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肉瘤1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观春[1](2021)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为临床上子宫肉瘤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统计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法、Log-rank对数轶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子宫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89±10.709)岁,总体中位年龄为50岁。2.子宫肉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54.35%)和腹部包块(21.74%)。3.大多数子宫肉瘤患者B超可提示周围边界不清、伴有低回声区、血流信号丰富等表现。4.宫腔镜下病理组织检查提高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之间的术前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3)。5.肿瘤大小、FIGO、脉管浸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若有异常阴道流血并腹部包块短时间内增大,应怀疑子宫肉瘤可能。2.宫腔镜诊刮对诊断子宫肉瘤有较大意义。3.肿瘤大小越大、FIGO分期越晚,脉管浸润范围越大,子宫肉瘤预后越差。
袁航[2](2020)在《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s,UCS),也称恶性米勒管混合瘤或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s,MMMTs),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探讨子宫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建立UCS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8年1月-2018年12月间所有UC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月经情况、孕产次、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手术方式、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术后辅助治疗等。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术后复发、治疗及生存情况等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使用SPSS25.0软件及,Stata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累积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变量。认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47例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中位诊断年龄57岁,平均诊断年龄(55.17±12.77)岁,年龄范围15岁-81岁,发病年龄多集中于50岁-70岁(47.4%,27/47)。绝经前患者 17 例(36.2%,17/47),绝经后患者 30 例(63.8%,30/47)。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其次为异常阴道排液。另有2例患者因良性疾病行手术时意外发现。术前行影像学检查(盆腔多普勒超声、盆腹腔CT、盆腹腔MRI)提示宫腔、宫体或盆腔内具有丰富血流的占位性病变。术前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可正常或升高,缺乏特异性,最常见异常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为 CA-125。47例患者中42例于我院行手术,5例于外院行手术。参照2009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进行分期,FIGOⅠ期患者27例,其中FIGO ⅠA期11例,FIGO ⅠB 期 16 例;FIGO Ⅱ期 4 例;FIGO Ⅲ 12 例,其中 FIGO ⅢA 期 3例,FIGO ⅢB 期 6 例,FIGO ⅢC 期 3 例,包括 FIGO ⅢCl 期 1 例,FIGOⅢC2期2例。FIGOⅣ期4例,其中FIGO IVA期2例,FIGO IVB期2例。47例患者中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者17例,≥1/2肌层30者例;LVSI 阳性者17例;淋巴结阳性者5例,其中仅盆腔淋巴结阳性者2例,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者1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阳性者2例;肿瘤侵及宫颈间质者7例;肿瘤侵及宫旁组织者12例。多数病例由1种癌成分和1种肉瘤成分组成,2例有1种癌成分及≥2种肉瘤成分组成。癌成分组织学类型以内膜样癌为主,其次为浆液性癌;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者19例,中-低分化及低分化者24例,分化程度不详者4例。肉瘤成为同源性者24例,异源性者15例,不详者8例;同源性肉瘤成分多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异源性肉瘤成分多为软骨肉瘤和横纹肌肉瘤。47例患者中,术后未添加辅助治疗者4例,单独化疗者37例,同步放化疗者4例,化疗后添加放疗者2例。放疗方式均为EBRT。患者化疗方案多样化,初治化疗方案以铂类联合异环磷酰胺为主。随访开始时间为患者手术治疗时间,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47例患者中1例失访,失访率为2.1%。中位随访时间个20.3月(1.5-1 08.6个月)。18例患者报告了疾病进展或复发情况。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0个月,1年PFS为66.0%,3年PFS为27.7%。15例患者死亡,中位OS为20.2个月(1.5个月-108.6 个月),1 年 OS 为 70.2%,3 年 OS 为 31.9%。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侵及肌层深度(P=0.03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P=0.007)、肿瘤肉瘤成分组织学来源(P=0.005)和FIGO分期(P=0.003)与PFS存在相关性,患者确诊时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LVSI、淋巴结是否受累、肿瘤是否侵及宫颈间质、肿瘤是否侵及宫旁组织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PFS无明显相关性;肿瘤侵及肌层深度(P=0.04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P=0.037)、肿瘤肉瘤成分组织学来源(P=0.043)和FIGO分期(P=0.024)与OS存在相关性,患者确诊时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LVSI、淋巴结是否受累、肿瘤是否侵及宫颈间质、肿瘤是否侵及宫旁组织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OS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是PF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是O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按照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模式将UCS患者分为3组:类别1为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性者;类别2包括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性者及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性者;类别3为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性者。单因素分析表明该分组方式与OS存在相关性(P=0.039)。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学模式分组是O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与类别1相比,类别2及类别3患者死亡风险显着增加。结论1.子宫癌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多较差,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是PFS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和FIGO手术—病理分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3.按照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学模式进行亚组分析,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者预后最好,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者预后最差。
王袁[3](2020)在《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对于症状严重的妇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仍是手术,追踪术后病理,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ellular uterine leiomyoma,CUL)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它是特殊子宫肌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占特殊子宫肌瘤的95.45%。临床症状与普通子宫肌瘤症状类似,可导致月经异常、腹部包块、腹痛、流产等症状,给女性造成极大的困扰。远期随访,子宫肌瘤的术后复发率接近50%,约1/3的患者最终需要再次手术治疗,CUL则更易复发。CUL为交界性肿瘤,有恶性潜能,有术后易复发、转移等特点。因其临床表现难以与普通子宫肌瘤鉴别,临床医师对它认识不足,临床治疗常常忽视它交界性肿瘤的性质,当作普通子宫肌瘤处理,导致术后快速复发,甚至恶变。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索CUL的临床特点、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CUL术后复发的疗效,增强临床医生对CUL的认识,为CUL术后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0.01.01至2019.12.30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三所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9名CUL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到这期间确诊为普通子宫平滑肌瘤(Ordinary uterine leiomyoma,OUL)患者432例,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患者31例,分析CUL患者的年龄构成、临床表现、术前贫血情况、手术方式选择等临床特点,比较CUL与OUL、ULMS临床特点的差异。2、收集2010.01.01至2019.09.30在以上三所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排除肌瘤残留的CUL患者127例。通过电话、微信、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患者肌瘤的复发情况,分析CUL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特点的差异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3、收集2010.01.01至2018.04.20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CUL患者75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探究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CUL术后复发的疗效。研究结论:1.CUL高发于育龄期,绝经后发病率下降,其中40-49岁发病率最高。CUL的临床症状以月经异常最为常见,无症状查体发现肌瘤次之。超过1/3的CUL患者出现术前贫血,其中中重度贫血占贫血发生的56.6%。临床上CUL患者的手术处理以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选择腹腔镜手术较多。2.CUL与OUL的临床特点相比,CUL的平均发病年龄较OUL小,但其肌瘤的最大直径较OUL大。在孕产次、剖宫产史、肌瘤变性、肌瘤个数、术前贫血情况等特点两者无明显差异,通过临床特点难以鉴别两者。3.CUL与ULMS的临床特点相比,CUL的平均发病年龄较ULMS小。另外ULMS多产次及多孕次患者占的比例更大,术前血清CA-125异常升高的患者更多。较多CUL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查体发现肿瘤,而大部分ULMS因出现各种症状就诊,其中ULMS更易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症状。两者在剖宫产史、肿瘤最大直径、术前贫血情况等特点无明显差异。4.CUL术后复发组多个肌瘤及肌瘤最大直径大于50mm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复发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年龄、孕产次、肌瘤变性、术前贫血情况、手术方式等特点无明显差异。肌瘤个数是CUL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肌瘤个数越多CUL术后越容易复发。5.从短期和长期疗效观察,CUL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诺雷得不能降低肌瘤复发概率,且使用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因此,不推荐CUL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肌瘤复发。
林益琴,徐兴云,朱巍立[4](2020)在《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子宫肉瘤患者的预后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2例子宫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宫肉瘤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进行观察,以此判断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肉瘤病理类型与疾病复发风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3年与5年生存率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手术联合放疗与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相对较高,两者5年生存率和绝经前后复发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肉瘤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表现,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临床诊断的精准度,而在手术前借助子宫内膜刮诊可以辅助确诊。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与预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子宫肉瘤的病理类型。
张姣[5](2020)在《14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是一种混合性上皮和间叶性的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确诊为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来探讨APA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诊治方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9年9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例APA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分析诊治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14例患者发病的年龄在24~63岁,平均为(36.64±9.14)岁。完成生育7例,无生育史7例,其中6例无妊娠史,1例为原发性不孕症。14例患者BMI为18.44~39.51kg/㎡,平均为(26.32±6.61)kg/㎡。合并症及手术史:1例合并糖尿病史、1例合并高血压病史、2例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有乳腺纤维瘤的手术史、1例有子宫肌瘤核除术病史。10例患者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如不规律月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2例患者为下腹痛就诊发现,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APA患者的超声检查均提示宫内占位性病变或子宫内膜增厚,13例位于宫腔,其中4例提示位于宫腔下段,另1例位于宫颈;14例中7例测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为0.39~0.69,多为中高血流阻力。超声下诊断提示:6例提示子宫内膜息肉,4例黏膜下肌瘤,2例宫内回声异常,1例子宫内膜增厚,1例子宫内膜病变。14例中13例行宫腔镜检查,7例为单发的息肉样赘生物,6例为多发息肉样或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的乳突样突起,直径为0.3~3.1 cm;8例肿物表面可见异常血管;11例位于宫腔,其中2例位于宫腔下段,1例位于宫颈管,1例宫腔及宫颈管均存在。宫腔镜下诊断:13例中6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和/或宫颈息肉,其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11例行CA125检测,范围4.11~162.4U/ml。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范围59~105g/L。14例均经组织学病理确诊,其中11例经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病理确诊,2例诊断性刮宫确诊,1例全切术后确诊。14例中11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其中4例术后行孕激素辅助治疗,3例未进一步治疗,4例(3例合并子宫内膜癌,1例APA)再次行子宫切除术;2例诊刮术后(1例APA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子宫内膜腺肉瘤)行子宫切除术;1例2次诊刮术后未继续治疗;子宫切除术在宫腔镜病灶切除或诊刮术后7~49天。14例均随访至2020年2月,随访时间为5~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5个月。14例患者中7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其中4例术后行孕激素辅助治疗,3例未进一步治疗;1例8年后因肺癌死亡,6例无病生存。6例子宫切除术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癌III期术后1年因肺转移死亡,5例无病生存;1例2次诊刮术后15天因肾衰竭死亡。无生育史7例中,2例已行子宫切除术,1例因肾衰竭死亡,4例未孕。结论APA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上皮和间叶性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umors,MMT)。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病变多位于宫腔内,呈息肉样改变。临床表现以子宫异常出血为主,彩超及宫腔镜检查有病灶为单发或多发息肉样改变,周围内膜增厚不均且伴有丰富血流信号的提示,但没有特异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结构复杂、细胞具有非典型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平滑肌或纤维肌瘤性间质组成,需与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鉴别。APA可与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共存或进展为子宫内膜癌。APA治疗以子宫切除手术治疗为主,保留生育能力可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联合孕激素治疗。若无合并其它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林益琴,潘珊,徐兴云[6](2020)在《子宫(肿瘤)分碎术治疗早期子宫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子宫(肿瘤)分碎术治疗早期子宫肉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其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7年11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首次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分碎组14例和开腹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统计两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的比例,同时对二次手术中盆腔种植转移率和术中病理确诊率进行统计。就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进行随访调查,统计其3年复发率、复发中位时间、卵巢保留率以及3年无瘤生存率等。结果分碎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7. 14%),与开腹组(55. 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分碎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和二次手术中盆腔种植转移率(78. 57%、72. 73%),均明显高于开腹组(38. 89%、14. 29%);其术中病理确诊率(36. 36%)明显低于开腹组(10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分碎组患者3年复发率(42. 86%),明显高于开腹组(11. 11%),同时复发中位时间也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分碎组患者的卵巢保留率、3年无瘤生存率(35. 71%、57. 14%),明显低于开腹组(72. 22%、88. 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子宫(肿瘤)可导致子宫肉瘤组织在腹腔内快速播散、种植及转移,增加了术后复发的风险,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首次手术治疗中,对于疑似子宫肉瘤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子宫(肿瘤)分碎术,尽可能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7](2020)在《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临床特征分布并针对性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7年1月US患者资料,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125例中89例(71.2%)患者年龄≤50岁、36例(28.8%)年龄>50岁;91例(72.8%)未绝经、34例(27.2%)已绝经;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不规则流血60例(48.0%)、其次为腹痛18例(14.4%)、腹部包块17例(13.6%)、无症状体检发现异常30例(24.0%)。(2)术前B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6.0%、34.3%、46.4%;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19例(65.51%)提示恶性,其中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患者13例(86.67%)提示恶性;(3)术后情况:FIGO分期诊断I期患者共71例(56.8%)以ESS患者较多见、II期共14例(11.2%)、III期共25例(20.0%)、IV期共15例(12.0%);106例(84.84%)肿瘤直径大于5cm;78例行淋巴结切除,共17例(21.8%)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 sarcoma,uLMS)患者12例(25.5%),LGESS患者3例(14.3%),HGESS患者2例(33.3%),子宫腺肉瘤(uterine adenosarcoma,AS)患者未提示淋巴结转移;101例(80.8%)行卵巢切除,卵巢转移7例(6.9%)。其中uLMS患者48例转移2例(4.2%)、LGESS患者34例转移3例(8.8%)、HGESS患者9例转移2例(22.2%)、AS患者10例未提示转移(0%);(4)预后:US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68.3%,其中AS患者(70.0%),其次LGESS(55.6%)、uLMS(49.2%)、HGESS(43.1%);单因素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有年龄(P=0.014)、术前CA125>35(P=0.023)、淋巴结转移(P=0.000)、FIGO分期(P=0.000)、肿瘤最大直径(P=0.000)、病理类型(P=0.000);Cox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OR=2.433,95%CI 1.104-5.360,P=0.018)、肿瘤最大直径(OR=1.242,95%CI1.007-1.532,P=0.016)、病理类型(OR=2.157,95%CI 1.582-3.179,P=0.000)是影响U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50岁的未绝经,肿瘤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术前利用MRI、宫腔镜检查尽可能排除恶性可能性。FIGO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及病理类型是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谷旸,周欣[8](2012)在《6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征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BM、万方、维普及CNKI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1年1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分析数据。结果 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包括6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Meta分析汇总结果表明,ESS患者以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居多,中位年龄为45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痛、腹部或盆腔包块、宫颈赘生物或阴道脱出物等;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其中以手术联合化疗居多;ESS患者3年和5年中位生存率分别为71.4%和68.8%,而中位复发率则高达37.0%。结论 ESS是临床较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临床症状无特殊性,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5年中位生存率为68.8%,中位复发率达37.0%。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不均,各研究间病例数、评价方法、数据描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上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洪淡华,卢秀兰,王若洁[9](1996)在《子宫肉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告收治子宫肉瘤42例,占同期住院妇科恶性肿瘤的2.25%;其中Ⅰ_b20例,Ⅱ7例,Ⅲ9例,Ⅳ6例。Ⅰ期的2年及5年生存率为84.2%和73.6%,Ⅱ期均为28.5%,Ⅲ期2年生存率为22.2%,无5年生存者。结果表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细胞核分裂相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广泛性全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早期病例的生存率,术后化疗及放疗是必要的辅助治疗。
马文鹏,李晓丽[10](2020)在《子宫肉瘤22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对子宫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并有完整记录的22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肉瘤(LMS)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8例,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MMT)4例。采用FIGO分期,Ⅰ期11例,Ⅱ期7例,Ⅲ期4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部分给予激素及靶向治疗。子宫肉瘤患者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45%。结论子宫肉瘤以LMS+ESS发生率较高,临床给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二、子宫肉瘤1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肉瘤1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的选择 |
2 临床资料收集 |
3 随访方法 |
4 结局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年龄分布与临床特征 |
2 术前影像学检查 |
2.1 术前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 |
2.2 术前盆腹腔强化CT检查 |
2.3 术前盆腔强化MRI检查 |
3 术前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 |
4 术前组织病理学诊断 |
5 手术情况 |
6 组织病理学特征 |
6.1 基本病理特征 |
6.2 肿瘤癌成分病理特征 |
6.3 肿瘤肉瘤成分病理特征 |
7 手术—病理分期 |
8 术后辅助治疗情况 |
8.1 辅助治疗方式 |
8.2 化疗 |
8.3 放疗 |
9 随访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9.1 随访情况 |
9.2 疾病进展、死亡情况 |
9.3 影响疾病进展/复发因素分析 |
9.4 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
9.5 肿瘤癌成分与肉瘤成分病理组织学模式亚组分析 |
讨论 |
1 UCS临床特征 |
2 UCS分子特征 |
3 UCS影像学检查 |
4 UCS实验室检查 |
5 UCS的诊断 |
6 UCS的治疗 |
6.1 手术治疗 |
6.2 辅助治疗 |
6.2.1 化疗 |
6.2.2 放疗 |
6.2.3 复发或持续性UCS治疗 |
6.2.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
7 UCS预后影响因素 |
8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Ⅰ 2009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
附表Ⅱ FIGO分期与TNM分期 |
附表Ⅲ UCS患者按肿瘤成分组织学模式分组PFS图形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复发疗效的观察性研究 |
3.1 资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术中肉眼剖视标本情况 |
1.3 诊疗方法 |
1.3.1 术前检查 |
1.3.2 治疗方法 |
1.3.3 术后治疗 |
1.3.4 术后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子宫肉瘤临床表现 |
2.2 子宫肉瘤病理分期 |
2.3 不同分类方法子宫肉瘤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5)14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1 14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 |
综述 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子宫(肿瘤)分碎术治疗早期子宫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2.2 两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二次手术中盆腔种植转移率及术中病理确诊率 |
2.3 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 |
3 讨论 |
(7)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6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征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文献纳入标准 |
1.2.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特征 |
2.3 治疗方法 |
2.4 预后生存期 |
3 讨论 |
(10)子宫肉瘤2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的年龄分布分析 |
2.2 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 |
2.3 患者的淋巴转移与复发情况分析 |
2.4 患者的治疗方式与预后分析 |
3 讨论 |
四、子宫肉瘤1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D]. 于观春.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D]. 袁航. 山东大学, 2020(10)
- [3]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研究[D]. 王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J]. 林益琴,徐兴云,朱巍立. 中国性科学, 2020(03)
- [5]14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分析[D]. 张姣.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子宫(肿瘤)分碎术治疗早期子宫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研究[J]. 林益琴,潘珊,徐兴云.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5)
- [7]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6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征的系统评价[J]. 谷旸,周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10)
- [9]子宫肉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J]. 洪淡华,卢秀兰,王若洁. 癌症, 1996(01)
- [10]子宫肉瘤22例临床分析[J]. 马文鹏,李晓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