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九世纪的克什米尔与中亚(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颖[1](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提出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卓[2](2020)在《印度的“领域空间”布局及其权力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阶段,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出现深刻变化和复杂调整,国际政治力量中心逐渐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中国和印度两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备受世界瞩目。然而,中印之间存在关于全球领导权、地区领导权和国家战略等地缘结构方面的分歧,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两国的共同崛起。在此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加强对印度领域政治观和大国战略的研究,突破中印之间的“安全困境”。因此,本研究基于领域和领域政治的视角,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地缘环境为基底,梳理了印度领域政治观的历史演变脉络,探究了其形成的特点,尝试解析印度在南亚以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领域空间”布局并对印度权力格局特征进行测度,以期全面深入了解印度的领域政治观和大国战略,为促进两国和平友好发展和构建中印“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制定对印政策提供有效参考。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出发,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首先对领域和领域政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了“领域空间”布局的分析框架,最后分析了印度领域政治观的形成与历史演变;第三部分是印度在南亚的“领域空间”布局,主要从构建北部安全体系、争夺西部安全空间、拓展南部势力范围和重构东部地缘空间四大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印度在环印度洋地区的“领域空间”布局,主要对印度的东进战略、西联战略、南下战略、北拓战略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印度“领域空间”布局的权力格局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权力测度模型,探究印度“领域空间”的权力分布特征。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印度的领域政治观呈现以南亚为核心并向外围圈层扩展的“中心—外围”特征,环印度洋地区是印度拓展南亚以外“领域空间”的首要选择;第二,印度通过构建北部安全体系、争夺西部安全空间、拓展南部势力范围和重构东部地缘空间四大方面来实现其南亚“领域空间”布局;第三,印度凭借东进战略、西联战略、南下战略和北拓战略,构建了环印度洋“领域空间”布局;第四,印度在南亚地区和印度洋西岸地区的权力位势高于印度洋东岸地区,印度在环印度洋地区的权力高能区呈点状分布,权力中能区呈团状演变,权力低能区则呈现连片态势;第五,印度的“领域空间”布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从南亚地区到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等广阔地区,印度皆把中国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假想敌,并且还拉拢美、日、俄等大国来制衡中国。基于此,中国在制定对印政策时应充分认识印度的“大国梦想”及其安全诉求,尽量淡化“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在南亚次区域的合作给印度造成的所谓“安全困境”;中国应当加强与印度的沟通和对话,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发展;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和军事互信措施,扩大中印两国的民间交流;发扬武汉会晤精神、金奈会晤精神,邀印度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龙象共舞”的胜利前景而努力。
李敏[3](2020)在《衔接理论指导下《商队:丝绸之路上的印度商人》(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亚欧大陆的着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将沿途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因此,了解丝绸之路的商队历史,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翻译实践节选自斯考特·列维教授着作《商队:丝绸之路上的印度商人》。该书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沿岸印度商队的发展、印度纺织品贸易、以及印度奴隶制的兴起。它对丝绸之路上印度商队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就印度商队对丝绸沿路地区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探究。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衔接理论对于语篇的整体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处理好衔接手段成为翻译过程的难点,这会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有鉴于此,笔者基于翻译实践材料用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从指称衔接、结构衔接和连接三个方面对原文进行语篇衔接分析,并提出原词复现、省译、增译、转换法等相应的翻译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遵循以下三种翻译策略:(1)保留原文中的衔接手段;(2)省略原文中的衔接手段;(3)调整原文中的衔接手段。
秦豪[4](2020)在《论中巴边界争议的形成 ——基于英属印度草拟地图边界线的研究》文中认为在英殖民者主导印度次大陆之前,中国在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区没有明确划界,但有传统习惯线,其中,坎巨提王国是中国藩属地,定期向喀什纳贡。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打败锡克帝国,成为印度次大陆霸主,英殖民者内部随后出台“科学边疆”战略,图谋以此侵略包括中国在内的别国领土来满足其在印度殖民统治利益,进而建立以印度为基地向亚洲和非洲殖民扩张的“大英帝国”。在上述背景下,英殖民者在上述地区采取这些侵略措施:一是阴谋草拟“约翰逊线”,非法将中国领土阿克赛钦划进克什米尔地图。二是阴谋草拟“阿尔达线”,非法将中国新疆昆仑山至喀喇昆仑山的大片领土划进克什米尔地图。三是阴谋草拟“马继业-窦纳乐线”,非法将中国领地坎巨提划进克什米尔地图,并准备以此与中国展开谈判。四是阴谋草拟“寇松方案”等其它方案。英殖民者上述地图上作业、阴谋做法,留下后患无穷,埋下了中国与克什米尔土邦边界争议的种子,而且导致克什米尔土邦归属问题复杂难解。1947年,印巴分治,同时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爆发,因而中国与克什米尔土邦边界问题演化为中巴边界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西段。这一历史现象值得深思,应该以史为镜,反观当前印度政府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做法。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5](2018)在《〈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域水道记》是清代着名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俗的着作,是徐松(1781—1848)在嘉庆十六年(1811)遣戎新疆后,亲历新疆南北路,依据实地考察,并参考方略、正史、游记、地方志和地图等有关记载而写成的西域系列着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西域水道记》共五卷,其中第一、第二卷“罗布卓尔所受水”上、下涉及地区非常广阔,东起我国青海--甘肃西部,西抵阿富汗东北和塔吉克斯坦西南的巴达赫尚,南达我国西藏北部、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一带,北至中亚霍罕、费尔干纳,为研究清代天山南路以及清朝版图的中亚历史地理、历史交通路线、地名的珍贵历史文献。《西域水道记》在注文中对回语(察合台语)、蒙古语(准噶尔语)、波斯语(即帕尔西语)地名原义、词源、语属作了词源学释义。虽然《西域水道记》自成书以后既有众多利用和研究,最新的成果是朱玉麒老师的整理本,但大多数研究者和利用者,并不熟悉其中涉及所谓“回语”的内容,并且这类内容分量不小。在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官方文献和个人游记中,有关西域河流、山岭等地名,常常被划为回语或波斯语,这种语言归属说法,不仅过于笼统,而且说法众多。对所谓回语、蒙古语、波斯语地名进行原语复原、拉丁语转写、方位考证、词源释义,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所谓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的词源的解释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的释义,文中同名异译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名地理位置颠倒,时间错位。笔者对该问题关注多年,亦对不少地名有不同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给今后的利用者提供帮助,从而使该书对了解清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后的新疆版图及该地民情、风俗、历史、地理等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将《西域水道记》第一卷、第二卷所见天山南路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天山南路部落分布以及清代回部官号作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地理学、实地考察法、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地名的地望、起源、地名、人名的语义进行探讨,希望这样的探讨有助于今后的利用和对南疆历史、地理、民族、职官等的理解。本文除前言外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罗布淖尔所受水即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噶尔河、乌兰乌苏河以及所经地区的村庄、山岭、城邑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第二章,是雅雅尔河及其两岸的村庄、水道、山岭的记载。第三章,是对叶尔羌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本章主要考察的对象是泽喇普善河、听杂阿布河、于阗河流域的各个城邑、商道、卡伦、村庄。第四章,是有关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的和田河及其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沿岸区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五章,是对罗布淖尔所受水系的阿克苏河流域、克勒底雅河、额尔勾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的渭干河和罗布淖尔以南的主要的河流及山岭。第七章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之一渭干河流经的库车和沙雅的各个地名考证,同时对清代库车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关的回人伯克、历史地名的考察。第八章,是以海都河(今开都河)流域为主线对天山以南的主要河流之一海都河的各个支流大裕勒都斯河、小裕勒都斯河以及该河流所出山岭的的地理考证。
王晓斌[6](2017)在《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自选项目“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的子课题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欧洲学界素来引以为的自豪,然而对其学术史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对18世纪末以前的沿革,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筚路蓝缕,做过一些开拓性研究。至于中国学界转述的,仍是此前西方学者的“局限式研究”,对一些新成果迟迟未能吸收。学术史研究需要大量文献,在纸质文本时代难免存在若干盲点和误区,甚至扭曲学术史。就印欧语系的发现和比较方法论的创立而言,囿于当时知识,先后受“德国民族主义”“英美民族主义”的驱动,误解尤为严重。坎农(1958,1990)、霍凯特(1964)、罗宾斯(1967,1987)等尚未认识到,只有查阅了威廉·琼斯(1786)之前语言比较的主要论着,在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琼斯演讲中的“相似-同源讲辞”以合适的定位。本专题首先对以往史家的比较语言学史论述加以梳理和剖析。其次,基于文献钩稽和参考已有成果,钩稽琼斯之前(18世纪末)语言历史比较的总体面貌,重点阐述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所创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及其价值。然后,基于琼斯演讲(1784-1794)中的相关内容,揭示称其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不符合史实。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最早创立印欧语系假说(斯基泰假说,包括梵语)和比较方法论的是荷兰伯克斯洪(1647,1654);最早提出日耳曼音变定律的是荷兰凯特(1723);最早实地调研阿尔泰语、芬兰-乌戈尔语的是荷兰威特森(1692)、瑞典斯塔伦贝尔(1730)以及匈牙利沙伊诺维奇(1770);最早提出闪米特语族雏形的是德国莱布尼茨(1710),最早提出其谱系树模式的是荷兰斯库尔腾(1706-1738)。最早推测马达加斯加、东印度群岛和科科斯群岛诸语同源的是荷兰雷兰德(1708)。开启非洲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的是法国普罗亚特(1776);开启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意大利杰里伊(1782);开启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美国爱德华兹(1787)。2.《三周年演讲》(1786)是一位东方学家关于亚洲人种和民族的演讲,语言只是其研究工具之一。其中第10节(5句话)提及“相似-同源”(其他演讲中也有语言关系的论述),琼斯既未标榜此为首创,也未做过历史比较的任何实践,其讲辞依托的是此前的语言比较和梵文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核查可见:凡琼斯周年演讲(11次)中大体说对了的(如印欧语、芬兰-乌戈尔语等),都是前人已经提出的;凡琼斯周年演讲中大体说错了的(如藏语和汉语关系等),都是他臆想的,即前人尚未进一步研究的。由此考定:(1)不管对错与否,琼斯的这些说法一定参考了前人论着,尽管未列参考文献;(2)琼斯对语言比较并无具体实践,只是基于所见资料加上一些主观化理解,包括误解、曲解;(3)琼斯在语言比较理论方法上无任何原创性建树。3.采取鸟瞰式俯视,语言历史比较萌芽于威尔士(坎布伦西斯1194)、西班牙(罗德里库斯1243)、意大利(但丁 1305)和荷兰(阿格里科拉1479),经过早期探索,进入第二阶段词语和谐说(杰勒纽斯1537)。再进入第三阶段成熟期(本体论、方法论和音变定律),形成了语言历史比较的荷兰学派,尤其是伯克斯洪(1647,1654)创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凯特(1723)发现了日耳曼历史音变定律。第四阶段即19世纪的德国学派,只是在研究规模上的拓展化和过程上的精细化,在理论方法上没有重大的原创性建树。4.语言历史比较的崛起,主要在于日耳曼(凯尔特)等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寻根意识。在发现塔西陀(55-120)和帕特尔库鲁斯(约前19-后31)的论着后,当他们第一次读到其伟大领袖阿尔米纽斯(前18-后21)的事迹时,对自己的祖先越发敬重,更加热爱其本族语。他们要知道其祖先来自哪里,于是根据语言证据,参照历史和考古,推定其祖先来自黑海的斯基泰故乡。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成熟,并非像通常臆想的那样,基于大航海时代的语言大发现,更非18世纪后期多种词汇集的编撰或梵语的发现,而是源于欧洲学术发展的内在趋势,即文艺复兴前后的人文主义兴起,对古老欧洲民族文化(日耳曼/凯尔特)的重现发现。5.由于琼斯将语言关系置于《圣经》框架内,而符合当时一些学者的信念(先入为主),19世纪中期的三位英国学者(缪勒1851;匿名1866;法勒1869)为反对德国学者垄断历史比较而鼓吹琼斯的成就(三人成虎),再加上德国语言学史家(本费1869)的自吹自擂与对荷兰学者的诋毁(光环效应),以至于20世纪的一些学者将“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琼斯”奉为定论,并且反复夸大(从众效应),从而掩盖了荷兰学派的巨大成就,扭曲了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进程(定势效应)。然而,学术史就是学术史!凡模糊不清的务必彻底澄清,凡是非颠倒的务必正本清源。关键在于,研究学术史要克服主观信念(盲从陈说,排斥新论),坚持基于客观史实(依据新发现资料修正陈说)。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 18世纪末之前的欧洲比较语言学学术史,揭示了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重点阐述了荷兰学派(伯克斯洪),为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推进语言学史、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李鑫鑫[7](2017)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英俄竞夺中国帕米尔与塔里木盆地的过程及相关考察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英俄在中亚竞争的升温,中国帕米尔及塔里木盆地逐渐成为英俄竞夺的重要地理区域。双方都不断地派遣探险家频繁活动于中国帕米尔与塔里木盆地。本文拟将塔里木盆地与中国帕米尔视为一整体地域,以此来分析英俄在此地域内的地理考察活动。
徐磊[8](2016)在《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文中指出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的二十年间,是晚清新疆历史演变的重要时段。南疆变乱、阿古柏入侵、沙俄窃据伊犁等诸多重大事件,使得新疆这段历史,纷繁复杂。由于人文、地理之不同,南疆、乌鲁木齐以及伊犁地区发生的乱局,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新疆动乱的背后,大国博弈的影子,十分明显。英国、俄国、土耳其、中国之间,纵横阖闾,瞬息万变。清政府克服重重困难,战迪化,平南疆,收伊犁,建行省,稳边陲,为后世经营西北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对这段历史做了大致梳理和阐述。首先,简要考察了 19世纪中后期国际及国内局势。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的欧洲革命,打破了传统的欧洲均势格局,由此造成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中东局势的演变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分崩离析,波斯亦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得以出现,瓦哈比派在阿拉伯半岛逐渐发展壮大。中亚成为英俄两国的角力场。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归入俄国;英国以印度为基地,极力向中亚扩张势力。而清廷无力西顾,新疆危机四伏。在国内,太平天国影响最大。捻军起义、陕甘回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严重消耗了清廷实力。在内忧外患中,士大夫阶层开始谋求自强之策,洋务运动随之兴起,此时兴办的各类军工及民用工业,为清廷平定西北乱局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大致梳理了南疆乱局的发生及演变进程。因内地协饷供应不足,南疆军政系统运转渐趋失灵,种种社会危机随之显现。陕甘回民起义是同治年间南疆动乱的诱因。官府的公信力下降以及社会控制能力不足,是南疆动乱的内因。因与浩罕毗连,南疆乱局深受中亚局势影响。库车、喀什、叶尔羌、和田等地纷纷形成了绿洲割据势力。阿古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南疆的统治者,但由于清廷自乾隆朝开始的苦心经营,民心并未完全丧失。尤其是与阿古柏统治下的苛政相比,清廷的治理仍让当地人产生怀念。这也是后来清廷顺利平叛的潜在资本。其三,基本廓清了乌鲁木齐乱局背后的汉、回关系及其演变进程。新疆动乱之前,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已推行郡县制。当地民众以内地移民为主,其中以汉民、回民居多。妥得璘集团是清廷的反叛者,也是阿古柏征剿的对象。其建立的“清真国”,是新疆回民群体力量的集中显现。与此同时,边疆汉民被迫组织起民团武装,诸如徐学功、赵兴体、孔才、张和等人组织的民团,是新疆汉族群体力量的集中代表。在新疆这段历史中,他们抵抗阿古柏,抗击沙俄,辅助清军收复新疆,扮演了极其特殊的角色。其四,大体分析了伊犁乱局背后的民族关系以及中俄博弈的大致情景。伊犁为清廷经营新疆的重心所在,官军抵抗时间最久。在清廷的长期经营过程中,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差序格局。在内地协饷不济的情况下,这种特有的差序格局无法维系。同时,官府公信力下降,也是伊犁出现动乱的主因。伊犁动乱后,俄国得以介入。其五,主要阐述了清军进疆的准备及其过程。阿古柏无法将南疆绿洲整合成“哲德沙尔”共同体。1877年(清光绪三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中东局势骤然紧张。俄国、英国、奥斯曼土耳其卷入其中,三大国在中亚的注意力瞬间西移,阿古柏苦心营造的外交保护网失去作用。同时,国内朝野上下,就海防与塞防如何平衡,逐渐达成共识。于是,在清军强大攻势下,南疆平定。第十次俄土战争,不仅加速了阿古柏的灭亡,也为清廷收复伊犁创造了良机。新疆善后工作头绪较多。伊犁收复后,建省筹划提上日程。其六,大致总结了清廷治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当代的启示。大臣的频繁议政,为清廷治疆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决策参考。此外,清廷收复新疆,得益于协饷制度的勉力维系以及军功保举制度的切实推行。对新疆来说,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政策、屯垦戍边都不是横空出现的新问题,晚清这段历史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标本,给今人以许多启发。
周菁葆[9](2016)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木卡姆研究(下)》文中研究说明七、木卡姆的不同类型(一)中国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伊斯兰世界中各国的木卡姆并不相同,其结构上也有许多差异。相比之下,中国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类型比较丰富。维吾尔族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中亚的音乐舞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木卡姆形式。
陈海龙[10](2014)在《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研究(1757-1822)》文中研究表明对历史时期东亚地区经济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很多理论。相比之下,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历史的研究理路比较单一。本文试图将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主题引入到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的研究中去。哈萨克汗国和清朝之间存在的朝贡关系。然而,哈萨克汗国向清朝朝贡的目的有扩大游牧地、出兵中亚、汗位继承等,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贸易。甚至可以说,贸易是哈萨克使人进京城觐见清朝皇帝之举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对清朝而言,进贡物品和赏赐所构成的经济行为,并没有太大的经济收益。本文所言的“贸易”,乃是指边境互市贸易。清朝收复新疆后,倾力打造新疆的交通体系,保证物资流动的畅通。这个交通体系将新疆各城相连,各城的互动性增加。主要的经济中心都经由官道相衔接。清朝和哈萨克汗国在新疆的伊犁、塔尔巴哈台、科布多、乌鲁木齐等地开展贸易。当这几个地区被开辟为贸易地点时,当地的交通还不完善,交通体系对这种贸易格局形成并不起源层面的影响,但是对于贸易行为以及贸易格局的维持贡献很大。这几个地点成为贸易所在地的原因各不相同。他们的地理位置都在天山以北,这就形成了清朝—哈萨克汗国整体的贸易格局。其他中亚民族集中在伊犁及南疆开展贸易,形成了另一种格局。两个格局南北呼应。伊犁成为清朝与中亚民族贸易的中心。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的形成,与清朝官方应对哈萨克开辟南疆市场之举,以及清朝内部关于中亚民族在新疆开展贸易格局的大讨论相关。清朝构建了边疆贸易格局,同时也建立了与之相的商品运输和流通机制。清朝与哈萨克开展贸易的大宗商品是丝绸、布匹、茶叶。然而贸易中的其它商品较少,尤其是北方比较繁盛的皮毛。丝绸来源地依靠依靠内地的供给,供给地区基本上要向中央进贡丝绸之地。布匹则不同,内地的供给仅是解燃眉之急。清朝从贸易中获得的商品多是马牛羊等牲畜,马匹除了供给新疆本地使用外,还调拨到内地使用,只是更多是限于甘肃地区。清朝—哈萨克汗国边境贸易仍然是传统的草原—农耕互补性质。清朝利用自身的优势构建了贸易格局,然而优势最后变成了劣势。当哈萨克商队不能开辟新的市场,又无法改变低价格交易时,就采取减少交易额和用低等牲畜进行对冲。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对新疆的社会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清朝将从贸易中获得的牲畜,或用于屯田解决耕畜缺乏的问题,或投如牧厂促进新疆畜牧业的发展。这些都将有利于清朝更好的控制机新疆。清朝从开始之初,就可能从政治角度看待与哈萨克的贸易。即使如此,贸易还是带来了一些收益。从财政角度看,清朝官方试图将哈萨克固着在这种格局中,从而保证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低廉的哈萨克商品,可以节省财政支出。更为重要的是,清朝官方对哈萨克提供马匹等战略商品产生了相对依赖性。
二、十九世纪的克什米尔与中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九世纪的克什米尔与中亚(论文提纲范文)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旨趣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
一、时代背景 |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
小结 |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
一、探险目的 |
二、探险经费来源 |
三、非法入境 |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
五、结语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
小结 |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
五、结语 |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
五、未完待续工作 |
小结 |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
五、影响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四、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印度的“领域空间”布局及其权力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领域政治、印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印度领域政治观的形成与发展 |
2.1 领域与领域政治 |
2.1.1 领域的界定及其内涵 |
2.1.2 领域政治的内涵 |
2.2 “领域空间”布局分析框架 |
2.2.1 时空视角 |
2.2.2 权力视角 |
2.3 印度领域政治观的形成与发展 |
2.3.1 独立时期 |
2.3.2 冷战时期 |
2.3.3 后冷战时期 |
第3章 印度的南亚“领域空间”布局 |
3.1 构建北部安全体系 |
3.1.1 非法占据藏南 |
3.1.2 吞并锡金 |
3.1.3 控制不丹 |
3.1.4 深化影响尼泊尔 |
3.2 争夺西部安全空间 |
3.2.1 西部安全问题的形成 |
3.2.2 西部安全空间的争夺 |
3.3 拓展南部势力范围 |
3.3.1 加强渗透斯里兰卡 |
3.3.2 “特殊照顾”马尔代夫 |
3.4 重构东部地缘空间 |
3.4.1 策动东巴基斯坦独立 |
3.4.2 加强与孟加拉国合作 |
第4章 印度的环印度洋“领域空间”布局 |
4.1 东进战略 |
4.1.1 东向政策的提出与发展 |
4.1.2 东向行动政策的实施 |
4.2 西联战略 |
4.2.1 西联战略的缘起 |
4.2.2 西联战略的演进 |
4.3 南下战略 |
4.3.1 印度与非洲的地缘关系 |
4.3.2 南下战略的利益诉求 |
4.4 北拓战略 |
4.4.1 中亚地缘环境特征 |
4.4.2 印度与中亚的地缘关系演进 |
4.4.3 印度中亚政策的调整 |
第5章 印度“领域空间”布局的权力格局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相关理论简介 |
5.1.2 测度模型构建 |
5.1.3 测度分析范围及数据来源 |
5.2 实证检验 |
5.2.1 测度结果 |
5.2.2 敏感性区域分析 |
5.2.3 脆弱性区域分析 |
5.2.4 印度“领域空间”布局的权力分布分析 |
5.3 测度结果综合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衔接理论指导下《商队:丝绸之路上的印度商人》(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Language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Related Resources and Translation Tools |
1.2 While-translation |
1.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The Development of Cohesion Theory Abroad |
2.2 The Development of Cohesion Theory at Home |
Chapter Three Cases Analysis |
3.1 Reference |
3.1.1 Personal Reference |
3.1.2 Textual Reference |
3.1.3 Zero Reference |
3.1.4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
3.1.5 Comparative Reference |
3.2 Structural Cohesion |
3.2.1 Substitution |
3.2.2 Ellipsis |
3.2.3 Isomorphic Relation |
3.3 Conjunction |
3.3.1 Additive Conjunction |
3.3.2 Adversative Conjunction |
3.3.3 Causal Conjunction |
3.3.4 Temporal Conjunct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Glossary |
(4)论中巴边界争议的形成 ——基于英属印度草拟地图边界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第一节 中国在喀喇昆仑山区的传统边界 |
第二节 1850 年后英属印度在喀喇昆仑山区的战略企图 |
第二章 英殖民者深入侵略中国领土的举措 |
第一节 草拟“约翰逊线” |
第二节 草拟“阿尔达线” |
第三节 草拟“马继业-窦纳乐线” |
第四节 草拟“寇松方案”等其他方案 |
第三章 深远影响及中巴边界问题的形成 |
第一节 埋下中国与克什米尔土邦边界争议的种子 |
第二节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爆发及中巴边界争议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出发点及研究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三、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评书 |
四、史料依据 |
五、篇章内容简介 |
六、本文所用字体及拉丁字母转写说明 |
第一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上) |
第一节 新疆、西藏界 |
第二节 喀什噶尔河流域 |
第三节 乌兰乌苏河流域 |
第二章 雅雅尔河流域 |
第一节 雅雅尔河 |
第二节 葱岭北河 |
第三节 葱岭南河 |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 |
第一节 叶尔羌河 |
第二节 泽普勒善河 |
第三节 听杂阿布河 |
第四章 和田河流域 |
第一节 和田河 |
第二节 哈喇哈什河 |
第三节 玉陇哈什河 |
第四节 于阗河 |
第五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下) |
第一节 阿克苏河流域 |
第二节 克勒底雅河 |
第三节 额尔勾河 |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一) |
第一节 沙雅尔城南 |
第二节 罗布淖尔以南诸河流 |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二) |
第一节 塔里木河 |
第二节 渭干河 |
第八章 海都河流域 |
第一节 库尔勒庄南 |
第二节 海都河 |
第三节 注罗淖尔水域 |
附录(一): “我的麻札”还是“神圣的麻札”?—论以-m、-ata (m)结尾的新疆麻札、佛教圣地名称 |
附录(二): 乌鲁木齐((?)r(?)mqi) 一名语义、语源考 |
附录(三): “喀喇沙尔”(Qarashahr) 一名语义考 |
参考文献 |
(6)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主要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国外“局限式”学术史研究的述评 |
第一节 汤姆逊(1902)《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
一、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 |
三、正本清源 |
第二节 裴特生(1924)《十九世纪的欧洲语言科学》 |
一、引论 |
二、印度和伊朗古代文学语言的发现 |
三、比较语言学方法论 |
四、正本清源 |
第三节 邵尔(1938)《语言学说史梗概》 |
一、从起源到古典语文学 |
二、新语文学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
三、正本清源 |
第四节 康德拉绍夫(1979)《语言学说史》 |
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间的语言学 |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
三、正本清源 |
第五节 罗宾斯(1967)《语言学简史》 |
一、与历史比较有关的早期研究 |
二、现代时期的前夕 |
三、19世纪 |
四、正本清源 |
第六节 艾希霍恩(1807)《现代语言学史》 |
一、引论 |
二、亚洲语言学史 |
三、总评 |
第七节 本费(1869)《德国语言学史》 |
一、内容梗概 |
二、诋毁荷兰学派 |
三、把鲁道夫捧为“第一位比较语言学家” |
四、鼓吹德意志精神天空中的最灿烂明星 |
第二章 18世纪末之前的学术史一片盲区 |
第一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对照汇总 |
第二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主要盲区列举 |
第三章 国外“完整式”学术史探索的述评 |
第一节 彭梵得(1953)首论12-18世纪欧洲语言亲属关系的观念 |
一、述评 |
二、剖析 |
第二节 费尔曼(1974)定位的“第一位历史语言学家” |
一、述评 |
二、剖析 |
第三节 梅特卡夫(1953-2013)的专题研究及文集 |
一、荷德早期历史语言学家专题研究 |
二、从比布连德尔到阿德隆 |
三、伯克斯洪以及所谓“前比较” |
第四节 迪瓦科斯(1978-2007)论语言学和历史的诉诸 |
第五节 穆勒(1984)论基本词汇概念的历史 |
第六节 哈尔(2010)论艾利奇曼酝酿的和谐考古学 |
一、萨马修斯的推介 |
二、友人信件的提及 |
三、和谐考古学和波斯语假说 |
第七节 坎贝尔(2002-2008)的比较语言学史研究 |
一、语言学的历史(2002) |
二、为何威廉·琼斯爵士全错(2006) |
三、比较语言学的开端(2008) |
第八节 新探索的回溯与拓展 |
一、三种路径 |
二、存在问题 |
三、深入开拓 |
第四章 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 |
第一节 荷兰学派的群星璀璨 |
一、早期学者的探索(希一拉一日关系说) |
二、斯基泰理论的创立(语系起源说) |
三、斯基泰传统的延续(音变定律说) |
四、18世纪的荷兰学派(斯库尔腾+赫姆斯特赫斯) |
第二节 伯克斯洪的生平与学术 |
一、争取独立的成功时代 |
二、尼泽隆(1751)的词条 |
三、维杰尔(1876)的词条 |
四、霍夫曼(1998)的研究 |
五、丘布拉(2000)的介绍 |
六、瓦因堡(2004)的评价 |
七、纽乌斯特拉滕(2004)的专着 |
八、关于伯克斯洪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伯克斯洪的呕心沥血 |
一、尼哈兰尼亚之谜 |
二、语言关系探索的氛围 |
三、伯克斯洪的灵感 |
四、伯克斯洪的论着 |
五、伯克斯洪的双簧 |
六、《高卢的起源》梗概 |
七、伯克斯洪的独特之处 |
第四节 比较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 |
一、伯克斯洪首创语系起源理论 |
二、伯克斯洪首创历史比较方法论 |
第五节 斯基泰理论方法的传播 |
一、同期学者毁誉参半 |
二、17世纪在德国的传播 |
三、莱布尼茨的模棱两可 |
四、18世纪传教士的发现 |
五、18世纪在英国的传播 |
第六节 19世纪的比较语法植根于荷兰学派 |
一、史勒格耳的方法:仿效伯克斯洪 |
二、所谓格里姆定律:当称凯特定律 |
三、拉斯克理论方法的直接来源 |
四、赫姆斯特赫斯学派的影响 |
第五章 结束比较语言学创始人的“琼斯神话” |
第一节 着名东方学家威廉·琼斯 |
第二节 琼斯十一次演讲述评 |
一、第一讲 学会成立演讲 |
二、第二讲 具体研究任务 |
三、第三讲 关于印度人 |
四、第四讲 关于阿拉伯人 |
五、第五讲 关于鞑靼人 |
六、第六讲 关于波斯人 |
七、第七讲 关于中国人 |
八、第八讲 关于亚洲的边民、山民和岛民 |
九、第九讲 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家族 |
十、第十讲 关于亚洲民事和自然的史志 |
十一、第十一讲 关于亚洲人的哲学 |
第三节 琼斯相似-同源说讲辞剖析 |
一、感想式演讲中的“相似-同源”:5句话141个单词 |
二、遗稿中无任何同源对应词例 |
三、琼斯讲辞与之类似的两段论述 |
第四节 琼斯对斯基泰理论的看法 |
一、琼斯给波兰亲王的回信 |
二、《三周年演讲》提及的斯基泰 |
三、琼斯与“莱顿的朋友” |
四、蒙博多对晚辈琼斯的影响 |
第五节 “琼斯神话”的形成及其终结 |
一、三人成虎:比较语言学的伽利略 |
二、先驱:基于琼斯后学术史的评价 |
三、拔高:错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
四、清醒:基于琼斯前学术史的评价 |
五、定位:琼斯演讲在学术史上的影响 |
结论 |
附表一 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沿革(1122-1822) 一览表 |
附表二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五家(外国学者)对照表 |
附表三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六家(中国学者)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译文献 |
三、未刊中译 |
四、外文文献 |
(7)十九世纪中后期英俄竞夺中国帕米尔与塔里木盆地的过程及相关考察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九世纪中叶英俄争夺中国帕米尔-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考察与1873协议 |
1.1 十九世纪中叶英俄在塔里木盆地的地理考察 |
1.2 罗伯特·沙敖等在中国帕米尔-塔里木盆地的考察与英俄1873协议 |
2 十九世纪中后期英俄争夺中国帕米尔的相关考察与《中俄续堪喀什噶尔界约》 |
2.1 福赛斯使团第二次喀什噶尔之行 |
2.2 俄国在中国帕米尔的考察与《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
3 十九世纪末英俄侵夺中国帕米尔与相关的地理考察 |
3.1 英印在中国帕米尔———兴都库什山地区的地理考察与1887协议 |
3.2 英俄在坎巨提的活动与英俄非法私分中国帕米尔 |
3.3 总结 |
(8)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国际与国内形势 |
一、国际形势 |
(一) 欧洲局势 |
(二) 中东局势 |
(三) 中亚局势 |
二、国内形势 |
(一) 国内农民起义频发 |
(二) 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变法图强意识增强 |
(三) 西部地区社会形势不断恶化 |
第二章 南疆乱局 |
一、南疆主要的绿洲城镇概况 |
二、库车动乱前南疆治理面临的危机 |
(一) 伯克制度存在先天性缺陷 |
(二) 清廷的南疆治理系统趋于紊乱 |
(三) 道光帝力图守成丧失了改革时机 |
(四) 陕甘回民起义的信息已传入南疆 |
(五) 南疆军政衙门协饷供给严重不足 |
(六) 与浩罕的边务问题交涉乏力 |
三、以清军为打击对象的动乱 |
(一) 以反抗官方压迫为主的库车动乱 |
(二) 以自保图存为主的叶尔羌、和田动乱 |
(三) 为趁火打劫而起的喀什动乱 |
(四) 南疆发生动乱后清廷的反应 |
四、清廷势力逐渐退出后的南疆局势 |
(一) 南疆原生的两大和卓系统 |
(二) 库车热西丁汗和卓掌控南疆的努力 |
(三) 喀什布素鲁克汗恢复祖业的尝试 |
(四) 阿古柏势力窃据南疆 |
五、南疆地方武装集团起事的历史评述 |
六、阿古柏入侵的历史评述 |
第三章 乌鲁木齐乱局 |
一、乌鲁木齐周边及东西交通沿线的绿洲城镇概况 |
(一) 乌鲁木齐周边的绿洲城镇 |
(二) 乌鲁木齐至伊犁交通沿线的绿洲城镇 |
(三) 乌鲁木齐至南疆交通沿线的绿洲城镇 |
二、乌鲁木齐动乱前清廷地方治理面临的危机 |
(一) 乌鲁木齐处于防范陕甘回民起义扩散的最前沿 |
(二)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方的官府治理能力下降 |
(三) 新疆回民虎非耶门宦得以勃兴 |
三、以清军为打击目标的乌鲁木齐乱象 |
(一) 妥得璘集团起事的原因分析 |
(三) 妥得璘集团对官军的打击 |
四、清廷势力逐渐弱化之后的乌鲁木齐乱象 |
(一) 汉族民团武装的兴起 |
(二) 妥得璘集团与汉族民团武装的争斗 |
(三) 清廷对妥得璘集团的策略 |
五、阿古柏东进时期的乌鲁木齐乱象 |
(一) 阿古柏东进的缘起 |
(二) 阿古柏东进引发的局势变动 |
(三) 阿古柏对徐学功民团的利用 |
(四) 民间回汉武装从对抗走向联合 |
(五) 妥得璘的自救措施 |
(六) 清廷对变局的认识 |
(七) 妥得璘之死 |
六、妥得璘集团的历史评述 |
(一) 妥得璘集团起事的历史评述 |
(二) 妥得璘集团败亡的历史评述 |
七、徐学功评述 |
第四章 伊犁乱局 |
一、清廷在伊犁的经营 |
二、伊犁动乱前清廷地方治理面临的危机 |
(一) 英俄势力逐渐介入新疆 |
(二) 伊犁地方当局的公信力下降 |
(三) 地方官府调节民族关系的能力减弱 |
三、伊犁动乱的起因与经过 |
(一) 伊犁回民变乱的诱因 |
(二) 伊犁地方当局的应对措施 |
(三) 伊犁乱局的持续演绎 |
四、沙俄势力侵占伊犁 |
(一) 清廷对俄外交失去了军事筹码 |
(二) 俄国在中亚地区需要继续保持南下扩张的势头 |
(三) 伊犁苏丹政权影响沙俄势力对中亚地区的渗透 |
(四) 沙俄对伊犁地区的掠夺 |
五、清廷的应变措施 |
(一) 防守待援 |
(二) 外交斡旋 |
六、伊犁动乱的历史评述 |
(一) 反抗剥削是塔兰奇人起事的主因 |
(二) 塔兰奇起事冲击了民族关系原有的的差序格局 |
(三) 伊犁局势恶化与清廷长期以来防俄意识淡薄不无关联 |
第五章 清军入疆勘乱与新疆的善后重建 |
一、新疆乱局的新变化 |
(一) 南疆形势的演变 |
(二) 北疆形势的演变 |
二、清廷的治乱策略 |
(一) 选将用人 |
(二) 后勤补给 |
(三) 整编营兵 |
三、阿古柏势力的覆亡 |
(一) 新疆地方民团武装力量的积极发挥 |
(二)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战事 |
(三)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平定后清廷的态度 |
(四) 收复南疆的战事 |
(五) 清廷平定阿古柏的历史评述 |
四、清廷收复伊犁的外交谈判 |
(一) 南疆平定后的中亚格局 |
(二) 对俄交涉 |
五、新疆建省刍议 |
(一) 建省动议的提出 |
(二) 新疆建省的筹划及施行 |
(三) 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 |
第六章 晚清治疆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
一、历史经验 |
(一) 重臣议政机制的有效发挥 |
(二) 协饷供给机制的竭力维系 |
(三) 军功保举机制的切实推行 |
二、当代启示 |
(一) 民族团结的启示 |
(二) 民族平等的启示 |
(三) 民族政策的启示 |
(四) 新疆屯垦的启示 |
(五) 新疆问题的启示 |
(六) 涉疆外交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研究(1757-182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 |
第四节 史料之概述 |
第一章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朝贡关系的分析 |
第一节 哈萨克汗国向清朝的朝贡 |
第二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朝贡的关系 |
一、哈萨克汗国向清朝朝贡的动机 |
二、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朝贡的关系 |
第三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形式 |
一、哈萨克朝贡献礼和清朝的赏赐 |
二、哈萨克边境贡马和边疆大臣的赏赐 |
三、哈萨克贡使商队在边境的贸易 |
四、朝觐队伍的沿途贸易 |
五、边境互市贸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陆路交通与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 |
第一节 清朝新疆交通建设 |
一、清朝新疆官道建设过程 |
二、清朝新疆的交通概况 |
三、新疆境内其它道路的封禁 |
四、官道的商业利用 |
第二节 新疆官道与清朝—中亚民族贸易格局 |
一、官道与新疆城镇体系 |
二、清朝与中亚民族开展贸易的地点 |
三、清朝与中亚各汗国边境贸易格局 |
四、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的演变过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政治背景:清朝管理新疆政策的确定 |
第二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乌鲁木齐贸易的开辟 |
一、确定贸易地点的过程及考虑因素 |
二、乌鲁木齐屯田对清朝选择贸易地点的影响 |
三、清朝—哈萨克汗国乌鲁木齐贸易的关闭 |
四、阿布赉选择在乌陇古开展贸易的原因 |
第三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伊犁、塔尔巴哈台、科布多贸易的开辟 |
一、清朝—哈萨克汗国伊犁贸易的开辟 |
二、清朝—哈萨克汗国塔尔巴哈台贸易的开辟 |
三、清朝—哈萨克汗国科布多贸易的开辟 |
第四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的中心:伊犁 |
一、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中心的判断 |
二、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中心的形成 |
第五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的形成 |
一、乾隆年间中亚哈萨克开辟南疆市场的行为 |
二、清朝的应对之策:官方控制和价格调节 |
三、贸易格局大讨论: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的确定 |
四、嘉庆年间哈萨克开拓南疆市场和清朝的应对之策 |
五、清朝推行清朝哈萨克边疆贸易格局的动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商品种类 |
第一节 清朝输入哈萨克汗国的大宗商品 |
一、丝绸 |
二、布匹 |
三、茶叶 |
第二节 哈萨克汗国输入清朝的商品 |
一、哈萨克输入清朝的商品 |
二、物物交换:清朝—哈萨克汗国商品贸易的购换比例 |
第三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其他贸易的商品结构对比 |
一、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清朝准噶尔贸易的对比 |
二、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俄哈贸易的对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商品的来源地 |
第一节 丝绸来源地 |
一、江南丝绸产区 |
二、山西、山东丝绸产区 |
三、和阗绢产区 |
第二节 布匹来源地 |
一、稳定来源区 |
二、短期来源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补缺和变价: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商品的流通 |
第一节 哈萨克马匹调拨到“内地”之分析 |
一、预期与实现:从提出调拨到正式调拨 |
二、新疆马匹调拨到内地补充缺额的地域范围 |
三、新疆调拨到内地的哈萨克马匹数量 |
四、哈萨克牲畜运到内地变价销售 |
第二节 哈萨克商品调拨到京城、乌里雅苏台 |
一、哈萨克马匹调拨到京城 |
二、哈萨克马匹调拨到科布多等地 |
第三节 哈萨克商品在新疆的流通 |
一、哈萨克商品在新疆的用途 |
二、伊犁、塔尔巴哈台向新疆各地调拨牲畜的数量 |
三、哈萨克商品在新疆的流通路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新疆社会经济 |
第一节 新疆马匹调拨格局的改变 |
一、清朝平定新疆之时马匹的供给 |
二、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开展后新疆马匹调拨格局 |
第二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新疆官牧业 |
一、新疆地区牧厂的设置 |
二、新疆官牧厂中的哈萨克牲畜 |
第三节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与新疆民牧业:以土尔扈特部为例 |
一、清朝赏赐土尔扈特部物品中的哈萨克商品 |
二、清朝官方与土尔扈特部贸易中的哈萨克商品 |
第四节 固化结果: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与新疆财政 |
一、清朝控制新疆后在财政问题上的考量 |
二、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与新疆财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文章结论 |
一、有关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的基本结论 |
二、新理论引入:亚洲贸易圈理论的新个案 |
三、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十九世纪的克什米尔与中亚(论文参考文献)
-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2]印度的“领域空间”布局及其权力格局研究[D]. 曾卓.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衔接理论指导下《商队:丝绸之路上的印度商人》(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0(01)
- [4]论中巴边界争议的形成 ——基于英属印度草拟地图边界线的研究[D]. 秦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D].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南京大学, 2018(09)
- [6]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D]. 王晓斌.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7]十九世纪中后期英俄竞夺中国帕米尔与塔里木盆地的过程及相关考察活动[J]. 李鑫鑫.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02)
- [8]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D]. 徐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9]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木卡姆研究(下)[J]. 周菁葆. 新疆艺术(汉文), 2016(03)
- [10]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研究(1757-1822)[D]. 陈海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