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献辞:面对水晶时代的遐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双梅[1](2017)在《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代实行两都制,有上都和大都。上都,又称上京、滦京,是元朝的夏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大都则是冬都,在今北京。每年三四月至八九月,皇帝巡幸上都,大批大臣扈从,公务之余,他们在上都进行各种文学活动。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上都成为元代的文化和文学中心。这个文学中心出现在草原,打破了传统文学以中原、江南儒家文化圈为中心的地域格局,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上都与大都一样,影响并引领着全国的文学风气,使得上都文学活动,成为元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上都文学活动形成的历史背景条件、发展历程、文人群构成、文学活动形式、文学活动成果的留存考察,以及上都文学创作等几个维度进行论述,共七章。上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元廷的各种文化举措、文人游历之风的盛行等是上都文学活动的历史背景条件。大体而言,上都的文学活动始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开平升为上都,终于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灭亡,历时105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263到1276年,为元代的北方统一时期,由于元廷初建,政务繁忙,文学活动较少,为上都文学活动的兴起期,共13年;1276到1321年,随着南宋的灭亡,元朝进入南北统一初期,南方文士开始有机会来到上都,是上都文学活动的发展期,共45年;1321到1358年,随着英宗至治元年(1321)文臣扈从制度的形成,以及文人游历之风的盛行,大批文臣、游历文人聚集上都,为上都文学活动的繁盛期,共37年。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上都宫城被红巾军烧毁,两都巡幸停止,上都文学活动进入沉寂和终结期,共10年。上都文人群的构成是复杂、多元的。在身份上,有处于核心地位的扈从文人,以及征召、执事、游历文人;在信仰、民族、国别上,有文士化的佛道方外人士、蒙古、色目文士,以及少量的属国、外国人士;在地域上,南北特征显着。英宗朝以前以北方文人为主,以后以南方文人为主。北方文人主要为河北、山东人,河北文人以学问博杂、精于谋略、善于政务为特征,他们多进入元政权的决策层,任职中枢机构。山东文人多词章之士,在元廷中多出入教育、翰苑等文化机构,掌文字之职。南方文人以江浙、江西文人为主,他们多通于经史义理、诗文书画,大多入职翰苑等文化机构,以文臣身份扈从上都,是元代中期文坛的主盟者。南方文人中还有以求仕、观风观礼、追慕名流等为目的的游历文人。每年聚集上都的文人,由于生活清闲,往往以同僚好友、乡邦之谊开展各种文学活动,主要有雅集、唱和赠答、谈曲论诗、观书题画等,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上都文学活动成果多所散佚,但是,从今所留存的作品来看,文体上以诗歌为主,兼备词曲文赋笔记等;题材上,以描写游历吊古、上都风情,以及抒情咏怀、题画序跋等为主。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多组诗、诗序注形式。热情歌咏了帝王巡幸、游猎、宫廷宴饮等,描写了草原迥异于江南、中原的风土人情、自然物候等,展现了一统盛世的帝国气象,自豪的时代情绪和兴奋心情;抒发了对自己身处草原生活的幽雅闲适、怀友思乡、政治边缘等百味杂陈的情感,展现了文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气质。形成了以盛世文风为主导的,以铺陈写实、自然真率为风格的上都文学风貌,这在元代文坛是独特的。上都文人丰富的文学活动和创作热情,与大都留守文臣遥相呼应,唱和赠答,传递情感。当他们回到大都后,又将上都所作的诗文传阅交流、序跋题咏、结集刊刻。因此,元代文坛在“大都-上都-大都”的沟通和轮转中,最终实现了两都诗文观念的汇合,共同推动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和盛世文风的形成,引领元代文坛。同时,由于上都文学活动的文坛影响,也将北方民族草原文化的文学书写推向了历史的高潮,上都形象得到了塑造和传播,这在我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种创举。
刘汝兰[2](2011)在《尘埃下的似锦繁花 ——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文中提出中国现代儿童诗与新文学几乎同时诞生,建国前后和新时期以来都曾有过其辉煌的时期。但是,由于传统的文学观念制约,以及受众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趣味要求,从整个儿童文学体系来看,儿童诗歌乃是一种非主流的文体,远没有童话和儿童小说那样的创作实绩以及社会影响。所以,尽管现代儿童诗歌也曾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不少的文学经典,也曾为中国儿童的心灵塑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相对于童话和儿童小说等主流文体以及新兴的绘本文学,儿童诗歌的研究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20世纪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现代儿童诗一直处于被严重遮蔽的状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几乎不论哪种版本都没有或者甚少提及儿童诗人。自中国儿童诗歌诞生以来,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路程,中国儿童诗歌至今没有一本系统的诗歌史,“五四”时期至建国前长达30年的现代儿童诗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在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之初,不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儿童报刊为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舞台,成为各种儿童文学作品诞生的摇篮。因此,本人从1919年-1949年的现代儿童报刊入手,在掌握第一手史料的情况下,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进程和规律进行探讨,力图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其内部的艺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力图用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来梳理、解读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不管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体裁,它都以自己独特的文本参与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精神建构,滋养了他们童稚的心灵。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之前不到30年的时间里,现代儿童诗创作虽然没有取得像小说那样引人注目的成就,没有形成童话那样的泱泱大观,但自它诞生之日起,筚路蓝缕的诗人们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从未停止过努力和探索,他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拓荒与尝试,并不断地寻求着儿童诗歌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可以说,建国之后的种种儿童诗样式、主题、艺术类型,都可以在现代儿童诗河流的始发地找到其渊源。一个时代的儿童观直接制约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教育观和儿童文学观,如何看待儿童,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努力方向,包括题材、主题、创作方法等的选择及审美趣味的追求。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无疑就是一部儿童观的变化历史。30年的儿童诗歌用自己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一个事实:真正以儿童为本位的时代,对儿童生命尊重的时代,也往往是儿童诗繁荣发达的时代;30年间,现代儿童诗歌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样式和主题形式,但经得起时间冲洗、具有永恒价值和永恒生命的是那些深入儿童内宇宙、鲜活地再现儿童思维的诗歌。
寓真[3](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指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胡震[4](2005)在《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傅雷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作为翻译家,傅雷在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译作数十年来流传不衰。作为艺术批评家,傅雷的艺术批评思想也逐渐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傅雷的艺术批评思想的核心在于突出艺术的主体性。他强调主体性价值,并把艺术创造与主体的不断升华密切联系在一起。围绕这一核心,笔者在文中首先高度概括了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的基本要点,其中包括:一、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二、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三、伟大艺术家的“悲剧”和“苦难”精神;四、理想的艺术境界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平衡和统一;五、艺术向自然借取的是物质的素材和感觉的暗示;六、没有技术,才会没有艺术;七、寻找中西文化艺术互通和融合之途。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选取与傅雷艺术批评思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学术界依然存疑的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傅雷与决澜社关系的澄清,以及傅雷与庞薰琹,傅雷与黄宾虹交往互动的个案分析,凸现出傅雷对个人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时代的理性选择。
曾思艺[5](2004)在《丘特切夫诗歌美学》文中认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综合运用社会批评、文化批评、美学、比较文学、心理学乃至文艺心理学等方法,紧扣文本分析,首次从哲学、美学的高度,对丘特切夫诗歌的艺术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确立了其诗歌高度的美学价值。 丘特切夫融会、发展了谢林“同一哲学”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哲学观与美学观。在他看来,世上的一切皆由对立的双方共同构成,这些对立的矛盾总是在运动着,变化着,最后通过种种冲突,达到统一,进入和谐;而自然是和谐与永恒的象征,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意志、灵魂、语言和爱情的活生生的生命机体,人应回归自然、融入自然、顺应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独特的悲剧意识,并且认为诗植根于大地,诗是心灵的表现,能改善人性,提升精神,恢复心灵的和谐与宁静。 在其哲学观与美学观的指导下,丘特切夫在艺术形式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在抒情艺术方面,他采用了多变的抒情角度,独创了完整的断片形式;在结构艺术方面,他大量运用个性化的意象并使之成为决定诗歌结构的重要因素,同时最早在俄国诗歌中营构多层次结构,展示多义之美;在语言艺术方面,他善于以多种感觉的沟通和以多样的语言方式来形象地表现宇宙的美、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想。 丘特切夫以其执着探索人生、社会、自然、心灵之谜和刻意追求艺术和美的主体个性,融会了家庭遗传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强调诗植根于大地和诗是心灵的表现的独特创作个性。而其艺术风格是其创作个性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是他把哲理思考与审美感悟变成个性化的诗语而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表现为自然中融合新奇、凝练里蕴含深邃、优美内渗透沉郁等几方面的综合。 正因为如此,丘特切夫的诗歌虽只有薄薄的一本,只有400来首,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美学价值在俄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一席地位。
李楠[6](2004)在《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 ——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依据70多种主要的上海小报,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对市民文化的载体小报,进行文化和文学的综合考察。切入的角度,是为了更深化已有的鸳蝴和海派研究,弄清楚鸳蝴、海派的关系及其异同,了解鸳蝴文化与海派文化对中国现代市民社会形成所具有的作用。如果要把握上海市民社会的历史发展线索,缺失了更接近历史本真状态的小报,那会是不完全的。论文还就这些年来在近现代报刊研究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与单纯作品文本阅读不尽相同的、重视小报内部“版面”的互动性及小报之间互文性的动态研究方法。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指出小报是现代都市中以消闲趣味为主的、拥有广大市民读者的小型报纸。它作为现代市民文化的话语类型和表现文本,经历了早期的鸳蝴文化缓慢的现代演变,后期与通俗海派文化并存的过程,终于成为市民大众的媒体。小报产生的背景是与中国现代都市特别是上海大都会的形成,与现代市民文化的成型同步的。从1897年至1952年止,可分为发轫、定型、衍变、下降等四个发展时期。小报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社会的控制,经济负担沉重,边缘化的地位也给它带来内外的压力,它的生存策略是以中下市民为接受群体,与大报展开竞争,“补大报之不足”,坚持自己“简便”的、“以小为本”的方针,将色情(所谓“花”)、笔战(所谓“骂”)两相结合,“软”“硬”兼施,走趣味化、民间化、平民化的办报路子。 第二章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特殊人群:小报文人。小报文人是指称那些站在市民立场上具有市民文化精神的、较深地参与小报运作的人们。大致由晚清文人,鸳蝴文人和后期的部分海派文人构成。晚清小报文人尚存名士风范;鸳蝴小报文人趋俗附利,眼光已由社会转向个体的日常人生,真正走入了市民阶层;海派小报文人是市民通俗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是末流的海派作家。他们共同成为了现代文化断层中的“洋场才子”。小报文人的文化性格是:对主流意识的疏离与趋时共存,“新”“旧”纠缠;落拓文人放浪形骸的行为方式;玩世的审美心态。通过小报文人观察新文学的别样视角,可以探明和解释他们自身的精神空间。他们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对左翼一律同仇敌汽,或随意地亲和海派。他们以新旧兼容的文学和处世的标准来衡量新文坛,由此可以反观小报文人身上务实与超脱、才子气质与商业习俗、传统操守与现代境遇、外化的道德标准与内在的市民流氓习气这些貌似对峙的品质,如何以奇异的方式混杂,衍生出一个精神“怪胎”来。 第三章研究上海小报与上海的关系。小报的文化视境决定了它所阐释的都市与大报、期刊和新文学作品迥异。小报是近现代上海都市的一个“平民公共领域”,是中下层市民世俗化的都市空间。从小报自身衍变来看,它逐渐放弃顾影自怜的高蹈姿态,向市民文化“投诚”。报纸的内容、版面都呈现平面化展现的态势,不规避俗语和方言,加强图象化。小报文化品格向中下市民“下移”是读者和编者长时间发生碰撞的结果。读者群体结构的变化决定了读者趣味的变化,而读者趣味的变化又成为小报品格变化的重要原因。小报拒绝对都市作深度的文化探究和思想润色,仅仅依托着市民的生存需求和直观洞察,来营造都市的文化景观。小报营造的文化上海是以名人为都市的意象符号,用流言编织都市的叙事历史。小报营造的上海是日常物质的都市,认同市民物化的价值观念,在仿效上层摩登时尚的过程中,尝试建构大众化的现代生活方式。小报营造的都市还立足于市民底层的生存体验,释放不断涌动的欲望,以至于放纵。小报中的上海,是生活在都市市井里的市民的文化想像。 第四章讨论的是小报中的文学。“小报文学”是一种通俗的市民大众文学,是一种经过新旧调适的短小的媒体文学。它的总体成就不高,但我们同时要避免过去对市民大众文学与纯文学采取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的片面性。两者各有特殊的品格,而小报文学的娱乐消遣性、世俗的沟通性和浅显易懂的特征,为纯文学所不能代替。市民大众文学中的上品应该是既能用纯熟的表现手法较好地反映市民生活,取得市民读者的认同,又能在文学现代性上做出一些必要探索的。小报作家既利用传统资源翻造新颖文体,也渐渐有了用新文学来改造旧表现形式的可能。为了保持独立品质,又以所谓“人情习尚”替自己的存在寻找文学根据。“小报小说”由于贴近市场而造成类型化写作。因媒体的连载传播方式,造成非单行本化、片断化、未完成时态和与新闻结缘等特点。小报小说擅长展示娱乐场所的都市风俗画,可称为市井众生的“浮世绘”。从鸳蝴言情小说到四十年代海派小说,小报女性叙事走了一个历史的轮回,成了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的性爱游戏和物物交易的混合容器。海派小报小说所构建的女性叙事表面上是以女性为主体了,但实质上仍处于女性“不在场”的境地。“小报散文”直接继承中国古代笔记小品的传统,以近代“报章文体”为基础,是指一种在商业文化的操纵下,经小报文人玩世品格的调适而形成的游戏文章。其中议论性杂文的“议”和“感”均带有个人
二、新年献辞:面对水晶时代的遐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献辞:面对水晶时代的遐想(论文提纲范文)
(1)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上都文学活动的背景条件 |
第一节 上都的地理位置与政治地位 |
一、上都所在地:金莲川草原 |
二、两都巡幸制与上都的政治地位 |
第二节 促成文人聚于上都的举措 |
一、忽必烈时期的两次延揽人才 |
二、行科举与文人监试上都 |
三、文化机构的建立和文臣扈从制度的形成 |
第三节 游历之风与文人北上 |
一、文人游历目的和时代条件 |
二、南方文人北游两都 |
第二章 上都文学活动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前上都的文学活动 |
第二节 兴起:北方统一时期(1263-1276) |
一、忽必烈藩府旧臣文学活动 |
二、忽必烈即位后入仕元廷文人之文学活动 |
第三节 发展期:南北统一至仁宗朝(1276-1321) |
一、北方文人的文学活动 |
二、南方文人的文学活动 |
第四节 兴盛与沉寂:英宗朝至元亡(1321-1368) |
第三章 上都文人群的构成(上) |
第一节 北方文人群 |
一、河北文人 |
二、山东文人 |
三、其他北方文人 |
第二节 南方文人群 |
一、江西文人 |
二、江浙文人 |
第四章 上都文人群的构成(下) |
第三节 方外人士 |
一、道教人士 |
二、佛教人士 |
第四节 非汉族文士及其他文人 |
一、非汉族文士 |
二、外国人士 |
第五章 上都文学活动的形式 |
第一节 雅集 |
第二节 赠答唱和 |
一、唱和酬答 |
二、题赠酬应 |
三、上都赠答唱和的文坛影响 |
第三节 论诗谈曲与观书题画 |
一、论诗谈曲 |
二、观书题画 |
第六章 上都文学活动成果(上) |
第一节 游历吊古之作 |
一、游历之作 |
二、吊古之作 |
第二节 上都风情之作 |
一、草原帝都之神圣盛大 |
二、淳朴的蒙古风土民情 |
三、上都风情之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七章 上都文学活动成果(下) |
第三节 抒情咏怀之作 |
一、歌咏帝国一统功业与盛世自信 |
二、“客愁”之咏怀 |
第四节 题画与序跋之作 |
一、题画之作 |
二、序跋之作 |
余论 |
附录 上都文学活动成果留存之文献考察 |
一、上都文学活动成果概述 |
二、上都文学活动成果之专集 |
三、保存于元人别集、总集中之上都作品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及其整理类 |
(二)今人着述类 |
(三)期刊、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尘埃下的似锦繁花 ——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儿童诗及其特质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诗"的诞生 |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儿童的发现" |
一、全新的儿童观 |
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
三、"无意思之意思"的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儿童诗"的诞生 |
一、《晨报副镌》:首次提出"儿童诗"的名称和概念 |
二、《歌谣》与儿歌运动的流行 |
第二章 现代儿童诗的兴起(1922~1930) |
第一节 现代儿童诗的兴盛与多种路向的探索 |
一、创作儿歌的兴盛 |
二、故事诗迅猛发展 |
三、趣诗(歌):对幽默和趣味的自觉追求 |
四、封面诗:诗歌与绘画的结合 |
五、歌词创作:诗歌与音乐的联袂 |
第二节 主题的开拓:展示"我的世界" |
一、塑造全新的现代儿童形象——"世界的王" |
二、突出游戏主题,探讨游戏精神 |
三、揭示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宇宙 |
四、描绘儿童与宇宙万物的鲜活对话 |
第三节 自觉的理论研究 |
一、关于儿童诗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儿歌童谣的理论研究 |
第四节 外来的养分 |
一、童话的译介影响了新的儿童文学观的产生 |
二、诗歌领域内的吸收和借鉴 |
第五节 重要诗人诗作 |
一、郑振铎的诗歌创作 |
二、吕伯牧的诗歌创作 |
三、俞平伯的《忆》与童年再现 |
第三章 在纷繁交织的变化中发展(1930~1936) |
第一节 诗歌风格:从"仙国"走向现实 |
一、风格转变的时代原因与理论背景 |
二、风格转型前的儿童诗歌风格 |
三、风格转型后的儿童诗歌 |
第二节 诗歌主题:从丰富多样日益走向单一 |
一、自然——永恒的主题 |
二、母爱主题 |
三、游戏主题 |
四、爱国主题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
第三节 儿童:从"我的世界"走向"时代和社会" |
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变化 |
二、儿童形象——新时代的"小先生""小工人" |
第四节 审美追求:从"无意思"到有意义 |
一、"无意思"的诗歌 |
二、有意义的诗歌 |
三、新的诗歌形式——可贵的探索 |
第五节 代表诗人及诗作 |
一、秋山的封面诗(童话诗)创作 |
二、现实主义儿童诗的代表诗人姜元琴 |
三、陈醉云:徘徊于"无意思"与"有意义"之间 |
第四章 在战火硝烟中艰难前行(1937~1945) |
第一节 现代儿童诗歌创作的萎缩 |
第二节 奏响抗战主旋律 |
一、抗战主题成为文学的主流 |
二、理想儿童的塑造 |
三、难童——新的形象系列 |
四、弘扬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 |
第三节 现实对想象的放逐 |
一、诗歌沦为宣传的武器 |
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其流弊 |
第四节 战争时代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背离与融合 |
一、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背离 |
二、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
第五章 现代儿童诗歌的成熟与多元化发展(1945~1949) |
第一节 各类儿童诗歌的复苏及成熟 |
一、蓬勃发展的儿歌 |
二、洋溢着乐观昂扬之美的歌曲创作 |
三、故事诗的复兴 |
四、图画诗的兴旺 |
五、童话诗的成熟 |
第二节 诗歌的种类细化与多元格局 |
一、题材丰富多样 |
二、诗歌种类细化与诗体增多 |
三、诗歌风格精彩纷呈 |
四、向艺术性的回归 |
第三节 对儿童内宇宙的深入探索与开拓 |
一、崭新的儿童观 |
二、儿童形象:"大我"与"小我"的统一 |
三、从价值观的层面探讨儿童与成人的对立 |
第四节 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成熟及诗学观念的外来影响 |
一、儿童文学理论的深入探讨 |
二、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对儿童诗学观念的深远影响 |
第五节 郭风的儿童诗创作 |
一、用生命与心灵进行写作 |
二、对儿童想象的尊重与解放 |
三、儿童化的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傅雷艺术批评思想概览 |
一、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
二、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 |
三、伟大艺术家的"悲剧"和"苦难"的精神 |
四、理想的艺术境界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平衡和统一 |
五、艺术向自然借取的是物质的素材和感觉的暗示 |
六、没有技术、才会没有艺术 |
七、寻找中西文化艺术互通和融合之途 |
第二章 傅雷与决澜社(Ⅰ) --对傅雷加入决澜社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交待 |
一、从决澜社公开发表的时机看傅雷与决澜社的关系 |
二、缄默的背后 |
三、同一命运下两种表述的比较 |
第三章 傅雷与决澜社(Ⅱ)——为什么退出决澜社 |
一、历史情境中看傅雷对决澜社的选择 |
二、决澜社成员的创作及其展览 |
三、决澜社失败原因之检讨 |
四、王济远退出决澜社动因初探 |
五、傅雷退出决澜社动因续探 |
第四章 傅雷与决澜社(Ⅲ)——傅雷与庞薰琹 |
一、傅雷与《薰琹的梦》 |
二、傅雷与画展序 |
第五章 傅雷与黄宾虹 |
一、傅雷与黄宾虹八秩书画展览会 |
1、由黄宾虹八秩书画展览会说起 |
2、问题的提出 |
二、为什么是1943年 |
1、与傅雷30年代治学兴趣有关 |
2、黄宾虹个人绘画艺术上的重大转折 |
3、一种选择的契机 |
三、为什么是黄宾虹 |
1、黄宾虹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 |
2、为艺术前途殷忧 |
3、艺术上的知音 |
4、理想的境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5)丘特切夫诗歌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文) |
内容提要(英文) |
导言 |
第一章 丘特切夫的哲学观 |
第一节 一切皆变与和谐思想 |
第二节 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观念 |
第二章 丘特切夫的美学观 |
第一节 悲剧意识 |
第二节 美学主张 |
第三章 丘诗的抒情艺术 |
第一节 多变的抒情角度 |
第二节 完整的断片形式 |
第四章 丘诗的结构艺术 |
第一节 个性化的意象艺术 |
第二节 多层结构与多义之美 |
第五章 丘诗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多种感觉的沟通 |
第二节 多样的语言方式 |
第六章 丘特切夫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
第一节 丘特切夫的创作个性 |
第二节 丘特切夫的艺术风格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 ——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与现代市民社会共生--小报的生成和境遇 |
第一节 小报的界定和文化形态 |
第二节 小报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三节 不同历史时段小报的特征和功能 |
第四节 小报的生存境遇与生存策略 |
第二章 文化断层中的洋场“才子”--小报文人的精神特征 |
第一节 小报文人的历史构成 |
第二节 小报文人的文化性格和心态 |
第三节 由小报语境下的新文坛反观自身 |
第三章 市民文化笼罩下的都市想象--小报与上海 |
第一节 营造中下层市民的都市空间 |
第二节 大众明星:名人流言的都市 |
第三节 摩登流行:日常物质的都市 |
第四节 游戏白相:欲望释放的都市 |
第四章 市井众生的“浮世绘”--小报文学 |
第一节 小报的文学概貌 |
第二节 连载.世俗.性爱:小报小说 |
第三节 游戏.闲适.风月:小报散文 |
后语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1897--1952)主要上海小报索引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年献辞:面对水晶时代的遐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D]. 王双梅. 南开大学, 2017(05)
- [2]尘埃下的似锦繁花 ——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D]. 刘汝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9)
- [3]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4]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 胡震. 暨南大学, 2005(01)
- [5]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 曾思艺.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6]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 ——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D]. 李楠. 河南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