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孔隙度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原理及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景峰[1](2021)在《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郯庐断裂带走滑机制背景下方正断陷经历了走滑伸展、走滑张扭、走滑压扭多期构造作用叠加,地震资料多解性强、成盆演化过程不明确、原型盆地难以识别、成盆演化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不清楚,针对存在问题本次研究以“定性+定量”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定性研究表现在深入分析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成盆机制、建立方正断陷构造解析模式、明确成盆演化期次及成盆演化对油气藏的控制,定量研究表现在对主控断裂活动速率分析明确主控断裂活动特征、原型盆地恢复明确沉积中心分布及迁移规律、走滑隆升时间的确定为成盆期次划分提供依据,定性理论分析,定量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系统的走滑型断陷盆地研究方法,因此,本次研究对方正断陷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走滑成盆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北段走滑机制的系统分析,认为成盆机制具有早期左旋走滑伸展成盆,晚期右旋走滑挤压改造的特点,由于走滑方向、走滑主控断裂的转换以及主断裂走向的变化,在伊通盆地、方正断陷、汤原断陷产生了张扭压扭转换的现象,方正断陷、汤原断陷为东边界断裂控盆,伊通盆地为西边界断裂控盆。以方正断陷最新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应力模型、理论模型、格架模型建立了方正断陷三类解析模式:伸展模式、走滑模式、挤压逆冲模式;在新的解析成果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方正断陷构造格局,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认为东部边界发育逆冲推覆带,与伊通盆地西北缘逆掩断裂带有类似特征。通过对三大控盆断裂活动速率的分析,认为三大断裂总体表现为古、始新世(走滑伸展拉分期)整体活动速率较弱,渐新世(走滑压扭改造期)变强,西北缘断裂向北迁移,伊汉通断裂与东南缘断裂向南迁移,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应用裂变径迹测年实验分析技术,方正断陷周缘基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明显处在几个节点上,第一个节点在34Ma左右,对应方正断陷渐新世右旋走滑开始,第二个节点在23Ma左右,对应新近纪左旋走滑开始,第三个节点处在15-10Ma附近,对应中新世右旋走滑及断陷隆升,在2.5Ma之后,对应第四纪右旋走滑挤压及断陷快速隆升,以此为依据将方正断陷成盆期次分为走滑拉分伸展-走滑张扭反转-走滑强烈拉分-走滑压扭反转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盆地恢复认为新安村组时期沉积中心位于北部兴旺次凹和大林子次凹,达连河组时期沉积中心向南迁移,位于德善屯次凹,宝一段向北迁移,位于德善屯次凹、大林子次凹和兴旺次凹,宝二段沉积中心位于东南缘断裂一侧的德善屯次凹和大林子次凹,总体上表现为由北向南迁移,由靠近东南缘断裂一侧向盆内迁移的过程,早期由东南缘断裂控制,晚期由伊汉通断裂控制。在成盆演化分析基础上,研究认为走滑拉分伸展期控制了新安村组源岩分布;走滑强烈拉分期促进断陷东部新安村组烃源岩成熟;走滑压扭反转期在断陷东部形成一系列构造调节带及逆冲构造带,结合油气条件分析,建立了成藏模式,近源、压性、反向断裂是成藏的关键三要素,本次新解释的东部逆冲带,位于早期沉积中心内,反向断裂发育,圈闭有效性好,认为东部逆冲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闵华军[2](2020)在《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勘探中,高过成熟页岩勘探效果尚不理想。此类页岩是否具备页岩气富集潜力以及如何在页岩有机质高过成熟区实现勘探突破,是当前页岩气地质研究和勘探所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次研究以扬子板块西南地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以期为该类型页岩气的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基于大量露头、钻井、地球化学、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压汞等资料,以沉积学、地球化学、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页岩储层成岩演化、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对比研究,对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质量变差原因、储层发育影响因素、高氮低烃页岩气形成原因、高过成熟页岩勘探潜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的主控因素,建立了高过成熟页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物质基础较好。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发育分布主要受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区域古地貌控制:拉张槽区,可容纳空间大,总有机碳(TOC)大于2%的优质页岩厚度可达70m以上;研究区东部古地貌低地区,TOC大于2%的优质页岩厚度一般在30m~50m。不规则底形模式(拉张槽区)和上升流模式(研究区东部)是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模式。(2)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处于晚成岩阶段,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有机质成熟等多种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孔隙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破坏阶段(Ro<1.1%~1.3%)、有机质孔隙发育阶段(Ro=1.1%/1.3%~2.0%左右)和晚期孔隙破坏(Ro>2%左右)3个大的阶段。原生孔隙破坏阶段,孔隙度逐渐下降,机械压实和沥青充填作用是页岩孔隙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孔隙发育阶段,有机质孔隙大量形成,孔隙度增加。晚期孔隙破坏阶段,有机质孔隙形成减弱直至停止,深层压实作用对孔隙持续破坏,孔隙度下降。有机质孔隙的形成对次生孔隙贡献大,溶蚀等其它成岩作用对次生孔隙贡献小,几乎可以忽略。(3)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演化主要受埋深增温影响。峨眉地幔柱活动对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有一定影响,但不能造成有机质高过成熟,最大埋深大是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高过成熟的主要原因。(4)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质量差。与优质页岩储层相比,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具有有机质成熟度高、孔隙度低,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发育差,孔隙连通性偏低,比表面积、孔体积低等特征。较低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造成页岩储集性较差。(5)深层压实是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的主导因素。深埋阶段压实作用对页岩储层孔隙的破坏仍然较为可观,页岩中有机质由于承压,更容易受到压实影响,TOC越高影响越强烈。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破坏主要与压实作用有关,而非石墨化导致。压实作用下,有机质承压易发生变形、迁移,有机质孔隙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化,甚至消失。随着埋深/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有机质孔隙形成减弱或停止后(Ro大于2%左右),压实作用成为孔隙演化的主导因素,页岩孔隙持续破坏,比表面积、孔隙度单调下降。当埋深达到一定深度,页岩孔隙破坏严重,孔隙度下降至2%以下,页岩失去储集层意义,这一深度可定义为储层发育下限深度。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下限深度可能在8000m~8500m左右。(6)(热成因)页岩气勘探存在深度窗口。无构造热事件情况下,生油高峰后,页岩储层孔隙度随深度/Ro呈抛物线型变化,指示有效页岩储层或优质页岩储层发育存在深度窗口,这一深度窗口亦为页岩气富集的最大潜在窗口,本次称为页岩气勘探的深度窗口。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门限深度为湿气窗口的门限深度,该门限深度是优质页岩气储层开始发育的深度及页岩气富集的气源保证。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下限为页岩储层发育下限深度,该下限深度是页岩气富集优质储层的保证。无构造热事件地区,地层最大埋深与Ro对应较好,可以用Ro来标定页岩气的勘探窗口(即页岩气勘探的Ro窗口)。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下限深度在盆地构造沉降能力范围内,对页岩气勘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7)研究区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的形成可能主要与页岩储层特殊的埋藏演化历史有关,筇竹寺组底部不整合及区域偏差的页岩气保存条件是次要影响因素。深层压实排烃(强烈)以及喜山期构造抬升、地层压力下降引发的排烃是筇竹寺组页岩气散失的主要过程,高氮低烃页岩气是绝大部分气体排出页岩后的残留。研究区及邻区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的大面积分布是其形成主要与自身因素有关的体现。(8)高过成熟页岩仍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地层压力常压区(且无构造热事件),高过成熟页岩孔隙破坏较严重,页岩气勘探潜力相对较低。地层压力异常高压地区,压实对页岩孔隙的破坏滞后于常压区,有机质高过成熟期(至少在高过成熟早期),页岩孔隙保存较好,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
彭作磊[3](2018)在《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轮南低凸起地区“断裂系统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明显断裂控藏”的特征,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及地层发育特征,并对不整合接触地层剥蚀量进行恢复,分析了剥蚀特征,然后通过Move 3D进行三维构造演化和平衡剖面制作,并对构造演化过程进行详细剖析,最后结合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分析轮南地区成藏演化模式,并研究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构造演化结果将构造活动详细划分为八个阶段,基底共轭压扭性走滑构造于加里东中期形成,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两期强烈的构造挤压活动,使得轮南北部地区大面积遭到了抬升-剥蚀,同时形成了大型逆冲断裂带以及两个大型背斜(轮南背斜和桑塔木背斜),构造反转作用发生在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昆仑山和天山向盆地内部逆冲推覆,地层产状由北高南低转变为北低南高,最终定型。(2)通过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将油气成藏模式总结为四次油气充注期、一次油气破坏期、三次油气调整期。晚加里东期形成了轮南低凸起巨型古油藏,而古油藏由于早海西期强烈的剥蚀作用遭到严重破坏。到了晚海西期,奥陶系再次聚集成藏,晚燕山期-早喜山期的油气藏调整改造使得古油藏向上运移至石炭系、三叠系储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接着晚喜马拉雅期油气藏再次调整改造,继续向上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储集成藏。(3)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油藏运聚条件的控制作用。大型油源断裂的开启时期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时期,大型断裂的延伸层位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位置。
王心怿[4](2018)在《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古地貌特征及砂体分布》文中提出涠西南凹陷是北部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一个在古生代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拉张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具有良好的生储条件,剩余资源规模大,北部湾盆地古近纪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后期改造强烈,目前对盆地古地貌刻画不够精细,严重制约了下一步油气勘探。本论文利用地震资料、测录井等资料恢复了涠西南凹陷各层段古地貌,分析了不同地貌单元的特征,并结合丰富的钻井岩心资料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砂体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不同地貌单元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本论文运用层拉平的方法恢复了各层序地层沉积前的相对古地貌。采用井-震联合的方法对剥蚀厚度进行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对无井区可根据地质资料,在明确界面接触情况后通过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来恢复,而有井的地区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来进行恢复,在恢复之后还应该进行井-震相互校正,最终确定剥蚀厚度。基于“岩石骨架体积不变原理”,采用反演方法,利用Basinmod软件进行了地层压实校正。由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对应一定的水深范围,恢复凹陷的古水深。在相对古地貌的基础上,叠加上剥蚀厚度、压实校正厚度、古水深,最终得到涠西南凹陷古地貌,凹陷呈NE向展布,原始形态为椭圆状,整体地貌格局是北陡南缓的“单断断阶式”箕状断陷形态,具有多个沉积中心的特征。涠西南凹陷流三段整体呈现平盆浅水,洼陷较小的特征,陡坡带沟谷较为发育,断层整体为铲式样式,断距小,坡度缓,为沟浅坡缓的特征,发育大规模的扇三角洲沉积。缓坡带发育I级坡折带,I级坡折斜坡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凹陷中心不发育断层转换带。流二段湖盆加深,为深盆深水的特征,洼陷也演化为统一的中心洼陷,陡坡带沟谷深度较深,断裂发育板式和断阶式样式,断距大,坡度陡,为沟深坡陡的特征,发育小规模的近岸水下扇,缓坡带发育I级坡折带。流一段湖盆萎缩,为广盆广水,多洼并存的特征,陡坡带沟谷逐渐变浅,断裂多发育铲式样式,中段发育断阶式,从沟浅坡陡演化为沟浅坡缓,砂体从扇三角洲演变为湖底扇沉积。长轴方向发育Ⅱ级坡折带,发育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为特征,坡折上平台区以发育平原沉积为主,I级坡折斜坡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Ⅱ级坡折之下发育湖底扇。缓坡带发育断层坡折带,断层之下发育滑塌湖底扇。洼陷带中心断层转换带极为发育,由一系列雁行排列的断层构成,控制了滑塌湖底扇的分布。
朱春辉[5](2018)在《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文中提出煤系烃源岩在生烃演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烃类气体,其中部分气体运移到煤系地层中,我国含煤盆地分布广泛,煤系气资源丰富,对煤系气的研究很有必要性。探讨煤系气储层物性、含气特研究煤系气资源的赋存规律,结合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将对研究区煤系气的生成、赋存、成藏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及勘探开发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以河南豫东煤田二叠系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借助于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并结合相关参数测试结果反演了研究区“三史”演化过程,比较了各区块“三史演化”和物性特征的差异性,揭示了不同区段煤系气赋存的主控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煤系地层的主要烃源岩为煤层和泥岩。煤岩成熟度高、吸附性强,泥岩有机质含量较高,吸附性强,烃源岩级别达到中等及以上;研究区煤岩和砂、泥岩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砂、泥岩孔隙度以孔喉半径<0.1μm最为发育,砂、泥岩储层裂缝不发育。(2)在快速埋藏阶段和抬升剥蚀阶段的晚侏罗早白垩世,是烃源岩的两个主要生烃期;由于西部早于东部进入快速埋藏阶段,烃源岩成熟西部早于东部;抬升剥蚀阶段的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圈变薄、地幔热流上涌形成的高地温场中、西部早于东部,其中东部伴随着岩浆活动,高地温使得烃源岩成熟度再次升高,东、西部的成熟度高于中部。(3)研究区煤系气的含气量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的增大趋势。煤系地层煤岩顶底板岩性致密、有效埋深大,对煤含气量起到良好保存作用,在褶皱的两翼形成较高的含气量,受岩浆活动影响的地区仅在顶板致密、透气性差的地区含气量较高;而泥岩含气量主要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对气体的吸附性强,形成较高的含气量。
武鲁亚,庞雄奇,周立明,陈迪,于瑞[6](2016)在《物质平衡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以南堡凹陷东营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是盆地模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反演盆地埋藏史和热史的前提条件。物质平衡法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方法获得的地层物性资料来恢复地层剥蚀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上下相邻地层的物性差别判断接触关系,在被剥蚀地层的顶部加入一厚度为H、岩性与残留部分相同的一段地层,使上下地层界面的物性差得到弥补,最后利用物质平衡原理得到初始沉积时的被剥蚀量。根据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物质平衡计算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使模型的计算更加准确、高效。基于物质平衡法模拟计算了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的剥蚀厚度,计算出高35井、高62井、柳4井和柳13井东营组地层剥蚀厚度分别为486、466、573、634m。模拟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表明,物质平衡法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可行和有效的,与传统方法相比,物质平衡法所需要的物性资料较容易获取,适用于各个勘探阶段开展地层剥蚀量的研究。
倪金龙,郭颖,马骁骐,张凯,王志敏,韩帅[7](2015)在《济阳坳陷西南端沙三段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区域构造意义》文中指出基于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运用地层对比、孔隙度拟合以及盆地模拟的原理与方法,恢复出济阳坳陷西南端沙三段(Es3)剥蚀地层厚度及原始地层厚度,进行构造沉降量和拉张系数计算,探讨沙三段沉积期盆地构造活动特征及主控应力场。结果表明:沙三段沉积期,济阳坳陷西南端沉积中心的延伸方向宏观上呈NE-SW向展布,局部表现为近SN向延伸;该时期盆地的伸展强度并不均匀,表现为中部强,向NW、SE方向减弱;伸展作用宏观上受控于NW-SE向伸展应力场,可能受基底断层走滑的影响,局部伸展受控于近SN向应力场;济阳坳陷沉积中心展布方位前后经历了不同阶段近EW向、近EW与NE向共存及NE向展布的递进演变过程,但最终受控于NW-SE向伸展应力场。
张顺,陈世悦,吴智平,王永诗,李伟,罗阳,侯旭波,张林[8](2015)在《常用剥蚀厚度恢复法在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红层”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南坡西部是指东营凹陷南坡石村断层以西的部分,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即为通常所说的"红层"。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沙四下—孔一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根据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应用结果及适用性分析认为:厚度趋势法主要用于对剥蚀厚度区间和剥蚀范围进行标定,选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沉积速率比值法对剥蚀厚度数值的区间进行厘定。在凸起区及纯化构造带"红层"顶部削截明显区可直接使用厚度趋势法;靠近林南断层上升盘和高青平南断层上升盘的区域,选用声波时差法恢复"红层"顶部剥蚀厚度的效果好于其他构造带;平方王潜山构造带优选沉积速率法恢复"红层"尤其是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优化的孔隙度法适合对孔隙度较大凸起区的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标定;包裹体测温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的恢复结果为少数单井数据点,仅作为参考。
郭颖,倪金龙[9](2012)在《利用等效孔隙度法恢复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以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进一步提高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的计算精度,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地层压实过程中孔隙度与深度遵循指数关系为前提,提出了适用于中、新生代残余地层古厚度恢复的等效孔隙度法。首先,根据沉积压实原理,以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为基础,划分各井地层压实单元,并通过测试确定适用于研究区不同岩性地层的压实参数;然后,将地层压实单元等效看作不同岩性地层匀速沉降的均质体,按岩性比例确定各地层压实单元的初始孔隙度、压实系数和偏移常量,并建立其孔隙度一深度关系模型;最后,依据地层骨架厚度不变原理、沉积环境古水深的变化以及压实单元所处地层的相对位置,回剥反演计算残余地层古厚度。将等效孔隙度法应用惠民凹陷沙三段残余地层古厚度恢复,一定程度上校正了岩性差异、构造活动、异常压实作用和古水深的影响,恢复结果明显小于传统方法的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郑秋枫,陈延哲,李红进[10](2011)在《简析沉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沉积盆地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多种多样,至有20余种之多。普遍的指导思路是运用曲线线性趋势来计算剥蚀厚度,可分为四大类剥蚀厚度恢复方法:地热指标法,地球化学指标法,地球物理指标法,地质分析法。其前三类为指标统计型方法,运用同一思考模式。每类方法各有利弊,其中镜质组反射率,包裹体,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地层对比法,地球物理的孔隙度法和声波时差法较为实用有效。
二、优化孔隙度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原理及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孔隙度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原理及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1 走滑构造及走滑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2 郯庐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特征 |
1.1.1 郯庐断裂北段活动期次及动力学背景 |
1.1.2 郯庐断裂北段盆地群发育特征 |
1.2 地层特征 |
1.2.1 地层发育情况 |
1.2.2 主要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 |
1.2.3 地层对比与统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方正断陷构造解析及断裂特征 |
2.1 解析模式建立 |
2.1.1 西部伸展构造及解析模式 |
2.1.2 中部走滑构造及解析模式 |
2.1.3 东部挤压逆冲构造及模式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断层类型及形成期次 |
2.3.1 断裂级别划分及断裂系统 |
2.3.2 断层剖面特征及构造样式 |
2.3.3 断裂平面特征及形成期次 |
2.3.4 主控断裂特征及活动速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正断陷成盆期次及演化 |
3.1 裂变径迹反映的隆升及走滑证据 |
3.1.1 裂变径迹反映构造隆升的原理 |
3.1.2 样品测试与年龄特征 |
3.1.3 构造热历史反映的隆升及走滑过程 |
3.2 走滑成盆期次及演化 |
3.2.1 走滑拉分伸展期 |
3.2.2 走滑张扭反转期 |
3.2.3 走滑强烈拉分期 |
3.2.4 走滑压扭反转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正断陷原型盆地及沉积充填特征 |
4.1 剥蚀厚度恢复 |
4.1.1 恢复剥蚀厚度的方法 |
4.1.2 方正断陷剥蚀厚度计算 |
4.1.3 方正断陷剥蚀厚度恢复 |
4.2 原型盆地特征 |
4.2.1 原始厚度恢复 |
4.2.2 原型盆地特征及沉积中心迁移规律 |
4.3 沉积充填及沉积相 |
4.4 构造-沉积的耦合关系 |
4.4.1 走滑拉分伸展期沉积特征 |
4.4.2 走滑张扭反转期沉积特征 |
4.4.3 走滑强烈拉分期沉积特征 |
4.4.4 走滑压扭反转期沉积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盆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5.1 走滑拉分伸展期是源岩发育期 |
5.2 走滑强烈拉分伸展期是源岩成熟期 |
5.3 走滑压扭反转期是有利圈闭形成期 |
5.4 油气运聚及有利区预测 |
5.4.1 油气运移条件 |
5.4.2 生、储、盖配套条件 |
5.4.3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细粒岩沉积学及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页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概况 |
2.2.1 早寒武世扬子地区构造-沉积背景 |
2.2.2 扬子地区构造-沉积演化概况 |
2.2.3 绵阳-长宁拉张槽 |
2.3 研究区筇竹寺组地层概况 |
第3章 筇竹寺组沉积相及古沉积环境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与展布 |
3.2.1 岩相类型 |
3.2.2 沉积相类型 |
3.2.3 沉积相纵向演化及平面展布 |
3.2.4 沉积相模式 |
3.3 古沉积环境恢复与有机质富集机理 |
3.3.1 古环境重建 |
3.3.2 沉积环境演化 |
3.3.3 有机质富集模式 |
第4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4.1 岩石中的成岩矿物 |
4.1.1 石英 |
4.1.2 粘土矿物 |
4.1.3 长石 |
4.1.4 碳酸盐矿物 |
4.1.5 黄铁矿 |
4.1.6 磷灰石 |
4.2 主要成岩作用 |
4.2.1 机械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交代作用 |
4.2.4 溶蚀作用 |
4.2.5 有机质热成熟作用 |
4.3 成岩作用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 |
4.4 筇竹寺组埋藏-热史模拟及有机质高过成熟原因 |
4.4.1 模拟方法 |
4.4.2 关键参数 |
4.4.3 埋藏-热史模拟及分析 |
4.5 成岩阶段与成岩序列 |
4.5.1 成岩阶段划分 |
4.5.2 成岩序列与孔隙 |
4.6 筇竹寺组页岩孔隙演化 |
第5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 |
5.1 黑色页岩分布 |
5.2 黑色岩系岩石类型 |
5.2.1 泥质粉砂岩 |
5.2.2 泥岩 |
5.2.3 硅质岩 |
5.2.4 碳酸盐岩 |
5.3 矿物组成特征 |
5.4 有机地化特征 |
5.4.1 有机质丰度 |
5.4.2 有机质类型 |
5.4.3 有机质成熟度 |
5.5 物性特征 |
5.6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5.6.1 储集空间类型 |
5.6.2 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第6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形成机理 |
6.1 筇竹寺组页岩孔隙结构的特殊性 |
6.1.1 孔隙结构的特殊性 |
6.1.2 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
6.2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变差原因 |
6.2.1 与国内外优质页岩储层对比 |
6.2.2 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变差原因 |
6.3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
6.3.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
6.3.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4 页岩气储层发育下限深度探讨 |
6.4.1 页岩气储层发育下限深度的提出 |
6.4.2 页岩储层下限深度影响因素 |
6.4.3 国内外相关实例 |
6.5 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 |
6.6 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成因 |
6.6.1 页岩含气性 |
6.6.2 页岩气高含氮气原因 |
6.7 研究成果对页岩气勘探的指示 |
6.7.1 页岩气勘探存在深度窗口 |
6.7.2 高过成熟页岩仍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 |
6.7.3 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成果分析 |
6.7.4 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轮南区块研究现状 |
1.2.2 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发育特征 |
第三章 三维构造模型 |
3.1 三维地震体构造解释 |
3.1.1 蚂蚁体追踪断层解释技术 |
3.1.2 断裂组合特征 |
3.1.3 断裂分类及分布规律 |
3.2 速度模型的建立 |
3.3 建立三维构造模型 |
第四章 三维构造演化研究 |
4.1 剥蚀量恢复 |
4.1.1 声波时差法—平行不整合 |
4.1.2 地层趋势厚度法—角度不整合 |
4.1.3 主要层位剥蚀特征 |
4.2 三维构造恢复 |
4.2.1 确定构造恢复参数 |
4.2.2 上奥陶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
4.2.3 石炭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
4.2.4 三叠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
4.2.5 轮南背斜演化过程 |
4.3 不同时期构造演化特征 |
4.4 构造演化特征总结 |
第五章 构造控藏作用研究 |
5.1 研究区成藏特征调研 |
5.1.1 成藏期的确定 |
5.1.2 生储盖组合划分 |
5.2 生烃动力学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5.2.1 生烃动力学 |
5.2.2 边界条件 |
5.2.3 成藏演化模式 |
5.3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3.1 断裂系统改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
5.3.2 构造活动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分布规律 |
5.3.3 构造控制着圈闭类型及油井产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古地貌特征及砂体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古地貌恢复 |
1.3.2 古地貌控砂作用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 |
2.2.1 断层发育特征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古地貌恢复及特征演化 |
3.1 凹陷级区域古地貌恢复 |
3.1.1 现今残留厚度恢复 |
3.1.2 剥蚀厚度恢复 |
3.1.3 压实恢复 |
3.1.4 相对古水深恢复 |
3.2 区带级精细古地貌恢复 |
3.3 古地貌特征及演化 |
3.3.1 陡坡带 |
3.3.2 缓坡带及长轴方向 |
3.3.3 洼陷带 |
第四章 砂体沉积类型及分布 |
4.1 曲流河三角洲 |
4.2 辫状河三角洲 |
4.3 扇三角洲 |
4.4 近岸水下扇 |
4.5 滩坝 |
4.6 湖底扇 |
4.7 砂体分布特征 |
4.7.1 流三段沉积时期 |
4.7.2 流二段沉积时期 |
4.7.3 流一段沉积时期 |
第五章 古地貌控砂作用 |
5.1 盆地结构控砂 |
5.2 断面形态控砂 |
5.3 坡折带控砂 |
5.4 断层转换带控砂 |
5.5 古地貌控制下的砂体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致谢 |
(5)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 |
1.2.2 “三史”研究现状 |
1.2.3 豫东地区“三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 |
2.2.1 寒武系(∈) |
2.2.2 奥陶系(O) |
2.2.3 石炭系(C ) |
2.2.4 二叠系(P) |
2.2.5 早三叠世(T_(1h+1)) |
2.2.6 新生界(C_Z) |
2.3 地质构造 |
2.3.1 断裂 |
2.3.2 褶皱 |
2.4 岩浆岩 |
3.煤系地层物性特征 |
3.1 煤系地层的孔裂隙性 |
3.1.1 孔隙性 |
3.1.2 渗透性 |
3.1.3 孔渗相关性 |
3.2 煤系地层的孔裂隙发育特征 |
3.2.1 孔隙特征 |
3.2.2 毛管圧力曲线形态类型及分布 |
3.3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3.3.2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含量 |
3.3.3 煤系烃源岩成熟度 |
3.4 煤及泥岩吸附特征 |
3.4.1 煤岩吸附特征 |
3.4.2 泥岩吸附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
4.1 “三史”演化模拟方法 |
4.1.1 模拟软件 |
4.1.2 原理及方法 |
4.1.3 相关参数的选取 |
4.2 煤系沉降史 |
4.2.1 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史 |
4.2.2 研究区的沉降-埋藏史 |
4.3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 |
4.4 煤系烃源岩的生烃史 |
4.5 本章小结 |
5.煤系地层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 |
5.1 煤层含气性 |
5.1.1 煤层含气量及含气成分 |
5.1.2 煤储层含气饱和度 |
5.2 泥岩含气性 |
5.3 煤系含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煤层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 |
5.3.2 泥岩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物质平衡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以南堡凹陷东营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剥蚀厚度物质平衡模拟计算方法及原理 |
1.1 基本原理 |
1.2 地层接触关系判别 |
1.3 地层剥蚀量计算 |
1.4 程序设计 |
2 南堡凹陷东营组剥蚀厚度恢复 |
2.1 南堡凹陷地质概况 |
2.2 物质平衡法计算剥蚀厚度 |
3 讨论 |
4 结论 |
(7)济阳坳陷西南端沙三段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剥蚀面识别 |
3 剥蚀地层厚度及地层古厚度恢复 |
3.1 地层对比法 |
3.2 孔隙度法 |
4 构造活动性特征 |
4.1 构造沉降量计算 |
4.2 拉张系数计算 |
5 讨论 |
5.1 地层分布与剥蚀特征 |
5.2 构造活动性特征与伸展应力场 |
5.3 区域构造意义 |
6 结论 |
(8)常用剥蚀厚度恢复法在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红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剥蚀特征分析 |
1.1剥蚀面的识别 |
1.2剥蚀范围及特征 |
1.2.1平衡剖面分析 |
1.2.2剥蚀范围及特征 |
2剥蚀厚度恢复法的应用 |
2.1厚度趋势(外延)法 |
2.2泥岩声波时差法 |
2.3沉积速率法 |
2.4地热法 |
2.4.1镜质体反射率(Ro)法 |
2.4.2包裹体测温法 |
2.5孔隙度法 |
3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
3.1结果比较及方法评价 |
3.2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
4结论 |
(9)利用等效孔隙度法恢复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以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
2 等效孔隙度法分析方法 |
2.1 建立地层孔隙度—深度关系模型 |
2.2 划分地层压实单元 |
2.3 确定地层压实参数 |
2.4 回剥反演计算残余地层古厚度 |
3 应用实例 |
4 结束语 |
(10)简析沉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热指标法 |
2 地球物理指标法 |
3 地球化学指标法 |
4 地质分析法 |
5 总结 |
四、优化孔隙度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原理及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D]. 吴景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D]. 闵华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D]. 彭作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古地貌特征及砂体分布[D]. 王心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D]. 朱春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6]物质平衡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以南堡凹陷东营组为例[J]. 武鲁亚,庞雄奇,周立明,陈迪,于瑞. 海洋地质前沿, 2016(08)
- [7]济阳坳陷西南端沙三段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 倪金龙,郭颖,马骁骐,张凯,王志敏,韩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8]常用剥蚀厚度恢复法在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红层”的应用[J]. 张顺,陈世悦,吴智平,王永诗,李伟,罗阳,侯旭波,张林. 中国地质, 2015(02)
- [9]利用等效孔隙度法恢复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以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为例[J]. 郭颖,倪金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3)
- [10]简析沉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方法[J]. 郑秋枫,陈延哲,李红进.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