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政党法制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徐雪闪[2](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切实推动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以适应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就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和政治旨归。在新时代,如何全面审视问题和成绩、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趋势和走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中国政治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此为主题,力图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多学科交叉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对策思路。全文结构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提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论述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相互关系,把政治文化社会化寓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目标中并概括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特征和时代价值。第二章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根本指导地位,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指导价值,同时探讨西方政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理论对我党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镜鉴。第三章回顾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实践历程,以政治文化建设问题为线索对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十八大以来三个阶段的重要史实进行剖析,进而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总结提炼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基本经验。第四章分析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条件,认清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所面临的社会转型、党内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全球化等多种挑战的客观环境和约束性条件,站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布局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大格局的逻辑起点。第五章阐述构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现实路径,提出要以经济建设筑牢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经济基础,要以求真务实作风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意基础,要稳步推进反腐倡廉涵养理性的社会心态,要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舆论导向、理论创新加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制度保障,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政治文化社会化提供价值指导,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刘洋[3](2020)在《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七种协商民主渠道之首,政党协商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民主党派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参与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协商的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深刻理解政党协商理论发展脉络的关键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对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进行阐述。绪论主要介绍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基本的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探究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的政党协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最后十几年的国内外时代环境而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第二章主要梳理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首次实现了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载入宪法,并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为政党协商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前提;科学界定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明确了政党协商各主体的定位;探索实践了政党协商的多种形式,并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最后,在政党协商的长期运作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了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办法,成为新时期政党协商的重要指导。第三章主要评价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说、多党合作理论和民主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理论,构建起新时期政党协商的理论体系,也是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辅助材料。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转向低潮的时代环境下扞卫并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关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党协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内容,仍然是我们今天应该继续坚持的。
田雨[4](2019)在《西方政党相关立法的政治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政党的不断发展,政党在民主的进步与实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代民主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政党政治。政党法律地位的转变以及政党公共职能的发挥引发了一系列的政党立法,从而形成了政党法律制度。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在政党法律制度的建构上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分值得我们研究。然而,综观国内有关政党法律制度的研究,大多是以介绍西方政党法律制度的现状为主的文章,偏重于知识性和介绍性的研究,分析性的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研究是关于我国制订政党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以上这些研究都未能触及政党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包括制定背景、制定目的、架构模式、具体内容等等。西方当下的政党法律制度可划分为两种主要的架构模式:普通法系架构模式与大陆法系架构模式。在普通法系架构模式下,政党法律制度由选举法和议会议事规则中所包含的政党法律规范组成,典型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政党宪法地位的缺失构成了普通法系架构模式的主要特征,即便是有成文宪法的美国也未能将政党写入宪法。基于此,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发现政党未能入宪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与此种架构模式明显不同的是,大陆法系架构模式下的政党法律制度一般由宪法、选举法、议会议事规则中的政党法律规范组成。大陆法系国家在此基础上还专门制订了规范政党组织与政党行为的政党法与政党资金法,可谓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善的政党法律制度架构模式。典型的国家有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从架构模式上来看,大陆法系国家要优于普通法系国家,但是有一些问题是两种架构模式中共同存在的。第一,政党法学定义的缺陷。政党作为政治性的组织,它的某些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不受法律制约。政党法律制度中提供的政党在法律意义上的定义未能考虑到政党的政治性本质,它只能保障政党在形式和程序上符合法律的规定。第二,政党组织的动态特征。纵观政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私人性社团组织演变成为当下的准政府机构或公共机构皆源于其不断变化的动态本质。外部环境的改变促使政党在政党纲领、组织结构、活动方式、基本功能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静态的法律文本来讲,它存在有先天的滞后性。动态发展的政党组织为法律监管政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三,政党立法的政治性。鉴于政党是立法的重要参与者,政党立法过程中所隐含的政治性因素是无法避免的。它们会通过担任议会议员的本党成员提出立法草案,将政党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政党法律制度中的政党登记制度则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执政党或议会中的主流政党用以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打压竞争对手的政治性立法。笔者就此观点在文章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西方政党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它只能保证政党组织和政党行为在形式和程序上符合法律规定。政党作为政治性的社会组织,它隐含了相当一部分不受法律约束的政治关系,而政党法律规范对这些政治关系则没有管辖权。单纯从法学视角研究政党组织和政党行为只能保证政党在形式和程序上符合法律要求。或者说,法律对于政党的规制只能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一旦发生政党行为超出法规之外的情形,如政党左右立法程序的行为,法律将束手无策。在本研究中,笔者充分意识到了政党组织及其行为中所隐含的政治性特征。政党作为兼具政治属性和法律属性的社会现象,在研究时必须同时结合政治学理论和法学理论才能更为全面地把握与政党有关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政党法律制度研究。为印证以上政党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西方政党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即政党登记制度和政党活动原则。由于架构模式的不同,普通法系国家的政党登记制度一般包含在选举法中,而大陆法系国家的政党登记制度则由选举法和政党法中的法律规范共同构成。在西方实践中,政党若要获得选举资格必须满足一定的登记条件,笔者称这些条件为守门人规则,它一般包括成文党章、最低党员人数、候选人提名数量等可以证明政党具备参与竞选的真实意图的相关要求。政党登记制度作为政党获得选举资格的前提设置,执政党或议会中的主流政党有可能将其作为限制竞争对手参与选举的工具。在普通法系架构模式下,政党登记制度包含于各国的选举法中。最低党员人数与候选人提名数量要求构成了政党法律制度中最具争议的限定条件。一些国家的政党登记门槛过高,而一些国家的登记要求则相对宽松。不论哪种登记标准设定,守门人规则反映的是各国对于民主、代议制和政党的规范性认识。笔者在此对比分析了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案例,观察到司法机关对守门人规则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加拿大的司法机关试图打破政党与国家之间已形成的卡特尔联盟,废止50名候选人的登记条件;而澳大利亚的案例则表明司法机关对于立法机关制订的500人党员人数标准持默许态度。至此,笔者只是观察到了守门人规则存在政治性的可能,但还不能完全知晓执政党在政党立法的过程中注入了多少政治性因素。紧接着笔者将目光转而投向大陆法系架构模式,借助于数据统计具体分析了守门人规则对希望参与竞选或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的影响。经研究发现,欧洲各国政党法的主要内容由政党内部组织规范、外部监管规定以及政党资金规范组成,其中政党内部组织规范的整体占比处于首位,而政党登记制度就包含于此类别下。至此,我们有理由质疑政党登记制度是政党立法的重点之一,也同样有理由怀疑执政党或议会中的主流政党可能会通过提高政党登记门槛阻碍议会外的政党参与选举和进入议会的可能。但是纵向分析欧洲各国政党法的变化之后,笔者发现增加最多是政党资金规范。若执政党或议会中的主流政党希望设置更高的政党登记条件以阻止竞争对手,那么我们应当看到政党内部组织规范中守门人规则的增多。客观的数据表明政党法律规范的增加与获得选举资格的政党数量以及成功进入议会的政党数量之间无明确的联系。可以认为,政党立法过程中的政治性尚没有定论。不过,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政党立法的政治性在个别国家中有了一定的显现。政党内部组织规范构成了政党登记制度中另一大最具争议的话题。当今各国法律对政党的态度已完全不同于政党建立的初期,它开始关注政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不曾涉及的政党内部组织制度和决策程序。政党法律规范的增加致使政党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私人性社团组织转变为当下的准政府机构。作为准政府机构或公共机构,政党理应接受国家法律的监管。加之政党在民主的发展与实现上发挥着核心作用,如果政党内部组织制度不符合民主原则,那么它将对国家民主产生严重的影响。笔者发现欧洲各国政党法都加强了对政党内部组织制度的规范,这一点可以从它在欧洲政党法中的占比中得出。虽然政党内部组织制度规范在政党法中占据相当部分的比重,但是笔者发现政党法中一般只包含党内民主的原则性要求。对于政党在内部决策程序上如何保证党员权利的充分行使则没有具体规定。立法者希望政党在内部组织制度和决策程序上享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综上所述,政党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忽略了政党的政治性本质以及政党在选举、立法、司法和行政过程中所注入的政治性因素。欲解决当下政党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笔者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首先,立法者和法学家要改变以往的政党法律观,不能认为政党组织和政党行为可以完全由法律监管。政党天然具备一种不受法律规制的特性,即政治性。其次,司法机关对已制订的政党法律规范须持有中立的审慎态度。司法机关的裁决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对于民主和政党的规范性认识。如若司法机关不能保持政治中立,在面对争议时偏向于某个政党,那么政党法律制度很难守住公正与平等的底线。第三,政党需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政党作为民主的重要推动者,其自身要满足一定的法治要求。执政党在这一方面要尤为注意,它们拥有对国家政治权力的绝对掌控,可以轻易左右立法过程,导致立法本质的歪曲。守门人规则的制订就极有可能掺杂执政党的政党意志。政党若要获得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就要避免不合理与不公正的政治主张,更要避免把这样的政治主张上升为国家法律。
李成萍[5](2019)在《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将其概括为新型政党制度,并强调其所具有的三个“新”特征。诚然,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导致的恶性竞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监督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背景下,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三大职能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民主监督相较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而言仍是其薄弱的环节。因此,亟需加强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以促进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布了系列文件、法规和政策,使民主党派在开展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有了可以遵循的制度和章程,以此为依据各民主党派也在实践中积极开展民主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政党制度概括为新型政党制度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和开展民主监督。监督内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社会热点展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脱贫攻坚政策、生态环境、民生问题、政治法律等方面开展监督。各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党委委托,通过提案、建议案,担任特约人员进行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在开展民主监督实践中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民主监督党派特色显明、监督注重调查研究、内容聚焦社会热点和国家中心工作。但是,目前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实践仍存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完善、监督形式不够完善和创新、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非权力性的权利监督,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当前,中共中央颁布和制定了系列文件和规定,这为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开展民主监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各民主党派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地探索民主监督实践的有效形式。要使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功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民主党派应从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和完善民主监督形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相关机制等方面着手推进,以期更好实现民主监督功能。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创新点做了介绍;第二部分对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背景、内涵、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监督的优势、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四方面;第三部分对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实践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分类、监督的特点、监督的优势进行剖析和总结,并论述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第四部针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于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建议。
王轲[6](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杨安[7](2014)在《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党群关系。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以信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得到了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新媒体成为了我党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也日益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信息、表达诉求与参与公共性事务的极为重要的新渠道。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新时期新媒体的发展趋向,如何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来保持和密切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和手机为载体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等,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趋真性与失真性等特征。党群关系的新特点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现实依据,而新媒体的优势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提供全新途径,在密切党群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信息表达的成本,提供了新的表达平台,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意,而且有利于提高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拉近党群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过程中经历了“新媒体技术开始传入的起步”、“新媒体为民平台大量建立的发展”、“新媒体广泛运用于党群关系的沟通”等探索历程,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基本经验,即: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是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方式、提高党员干部媒介素质是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保障。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西方各国政党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来扩大自身影响尤其是为了选举赢得选民的支持。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西方政党就纷纷着手建立政党网站以宣传政党的纲领政策、获取民众支持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手机、论坛、微博等在西方政党选举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成为竞相争夺的新阵地,为此,甚至有西方政党宣布建立“网络党”。西方政党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树立政党良好的媒介形象;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赢得民众的支持;利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互动,加强党群之间的交流,为我们在新时期利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既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又为我们带来了挑战。新媒体为加强党群沟通提供了新架道,促进了党群之间信息的自由传递、增强了党群之间信息传递的透明度、丰富了党群信息沟通的形式,不仅为教育引导群众和整合社会民意开辟新的途径和平台,还为中国共产党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了新的利器。但是新媒体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考验,即:新媒体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对公众有效引导带来挑战、对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挑战、对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带来挑战。为了应对新媒体给我们密切党群关系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首先,要重视新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意识到应当把新媒体放到我党执政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和把握,建立与新媒体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群众观和监督观;其次,要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丌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其中要着重提高党员干部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的能力、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等;再次,针对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的现状,要不断完善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各项机制,要构建党群沟通机制、新媒体规范管理机制,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并健全物质保障机制;最后,要大力推进新媒体监督功能的发挥,要深化对新媒体监督的认识,将新媒体监督纳入法治轨道,优化新媒体监督的环境,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加强网络反腐。
江玉桥[8](2014)在《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和中国当下的民主现状,人们普遍认为党内民主建设是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而党内民主法制化构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党内民主法制化的角度来分析、论证并展望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法制化,提出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关键是在党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层面推动民主,扩大党内选举的范围,规范党内权力的运作机制,增强党内民主监督的力度,最终通过不断的民主实践将党内民主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在党内民主水平上能够有质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党内民主法制化的概述。主要分析了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发展历程。区分了党内民主与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不同,提出了党内民主法制化在价值追求上应该以最终实现民主政治为归宿,在建设目标上应当实现政党的法制化,在实现路径应该是遵从渐进式改良的方案。同时,在第一章中也简要地对我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使我们能够从历史实践的角度进一步看到我国加强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论述了党内民治法制化的必然性。本部分主要从经济、政治、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加强以及党内民主法制化对于民主政治的巨大推动作用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党内民主法制化是历史的必然。就经济层面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党内民主法制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就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党内民主法制化提出了客观要求,而就政治层面来说,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党的改革任务使得党内民主具有了现实的必然性。第三章论述了我国当前党内民主的实践情况并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进行了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监督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党内民主的实践情况。就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来说,在候选人提名制度、差额选举制度、党内竞选制度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制度空间,这也是实现党内民主法制化的难点;就党内决策制度来说,要加强对于权力运行的机制体制的改革,主要方向是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党委常委会制度,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就党内民主监督而言,主要是要进一步在监督的主体、程序等问题上加强法制化建设。第四章论述了当代西方国家的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建设。这一部分主要是以美国、德国两个发达国家的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为素材,探索了西方的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对于我国执政党的参考价值。西方政党经过了几百年的漫长发展,在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上积累了一些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在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对接以及防止党内民主异化两个问题上,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第五章提出了对推进党内民主法制化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是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权力运行体制机制以及提高党内监督的法制化水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党员民主权利是实现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础性保障,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规范化是实现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关键领域,提升党内民主监督的法制化水平是党内民主法制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的结语部分则提出了党内民主法治化进程上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党法的立法问题,强调我国进行政党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丁伟[9](2014)在《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源自政党的执政权威的确立,而执政权威的确立又来自执政对象的深刻认同。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形势,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应适时变革和调试,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不断实现执政党本身的现代化。鉴于中国党政关系的政治体制背景,可以说,党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驱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着眼点就是确立党的建设与改革的系统目标。按照笔者理解,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学习型政党与创新型政党建设的统领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全面深化的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利益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战斗堡垒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如何回应农村全面变革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如何为农村的改革保驾护航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就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服务作用,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与改革的关键问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指明了方向。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包括问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以及创新点。问题缘起中对立足“新形势”下的课题研究做了界定。正文部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理基础。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党建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具体行动,是贯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位一体”建设布局局的灵魂任务。研究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着眼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质”的规定性,必须借鉴当代西方政党为适应执政环境的复杂局面由稳定到变迁的转型理论与实践经验。第二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与趋势。鉴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较为完善成熟和中国的党政关系背景,文章阐述了我国服务型政党与服务型政党建设内在相关性。本章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做了分阶段的历史考察,对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环境与新背景要做了简要分析。本章还总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实践的基本特点,以便对后文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对策提供必要的指导方向。本章立足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从现代政党的社会属性、政党形象、政治动员和政党变革的顶层设计等方面论述了服务型政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还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民主政治、市场发展、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角度阐释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障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与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时,必须以农村的特殊具体的环境为前提。结合农村的变革,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是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思路。本章从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利益障碍、组织障碍、制度障碍、认同障碍和心智障碍等五方面解剖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分析。面对当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各种现实挑战,要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职责与历史使命,笔者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主体保障和系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路径对策。结语部分,笔者从提高党的农村治理能力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探索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提出了系统与要素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思考。
袁春霞[10](2013)在《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特点与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较为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中的有益经验,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党内民主建设加以阐述: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建设,推进法律化与加强权力制约,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相结合。
二、西方政党法制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政党法制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何谓参政党 |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困难与不足 |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
结语 |
一、理论价值 |
二、治理价值 |
三、民主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基本理论阐述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
一、政治文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政治文化社会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特征 |
一、政治导向性:与执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逻辑相契合 |
二、实践创新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相衔接 |
三、人民主体性: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贴近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当代价值 |
一、巩固执政地位,支撑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和正当性 |
二、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三、推动民主进步,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论述 |
一、批判斗争是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
二、报刊书籍是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关键载体 |
三、革命实践是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思想 |
一、以科学思想灌输作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基础工程 |
二、以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根本选择 |
三、以群众文化革命作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西方关于政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启示 |
一、注重经济社会相统一 |
二、重视大众传媒的力量 |
三、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
四、广泛地开展公民教育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和经验 |
第一节 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和经验 |
一、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 |
二、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经验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和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 |
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经验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和经验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探索 |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经验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现实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社会转型挑战 |
一、市场化推进中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困境 |
二、网络信息化对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自身建设问题 |
一、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 |
二、党的政治文化社会化教育机制不健全宣传不到位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面临的全球化影响 |
一、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全球化冲击 |
二、面对西方文化强势输出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根本前提 |
一、深刻把握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
二、以经济发展筑牢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经济基础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首要任务 |
一、以求真务实为民作风夯实党的民意基础 |
二、稳步推进反腐倡廉涵养理性的社会心态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制度保障 |
一、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二、完善舆论导向机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化融合覆盖 |
三、健全理论创新机制,增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内生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重点领域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精神家园 |
二、妥善协调不同政治文化间的关系,增强政治文化的包容力 |
三、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无产阶级应联合其他阶级并争取领导权 |
二、共产党要与其他政党进行有原则的合作 |
三、“商量政府”是人民政府的鲜明性格 |
四、多党派的合作与协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
第二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苏东剧变以及其后的国际风险与挑战 |
二、政治风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创 |
第二章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政党协商的制度前提 |
一、明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
二、提出“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概念 |
三、论述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显着特征 |
四、提出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 |
第二节 政党协商的主体定位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
二、揭示民主党派的友党性质和参政党地位 |
三、明确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内涵 |
四、重视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
第三节 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一、各种形式的会议协商 |
二、约谈协商和书面协商 |
第四节 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二、坚持“三不主义”原则 |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 |
第五节 政党协商的一般办法 |
一、“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的办法 |
二、“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 |
三、“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办法 |
第三章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 |
二、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 |
三、构建了新时期政党协商的理论体系 |
四、充实和完善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二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二、有利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协商的能力 |
三、有利于继续推进政党协商向法制化、制度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西方政党相关立法的政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意识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文献综述 |
五、论文的创新性 |
第一章 西方政党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政党法律制度的概念 |
一、西方政党法律制度的定义 |
二、西方政党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三、西方政党法律制度的架构模式 |
第二节 政党法律制度的形成背景 |
一、政党法律制度的形成是民主的内在要求 |
二、政党法律制度的形成是政党公共职能发挥的结果 |
三、政党法律制度的形成是政党组织不断发展的结果 |
四、政党法律制度的形成是民粹主义兴起的结果 |
第三节 西方政党法律规范的构成 |
一、政党组织规范 |
二、政党选举规范 |
三、议会中的政党规范 |
第二章 政党与宪法 |
第一节 西方政党入宪概况 |
一、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的政党入宪 |
二、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政党入宪 |
第二节 政党宪法地位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政党组织尚未成型 |
二、排斥政党的社会主流观念 |
三、“极简主义”的立宪机制 |
四、议会独立观念及伯克“实质代表”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政党入宪的主要模式 |
一、功能必要型 |
二、扞卫民主型 |
三、民主必需型 |
第三章 政党与选举法 |
第一节 政党登记制度与选举资格 |
一、宪法地位是政党参选的法律基础 |
二、选举资格是政党参选的能力认定 |
三、设立政党登记制度的根本目的 |
第二节 政党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明确的政党名称 |
二、成文党章或党纲 |
三、政党规模与选民基础 |
第三节 政党登记制度的作用机理 |
一、突出政党参与选举的真实意图 |
二、守门人理论 |
三、守门人规则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 政党与政党法 |
第一节 政党法的主要内容 |
一、欧洲政党法的颁布概况 |
二、政党法中的政党法律规范 |
三、政党法的重点规范领域——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
第二节 政党法的实际作用 |
一、政党法的主要作用 |
二、政党法的立法趋势 |
三、守门人规则——卡特尔联盟的合谋? |
第三节 政党法中的守门人规则 |
一、卡特尔政党 |
二、政党法中守门人规则的具体构成 |
三、政党法中守门人规则的实际作用评估 |
第五章 党内民主的立法规制 |
第一节 政党立法背景下的党内民主 |
一、党内民主立法的提出 |
二、党内民主立法的差异 |
三、传统党内民主认知遇到的挑战 |
第二节 政党内部组织制度规范的具体内容 |
一、政党内部组织制度立法的现实诉求 |
二、政党内部组织制度规范的早期探索 |
三、政党内部组织制度规范的定量分析 |
四、政党内部组织制度规范的定性分析 |
第三节 党内民主的内涵 |
一、党内民主的定义 |
二、党内民主的传统认知 |
三、党内民主的新内涵 |
第六章 政党法律制度的困境 |
第一节 政党法律制度的建立基础 |
一、民主价值的规范性分析 |
二、政党公私属性的划分 |
三、政党内部组织制度的立法争议 |
第二节 政党法律制度与政治性 |
一、政党法律定义的缺陷 |
二、政党组织的政治性 |
三、政党立法的政治性 |
四、一个特例——墨西哥政党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政党法律制度与合法性 |
一、合法性的分析框架 |
二、政党法律制度的合法性 |
三、政党法律制度的现实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经验研究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1.4.1 研究中的创新 |
1.4.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新型政党制度背景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 |
2.1 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背景 |
2.1.1 经济背景 |
2.1.2 文化背景 |
2.1.3 实践背景 |
2.1.4 理论背景 |
2.2 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 |
2.3 新型政党制度下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优势 |
2.3.1 西方政党监督存在的弊端 |
2.3.2 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优势 |
2.4 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 |
2.4.1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4.2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3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践分析 |
3.1 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实践探索 |
3.1.1 民主监督实践的主要内容 |
3.1.2 民主监督实践的类型 |
3.1.3 民主监督实践的特点 |
3.1.4 民主监督实践的优势 |
3.2 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实践存在的问题 |
3.2.1 民主党派自身存在问题 |
3.2.2 民主监督形式有待创新和完善 |
3.2.3 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2.4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中国共产党的期望存在差距 |
第4章 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完善路径 |
4.1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
4.1.1 加强思想建设,以提升民主监督能力 |
4.1.2 加强组织建设,为民主监督提供保障 |
4.2 丰富和完善民主监督形式 |
4.2.1 通过与其他监督形式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
4.2.2 开展和完善专项民主监督 |
4.2.3 探索覆盖全程的民主监督新模式 |
4.2.4 参加并借鉴政协“协商式监督” |
4.3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相关机制 |
4.3.1 建立民主监督权利保护机制 |
4.3.2 建立健全监督采纳反馈机制 |
4.3.3 建立民主监督问责机制 |
4.3.4 建立和完善重要情况重大问题信息通报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理论意义 |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
1.1.3 实践意义 |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
1.2.1.1 政党制度 |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
1.2.1.3 政党关系 |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
1.2.4 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
5.2.1 领导与合作 |
5.2.2 执政与参政 |
5.2.3 共识与监督 |
5.2.4 共建与共享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
5.3.1 特有形式论 |
5.3.2 主体责任论 |
5.3.3 整合力量论 |
5.3.4 规范建设论 |
5.3.5 民主决策论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
7.1.1 国家法律规范 |
7.1.2 政党政策规范 |
7.1.3 政协规章制度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
8.3.2.1 大政方针 |
8.3.2.2 法律法规 |
8.3.2.3 重要人事 |
8.3.2.4 重要事务 |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9.1.2 发展人民民主 |
9.1.3 实现政治稳定 |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
(二) 文献资料研究法 |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发展与党群关系概述 |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
一、新媒体的概念定位 |
二、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 |
三、新媒体的基本类型 |
四、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党群关系概述 |
一、党群关系的含义 |
二、党群关系的理论演进 |
三、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性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党群关系 |
一、党群关系的新特点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现实依据 |
二、新媒体的优势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提供全新途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探索与经验 |
笫一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探索历程 |
一、起步阶段:新媒体技术开始传入 |
二、发展阶段:新媒体为民平台大量建立 |
三、成熟阶段:新媒体广泛运用于党群关系的沟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 |
二、积极推行网络问政: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方式 |
三、提高党员干部媒介素质: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保障 |
第三章 西方政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有益借鉴 |
第一节 西方“党群”关系界定与传统媒体角色 |
一、西方政治制度内化的“党群”关系剖析 |
二、传统媒体视域下西方“党群”联系分析 |
第二节 西方“党群”关系的新媒体互动机制梳理 |
一、新媒体对“党群”联系方式的影响 |
二、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利用网络新媒体的现状 |
三、西方政党通过新媒体密切联系公民的创新 |
第三节 西方政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借鉴 |
一、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树立政党良好的媒介形象 |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赢得民众的支持 |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互动,加强党群之间的交流 |
第四章 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时代机遇 |
一、新媒体为加强党群沟通开辟新渠道 |
二、新媒体为教育引导群众开辟新途径 |
三、新媒体为整合社会民意构建新平台 |
四、新媒体为接受群众监督打造新利器 |
第二节 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考验 |
一、新媒体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 |
二、新媒体发展对公众有效引导带来挑战 |
三、新媒体发展对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挑战 |
四、新媒体发展对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带来挑战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重视新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把新媒体的建设放到党执政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
二、树立与新媒体快速发展相应的新意识 |
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监督观 |
第二节 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一、提高利用新媒体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 |
二、提高利用新媒体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的能力 |
三、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 |
四、提高利用新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引导的能力 |
第三节 完善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各项机制 |
一、构建党群沟通机制 |
二、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
三、建立新媒体规范化管理机制 |
四、健全物质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大力推进新媒体监督功能的发挥 |
一、深化对新媒体监督的认识 |
二、将新媒体监督纳入法治轨道 |
三、优化新媒体监督的环境 |
四、加强网络反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党内民主法制化概述 |
第一节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本内涵 |
一、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党内民主 |
二、党内民主法制化与政党政治法制化 |
三、党内民主法制化与民主政治法制化 |
第二节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本特征 |
一、党内民主法制化的价值追求:民主政治 |
二、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建设目标:政党法治 |
三、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实现路径:渐进式改革 |
第三节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发展历程 |
一、作为革命党的党内民主法制化发展 |
二、作为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法制化发展 |
第二章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历史必然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
一、市场经济发展为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 |
二、社会利益多元对党内民主法制化提出了客观要求 |
三、社会阶层分化为党内民主提供了现实可能 |
第二节 政党政治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
一、政党政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 |
二、政党法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前提 |
三、党内民主法制化是实现政党法治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执政能力建设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
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
二、党内民主法制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正向推动 |
第四节 民主政治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
一、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推动党内民主法制化 |
二、依法治国的方略推动党内民主法制化 |
三、世界民主潮流推动党内民主法制化 |
第三章 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实践考察 |
第一节 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考察 |
一、党员民主权利的内涵和实质 |
二、党员民主权利保障现状及其问题 |
第二节 党内民主选举制度考察 |
一、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内容 |
二、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党内民主决策制度考察 |
一、党内民主决策制度的内容 |
二、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四节 党内民主管理制度考察 |
一、党内民主管理制度的内容 |
二、党内民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考察 |
一、党内监督制度构成 |
二、党内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四章 当代西方政党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评析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
一、美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美国政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第二节 德国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
一、德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发展概括 |
二、德国政党党内民主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节 新加坡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
一、新加坡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新加坡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第四节 越南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
一、越南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越南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第五节 外国政党民主制度建设评鉴 |
一、外国政党民主制度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
二、外国政党民主制度的启示 |
第五章 推进党内民主法制化思考和建议 |
第一节 提高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
第二节 提高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
第三节 提高党内民主决策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
第四节 提高党内民主管理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
第五节 提高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
三、关于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相关研究 |
四、关于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学理前沿: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基本内涵 |
一、服务型政党 |
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 |
第二节 西方政党转型理论 |
一、西方政党转型理论的演变 |
二、西方政党转型的原因分析 |
三、西方政党转型的启示 |
第二章 历史趋势: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必然趋势 |
第一节 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党政关系背景:服务型政党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二、历史阶段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历史梳理 |
三、发展面临课题:政党发展趋势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四、基本特点概括:政党服务功能的“四性”审视 |
第二节 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必然趋势 |
一、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政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服务农村变革的政治核心 |
第三章 问题解剖: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障碍挑战 |
第一节 利益障碍分析 |
一、“公地悲剧”的问题 |
二、“短期行为”的问题 |
三、“组织异化”的问题 |
第二节 组织障碍分析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不健全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较滞后 |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覆盖难 |
第三节 制度障碍分析 |
一、两委权力运行机制 |
二、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机制 |
三、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
四、物质保障机制 |
第四节 认同障碍分析 |
一、农村党员与农村群众的双重认同 |
二、党员群众与上级党委的双重认同 |
三、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双重认同 |
第五节 心智障碍分析 |
一、党员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
二、党员干部业务知识匮乏 |
三、党员干部创新动力不足 |
四、服务对象心灵秩序失序 |
第四章 对策保障: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服务的制度保障 |
一、制度建设:秩序与环境的塑造 |
二、基础制度: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 |
三、保障制度: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
四、决策制度:协商民主的农村实践 |
五、法规制度:基层党组织法制化与规范化 |
六、机制创新:服务激励、反馈与问责机制 |
第二节 服务的组织保障 |
一、关系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 |
二、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 |
三、组织设置: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载体 |
四、过程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组织化” |
第三节 服务的物质保障 |
一、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是硬基础 |
二、资源保障:党建资源的城乡统筹 |
三、配权保障:财权与事权的匹配 |
第四节 服务的主体保障 |
一、打造成熟的农村社会组织 |
二、引导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 |
三、培育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 |
第五节 服务的系统保障 |
一、健全服务体系 |
二、拓宽服务平台 |
三、创新服务方式 |
四、规范服务过程 |
五、提高服务质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特点与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基本特征 |
(一) 选举制度上的民主化 |
(二) 决策机制上的民主化 |
(三) 较为完备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四) 较为完善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不足 |
(一) 对党内民主认识不充分 |
(二) 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存在着结构缺陷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 |
(一)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建设 |
1.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
2.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 |
3.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 |
(二) 推进法律化与加强权力制约 |
(三) 竞争性与协商性相结合 |
四、西方政党法制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社会化研究[D]. 徐雪闪. 苏州大学, 2020(06)
- [3]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研究[D].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西方政党相关立法的政治性分析[D]. 田雨.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研究[D]. 李成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7]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 杨安. 兰州大学, 2014(03)
- [8]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D]. 江玉桥. 武汉大学, 2014(06)
- [9]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丁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10]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特点与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J]. 袁春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