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仓储学科体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萍,刘洪娟,安建勇[1](2021)在《学生高度参与的仓储物流类课程实战化教学设计思考——以军事仓储管理课程为例》文中指出军校教育必须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仓储物流是新型军事力量构成的重要基础,陆军勤务学院的仓储物流专业主要面向全军培养军事仓储物流人才。仓储物流类课程必须紧密围绕培养学员实战能力这个核心目标,强化课程实战化教学设计。文章以军事仓储管理为例,详细介绍课程实战化总体教学设计和实践环节设计。
郭鑫[2](2021)在《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阳县城地处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的秦巴山区腹地,因“三山夹两川”的山水环境,呈现典型的河谷带形城市形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紫阳县城在自然山水强约束和建设用地紧缺的发展背景下,出现空间边界拓展突破山水限制、空间结构失调、用地布局失衡等问题亟需解决,山水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未来如何协调城市空间发展和山水环境的关系,划定生态边界,锚固生态基底,控制城市发展边界,维育山水环境;融合山水格局,架构城市功能结构,顺应山水脉络、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结合山水环境,有机协调用地布局,对于紫阳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以紫阳县城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梳理,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组成。第二部分是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特征和问题剖析。首先,在梳理紫阳县城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山水环境基础、山水环境特征来分析紫阳县城山水环境。其次,通过定性方式研究自然山水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将县城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空间边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以定量化方式解析适应于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和剖析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的优化调适,包含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三部分内容。空间边界划定方面,在空间边界拓展研判的基础上,从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角度,引入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划定县城永久性生态边界,从发展需求规模预测和城市自身生长动力出发,引入交通扩展速率模型求取城市拓展范围,判定城市拓展方向,进行不同拓展方式的模拟,求取有利于山水维育的阶段性县城发展边界。空间结构组织方面,在分析功能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县城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提出“两核聚力,新老城共生发展”和“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两种功能结构设想,比较择优、选取“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结构,并从分区划分、核心塑造、轴线构建三方面架构功能结构。接着,从车行路网和慢行步道两个方面组织紫阳县城路网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方面,借鉴三生用地分类构建用地布局体系,将用地要素划分为生态用地要素、生活用地要素、生产用地要素。针对生态用地布局问题,运用“斑—廊—基”理论,提出“分层利用山体基质”、“搭建山水生态廊道”、“织补绿地生态斑块”的策略调整生态用地布局。针对生活和生产用地布局问题,提出“依山就势,划分宜居社区”、“聚散有度,均衡公共服务”“临水滨江,调整商业布局”的策略。最后,将各个系统层层叠加调整形成结合山水环境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通过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试图探寻适应自然山水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以资为陕南汉江流域河谷型小城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同类型河谷型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蔡晓津[3](2021)在《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河古桥遗址是秦汉时期的大型木质梁桥遗址。曾是西出长安城通往“沙漠丝绸之路”及“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秦汉都城历史景观的演进影响重大。在大力推进丝绸之路沿线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当下,作为丝绸之路起点重要的交通设施遗存,亟待对其遗产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行正确认知,开展系统、有效的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桥梁遗址作为一个伟大工程实践的遗存,是人类对河流进行利用性改造的见证,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桥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将周边地景中的要素聚合在一起而产生意义并构成场所,[1]具有与环境不断互动的文化景观特征。但由于大部分遗址型桥梁仅有桥桩留存,不再具有交通功能,现有研究局限于保护桥桩不被破坏的工程技术方法层面,导致保护与展示工作往往将桥梁遗址与其环境相割裂,无法完整呈现桥梁遗址的遗产要素,最终造成公众无法正确地认知桥梁遗产价值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桥梁文化遗产及遗址环境保护与展示的相关基础理论,透过文化景观的研究视角,将沙河古桥视作秦汉桥梁工程实践的杰出代表,通过借鉴国内外桥梁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分析其保护与展示现状、历史演变历程,完整识别桥梁遗产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沙河古桥的遗产价值,从而梳理出与其价值紧密联系的展示内容:(1)古桥遗址的建筑遗产内容、(2)其所跨越河流的历史生态环境特征、(3)层积于历史景观中的演变信息。基于上述的遗产价值分析,围绕沙河古桥遗产的内外影响因素,明确了规划设计的定位:充分发挥沙河古桥遗址作为秦汉渭水桥群唯一展示窗口的稀缺性优势,形成国内外少有的秦汉木质梁桥情境展示与空间行为体验的场所。结合桥梁遗产景观的要素构成,提出“恢复古桥环境景观特征-表达古桥遗产景观信息-激活桥梁空间体验-连接遗址与日常生活”为规划设计目标。最后,基于沙河古桥遗产的特征及场地实际情况,分别对上述需要展示的遗产内容提出具体的阐释设计方法,以沙河古桥遗产景观的动态叠加过程为线索,采用多线并叙的方法,构建“考古参观路线、王巡路线、漕运与军事路线、商旅路线”四条主题参观路径,完成与沙河古桥遗产价值与内涵相契合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展示。本文的研究以沙河古桥遗址及环境为依托,一方面构建了能够提升公众对桥梁遗产的价值认知的设计策略与具体方法,进而使古老的遗址展示文化价值,融入当代城市环境,丰富现代城市生活。另一方面,研究成果能够为其他类似的桥梁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框架,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桥梁遗址,乃至其他交通基础设施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设计研究打下基础。
冀晶娟[4](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单超[5](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曹玺武[6](2020)在《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最初人们出于各种目的进行运河的开凿活动,运河的形成改变了其所流经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改变了沿线区域聚落的空间特征。有些聚落在大运河的影响下规模逐渐扩大成为重要的城镇,反过来影响大运河的走向和形态,大运河与其沿线聚落便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大运河北京段与其沿线聚落也符合这种规律。挖掘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当今时代背景下大运河北京段与沿线聚落的保护和利用。首先,明确写作意图,通过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划定研究范围,结合相关资料选定研究对象。其次,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结合调查所得与相关资料探究大运河北京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其对沿线地区传统聚落的影响。再次,基于前期分析和研究选取特定历史阶段,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新地域主义、大运河价值再认知等背景下,研究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区域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以运河生态廊道理论为主同时参考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和类型学等理论与研究方法,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元明清时期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的分布特征、格局特征和形态特征。最后,总结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
刘波,汪贻生,方慧佳,闫华,漆磊,罗凯文,李明[7](2020)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文中指出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后,军队院校的机构组成和培训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任务和课程设置也同步发生了改变。本文阐述了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前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说明重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的必要性。在新版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框架及实验室建设策略。
熊辛格[8](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研究说明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胡岩涛[9](2019)在《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马盟雨[10](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二、军事仓储学科体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仓储学科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山水城市研究 |
1.4.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1.4.3 紫阳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紫阳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分析 |
2.1 县城基本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产业经济 |
2.1.3 人口发展 |
2.1.4 区域交通 |
2.2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基础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环境 |
2.2.3 水文气候 |
2.3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特征 |
2.3.1 山体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3.3 山水格局特征 |
2.3.4 山水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自然山水对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的影响 |
3.1 自然山水与县城空间形态演变 |
3.1.1 早期至明清:因山水形胜立城 |
3.1.2 明清至建国初期:据山近河团块发展 |
3.1.3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依山滨河纺锤生长 |
3.1.4 改革开放至今:依山跨河轴向扩张 |
3.2 适应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3.2.1 空间边界特征 |
3.2.2 空间结构特征 |
3.2.3 用地布局特征 |
3.3 自然山水约束下县城空间形态问题剖析 |
3.3.1 边界突破山水限制,威胁山水生态安全 |
3.3.2 城市空间结构失调,山水格局未能彰显 |
3.3.3 城市用地布局失衡,与山水环境结合差 |
3.4 本章小结 |
4 紫阳县城空间边界划定 |
4.1 基于山水维育的空间边界划定思路 |
4.2 空间边界拓展研判 |
4.2.1 拓展的阶段性特征 |
4.2.2 与山水维育的矛盾 |
4.2.3 拓展的适宜性方式 |
4.3 县城生态边界划定 |
4.3.1 山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4.3.3 生态边界的划定 |
4.4 县城发展边界求取 |
4.4.1 拓展范围计算 |
4.4.2 拓展方向判定 |
4.4.3 不同拓展方式下边界模拟 |
4.4.4 发展边界的求取 |
4.5 本章小结 |
5.紫阳县城空间结构组织 |
5.1 融合山水格局的空间结构组织思路 |
5.2 空间结构矛盾剖析 |
5.3 县城功能结构架构 |
5.3.1 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 |
5.3.2 功能结构引导 |
5.3.3 功能结构的架构 |
5.4 县城路网结构组织 |
5.4.1 车行路网组织 |
5.4.2 慢行步道组织 |
5.4.3 路网结构的综合组织 |
5.5 本章小结 |
6.紫阳县城用地布局调整 |
6.1 结合山水环境的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
6.2 用地布局问题判读 |
6.3 布局体系引导 |
6.3.1 生态用地要素 |
6.3.2 生活用地要素 |
6.3.3 生产用地要素 |
6.4 用地布局调整 |
6.4.1 生态用地调整 |
6.4.2 生活用地调整 |
6.4.3 生产用地调整 |
6.4.4 用地布局的综合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梁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2.2 遗址环境保护与展示相关理论及方法 |
1.2.3 小结 |
1.3 桥梁文化遗产与景观关系的探讨 |
1.3.1 桥梁与景观的关系 |
1.3.2 桥梁遗产与景观的关系 |
1.3.3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沙河古桥遗址本体概况 |
2.1 沙河古桥遗址考古发掘概况 |
2.1.1 沙河古桥遗址考古研究现状 |
2.1.2 沙河古桥遗址考古发掘现状 |
2.1.3 小结 |
2.2 沙河古桥遗址保护与展示概况 |
2.2.1 沙河古桥遗址保护现状 |
2.2.2 沙河古桥遗址展示现状 |
2.2.3 小结 |
2.3 沙河古桥遗址与渭河桥群其他遗址现状对比 |
2.3.1 渭河桥群概况 |
2.3.2 西渭桥遗址概况 |
2.3.3 中渭桥遗址概况 |
2.3.4 小结 |
2.4 沙河古桥遗址现状问题总结 |
2.4.1 遗址本体存在安全隐患 |
2.4.2 遗址价值展示不足 |
2.4.3 遗存观赏性不强 |
2.4.4 参观者体验不佳 |
2.5 本章小结 |
3 沙河古桥历史与遗产价值研究 |
3.1 桥系两岸:自然条件与历史区位 |
3.1.1 自然条件 |
3.1.2 历史区位 |
3.1.3 小结 |
3.2 梁桥法式:沙河古桥建造技术及艺术 |
3.2.1 形制 |
3.2.2 建造技术 |
3.2.3 装饰艺术 |
3.2.4 小结 |
3.3 桥河宫城:沙河古桥历史景观 |
3.3.1 沙河古桥对皇家景观的演绎 |
3.3.2 沙河古桥对漕运、军事景观的演绎 |
3.3.3 沙河古桥对贸易景观的演绎 |
3.3.4 小结 |
3.4 修堤盗沙:发掘以来遗址环境变迁 |
3.4.1 发掘时沙河古桥遗址周边环境状况 |
3.4.2 2000 年建设保护大厅后周边环境状况 |
3.4.3 2020 年二次发掘后周边环境概况 |
3.4.4 小结 |
3.5 桥连古今:沙河古桥遗产景观价值评析 |
3.5.1 遗址本体价值 |
3.5.2 历史景观价值 |
3.5.3 现状景观价值 |
3.5.4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4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1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 |
4.1.1 现有遗存与遗产核心价值与特征阐释的矛盾 |
4.1.2 相关历史、考古资料不足以对遗址环境进行复原设计 |
4.1.3 建立沙河古桥遗产保护利用与当代城市生活良性互动的挑战 |
4.1.4 相关案例研究 |
4.2 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保护为主原则 |
4.2.2 遗产信息呈现最大化原则 |
4.2.3 可持续性原则 |
4.2.4 小结 |
4.3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定位 |
4.3.1 上位规划要求 |
4.3.2 相关文物保护规划要求 |
4.3.3 场地周边相关规划与设计影响 |
4.3.4 规划设计定位小结 |
4.4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4.1 策划沙河古桥展示情境 |
4.4.2 激活沙河古桥空间体验 |
4.4.3 丰富遗产信息展示手法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范围及结构 |
5.1.1 交通结构调整 |
5.1.2 整体格局构建 |
5.2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要素表达 |
5.2.1 沣河环境特征要素表达 |
5.2.2 沙河古桥特征要素表达 |
5.3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情境构建 |
5.3.1 情境构建的影响因子 |
5.3.2 情境构建的总体策划 |
5.4 情境演绎与体验路径构建 |
5.4.1 考古参观线路 |
5.4.2 王巡路线 |
5.4.3 漕运与军事路线 |
5.4.4 商旅路线 |
5.4.5 体验路径道路基础设施配套 |
5.5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反思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附录 Ⅰ 图片索引 |
附录 Ⅱ 表格索引 |
附录 Ⅲ 国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梁名录 |
附录 Ⅳ 沙河古桥遗址博物馆方案 |
附录 Ⅴ生态游赏区种植设计表 |
(4)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5)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
2.1 京畿制度 |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
2.2.1 元 |
2.2.2 明 |
2.2.3 清 |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
2.3.1 运河北端 |
2.3.2 京师门户 |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
3.2 京师门户 |
3.2.1 沿革与形胜 |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
3.2.3 城池 |
3.2.4 公署/衙署 |
3.2.5 学校/学宫、书院 |
3.2.6 坛庙 |
3.2.7 楼台亭阁 |
3.3 运河北端 |
3.3.1 漕渠河道(遗存) |
3.3.2 桥闸坝 |
3.3.3 仓厂 |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
3.4 其他遗产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附表 |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
4.1 概述 |
4.1.1 遗产角度 |
4.1.2 文物角度 |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
4.2.2 真实性 |
4.2.3 完整性 |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
4.3.1 历史价值 |
4.3.2 艺术价值 |
4.3.3 科学价值 |
4.3.4 社会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
5.1.1 HUL概念的提出 |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
5.2.1 HUL特色含义 |
5.2.2 构成要素分析 |
5.2.3 要素结构 |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
5.4.1 城市地标 |
5.4.2 城市轮廓景观 |
5.4.3 城市格局 |
5.4.4 城市功能 |
5.4.5 城市文化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
6.2.1 古建筑 |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
6.2.3 城市文化特征 |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
6.3.1 街区建筑保护 |
6.3.2 街道格局保护 |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
6.4.1 城市布局调整 |
6.4.2 城市格局保护 |
6.4.3 城市环境保护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
7.1.2 利用原则 |
7.1.3 利用方式 |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
7.3.1 燃灯古塔 |
7.3.2 钟鼓楼 |
7.3.3 八里长桥 |
7.3.4 万舟骈集 |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
7.4.3 漕运一线 |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
7.5.2 张家湾古镇区 |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界定 |
1.3.3 研究方法与重点 |
第2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形成与变迁 |
2.1 京杭大运河 |
2.1.1 京杭大运河的形成与变迁 |
2.1.2 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和意义 |
2.1.3 京杭大运河与沿线聚落 |
2.2 北京地区传统聚落与运河 |
2.2.1 春秋—隋 |
2.2.2 隋—元 |
2.2.3 元—清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特征 |
3.1 影响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的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1.3 大运河因素 |
3.2 漕运制度与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 |
3.2.1 因仓储形成的传统聚落 |
3.2.2 因码头形成的传统聚落 |
3.3 水利制度与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 |
3.3.1 因水陆交汇形成的传统聚落 |
3.3.2 因水利设施形成的传统聚落 |
3.4 因商品交易形成的传统聚落 |
3.5 因人口迁移形成的传统聚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格局特征 |
4.1 影响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格局的因素 |
4.1.1 社会因素 |
4.1.2 大运河因素 |
4.2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组团格局特征--凭河而连 |
4.2.1 共生关系 |
4.2.2 互补关系 |
4.3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个体格局特征 |
4.3.1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平面特征—依河而生,因河而长 |
4.3.2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交通结构特征—高效便捷 |
4.3.3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区特征—适应功能,聚族而居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
5.1 影响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形态的因素 |
5.1.1 自然因素 |
5.1.2 社会因素 |
5.1.3 大运河因素 |
5.2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特征 |
5.2.1 入口空间 |
5.2.2 街巷空间 |
5.3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建筑特征 |
5.3.1 建筑类型丰富 |
5.3.2 建筑形式折中 |
5.3.3 建筑装饰多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室体系重构前的基本情况 |
2 实验室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
3 军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4 实验室体系框架设计 |
5 实验室建设策略和方案 |
5.1 科学统筹规划,完善顶层设计 |
5.2 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建设主体 |
5.3 梳理运行流程,创新运行机制 |
5.4 构建信息平台,促进开放共享 |
(8)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对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古代城邑军事防御思想 |
二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设施 |
三 学术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城区、周边和外围的层次划分 |
第一章 秦都咸阳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咸阳宫、渭南宫殿区、望夷宫 |
一 咸阳宫 |
二 渭南宫殿区 |
三 望夷宫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道路、烽燧 |
一 道路 |
二 烽燧 |
第五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兵器作坊 |
二 武库、仓储 |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郭城、宫城、甘泉宫 |
一 郭城 |
二 宫城 |
三 甘泉宫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渭桥、漕渠 |
一 渭桥 |
二 漕渠 |
第四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武库 |
二 仓储 |
第三章 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郭城、宫城 |
一 郭城 |
二 宫城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武库 |
二 太仓 |
第四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秦都咸阳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选择形胜之地作为都城 |
二 通过对争夺周围城邑扩大防御地带 |
三 依托山河险峻御敌于外围关隘之外 |
四 不断完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防御体系 |
第二节 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建造城防设施与组建卫戍部队 |
二 重视周边重要城邑与战略要地 |
三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
四 扩大东部外围地区的防御范围 |
五 都城周围其他城邑、关隘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东汉洛阳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
二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
三 利用四邻郡国拱卫都城 |
四 建立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
第五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
一 宫城 |
二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三 武库 |
第二节 霸上、棘门、细柳的防御地位 |
一 霸上 |
二 棘门 |
二 细柳 |
第三节 汉武帝“广关”及相关举措 |
一 “广关”出现的直接原因 |
二 新安函谷关军事防线 |
三 新安函谷关与长安城防御体系东拓 |
四 京师仓对新安函谷关的军事意义 |
第四节 渭桥、漕运与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 |
一 渭桥 |
二 漕运 |
第四节 东汉洛阳城城垣曲折与军事防御 |
一 城垣曲折的军事防御意义 |
二 东汉洛阳城城垣的军事防御规划 |
第六章 秦汉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共性 |
第二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性 |
一 城区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二 周边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三 外围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军事仓储学科体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生高度参与的仓储物流类课程实战化教学设计思考——以军事仓储管理课程为例[J]. 张洪萍,刘洪娟,安建勇. 大学, 2021(47)
- [2]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D]. 郭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蔡晓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6]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D]. 曹玺武.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J]. 刘波,汪贻生,方慧佳,闫华,漆磊,罗凯文,李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07)
- [8]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胡岩涛. 西北大学, 2019(04)
-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