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手术的要点及急救措施

体外循环手术的要点及急救措施

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配合要点及应急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陈晓霞,谢庆,卢嫦青,刘小民,张新芳[1](2021)在《再次心脏手术患者行心脏不停跳全胸腔镜下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术的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再次心脏手术患者行心脏不停跳全胸腔镜下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心脏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在心脏不停跳全胸腔镜下施行瓣叶扩大成形术。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参与外科讨论,查阅国内外文献,掌握先进手术技术,加强各环节的掌控;其中巡回护士掌握再次心脏手术与全胸腔镜手术的特殊护理,配合麻醉师、体外灌注师进行心脏不停跳处理,加强病情实时监测,掌握突发应急抢救措施;器械护士熟练配合术者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的手术步骤,做好全胸腔镜器械、设备、用物等无菌隔离技术。结果:1例因胸腔严重粘连转正中切口。1例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7.35±7.06)d,出院时心功能均保持Ⅱ级以上。其中3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1.4%,近中期效果良好。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注重精准配合,沉着应对突发意外,掌握应急抢救,注重团队协作,落实无菌隔离技术,与医生配合默契,保障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

房海燕[2](2021)在《分析心理护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较高,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

钟富秀[3](2021)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现况调查及列线图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2)明确CPB术后患者发生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以便医护人员更好识别ICU-AW。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某省心脏医学中心CPB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CPB资料和超声测量的数据。按超声诊断标准分为ICU-AW组和非ICU-AW组,对收集的资料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其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结果(P<0.05)的所有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取方差膨胀因子<3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P<0.05)作为独立风险因素。基于独立风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内部验证和图形校准对列线图模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本研究CPB术后所有患者的横截面积、肌肉层厚度和肌肉纤维进入腱膜的角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ICU-AW组患者肌肉下降较明显。(2)本研究共纳入473例患者,其中ICU-AW组241例,非ICU-AW组232例,CPB术后患者ICU-AW的发生率为50.95%。男性患者253例,发生ICU-AW共140例,占比55.34%;女性患者220例,发生ICU-AW共101例,占比45.91%。(3)在241例ICU-AW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5.69±11.59)岁,其中41~60岁的患者123例,占比例最高为51.04%;体重指数超重的患者119例,占比接近一半为49.38%。(4)CPB术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大部分为II级和III级,总占比88.4%。ICU-AW组心功能III级和IV级占比例大于非ICU-AW组。患者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3.88±8.72)%,ICU-AW组低于非ICU-AW组。患者术前巴氏量表分级大部分为III级,占比81.8%,ICU-AW组I级多于非ICU-AW组,而III级却低于非ICU-AW组。患者平均CPB时间为(129.43±59.9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9.93±39.06)min,平均手术时间(266.67±87.11)min,ICU-AW组均高于非ICU-AW组。患者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II)为(22.29±3.52)分,ICU-AW组高于非ICU-AW组。(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巴氏量表分级、钙离子、白蛋白、乳酸、总胆红素、肌酐、尿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1、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最低鼻温、滤液输出量、术中输注红细胞、术中输注血小板、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肾功能不全、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血红蛋白、血小板、术后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及疾病转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白蛋白、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APACHE-II评分是CPB术后患者ICU-AW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7)基于以上7个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18~0.856);标准曲线和预测曲线符合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9。结论:CPB术后患者的肌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ICU-AW患者的肌肉萎缩较明显。CPB术后患者ICU-AW的发生率较高,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CPB术后患者心功能III级以上,较低的射血分数,较差的自理能力,较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高的APACHE-II评分,较低的最低鼻温,较长的机械通气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基于以上因素,ICU-AW发生率较高。性别、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白蛋白、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APACHE-II评分是CPB术后患者发生ICU-AW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CPB术后患者ICU-AW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符合度,有助于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熊伟[4](2021)在《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40例成年患者,随机对照双盲分为2组(N=20例/组),对照组(CO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量,然后0.5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注射负荷量药物、切皮、锯开胸骨前后SBP及HR变化情况,注射负荷量药物后高血压、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MACE)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检测血常规,在术前、停机时、术毕和出ICU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nI和TPS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TnI、TPS和NLR预测PMACE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负荷量药物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但切皮和锯开胸骨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DEX组较CON组的高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而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和多巴胺使用量,DEX组低于CON组;而阿托品使用率,DEX组高于CON组(P<0.05)。DEX组的低心排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CON组低(P<0.05)。与CON组比较,DEX组在停机时、术后即刻和出ICU前的外周血中cTnI和TPS的浓度降低(P<0.05),且 cTnI 和 TPS 呈正相关(R2>0.9)。NEUT、MONO 和 WBC绝对值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而LYMPH绝对值和NL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单独使用NLR、TPS和cTnI预测PMACE具有较高准确性(AUC分别为0.831、0.833和0.848)。另外,联合使用NLR、TPS和cTnI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用于预测PMACE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其中联合cTnI和NLR,TPS 和 NLR,cTnI、TPS 和 NLR 的 AUC 分别为 0.902、0.892和 0.895。[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抑制切皮和开胸刺激,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术后cTnI、TPS和NLR,联合cTnI、TPS和NLR在预测PMACE中具有一定准确性。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缺血)和再通120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处理。在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只/组),Sham组、MIRI组、Group Ⅰ 组(C48/80 0.1 mg/kg.i.v.)、Group Ⅱ 组(C48/80 0.5mg/kg.i.v.)和 GroupⅢ组(C48/80 1 mg/kg.i.v)。在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Sham组、I/R 组、DEX+I/R 组(DEX20 μg/kg.i.v.)、C48/80+I/R 组(C48/800.5 mg/kg.i.v.)和 DEX+C48/80+I/R 组(DEX 20 μg/kg.i.v.+C48/80 0.5 mg/kg.i.v.)。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心律失常,以及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成功构建大鼠在体MIRI模型,C48/80在一定范围内(0.1、0.5、1.0mg/kg.i.v.)可以加重I/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与Sham组比较,I/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面积比明显增加,cTnl和TPS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损伤在C48/80+I/R组中明显加重,在DEX+I/R组中明显减轻(P<0.05)。另外,I/R组较Sha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明显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然而,这些损伤在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部分逆转。与Sham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I/R组中这些改变被部分逆转,而C48/80+I/R组中加剧了这些改变(P<0.05)。另外,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细胞凋亡率和HMGB1、TLR4和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在体I/R损伤。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心脏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 只/组),Control 组、MIRI 组、GroupⅠ 组[(C48/80 1 μg/mL×5 min+KHB × 5 min)× 4]、Group Ⅱ 组(C48/80 1 μg/mL × 5 min+KHB × 5 min)和 GroupⅢ组(20 μg C48/80)。离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Control组、I/R组、DEX+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I/R 组(C48/80 1 μg/mL × 5 min)和 DEX+C48/80+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 1μg/mL × 5 min)。观察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水含量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成功构建大鼠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中Group I组中反复的C48/80干预洗脱,可改善MIR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而Group Ⅱ和Group Ⅲ经短时程C48/80干预激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可加重I/R损伤(P<0.05)。离体正式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I/R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升高,cTnI和TPS含量升高(P<0.05)。I/R组较Control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上述改变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同时,DEX+C48/80+I/R组较C48/80+I/R组上述改变被部分逆转(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离体I/R损伤。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细胞H9C2(2-1)和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共培养体系,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0 nM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 10 μg/mL预处理。实验分为三组(N=6孔/组):S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处理)、C组(C48/8010μg/mL 干预 30 min)和 DC 组(10 nM DEX 预处理 60 min,然后 C48/80 10μg/mL干预30min)。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肥大细胞标志物TPS含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较S组的H9C2(2-1)和RBL-2H3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TnI和TPS释放明显升高,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可部分抑制(P<0.05)。另外,C组较S组的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中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从而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赵丽云,徐铭军,朱斌,车昊,许莉[5](2021)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文中研究指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 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 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 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 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

盖宁[6](2021)在《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学习曲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300例完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手术质量,讨论学习过程,总结初学者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一术者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将3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前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分为连续的三组,即A组(手术日期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B组(手术日期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C组(手术日期为2018年11月到2020年7月),每组100例,每组分为5个序列,对比体外循环用时,主动脉阻闭用时,手术用时,出血量的大小,输血量的大小,上腔静脉以及下腔静脉阻闭后的平均CVP;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花费的时间,手术完毕后全天24h引流量。结果:三组患者的体外循环用时长短,主动脉阻闭用时长短,手术用时,呼吸机用时和术后JGS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A组患者的指标均值大于B组患者,B组患者的指标均值大于C组患者的,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指标均值有明显的降低,说明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结论:全胸腔镜对房间隔和(或)室间隔修补术,心脏瓣膜成形术和置换术以及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完全胸腔镜心微创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与术者的手术水平密切相关,若术者勤学苦练,提高自身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操作水平,则可大大降低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兰怀,王镇龙,刘宇,张永,王洋,李晓密,石云,杨文举[7](2021)在《单中心开展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初期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单中心开展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完成的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198例,包括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46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11例,左心房黏液瘤36例,右心房黏液瘤3例,左心房恶性血管内皮瘤及左侧三房心各1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29例,年龄14~76岁,平均(44.5±14.6)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76例,Ⅱ级98例,Ⅲ级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75%,平均(60.1±3.1)%,肺动脉收缩压(sPAP)24~89 mm Hg,平均(53.2±12.9)mm Hg。通过右侧胸壁3孔入路,股动静脉建立外周体外循环,在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结果全组19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手术时间1.9~7.7 h,平均(4.0±0.9)h,体外循环时间46~270 min,平均(101.7±30.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153 min,平均(38.5±19.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6~86.7 h,平均(10.1±9.8)h,重症监护室时间14.0~125.5,平均(23.6±15.0)h,术后胸腔引流量90~2540ml,平均(293.6±157.9)ml,术后住院时间4~20 d,平均(6.6±1.7)d。全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5.5%:包括术中中转开胸及扩大切口各1例,术后二次胸腔镜下止血3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心室颤动、呼吸功能不全及脑水肿各1例。患者术后随访1~31个月,平均(12.9±8.0)个月,随访出现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1例,无再次手术及残余分流。患者随访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52例,Ⅱ级46例,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开展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及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杨亚燕,吕亚芬,田雪冰[8](2020)在《胸腔镜下心脏不停搏再次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心脏外科的广泛开展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接受二次甚至多次心脏手术的患者数量在逐渐增加,如何降低再次手术风险,尤其是再次开胸所致大出血的风险,是提高再次心脏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1]。本文对我院心脏不停搏再次瓣膜置换术进行护理分析,现就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镜下心脏不停搏再次瓣膜置换术的患者57例,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55~70岁,中位年龄63岁,体质量42

马佩佩,马曜[9](2020)在《20例婴幼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文中研究指明总结20例婴幼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主要包括:术前患儿访视管理、术中体温管理、皮肤管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转运配合、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等。20例婴幼儿均顺利完成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返回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儿进行术前访视管理,还要在手术的全程严密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熟练掌握患儿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生。

祝利花[10](2020)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CSICU)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POD对CSICU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为确定CSICU术后谵妄高危患者,进一步采取预防干预措施,优化CSICU的管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选取2019年1月—5月于某三甲综合医院CSICU住院的心脏手术后3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谵妄评估采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第二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收集资料。采用SPSS 22.0录入资料并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ICU患者POD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描述预测模型及各危险因素预测POD的发生效能。采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中的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和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POD对CSICU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结果1.共纳入316例研究对象,发生术后谵妄的81例(25.6%),其中活动增多型10例(12.3%)、活动减少型42例(51.9%)、混合型29例(35.8%)。术后谵妄发生时间中位数(P25,P75)为术后第25.70h(20.67h,38.12h),术后谵妄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5.00天(3.00,7.00)天,混合型术后谵妄持续时间最长,其中位数为6.00天(4.00,8.00)天。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谵妄组与非术后谵妄组在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CSICU住院天数、使用镇静药、低氧血症、高钠血症、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1.257,95%CI=1.018~1.553)、停循环时间>15分钟(OR=6.943,95%CI=1.288~37.429)、术后疼痛平均得分(OR=2.918,95%CI=1.749~4.867)、睡眠质量得分(OR=1.147,95%CI=1.038~1.267)、ICU环境压力源得分(OR=1.161,95%CI=1.110~1.214)是CSICU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模型的灵敏度为0.815,特异性为0.923。疾病严重程度、停循环时间>15分钟、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617、0.758、0.837、0.910。疾病严重程度、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分(0.864,0.515)、3 分(0.840,0.609)、14 分(0.704,0.843)、72 分(0.901,0.779)。5.术后谵妄组与非术后谵妄组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Z=-5.317,P<0.001)、ICU 住院天数(Z=-6.356,P<0.001)、总住院天数(Z=-3.054,P=0.002)、院内死亡率(χ2=11.742,P=0.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三种类型术后谵妄在谵妄持续时间(χ2=9.078,P=0.011)、死亡率(χ2=8.021,P=0.018)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方面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25.6%),以活动减少型为主。2.疾病严重程度、停循环时间>15分钟、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差、ICU环境压力是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谵妄诊断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疾病严重程度评分>9分、停循环时间>15分钟、术后疼痛平均得分>3分、睡眠质量得分>14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72分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谵妄。分析其危险因素便于医护人员识别术后谵妄的高危患者,早期评估和干预谵妄危险因素有利于减少术后谵妄发生,有利于谵妄管理。3.术后谵妄患者有不良的短期预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更长、ICU住院天数增加、总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死亡率增加等。三种类型术后谵妄中混合型术后谵妄的短期预后最差。指导临床工作人员重视术后谵妄及其分型的早期评估,针对不同类型术后谵妄采取不同的预防干预措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配合要点及应急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配合要点及应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再次心脏手术患者行心脏不停跳全胸腔镜下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术前访视与评估
        3.1.2 器械和用物准备
    3.2 巡回护士
        3.2.1 胸腔镜手术体位护理
        3.2.2 再次心脏手术及全胸腔镜特殊护理
        3.2.3 心脏不停跳护理措施
        3.2.4 超声护理配合
    3.3 器械护士
        3.3.1 体外循环及胸腔切口建立
        3.3.2 评估瓣膜病变及配合心脏不停跳术中排气
        3.3.3 三尖瓣瓣叶扩大术主要步骤及护理配合措施
        3.3.4 胸腔镜设备和器械的保护
4 讨论

(2)分析心理护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生活质量对比
    2.3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3 讨论

(3)体外循环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现况调查及列线图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问题
    4 研究目的
    5 研究意义
    6 操作性定义及相关概念
    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现况调查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列线图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2 研究创新点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未来研究的方向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ICU患者获得性衰弱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伴发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术前总体评估要求
2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流程及要点
    2.1 术前把控
        2.1.1 非心脏手术术前冠脉CTA及造影指征
        2.1.2 非心脏手术术前冠脉再通指征
        2.1.3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患者的术前安全把控
        2.1.4 术前其他准备
        2.1.4.1 术前检查
        2.1.4.2 阿司匹林
        2.1.4.3 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
        2.1.4.4 肌钙蛋白
        2.1.4.5 麻醉方法
        2.1.4.6 非心脏手术同期需要冠脉再通建议
    2.2 麻醉管理
        2.2.1 麻醉前准备
        2.2.2 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
        2.2.3 术中管理目标
        2.2.4 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2.2.5 术中监测
        2.2.6 术中心肌缺血的紧急处理
        2.2.7 气管导管拔出
    2.3 术后管理
3 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流程及要点
    3.1 术前把控要点
        3.1.1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3.1.2 术前控制血压标准
        3.1.3 抗高血压药物的术前调整
        3.1.4 麻醉方式
    3.2 麻醉管理
        3.2.1 麻醉前准备
        3.2.2 非全身麻醉
        3.2.3 全身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
        3.2.4 术中目标血压
        3.2.5 术中低血压处理
        3.2.6 术中高血压处理
        3.2.7 气管导管拔除
    3.3 继发性高血压围术期管理要点
        3.3.1 嗜铬细胞瘤
        3.3.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4 术后管理
        3.4.1 术后镇痛
        3.4.2 术后抗高血压药衔接
4 心肌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流程及要点
    4.1 DCM
        4.1.1 术前评估
        4.1.2 麻醉管理原则
    4.2 HCM
        4.2.1 术前评估
        4.2.2 麻醉管理要点
    4.3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 RCM)
        4.3.1 术前评估
        4.3.2 麻醉管理
    4.4 ICM
        4.4.1 术前评估及准备
        4.4.2 麻醉管理
5 心律失常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流程及要点
    5.1 房颤
        5.1.1 术前治疗及评估
        5.1.1.1 控制心室率
        5.1.1.2 房颤患者围术期抗凝药物的调整
        5.1.1.3 房颤患者术前起搏器指征
        5.1.2 麻醉管理
    5.2 频发室早
        5.2.1 术前评估及治疗
        5.2.2 麻醉管理
    5.3 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
        5.3.1 术前评估及治疗
        5.3.2 麻醉管理
    5.4 QT间期延长
        5.4.1 术前准备
        5.4.2 麻醉管理
    5.5 传导阻滞
        5.5.1 术前评估
        5.5.2 麻醉管理
6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流程及要点
    6.1 术前评估
        6.1.1 心脏畸形种类
        6.1.1.1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6.1.1.2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6.1.2 术前把控要点
        6.1.2.1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6.1.2.2 心力衰竭
        6.1.2.3 肺动脉高压
        6.1.2.4 心律失常
        6.1.2.5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后的患者
    6.2 麻醉管理
        6.2.1 合并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6.2.2 合并有分流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6.2.3 反常性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 PE)
    6.3 术后管理
7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
    7.1 瓣膜性心脏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总原则
    7.2 各类型瓣膜病术前评估重点
        7.2.1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MS)
        7.2.2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 or mitral regurgitaion, MI或MR)
        7.2.3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
        7.2.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fficiency or aortic regurgitaion, AI或AR)
        7.2.5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sufficiency or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TI或TR)
        7.2.6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7.3 瓣膜性心脏病接受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要点
        7.3.1 MS
        7.3.2 MR
        7.3.3 AS
        7.3.4 AI
        7.3.5 TR
        7.3.6 人工瓣膜

(6)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学习曲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临床资料与分组
    2.纳入与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手术方式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分析方法
    6.手术示意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有关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心脏外科领域发展的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7)单中心开展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初期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随访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胸腔镜下心脏不停搏再次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2.1.2 器械物品及药物准备:
    2.2 术中护理:
        2.2.1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2.2.1.1 手术室环境准备:
        2.2.1.2 麻醉配合:
        2.2.1.3 体位摆放:
        2.2.1.4 仪器设备摆放:
        2.2.1.5 皮肤管理:
        2.2.1.6 监测生命体征:
        2.2.1.7 体温管理:
        2.2.2 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2.2.2.1 消毒铺巾:
        2.2.2.2 协助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2.2.2.3 心内操作配合:
    2.3 术后护理:
        2.3.1 皮肤护理:
        2.3.2 拆除体外除颤贴及电刀负极板的护理:
        2.3.3 穿刺侧肢体的观察及穿刺点的护理:
3 讨论

(9)20例婴幼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手术护理配合
        1.3.1 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
        1.3.1.1 术前评估、访视与准备
        1.3.1.2 低体温管理
        1.3.1.3 仪器设备准备
        1.3.1.4 手术物品准备
        1.3.1.5 药品准备
        1.3.1.6 术中配合与皮肤管理
        1.3.1.7 术中严密观察病情
        1.3.1.8 术后转运配合
        1.3.2 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
        1.3.2.1 术前准备
        1.3.2.2 术中配合要点
2 结果
3 讨论

(10)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术后谵妄的研究现状
    2.2 术后谵妄的评估工具
    2.3 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
    2.4 术后谵妄的预后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指标和工具
    3.4 资料收集
    3.5 质量控制
    3.6 医学伦理学考虑
    3.7 统计学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
    4.2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4.2.1 研究对象指标的统计描述
        4.2.2 CSICU患者发生POD的单因素分析
        4.2.3 CSICU患者发生POD的多因素分析
        4.2.4 术后谵妄预测模型及各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4.3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短期预后分析
        4.3.1 术后谵妄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4.3.2 不同类型术后谵妄患者的短期预后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
    5.2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5.2.1 疾病严重程度
15分钟'>5.2.2 停循环时间>15分钟
        5.2.3 术后疼痛
        5.2.4 术后睡眠障碍
        5.2.5 ICU环境压力
        5.2.6 术后谵妄预测模型及各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5.3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短期预后分析
        5.3.1 术后谵妄患者比非术后谵妄患者短期预后差
        5.3.2 3种类型术后谵妄中混合型术后谵妄患者短期预后最差
    5.4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5.4.1 创新性
        5.4.2 局限性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配合要点及应急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再次心脏手术患者行心脏不停跳全胸腔镜下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术的护理[J]. 王欣,陈晓霞,谢庆,卢嫦青,刘小民,张新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21(20)
  • [2]分析心理护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房海燕. 心理月刊, 2021(18)
  • [3]体外循环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现况调查及列线图的构建[D]. 钟富秀.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D]. 熊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J]. 赵丽云,徐铭军,朱斌,车昊,许莉.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02)
  • [6]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学习曲线分析[D]. 盖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单中心开展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初期临床效果[J]. 兰怀,王镇龙,刘宇,张永,王洋,李晓密,石云,杨文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01)
  • [8]胸腔镜下心脏不停搏再次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 杨亚燕,吕亚芬,田雪冰. 福建医药杂志, 2020(04)
  • [9]20例婴幼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 马佩佩,马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7)
  • [10]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D]. 祝利花. 山东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体外循环手术的要点及急救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