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治水:但愿北京水长清(论文文献综述)
张茜[1](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曲晓燕[2](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认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姚灼[3](2020)在《张怀瓘《书断》集注汇评》文中认为集注就是汇1或综合诸家对同一古籍音义的注释。对各个版本的注释进行整理,并对个别部分进行补充,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张怀瓘是唐代着名的书法理论家,留下许多价值极高的书法理论着作,《书断》是其书论中重要的一篇。《书断》的内容颇多,范围极广,时间跨度较大。首先是对十体发展历程的论述和概括,并把各个书家按“神、妙、能”三个层次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其品评的标准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对《书断》进行集注汇评,主要针对现有的相关着作进行集注,并相应的加入笔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文意更为通顺,便於理解。首先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对《书断》以及张怀瓘的研究现状,版本问题以及研究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论述。其次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张怀瓘本人以及他的其他相关着作进行简单的论述和概括。最後文章第三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针对笔者手中现有的各个版本对《书断》进行校对,主要以明毛晋《津逮秘书》民国十一年上海博古斋影印的济古阁本为底本,以笔者目前掌握的其他版本加以参校。校对部分主要以王云五的《丛书成集》、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其主要包括《中国书画全书》本、《四库全书》本、范祥雍点校本、洪丕谟点校本;《墨池编》主要包括《中国书画全书》本、《四库全书》本、何立民点校本;《书苑菁华》主要包括陈思编撰本以及《中国书画全书》收录本、《四库全书》、《历代书法论文选本》、潘运告《张怀瓘书论》、石连坤《书断》、梁德水《张怀瓘〈书断·序〉解读》本、邵军校注的《书断》、边平恕、金菊爱《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为主。注释部分主要依据潘运告《张怀瓘书论》、石连坤《书断》、梁德水《张怀瓘〈书断·序〉解读》本、邵军校注《书断》、边平恕、金菊爱《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对文章的注释部分进行集注,最後根据相关的硕博论文对与《书断》有关的论述进行汇评总结,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李小庆[4](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王营营[5](2019)在《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俞德邻,字宗大,号太玉山人。宋末元初着名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乡间,有《佩韦斋文集》二十卷。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三章,对俞德邻其人以及其着作进行全面的考察。第一章,对俞德邻家世、生平以及交游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旨在考证俞德邻早年随父亲迁居镇江的具体时间;第二节是俞德邻生平研究,主要论述其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以及宋亡后俞德邻的游历轨迹;第三节以文集中的赠答诗以及题跋书序为线索,叙述俞德邻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对《佩韦斋文集》几个常见版本的评述。第三章对《佩韦斋文集》中的诗文进行全面的研究。分两节,第一节从俞德邻的人生经历入手,探索他的诗歌题材和风格的变化原因;第二节从宋末元初的文学风气入手,研究俞德邻文章创作所受的影响,同时通过文本细读,叙述俞德邻文章创作的艺术风格。另外,因为已有硕士论文研究过俞德邻的诗歌,所以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的重点将放在俞德邻的文章研究之上,又因为杭州师范大学李佳臻对俞德邻《佩韦斋辑闻》较为深入全面,所以本论文不再单独研究《佩韦斋辑闻》,仅将其作为研究俞德邻之生平、诗文的材料。论文的下编为校注部分,校注将选取元刊本为底本,以傅增湘校跋本和四库本作为参校本,对《佩韦斋文集》中的一些字词、地名、人名、典故、名物、官职名、引语等进行注释。希望通过对俞德邻个案的研究,稍稍还原宋末元初之际底层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转变。
齐伯伦[6](2019)在《缪荃孙诗词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缪荃孙为晚清民国名重一时的学术耆宿,在藏书、校勘、目录、史学、方志、金石、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赋、文等多个方面,却未曾引起学界足够之关注。缪荃孙的诗作今存600余首,题材、内容颇为丰富;《碧香词》数量虽少,却属于常州词派的余脉,有着重要的词史价值;《艺风堂赋稿》为清代科举、翰林试赋与书院课赋制度共同影响下的产物,与缪荃孙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缪荃孙的文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对缪荃孙的家世进行补考的基础上,着重对其诗、词、赋这三种体裁的文学创作予以研究,力图还原其文学创作的原貌,以期有助于缪荃孙研究的继续深入。本文分为以下四章,每章下根据情况设置若干小节。第一章对缪荃孙的家世情况进行补述,以江阴缪氏家族为基点进行纵向研究,探讨他的家世对其生平经历以及创作的影响;第二章对缪荃孙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考察其诗作的题材、主题以及艺术特色,通过其诗作来探究诗人在清末大变局时代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态度;第三章对缪荃孙的《碧香词》进行研究,通过题材、内容深入词人的内心世界,并对词作的艺术特色进行总结;第四章对缪荃孙的《艺风堂赋稿》进行研究,着力考察其在清代科举制度与书院制度影响下的律赋创作。文末附有缪荃孙诗词学活动年表与缪荃孙诗话辑佚七则。
陈筱娇[7](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黄文[8](2018)在《铁保诗文研究》文中提出铁保(1752-1824),栋鄂氏,先世姓觉罗,字冶亭,号梅庵,室名惟清斋,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乾嘉时期的书法家、诗人、学者,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具有一席之地。铁保少有诗名,与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他的着作颇丰,尤擅诗文,辑有八旗诗作总集《白山诗介》与《熙朝雅颂集》而外,独立完成的着作尚有《惟清斋全集》十九卷,其中诗文作品较多,诗歌共六百七十五首,文共七十六篇,词作共三十二首,此外还有近三万字的《梅庵自编年谱》两卷。目前学术界对于铁保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仍没有一部铁保诗文研究专着,本文将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将现存铁保诗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和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多重维度的研究,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铁保诗文有一个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明确进行铁保诗文研究的目的,探讨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并且确立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与文艺研究方法论进行研究,其次简要介绍关于铁保诗文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说明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共设六章。第一章介绍铁保的生平、交游与着述。考证铁保的生平事迹,以《梅庵自编年谱》作为主要参考资料,通过文献典籍、地方志、时人的文学作品作为补充,按照其人生经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梳理铁保与当时文人的交游情况,主要考察铁保的交游情况,注重研究他们之间诗文创作方面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此外,从创作者和编撰者的视角考察铁保的文学贡献,考辨铁保着作的版本以及考述其编撰的典籍。第二章考察论述铁保的思想性格以及创作思想。铁保积极学习汉民族文化,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成为其主导思想。铁保为满族诗人,他对于文学的崇尚,直接来源自汉文化的影响。铁保在主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又始终保持着满洲族的习武传统。总结铁保的创作思想并与同时期的创作思想作对比,可以突出其别具一格之理念。铁保的诗歌创作理念与同时代的袁枚“性灵说”有所不同,他追求表现“真性情”,对于规避性灵派“浮滑”的缺陷有所裨益。此外,铁保对作词以及戏曲创作亦有所见解,了解其基本的创作理念可以更深入地分析理解他的文学作品。第三章将对铁保的诗歌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类研究。铁保诗歌集《梅庵诗钞》五卷保存了大量诗歌,原集按照诗歌体裁分类,分别为:古乐府、五七言古、五七言律、五言排律、五七言绝句。本文为了便于把握铁保创作的思想内涵,注重其文学的社会效果,按照创作时间进行分期研究,主要研究晚年贬谪至西域的诗歌。通过分期研究,凸显铁保诗歌不同时期的特色,并且能够把握不同地域文化对于诗歌风格的影响。第四章将对铁保的词作进行研究。目前关于铁保词的研究尚且不够全面,为了深入研究铁保词作将这些作品归为一章,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词进行时间考述,除词中的内容提示,还从铁保的其他诗文作品以及他人的诗文集中寻找依据。再对词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类别。此外,对铁保词的创作心态进行剖析。最后对词的艺术特色进行概论。第五章为铁保文研究。本文对铁保文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文类文与非公文类文,又借鉴《惟清斋全集》原有的分类方法细分多种类别,分析各自的发展与流变过程,对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做出评价与总结。此外,归纳铁保文的艺术特色,主要通过对铁保文的详细解读,从语言、表现手法、选材范围以及行文结构多个方面,全面把握其创作的艺术特色。第六章讨论铁保诗文的地位及影响。确定铁保诗文的地位,分别论述其在清代乾嘉文坛中的地位以及在满族文学史中的地位。由于其他人没有明确定论,本文将结合铁保的诗文研究作出较为客观的定位。最后将研究铁保诗文对其他文人及后世创作产生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后人的评价。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铁保的人物评记;二是关于铁保的序跋评点;三是铁保生平大事记列表,关于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为后续学者进行研究提供方便。总之,通过对铁保的生平经历进行考证,总结其思想性格与创作思想,并对其诗文进行分期研究并归纳艺术特色,对铁保诗文地位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窥探出铁保真实而潜在的内心世界,对于认识和评价铁保的文学地位起借鉴作用。
杨颋[9](2017)在《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济南是我国北方一座着名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省会,以城内外周环泉水而闻名,又称“泉城”。“济南府城”(历城)可以考证的建城历史有2000多年,是中华文明早期建成的城市之一。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济南城从未发生过移城、废弃的情况,其城市规模不断扩展,政治、文化、经济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最终成为整个山东半岛的首府、中国北方着名的大都会。这样的发展路径不仅在黄河中下游的诸多古城当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这既与济南城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稳定少灾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也与济南城自身发展建设中注意防洪防灾息息相关。本文以自西汉至清末的古代济南城为研究对象、以古城水系的变迁考察作为切入点,通过宏观层面的流域城市群消涨分析、中观层面的城市水环境与空间形态互动的考察,到对城市水系统作用机制的探讨,试图找出济南城长盛不衰的内部、外部原因与规律。全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提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厘清研究对象和空间、时间范畴,以及对国内在地方性城市形态、城市群体研究、城市水系研究、考古及文献研究,以及济南本地的城市史相关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进而阐述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以梳理济南城市建置沿革为契机,寻求济南城在地缘政治、文化上的定位。探索济南成为山东省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基础,即确认济南的“齐文化”定位与探寻“济南府城”、“省城”观念的形成过程。第三章从黄河-济水-运河的宏观流域视角,对黄河(济水)下游、运河周边的城市群落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并与济南城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宏观的流域性灾害、交通变迁、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状况,总结城市兴、衰的趋势和规律,并对济南城的古城选址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其“依山傍水抱泉”的科学选址,是济南城得以持续2000年不衰的首要原因。指出古济南城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注意防洪的典范,是自中华文明早期建城以来城址不变的少有的几个城市之一。第四章将济南城市内部及周边以河、湖、泉、城为要素的城市水系统作为考察目标,探讨济南水系统的变迁与济南城的空间形态演变、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结合对古籍的考辨和最新的考古发现,对清末以来广泛流传的南北朝济南“双子城”进行辨析,提出“子母城”是北魏时期济南城更加合理的历史空间形态可能性;进而提出唐宋齐州城扩展为“三重城”的可能性;最后分析了明清济南城的空间布局由“州城”向“王城”转变的过程及原因。第五章以具体的水灾、兵灾的事件过程和规律总结,探寻济南城市水系的作用机制。梳理了济南城的7种防洪方略,指出济南城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多种防洪方略,从而避免了历史上“迁城”的悲剧;进而对“蓄”和“管”两类防洪方略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大明湖、护城河在发生城市涝灾时的调蓄作用是济南城少涝灾的重要因素;济南府城是当今建设“海绵城市”的标杆案例;又指出“以诗管水”、“以文管城”是古代济南城城市防洪体系的重要特色,以“七十二名泉”的名录式管理和将城市水系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景观建设为管理策略,是济南的城市水系统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转的关键。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的各项结论、创新点,并对将来进一步的持续研究作展望。
李常生[10](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指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二、世纪治水:但愿北京水长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治水:但愿北京水长清(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3)张怀瓘《书断》集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对《书断》进行集注汇评的重要性 |
二、学术界对张怀瓘的研究现状 |
三、学术界对《书断》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张怀瓘其人及书法着作概述 |
第二章 《书断》集注汇评 |
一、《书断》注释凡例 |
二、《书断》集注汇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
五 文献系统 |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
小结 |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
余论 |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
小结 |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
(一)杂税税额变动 |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
小结 |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
(二)荡地的管控 |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
小结 |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
(一)运河维护 |
(二)驿站负担 |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
小结 |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
结论 |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附录 |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价值 |
上编 |
第一章 俞德邻的生平及交游 |
第一节 俞德邻迁居时间辨析 |
第二节 俞德邻的生平 |
一、“从师谩学屠龙技,报国元无汗马功”——宋亡前的入世经历 |
二、“聊种邵平瓜,且植渊明菊”——入元后的隐者生涯 |
第三节 俞德邻的交游 |
一、名臣 |
二、文人名士 |
三、方外之士 |
第二章 《佩韦斋文集》版本评述 |
一、元刊本 |
二、清初抄本 |
三、《宋百家诗存》本 |
四、四库全书本 |
五、傅增湘校跋本 |
六、黄丕烈藏本 |
七、十万卷楼藏本 |
第三章 俞德邻诗文研究 |
第一节 俞德邻诗歌研究 |
一、俞德邻诗歌的主题 |
二、俞德邻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二节 俞德邻文章研究 |
一、俞德邻的韵文创作 |
二、俞德邻的散文创作 |
总结 |
下编 |
凡例 |
佩韦斋文集序 |
卷一 |
古意五首 |
吴郡斋遣怀 |
龚圣予号翠岩晚岁更号岩翁为赋 |
闲居遣怀三首 |
闻角 |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
石门洞 |
灵乌 |
赠成雷师 |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 |
赠雷岩赵相士 |
题补跖翁图 |
为马受益题韩滉画子母牛图 |
甲戌游盱江,六月二十二日发武林 |
甲戌秋过丫头岩有感 |
甲戌六月十四日月食过半,七月十四日抵广信月岩有感而作 |
仙人岩即事 |
为孟希圣题孛落鹤鹑画扇 |
吴江夜泊 |
过钓台 |
兰溪臾 |
龙门岭 |
丽阳祠 |
前哀哉行 |
后哀哉行 |
卷二 |
秋夜杂兴三首 |
常州天庆观画龙二,世传仙笔一点睛,乘雷电飞去,一经兵火亦不复存 |
独孤桧 |
春怨 |
鹁鸪词 |
送丹山林秀才 |
次韵陈静佳治中九日见寄 |
题寒江听雨图 |
聂道录和王寅甫外郎雪诗因次韵仍依白战体 |
望夫石 |
三五七言诗 |
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 |
陈登夫再和用韵奉答共说江南社禅 |
次韵陈登父风雨枕上书怀 |
舟行 |
题郭元德所藏龚圣予瘦马图 |
京口遣怀呈张彦明刘伯宣郎中并诸友一百韵 |
宿高邮露筋祠 |
次韵答王国华 |
赠朐山孙画师 |
双清堂诗为石民瞻赋 |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 |
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
题王谢燕游图为杨少监作 |
卷三 |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
课仆诣田所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韵 |
连雨独坐旅楼有作 |
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
次韵萧静安元夕书感 |
小楼诗为汤计议作 |
郭元德席上赋红牡丹,分韵得粉字五言十韵 |
赠月蓬戴相士 |
跋韩仲文所藏史共山草书 |
古意八首 |
赠丹阳邢尉 |
猫燕行 |
沽酒行 |
陪赵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韵二首 |
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 |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 |
题白廷玉所藏白马图 |
次韵陈彦寔醉中杂言 |
水墨兰 |
病中谢亲友四首 |
卷四 |
金山寺 |
曲肱 |
舟过桐庐作 |
陈索郎滩 |
行寿昌道中 |
庚午(1270)读邸报 |
闻筑鹿门 |
金陵板桥别弟 |
古寺 |
秋月客中 |
书斋 |
赠静斋赵使君淮 |
常山道中 |
鹭鸶林 |
白兔山庵 |
次韵朱子厚九月十一日见寄三首 |
登六和塔 |
客中别友 |
次韵简黄监簿淳宗三首 |
次韵碧窗聂道录 |
雪 |
哭涂移愚教授 |
春日苦雨二首 |
金坛邑中作 |
次韵陈登父桃花 |
赠蒋文学三首 |
记梦 |
午睡 |
泛湖 |
金坛郊外 |
八月十五夜 |
观潮 |
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
闲居即事 |
次韵陈登父小楼述怀 |
通津田舍 |
游鹤林寺 |
客怀 |
夜坐 |
次韵陈登父送春有感 |
臂疾示儿 |
闲居遣兴 |
次陈登父中秋游古竹院韵 |
秋残 |
养拙 |
无题二首 |
正月十日理发三首 |
送王舍人之燕山 |
游宣慰载酒泛溪即席有感作 |
陪游宣慰游霅归赋 |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
客窗夜雨 |
息寮王教授挽词二首 |
梅雨 |
老病 |
遣怀 |
卷五 |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 |
范仲山以碉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
山房遣兴 |
游灵岩 |
次韵赵提举二首 |
山林乐四首 |
淮楚绝无行乐地万柳池边有开元小寺稍洁因载酒约淮上翁荀桂叔林绍先诸友同游 |
次韵夏楚材登山阳故城有感 |
初度留山阳 |
答淮上翁二首 |
怀林绍先三首 |
寓山阳天庆馆作 |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
次韵程道益见赠二首 |
病中三首 |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
秋壑堂 |
怀聂道録二首 |
病愈出游 |
舟行欲访三茅践许宗师鹤会之约 |
夜卧旅邸梦入三茅山,一道士病一道士鼾睡因作诗纪其概云 |
人日 |
郭朝奉挽词二首 |
悼俞仁则 |
吴门逢友人 |
送张师道 |
送道士孙雪房 |
送董左丞二首 |
卷六 |
闲居遣怀 |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球花二首 |
次韵陈静佳咏梅 |
古寺 |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 |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
夏五园亭对雨漫成六首 |
秋泊吴门寄友 |
次韵薛晚翁教授 |
闲境 |
小园漫兴四首 |
怀萧道夫 |
泊阎桥有怀 |
戏简友人二首 |
次郭元德二首 |
次韵郭元德旅怀 |
偶题 |
村居即事二首 |
赠良常山人 |
富安田舍二首 |
田家喜雪 |
除夕二首 |
次韵郭元德闲居二首 |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
饯杨少监 |
杨刚中分教京口,有司以冗员罢去,诗为别就次韵以饯其行二首 |
赠程秀才 |
姑苏有赠 |
天竺山 |
游金山寺次壁间韵 |
醉中偶书 |
甘露寺火后登多景楼故基有作 |
卷七 |
金陵道 |
晓行沙上 |
客中雨 |
寻春 |
春日山行 |
晚醉 |
何山白水田 |
题米友仁远景 |
为石民瞻题风雨溪桥手卷 |
访徐叔咏教授山庵迷道而作 |
到徐叔咏居 |
次韵周遗直京城苦雨五首 |
六言 |
题瘦马图 |
为徐彦昌题画扇 |
为陈登父题画扇 |
题兰亭图 |
戏题王吉甫居壁二首 |
游鹤林即席分韵,代率上人赋日字 |
广信道中留别故人二首 |
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 |
闲居遣怀六言四首 |
过高邮新开河 |
淮阴侯庙三首 |
漂母墓二首 |
淮安天庆观夜坐 |
感事二首 |
梅花三首 |
扬州天庆观作 |
癸未(1283)游杭作口号十首,因事怀旧,杂以俚语,不复诠释 |
谨题丞相赵忠靖公墨梅为张宣参作 |
次韵张受益六言,兼戏方使君二首 |
题古木寒泉手卷 |
题叶劝农对山楼次韵二首 |
赠武当山孙道士二首 |
桐庐县作 |
泊东馆 |
郊居 |
访三茅,舟至金沙,雨阻,因游龙山书院 |
村舍 |
次韵山人见寄 |
闲居 |
泊湖头 |
卷八 |
荽茗赋 |
斥穷赋并序 |
佩韦斋箴并序 |
鲁瑑铭并序 |
蟠室铭并序 |
蒙泉铭 |
止斋铭 |
熟斋铭并序 |
靖节先生画像赞 |
清凉居士赞并序 |
无文颂并序 |
瞶阜 |
书杨东里诗集后 |
域民、固国、威天下如何论 |
卷九 |
郊行记 |
济南张氏万卷堂记 |
梦牛亭记 |
困学斋记 |
镇江路儒学成德堂记 |
代重修大成殿记 |
颐贞斋记 |
卷十 |
竹间俚语序 |
送寻贤相士序 |
北村诗集序 |
送陈茂叔序 |
纪德纬诗序 |
送刘伯宣尚书序 |
山鸡自爱集序 |
奥屯提刑乐府序 |
刘媪搏虎图诗序 |
送牛子明序 |
曹之才诗序 |
卷十一 |
双莲图诗序 |
送韩仲文赴安丰序 |
送王国华归东平序 |
葛元白诗序 |
赠京口外医戚君序 |
梅南诗稿序 |
送王应夫序 |
龙兴样符戒坛院分韵诗序 |
送盛元仁序 |
宋宣慰文集序 |
卷十二 |
送蒋守文序 |
盛童子遗稿序 |
李侍郎母夫人庆寿诗序 |
刘悦心诗序 |
薙草说 |
左近仁字说 |
李御史二子名字说 |
张圣瑞字说 |
义猫说 |
祭两浙运使闲邪李公文 |
代祭祖龚常卿文 |
代祭叔龚朝奉文 |
卷十三 |
贺郊祀庆成表 |
谢郊礼庆成肆赦表 |
谢赐新历表 |
谢赐历日表 |
贺生皇子表 |
谢生皇子肆赦表 |
诞皇孙贺皇帝表 |
贺皇太子笺同前 |
圣节进贺礼物表 |
蝗不为灾谢御笔奖谕表 |
彗星肆赦谢表 |
明堂礼成加食邑谢表 |
谢赐腊药表 |
册皇太子妃贺皇帝表 |
贺皇后笺同前 |
贺皇太子笺同前 |
周国公主下嫁礼成贺皇帝表 |
贺皇后笺同前 |
贺东宫笺同前 |
谢知镇江府兼淮东总领到任表 |
谢皇太后表同前 |
知镇江府到任谢表 |
辞免知镇江府申省状 |
再辞免知镇江府申省状 |
卷十四 |
贺王左相启 |
贺礼部冯尚书兼给事中同修国史启 |
贺刑部陈侍郎仍兼宗正卿兼修史启 |
贺鲍殿院启 |
贺陈司谏启 |
贺工部危侍郎兼修国史启 |
贺太府徐少卿兼侍讲启 |
贺淮阃加宝文学士升大使启 |
贺淮阃边事撤警启 |
贺讼江吴制置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启 |
通贺镇江赵徽猷启 |
贺宁国文知府启 |
贺池州李守改知江州启 |
贺赵吏侍兼侍读启 |
贺陈秘监兼侍立修注官启 |
贺冯侍郎除右侍郎兼国史启 |
贺浙西洪提刑启 |
回镇江蒋教授启 |
卷十五 |
贺镇江赵徽猷启 |
贺卢戎监兼侍立修注启 |
贺吕都承正除兵侍启 |
贺步帅徐节度使总统军马启 |
贺常运使除检正兼户部侍郎启 |
上赵宪求易削启 |
再上赵宪启 |
贽见讼海陈制置启 |
上京尹潜尚书启 |
谢潜京尹易削合颖启 |
谢孟提刑举改官亲民任使启 |
谢洪尚书举升陟启 |
代上平章启 |
卷十六 |
回淮阃李大使贺生辰劄子 |
答台郡贺生辰札子 |
送物贺汪守易镇潭州劄子 |
元正贺宫使赵制置劄子 |
元正贺平章劄子 |
元正贺淮阃劄子 |
元正回汪守送物劄子 |
元正答送本府官劄子 |
元正府官免往复劄子 |
答董总干袖启求荐劄子 |
答寿词不受札子 |
回郭漕使元正送物札子 |
回王安抚贺正札子 |
回元正寄居贺札子 |
回汪守贺正札子 |
元正送物总卿札子 |
冬至送物郡守札子 |
冬至总所免往复札子 |
冬至回寄居札子 |
冬至回都统免往复札子 |
贺雪与郡守札子 |
镇江路罗汉寺募缘建水陆堂疏 |
镇江天庆观化修造疏 |
南高峰烟霞山清修院化缘疏 |
镇江妙善尼寺化缘疏 |
赵庵化缘疏 |
为封秀才求赙疏 |
镇江天庆观修正殿藏殿疏 |
镇江还京门外修街疏 |
鹤林禅寺塑金刚榜 |
无锡富安乡化城庵行者募缘披剃疏 |
卷十七 |
原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卷十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卷十九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卷二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缪荃孙诗词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缪荃孙家世补述 |
第一节 江阴缪氏家族略述 |
第二节 缪荃孙家世补述 |
一、六世祖 缪燧 |
二、五世祖 缪民坊 |
三、四世祖 缪淳 |
四、曾祖父 缪秉奎 |
五、祖父 缪庭槐 |
六、父亲 缪焕章 |
七、母亲 瞿氏 |
八、继母 薛氏 |
九、妻子 庄氏 |
十、继室 夏藕孙 |
十一、妾 任氏 |
小结 |
第二章 缪荃孙诗研究 |
第一节 缪荃孙诗歌之题材与内容 |
一、羁旅乡思 |
二、感时伤乱 |
三、纪行咏史 |
四、交际雅集 |
第二节 缪荃孙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诸体兼擅,以文为诗 |
二、蕴藉典雅、哀而不伤 |
三、好用“战争”与“江南”意象 |
四、早年宗唐,晚岁宗宋 |
小结 |
第三章 缪荃孙词研究 |
第一节 《碧香词》之题材分类 |
一、咏物词 |
二、题画词 |
三、闺怨词 |
四、咏怀词 |
五、怀古词 |
六、纪行词 |
第二节 《碧香词》之思想内容 |
一、宦海沉浮之苦 |
二、年光易逝之叹 |
三、天涯漂泊之愁、孤雁离群之哀 |
四、故园莼鲈之思 |
第三节 《碧香词》之艺术特色 |
一、不矜格律,择调精审 |
二、比兴寄托,旨深词约 |
三、词风骚雅感伤 |
小结 |
第四章 缪荃孙赋研究 |
第一节 清代科举与书院制度影响下的律赋创作 |
一、清代科举试赋制度 |
二、清代书院课赋制度 |
第二节 《艺风堂赋稿》之题材内容 |
一、经义赋 |
二、咏史赋 |
三、咏物赋 |
四、景物、景侯赋 |
第三节 《艺风堂赋稿》之艺术特色 |
一、格律谨严、思想雅正 |
二、学识渊博、侧重考证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缪荃孙诗词学活动编年 |
附录二 缪荃孙诗论七则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7)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1、“中国” |
2、“夷夏之辨” |
3、“胡”、“夷”与“汉” |
4、“胡文化”与“汉文化” |
5、“胡化”、“汉化”与“同化”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
2、服饰 |
3、兵戈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1、胡汉分治 |
2、重胡抑汉 |
3、胡族掌握武力 |
4、以汉治汉 |
5、对待其他胡族 |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 |
2、装饰用品 |
3、佛教与石窟 |
4、佛教与瓷器 |
5、墓葬考古 |
5、胡床 |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的胡化 |
2、家具的胡化 |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
4、建筑的胡化 |
5、陶俑 |
6、唐代金银器 |
7、伊斯兰玻璃器 |
8、乐舞的胡化 |
9、胡姬与胡店 |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1、治边政策 |
2、治国之策 |
3、治民之策 |
4、驿站制度 |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
3、开阔的文化视野 |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
2、元大都 |
3、元代服装胡化 |
4、织金技艺 |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
1、婚嫁礼俗 |
2、胡汉通婚 |
3、婚嫁方式 |
二、唐代风俗文化 |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
1、胡乐舞 |
2、胡妆 |
3、胡服——马尾裙 |
4、胡用品 |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
三、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8)铁保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 |
(三)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清人的评论 |
(二) 今人的研究 |
(三) 分析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文本分析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文史结合法 |
四、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点、难点、创新点 |
(一) 拟解决的问题 |
(二) 突破点 |
(三) 本文的难点 |
(四) 创新点 |
注释 |
第一章 铁保的家世、生平、交游与着述 |
第一节 铁保家世考述 |
一、先祖起源 |
二、家族谱系 |
三、家庭成员 |
第二节 铁保生平考证 |
一、接受教育 |
二、官场升迁 |
三、贬谪西域 |
四、发配吉林 |
五、晚年赋闲 |
第三节 铁保交游考略 |
一、乾隆四家之间的互动 |
二、铁保与朋友的唱和 |
三、铁保师徒间的交谊 |
第四节 铁保着作考述与编撰典籍考述 |
一、铁保诗文集考述 |
二、铁保编纂典籍述略 |
注释 |
第二章 铁保思想考论 |
第一节 铁保的思想性格 |
一、以儒为主 |
二、尚文精神 |
三、尚武精神 |
第二节 铁保的文学思想 |
一、诗论 |
二、曲论 |
注释 |
第三章 铁保诗歌研究 |
第一节 铁保早期诗歌——入仕之前(1752-1771) |
一、早期诗歌内容 |
二、早期诗歌风格 |
第二节 铁保中期诗歌——仕宦京城(1772-1798) |
一、中期诗歌内容 |
二、中期诗歌风格 |
第三节 铁保后期诗歌——游宦地方(1799-1808) |
一、后期诗歌内容 |
二、后期诗歌风格 |
第四节 铁保晚期诗歌——两次贬谪(1809-1824) |
一、西域诗歌内容 |
二、晚期诗歌风格 |
注释 |
第四章 铁保词研究 |
第一节 词作创作时间 |
第二节 词作的思想内容 |
一、咏物抒情词 |
二、感慨咏怀词 |
三、送别怀人词 |
四、借景抒情词 |
第三节 铁保词的创作心态探微 |
一、遭遇贬谪之后的无奈心态 |
二、远离家乡亲人的思念心态 |
三、经历官场沉浮的超脱心态 |
四、远离世俗生活的闲适心态 |
第四节 词作的艺术特色 |
一、自然流畅的语言特色 |
二、寄托比兴的表现手法 |
三、善于写实的表达方式 |
注释 |
第五章 铁保文研究 |
第一节 公文类文研究 |
一、表的写作 |
二、疏的写作 |
第二节 文学类文研究 |
一、赋体类文写作 |
二、传体类文写作 |
三、序体类文写作 |
四、记体类文写作 |
五、说体类文写作 |
六、杂文类文写作 |
注释 |
第六章 铁保诗文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铁保诗文的地位 |
一、铁保诗文在清代文学中的地位 |
二、铁保诗文在满族文学中的地位 |
三、铁保诗文在西域文学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铁保诗文的影响 |
一、铁保诗文在当世的影响 |
二、铁保诗文对后世的影响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
1.3 研究的学术基础 |
1.3.1 中国古代地方性城市形态的研究基础 |
1.3.2 中国古代城市群体研究基础 |
1.3.3 中国城市水系统的相关研究基础 |
1.3.4 济南的城市史研究基础 |
1.3.5 考古和文献的研究基础 |
1.4 研究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章 古代济南城市发展综述 |
2.1 先秦:济南地区的城市群 |
2.1.1 济南地区的早期城市的考古线索 |
2.1.2 春秋时期济南地区的城市群 |
2.1.3 春秋时齐文化在济南的确立 |
2.1.4 战国时济南地区古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
2.1.5 西汉时济南地区建置的稳定与核心城市的确立 |
2.1.6 传统观念中“济南”的特征 |
2.2 隋唐至宋元:济南府城的成型 |
2.2.1 沿革述要 |
2.2.2 宋、金、元间济南的城市发展 |
2.3 明清:济南府城的重建与稳定发展 |
2.3.1 沿革述要 |
2.3.2 明清济南府城的发展 |
2.4 小结:“济南府”的成城 |
第3章 古代济南“依山傍水抱泉”的城市选址分析 |
3.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
3.2 黄河-济水-运河的流域变迁史略 |
3.2.1 黄河下游变迁史略 |
3.2.2 济水变迁史略 |
3.2.3 与济南相关的运河变迁 |
3.2.4 古代济南城周边的水系统变迁 |
3.3 流域视角下济南地区的城市群落变迁探讨 |
3.3.1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济南地区的城市消涨 |
3.3.2 隋唐至宋时济南地区的城市消涨 |
3.3.3 明、清时济南周边的城市变迁 |
3.4 古代济南城“依山傍水抱泉”的选址分析 |
3.4.1 古代济南城(历城)选址的思想渊源 |
3.4.2 历下古城的地利说 |
3.5 小结 |
第4章 古济南城的水系统变迁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4.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
4.2 南北朝时期的历城县的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
4.2.1 历城初始成城的位置与时间 |
4.2.2 舜井、舜祠、历山以及“双子城”的已有考证 |
4.2.3 关于历城历史上是否存在“双子城”的讨论 |
4.2.4 几个关键性参考点的讨论和定位 |
4.2.5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历城县的城市形态推测 |
4.3 唐宋齐州城至金元济南府的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
4.3.1 历城在唐宋年间扩张的具体时间推测 |
4.3.2 晚唐至北宋齐州城“三重城”的城市形态 |
4.3.3 晚唐至北宋齐州城的水系统 |
4.3.4 济南府城护城河与黑虎泉产生 |
4.3.5 金、元时期济南城遭受的兵灾、水灾,以及大明湖的扩张 |
4.4 明清时济南府城的城市形态变迁 |
4.4.1 明、清时期的济南府城、池 |
4.4.2 明代府城由“州城”转“王城”的空间布局转变 |
4.5 小结 |
第5章 古济南城水系统与城市空间的运作机制 |
5.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
5.2 古济南城的防洪体系 |
5.2.1 历史时期济南的洪涝灾害 |
5.2.2 古代济南的城市防洪方略 |
5.2.3 古济南城的防洪特色 |
5.3 古济南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
5.3.1 古代济南的城市攻防记录 |
5.3.2 古代济南城防御体系的特点 |
5.4 古代济南城的水系文化景观与水系管理 |
5.4.1 古代济南城的水系管理 |
5.4.2 古代济南城的泉水景观 |
5.4.3 古代济南城的湖水景观 |
5.4.4 古代济南城的景观集称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世纪治水:但愿北京水长清(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张怀瓘《书断》集注汇评[D]. 姚灼.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D]. 王营营. 广西大学, 2019(12)
- [6]缪荃孙诗词赋研究[D]. 齐伯伦.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8]铁保诗文研究[D]. 黄文. 新疆大学, 2018(12)
- [9]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D]. 杨颋. 华南理工大学, 2017(12)
- [10]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青岛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济南发展论文; 日本作家论文;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