 O-RPR网络生存性研究 |
2 自相似业务流源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ON/OFF模型构建自相似源 |
2.1.2 ON/OFF自相似流源的特性研究 |
2.2 快速Hurst指数估值过程 |
2.2.1 自相似随机序列的小波分解 |
2.2.2 经验模态分解(EMD) |
2.2.3 R/S估值法 |
2.2.4 快速估值过程结果分析 |
2.3 自相似数据流源的研制 |
2.3.1 自相似流源的关键算法 |
2.3.2 自相似流源算法的硬件实现 |
2.3.3 自相似流源的性能 |
2.4 小结 |
3 全光网分组组装机制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全光分组交换网络节点结构 |
3.3 边缘节点组装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
3.4 三种典型OBS光分组组装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
3.5 各组装算法场景建模 |
3.6 各分组组装算法对业务流的整形性能 |
3.7 小结 |
4 基于全光缓存器的边缘节点与核心节点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FDLs的边缘节点 |
4.2.1 基于FDLs的边缘节点的结构与分析 |
4.2.2 基于FDLs的边缘节点的建模 |
4.2.3 边缘节点的性能分析 |
4.3 基于DLOB的全光缓存器的OPS节点设计 |
4.3.1 全光缓存器的结构 |
4.3.2 基于DLOB全光缓存器的OPS节点结构 |
4.3.3 DLOB全光缓存器的功能分析 |
4.3.4 DLOB全光缓存器的建模 |
4.3.5 交换节点性能分析 |
4.3.6 小结 |
5 光弹性分组环网的生存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弹性分组环网的保护机制 |
5.3 弹性分组环网的流量分析数学模型 |
5.4 三种保护机制下的吞吐量变化分析 |
5.4.1 源路由保护机制 |
5.4.2 回绕保护机制 |
5.4.3 可控源路由保护机制 |
5.5 仿真结果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缩写词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A QoS-Guanranteed Scheduling Algorithm with High Throughput for Edge Nodes of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云服务的光互联网络技术研究[D]. 张东旭.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2)
- [2]G-OBS网络多可达性信道资源调度机制研究[D]. 严海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3]基于集成节点的互连网络与突发汇聚机制的技术研究[D]. 陈明亮.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4]光突发交换路由协议研究及TCP over OBS研究[D]. 张要强.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5]解决OBS网络中QoS的更优方案[D]. 门乐.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许毅.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2)
- [7]光突发交换OBS关键技术的研究[D]. 宁帆.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光突发交换网络中高速业务承载技术的研究[D]. 蔡曙日.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9]OBS中的预留协议和信道调度算法研究[D]. 刘燕. 曲阜师范大学, 2008(10)
- [10]异步全光分组交换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魏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