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切换马虎不得(论文文献综述)
休·蒙哥马利,于大卫[1](2022)在《控制》文中提出献给奥斯卡和费格斯序1987年11月卡什吞下塑料盒里最后一大勺微波加热的通心粉和奶酪,把盒子推向小桌的一边,品味着这份平和与宁静。嗯,算是相对的宁静吧。人满为患的综合医院的那种噪声——叮叮咣咣的响动,抬高的嗓门,偶尔的叫喊声——一直在背景中依稀可辨,尽管他回到自己那间医院的公寓,紧闭了房门。不过相比之下,这里仍是一片平静的绿洲,
孙福利[2](2020)在《永磁提升机防冲击制动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升机制动系统是保障提升系统安全运行,应对突发事故的关键环节。随着煤矿向深部化、大型化、自动化发展,制动系统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于传统提升机,永磁提升机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其甩掉了减速器、联轴器和润滑站等组成部分,具有已获得业内认可的节能性和可靠性,未来将在深井煤矿开采中得到应用,制动系统同样是永磁提升机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在传统提升机制动系统时常会出现误制动与拒制动等故障,会导致严重冲击或过卷过放事故发生,给提升机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永磁提升机防冲击制动系统的研究课题,基于冗余设计理念,设计了“N+1”不共输出点防冲击制动液压系统,动力元件采用两套负载敏感变量泵一用一备,保证各盘式制动器的压力均衡和减少液压系统发热。其次,设计了防冲击制液压系统配套电控系统总体架构,采用双PLC主从设计,各通道通过扩展模块与主控PLC通讯,确保防冲击制动系统各通道之间的独立性;设计了防冲击制动电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和PLC控制程序流程,满足了永磁提升机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的控制要求。然后,对防冲击制动液压系统工作制动特性研究和安全制动特性研究,在AMESim软件中搭建了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仿真模型与负载敏感变量泵仿真模型,可以满足防冲击制动系统工作要求;搭建了防冲击制动液压系统模型,分别分析了系统松闸、贴闸和施闸等运行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满足闸瓦间隙小于2mm,制动器空动时间小于0.3s的规程要求,与现场实验结果相符。设计了速度闭环PID控制策略,搭建了安全制动通道和备用通道仿真模型,分别在空载、重载、高速和低速不同工况下进行安全制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制动控制效果良好,符合规程要求,得到了通道切换和不同输出方式对制动性能的影响机理。最后,对永磁提升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永磁提升机防冲击制动系统三维模型与场景,开发了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及其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对永磁提升机认知学习及液压系统虚拟建模功能;模拟了永磁提升机启停控制运行工况;实现了一级制动、二级制动与恒减速制动性能对比功能和绳与绳衬打滑功能。
陆俊玲[3](2020)在《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壮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语义研究的专门着作还处于大范围空白状态,本文是在汉语形容词语义研究和壮语形容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尝试研究。虽然壮语形容词的书籍、论文和参考资料非常有限,但是壮族人日常广泛使用的壮语语音为研究提供了许多材料。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绪论,主要是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确定,前人对形容词语义的研究综述及本文采用的语义分析理论、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壮语形容词与壮语动词、副词的辨认,及壮语形容词语义的辨析;壮语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的三个原则:经济性、实用性、概念性;壮语形容词义项提取的方法有比较法和追根溯源法。第二章是壮语形容词的来源与分类,来源包括民族固有、借汉、壮汉同源;壮语形容词的分类中分析了壮语形容词的结构类型,分类上可以从壮语形容词的意义、词性入手。第三章是壮语形容词语义的组合聚合关系,在壮语形容词的组合关系分析中有词与词组合分析以及语法功能组合分析;在壮语形容词的聚合关系分析中有壮语同义、反义形容词的聚合关系。第四章是壮语形容词的语义与语境,在语义与语境关系中有单独语境和交叉语境两种,语境和语义的搭配使得形容词的义项更加丰富;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反义现象和转义现象。第五章壮语形容词语义分析举例从壮语形容词语义场的建立入手对壮语形容词语义场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进行辨析,并对单、多音节的颜色词进行义项分析。结语部分,归纳本文语义研究基本结论,指出写作的不足之处。对壮语形容词在词法和语法方面的语义研究能够更深层次挖掘出壮语形容词的搭配和使用规范,为壮语形容词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陆珺[4](2020)在《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国内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是有“评”而无“价”;教师专业化要求职前教师的实践教学从关注技能转向关注素质;职前教师教育不能认识到教育实习能够且应该着意推进实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三重背景。据此,本研究旨在开发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工具,探索发展取向的教学工作实习评价方法。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是:如何评价实习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评价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如何用评价促进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这决定本研究以促进行动区、发展性评价和反思性实践作为理论基础。本研究将教师专业素养解构为专业知识、专业行为和一个由信念、态度构成的支持系统,并简化表达为“应知”、“会做”和“愿持”,因此所评价且期望以评价促进发展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是兼顾“应知”、“会做”和“愿持”的一个素养体系。在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下,本研究着眼于实习评价概念框架中的两个主要要素: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经历两者的开发、试用、修正三个研究阶段,最终“产出”自创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阶段,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和访谈、文献两种方法,构建一个涵盖听评课、备课、上课三个项目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框架,而后析出各项目的评价细目。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试用阶段,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和访谈、观察、实物分析三种方法,设计“结果反馈+提示”的干预措施,“九宫格”形式的阶段性评价报告和附带评价细目编码的全局性评价报告,以示例的形式阐述、分析试用结果,给出对三个研究问题的初步解答,并呈现一则完整的评价及干预案例。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修正阶段,本研究采用评价研究的方式和自我报告法、“独白式数据收集”两种方法,对访谈时间点、访谈提纲、“备课”评价细目和干预措施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发展和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流程,即为相应的评价方法。而使用的评价框架,修正后的评价细目和访谈计划,设置的备选结果,设计的阶段性、全局性评价报告形式,构成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发展和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工具。结合评价工具与方法,获得对三个研究问题的解答。最后,基于一轮完整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者身为“局外人”的见闻,本研究为实习评价、实习指导和实习保障三个方面带来若干启示。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兰琴[6](2019)在《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互动绘本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绘本是一种适合儿童早期教育的读物,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好伙伴”,它充分适应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能够促进该阶段儿童的想象力、思考能力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学龄前儿童时期采用的读物中,绘本占了百分之七十。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绘本开始派生出一种新的形式,即电子互动绘本,这种绘本以数字移动终端为阅读平台,它是将绘本进行电子化处理的基础上,加入动态视觉元素、声音元素以及互动设置,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所以电子互动绘本一经推出就受到儿童与家人的喜爱。学龄前儿童处于属于认知欲望强烈,心智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学龄前儿童在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等方面也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这一群体的电子互动绘本设计要保证其科学性与适用性,故本文秉持以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为中心的设计指导思想,研究其认知心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力求设计一部图文并茂、方便易读、趣味生动的专属于学龄前儿童的电子互动绘本。本文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提出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和其现状分析以及方法和内容、创新点;第二章是电子互动绘本的概述;第三章是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分析;第四章是对学龄前儿童电子互动绘本设计理论的概述;第五章是将设计原则运用到学龄前儿童电子互动绘本的设计实践中。最后一部分则是对本文进行总结。
孙成娇[7](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李长彦[8](2018)在《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风险控制及施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清洗不过三四十年的历史,清洗药剂及清洗工艺发展迅速,但化学清洗的安全管理没有跟上,化学清洗过程中各种人身伤害(甚至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化学清洗作业,没有时间、地域的选择,不得不在严寒地区冬季室外进行。随着我国的煤化工项目向西北转移(新疆、内蒙、陕北等),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施工将开始频繁起来。对比常规的化学清洗,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安全隐患及风险增多甚至叠加,风险产生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因此,进行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风险控制及施工方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化学清洗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从保证安全(含管道防冻)和保证清洗质量两方面综合考虑,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16-2009)》辨识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危险和有害因素,并结合新疆某煤化工企业低压氧气管线脱脂清洗项目实例,运用过程安全管理方法,用工作安全分析(JS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项目风险进行定性及半定量评估、评定风险等级,制定、修改、完善控制措施。制定项目清洗施工方案,并负责实施,最后完成论证、总结。为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施工的安全进行,提供依据及指导。
郑玉贵[9](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刘继明[10](2016)在《人境》文中指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第一章大约是二〇〇〇年秋,距中元节还有几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河口镇上行人寥落,沿街的店铺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顾客;由于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天空灰蒙蒙的,凹凸不平的马路上这儿一窝水,那儿一层泥,人一踩上去,溅起满身的泥浆,稍不小心还会重重地摔一跤;过往的车辆也不得不放慢速度,像甲壳虫一样,歪歪扭扭、小心翼翼地行驶着。
二、系统切换马虎不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切换马虎不得(论文提纲范文)
(2)永磁提升机防冲击制动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提升机制动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永磁提升机发展现状 |
1.2.2 制动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制动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 虚拟仿真技术在矿业工程中应用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防冲击制动系统设计 |
2.1 永磁提升机概述 |
2.1.1 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2 周期性运行规律及制动过程 |
2.2 防冲击制动液压系统设计 |
2.2.1 技术要求 |
2.2.2 设计方案 |
2.2.3 液压系统原理 |
2.3 防冲击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
2.3.1 整体架构设计 |
2.3.2 硬件组成 |
2.3.3 软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系统工作制动特性研究 |
3.1 关键模型建立 |
3.1.1 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分析 |
3.1.2 盘式制动器模型建立 |
3.1.3 提升机驱动滚筒模型建立 |
3.1.4 比例方向阀模型建立 |
3.2 变量泵性能仿真研究 |
3.2.1 变量泵模型建立 |
3.2.2 变量泵特性分析 |
3.3 工作制动仿真分析 |
3.3.1 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
3.3.2 松闸施闸过程仿真 |
3.3.3 贴闸过程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系统安全制动特性研究 |
4.1 控制策略 |
4.2 安全制动仿真模型建立 |
4.3 安全制动过程仿真分析 |
4.3.1 空载工况分析 |
4.3.2 重载工况分析 |
4.4 制动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通道切换对安全制动性能的影响 |
4.4.2 输出方式不同对制动过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冲击制动系统虚拟仿真 |
5.1 开发环境与场景构建 |
5.1.1 开发软硬件选择 |
5.1.2 模型的建立与导入 |
5.1.3 交互界面与系统发布 |
5.2 制动系统的学习认知 |
5.2.1 模型高亮与场景漫游功能 |
5.2.2 学习认知模块的实现 |
5.3 液压制动系统虚拟建模实验 |
5.3.1 虚拟建模原理 |
5.3.2 虚拟建模实验的实现 |
5.4 启停控制虚拟仿真 |
5.4.1 操作台、滚筒与制动器协同运动 |
5.4.2 启停控制虚拟实验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永磁提升机试验研究 |
6.1 永磁提升机工作制动实验 |
6.1.1 实验方案 |
6.1.2 压力变送器标定 |
6.1.3 制动过程实验测试 |
6.2 制动系统故障模拟实验 |
6.2.1 紧急制动工况模拟 |
6.2.2 误制动工况模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一)汉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语义的研究 |
(二)壮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语义的研究 |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确定 |
(一)研究对象概说 |
(二)研究的范围 |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一章 壮语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辨认 |
一、壮语形容词和壮语动词的区分 |
二、壮语形容词和壮语副词的区分 |
三、壮语形容词语义的辨析 |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的原则 |
一、经济性原则 |
二、实用性原则 |
三、概念性原则 |
第三节 壮语形容词义项提取的方法和分析模式 |
一、比较法 |
二、追根溯源法 |
三、义项的分析模式 |
第二章 壮语形容词的来源与分类 |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来源 |
一、民族固有形容词 |
二、借汉形容词 |
三、壮汉同源形容词 |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的分类 |
一、壮语形容词的结构类型 |
二、壮语形容词的意义分类 |
三、壮语形容词的词性分类 |
第三章 壮语形容词语义的组合聚合关系 |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组合关系分析 |
一、壮语形容词的词与词组合分析 |
二、壮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组合分析 |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的聚合关系分析 |
一、壮语同义形容词的聚合关系 |
二、壮语反义形容词的聚合关系 |
第四章 壮语形容词的语义与语境 |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语义与语境关系 |
一、单独语境 |
二、交叉语境 |
三、语境和语义的搭配 |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
一、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反义现象 |
二、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转义现象 |
第五章 壮语形容词语义分析举例 |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语义场的建立 |
一、壮语形容词语义场的建立 |
二、壮语形容词语义场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
第二节 颜色词的义项分析 |
一、单音节的颜色词 |
二、多音节的颜色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缘起 |
1.1 课题从何而来——心迹 |
1.1.1 从本能反应到有意关注 |
1.1.2 从有意关注到深入思考 |
1.2 课题为何而定——理据 |
1.2.1 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 |
1.2.2 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
1.2.3 职前教师教育的焦点 |
1.3 课题所欲为何——目的 |
1.3.1 开发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工具 |
1.3.2 探索发展取向的教学工作实习评价方法 |
2 研究规划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方法论 |
2.2 研究问题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促进行动区 |
2.3.2 发展性评价 |
2.3.3 反思性实践 |
2.4 论文架构 |
3 文献述评与理论框架 |
3.1 “教师专业素养”解构 |
3.2 “实习教师”研究述评 |
3.2.1 “应知”的发展 |
3.2.2 “会做”的发展 |
3.2.3 “愿持”的发展 |
3.2.4 综合性的发展 |
3.2.5 其他与实习教师相关的研究 |
3.2.6 小结 |
3.3 “实习评价”研究述评 |
3.3.1 “实习评价要素”解析 |
3.3.2 评价体系 |
3.3.3 评价取向 |
3.3.4 评价方法 |
3.3.5 评价工具 |
3.3.6 评价有效性 |
3.3.7 小结 |
3.4 理论框架 |
4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 |
4.1 研究方式与方法 |
4.2 研究效度与伦理 |
4.3 确定评价项目 |
4.4 构建评价框架 |
4.4.1 对访谈文本数据的整理与编码 |
4.4.2 “上课”与“备课”评价框架 |
4.4.3 “听评课”文献研究与评价框架 |
4.4.4 框架整合与设想 |
4.5 析出评价细目 |
4.5.1 “听评课”评价细目 |
4.5.2 “备课”评价细目 |
4.5.3 “上课”评价细目 |
5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试用 |
5.1 研究方式与方法 |
5.2 研究效度与伦理 |
5.3 试用准备 |
5.3.1 划分实习阶段 |
5.3.2 拟定访谈提纲 |
5.3.3 设计干预措施 |
5.4 试用过程 |
5.4.1 数据采集 |
5.4.2 设置备选结果 |
5.4.3 阶段性评价 |
5.4.4 全局性评价 |
5.5 试用结果 |
5.5.1 专业素养的评价示例 |
5.5.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示例 |
5.5.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示例 |
5.6 试用结果的案例注释 |
5.6.1 专业素养的评价案例注释 |
5.6.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案例注释 |
5.6.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案例注释 |
6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修正 |
6.1 研究方式与方法 |
6.2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3 信息收集与梳理 |
6.3.1 干预组成员的报告 |
6.3.2 研究者的“独白” |
6.4 问题分析与决断 |
6.4.1 关于访谈 |
6.4.2 关于评价细目 |
6.4.3 关于干预措施 |
6.5 对三个研究问题的解答 |
6.5.1 专业素养的评价 |
6.5.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 |
6.5.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 |
7 见闻与启示 |
7.1 见闻 |
7.1.1 干预组见闻 |
7.1.2 非干预组见闻 |
7.2 启示 |
7.2.1 关于实习评价 |
7.2.2 关于实习指导 |
7.2.3 关于实习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六位经验型实习指导教师实施访谈的提纲 |
附录2 第1轮评价的反馈 |
附录3 第2轮评价的反馈 |
附录4 六位实习数学教师的全局性评价报告 |
附录5 干预组成员的报告模板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互动绘本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互动绘本的概述 |
2.1 电子互动绘本的概念及特点 |
2.2 电子互动绘本的发展 |
3 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 |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2 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
3.3 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分析 |
4 学龄前儿童电子互动绘本设计相关概述 |
4.1 对学龄前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
4.2 3 -6岁儿童阅读需求相关调研与分析 |
4.3 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互动绘本优秀案例分析 |
4.4 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互动绘本的设计原则 |
5 电子互动绘本《小马虎要讲卫生》设计实践 |
5.1 设计思路 |
5.2 故事内容 |
5.3 框架结构 |
5.4 文本 |
5.5 角色设计 |
5.6 交互操作规划与动静元素 |
5.7 静态画面设计与制作 |
5.8 动态图像设计 |
5.9 交互按钮设计与制作 |
5.10 合成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风险控制及施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化学清洗及其风险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清洗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
1.2.2 化学清洗作业风险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 |
2.1 我国建筑气候区划 |
2.2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安全施工特点 |
2.2.1 化学清洗安全施工特点 |
2.2.2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安全施工特点 |
2.3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过程的主要事故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3.2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事故类别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
3.1 实例项目简介 |
3.1.1 化学清洗项目概况 |
3.1.2 清洗范围 |
3.1.3 清洗工艺及流程设计 |
3.1.4 项目所在地冬季天气特征 |
3.2 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基于JSA和 LEC的“SCC项目”风险分析评价及控制措施 |
3.3.1 工作安全分析法(JSA) |
3.3.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
3.3.3 “SCC项目”风险分析评价及控制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CC项目”实施及总结反馈 |
4.1 “SCC项目”项目施工方案 |
4.1.1 脱脂方法及脱脂剂选择 |
4.1.2 人员设置及组织机构 |
4.1.3 清洗机具选择 |
4.1.4 化学清洗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
4.1.5 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
4.1.6 脱脂清洗流程图 |
4.2 “SCC项目”现场清洗及验收 |
4.2.1 氧气管线脱脂清洗 |
4.2.2 氧气管线脱脂检验 |
4.3 “SCC项目”总结及反馈 |
4.3.1 项目完成情况 |
4.3.2 事故事件分析、反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人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四、系统切换马虎不得(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制[J]. 休·蒙哥马利,于大卫. 译林, 2022(01)
- [2]永磁提升机防冲击制动系统设计与研究[D]. 孙福利.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D]. 陆俊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4]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D]. 陆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互动绘本设计研究[D]. 兰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8]严寒地区冬季室外化学清洗风险控制及施工方案研究[D]. 李长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人境[J]. 刘继明. 芳草,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