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脑卒中后的心理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静,李月华,刘学琴,汤丽丽[1](2021)在《改善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中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改善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改善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周、1个月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1个月,研究组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1个月,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SS-QOL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1个月,研究组SS-QOL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应用于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可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
弓少华,孙超,杨姮,易晓平,胡楠楠,张傲,陈闪闪,刘幼华,郭红[2](2021)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和心理感受,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该人群康复治疗效果和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月,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真实经历、心理体验和感受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整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90个主题,归纳9个类别,形成3个主题:打破生活常态;寻求关注与支持;获得积极体验。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消极心理,联合家庭与社会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回归家庭与社会;护理人员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患者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及时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积极心理体验,协助患者维持积极状态,实现良性循环。
李雪霏[3](2021)在《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式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探讨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及作用效应,明确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20日-2020年10月30日,在保定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按照纳排标准抽取324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SSS)、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AHS)、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应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认知评价、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压力与应对模式为理论基础,应用AMOS24.0软件,构建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采取MI指标对模型进行修正,采取整体适配度及内在结构适配度指标对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明确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采取路径系数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1.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45.36±11.76分,其中躯体障碍、社会交往、受歧视经历、自我感受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2.28±3.71分、9.99±3.13分、7.45±2.52分和15.64±5.14分。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1)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在经济负担、卒中次数、躯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负性认知评价呈显着正相关(r=0.755,P<0.01);与心理弹性呈显着负相关(r=-0.733,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着负相关(r=-0.507,P<0.01);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r=-0.389,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r=0.546,P<0.01)、回避应对方式(r=0.462,P<0.01)呈显着正相关。(3)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对病耻感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间接效应值为0.023,总效应值为0.023;心理弹性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和间接负向影响,直接效应值为0.550,通过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值为-0.036,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值为-0.015,总效应值为-0.601;社会支持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和间接负向影响,直接效应值为-0.230,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为-0.004,总效应值为-0.234;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具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值为0.110。结论:1.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感受维度得分最高。病耻感状况不容乐观,医务工作者应予以重视。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1)经济负担、卒中次数、躯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影响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2)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和回避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密切相关。(3)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通过回避应对方式间接正向影响病耻感;心理弹性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社会支持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有直接正向影响。
崔慧敏[4](2021)在《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及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三者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明确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选取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25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用统计软件包括SPSS23.0和AMOS23.0统计软件包,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27.01±9.14)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脑卒中家族史、MRS评分、共同居住情况、家庭亲密度、领悟社会支持,可解释变异量的49.4%。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总分为(27.74±14.60)分,条目均分为(3.08±1.62)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卒中病灶、MRS评分、自理能力、家庭亲密度、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解释变异量的50.0%。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生活质量水平受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脑卒中家族史、MRS评分、自理能力、NIHSS评分、共同居住情况、家庭亲密度、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可解释生活质量变异量的72.4%。4 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0.741,P<0.05);恐惧疾病进展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0.750,P<0.05);卒中后疲劳与恐惧疾病进展呈正相关(0.623,P<0.05)。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有显着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46(P<0.05),卒中后疲劳对恐惧疾病进展的直接效应为0.66(P<0.05),恐惧疾病进展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50(P<0.05),以恐惧疾病进展为中介时,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为-0.33,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41.77%。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女性、年轻、在职、家庭平均月收入低、有脑卒中家族史、高MRS评分、独居、低家庭亲密度、低社会支持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较严重。2女性、年轻、家庭平均月收入低、卒中病灶为基底节区、高MRS评分、自理能力差、独居、低家庭亲密度、低社会支持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的发生。3女性、家庭平均月收入低、有脑卒中家族史、MRS评分高、自理能力差、NIHSS评分高、独居、低家庭亲密度、低社会支持状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差。4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卒中后疲劳程度越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恐惧疾病进展在卒中后疲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图 3 幅;表 29 个;参 155 篇。
李佳祺[5](2021)在《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及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三者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明确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为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对保定市泰和康复医院符合条件的488名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脑卒中患者症状体验量表、日常感知歧视量表、脑卒中知识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单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数资料单因素采用n、%、X2检验进行分析,多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探讨三者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感知歧视的中介效应。结果1脑卒中患者躯体和自理能力维度的症状负担得分(2.58±0.61)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无配偶、文化水平低、初次发病、吸烟、长期用药、家庭关怀度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的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得分较高。2高龄、有配偶、卒中次数>1次、患病时间<1个月、子女数量≥3个、家庭关怀度好、社会支持水平满意的脑卒中患者日常感知歧视得分较高。3本次研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2.7%(257/48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配偶情况、月收入、(既往)工作单位性质、慢性病种类、卒中次数、脑卒中知识水平、子女数量、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能够影响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4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得分与卒中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768,P<0.05)、日常感知歧视得分与卒中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709,P<0.05)。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对卒中后抑郁有直接正向效应(β=0.576,P<0.05);日常感知歧视对卒中后抑郁有直接负向效应(β=-0.367,P<0.05),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还以日常感知歧视为中介变量对卒中后抑郁有间接影响(β=0.228,P<0.05)。结论1脑卒中患者躯体和自理能力维度的症状负担得分最高。女性、高龄、无配偶、文化水平低、初次发病、吸烟、长期用药、家庭关怀度差、社会支持水平低是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的危险因素。2高龄、有配偶、卒中次数>1次、患病时间>3个月、子女数量多、家庭关怀度好、社会支持水平满意是患者日常感知歧视的保护因素。3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2.7%。年龄、配偶情况、月收入、(既往)工作性质、慢性病种类、卒中次数、脑卒中知识水平、子女数量、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是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4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患者的症状负担正向影响卒中后抑郁,日常感知歧视负向影响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负担还以日常感知歧视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患者卒中后抑郁。图3幅;表21个;参164篇。
王梦佳[6](2021)在《瑜伽休息术在脑卒中后疲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评价该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构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托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初步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咨询康复科及神经科领域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后根据预试验结果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简单易行、安全经济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实施: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6例,将患者按照SPSS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时间共8周: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的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在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问卷(Stroke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SSEQ)及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基线资料,干预后即刻收集FSS、SSEQ及BI量表资料,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评价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结果:最终共64例患者完成干预方案,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干预过程中共失访2例,失访率为3.03%。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计费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SS得分由(48.25±7.14)分降至(24.28±11.37)分;SSEQ得分由78.46(71.15,83.85)升至90.00(85.00,95.96),BI得分由45.00(31.25,73.75)升至70.00(61.25,85.00),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SS得分低于对照组,经非参数检验分析SSEQ和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构建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初稿,并在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后形成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适合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症状,提高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清玄,张振香,张乐芸,郭云飞,王文娜[7](2021)在《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为医院、社区及临床工作者更好地开展人性化照护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8个数据库,收集关于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内心需求和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0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提炼60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组合形成15个新的类别,并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1)确诊后震惊、迷惘等负性心理反应;(2)康复时与不协调环境及认知的抗争;(3)重返家庭与社会时的期待与挫败;(4)逐渐康复后生活的重建与困境。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表现出独特的生理、心理及社会体验,医院、社区及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特征,给予病人适合其年龄阶段的康复及护理方案。
杜诣深[8](2021)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作为最主要的卒中类型,逐渐对中青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形成了重大威胁。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一种正向的心理结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PTG的实现是曲折的,且由于群体异质性,PTG可能有不同类型的的发展轨迹,但当前鲜有研究报道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的PTG状况及发展轨迹。目的探析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PTG水平及发展轨迹,探究不同时期PTG及不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Barthel指数评分表(Barthel Index,B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CERQ)等对163例在新乡某三所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T0)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其发病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进行随访。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Friedman检验,采用Mplus7.0统计软件构建潜在类别增长模型(LCGM),探索患者PTG发展轨迹。结果1.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0、T1、T2、T3四个时期PTGI得分为(56.48±17.45)分、(59.00±16.20)分、(57.17±17.08)分、(56.79±18.99)分,四个时期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782,P=0.176)。2.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PTG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急性期,个人卒中史、关注计划和积极关注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在发病后1个月,工作状况、关注计划和T1CESD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在发病后3个月,T2CESD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在发病后6个月,T3CESD和积极重新评价是PTG影响因素(P<0.05)。3.潜在类别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G轨迹有两种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中度稳定成长型和低成长下降型(适配指标结果:AIC=4399.51,BIC=4428.49,a BIC=4396.86,Entropy=0.872,PLMR=0.019,PBLRT<0.001)。4.中度稳定成长型和低成长下降型患者关注计划[8(6,9)vs.6(4,8),Z=-2.118,P<0.05]、积极重新评价[8(6,8)vs.8(6,8),Z=-2.003,P<0.05]、T2CESD[4(4,10)vs.8(4,13),Z=2.563,P<0.05]和T3CESD[6(3,8)vs.7(4,11),Z=2.368,P<0.05]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G处于中等水平,从急性期到发病后6个月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有两种潜在类别,分别是中度稳定成长型和低成长下降型。2.抑郁和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G的影响因素。
庞晨晨[9](2020)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为提升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促使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医务人员制定促进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践行的干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和脑卒中健康行为量表(HBS-SP)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为90.7%。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积极心理资本、健康行为得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呈现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得分为(115.79±18.29),处于中等水平。将每个维度得分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后四个维度平均分由高至低依次为乐观(30.25±4.25)、自我效能(31.69±6.13)、希望(27.45±5.67)、韧性(26.41±5.89)。(2)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总分为(43.47±4.43),其中面对应对得分(18.14±4.90)、回避应对得分(16.65±2.46)、屈服应对得分(8.68±2.89)。(3)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为(66.82±7.29),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至低依次为:服药(3.55±0.36)、烟酒(3.48±0.59)、营养(2.81±0.35)、指令(2.65±0.46)、运动(2.04±0.51)、健康责任(1.97±0.55)。(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合并慢性病种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病程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r=0.522,p<0.01);面对应对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r=0.546,p<0.01),回避应对、屈服应对与健康行为呈负相关(r=-0.163,p<0.05;r=-0.361,p<0.01);积极心理资本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r=0.699,p<0.01),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486,p<0.01;r=-0.645,p<0.01)。(6)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希望、面对应对、屈服应对是健康行为的预测因子,共同解释健康行为总变异的52.3%。结论(1)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合并慢性病种类是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倾向于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2)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病程是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3)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健康行为水平呈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越高的患者,其健康行为水平越高;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促进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践行;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患者越倾向于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
庞丹莉[10](2020)在《湖南省某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湖南省某地区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者降低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连续抽取湖南省某地区3所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60名脑卒中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表进行调查。双人核对校验数据后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再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等。结果:1.本研究360名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得分范围为22-68分,均值为40.77±7.51分,其中躯体障碍维度得分为11.44±2.61分,受歧视经历维度得分为7.25±2.41分,社会交往维度得分为10.23±2.49分,自我感受维度得分为11.85±3.11分。2.本组研究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家庭月总收入、医疗支付形式、患病后家庭角色有无改变、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卒中后有无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性格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其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本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自我感受负担、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分析显示:(1)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除躯体障碍与身体负担(不相关)外,病耻感总分、各维度与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各维度成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除了自我感受、社会交往与家庭承担、朋友关系(不相关)外,病耻感总分、各维度与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各维度成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患病后家庭角色有无改变、卒中后有无功能障碍、年龄、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内向型性格、居住地、家庭月总收入、职业、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进入回归模型,为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F=42.041,P=0.000)说明该拟合的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R2=0.578)说明进入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可以解释病耻感57.8%的变异量。结论:1.湖南省某地区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年龄、卒中后有无功能障碍、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职业、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居住地、性格类型、家庭月总收入、患病后家庭角色有无改变是影响湖南省某地区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因素。
二、青年脑卒中后的心理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脑卒中后的心理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改善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研究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理状况比较 |
2.2 MMSE评分比较 |
2.3 SS-QOL评分、BI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1.5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图1)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整合结果 |
2.4.1 整合结果1:打破生活常态 |
2.4.1. 1 类别1:产生多种消极情绪 |
2.4.1. 2 类别2:家庭关系改变 |
2.4.1. 3 类别3:工作及社交活动中断 |
2.4.1. 4 类别4:经济负担加重 |
2.4.2 整合结果2:寻求关注与支持 |
2.4.2. 1 类别5:渴望被关注和重视 |
2.4.2. 2 类别6:寻求专业支持 |
2.4.2. 3 类别7:寻求同伴支持 |
2.4.3 整合结果3:获得积极体验 |
2.4.3. 1 类别8:积极应对 |
2.4.3. 2 类别9:期待未来 |
3 讨论 |
3.1 关注患者的生活变化,协助患者生活恢复常态 |
3.2 重视中青年脑卒中人群,给予关注与支持 |
3.3 重视患者积极心理体验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小结 |
(3)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式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疾病流行特点 |
1.1.2 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1.1.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普遍存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病耻感的概念 |
1.2.2 病耻感的测量工具 |
1.2.3 病耻感的研究现状 |
1.2.4 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1.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1.3.1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普遍存在 |
1.3.2 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评价及应对对病耻感的影响有待探讨 |
1.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作用机制问题有待研究 |
1.4 操作性定义 |
1.4.1 病耻感 |
1.4.2 认知评价 |
1.4.3 心理弹性 |
1.4.4 社会支持 |
1.4.5 应对方式 |
1.5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
1.5.1 理论依据 |
1.5.2 研究假设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2 抽样方法 |
2.2.3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工具 |
2.3.2 资料收集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2.7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
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3.3.1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 |
3.3.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四章 讨论 |
4.1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
4.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4.2.1 一般资料对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4.2.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
5.1.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5.2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
5.2.1 创新点 |
5.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统计学方法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 |
1.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
1.2.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
1.2.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1.3 讨论 |
1.3.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3.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
1.3.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2.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2.1.1 生活质量的概念 |
2.1.2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2.1.3 国内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概况 |
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研究现状 |
2.2.1 恐惧疾病进展的概念 |
2.2.2 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 |
2.2.3 国内外对恐惧疾病进展的研究概况 |
2.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后疲劳的研究现状 |
2.3.1 卒中后疲劳的概念 |
2.3.2 卒中后疲劳的影响因素 |
2.3.3 国内外对卒中后疲劳的研究概况 |
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统计学分析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
1.2.2 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3 脑卒中患者日常感知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4 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1.2.5 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2 脑卒中患者日常感知歧视水平及影响因素 |
1.3.3 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1.3.4 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患者卒中后抑郁、症状负担及日常感知歧视的研究状况 |
2.1 患者卒中后抑郁 |
2.1.1 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 |
2.1.2 影响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因素 |
2.1.3 国内外患者卒中后抑郁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
2.2 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 |
2.2.1 症状负担的概念 |
2.2.2 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 |
2.2.3 国内外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的研究概况 |
2.3 脑卒中患者日常感知歧视 |
2.3.1 日常感知歧视的概念 |
2.3.2 日常感知歧视的影响因素 |
2.3.3 国内外脑卒中日常感知歧视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脑卒中患者健康相关资料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瑜伽休息术在脑卒中后疲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研究现状 |
1.1.2 脑卒中后疲劳研究现状 |
1.1.3 PSF干预研究现状 |
1.1.4 PSF非药物干预研究现状 |
1.1.5 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 |
1.1.6 瑜伽休息术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
1.3.1 操作性定义 |
1.3.2 理论依据 |
2 PSF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的构建 |
2.1 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构建干预框架 |
2.2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
2.3 专家咨询及预实验 |
2.3.1 咨询专家 |
2.3.2 预试验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2.3 剔除标准 |
3.2.4 脱落标准 |
3.2.5 样本含量的计算 |
3.2.6 随机分组 |
3.3 评价指标 |
3.3.1 一般资料 |
3.3.2 主要结局指标 |
3.3.3 次要结局指标 |
3.4 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实施过程 |
3.4.1 成立科研小组 |
3.4.2 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康复科每日常规护理和PSF教育 |
3.4.3 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联合瑜伽休息术干预 |
3.4.4 干预方案流程及方法(详见表3.2) |
3.5 资料收集与分析 |
3.5.1 资料收集方法 |
3.5.2 资料分析 |
3.6 质量控制 |
3.6.1 选题阶段 |
3.6.2 干预阶段 |
3.6.3 统计阶段 |
3.7 伦理原则 |
3.7.1 不伤害原则 |
3.7.2 有利原则 |
3.7.3 尊重原则 |
3.7.4 公正原则 |
3.8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 |
4.1 研究实施与样本流失情况 |
4.2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4.2.1 一般资料比较 |
4.2.2 评价指标(FSS、SSEQ及 BI得分)比较 |
4.3 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效果评价 |
4.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SS量表得分比较 |
4.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SEQ量表得分比较 |
4.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I量表得分比较 |
5 讨论 |
5.1 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的构建 |
5.2 瑜伽休息术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的影响 |
5.2.1 PSF患者疲劳症状较为严重 |
5.2.2 瑜伽休息术能够有效缓解PSF患者的疲劳症状 |
5.3 瑜伽休息术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 |
5.3.1 PSF患者康复自我效能水平欠佳 |
5.3.2 瑜伽休息术能够有效增强PSF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 |
5.4 瑜伽休息术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5.4.1 PSF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差 |
5.4.2 瑜伽休息术能够改善PSF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5.5 瑜伽休息术干预过程中的体会 |
6 结论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6.2.1 研究创新性 |
6.2.2 研究局限性 |
6.2.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后疲劳的心理干预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Meta整合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 |
2.2方法学质量评价(见表2) |
2.3 Meta整合结果 |
2.3.1 整合结果1:确诊后震惊、迷惘等负性心理反应 |
2.3.1. 1 突发脑卒中事件对病人心理的破坏与打击 |
2.3.1. 2 对于脑卒中发作原因感到未知的迷惘 |
2.3.1. 3 对于脑卒中复发及潜在并发症的恐惧 |
2.3.1. 4 中断原有生活轨迹的痛苦 |
2.3.2 整合结果2:康复时与不协调环境及认知的抗争 |
2.3.2. 1 自我及他人主观认知为老年疾病 |
2.3.2. 2 处在老年病房环境中的孤立感 |
2.3.2. 3 渴望参与适合中青年的专业化医疗过程 |
2.3.3 整合结果3:重返家庭与社会时的期待与挫败2.3.3.1渴望获得多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
2.3.3. 2 出院后卫生保健服务需求难以满足 |
2.3.3. 3 无法满足家庭原有角色要求 |
2.3.3. 4 无法满足社会原有角色要求 |
2.3.4 整合结果4:逐渐康复后生活的重建与困境 |
2.3.4. 1 重新评价脑卒中后的生活并设定新目标 |
2.3.4. 2 积极的变化:自身及社会关系的发展 |
2.3.4. 3 直观残疾与非直观残疾的病耻感 |
2.3.4. 4 漫长康复过程自感疾病负担沉重 |
3 讨论 |
3.1 关注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内心世界,引导积极心理体验 |
3.2 契合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真实需求,促进家庭社会功能恢复 |
3.3 普及公众脑卒中知识,增进对中青年病人的理解 |
4 小结及展望 |
(8)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理论依据 |
3 研究假设 |
4 操作性定义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创伤后成长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
1.1.2 脑卒中是一种行为相关性疾病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健康行为研究现状 |
1.2.2 积极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
1.2.3 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中青年脑卒中 |
1.3.2 积极心理资本 |
1.3.3 应对方式 |
1.3.4 健康行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积极心理学理论(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
1.4.2 有益健康模型(Salutogenic Model)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质量控制 |
2.2.4 统计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
3.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
3.2.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现状 |
3.2.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单因素分析 |
3.3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 |
3.3.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现状 |
3.4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 |
3.4.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 |
3.4.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
3.5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5.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5.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5.3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3.6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4.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 |
4.2.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现状 |
4.2.2 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资料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 |
4.3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 |
4.3.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现状 |
4.4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 |
4.4.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 |
4.4.2 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资料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
4.5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5.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5.3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4.6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7 本研究对临床护理的启发 |
4.7.1 探索并制定中青年脑卒中积极心理资本干预措施 |
4.7.2 促进中青年脑卒中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 |
4.8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4.8.1 创新性 |
4.8.2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湖南省某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操作性定义 |
1.3.1 病耻感 |
1.3.2 自我感受负担 |
1.3.3 社会关系质量 |
1.4 理论框架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抽样方法 |
2.2.2 样本量计算 |
2.2.3 研究工具 |
2.2.4 统计学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调查前 |
2.3.2 调查中 |
2.3.3 数据录入 |
2.4 伦理学原则 |
2.5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 |
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得分情况 |
3.4 脑卒中患者 SPB、社会关系质量情况 |
3.4.1 脑卒中患者SPB得分情况 |
3.4.2 脑卒中患者社会关系质量得分情况 |
3.5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单因素分析 |
3.5.1 脑卒中患者人口学资料对病耻感的影响 |
3.5.2 脑卒中患者疾病资料对病耻感的影响 |
3.6 脑卒中患者SPB、社会关系质量对病耻感的影响 |
3.7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分析 |
4.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人口学资料对病耻感的影响分析 |
4.3.2 疾病资料对病耻感的影响分析 |
4.3.3 SPB、社会关系质量对病耻感的影响 |
4.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4.4.1 本研究的创新 |
4.4.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青年脑卒中后的心理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改善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中的效果[J]. 李旭静,李月华,刘学琴,汤丽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1(21)
- [2]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J]. 弓少华,孙超,杨姮,易晓平,胡楠楠,张傲,陈闪闪,刘幼华,郭红. 中华护理杂志, 2021(06)
- [3]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式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D]. 李雪霏. 河北大学, 2021(09)
- [4]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D]. 崔慧敏.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5]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D]. 李佳祺.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6]瑜伽休息术在脑卒中后疲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王梦佳.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7]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刘清玄,张振香,张乐芸,郭云飞,王文娜. 护理研究, 2021(09)
- [8]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D]. 杜诣深.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9]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 庞晨晨.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湖南省某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庞丹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