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远的小资 尽情小资(论文文献综述)
司屠[1](2021)在《雪(外一篇)》文中研究表明J出站时,在这个陌生城市的站台上走了很长一段路,她的座位在最后一节车厢,16车(有时候这是第一节车厢),但她还没有想到是这个原因。她随着人群一路向前,今天出站的乘客特别的多,她还怀疑了一下是不是出错站了,出站的人这么多,就像个大城市的高铁站。她慢下了脚步,前后看了看,在高处的指示牌上找到了县城的站名。她笑着,继续向前。她走在靠近另一边铁轨的地方,那里没有列车停靠,那里人少,如果从车厢里出来后不往外边走,直接向前,
刘海波[2](2021)在《革命、媚俗与颓废:半殖民地上海电影现代性的三副面孔》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中国电影进入了成熟期,它既不同于20年代单一的商业电影体系,也不同于1949年后单一的政治电影体系,而呈现为政治、产业和美学的多元并置性,具体表现为三种电影类型:左翼革命电影、商业类型电影和颓废现实电影。从现代性的维度看,又存在相互交叉,分别体现了现代性的三个侧面,即"左翼电影的革命现代性""‘软性电影’的媚俗现代性"和"小资电影的颓废现代性"。
郭永春[3](2021)在《北宋词闲意书写研究》文中认为
崔桂武[4](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牛浩宇[5](2021)在《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文中认为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命感性独有的审美偏好。他的审美革新以创作者、文本、欣赏者和文化等因素互渗的动态方式源源不断地流溢感性。既是他尊重文学本身和在乎现代文学发展前途的理想追求,又是聚焦生命个体的感性状态和重视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感性经验的表现。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就施蛰存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进行梳理,这一内涵和理念构成了将审美作为策略进行文学革新的基础。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对传统美学和古事题材天然贴近,把它们和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一起作为发展自由创作和追寻审美独立的现代性资源进行转换,追求新奇的审美风格,消减了学院主义意识,以抽象的自由和破坏性的先锋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第二章从审美对象具体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以感性为主题词灌注的记忆、情感、爱欲和精神下,采集了江南古镇、收藏物、身体、怪异幻象四个审美对象详细观照。揭示了它们寄托的不同的文学意义和主观价值,有的表现远离货币体系的无功利倾向,有的显露自由真实的生命本能,有的传达生命迷狂下的内在反应。第三章从审美方式继续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内容上,指出施蛰存在创作中舒展生命的审美方式,主要包括重视生命感觉、保持内心救赎和实现游戏人生等,展现个体的生命感性。在内容和形式的共存上,揭示出施蛰存将诗和心理学嵌入到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法,又记录生命思索和深层意蕴。第四章对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之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由于对当时文坛固守的创作方式表示不满,施蛰存将审美革新作为策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但又遵从一定的文学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他的创作成为“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一面透过文本传达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一面通过欣赏者和文化背景对之进行增补,对审美文化充满反思和救赎的力量。
李妙[6](2021)在《论娄烨电影的孤独书写》文中提出自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急剧转型和膨胀滋育了一种高度刺激与焦虑的社会感知环境,加剧了现代城市个体的孤独体验。与此同时,第六代导演初登影坛,其作品都带有鲜明的现代电影特征。作为第六代影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周末情人》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娄烨的电影呈现出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其影像大都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为题材,孤独群像、晃动镜头、阴暗的色调是他偏纪实影像的艺术特征,并借此表现他对世界的认知。本文从现代性文化语境出发,以娄烨的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孤独作为一种时代症候对城市人生存的影响。本论文共有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来源及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进行系统阐述,这是本论文展开写作的基础。第一章通过人物形象的设定来探讨娄烨电影中孤独的内涵具体表现。娄烨选取多个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等象征着现代文明的一线城市中的城市人作为叙事对象,把镜头对焦于这些城市中的同性恋者、盲人群体、打工者与底层女性等群像,将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人性中阴暗扭曲的一面如实地展现在镜头前。第二章通过对镜头视听语言分析娄烨电影的艺术呈现,例如在视觉上,他大量使用手持、肩扛的晃动镜头、跟拍的长镜头配合阴暗、低沉的光线来描述人物内心最深处的阴暗面;听觉上,他重视旁白和独白,将人物真实的情感坦白、客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在配乐上选用当时风靡整个中国的摇滚乐和民谣来表达人物情绪的变化,这些拍摄手法都使他电影中的孤独感更加深刻。第三章从导演的成长经历与社会文化问题如本土文化的瓦解、社会个体的身份认同、城市边缘群体的话语权、消费文化这几方面分析娄烨电影中镜头和人物形象为何呈现出孤独感。城市提供了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空间,但同时主宰当下城市生活中充满权力与金钱欲望的消费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背景,而造成当下普遍性存在孤独现象的一重要原因正是这种消费文化趋向。娄烨电影中的城市形象不仅是停留在作为故事背景,而是带有他个人意识投射在观众面前。第四章概括娄烨电影的审美价值,先从普通人情怀关注城市边缘群体与消解现代文明书写历史两方面探讨娄烨电影的影像价值,再通过探讨现代性孤独症候的文化价值进一步由现代孤独症候引发的政治秩序和精神秩序危机,为重建现代中国的个人认同和重构家国天下新秩序寻求出路。最后结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总结,通过对娄烨电影中的孤独群像和纪实性的艺术呈现的研究,并指出城市化进程社会个体的孤独症候,借此呼吁更多的中国当代导演能够关注城市普通人或边缘群体。
吴成业[7](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赵杜灵[8](2021)在《时尚消费与具身化策略:小镇中产青年女性的身份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尚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建构身份认同的主要表征。然而不同阶层的身份建构策略既与其特定社会场域结构下的资本分布和转换比率有关,也受其个人身体习性和行动策略的影响。本文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的具身化运作策略为主要理论基础,分析当下小镇中产女性的时尚消费与身份建构的逻辑。研究发现,小镇中产青年女性的身份一方面被全球化、市场化扩散到基层社会的时尚消费模式所塑造,另一方面又靠其独特的资本条件和身体习性的即兴发挥所建构。凭借身体资本和个体实践策略,地方小镇中产青年女性实现了时尚与婚姻的互构支持的身份构建。
王振锋[9](2020)在《论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上海作家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井喷之势。王安忆等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依然保持着较为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传承并发扬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一大批青年作家也不断涌入文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成为上海文坛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家虽然来自于不同的代际群体,彼此的命运遭际也各不相同,但在创作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对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叙述热情。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质有着密切的关联,诸如人工化的城市景观,深厚的商业主义传统,举国无双的国际化水平,新旧交融、东西杂糅的现代时尚世界,精明务实的市民文化心理等等,使得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呈现出与其他地域作家迥乎不同的文本形态和审美特质。而日常生活作为一个“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它是以传统、习俗、经验、血缘、情感等日常伦理作为最主要的调节系统。因此,本文选择“日常生活”作为核心目标,立足于上海都市文化特质,分别从情爱交往、家庭关系、职场准则、生命情状四个方面,对新世纪上海小说的创作进行整体性关照,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新世纪上海小说日常生活书写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及其对于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意义。本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分别从感伤浮华的物化爱情、物我交融的“小资”情爱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新世纪上海小说中情爱书写的表现形态和精神内涵。第二章立足于家庭关系,主要从女尊男卑的夫妻伦理、互惠互利的代际准则和虚荣刻薄的亲戚关系三个层面,剖析了新世纪上海小说所呈现出来的精刮与促狭的家庭关系面貌。第三章从上海人精明开拓的职业精神和理性务实的职场交往两个维度,重点分析了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职场生活准则。第四章则回到一种形而上的观念层面,重点分析了上海人附庸风雅的生活情致、精明实惠的生存之道和孤芳自赏的生命体验,由此总结出新世纪上海小说所呈现出的上海人自足与光鲜的生命情态。在前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进一步提炼出新世纪上海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审美特质和艺术风格,通过对新世纪上海小说所呈现出的阴柔婉约的文本气息、温软轻柔的上海方言、“小资”式的日常生活情调,以及开放与自恋相交织的文化心理的分析,阐明“魔都”上海日常生活书写所呈现出的女性化审美特质。结语部分指出了新世纪上海小说中日常生活书写的重要价值,即它作为一种城市文学的范本,所展现出来的由“城”的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转变的美学特质,为我们审视现代都市日常生活的内在变迁以及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参照样本。
王珺[10](2014)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网络大众影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大众影评是电影批评在网络时代的再一次崛起。以一种文化参与、文化共享、文化消费姿态亮相的网络大众影评突显的是当代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互动,体现的是大众进行文化消费的能动性,强调的是大众的文化再生产能力,张扬的是大众的文化权力诉求。本研究摆脱传统审美批评与文艺批评视角,将网络大众影评作为一项大众文化消费实践,在消费社会语境中分析它的生成机制、批评话语与文化身份,以及“自下而上”的文化权力与其存在的现实危机。本文从六个部分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网络大众影评的发展现状,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概括研究现状以及说明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第一章论述网络大众影评发展的历史情态。从当下电影批评的整体态势、消费社会的文化转向与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三方面分析网络大众影评生存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以“生产性消费”为理论支点,论证网络大众影评是作为一种大众生产力对电影文本进行的意义再生产与再流通。在此基础之上,概括网络大众影评生产特质:多元化、感性化、日常生活化与狂欢化;从文本符号策略、文本组织策略与文本修辞策略三方面分析网络大众影评生产策略。第三章论述网络大众影评的批评话语与文化权力。首先概括网络大众影评三种典型圈层的批评话语:“屌丝”圈层的平民批评话语、“小资”圈层的“伪中产”批评话语与影迷的迷文化批评话语。其次,论述不同圈层主体通过各自的批评话语塑造的文化身份:犬儒主义的“降格者”、自恋的冷漠者与痴迷的“过度”者。最后,网络大众影评是以“他者”形象活跃在电影批评场域中,通过自我赋权的方式获得文化权力。这种文化权力一方面冲撞了传统影评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使得批评话语下放;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大众影评主体构成的复杂性与异质性,使得网络大众影评的批评话语呈现为碎片化的个体文化权力意志,无法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强有力的集体文化权力意志。此外,网络大众影评还面临着被诏安与被规训的可能。在电影批评场域的权力游戏中,网络大众影评只能“他者”,只能以哗众取宠的姿态吆喝廉价的权力诉求。第四章主要探讨网络大众影评的现实危机及其根源。第一,由于“社会无意识”的刺激下,加之网络大众影评感性现代性片面发展过度而,而理性现代性发展不足,导致语言暴力、伦理失范频发。第二,网络大众影评的感性消费与狂欢式消费会被反哺文化工业,刺激文化产业的消费符号的编制能力。第三,在网络媒介技术的支持下,网络大众影评形成交互式批评,消解了传统影评的线性叙事与意义系统,使得网络大众影评面临碎片化、平面化与意义虚无的境地。第四,由于网络电影社区的“圈化”,导致社区内部交往超过社区外部交往,形成“单向度”的批评话语。结语部分,强调作为“生产性”大众文化消费实践的网络大众影评,亟需重新定位与审视,并呼吁从网络大众影评中发展与培养独立影评人,从而实现网络大众影评最有价值的“文化愿望”。网络大众影评作为当代一种“生产性”大众文化消费实践,彰显出鲜活的大众生产力。凭借大众生产力的创造性与颠覆性,批评主体得以抵制与规避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宰制性文化规训与话语控制。同时,借助“众声喧哗”的批评话语,网络大众影评挺进电影批评场域,展开权力的游戏。在伸张个人自由意志与欲望的同时,网络大众影评冲击现有权力结构的权威话语与文化霸权,但最终由于内部的异质性与过度的消费意识形态使之无法实现文化权力诉求,继续扮演“他者”的角色。
二、永远的小资 尽情小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远的小资 尽情小资(论文提纲范文)
(1)雪(外一篇)(论文提纲范文)
印象与形象 |
(2)革命、媚俗与颓废:半殖民地上海电影现代性的三副面孔(论文提纲范文)
一、左翼电影的革命现代性 |
1.走向现代文明:反对封建经济压榨和道德压制的农村农民电影 |
2.凸显阶级斗争: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压榨的工厂工人电影 |
3.暴露城市黑暗:批判半殖民地罪恶的底层叙事 |
4.反对日本侵略和投降主义:以国防为主题的进步电影 |
二、“软性电影”的媚俗现代性 |
1.以奇观媚悦观众:从《姊妹花》到《化身姑娘》 |
2.以人情“媚悦大众”:左翼电影的大众化考量 |
3.以“优质生活”媚悦观众:战后市民电影的吸引力 |
三、小资电影的颓废现代性 |
1.“新感觉派”文人的道德颓废文艺 |
2.“战后市民电影”普遍的颓废情绪 |
四、结语 |
(4)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前期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第一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 |
第一节 审美革新的内涵 |
一、审美革新的起点:追索新奇 |
二、审美革新的聚集:进入现时 |
三、审美革新的冒险:改造古事 |
四、审美革新的核心:保持先锋 |
第二节 审美革新的理念 |
一、非学院派思维的自由创作 |
二、召唤文学自主的审美独立 |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
四、建构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 |
第二章 从审美对象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记忆寻求的审美对象:江南古镇 |
一、外观:江南古镇的文化气息 |
二、内视:江南古镇的心灵诗学 |
第二节 情感凝结的审美对象:收藏物 |
一、表层情感:收藏物的自然格调 |
二、情感升华:收藏家的自我完成 |
第三节 爱欲释放的审美对象:身体 |
一、身体的外部书写与美感 |
二、身体的内在体验与快感 |
第四节 精神变异的审美对象:怪异幻象 |
一、怪异幻象的“震惊”气息 |
二、怪异幻象的“理性”反抗 |
第三章 从审美方式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生命的感性舒展 |
第二节 诗意气氛的捕捉 |
一、布置诗情、烘托气氛 |
二、亲近本源,召唤本真 |
第三节 内在真实的显现 |
一、心灵摹仿的“真实观” |
二、主观幻想的超现实因素 |
第四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价值 |
第一节 “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 |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传达和增补 |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反思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论文关涉的施蛰存相关的作品和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论娄烨电影的孤独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娄烨电影的研究 |
(1)国内 |
(2)国外 |
2.关于娄烨电影中的孤独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娄烨电影中的孤独群像 |
(一)压抑痛苦的边缘人 |
1.同性恋者 |
2.盲人 |
(二)迷失叛逆的青年 |
1.阿西 |
2.小诺 |
(三)情感缺失的都市女性 |
1.余虹与李缇 |
2.牡丹与美美 |
二、娄烨电影的孤独呈现 |
(一)晃动的手持镜头 |
1.碎片化的镜头 |
2.记录式的镜头 |
3.摇晃式的镜头 |
(二)阴郁晦暗的光线 |
1.阴沉昏暗的冷色调 |
2.强烈的大光比 |
(三)真实的声音 |
1.画外音 |
2.音乐 |
三、娄烨电影孤独书写的成因 |
(一)自身孤独气质 |
1.成长环境 |
2.本土传统文化的瓦解 |
(二)现代性社会问题 |
1.焦虑的身份认同 |
2.失语的边缘群体 |
3.异化的消费文化 |
四、娄烨电影中孤独书写的审美价值 |
(一)纪实性镜头语言的影响价值 |
1.对边缘群体的关注 |
2.对现代文明的刺激 |
(二)现代孤独症候的文化价值 |
1.重建“脱嵌化”的自我认同 |
2.重构家国天下新秩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
2.1 区域概况 |
2.2 样本选取 |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1.1 丽江市 |
5.1.2 大理州 |
5.1.3 迪庆州 |
5.1.4 保山市 |
5.1.5 玉溪市 |
5.1.6 昭通市 |
5.1.7 怒江州 |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2.1 普洱市 |
5.2.2 临沧市 |
5.2.3 曲靖市 |
5.2.4 楚雄州 |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3.1 红河州 |
5.3.2 德宏州 |
5.3.3 文山州 |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4.1 昆明市 |
5.4.2 西双版纳州 |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1.1 迪庆州 |
6.1.2 临沧市 |
6.1.3 红河州 |
6.1.4 昭通市 |
6.1.5 西双版纳州 |
6.1.6 德宏州 |
6.1.7 文山州 |
6.1.8 楚雄州 |
6.1.9 怒江州 |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2.1 普洱市 |
6.2.2 保山市 |
6.2.3 玉溪市 |
6.2.4 曲靖市 |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时尚消费与具身化策略:小镇中产青年女性的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时尚消费到具身化展演:女性身份认同的区隔机制 |
二、时尚构型:小镇中产青年女性身份的具身化策略 |
1.公开展示的容颜 |
2.隐匿伪装的装饰 |
3.圈层化的地方社交圈 |
三、时尚靓丽与上迁婚姻:小镇中产青年女性身体资本转换策略 |
四、全球消费社会与地方尊严文化的互动:小镇中产青年女性时尚消费的结构性条件 |
1.示范与调动:全球化消费社会对农村社会的延伸 |
2.地方化的尊严文化表达机制:在城市中产与农村社会之间开辟社会空间 |
五、结论:通过具身化时尚消费制造小镇中产女性身份 |
(9)论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日常生活” |
第二节 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概况 |
第三节 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研究综述 |
第四节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浪漫与绮靡的情爱书写 |
第一节 感伤而浮华的物化爱情 |
第二节 物我交融的“小资”情爱 |
第二章 精刮与促狭的家庭关系 |
第一节 女尊男卑的夫妻伦理 |
第二节 互利互惠的代际准则 |
第三节 虚荣刻薄的亲戚关系 |
第三章 精明与理性的职场纠葛 |
第一节 精明开拓的职业精神 |
第二节 理性务实的职场交往 |
第四章 自足与光鲜的生命情态 |
第一节 附庸风雅的生活情致 |
第二节 精明实惠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孤芳自赏的生命体验 |
第五章 “她的城”:魔都上海的生活特质 |
第一节 海派话语中的女性特质 |
一 阴柔婉约的文本气息 |
二 温软轻柔的上海方言 |
三 “小资”式的日常生活情调 |
第二节 开放与自恋的伦理纠葛 |
结语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标本 |
第一节 从“城”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 |
第二节 碎片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上海作家日常生活书写的小说要目 |
附录二 新世纪上海作家日常生活书写研究论文要目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网络大众影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视域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大众影评的历史情态 |
第一节 当代电影批评:困顿与转向 |
一、电影批评之“失语”与身份困惑 |
1. 电影批评的“失语”现状 |
2. 电影批评主体的身份困惑 |
二、电影批评:商业的入侵与审美的转向 |
1. 商业资本介入电影批评领域 |
2. 电影批评的审美世俗化 |
三、生产与消费:电影批评的重构 |
1. 传统批评媒体缩水及数字化 |
2. 网络影评走向纸媒平台 |
3. 电影电子期刊蔚然成风 |
4. 视听形态影评的诞生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逻辑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浸透 |
一、消费社会的三种逻辑 |
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三节 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 |
一、网络媒介的方式 |
二、网络媒介作为公共领域 |
三、网络传播媒介的后现代主义特质 |
1. 非中心化与网络电影批评的解构性 |
2. 交互性体验与网络电影批评的游戏性 |
3. 信息高速公路与网络电影批评的弥散性 |
第二章 网络大众影评的大众生产力 |
第一节 网络大众影评与大众生产力的观念 |
一、电影作为“生产者式文本” |
二、网络大众影评作为一种大众生产力 |
第二节 网络大众影评生产策略 |
一、文本符号策略——网络语言与网络流行文体 |
二、文本组织策略——“相关性” |
三、文本修辞策略——戏仿 |
第三节 网络大众影评生产特质 |
一、网络大众影评多元化生产 |
二、网络大众影评感性化生产 |
三、网络大众影评日常生活化生产 |
四、网络大众影评狂欢化生产 |
第三章 网络大众影评:批评话语与文化权力 |
第一节 网络大众影评的批评话语 |
一、“厢丝”圈层的平民批评话语 |
二、“小资”圈层的伪中产批评话语 |
三、影迷的迷文化批评话语 |
第二节 网络大众影评主体的文化身份 |
一、犬儒主义的“降格”者——“屌丝”批评话语主体的文化身份 |
1. 自诩的“降格”者 |
2. 犬儒主义式的文化“逆袭” |
二、自恋的冷漠者——“小资”批评话语主体的文化身份 |
1. 自恋的完美消费者 |
2. 冷漠的文化梦游者 |
三、痴迷的“过度”者——影迷批评话语主体的文化身份 |
1. 我们是迷 |
2. 情感“过度”者 |
四、共用能指符号:网络大众影评主体的文化身份思考 |
第三节 再审网络大众影评:“他者”权力游戏 |
一、“他者”的自我赋权 |
二、“他者”的文化权力之轻 |
第四章 网络大众影评的现实危机分析 |
第一节 网络大众影评的危机具象 |
一、网络大众影评的语言暴力 |
二、网络大众影评的“恶”循环效应 |
三、网络大众影评的媒介综合症 |
四、网络电影社区的“回声室效应” |
第二节 网络大众影评的危机根源 |
一、网络大众影评主体的“虚拟在场” |
二、网络大众影评批评话语的“公私不分” |
三、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膨胀 |
结语网络大众影评:且行且珍惜 |
一、不可逆转的电影“消费” |
二、正确定位网络大众影评 |
三、独立影评人——网络大众影评最好的“文化愿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永远的小资 尽情小资(论文参考文献)
- [1]雪(外一篇)[J]. 司屠. 青春, 2021(08)
- [2]革命、媚俗与颓废:半殖民地上海电影现代性的三副面孔[J]. 刘海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北宋词闲意书写研究[D]. 郭永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
- [5]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D]. 牛浩宇.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论娄烨电影的孤独书写[D]. 李妙.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7]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时尚消费与具身化策略:小镇中产青年女性的身份建构研究[J]. 赵杜灵. 中国青年研究, 2021(05)
- [9]论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D]. 王振锋.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网络大众影评研究[D]. 王珺. 南京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