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微[1](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何宁宇[2](2020)在《唐廷枢的英语观》文中指出唐廷枢曾先后在澳门、香港马礼逊学校求学,英语和西学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成长为既懂中学又谙西学的近代新式人才。他充分利用自己在马礼逊学校所学的英语和西学知识积极开展英语实践,先后在香港政府和上海江海关担任英语翻译、在怡和洋行担任买办,还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以"英语"命名的汉英词典——《英语集全》等。这些促进了他的英语观的形成和发展。他的英语观主要包括英语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正规英语是我国英语发展的趋势、使用新方法有助于英语学习尤其是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度、商务英语在中外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育是人才培养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唐廷枢的英语观虽然是晚清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与晚清官僚集团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代社会的英语教育、中英语言交流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汤开建[3](2020)在《唐廷枢家族与澳门关系考述——以唐氏家族族谱及《中国丛报》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明中叶以后,澳门发展成为欧亚各国进行东西方贸易的繁盛的国际港口,香山唐家湾邻近澳门,面对金星门一带,地理位置优越,较早受西风熏染。唐氏家族于明初迁到香山釜涌境即唐家,后又迁到新会,直到嘉靖年间,唐氏家族三大房于唐家会合,实现"合族而居"。唐氏家族所建的"唐家五堡"体现了完整的粤南宗族聚居模式。明中叶葡萄牙人在澳门开埠之后,唐家湾的唐氏族人就与澳门持续发生关系。清乾隆以后,唐氏族人受澳门、广州两地商业贸易的影响,逐渐进入澳门从事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及教育工作。唐廷桂、唐廷枢、唐廷庚家族作为唐家湾唐氏家族的重要部分,亦与澳门联系密切。唐氏三兄弟的父亲唐宝臣曾在澳门马礼逊学校工作,并将三兄弟送入马礼逊学校读书,使其接受了较完整的西式教育,为其成长为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先驱打下了坚实基础。马礼逊学校对唐氏三兄弟等人的培养教育,既表现了学校教育为基督教传教士在华传教的重要方式,也体现了澳门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所做的人才准备。
施其乐,袁琴,何宁宇[4](2020)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先驱——唐氏兄弟之青年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40年代,就读于香港马礼逊学校(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 School in Hong Kong)的唐氏三兄弟,被视为晚清时期中国沿海城市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在中国社会体系中,这一新兴阶级由企业家、商人、金融家和实业家构成。在西方对传统中国的影响下,他们成为中国工商业近代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这三兄弟分别是唐茂枝,又名唐廷植,(1)青年时代称作亚植,生于
王坦,李正栓[5](2017)在《马礼逊学校英语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马礼逊学校是马礼逊教育协会为了纪念马礼逊在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国领土上建造的第一所为华人开办教会学校。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的使用都成为以后学校英语教育活动的范式。但其也有消极性和局限性,对此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乐璐璐[6](2016)在《马礼逊学校与中西文化交流》文中指出马礼逊学校是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内陆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它是在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初,面临特殊的中西文化交流局面而采取的“文化传教”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创办、发展与停办,也受到了中西文化交流势态的制约;它的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以西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学贯中西、具有基督教信仰的文化精英,例如洋务运动领袖唐廷枢和容闳、中国西医第一人黄宽、中国近代报业第一人黄胜等,输送出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间接推动了中国对西方报业、西方医学、西方经济管理学的认可与接受。作为一所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它既是以新教传教士为媒介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助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冲突与融合、排斥与接纳趋势的缩影。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研究了马礼逊学校创办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与影响。绪论部分由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选题缘由和基本概念界定组成。本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马礼逊学校创办的社会背景。梳理了从天主教会到新教在华传教策略的变化,论述了以马礼逊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确立的“文化传教”政策,以及对马礼逊学校创办的影响作用。第二章主要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之中对马礼逊学校发展始末进行研究。其中探寻了马礼逊教育会前期准备工作,说明马礼逊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教学规划;介绍了学校在澳门、香港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学校停办及原因。第三章重点通过学校中英文教学、课程设置以及宗教教育三个方面对马礼逊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阐明学校的办学特点,以说明马礼逊学校的“以教育助推传教”的办学本质,以及西式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对学生文化心理的培养。第四章分析论证了马礼逊学校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与作用。其中包括学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文化心理变化的影响,学校对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影响,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做的贡献。结语部分就马礼逊学校的办学经过、办学影响进行了综述。
张丽君[7](2016)在《晚清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的历史考察 ——以教会学校为视角》文中提出纵观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晚清时期无疑成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嚆矢。因为封建帝制的没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等种种不利因素的交叠,晚清英语教育的起步是被动而屈辱的。作为晚清英语教育主体的新教传教士则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宣教布道、传播新教教义;另一方面也导入新知、教化民众,倡导并实施新式教育。正是以教会学校为教学中心、以新教传教士为教学主体,晚清英语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厘清晚清教会学校英语教育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对从事英语教育的传教士群体进行整体分析,探寻其特点和规律,不仅可以拓展和深化我国英语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也为传教士的群体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即教育传播者本身的视角,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研究审视近代中外教育交流。那么,如何把握晚清英语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每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从事英语教育的新教传教士群体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的英语教育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这些思想的转变历程如何影响着晚清的英语教育发展?新教传教士所从事的英语教育在不同阶段的教会学校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如何在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上得以体现?为了探寻此等问题的答案,本研究以史料为依据,拟从下述方面探讨问题的本源: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明晰了研究意义;对研究范围进行限定并解释了某些关键概念。此外,对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在分析新教传教士在华办学活动从初等教育,发展到中等教育,发展到高等教育的背景基础上,论述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萌芽、停滞、恢复、推进、勃发一系列发展轨迹,以及每个阶段英语教育的整体特点。并从生源、教材、课程、教法这些微观层面,论述了传教士英语教育的具体特征。第二章梳理了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观念的嬗变过程。笔者将其划分为酝酿、更新、争论、定型四个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英语教育观念变化的特点,从而勾勒出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观念演变的全过程。第三章分析来华从事英语教育的新教传教士的群体特征。笔者以选取的38名英美新教传教士作为典型代表,分析了他们的所属国、差会、教育背景以及身份定位,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他们的整体特点,并同时探寻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第四章以个案研究为主。笔者选取了英语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四所典型教会学校,处于萌芽期的马礼逊学堂、处于恢复期的英华学堂、处于发展期的中西书院以及处于高潮期的圣约翰大学。既阐述它们的创建过程和创办人等整体情况,也剖析师资、生源、教材、教法等微观特征,并针对各校情况做出整体性的历史评价。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晚清从事英语教育的新教传教士进行总体性的归纳和评价。无论是在微观的学校英语教学层面,还是宏观的中外教育交流层面,肯定传教士们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他们于教育方面的弊端和教育交流中受制的局限,并以晚清英语教学为镜,从启示现实的角度反思传教士的英语教育。
鲍远凤[8](2013)在《鲍留云与中国近代留美教育》文中研究指明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具有深远影响,考察中国留学教育史发现,鲍留云(Samuel Robbins Brown)在留学教育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鲍留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以教师身份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他带领容闳、黄宽、黄胜三人赴美留学,成为中国留美运动的“引导者”。本文主要以史实为基础,从留学史和教育近代化的角度考察了鲍留云引导的留学之路,旨在肯定鲍留云对中国留美教育的重要影响。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在前言部分,首先阐述了文章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指出鲍留云实为中国留学生的“引导者”;其次简要介绍了目前学界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等进行了一定的说明。第一章为鲍留云之来华。本章首先介绍了鲍留云早期的生活和教育背景,指出鲍留云从小就立下了“成为一名向外邦人布道的传教士”的职业理想。为此鲍留云积极申请来华,终于以马礼逊学校的筹建为契机得以实现。作为马礼逊学校的首任校长和教师,鲍留云在马礼逊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对学生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因为鲍留云的教学工作为学生们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和西学基础,为容闳等人的留学准备了必要条件。第二章为鲍留云与中国近代的留美教育。本章主要探讨鲍留云对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直接影响。鲍留云在马礼逊学校执教长达八年,他对中国教育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中美教育的差距,于是萌生了留学教育思想。在他的直接带领和帮助下,容闳、黄宽、黄胜三人赴美留学。而容闳因受鲍留云的影响,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就萌生了派遣幼童留学美国接受“完全之教育”的理想,回国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掀起了第一次留美高潮。第三章为鲍留云引导的留美教育之后续影响。本章主要分析了鲍留云引导的留学教育在中国的生根发芽。首先介绍了在鲍留云的影响下,容闳以鲍留云引导的留学模式为蓝本倡导并推行了“幼童留美”教育计划。其次介绍了幼童梁诚的“庚款兴学”留美运动,指出没有容闳就没有梁诚的“庚款兴学”,而追根溯源,得益于鲍留云,所以梁诚的“庚款兴学”留学运动可以说是鲍留云开启的留美之路对于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影响的延续。最后,简要介绍了其他留美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以肯定鲍留云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文章结语部分强调了鲍留云、容闳和梁诚在留学教育理念上的继承和发扬,充分肯定了鲍留云在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史上的地位。并且指出鲍留云引导的留学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以鲍留云为例,重新解读了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认为应肯定他们的积极作用。
莫再树[9](2012)在《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文中认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已正式进入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教学由自发最终走向了自觉。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史的全面、系统研究至今阙如。学界在对近代英语教学史的研究中,已零星地旁及晚清英语教学中便已出现了的商务英语教学的史实,这些记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务英语教学史实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尚缺乏以近代商务英语教学为专门对象的历史考镜和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务英语学界对近代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意识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完整的商务英语教学史的构建。鉴于此,本研究本着拂去历史尘埃、逼近历史事实、还复历史原貌的宗旨,对我国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源流进行考察。本文以晚清社会需求为背景,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为切入点,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史及商务英语教材为核心,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主体、课程类别及教学法为脉络,既从宏观上勾勒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全貌和发展轨迹,又从微观上聚焦晚清各教学主体进行的商务英语教学,并在上述脉络下探讨晚清商务英语语言的变迁及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较全面地考察晚清各类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及编写依据和体例等,以窥其精微奥义。概言之,本研究首次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进行源流考镜,主要研究问题如下: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是如何演进的?其演进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研究问题可细分为: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有哪些主体?各类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基于何种动因?各自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各类学校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何作用与不足?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晚清商务英语课程的属性是什么?晚清商务英语教育中是否有教育规划?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晚清民间非标准商务英语语言是如何起源、发展及消亡的?有何语言属性及社会文化涵义?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是如何演进的?有何特点、编写依据和编写体例?如何评价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本研究涉及语言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多个相关学术领域,以英语教学研究为主线,借鉴历史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取历史文献研究法,钩沉、爬梳、筛选、甄别、整理相关史料,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进行考镜,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主体和教学动因。晚清官办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在被动开放形势下采取的一种主动意识,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利益导向下的世俗化与功利化的选择,民间商务英语教学是在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非正规教学。这种办学动因的差异性体现了晚清英语人才需求的差异性。第二、晚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1)晚清官办学校出现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和融商务专业知识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端倪,其商务语言翻译实践开我国近代西方商学着作汉译之先河和商务经济类书籍汉译之新风。(2)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从最初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发展到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再发展到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最后到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3)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技能和商贸内容为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职业性和技能性。(4)清末学制改革使官办学堂商务英语教学日趋式微,但也使商务英语的职业教育成为可能。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方法及教育规划。(1)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从前制度化教育转向制度化教育,存在着正规教学、非正规教学和非正式商务英语学习。(2)存在着技能型和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3)语法翻译法、古安系列教学法、内容教学法和洋泾浜英语教学法在不同学校得以采用,各具特定的历史时代性、适应性和交际性。(4)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在教育主体、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规划,其教育规划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第四、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不足。其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开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之先河,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需求导向性;(2)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见证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是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早实践;(4)是晚清社会心态日趋开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1)官办外语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只是零星地带有些许商务英语教学的性质或成分,并未形成有规模的普遍的现象;(2)教会学校的教学是教会教育传教的一种世俗化和功利化选择;(3)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自发性、盲目性、纯粹工具性动机;(4)基本未深入西学内涵,文化教育意识严重缺失,大多数学习者难以从思想层面引领近代化进程。其次,关于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语言第一、CPE与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盛行于我国通商口岸的中国洋泾浜英语(CPE)具有明显的商务英语特点,是一种为口岸商贸服务的英语变体。第二、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演变。(1)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分别是广州贸易制度和条约制度时期的中西商贸通用语。(2)CPE逐渐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及思想基础,最终退出中西商贸交往的历史舞台。第三、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1)从社会语言学来看,CPE是不同语言集团在商贸往来中产生的贸易混合语,其产生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语言谱系。(2)从二语习得的视角来看,CPE是一种有限的二语习得,其形成与中介语的石化有相似之处;CPE的演变与发展基本符合中介语理论。第四、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社会文化意义。早期商务英语打上了社会等级的烙印,折射出了早期中西商贸交往的轨迹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口岸城市对外语和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工具主义倾向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最后,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从词汇会话集向写作及会话教材演变,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注音演进,从“词汇型”转向“句字型”,从CPE转向标准英语,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第二、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编写依据和体例。(1)特点主要表现在:商务内容多样化,实用性强,便于自修,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编写者水平较高。(2)对商务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对商务英语语言和商务英语学习的认识分别是其编写的实践和理论依据。(3)编写体例:以义类编纂法编写词汇集,以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编写会话教材,以文选型类聚编写法编纂写作教材。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重要意义:(1)满足了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和掌握商务英语交际技能的需要;(2)是我国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滥觞,反映了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启蒙诉求。(3)见证了晚清洋泾浜式商务英语语言的兴衰,实录了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大量语料;(4)反映了晚清商贸语言接触的历史和文化,是研究晚清中西语言接触和中西商贸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依据。(5)对民国及以后的商务英语教材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尚有诸多不足:(1)有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路;(2)所有教材缺乏语言学理论或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内容缺乏深层次处理;(3)教材的用词、句式、风格、语气过于正式;(4)绝大部分教材缺乏助读系统;(5)多数教材较少涉及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商务交际。本文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考镜,从宏观上梳理了其脉络和演进历程,勾勒了其发展全貌,从微观上考察了课程、教学法、教育规划、教材等,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与不足进行了评价,试图呈现一幅有血有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完整画卷。
陈新华[10](2010)在《早期教会学校与晚清西学东渐——以“马礼逊学堂”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西学东来,非自鸦片战争始,以宗教传入为前导的援西入中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展开。明末以降,"沟通中国与欧洲大陆的除了战争因素以外,媒体主要是探险家和传教士,其中又以传教士扮演的角色最
二、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马礼逊学校英语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办始末 |
二、学生的来源与教师的任用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学方法与教材的使用 |
五、评价与影响 |
(一) 培养了一批既懂西学又懂中学的着名人物。 |
(二) 开启了中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历史。 |
(三) 弥补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缺陷。 |
(6)马礼逊学校与中西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新教传教士在华传教研究 |
2、新教传教士在华教育事业研究 |
3、马礼逊学校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新教传教士在华传教研究 |
2、新教传教士在华教育事业研究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一)基督教与基督新教 |
(二)马礼逊学校 |
第一章 马礼逊学校创办的背景 |
第一节 19世纪新教传教士初入中国 |
一、“利玛窦规矩”的成功及其影响 |
二、中国政府禁令下的传教活动 |
三、新教传教士的应对 |
第二节 19世纪新教传教士的文化传教策略 |
一、新教传教士的“医务传教”(Medical Mission) |
二、新教传教士的教育活动 |
第三节 马礼逊教育会创办与前期工作 |
第二章 马礼逊学校的发展经历 |
第一节 马礼逊教育会早期教育活动 |
第二节 马礼逊学校的发展 |
一、前期准备工作 |
二、澳门办学时期 |
三、香港办学时期 |
第三节 马礼逊学校关闭 |
第三章 马礼逊学校的办学特点 |
第一节 包容的中西双语教学 |
一、中文教学 |
二、英文教学 |
第二节 偏重西学的课程设置 |
一、科学文化课程 |
二、品德修养教育 |
第三节 贯彻教学始终的宗教宣传 |
第四章 马礼逊学校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重塑学生的文化心理 |
一、学生肯定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
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基督教信仰 |
三、学生家长对传教士学校的接纳与认同 |
第二节 引领中国的近代教育 |
一、开启了近代中国教会教育与教会教育体制 |
二、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课程基础 |
三、推动中国留学生计划发展 |
第三节 造就了一批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
一、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 |
二、引进近代西方医学 |
三、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主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晚清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的历史考察 ——以教会学校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 |
一、晚清时期 |
二、新教 |
三、传教士 |
四、英语教育 |
五、教会学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传教士及教会学校研究成果 |
二、外语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
三、有关史料研究与结集成果 |
四、晚清英语教育方面的学研论文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来华新教传教士办学从教的历史概述 |
第一节 来华新教传教士办学从教轨迹 |
一、零星分散办学时期(1807-1860) |
二、创办初等教育时期(1860-1875) |
三、着力发展中等教育时期(1875-1895) |
四、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时期(1895-1911) |
第二节 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历史演进 |
一、萌芽期(1818-1840) |
二、停滞期(1840-1860) |
三、恢复期(1860-1877) |
四、推进期(1877-1890) |
五、勃发期(1890-1911) |
第三节 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分期特征 |
一、生源 |
二、课程 |
三、教科书 |
四、教法 |
五、教学评估 |
第二章 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观念的嬗变 |
第一节 酝酿期(1818-1862) |
第二节 更新期(1862-1877) |
第三节 争论期(1877-1896) |
一、争论初期 |
二、争论白热化时期 |
第四节 定型期(1896-1911) |
第五节 整体特点评述 |
一、持续时间长、牵连范围广 |
二、宗派特征明显 |
三、地域差异性强 |
四、两代传教士传教理念分歧 |
第三章 来华新教传教士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的群体分析 |
第一节 所属国及差会 |
一、英国差会 |
二、美国差会 |
第二节 教育背景 |
一、英国传教士教育背景 |
二、美国传教士教育背景 |
第三节 身份定位 |
一、英国传教士身份定位 |
二、美国传教士身份定位 |
第四章 新教传教士在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马礼逊学堂 |
一、创校始末 |
二、生源情况 |
三、师资力量 |
四、英语课程设置与教科书 |
五、教学特色 |
六、教学考核 |
七、教学成果 |
八、历史评价 |
第二节 英华学堂 |
一、创校始末 |
二、创办人 |
三、生源情况 |
四、师资力量 |
五、英语教科书 |
六、教学特色 |
七、教学管理 |
八、教学成果 |
九、历史评价 |
第三节 中西书院 |
一、创校始末 |
二、创办人 |
三、生源情况 |
四、师资力量 |
五、英语课程设置 |
六、英语教科书 |
七、教学管理 |
八、历史评价 |
第四节 圣约翰大学 |
一、创校始末 |
二、“圣约翰模式”缔造者 |
三、生源情况 |
四、师资力量 |
五、英语课程设置与教科书 |
六、教学特色 |
七、教学管理 |
八、历史评价 |
结语 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从事英语教育的历史评析 |
第一节 微观评析:从学校教育层面评价传教士的英语教学 |
一、传教士对晚清英语教育做出的贡献 |
二、传教士于晚清英语教育留存的弊端 |
第二节 宏观论断:从教育交流层面论析传教士的英语教育 |
一、传教士对中外教育交流做出的贡献 |
二、传教士于中外教育交流受制的局限 |
第三节 现实借鉴:从启示现实角度反思传教士的英语教育 |
一、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 |
二、针对大学英语专业教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鲍留云与中国近代留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章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鲍留云之来华 |
一、鲍留云早期生活和教育背景 |
二、鲍留云来华契机——马礼逊学校的筹建 |
三、鲍留云在马礼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
第二章 鲍留云与中国近代的留美教育 |
一、鲍留云对中国教育状况的认识及其留学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鲍留云与容闳、黄宽、黄胜的赴美留学 |
三、容闳对鲍留云留学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三章 鲍留云引导的留美教育之后续影响 |
一、容闳的“幼童留美”教育计划 |
二、梁诚的“庚款兴学”留美运动 |
三、黄宽、黄胜及其他留美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
(一) 黄宽——中国西医学的奠基人 |
(二) 黄胜——印刷、报业、翻译、教学等领域的先驱 |
(三) 其他留美学生在中国各领域近代化上的贡献 |
结语 |
一、鲍留云在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史上的地位 |
二、留美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上的贡献 |
三、重新解读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商务外语(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
1.3.2 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框架 |
第2章 晚清官办英语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 |
2.1 同文三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的嚆矢 |
2.1.1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
2.1.2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 |
2.1.3 同文三馆的商务英语课程 |
2.1.4 同文三馆的商务语言翻译实践 |
2.2 湖北方言商务学堂与自强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 |
2.2.1 最早的官办外语商贸学校湖北方言商务学堂 |
2.2.2 寓商务知识于英语教学的湖北自强学堂 |
2.3 清末学制改革时期的商务英语教学 |
2.3.1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雏形的逐渐形成 |
2.3.2 清末日趋式微的商务英语教学 |
2.3.3 清末学制改革对民国时期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
3.1 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发轫 |
3.2 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 |
3.3 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 |
3.4 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的肇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 |
4.1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
4.1.1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社会和心理基础 |
4.1.2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内驱力 |
4.1.3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外推力 |
4.1.4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直接动因 |
4.2 晚清民间英语培训班和夜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
4.2.1 兼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
4.2.2 专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
4.2.3 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法、教育规划 |
5.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属性 |
5.1.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制度性属性 |
5.1.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属性 |
5.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法 |
5.2.1 语法翻译法 |
5.2.2 内容教学法 |
5.2.3 古安系列教学法 |
5.2.4 洋泾浜英语教学法 |
5.3 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
5.3.1 外语教育规划 |
5.3.2 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 |
6.1 中国洋泾浜英语与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 |
6.1.1 从辞书释义和词源看 |
6.1.2 从 CPE 的形成和用途看 |
6.1.3 从 CPE 的教学和读本内容看 |
6.1.4 从 CPE 使用者的职业看 |
6.2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 |
6.2.1 最早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
6.2.2 广州贸易制度时期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
6.2.3 条约制度时期主要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
6.2.4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衰落 |
6.3 我国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 |
6.4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文化涵义 |
6.4.1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涵义 |
6.4.2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文化涵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 |
7.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总体概况 |
7.1.1 启蒙期以汉字注音的商务英语词汇会话集 |
7.1.2 初步发展期的晚清商务英语写作及会话教材 |
7.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 |
7.2.1 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演进 |
7.2.2 从“词汇型”转向“句子型” |
7.2.3 从“中国洋泾浜英语”转向标准英语 |
7.2.4 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 |
7.2.5 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 |
7.3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 |
7.3.1 多样化的商务内容 |
7.3.2 较强的商务实用性和针对性 |
7.3.3 明显的“自学式教材”设计 |
7.3.4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 |
7.3.5 高水平的作者群 |
7.4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依据与体例 |
7.4.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实践依据 |
7.4.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
7.4.3 晚清商务英语词汇集的义类编纂法 |
7.4.4 晚清商务英语会话教材的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 |
7.4.5 晚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文选型类聚编写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的课题、获奖 |
附录 B 晚清(准)商务英语教材书影经眼录 |
(10)早期教会学校与晚清西学东渐——以“马礼逊学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2]唐廷枢的英语观[J]. 何宁宇. 唐廷枢研究, 2020(01)
- [3]唐廷枢家族与澳门关系考述——以唐氏家族族谱及《中国丛报》资料为中心[J]. 汤开建. 唐廷枢研究, 2020(01)
- [4]中国近代工商业先驱——唐氏兄弟之青年时代[J]. 施其乐,袁琴,何宁宇. 唐廷枢研究, 2020(01)
- [5]马礼逊学校英语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J]. 王坦,李正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0)
- [6]马礼逊学校与中西文化交流[D]. 乐璐璐.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7]晚清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的历史考察 ——以教会学校为视角[D]. 张丽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8]鲍留云与中国近代留美教育[D]. 鲍远凤. 南京大学, 2013(08)
- [9]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D]. 莫再树. 湖南大学, 2012(03)
- [10]早期教会学校与晚清西学东渐——以“马礼逊学堂”为个案[J]. 陈新华.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