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东电脑推出e-Book系列家用电脑(论文文献综述)
陆晓红[1](2014)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儿童的阅读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及家庭的重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地形成一种运动。这一运动中,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主体之一。然而,现有关于儿童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侧重于零散的经验介绍,缺少系统的理论构建,只能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借鉴,不能成为公共图书馆完善自身阅读推广工作的系统理论指导。因此,本研究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的理论研究作为重点,旨在丰富图书馆学理论的同时,为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推动我国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更加规范、有效。本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理论回顾、述评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网站调查法等,考察了我国儿童阅读现状,包括儿童阅读兴趣、儿童阅读需求、儿童利用图书馆现状等;以及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现状、公共图书馆对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相关问题的认识等,为研究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第二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理论探究、实证调研,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论、营销理论、儿童发展理论、阅读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对研究构建的模式进行初步论证,进一步修正模式。第三阶段,根据研究模式,从国家、政府、公共图书馆三个层面提出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四方面的结论:第一,我国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儿童阅读推广。我国儿童整体上具有较浓的阅读兴趣,但其阅读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城乡儿童阅读资源、阅读环境差异明显;儿童老师及家长对儿童阅读的引导和榜样作用有待加强。我国公共图书馆需要通过加强儿童阅读推广提高儿童阅读满足率,为儿童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第二,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需要有效的推广模式。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未涵盖全部年龄段儿童,低幼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未惠及全部区域儿童,农村及偏远地区儿童服务不到位;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宣传不够,儿童对图书馆认知度低;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儿童及家长的信任度不高。经济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的频率、覆盖范围、活动内容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比县级图书馆、乡镇级图书馆拥有更好的设施、环境、资源、人力等条件,而这样的差异又带来了儿童阅读推广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儿童阅读推广缺乏有效模式。第三,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存在着随意性、同质性问题,不注重长远规划和经验总结与提升,缺少针对适合本馆本地儿童读者的推广策略分析和实践探索。本研究在理论、实证研究基础上,总结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以儿童阅读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儿童、家长的问卷调研以及对公共图书馆的问卷调研、网站调研及专家访谈,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阶段性的规律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活动选择,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多元合作主体及物理、虚拟、移动的推广渠道,强调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制定儿童阅读的战略规划、推广计划、实施方案、推广指南及手册等。第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需要多层面的支持和保障。本研究在结合模式及调研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对策建议,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应将儿童阅读列入国家文化及教育战略、构建儿童阅读保障体系;二是地方政府层面,应加强落实儿童阅读权利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儿童阅读发展战略规划、鼓励和培育儿童阅读公益项目建设;三是公共图书馆层面,应加强儿童阅读推广宣传、加强儿童阅读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内部合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引入多学科理论,包括战略管理理论、营销理论、儿童心理理论、儿童发展理论、阅读学理论等,使得研究构建的模式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多元化视角。第二,构建具有系统性的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现有研究提出的模式,主要关注的是阅读推广过程中的部分环节的模式,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本研究以纵向的阅读推广流程为经,以各环节要素为纬,形成有机的、系统性的推广模式,具有更丰富的理论意义。第三,提出儿童阅读推广的四个阶段,即“导入服务期”、“树立形象期”、“强化形象期”、“塑造品牌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儿童阅读推广不同阶段的主要策略参考,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肖洋[2](2013)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区域、阶段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出版已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业产值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377.88亿元,年均连续增长率远超其他行业。同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并存,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欣欣向荣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出版产业市场主体布局不均衡,产业构成复杂,各产业群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资源禀赋形成等级优势和主体布局的差异,引发盈利模式、技术标准与数字版权等困扰;数字出版产业的资金与人才队伍相比其他产业存在较大瓶颈;国内外数字出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落差。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纷纷出台。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也强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鼓励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事业相结合,培育和打造新形态的文化产业,并集中优势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促进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基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文化强国建设、出版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战略时期作出的决策研究,其战略权衡和评估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需求;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转变信息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也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认识、机制创新、产业升级、制定合理战略的重要保障。我们迫切需要制定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引导数字出版产业的稳健发展。本文从结构演变——区域分工——发展阶段三段论的形式来系统构建产而业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促进国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理论的中国化。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推演,即产业发展理论的本土化和专业化。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探索涉及结构链式战略、区域分上战略和阶段周期战略三个研究层面,既要对现有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反思,又要构建新的战略体系,以形成连贯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逻辑结构。论文第二章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围绕产业环境、体制格局、产业结构、企业分类现状分析产业发展格局,梳理产业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存在的瓶颈问题。并选取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实施中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战略——产业集群战略、“走出去”战略、竞争力战略,剖析战略实施现状并反思存在的问题,指出三战略存在的结构性缺陷、空问性缺陷和时问性缺陷。第三章定量研究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规模高速增长之间的相关性,阐释国外数字出版产业结构现状,构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力模型,提出数字出版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和目标。第四章以区域差距、区域分工的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产业集群为框架系统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区域分工现状。指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区域差距足出版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差距必然引发优势形成和区域竞争,竞争包括地理区域(不同省份)的产业竞争和行业区域的竞争,战略制定的基本任务是要在尊重优势差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协调并刺激竞争。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必须解决产业链的规范化和利益合理化、资本的有效运作、数字内容资源与技术资源的科学分配等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内贸易作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战略的有益补充,需通过创新产品形式,以差异化优质内容拓展贸易,延伸相关市场,以规模经济提升贸易地位,完善层次分工,以国际化商品争取空问。同时,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也需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支持,驱动贸易结构由产品贸易向资本贸易转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因区域配套资源的不完善制约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链较长且不均衡影响产业集群分工合作的水平,各地区对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向性不强苦扰集群内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集群面临优化升级的困境。而缓解产业集群问题的压力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集群布局,提高专业协作水平,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推动东西部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第五章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阐释了三个阶段性问题,一是数字出版产业的细分领域发展阶段如何,二是数字出版产业主导地位的分布如何,三是数字出版产业生命周期进程和趋势如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异性,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处于发展期,数字报纸、在线音乐处于萌芽期,其余多数业态处于成长期,政府和产业自身应依据不同产业的阶段性特点确定其发展战略,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公共服务等指标上有所侧重。现有产业分类中的互联网期刊、电子书、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处于主导产业地位,数字报纸和网络动漫居其次,且近年来随时间推移,产业均衡性和规模呈现良性发展态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处于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且形成期较为漫长,产业垄断性、市场风险多等状况要持续二十余年。最后一章是在第三、四、五章理论基础上对战略结构性、空间性、时间性缺陷的修复与创新,将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提炼为结构、区域与阶段三大战略,下分九个小项的体系构架。其中,“四跨”、文化创新和人才是结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竞争力战略、“走出去”战略、集群战略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构成区域战略的主体,阶段战略则包括产业形成期的梯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梯级战略指导发展主导产业,保障内容与人才资源、出版产品与服务、市场、体制、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延续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稳健增长。
卢扬逸[3](2013)在《我国电子书包发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的建设,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原期。如何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成为日益关注的话题,“电子书包”的应用,将是很好的切入点和动力源,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中小学生作业太多、书包太重,教师备课压力大,为学生减负,真正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被提上日程,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新生的电子书包成为教学新时尚,一种借助网络的教学方式重大变革正在悄然进行。目前全球已经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试点推行电子书包。电子书包可以说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体现教育教学与时俱进精神。当今时代,无纸化办公日益成为潮流的一部分,而无纸化教学将为其提供更多更广泛更优质的人才资源储备。电子书包不仅减轻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更能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然而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条件、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实际,应该大力推进,更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行,而不宜搞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将好事办坏。本文从电子书包的概述、电子书包国内研究现状、电子书包的优点和局限性、电子书包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傅伟[4](2013)在《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文中认为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伴随着数字化阅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普及态势及个人数字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电子课本”的时代正在到来。目前,电子课本已经引起了多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一项研究热点、一种技术产品,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层面借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竞争力的利器。从传统课本到电子课本这一质的飞跃承载着人们对于技术增强学习、技术促进学习、技术赋能学习(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的殷切期望,电子课本正在推动着数字化时代人类阅读与学习范式的变革。本研究首先进行了研究综述,通过现状分析,总结了目前电子课本“应用先行、研究滞后、标准缺失”的现状特点;揭示了电子课本多元理解问题;梳理了电子课本相关研究及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并从学习对象理论视角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基于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及电子课本的理解,本研究在对数字化阅读与学习领域资源形态、功能特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EPUB (Electronic Publication, IDPF组织的数字化阅读格式标准,简称EPUB)、DC (Dublin Core Metadata,都伯林核心元数据,简称DC)、LOM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简称LOM)、SCORM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可共享内容对象模型,简称SCORM)、IMS-CC (IMS Common Cartridge, IMS内容统和模型或MS公共弹夹模型,简称CC)、IMS-CP (IMS Content Packaging, IMS内容包装模型,简称CP)、IMS-LD (IMS Learning Design, IMS学习设计规范,简称LD)等数字化技术标准,以电子书包系统功能模型为研究设计层面的原点,以需求分析为研究应用实践层面的原点,从资源、活动、空间三种形态视角表征了电子课本的领域特性,并由此界定了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建构了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描述为资源态、活动态和微环境态。资源态涵盖了内容资源格式转换、内容文件的兼容与包装、单一文件形态向内容对象形态转化等问题,体现了电子课本的结构化特性;活动态为电子课本引入轻量级教学设计机制,使内容主线的课本转化为内容为基础、活动为主线的电子课本,体现了个性化特性;微环境态借助于虚拟学具与学习服务,通过个性化的内容组织与知识建构过程,推动电子课本由统一编制、标准内容的资源性集合形态演进为以个人微型知识空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电子课本形态。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表征了领域特性,具体可划分为领域三态模型、三态演进模式与概念模型。本研究借鉴了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建模思想,通过三次抽象过程,由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过渡到系统模型。电子课本的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了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和内容包装模型。从电子课本的两大研究原点到领域模型是第一次抽象过程,明确界定了电子课本的领域特性;从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到信息模型是第二次抽象过程,使用电子课本语义元素在逻辑层面表征了电子课本的内容对象与功能特性;从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到内容包装模型是第三次抽象过程,设计了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结构与元数据。电子课本信息模型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包括了内容结构模型、功能结构模型、学习地图机制以及服务框架。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则是一个完整的电子课本资源聚合及内容包装方案,包括了电子课本内容包装模型、内容对象包装模型、元数据模型以及内容包装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以下简称DRM)扩展方案。依照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信息模型、内容包装模型,本研究开发了英语、自然电子课本原型、阅读器软件、自然课本学习地图,设计了电子课本系统软件结构。在电子课本模型建构和原型的基础上,通过英语、自然电子课本原型的设计研发,验证了电子课本模型的可行性,证实了本研究的价值。本研究界定了电子课本的领域特性,探究了电子课本的演进模式,建构了电子课本的系统模型,设计研发了带有轻量级学习设计功能特性、具有个人微型知识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化、个性化电子课本,推动了电子课本的示范性应用、产品研发与标准研制。目前,电子课本虽然尚未成为主流,但其已经处于一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临界点。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本研究定位于一个创造未来的过程,虽然所研发的电子课本原型还属于实验室产品,无法大规模应用试点、推动产业发展。但是笔者相信,电子课本将能够让孩子们丢掉沉重的书包,以较高的性价比享受到数字化学习所带来的便捷及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推动目前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曹远[5](2011)在《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研究 ——基于扬州城区的考察》文中提出课外阅读是普通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延展,是高中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逐步迈入数字化阅读时代。数字化阅读即通过电子载体,阅读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或文章。2010年4月19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占24.60%"。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表明,10-19岁的网民比例增大,成为2010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用户群体,其中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进一步下降,初中、高中生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因此,对普通高中学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重视与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的范围限定在扬州城区,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扬州城区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通过理论分析找到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对数字化阅读及青少年的数字化阅读的状况进行了概述,当前我国青少年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媒介是电脑与手机。第二部分基于扬州城区普通高中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考察了当前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在对现状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普通高中生数字化阅读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社会文化背景与朋辈群体、家庭、教师、学校等外部因素,以及学生自我内在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指导学生形成分辨数字化阅读内容良莠的能力,引导学生重新重视传统阅读,培训学生阅读能力、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匡正其阅读中的不良习气,对阅读成果进行检验,以及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李玥[6](2011)在《电子阅读器对数字阅读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电子阅读器是近几年在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新生事物,它并不仅是用来进行数字阅读的电子设备,它最大的特点是硬件与内容的结合,简单的说,电子阅读器是指将电子文档、图片、电子图书等数字信息结合起来,通过采用电子墨水技术的专业硬件设备来显示的电子产品。本论文首先在总结大量分析报告的基础上,从电子书相关概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结合案例,着重分析了目前电子阅读器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数字阅读的影响程度,同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用户阅读行为与需求;分析了国内外电子书市场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提出适合国内电子书市场发展的道路。文章共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的电子阅读器及数字阅读相关研究作综述性研究,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第二章是对电子书及其相关概念的概述,并对一些容易模糊的概念进行辨析;第三章介绍了近几年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分别从数字阅读和电子书市场的发展两方面进行了概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电子阅读器设备本身和读者的需求两个方面来研究电子阅读器对数字阅读的影响。其中第四章首先介绍了电子阅读器的几种不同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并对电子阅读器硬件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分别分析了国内外市场中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对数字阅读带来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是对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问卷通过调查读者对电子阅读器及数字阅读的了解和看法,来分析他们的阅读行为和需求,从读者的视角来研究电子阅读器对数字阅读的影响;第六章结合前文的分析讨论,得出一些结论,通过这些结论来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的状况等,并对国内市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第七章是总结和展望。电子阅读器不仅对数字阅读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可能成为人们阅读行为转变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处于发展的早期,各项标准法规尚未成型,还有不少问题存在,未来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规则,更应该考虑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好机会来发展电子书行业,为全民数字阅读做出更大的贡献。
贺宏良[7](2009)在《《中国电脑教育报》经营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认为经营模式,简而言之,即一个企业如何赚钱的方式。作为一个已经有了数百年历史的产业,报纸“发行+广告”的“二次销售”的经营模式最早发轫于西方,并在之后逐渐发展和完善。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一经营理念开始传到中国,并随着IT报纸、都市报和财经类报纸的发展而发扬光大。但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中外报纸的传统经营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以IT报纸为代表的,经营严重依赖于某个行业的报纸,受到的冲击更大。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深入发展,报纸的数字化这一最终目标和结果已经成为了业内共识,只是如何通过报纸经营模式的变革,实现数字化转型,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目前,在研究和实践层面,按渐近到激进的思路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有的主张报纸上网、收费阅读;有的主张发展手机报和数字报,从移动增值中获益;有的主张扎根行业,大力发展活动营销;还有的主张放弃纸介质,彻底改做互联网站等等,而且每条思路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循。具体参考哪条思路,实现一份具体报纸经营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试图从《中国电脑教育报》第一手的财务数据和其他真实资料出发,深入分析其现行经营模式、主营业务,主要成本和经营现状,从中找出现有经营模式的问题所在。同时,综合考虑IT媒体面临的产业市场景气度低迷、互联网媒体来势汹汹等外部原因,结合报纸内部存在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等内因,试图挖掘经营模式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借鉴国内外其他IT媒体经营模式转型和变革的实例,提出了《中国电脑教育报》新经营模式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设计了一个包含核心数据层、内容累积层、产品模块层、需求对接层和整合营销层五层架构的多产品多平台联动经营模型,希望能以此为蓝本,实现《中国电脑教育报》经营模式的变革。
林莉芳[8](2001)在《家用电脑直向低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广土[9](2001)在《家庭信息化的“基石”家用电脑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 持续了两年的“后PC时代”理论在2000年仍然是各方讨论的热点话题,网络已然成为IT的中心,“PC终结论”却没有得到验证。相反,随着网络的升温,PC还着实火了一把,2000年甚至出现了10年来第一次全球首季PC出货量超过上年度第四季度的情况,市场呈现“网络概念炒得热,PC产品卖得火”的局
杜然[10](2018)在《“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 ——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都已建成并开通使用。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作为一个学习平台,其构建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使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在现代学习方式转变中发挥作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全面分析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推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阐述了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以上海市松江区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松江区终身学习网”为个案,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全面分析了该学习平台构建的现状、学习者对学习平台的需求和学习者对平台学习效果等方面。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学习者对终身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热情很高,具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具备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但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在构建过程中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资源不足、功能不健全、相关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在构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践行“学习圈”理念的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对策,如环境构建、资源构建、功能构建和机制构建等。对策的提出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考虑到学习者在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主动性、自主性、差异性和体验性。
二、华东电脑推出e-Book系列家用电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电脑推出e-Book系列家用电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阅读学相关理论 |
二、儿童教育相关理论 |
三、推广相关理论 |
四、战略理论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公共图书馆的界定 |
二、儿童的界定 |
三、阅读的概念 |
四、阅读推广及儿童阅读推广的概念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儿童阅读推广现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读者调查 |
第一节 7-18岁儿童阅读现状及阅读推广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与问卷发放 |
三、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0-6岁儿童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与问卷发放 |
三、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主体调查 |
第一节 网站调查 |
一、研究设计 |
二、调查对象确定及抽样 |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及问卷发放 |
三、问卷结果描述分析 |
四、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网站调查依据 |
三、问卷调查依据 |
第二节 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一、制定儿童阅读战略规划 |
二、设立儿童阅读推广部门 |
三、制定儿童阅读推广年度计划 |
四、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
五、总结、评估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
六、制定儿童阅读推广指南/手册 |
七、小结 |
第三节 专家访谈分析 |
一、关于专家所在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的现状、经验与不足 |
二、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的相关意见 |
三、关于模式的应用意向及重点措施 |
第四节 模式的修正与完善 |
一、模式的修正 |
二、模式的特点 |
第六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一、将儿童阅读列入国家文化及教育战略 |
二、构建儿童阅读保障体系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落实儿童阅读权利相关法律法规 |
二、制定本地区儿童阅读发展战略规划 |
三、鼓励和培育儿童阅读公益项目建设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儿童阅读推广宣传 |
二、加强儿童阅读推广人员队伍建设 |
三、加强公共图书馆内部合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贡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及推广需求调查问卷(7周岁~18周岁儿童填写) |
附录B 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及推广需求调查问卷(0-6周岁儿童家长填写) |
附录C 公共图书馆网站调查名单 |
附录D 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E 专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区域、阶段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数字出版 |
1.2.2 数字出版及相似概念 |
1.2.3 数字出版产业及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1.4.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与当前发展战略的反思 |
2.1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格局现状 |
2.1.1 产业环境现状 |
2.1.2 体制格局现状 |
2.1.3 产业结构现状 |
2.1.4 企业分类现状 |
2.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1 产业生产环节 |
2.2.2 产业流通环节 |
2.2.3 产业消费环节 |
2.3 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反思 |
2.3.1 产业集群战略的结构性缺陷 |
2.3.2 “走出去”战略的空间性缺陷 |
2.3.3 竞争力战略的时间性缺陷 |
2.4 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出版产业的结构链式战略 |
3.1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出版经济增长关系 |
3.1.1 产业结构演变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对出版业的影响 |
3.2 当前数字出版产业结构与链式关系 |
3.2.1 国外数字出版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
3.2.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结构层次分析 |
3.2.3 基于手机出版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3.3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 |
3.3.1 产业政策导向 |
3.3.2 数字技术进步 |
3.3.3 读者需求结构升级 |
3.3.4 参与国际分工深度 |
3.3.5 市场资本积累速度 |
3.4 产业结构优化与趋势 |
3.4.1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 |
3.4.2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3.4.3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3.4.4 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结构优化的案例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出版产业的区域分工战略 |
4.1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区域差距 |
4.1.1 各地区文化消费支出差距 |
4.1.2 各地区互联网基础资源禀赋差距 |
4.1.3 各地区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层面的差距 |
4.1.4 各地区响应数字出版业务的差距 |
4.2 区域分工的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4.2.1 比较优势下的数字出版产业解析 |
4.2.2 数字出版产业的竞争优势研究 |
4.2.3 电子商务优势下的发行平台案例分析 |
4.3 数字出版产业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 |
4.3.1 产业内分工贸易的需求与供给影响 |
4.3.2 产业内分工贸易发展举措 |
4.3.3 战略性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
4.3.4 世带给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
4.4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 |
4.4.1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动力与作用 |
4.4.2 以产业基地看集群的区域格局与分布 |
4.4.3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出版产业的阶段周期战略 |
5.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历程 |
5.1.1 第一阶段(1987-1993年):印刷的数字技术应用阶段 |
5.1.2 第二阶段(1994-2000年):游戏出版、网络期刊和互联网广告的发轫阶段 |
5.1.3 第三阶段(2001-2008年):网络游戏市场爆发阶段 |
5.1.4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电子书与手机出版繁荣阶段 |
5.2 产业发展阶段的定位 |
5.2.1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布局 |
5.2.2 产业定位与阶段性调整战略 |
5.2.3 基于数字发行产业发展阶段与市场格局的案例分析 |
5.3 数字出版产业主导地位确立 |
5.3.1 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和模型 |
5.3.2 数字出版产业分类的主成分分析 |
5.3.3 产业主导地位的启示 |
5.4 差异化的产业生命周期与模型建构 |
5.4.1 产业生命周期 |
5.4.2 数字出版产业的Logistic生长曲线 |
5.4.3 回归模型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启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创新与重构 |
6.1 坚持“四跨”战略,构建文化创新与人才的结构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
6.1.1 拓宽“四跨”思路,优化数字出版产业供需、技术与贸易结构 |
6.1.2 执行文化创新战略,增强数字出版产业结构演变动力 |
6.1.3 实施人才战略,积累数字出版产业结构优化的人才资源 |
6.2 提升竞争力与“走出去”内涵,兼顾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协调产业发展 |
6.2.1 以竞争力战略刺激产业竞争优势和塑造品牌化 |
6.2.2 “走出去”参与产业国际分工和贸易 |
6.2.3 建立和健全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功能 |
6.2.4 以非均衡化发展科学协调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6.3 理顺数字出版产业梯级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战略,保障产业发展 |
6.3.1 以梯级战略指导发展主导产业 |
6.3.2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延续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稳健增长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我国电子书包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点 |
第2章 电子书包概述 |
2.1 电子书包概念界定 |
2.2 电子书包需求分析 |
2.3 国内发展现状 |
2.3.1 终端产品方面 |
2.3.2 应用方面 |
第3章 电子书包的优势与局限性 |
3.1 电子书包的优势 |
3.1.1 轻便环保,易于携带 |
3.1.2 简化出版流程 |
3.1.3 内容丰富,灵活生动 |
3.1.4 教学模式灵活 |
3.2 电子书包的缺陷 |
3.2.1 费用问题 |
3.2.2 阅读习惯问题 |
3.2.3 身心健康问题 |
3.2.4 电子书格式问题 |
3.2.5 版权保护问题 |
第4章 电子书包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4.1 电子书包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
4.1.1 成本偏高,技术难题 |
4.1.2 教育观念和阅读习惯不能马上改变,需要时间适应 |
4.1.3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
4.1.4 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
4.2 应对策略 |
4.2.1 研发功能强大、成本低的硬件平台 |
4.2.2 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电子阅读 |
4.2.3 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 |
第5章 电子书包发展趋势 |
5.1 内容为王 |
5.2 “云”书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绪论 |
一、传承与创新:电子课本的时代印记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六、研究意义 |
七、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电子课本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电子课本时代的到来 |
第二节 电子课本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电子课本的应用现状 |
二、电子课本的多元理解问题 |
三、电子课本接受度 |
第三节 电子课本相关研究概述 |
一、数字化资源格式研究 |
二、数字化阅读与学习行为交互研究 |
三、“学习元”研究概述 |
第四节 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概述 |
一、电子课本技术标准研制概述 |
二、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概述 |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电子课本研究框架 |
一、电子课本研究框架1——流程结构 |
二、电子课本研究框架2——内容主题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三、学习对象概述 |
四、学习对象的理论基础 |
五、学习对象视角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研究 |
六、学习对象在电子课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电子课本领域特性分析 |
第一节 电子课本领域特性研究概述 |
一、电子课本领域 |
二、领域特性框架 |
三、研究原点与领域模型 |
第二节 电子课本研究对象与关系分析 |
一、电子书包系统功能模型与电子课本 |
二、对象关系分析 |
三、核心层对象关系 |
四、领域层对象关系 |
五、外围通用层对象关系 |
第三节 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与演进模式 |
一、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 |
二、电子课本三态演进模式 |
第四节 电子课本领域三态模型 |
第五节 电子课本的概念模型 |
一、电子课本用例征集、需求访谈与实地调研 |
二、电子课本需求分析 |
三、电子课本的概念模型 |
第四章 电子课本系统建模 |
第一节 电子课本系统建模概述 |
一、建模抽象过程 |
二、电子课本系统建模参照标准 |
第二节 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设计 |
一、信息模型概述 |
二、参照标准分析 |
三、电子课本的内容结构模型 |
四、电子课本的功能结构模型 |
五、电子课本信息模型 |
六、学习地图机制 |
七、学具服务框架 |
第三节 电子课本内容包装设计 |
一、内容包装设计概述 |
二、参照标准分析 |
三、电子课本内容包装模型建构 |
四、内容对象包装模型建构 |
五、电子课本元数据模型 |
六、电子课本内容包装DRM扩展方案 |
第五章 技术验证与应用实践 |
第一节 电子课本原型及阅读器软件开发 |
一、电子课本原型开发概述 |
二、英语电子课本原型介绍 |
三、自然电子课本原型介绍 |
第二节 电子课本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一、电子课本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概述 |
二、电子课本软件系统设计 |
第三节 电子课本的应用实践 |
一、演示推广 |
二、应用访谈 |
三、总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研究问题部分 |
二、研究目标部分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Ⅰ:电子课本DRM元数据项表 |
附录Ⅱ:电子课本教学设计方案示例 |
附录Ⅲ:电子课本应用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后记 |
(5)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研究 ——基于扬州城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数字化阅读概述 |
第一节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概况 |
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二、数字化阅读的主要阅读媒介及其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数字化阅读的优势与负面影响 |
一、数字化阅读的优势 |
二、数字化阅读的弊端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现状 |
第一节 扬州城区普通高中生数字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结果 |
第二节 普通高中生数字化阅读的存在问题 |
一、学生阅读动机功利化 |
二、学生阅读习惯快餐化 |
三、学生阅读态度娱乐化 |
四、学生阅读方式跳跃化 |
五、学生网络道德弱化 |
第三章 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影响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文化背景 |
二、朋辈群体、家庭、教师、学校 |
第二节 影响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内在因素 |
一、阅读价值认识 |
二、实际兴趣倾向 |
三、文本阅读能力 |
第四章 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
第一节 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原则 |
一、教师素质提升 |
二、尊重学生个性 |
三、家校合作引导 |
第二节 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指导的主要内容 |
一、阅读内容的指导 |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
三、阅读效果的检验 |
四、网络道德的规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电子阅读器对数字阅读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电子书及相关概念 |
2.1 书 |
2.2 电子书 |
2.3 电子纸 |
2.4 电子墨水 |
2.5 电子阅读器 |
2.6 平板电脑 |
2.7 电纸书 |
2.8 相关概念辨析 |
2.8.1 电子纸VS电子墨水 |
2.8.2 电子书VS电纸书VS电子书阅读器 |
2.8.3 E-ink VS E-ink公司 |
第三章 近几年数字阅读发展状况 |
3.1 数字阅读现状 |
3.2 电子书市场总体发展情况 |
3.2.1 电子书的发展 |
3.2.2 电子阅读设备的发展 |
第四章 电子阅读器硬件分析 |
4.1 电子书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研究 |
4.1.1 亚马逊Kindle |
4.1.2 苹果iPad |
4.1.3 汉王电纸书 |
4.1.4 方止文房阅读器 |
4.1.5 盛大文学锦书Bambook |
4.2 关于电子阅读器的SWOT分析 |
4.2.1 Strength(优势) |
4.2.2 Weakness(劣势) |
4.2.3 Opportunity(机遇) |
4.2.4 Threat(挑战) |
4.3 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带来的影响 |
4.3.1 对美国电子书销量的影响 |
4.3.2 对国内数字阅读情况的影响 |
第五章 用户需求与行为分析 |
5.1 受访者背景情况分析 |
5.1.1 年龄结构分析 |
5.1.2 学历结构分析 |
5.1.3 月消费水平结构分析 |
5.2 受访者阅读时间分析 |
5.2.1 不同年龄读者的阅读时间分析 |
5.2.2 不同学历读者的阅读时间分析 |
5.3 受访者选择数字阅读原因分析 |
5.4 关于受访者选择移动阅读设备的分析 |
5.4.1 不同年龄读者选择移动阅读设备偏好 |
5.4.2 不同学历读者选择移动阅读设备偏好 |
5.4.3 不同消费水平读者选择移动阅读设备偏好 |
5.5 受访者关于电子阅读器了解情况分析 |
5.5.1 关于电子阅读器使用情况 |
5.5.2 不同年龄层用户对电子阅读器优势的看法分析 |
5.5.3 目前电子阅读器不够普及的原因调查 |
5.5.4 未来对电子阅读器的购买计划 |
5.5.5 能够接受的电子阅读器市场价格区间 |
5.6 关于受访者选择数字内容态度的分析 |
5.6.1 数字内容的选择偏好 |
5.6.2 未来对数字内容的购买计划 |
5.6.3 愿意选择付费内容的原因 |
第六章 预测与建议 |
6.1 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
6.1.1 电子阅读器的发展 |
6.1.2 数字内容的发展 |
6.1.3 数字内容收费是趋势 |
6.1.4 重视用户的权利 |
6.2 对国内市场的建议 |
6.2.1 阅读设备降价措施 |
6.2.2 阅读器外观设计需进一步提高 |
6.2.3 设备制造商应与内容提供商共同合作 |
6.2.4 数字内容版权的维护 |
6.2.5 完善收费阅读定价标准 |
6.2.6 加强内容的数字化进程 |
6.2.7 广告可能是新的商业模式的一种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电脑教育报》经营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经营模式概述 |
1.3 报纸传统经营模式研究动态 |
1.4 报纸经营模式变革研究动态 |
1.4.1 报刊网站 |
1.4.2 手机报 |
1.4.3 数字报业 |
1.4.4 相关研究评价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4 分析思路 |
1.5.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电脑教育报》发展及经营现状 |
2.1 发展历程 |
2.1.1 第一阶段(1993~1998) |
2.1.2 第二阶段(1999~2004) |
2.1.3 第三阶段(2005~今) |
2.2 主营业务及核心产品 |
2.2.1 制作销售广告 |
2.2.2 编辑出版图书 |
2.2.3 策划实施活动 |
2.2.4 发行报刊图书 |
2.2.5 邮购直销服务 |
2.3 现行经营模式 |
2.3.1 广告、活动经营 |
2.3.2 报纸、图书发行经营 |
2.3.3 主要成本和费用 |
2.4 经营现状 |
2.4.1 2006~2008 三年经营概况 |
2.4.2 2006~2008 三年损益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电脑教育报》经营的问题分析 |
3.1 现行经营模式的问题 |
3.1.1 报纸发行巨额亏损 |
3.1.2 赢利严重依赖IT 广告 |
3.1.3 产品线传统单一 |
3.1.4 活动透支报社资源 |
3.2 经营困难的外因 |
3.2.1 IT 市场景气程度不佳 |
3.2.2 网媒抢占IT 广告市场 |
3.3 经营困难的内因 |
3.3.1 市场化不够彻底 |
3.3.2 未实现精细化管理 |
3.3.3 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
第四章 《中国电脑教育报》经营模式变革分析 |
4.1 其他IT 媒体经营模式变革经验 |
4.1.1 《PC Magazine》模式 |
4.1.2 《Information Week》模式 |
4.1.3 电脑报集团模式 |
4.1.4 《中国计算机报》模式 |
4.2 新媒体经营模式的启示 |
4.3 打造《中国电脑教育报》新经营模式 |
4.3.1 新经营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4.3.2 多产品多平台联动经营模型 |
4.3.3 新经营模型的赢利模式 |
4.3.4 新经营模型的联动与互动 |
4.4 新经营模式的可行性 |
4.5 新经营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 ——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转型期的要求 |
1.1.2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
1.1.3 新型学习方式的冲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习圈”理念 |
2.1.2 数字化学习 |
2.1.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松江区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的现状调查 |
3.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的现状 |
3.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调查 |
3.2.1 调查研究概述 |
3.2.2 调查研究过程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习者的基本情况 |
3.3.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需求调研 |
3.3.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使用效果调研 |
第4章 松江区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的问题分析 |
4.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受重视程度的问题 |
4.1.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知晓率低 |
4.1.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参与率低 |
4.1.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课程资源点击率低 |
4.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课程资源的问题 |
4.2.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课程资源数量不足 |
4.2.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课程资源更新缓慢 |
4.2.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课程资源类型单一 |
4.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功能的问题 |
4.3.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稳定性低 |
4.3.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资源获取不便 |
4.3.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支持服务系统不完善 |
4.4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机制的问题 |
4.4.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缺乏 |
4.4.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互动学习机制缺乏 |
第5章 “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对策 |
5.1 “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环境构建 |
5.1.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软环境构建 |
5.1.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硬环境构建 |
5.2 “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资源构建 |
5.2.1 形成“学习圈”内资源共享,增加课程资源数量 |
5.2.2 丰富“学习圈”内课程资源类型 |
5.3 “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功能构建 |
5.3.1 完善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功能 |
5.3.2 加大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投入与管理 |
5.3.3 增强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兼容性 |
5.4 “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机制构建 |
5.4.1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互动机制 |
5.4.2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激励机制 |
5.4.3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需求和效果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华东电脑推出e-Book系列家用电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D]. 陆晓红. 南开大学, 2014(04)
- [2]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区域、阶段的视角[D]. 肖洋. 南京大学, 2013(08)
- [3]我国电子书包发展现状研究[D]. 卢扬逸. 河北大学, 2013(S2)
- [4]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 傅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5]普通高中生数字化课外阅读研究 ——基于扬州城区的考察[D]. 曹远. 扬州大学, 2011(04)
- [6]电子阅读器对数字阅读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发展分析[D]. 李玥.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中国电脑教育报》经营模式变革研究[D]. 贺宏良.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8]家用电脑直向低价[J]. 林莉芳. 中国职工教育, 2001(06)
- [9]家庭信息化的“基石”家用电脑发展趋势[J]. 广土. 电脑采购周刊, 2001(06)
- [10]“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 ——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D]. 杜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