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nslation as Cultural Mediation in the Works of I.A.Richards(论文文献综述)
余晓娜[1](2021)在《《翻译研究中的复杂性思维:方法论思考》(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陶金[2](2020)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里达是当代法国思想界中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以“解构”闻名于世,并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而在德里达众多的作品之中,其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体现了柏拉图思想的深邃,也体现了解构策略的精髓,因此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极具学术研究的价值。本文以德里达解读《斐德罗篇》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向展开论述:一方面,笔者梳理《斐德罗篇》中关于修辞术、辩证法、逻各斯、书写的论述,从而说明《斐德罗篇》对德里达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梳理德里达思想的同时关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中关于书写、逻各斯等思想的改造。在研究的切入点上,以隐喻为线索对相关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并紧密结合当时的思想背景。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个紧密结合着的观点:首先,逻各斯本身充满了隐喻因素,德里达带领我们认识了逻各斯固有的晦暗与不明。逻各斯的神圣地位体现在它对理式等本源性概念的沟通之中,但是德里达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地位的来源乃是基于隐喻;其次,逻各斯神圣地位的瓦解则标志着“书写”的诞生,逻各斯因此成了“替补”,而书写本身的隐喻性展现了一幅“逻各斯的边缘”的图景;最后,书写的隐喻、嬉戏的图景解放了文本的意义。书写在隐喻的作用下形成了流动的意义链条,呈现出“嬉戏”的特征。文本由书写构成,文本内部的结构因书写的流动而难以把握,文本的意义也无法被还原为单个的、确定的、实在化的意义,并呈现出“播撒”的特征。但这并非说明德里达的意义思想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德里达以“句法的嬉戏”、书写与阅读的交织来说明传统的以目的论为基本特征的意义思想的局限性。本文的意义在于,梳理清楚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柏拉图思想中的内部矛盾,尤其是他关于语言与理式的矛盾态度,也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德里达的解构策略的内涵。
李学娟[3](2020)在《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文中指出乐谱是音乐实践和音乐传承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关于乐谱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并不鲜见。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乐谱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记谱法的理论、历史与创新的研究等方面,关于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等问题少有涉猎。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问题,是音乐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的缺失。本文首先对乐谱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乐谱的相关释义、乐谱在音乐中的功能与地位等方面的内容来探讨乐谱在音乐中的本体地位,它是使用记谱法用来记录音乐的载体,是保存和巩固音乐记忆的形式。再通过对乐谱、音响与音乐作品关系的论述,进一步了解乐谱的相关理论,乐谱是对音乐音响信息的固定与确立,音响使音乐以声音化的听觉形式存在着,但要在乐谱的规定下来演绎音乐。然后从乐谱与音乐、音乐作品的关系,和乐谱与语言的关系角度,展开关于乐谱的美学思考。乐谱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存在的一种载体,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语言,通过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乐谱源出于语言文字体系,音乐书写体系发展成熟之后,又独立于语言文字体系之外,但它与语言文字体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却是永远不能抹杀的。其次,对于西方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进行介绍。二十世纪西格先生提出的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的概念以及对于两种记谱性质的划分,是应用于鉴别音乐书写历史进程中,乐谱功能与地位所发生变化的重要前提,据此梳理出音乐书写体系演变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发生在14世纪,记谱法的性质由音乐书写体系成立之初的描述性记谱,发展为描述性记谱与指令性记谱相结合的混合记谱;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在17世纪,记谱法的性质由14世纪时的混合性记谱演化为指令性记谱。这是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对乐谱的相关理论以及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进行论述之后,以三章内容的篇幅分别对乐谱和音乐创作、乐谱和音乐表演、乐谱和音乐接受这三对关系进行讨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接受都属于音乐实践活动的环节,将乐谱和这三个音乐实践环节的关系加以阐述,目的是对本文的主题——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从乐谱和音乐创作的关系中可以发现,乐谱包括草稿在作曲家进行创作、记录基本乐思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从乐谱和音乐表演的关系中发现,乐谱对于音乐表演所发挥的指示功能,是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表演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乐谱和音乐接受的关系涉及到音乐分析、音乐理解,以及听赏模式等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阐释,有助于清晰的认识乐谱作为音乐接受中一种专业性工具存在的意义与功用。
王海霞[4](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黄晟鹏[5](2019)在《“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天才”是现代天才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一般指标准智力测试得分多140的个体。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历史大背景下,天才和作为交叉科学领域的天才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近来年,在其学术共同体内部却开始出现了关于“天才”概念的争议,并已经深度影响到天才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价值。厘清天才概念争议的产生原因,对天才的本质存在加以界定,不仅对于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解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与之类似的概念争议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本研究以“天才”的符号实在性为理论原点,指出了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而术语则是符号在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应用形态。由此,得以确定本研究主体部分的论述框架,即从“天才”符号的意义和“天才”作为术语实在的定义两条线入手,先解决日常语境下“天才”的观念承载,也即意义结构问题,再就其在西方哲学和近现代天才科学研究中的术语化定义进行考察,进而对文化约束下的“天才”加以论证。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1)什么是导致天才研究中实在论与建构论相对立的根本原因?(2)什么是“天才”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本质存在?通过将意义特征分析、历史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多种实证方法应用于大量与“天才”符号相关的经验事实,本研究揭示了“天才”符号的历史和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考察了“天才”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不同阶段的解读,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想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近现代“天才”的科学定义的诞生,并对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和“天才”之间的二重关系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同时期中西方天才观念的异同,对天才概念在稳定社会文化环境约束下的整体统一性和变化连续性进行了验证,正面证明了与“天才”有关的观念承载的确有受到社会文化的建构;最后,基于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天才”符号存在的恒定性以及“天才”所涉及的不同观念和术语化定义之间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关于“天才”符号及其对象的同一化理论表达。本研究提出并论证的“天才”的符号实在性,既肯定了天才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又解释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天才”定义的差异化存在,为“天才”的实在性与建构性争议找到了以符号实在性为基础的解决路径,也为人才研究及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拓宽了视野。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天才”,其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天才个体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借由符号的象征功能指示当今社会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的能力领域和成就类型,从而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高静[6](2019)在《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阐释的新批评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美汉学家宇文所安用他诗性的语言和西方的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诗歌及文化,先后创作了《初唐诗》《盛唐诗》《追忆》《迷楼》《他山的石头记》和《中国文论》等一系列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权力运作模式和传统知识分子心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文学的视野和可能性。他对潜藏在文学背后更隐秘和更深层的内涵有极高的敏感度,所以能还原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初状态,挖掘出文字深层的意蕴和话语参照。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他“文本细读”方法的运用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境还原,所以研究他的着作也不断出现。新批评理论是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发源时期为20世纪初期,在瑞恰兹(I·A·Richards)和艾略特(T·S·Eliot)等人的文学批评中可以看到新批评理论的踪迹,之后新批评理论发展至成熟期,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新批评理论一直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派。而宇文所安在60年代曾经在耶鲁大学学习,1972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便留在学校任教,而当时耶鲁大学的主流思想是新批评理论,受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学氛围的熏陶,宇文所安受新批评理论的影响较为深远。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进一步介绍国内和国外对于宇文所安关于文学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依据中国文学的本体研究,以宇文所安解读唐诗为例,分析宇文所安解读唐诗过程中对新批评理论中文本解读方法的运用。第三部分通过新批评理论中语言复义、文本语境的虚构性和语境还原三个方面分析宇文所安的文本语境解读。第四部分,介绍宇文所安依据新批评理论的唐诗史观;通过研究宇文所安对唐诗的评价,从其学术成果中发现宇文所安的文学史观。文章在研读了宇文所安的着作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料,并且认真研究了相关汉学家的着作,与此同时,关注宇文所安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文献,立论充足,并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例如,文本细读法,文献检索法,个案分析等,期望从海外汉学家研究着作中了解研究中国文学的新角度,新方法,比较海外研究者眼中的文学与中国研究者自身眼中的文学的不同,以及导致不同的原因,例如,理念,角度,语言等,从国外汉学家视角学习中国文化也是对挖掘中国文学优秀传承的独特视角,对于整体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罗巍(ORLANDI GIORGIO)[7](2019)在《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并且强调欧美学者在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上的成绩(和局限),以及对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西方学者的构拟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本文以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对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为核心部分,但这一点并不代表本文将忽略近代欧美先驱者,如马士曼(Joshua Marshman)、艾约瑟(Joseph Edkins)、湛约翰(John Chalmers),等等。本文主要分六章:(一)第一章,主要讨论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的价值、理论、方法以及创新点;(二)第二章,可被视为“中外对比视野下的中国上中古音研究回顾”。本章按照音韵学发展来分期。在回顾中国传统研究史之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传统学者的成绩和局限,将中国研究方法与每外形成对比,尤其是西方研究方法,即分析欧美学者大规模的研究所继承的学术传统这样就构成了下一章展开的欧美学术史背景;(三)第三章,主要讨论近代欧美人尤其是传教士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最早的汉语上古音构拟出自艾约瑟的笔下;(四)第四章主要讨论高本汉对汉语音韵学和形态学所作出的贡献。此外本章还讨论高氏系统对後人(包括中国和日本学者在内)的影响,以及後人对高氏系统的接受度和批评;(五)第五章,主要讲高本汉之後的学者,从着名的法国语言学家马伯乐(Henri Maspero)和奥德利库尔(Andres Georges Haudricourt)到加拿大汉学家和历史学家蒲立本(Edwin Pulleyblank)到苏联的雅洪托夫(Sergei Yaxontov),从俄罗斯的斯达罗斯金(Sergei Starostin)到美国汉学家白一平(William Baxter)教授;(六)第六章,主要讨论白式系统後新的研究方法和构拟系统,如许思莱(Axel Schuessler)或白沙(Baxter&Sa.gart)系统。本章还讨论有关上古音构拟的一些问题以及上中古音研究的未来。
郭文斗[8](2018)在《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南与中国互为邻居,山连山、水连水,两国之间的文化源远流长,越中友谊永世长存。从古至今,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自秦朝起便对越南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为数众多的中国文学着作、艺术作品被传播到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各国,并得到了广泛越南研究者及读者的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巴金、老舍、矛盾、曹禺、朱自清、赵树理等着名作家及其作品陆续被传播到越南,使越南文坛日益活跃。鲁迅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介绍到越南的,并对越南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南高是越南八月革命前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家。南高与鲁迅处在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但二者同为两国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相同点。鲁迅在作品中呈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在南高的作品中也有所分析。比如:描写刻画人物时都集中描写那些新旧交替时代命运坎坷的新旧两派知识分子,备受压迫逆来顺受的淳朴农民、腐化变质的奴性农民,封建道德语境下被遗忘忽视剥削的女性等。本文在搜集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南高和鲁迅最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小说叙事视角、小说情节构建、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分析引起他们共鸣与形成各自特色的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大文学家,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迪。本文首先对比了二者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二者都着力刻画两类人物:知识分子及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包括旧知识分子形象、新知识分子形象及革命派知识分子形象。农民形象包括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以及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等。在叙事视角上,本文对比了南高与鲁迅所运用的叙事外视角、叙事内视角及转换叙事视角艺术等。在情节构建上,本文从南高与鲁迅小说故事情节构架共性及特性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二者的叙事共性包括组装结构、开放结构、心理结构;叙事特性包括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以及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此外,鲁迅与南高在小说语言及叙事风格技巧上也存有诸多值得对比之处。如小说语言上的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叙事笔调客观冷漠的叙事笔调、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造成两者共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背景、文化吸取养分、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等方面的相似,而造成二者相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情与文化基础、身份阶层及个人阅历等的差异。
何随贤[9](2018)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通过追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美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的发展及其30、4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探讨冷战时期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和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为了全面认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这一文学现象,本文从一个“完整的历史视野”进行考察,它包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台湾的延续和汇流以及冷战背景下台港美新处对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形成的影响。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中国文学传统的共性,也有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性。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共性表现在它是30、40年代中国化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延续,是对中国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之路的继续探索。本文以夏济安等人创办的《文学杂志》为依托,深入分析夏济安、夏志清、陈世骧等人的文学批评,探讨这些肩负延续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命脉”的人文主义学者如何把中国文学传统和文学的现代性联结起来,使中国文学传统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中,其特殊性表现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美援这只隐蔽的推手通过台港美新处对台湾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包括文学和文化思想。本文探讨了《文学杂志》和《中国现代小说史》与美新处的关系,揭示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是美援体制下的一个偶然事件,迎合了美援文艺体制关于人性的宣传。美新处对台湾文学的干预在客观上促进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同时也对台湾文学走上现代主义之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璐[10](2018)在《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现代诗学对汉语新诗音乐性的探讨都主要聚焦于离开乐调而表现在文字本身的“徒诗”的音乐性;尽管近十几年来学界出现了对现代“歌诗”问题的关注,但迄今鲜有对中国现代歌诗音乐性的深入研究报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重新发掘整理相关史料和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试图突破现代诗学对诗歌音乐性现有的批评模式,将晚清到1940年代的白话“新徒诗”和“新歌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中,本文所探讨的“歌诗”主要是可歌唱的文人诗,强调“歌性-诗性”与“合乐”的理想文类旨趣;而“新诗”并不专指“五四”以来的“新诗”,而是指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观念时重新看待白话汉语诗歌而进行的新徒诗和新歌诗的创作实践。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山东省博物馆、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的珍贵馆藏资料,以及在台湾地区、英国、美国当地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在这样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下,一些之前诗学界鲜有涉及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被包罗进来,而一些已被讨论的问题又重新获得了新的诠释。本文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及其核心因素。根据古文字语言学对“诗”、“志”、“兴”字的考辨、陈世骧有关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原兴”等重要的古典诗学论说以及1980年代以来古代诗学对“歌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兴”因素作为中国诗歌音乐性传统的核心和源动力;而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正是在“兴”的作用下,通过“歌性-诗性”的音乐性语言进行以“言志”与“缘情”为“目的价值”的抒情活动;其原始形态“乐诗”在“音义分离”后,发展为具有语言音乐性的“徒诗”和延续“歌性-诗性”音乐性的“歌诗”两种形态。于是,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就是以“兴”为核心的诗歌音乐性在现代语境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造。这些结论正为本文在第二个部分讨论新诗的音乐性问题时,始终遵循的贯通古今的研究思路、将“新徒诗”与“新歌诗”相互应照的研究视角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个部分则回到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语境中,分别从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姿态节奏与身体、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晚清到1940年代,“新徒诗”与“新诗歌”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各自发展又互相影响的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在晚清民初歌诗的两次“跨语际实践”中,诗歌的形式结构和感知框架都发生了现代性改变,生成了新的“讴歌”和“唱歌”;而这些同时兼具突破与矛盾的新歌诗正是这一时期具有改革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音乐”的焦虑中,企图用新的歌诗创作来重建的一个新“情境”。晚清民初歌诗的跨语际实践对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的贡献与其暴露的问题同样重要,它召唤着一套完整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表达体系,能够让诗人在符合现代人的感知理解框架中进行诗意的表达。其次,对“五四”到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讨论,除了关注遵从语法的格律押韵问题,更应该将音乐性的问题放置于汉语现代化的语境中,这就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别探讨的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可发声性”和“可体现性”。第二章通过考察从晚清到1940年代汉语语法由建构到反思过程中的争论与论述,分析出“五四”到1940年代的汉语新徒诗如何在“兴”因素的引导下挖掘汉字的“可发声性”,将“声音”与“意义”进行创造性地连接,在语音中呈现出“音韵的绘声状物”、“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和“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的三种音乐性表现。第三章则从探究现代诗歌语言中的“姿态示意”出发,综合古典和现代诗学理论和创作观念中有关诗歌创作与身体节奏的一系列论说,提出了在语音的“声音”与“意义”之外,用身体来体现“姿态节奏”的新诗音乐性的“可体现性”——这就将汉语新徒诗的音乐性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创作过程中在“兴”的发生现场,以身体“应感”为核心的创作譬喻,使诗歌本身体现出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有关肌理与生命的体验。这就能够更深刻地去重新体会1930-1940年代以卞之琳、冯至、穆旦、臧克家、田间为代表的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诗人在身体“应感”层面的感“时”作“诗”。再次,针对“新诗不能唱”的问题,第四章中详细探讨了1920-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的“音乐化”的原理,这就不再是“依曲填词”的“入乐”,而是强调以“语音的姿态”为中介回到“应感”层面,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进行的起“兴”创作;而这个音乐化创作过程本身也促进着这一时期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的新歌诗的现代化发展,由晚清民初的“模仿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五四”以来的现代作曲技法和观念解决了白话诗不能“唱”的问题,但本文强调的是建立在“姿态节奏”层面新徒诗音乐性的“可转化性”,而无意强调诗歌音乐化是对徒诗艺术性的增强或前者是后者的更高级形式。最后,本文在汉语诗歌现代性的语境中,探讨在“新徒诗”和“新歌诗”的现代化互动发展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实也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汉语如何向世界发声问题的积极回应。现代汉语新诗的音乐性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常含的抒情“姿态性”,它能够被机体倾听或阅读,能够被音乐转化,甚至也能被舞蹈、美术等其他各类艺术转化,是能够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共感而兴发的。本文的研究阐释了被现有诗学批评遮蔽的另一种现代诗歌的音乐性,或许可以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批评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画面;同时,本文立足于诗学,综合了音乐学、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语法学、心理学等进行的讨论,可以为中国现代汉语新诗研究开辟新的阐释空间。
二、Translation as Cultural Mediation in the Works of I.A.Richar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anslation as Cultural Mediation in the Works of I.A.Richards(论文提纲范文)
(2)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隐喻:柏拉图与德里达 |
第一节 柏拉图对语言的哲学思考 |
一、作为真理载体的语言 |
二、“自然论”与“约定论”之争——语言何以指称事物 |
三、虚假陈述的意义——突破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的教条 |
第二节 德里达隐喻思想概述 |
一、隐喻力量的磨损——通向哲学文本中的隐喻 |
二、哲学话语与隐喻力量“分——合”的张力 |
三、隐喻与科学之间裂缝的重新铭写 |
第三节 过渡:柏拉图与德里达的交汇 |
一、意义目的论的消解 |
二、实在之谜 |
第二章 隐喻与逻各斯——对逻各斯权威地位的再思考 |
第一节 修辞术与辩证法——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序幕 |
一、修辞术的界定与范围 |
二、柏拉图的辩证法——对理式世界的探索 |
三、修辞术与辩证法的对立 |
第二节 逻各斯/书写的对立 |
一、逻各斯释义 |
二、好的书写/坏的书写——书写的隐喻 |
第三节 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消解 |
一、作为在场者的逻各斯——表音文字的形而上学 |
二、“逻各斯之父”的隐喻——逻各斯的在场之源 |
三、“逻各斯之父”与“善”的隐喻 |
第三章 隐喻与书写——“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后的重构 |
第一节、Pharmakeia——Pharmakon——Pharmakeus 链条的重构 |
一、Pharmakeia的引诱与Pharmakon的无法决断性——神话隐喻与哲学话语的交织 |
二、作为Pharmakeus与 Pharmakos的苏格拉底——“原初语境”下的逻各斯与书写 |
三、作为绘画的pharmakon——向家族场景(family scence)过渡 |
第二节 “家族场景”的隐喻 |
一、书写的嬉戏场景——书写的民主隐喻 |
二、神圣的铭文——苏格拉底与父亲的隐喻 |
第三节 作为书写结构的文本 |
一、书本隐喻的终结 |
二、书写与阅读的交织——德里达文本思想的内部构成 |
三、文本意义的播撒 |
结语 |
一、 在场的崩溃 |
二、 面向未来的逻各斯 |
三、踪迹化的书写 |
四、展望: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 关于选题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研究程序和论文布局 |
(一) 研究程序 |
(二) 论文布局 |
第一章 关于乐谱的相关理论与美学思考 |
第一节 乐谱在音乐中的本体地位 |
一、乐谱的相关释义 |
二、乐谱在音乐传播和音乐实践中的功能 |
第二节 乐谱和音响 |
一、乐谱、音响与音乐作品的关系 |
二、乐谱、音响的状态与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 |
一、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概念的源起 |
二、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的性质与意义 |
第四节 关于乐谱的美学思考 |
一、乐谱与音乐/音乐作品的关系 |
二、乐谱与语言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 |
第一节 乐谱在中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变迁 |
一、西方记谱法发展概况 |
二、中国记谱法发展概况 |
三、乐谱在中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变化 |
第二节 西方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功能与地位的变化 |
一、西方音乐书写历史的开端 |
二、纽姆记谱法的功能属性与演变历程 |
三、乐谱功能的转变及其相关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乐谱和音乐创作 |
第一节 音乐创作的概念、过程与分类 |
一、音乐创作的概念与过程 |
二、音乐创作的类别 |
第二节 乐谱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功能 |
一、音乐创作中的草稿 |
二、乐谱在呈现基本乐思时的作用 |
三、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基于音乐创作层面乐谱意义的探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乐谱和音乐表演 |
第一节 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
一、音乐书写体系建立之前的音乐表演 |
二、音乐书写体系建立之初的音乐表演 |
三、音乐书写体系完善与成熟阶段的音乐表演 |
第二节 乐谱与音乐表演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三节 乐谱与音乐表演、音乐作品的关系 |
一、从音乐表演与音乐作品的关系审视乐谱的地位与意义 |
二、音乐表演中背谱与视谱的区别与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乐谱和音乐接受 |
第一节 乐谱和音乐接受的关系 |
一、音乐接受的源起、概念与对象 |
二、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接受的影响 |
第二节 乐谱与音乐分析 |
一、关于音乐分析 |
二、基于音乐分析之后的音乐接受 |
三、乐谱与音乐接受环节音乐作品的关系 |
第三节、音乐接受中的听赏模式 |
一、无谱聆听 |
二、有谱聆听 |
三、综合聆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对乐谱本体地位的总结 |
2. 对乐谱功能的总结 |
3. 对乐谱相关美学思考的总结 |
4.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5.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5)“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天才”和西方现代天才研究的兴起 |
1.1.2 国内的天才研究与实践 |
1.1.3 天才研究的建制化发展及其困境 |
1.2 “天才”概念之争 |
1.2.1 实在的“天才” |
1.2.2 建构的“天才”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的社会建构论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设计 |
1.4.1 理论原点与研究问题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符号是观念的载体 |
2.1.1 定义“观念” |
2.1.2 从观念到概念 |
2.1.3 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 |
2.2 术语是术语化的符号 |
2.2.1 符号在科学活动中的功能与价值 |
2.2.2 符号的术语化 |
2.3 符号实在性视角下的“天才”概念之争 |
2.3.1 与“天才”符号表意的四个命题 |
2.3.2 “天才”符号的无限衍义和分岔衍义 |
2.3.3 “天才”概念的符号实在性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天才”符号的历史与意义 |
3.1 对“天才”符号的历史追溯 |
3.1.1 古汉语中的“天才”原形 |
3.1.2 近代“天才”概念的再引进 |
3.1.3 民国时期“天才”符号的扩散 |
3.2 基于实际语例的意义结构分析 |
3.2.1 意义结构分析的KF模型及其实现路径 |
3.2.2 “天才”在实际语例中的意义结构 |
3.2.3 汉语“天才”与相关英语词汇的比较 |
3.3 “天才”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来自少年班社会形象分析的证据 |
3.3.1 研究数据的采集 |
3.3.2 语义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 |
3.3.3 研究的主要结果 |
3.3.4 少年班社会形象与“天才” |
第四章 哲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4.1 天才是超自然的非理性状态 |
4.1.1 诗神凭附的迷狂“天才” |
4.1.2 体液决定的忧郁“天才” |
4.2 天才是神圣的恩典和赐予 |
4.2.1 天才与恶魔(Daimon) |
4.2.2 新柏拉图主义对“天才”概念的重塑 |
4.2.3 从神性“天才”到人性“天才” |
4.3 天才是天然的美的创造力 |
4.3.1 浪漫主义思潮与“天才”的美学化 |
4.3.2 浪漫主义“天才”的存在、构成、来源和领域 |
4.3.3 浪漫主义“天才”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 |
第五章 科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5.1 天才是可遗传的个体成就 |
5.1.1 “天才”符号与科学关系的二重性 |
5.1.2 优生学与现代天才研究的诞生 |
5.2 天才是可测量的生理属性 |
5.2.1 现代天才研究心理测量学范式的建立 |
5.2.2 分子遗传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意义上的天才测量 |
5.3 科学与哲学在“天才”概念上的交锋 |
5.3.1 重审康德对科学天才的否定 |
5.3.2 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天才之争 |
5.3.3 科学天才与科学文化的传播 |
第六章 社会文化对“天才”的建构 |
6.1 “天才”社会建构的理论梳理与实证路径 |
6.1.1 社会建构与文化约束 |
6.1.2 基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证明思路 |
6.2 十九世纪中国的儒家天才观——对《养蒙金鉴》的考察 |
6.2.1 林之望与《养蒙金鉴》 |
6.2.2 案例编码与统计分析 |
6.2.3 “德”与“智”并重的儒家天才观 |
6.3 天才观念的纵向演化——基于古代史书中天才事例的统计分析 |
6.3.1 史料选择与编码结果 |
6.3.2 不同历史时期的天才观念建构 |
6.3.3 中国古代天才观念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
第七章 “天才”的符号本质及其价值 |
7.1 “天才”概念争议的成因梳理 |
7.1.1 西方精英主义思想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
7.1.2 哲学的理论痕迹和科学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 |
7.1.3 复杂意义结构与术语单义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
7.2 “天才”作为符号的本质存在 |
7.2.1 “天才”在不同语境的表意同一性 |
7.2.2 “天才”符号本质的形式化推导 |
7.3 “天才”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 |
7.3.1 天才的社会建构不等于解构天才 |
7.3.2 天才教育的意义不止于造就天才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阐释的新批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宇文所安文本解读的新批评因素 |
第一节 宇文所安文本解读概述 |
第二节 文学本体论的唐诗诠释 |
第三节 文本细读法的深入运用 |
第四节 “语境还原”的解读模式 |
第二章 宇文所安语境解读的新批评因素 |
第一节 语言复义的解读 |
第二节 “隐喻”理论的运用 |
第三节 “话语群体”的构建 |
第三章 宇文所安唐诗史观的新批评因素 |
第一节 从“宫廷诗”到“京城诗”的新批评阐释 |
第二节 针对诗歌名家的新批评解读 |
第三节 着眼诗歌演变的文学史观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欧美汉语中上古音韵学史的意义和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的历史与现状 |
一、高本汉之前的学术成果 |
二、高本汉 |
三、高本汉之後继者 |
第三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研究史的理论与方法 |
一、主要理论依据 |
二、主要采用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近代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学史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上中古音学史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中国上中古近代音学史分期及其标准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古音学研究 |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韵学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
第三章 近代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史 |
第一节 最早的先驱者 |
一、马士曼(Marshman):最早的先驱者 |
1、马士曼构拟的中古声母 |
2、马士曼谈中古韵母“合口”和“开口” |
3、小结 |
二、艾约瑟(Joseph Edkins):当时举世闻名的语文学家 |
1、艾约瑟和“中国文明西来说” |
2、艾约瑟与突雷尼超级语系(Turanian) |
3、艾约瑟对汉语音韵学的贡献 |
4、小结 |
三、帕克(Edward Harper Parker):最早的偶像破坏者 |
1、帕克与翟理斯之间的宿怨 |
2、帕克与艾约瑟之间不休的争论 |
3、艾约瑟对帕克评论的回答 |
4、帕克对艾约瑟的回答 |
5、小结 |
四、湛约翰(John Chalmers):最早的《诗经》用韵与韵书研究者 |
1、湛约翰的生平 |
2、湛约翰读中国韵书韵图分析的成果 |
3、小结 |
第二节 东方主义学派“异说” |
一、儒莲: 法国最最举足轻重的汉学家 |
1、儒莲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 |
2、儒莲的研究方法 |
3、儒莲指出的梵汉音译列表 |
4、如何评价儒莲的《解读梵文名词》? |
第三节 沃尔皮切粒(Zenone Volpicelli):名不见经传的学者 |
一、生平 |
二、沃尔皮切粒的学术成果 |
1、《中国音韵学》中的突破性进展 |
2、《汉语古音论》的主要成就 |
三、小结:沃尔皮切粒音韵想法的遗产 |
第四节 沙昂科(Schaank):欧洲中国音韵学萌芽时期中最伟大的先驱者 |
一、生平 |
二、沙昂科的音韵学成果 |
第五节 对欧美学者对这些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和着作的评价 |
附录一 中古音声母构拟比较表 |
第四章 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学理论及贡献—以高本汉为中心 |
第一节 欧洲语言学概况 |
第二节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瑞典架海擎天的玉柱 |
一、生平 |
二、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
三、高本汉上古汉语为屈折语之说 |
四、高本汉对汉语词族的贡献 |
五、高本汉的《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
第三节 高本汉对後人的影响 |
一、高本汉——打碎的偶像,高氏系统的极端批判者 |
二、高氏系统的主要“示范” |
第五章 现代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高本汉之後继者) |
第一节 马伯乐(Henri Maspero) |
一、《唐代长安方言研究》 |
二、马伯乐系统与高本汉系统的区别 |
三、上古汉语前缀和派生系统 |
第二节 奥尔利库尔(Andre-Georges Haudricourt) |
一、越南语及汉语的声调形成 |
二、中古汉语声调形成说 |
第三节 雅洪托夫(Sergey E.Yakhontov) |
一、雅洪托夫二三等来源之说以及上古音声母的构拟 |
二、雅洪托夫声调起源之说、韵母以及元音体系 |
三、小结 |
第四节 蒲立本(Edwin George Pulleyblank) |
一、蒲立本对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
1、上古汉语辅音系统研究 |
2、早期中古汉语音系 |
3、晚期中古汉语音系 |
二、小结 |
第五节 斯达罗斯金(Sergei A.Starostin) |
一、斯达罗斯金的中古音系 |
二、斯达罗斯金构拟的上古音系 |
三、小结 |
第六节 白一平(WilliamH.Baxter) |
一、白一平对前人着述的看法与评估 |
二、白一平的《汉语上古音手册》(1992) |
1、上古音系中的韵母 |
2、白氏系统中的元音体系 |
3、白氏系统对“重纽”问题的看法 |
4、“圆唇元音”(rounded-vowel)理论 |
5、白氏系统的声母体系 |
第七节 罗杰瑞及其构拟的“汉语方言通语” |
一、汉语方言通语的构拟 |
二、小结 |
第八节 美籍华人 |
一、李方桂系统 |
二、张琨先生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
第六章 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研究展望及期待 |
第一节 汉语上中国古音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
第三节 欧美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
第七章 欧美学者对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语族”的概念 |
第二节 复辅音研究 |
一、复声母 |
二、前缀的构拟 |
第三节 四等韵与介音的关系 |
第四节 AB类音节的问题 |
一、蒲立本和雅洪托夫的革命 |
二、长短元音的对立 |
三、咽音化 |
四、其他观点 |
第五节 上古音系中的介音系统 |
一、上古汉语介音*-1-的构拟 |
二、*-r-介音的构拟 |
三、*-rj-介音的构拟 |
四、*-j-介音的构拟 |
第六节 声调起源之说 |
第七节 上古汉语形态说 |
第八节 出土文献和上古音研究的关系 |
第九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艾约瑟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
附录2 蒲立本学术成果(亚洲历史,按时间顺序) |
附录3 蒲立本学术成果(当代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按时间顺序) |
附录4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语语法,按时间顺序) |
附录5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藏语言学及上中古音研究) |
附录6 许思莱学术成果 |
附录7 沙加尔学术成果 |
附录8 List学术成果(限有审核的期刊) |
附录9 韩哲夫(Zev Handel)学术成果 |
附录10 奥德利库尔的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
附录11 斯连罗斯金的主要成就 |
印欧语和当代语言学 |
阿尔泰语 |
叶尼塞语 |
汉藏语系 |
北高加索语 |
超级语系 |
(8)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概述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南高与鲁迅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一、南高与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及成就 |
二、南高与鲁迅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贡献 |
第二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
一、旧知识分子形象 |
二、新知识分子形象 |
三、革命派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
一、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 |
二、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 |
三、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叙事视角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外视角艺术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内视角艺术 |
第三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转换叙事视角艺术 |
小结 |
第四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情节及结构特性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情节结构共性 |
一、组装结构 |
二、开放结构 |
三、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结构特性 |
一、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 |
二、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与笔调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艺术 |
一、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 |
二、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 |
三、叙事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笔调艺术 |
一、客观犀利的叙事笔调 |
二、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 |
三、切实逼真的叙事笔调 |
小结 |
第六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异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写作手法上的共鸣原因分析 |
一、历史背景 |
二、文化及文学养分相似 |
三、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创作相异之因分析 |
一、国情与文化基础 |
二、身份阶层差异 |
三、个人阅历不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B《南高选集》作品目录及中文翻译 |
附录 C《鲁迅全集》作品目录及越南语翻译 |
致谢 |
(9)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象与问题意识 |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述评 |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新批评的产生、发展 |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回溯“新批评” |
第三节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观和美国新批评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运动时期对西方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接受 |
第一节 学衡派和梁实秋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译介和影响 |
第二节 新批评的译介和影响 |
第三节 学院中的夏济安和夏志清(1934-1949)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新处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1950-1965) |
第一节 台港美新处和美国文学翻译计划 |
第二节 美新处与《文学杂志》 |
第三节 美援体制下的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 |
第一节 从“人的文学”到《中国现代小说史》 |
第二节 “抒情传统”和“新批评”——《文学杂志》的人文主义汇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人文主义特征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呈现 |
二、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关系 |
三、人文主义文学与政治介入 |
四、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确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诗的音乐性传统及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 |
第一节 “徒诗”与“歌诗”的音乐性传统 |
第二节 “新音乐”与“讴歌” |
第三节 “新音乐”与“唱歌” |
小结 |
第二章 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 |
第一节 汉语文法的建构与反思 |
第二节 音韵的绘声状物 |
第三节 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 |
第四节 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 |
小结 |
第三章 姿态节奏与身体 |
第一节 姿态示意 |
第二节 姿态节奏的生成与发现 |
第三节 身体的感知与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新徒诗音乐化原理与呈现形态 |
第二节 新徒诗的音乐化实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和成果 |
致谢 |
四、Translation as Cultural Mediation in the Works of I.A.Richards(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研究中的复杂性思维:方法论思考》(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余晓娜.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D]. 陶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D]. 李学娟.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D]. 黄晟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6]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阐释的新批评因素研究[D]. 高静. 吉首大学, 2019(02)
- [7]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D]. 罗巍(ORLANDI GIORGIO). 厦门大学, 2019(08)
- [8]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D]. 郭文斗. 湖南大学, 2018(06)
- [9]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D]. 何随贤. 厦门大学, 2018(06)
- [10]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D]. 张璐. 兰州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