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娇[1](202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对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亦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占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50%以上,分布广泛且坡缓地长。由于不同程度不尽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我国黑土坡耕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尤为严重。过度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使坡耕地种植面临更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结构稳定性变差等负面风险。近年来,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收后地表残留大量玉米秸秆难以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对多样化的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及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科学选择,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裂区实验,以3种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旋耕秸秆碎混,RT;翻耕秸秆深埋,PT)结合2种种植制度(玉米大豆轮作,SR和玉米连作,CS)为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4个采样期(0 d、50 d、100 d和150 d)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结果,系统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同时,结合机组作业相关测试结果和实验区调研数据,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集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应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分析,进而为寒区黑土坡耕地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寒区黑土坡耕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机械化耕种作业特点,构建了玉米茬地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包含土壤扰动量、进地次数、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技术生产率、产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15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均可通过田间实验和实地调研获取量化数据。(2)土壤物理特性随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规律实验研究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测定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数据,探究寒区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150 d的0-15 cm和15-30 cm土层,PT处理土壤坚实度均值分别低于NT和RT处理26.7%、32.3%和28.2%、32.3%。对于不同种植制度,在150 d的15-30 cm和30-45 cm土层,SR处理比CS处理土壤坚实度分别显着降低11.5%和15.4%,其他土层SR和CS处理土壤坚实度差异不显着。无论耕作措施及种植制度如何,土壤坚实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各因素对土壤坚实度影响的重要性表现为土层深度>坡地位置>耕作措施>种植制度。2)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10-20cm和20-3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5.8%、12.8%和17.5%;在150d的0-1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4.7%和19.7%,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土层,NT、RT和PT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无论50 d或150 d的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未随种植制度不同而产生显着性差异。除PT(50 d)处理外,无论50 d或150 d,每种处理的土壤容重在各土层深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3)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PT处理8.7%。在100 d的0-40 cm各土层,尽管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但NT处理均高于RT与PT处理。在150 d的10-20 cm土层,NT与PT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显着高于RT处理10.6%和10.2%,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CS处理,SR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提高2.3%、0.8%、0.8%和1.4%。除150 d外,0 d、50 d和100 d的土壤含水率在各土层均随耕地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上、下坡位间具有显着差异。4)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0 d的0-10 cm土层,PT处理土壤温度显着高于NT处理0.54℃,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50 d和100d的0-40 cm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150 d的20-3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0.47℃和0.55℃,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SR处理,CS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值分别提高4.8%、3.5%、1.0%和0.2%。在0 d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下坡位0.40℃、0.73℃和1.27℃、0.93℃。在150 d的0-10 cm土层,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上坡位0.70℃、0.58℃。(3)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技术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扰动量、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进地次数等机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扰动量在NT处理下最小(33330 mm2),RT处理下次之(169000 mm2),PT处理下最大(338000 mm2);进地次数在NT处理下较少(1次),RT和PT处理下较多(3次);土壤压实程度在NT处理下最小(1057 kg/m2),RT处理下次之(4435 kg/m2),PT处理下最大(5875 kg/m2);与NT和RT处理相比,PT处理显着降低玉米出苗率14.51%和14.22%,与NT处理相比,RT处理显着降低大豆出苗率10.20%;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在NT处理下最大(2.92 hm2/人),PT处理下次之(2.51 hm2/人),RT处理下最小(2.34 hm2/人);当量技术生产率在NT处理下最大(0.58 hm2/h),PT处理下次之(0.36 hm2/h),RT处理下最小(0.33 hm2/h)。(4)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经济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实地调研和田间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生产投入、产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机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从大豆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8139.3元/hm2),PT处理下次之(7498.7元/hm2),RT处理下最低(6318.9元/hm2);从玉米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9114.6元/hm2),PT处理下次之(8392.5元/hm2),RT处理下最低(7228.7元/hm2)。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投入总成本由高到低表现为PT(玉米)、RT(玉米)>NT(玉米)>PT(大豆)、RT(大豆)>NT(大豆)。投资回收期在NT处理下最短(第3.1年),RT处理下次之(第8.8年),PT处理下最长(第28.9年)。净现值在RT处理下最大(50.15万元),PT处理下次之(46.06万元),NT处理下最小(18.86万元)。内部收益率在NT和RT处理下均为12%,PT处理下仅为6%。(5)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与建议基于所构建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6种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得分顺序为CS+NT(0.651)>SR+NT(0.642)>SR+RT(0.415)>SR+PT(0.395)>CS+RT(0.381)>CS+PT(0.256)。无论轮作大豆还是连作玉米,综合评价结果均以NT处理得分最高;3种耕作措施下SR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值高于CS处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优选时,耕作措施应优先选用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种植制度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轮作制度。
张培鸽[2](2021)在《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齐奥奇[3](2021)在《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断替代人畜力量的繁重劳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技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玉米作为机械加工的三大粮食作物,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粮食作物。特别是机械化收获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这种影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全过程的发展。解决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问题,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机现代化水平。因此,玉米机械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从磐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玉米整体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模式和主要方法。以磐石市为例,探讨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玉米整体机械化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磐石市需要玉米整地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在整地,种植,植保,收割,干燥,秸秆整治等主要环节上实现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突破,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与农艺学,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人才素质,并促进磐石市农业机械发展的城市化快速发展。
阮华[4](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洪鑫[5](2021)在《吉林省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杜友,姚海,张园[6](2020)在《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保护性耕作具有防治农田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等作用,对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做法经验的基础上,介绍我国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情况,并从应用面积、应用范围、装备水平、技术模式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保护性耕作发展过程中在农艺技术、机具性能、农民认识和投入保障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保护性耕作在适宜区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丽[7](2020)在《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人工造林种草、修筑梯田、建设坝系、生态工程等。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的16亿t减少到近年的3亿多t,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在已有的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研究中,往往将工程措施(治坡、治沟、治沙、水利工程)、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耕作措施一并讨论,而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往往是政府进行投入(如修建谷坊、退耕还林等),农户参与;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农户是主体,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做出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政府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服务。农户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显着减少了径流冲刷,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业产量。随着农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农户在经济、资源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这些差异导致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学者更多关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如何?农户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技术采用意愿、技术采用决策(包括技术采用强度)、技术效果等动态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解决以上问题是提高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进行梳理,推导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基于2019年1月-3月对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1237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Log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采用决策及效果的影响,旨在把握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调查的1237个样本中,农户对技术本身的认知水平较高,70%的农户都听说过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农户对三项技术的便利性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仅有25.22%的农户愿意采用等高耕作技术;深松耕技术采用愿意最高,61.68%的农户愿意采用;56.35%的农户愿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33.39%的农户没有采用任何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9.64%的农户采用了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32.09%的农户采用了两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4.88%的农户采用了三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74.11%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71.08%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8.2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85.0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仅有39.3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2)构建衡量农户资源禀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禀赋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两个角度测度。资源禀赋水平中,经济资源禀赋主要是从农户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角度进行衡量,包括农户家庭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收入来源途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耕地规模和耕地质量,包括实际耕种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社会资源禀赋主要考察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情况。资源禀赋结构方面,运用熵值法测度,将样本农户划分为经济占优型、自然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经济占优型农户有413户,占总样本的33.4%;自然占优型农户有366户,占总样本的29.6%;社会占优型农户有458户,占总样本的37%。(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认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正向影响。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中,不同禀赋类型的农户存在明显差异。(4)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灌溉条件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对于等高耕作技术,技术认知在实际耕种面积对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对于深松耕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影响技术采用意愿的为部分中介;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实际耕种面积、耕地细碎化、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技术采用意愿中为部分中介。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明显差异。(5)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采用意愿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在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实际耕种面积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完全中介;技术采用意愿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部分中介。在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有明显差异。(6)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7)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负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明显差异。
夏杰[8](2020)在《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稳定其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关注点。小麦种植地区多分布在旱作农业区,常年面临着降水不足、降水不均的问题。并且,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越来越强调精耕细作,过度使用机械设备不仅降低了土壤的固水蓄水能力,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推广免耕技术是有效缓解我国耕地质量退化,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探究影响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因素,评价免耕技术的实施效果,能够为免耕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的小麦总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4.8%,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也是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因此本文选择该五省作为样本省份,从中选取2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现状,探究了农户对免耕技术的了解途径、采用与未采用原因、所持态度等。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技术的农户占多数,占受访农户的62%;农户主要通过电视宣传和乡村广播来了解免耕技术;减少耕地成本和对免耕技术不了解分别是农户选择与未选择免耕技术的主要原因;在接受了相关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后,大部分已经采用了免耕技术的农户仍然愿意继续采用,超过1/3的未采用者也愿意尝试免耕技术。其次,利用分层结构模型,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对影响农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农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差异的原因中,有42.9%来自不同村庄的环境因素,表明农户特征和村庄特征均会影响农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决策行为;户主有过特殊经历、偏好风险、接受过宣传和培训以及家庭耕地总面积较大、耕地总块数较少的农户会更加倾向于采用免耕技术;村庄距县城(区)距离和是否统一办理农业保险会显着加强或减弱农户层次特征对采用免耕技术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行为选择对小麦产出影响的计量模型,得出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行为选择对小麦产出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平均亩产量为434.02kg,比未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多约30kg,且产量更稳定;如果采用者不采用免耕技术,则其小麦产量将相应减产7%,证实了采用免耕技术可以提高小麦单产。
黄晓慧[9](2019)在《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黄土高原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多方面和深远的,甚至可能是不可逆的。实践表明,水土保持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够改善农户生产和生活环境,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在黄土高原区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对于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减少洪涝等灾害的发生,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户是水土保持技术的终端采用者,其采用行为不仅有利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还可以获得增产增收回报,同时提供了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产品。然而,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行为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采用率不高,使得水土保持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主要受到农户本身及其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作为农户自身及其环境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资本禀赋作为家庭成员及整个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对于个人行为的选择和决策具有显着的影响。农户行为通常会面临着一定的资本禀赋约束,农户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其自身和家庭的资本禀赋状况,如果自身资本禀赋不足,农户可能就不会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因此会表现出较低的采用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技术是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技术,水土保持技术不仅能够给农户带来经济效应,同时能够给农户自身和社会带来生态效应,而且有些水土保持技术投资比较大,因此,需要政府对具有良好性能的水土保持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宣传、投资、组织与补贴,激励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此外,农户在根据自身的资本禀赋做出决策的同时,会根据政府支持政策对其行为进行调整。那么,在我国现行制度下,资本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有何影响?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有何影响?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政策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关系?水土保持技术具有怎样的效应?本研究旨在解答上述问题。因此,本文基于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双重视角,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综述的基础上,基于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态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展开以下系列的研究。首先,梳理了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描述了样本农户的情况;其次,构建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资本禀赋进行测度,运用加权平均法对政府支持进行测度;再次,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双变量Probit模型、二元Logistic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二元Probit模型等计量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两者对认知、决策、选择、程度的影响,利用内生转换模型考察了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经济效应,利用Order Probit模型考察了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生态效应,利用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区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现状。对调研数据加以分析发现,在1152户农户当中,65.19%的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生态环境改善价值有一定的认知,53.56%的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增产价值有一定的认知,48.78%的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增收价值有一定的认知。可见,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并不是很高。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的农户比例分别为63.63%、54.08%、20.92%,总体而言,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率并不是很高。45.75%的农户只采纳一种水土保持技术,29.34%的农户采纳了两种水土保持技术,11.37%的农户采纳了三种水土保持技术,13.54%的农户一种水土保持技术都没有采纳,可见,采用整套水土保持技术的农户比例很低,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比较低。(2)农户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测度及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资本禀赋。整体来看,农户的资本禀赋水平差异较大,资本禀赋总指数均值为5.666,而最低值为3.461,最高值为9.041,相差近6个单位。就五大资本禀赋的均值比较而言,社会资本(1.622)>人力资本(1.215)>物质资本(1.213)>金融资本(0.809)>自然资本(0.805),农户之间分化比较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总体上来说,采纳水土保持技术的农户资本禀赋高于未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农户的资本禀赋。关于政府支持。46%的农户表示政府开展过水土保持技术相关的宣传活动,38%的农户表示政府开展过水土保持技术相关的推广活动,65%的农户表示政府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过投资,64%的农户表示政府组织过实施水土保持技术,64%的农户表示政府对采纳水土保持技术进行补贴。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总体上来说,采纳水土保持技术的农户的政府支持高于未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农户的政府支持。(3)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增产价值认知具有重要影响。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增收价值认知具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生态价值认知具有重要影响。(4)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政府支持、技术认知正向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金融资本负向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政府支持对资本禀赋与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5)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实际采用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社会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影响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关系中政府支持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资本禀赋、金融资本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生物技术具有负向作用。物质资本、政府支持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生物技术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生物技术的影响中政府支持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资本禀赋、自然资本、金融资本、政府支持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影响中政府支持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可见,在农户选择采用不同水土保持技术中资本禀赋具有异质性。资本禀赋、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的影响中政府支持具有正向调节效应。(6)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本中总收入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意愿具有负向作用。资本禀赋、社会资本中相互信任、自然资本、自然资本中耕地面积和政府支持具有促进作用。(7)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平均处理效应在1%的水平上显着。从平均期望农业产出来看,在考虑反事实假设下,当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农户未采用水土保持技术时,亩均农业产出将下降0.1433(2.01%),当未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时,亩均农业产出将增加0.9068(12.12%)。同时,水土保持技术的生态效应明显。(8)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强水土保持技术宣传,强化农户生态绿色教育;第二,丰富农户的资本禀赋,突破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禀赋约束。促进土地流转,增加自然资本,加强培训,提高农户人力资本,加强金融支持,提高农户金融资本,丰富农户物质资本,加强社会网络,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第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综合运用技术补贴、宣传、推广等多种形式,逐步强化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进行一定的政府投资以此吸引社会投资,不断完善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积极性。
路战远,程玉臣,王玉芬,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任永峰,张德健[10](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章以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例,阐述了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特点、保护性耕作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情况;总结了农牧交错区高秆穴播作物模式、矮秆条播作物模式、块根块茎类少耕带作模式和草原改良模式等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阐明了农牧交错区在保护性耕作发展中与农业区划结合不够、农艺技术创新滞后、机械装备专用性和可靠性低、杂草发生及危害严重等突出问题;对今后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定位、发展趋势、内涵界定、装备选择和长效机制建立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趋势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机械化耕种方式发展动态 |
1.2.2 机械化作业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综合评价概述 |
2.1.2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2.2 待评价机械化耕种方式确定 |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 |
2.4.1 技术效应指标 |
2.4.2 经济效应指标 |
2.4.3 生态效应指标 |
2.5 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农业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实施 |
3.2.5 实验数据测试与处理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坚实度特性 |
4.1.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1.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1.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1.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1.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4.2 土壤容重特性 |
4.2.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2.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2.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2.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3 土壤水热特性 |
4.3.1 随生育期累积响应规律 |
4.3.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3.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3.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 |
5.1 技术效应指标 |
5.1.1 土壤扰动量 |
5.1.2 机组进地次数 |
5.1.3 土壤压实程度 |
5.1.4 出苗率 |
5.1.5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
5.1.6 技术生产率 |
5.2 经济效应指标 |
5.2.1 产量及产值 |
5.2.2 成本投入 |
5.2.3 利润 |
5.2.4 投资效果 |
5.3 生态效应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6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6.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 指标权重确定 |
6.2.1 权重确定方法 |
6.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6.3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综合评价方法 |
6.3.2 基于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评价模型 |
6.4 评价结果分析 |
6.5 对策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的现状 |
2.1 磐石市的发展状况 |
2.1.1 自然状况 |
2.1.2 社会发展状况 |
2.1.3 农业生产状况 |
2.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
2.2.1 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 |
2.2.2 农机化作业机械化领域拓宽 |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 |
2.2.4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需要不断增加 |
2.2.5 农机化重点推广项目得到推广 |
2.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
2.3.1 农机化水平不高 |
2.3.2 农机管理不到位 |
2.3.3 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
2.3.4 政府投资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比较 |
3.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 |
3.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流程 |
3.1.2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特点 |
3.1.3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有关机具 |
3.1.4 借鉴梨树保护性耕作模式 |
3.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 |
3.2.1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具体流程 |
3.2.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优点 |
3.3 玉米全程机械化与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 |
3.3.1 各阶段农业机械的比较 |
3.3.2 收获比较 |
3.3.3 效益比较 |
3.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广的效益分析 |
3.4.1 社会效益 |
3.4.2 生态效益 |
3.4.3 经济效益 |
3.4.4 增收节支效益分析 |
3.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成果 |
3.6 磐石市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和优势 |
3.7 本章小结 |
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因素 |
4.1.1 土壤条件 |
4.1.2 玉米品种 |
4.1.3 种植规模 |
4.2 社会经济因素 |
4.2.1 农机化政策 |
4.2.2 资金投入 |
4.2.3 农机文化 |
4.3 装备技术因素 |
4.3.1 土地经营体制 |
4.3.2 机械设备基础 |
4.4 本章小结 |
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
5.1 增强科学主观能动性,改善不利自然因素 |
5.1.1 科学管理,改良土壤条件 |
5.1.2 精心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玉米种子换代增产 |
5.1.3 多措并举,优化组合种植规模 |
5.2 科学统筹,改善社会经济因素 |
5.2.1 加强农机化扶持政策,推进玉米农机化模式 |
5.2.2 减少政府资金负担,鼓励农民入社 |
5.2.3 注重农机文化,培养农机人才 |
5.3 规范土地经营,改善装备技术 |
5.3.1 规范土地经营体制,促进生产要素配置 |
5.3.2 加大政策扶持,改善机械设备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流转 |
2.1.2 土地流转规模 |
2.1.3 土地流转期限 |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契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2.1 要素替代效应 |
3.2.2 人力资本效应 |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
4.1 调研过程 |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户主基本特征 |
4.3.2 家庭特征 |
4.3.3 生产特征 |
4.3.4 土地流转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
5.1.1 模型介绍 |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1.1 模型设定 |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6)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发展保护性耕作现状 |
1.1 政府重视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基本前提 |
1.2 成熟的机具和技术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根本保障 |
2 我国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 |
2.1 应用面积不断增长 |
2.2 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
2.3 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
2.4 技术模式基本形成 |
2.5 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
1) 节本增效,提高农民收入。 |
2) 培肥地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
3) 蓄水保墒,改善生态环境。 |
3 存在的问题 |
3.1 保护性耕作配套农艺技术有待完善 |
3.2 保护性耕作机具尚需进一步改进 |
3.3 农民对保护性耕作认识不够 |
3.4 保护性耕作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
4 发展保护性耕作对策建议 |
4.1 加强机艺融合,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综合配套水平 |
4.2 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性能 |
4.3 加强宣传培训,发挥规模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 |
4.4 加强政策扶持,探索长效运行发展机制 |
5 结论 |
(7)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户技术采用研究 |
1.3.2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
1.3.3 农户资源禀赋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禀赋 |
2.1.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
2.1.3 农户技术采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 |
2.3.1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2.3.2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2.3.3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决策的影响 |
2.3.4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情况 |
3.2.1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情况分析 |
3.2.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情况分析 |
3.2.3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情况分析 |
3.2.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
3.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 |
3.3.2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低 |
3.3.3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际采用率偏低 |
3.3.4 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评价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资源禀赋测度 |
4.1 资源禀赋测度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设计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资源禀赋测度过程 |
4.2.1 资源禀赋水平测度方法 |
4.2.2 资源禀赋水平因子分析结果 |
4.2.3 资源禀赋结构测度方法 |
4.2.4 资源禀赋分析结果 |
4.3 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1 经济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3 社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5.3.1 统计推断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资源禀赋水平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5.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6.3.1 统计推断 |
6.3.2 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6.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7.3.1 统计推断 |
7.3.2 模型构建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资源禀赋和采用意愿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7.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8.3.1 统计推断 |
8.3.2 模型构建 |
8.4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 |
8.4.1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
8.4.2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生态效果的影响 |
8.5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分析 |
8.5.1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 |
8.5.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
1.3.1 国内外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3.2 国内外关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免耕技术对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2.2.1 问卷设计 |
2.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和采用现状分析 |
3.1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现状分析 |
3.2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采用现状分析 |
3.2.1 小麦种植户的基本特征与采用现状分析 |
3.2.2 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
3.2.3 小麦种植户未采用免耕技术的原因分析 |
3.2.4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态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与变量选取 |
4.2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4.2.1 零模型 |
4.2.2 随机效应模型 |
4.2.3 随机斜率模型 |
4.3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3.1 零模型估计结果 |
4.3.2 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4.3.3 随机斜率模型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2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1 小麦产量计量设定 |
5.2.2 小麦种植户耕作模式决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模型设定 |
5.2.3 免耕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处理效应估计 |
5.3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变量选择 |
5.4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免耕技术采用决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
5.4.2 免耕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黄土高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 |
1.1.2 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
1.1.3 水土保持技术是应对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
1.1.4 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在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中扮演重要角色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水土流失 |
2.1.2 水土保持技术 |
2.1.3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 |
2.1.4 资本禀赋 |
2.1.5 政府支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3 影响机理分析 |
2.3.1 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 |
2.3.2 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2.3.3 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的影响 |
2.3.4 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 |
2.3.5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效应 |
2.3.6 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区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现状分析 |
3.1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治理进展 |
3.1.1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现状 |
3.1.2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危害 |
3.1.3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展 |
3.1.4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描述 |
3.2.3 样本农户认知情况 |
3.2.4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情况 |
3.2.5 样本区域政府支持情况 |
3.3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3.3.1 农户对水土流失的风险感知不足 |
3.3.2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价值认知有待提高 |
3.3.3 农户生态补偿政策认知有待提高 |
3.3.4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率有待提高 |
3.3.5 政府支持程度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指标测度及特征分析 |
4.1 农户资本禀赋的测度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设计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4 测度方法 |
4.2 农户资本禀赋特征分析 |
4.2.1 农户资本禀赋原始表征指标特征分析 |
4.2.2 农户资本禀赋及其构成特征分析 |
4.3 政府支持测度及特征分析 |
4.3.1 政府支持的测度 |
4.3.2 政府支持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3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置 |
5.3.1 变量选择 |
5.3.2 模型构建:Ordinal Probit模型 |
5.4 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资本禀赋及其构成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 |
5.4.2 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 |
5.4.3 其他变量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采用决策的影响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置 |
6.3.1 变量选择 |
6.3.2 模型方法 |
6.4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采用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资本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6.4.2 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6.4.3 其他变量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6.5 政府支持对资本禀赋与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调节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实际采用的影响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置 |
7.3.1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7.3.2 模型构建 |
7.4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1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影响结果分析 |
7.4.2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生物技术影响结果分析 |
7.4.3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影响结果分析 |
7.4.4 政府支持对资本禀赋与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选择行为的调节效应 |
7.5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7.5.1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影响结果分析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政府支持对资本禀赋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程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3 数据说明、变量选择、模型构建 |
8.3.1 数据说明及样本特征 |
8.3.2 变量选择 |
8.3.3 模型方法 |
8.4 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8.4.1 资本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 |
8.4.2 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 |
8.4.3 其他变量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效应分析 |
9.1 问题的提出 |
9.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9.3 数据说明、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9.3.1 数据及样本基本情况 |
9.3.2 变量选择及说明 |
9.3.3 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 |
9.4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经济效应结果与分析 |
9.4.1 农业产出方程回归结果分析 |
9.4.2 处理效应分析 |
9.4.3 经济效应稳健性检验 |
9.5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生态效应结果与分析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情况 |
10.1.2 农户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特征 |
10.1.3 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认知的影响 |
10.1.4 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10.1.5 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实际采用的影响 |
10.1.6 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持续采用的影响 |
10.1.7 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效应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农户水土保持意识 |
10.2.2 提高农户的资本禀赋 |
10.2.3 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10.2.4 加强水土保持技术推广服务 |
10.2.5 完善农户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监督机制 |
10.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区域概况及生态环境特点 |
1.1 农牧交错区区域概况 |
1.2 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特点 |
1.2.1 干旱缺水,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1.2.2 水土流失严重 |
1.2.3 天然草地退化严重 |
2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阶段 |
2.2 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
3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 |
3.1 秸秆留茬覆盖技术及成效 |
3.2 免少耕播种技术及成效 |
3.3 深松技术及成效 |
3.4 轮作休耕技术及成效 |
3.5 杂草防控技术及成效 |
3.6 农艺配套技术及成效 |
4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模式 |
4.1 高秆穴播作物模式 |
4.2 矮秆条播作物模式 |
4.3 块根块茎类少耕带作模式 |
4.4 草原改良模式 |
5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5.1 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制定与农业区划结合不够 |
5.2 保护性耕作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5.3 机具的专用性和可靠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
5.4 病虫草害加重限制了保护性耕作进一步推广 |
6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趋势与建议 |
6.1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定位 |
6.2 能否成为主体耕作技术 |
6.3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涵与外延 |
6.4 关于装备问题 |
6.5 关于经费投入问题 |
6.6 关于长效机制问题 |
四、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D]. 王奕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D]. 张培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D]. 齐奥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4]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吉林省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D]. 洪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6]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 杜友,姚海,张园.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9)
- [7]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D]. 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D]. 夏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资本禀赋、政府支持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黄土高原区为例[D]. 黄晓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J]. 路战远,程玉臣,王玉芬,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任永峰,张德健.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