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企业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郑景丽,王喜虹,李忆[1](2021)在《中国知识创新研究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知识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组织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系统分析1998—2019年该领域发表于CSSCI期刊的1839篇文献。结果表明:现有学者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分布在知识特征、知识管理、企业特征与创新环境四个方面;从时间特征上看,知识创新研究的热点主题向知识创新工程、知识管理、知识协同创新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从空间特征来看,东部地区的研究趋势是大数据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中部地区集中在研究知识创新的形成路径。综合2018—2019年文献的凸显词图谱,本文归纳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协同、知识创新网络时空演化与机理、大数据与知识创新机制融合、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等领域可能是值得学界重点关注和深化研究的方向。
程强,崔代宇,刘怡伶[2](2021)在《我国知识管理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 V的可视化视角》文中指出利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梳理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学科领域、研究机构分布情况。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隐性知识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与组织学习、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等方面,未来研究将聚焦于知识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的识别和度量、实证研究方法拓展等方面。
米昌辉[3](2021)在《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密集型项目,研发项目具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参与人员众多、涉及知识领域广泛等特点。知识网络研究也是目前知识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家想要持续盈利并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研发项目开展知识网络研究,以此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绩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研发项目团队内部的成员是研发项目的行为主体,同时项目研发过程又是依托各个知识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本文选取研发项目团队内的成员与知识活动作为研究主体,分别将研发项目团队的成员和知识活动作为知识网络的两类节点,利用成员和知识活动之间的三种关系(成员间的关系、知识活动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与知识活动之间的关系)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错综复杂的双层知识网络。针对成员与知识活动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本文首先对上述三种关系展开定性分析,对研发项目涉及到的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传递、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等知识活动进行识别和分析;接下来从技术、知识和经验、资源等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最后探索研究成员与知识活动的内在关系及影响因素。然后以DSM模型作为基本工具来对成员与知识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通过构建成员间依赖关系网络来实现对成员间依赖关系和关联强度的测度,并对知识活动间关系和成员与知识活动关系分别赋初始值,通过重启随机游走算法来拟合知识网络结构稳定状态下成员与知识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随后采用PageRank方法对成员重要性排序可更直观地反映出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从而为研发项目的绩效提升、知识管理和人才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文末以XM公司的新型汽车座椅研发项目为例,对构建的知识网络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输出结论并以此验证本文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沙首伟[4](2021)在《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必将继续保持。对中国高铁“走出去”而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根本的支撑和保障。基于对建筑企业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人员构成、管理方式等的系统分析,本文选择对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的人才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优化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主要以“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为主线,重点研究了国际市场项目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素质、不同层级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才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基于能力素质及知识管理的人力管理策略。融合能力素质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人才战略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等人才管理的6个模块关键内容,丰富现有的建筑企业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以期为身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中国建筑企业在人才支撑方面提供准确分析、科学支持和实战参考。能力素质是个人所具备的潜在的、不明显的、深层次的特征,可以有效区分绩效出色者与绩效一般者的个体特征。为深入分析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能力素质,本文对多家建筑企业中海外项目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通过编制行为量表、问卷调查、统计检验和分析,建立了包括自我指向能力维、元能力维、他人指向能力维三个维度的海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对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差异分析与检验。为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海外竞争环境,国际化人才除了具备对应的能力素质外,还应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创新。本文结合海外市场特点,构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海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及知识是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知识管理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假设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验证的结果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水平框架、知识管理个人影响因素、组织影响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方案。为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策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个人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仅仅提高个人能力亦或提高个人知识都不会是最佳方式。因此,本文采用粗糙集理论探究了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并进行了决策应用分析。通过以能力素质模型24项能力元素作为条件属性,知识结构3个维度指标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运用遗传算法融合粗糙集算法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得到可以较好预测个人知识水平的7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进行依赖度分析并对决策应用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促使能力和知识的联动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海外人才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能力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分别基于人才管理6大模块提出高铁“走出去”海外项目人才管理优化建议。能力素质模型从员工关键行为能力出发,将绩效优秀员工关键行为能力转化为岗位能力要求,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选、用、育、留”的参考依据。知识管理本质上是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是知识的产生源泉和关键载体的属性,同时考虑知识型员工相对普通员工而言的特有属性,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并为组织内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管理手段的支持。从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海外人才管理提供了一条创新性思路。
鹿潇[5](2020)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者不断的进行交流、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展示自身智慧能力,为社区成员提供了知识共享、协作交互的学习环境,但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获取效率上存在着局限。而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则集中在企业来实现企业人员各能力的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最大利益化,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较少的应用于教育方面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社区参与者知识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的转化率,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符合虚拟学习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符合建构主义与认知理论基础,不断提升虚拟学习社区教育化信息水平。本文首先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以及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调查法,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以及知识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功能、价值进行分析以及对知识管理的特点、目的以及转化过程的阐述,同时论述了该研究的特点、方式以及构建其过程模型。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等,分析该研究的影响要素,通过对要素的分析,构建了影响要素分析模型,对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想,确定了一级评价指标五个以及二级指标三十个,接着对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研究,是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各个专家学者的想法进行整理,最终使指标权重确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已规定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其运用于《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从而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并对其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发现其中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研究,最终验证了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通过研究结论得出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能够使社区中学习者的知识学习效率提升,对知识之间的转化有明显的帮助,通过对管理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知识的产生、获得、存储、转化、应用与创新,促进社区成员高效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从而促进知识创新的发展,使社区成员学习知识更加便利,获取知识更加快捷。在之后的研究中更加不断丰富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内涵,探索出更多影响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要素,构建更加严谨的影响要素模型,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快捷的促进社区成员对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显隐性知识的转化,最终使学习内容的不断创新成为可能。更好的为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的学习开辟新的航道,促进社区的发展。
郗玉娟[6](2020)在《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宏观环境变化程度不断升级、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在稳态环境中形成的静态平衡不断被打破,原有竞争优势已不能应对日趋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重构适合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体系,增强其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传统的资源基础观不足以解释企业如何在诸多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鉴于此,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来表示企业感知变化、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以提高营运效率的能力,解释在新生劣势和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Teece et al.,1997)。知识管理理论指出,知识创造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成为解决企业动态能力问题的新逻辑起点。然而,已有研究仅强调知识对于动态能力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的异构性和模糊性愈加明显,企业对新知识的饥渴需求与组织行为的矛盾凸显,新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任重道远。学者Eisenhardt&Martin(2000)曾根据惯例基础观(Routine-based view)指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组织惯例的集合,惯例成为解释知识向动态能力转化的重要元素。由于环境变化的瞬时性和复杂性,组织惯例也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改变以减少组织行为发展停滞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故而组织惯例更新应运而生,成为影响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新节点。在组织惯例不断更新的基础上,企业新创造的知识逐渐转化为应对变化的动态能力。因而,探究组织惯例更新对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关系的影响极富价值。近年来,关于知识创造的研究在学术界异军突起,学者们对其也愈发重视。组织文化、领导者行为和能力、企业导向、组织学习等属于组织内部元素的因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较多,而从组织外部资源视角剖析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研究匮乏。知识创造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既受企业原有知识存量的影响,又借鉴外部资源的推动,成功的知识创造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资源重组固化模式,及时利用组织外部资源创造新知识。然而,获取知识创造所需的外部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仅凭自身的力量,企业很难在突变的环境下有效从外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社会资本的存在消除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模糊性,可以提供适合企业实施知识创造的条件和资源。个体或组织等行为主体利用社会关系而具备的资源即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拓宽知识基础、实现知识突破十分关键(Inkpen&Tsang,2016)。同时,当前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升级体制提供了适合本文相关研究的一片沃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甚至不同组织之间对各种社会关系十分重视。对于组织来说,社会关系体现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结之下,在某种程度上是组织实现正常运转的保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当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境下,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惯例基础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旨在解决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促进企业创造新知识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构建与知识创造相关的前因和后果理论模型,探究社会资本、知识创造、惯例更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围绕两条主线: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创造—动态能力,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具有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是否存在差异;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知识创造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组织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针对上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了375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SPSS22.0、AMOS21.0、LISERL8.70以及PROCESS3.2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1)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之间相互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各异,存在结构性效应。即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分别积极影响知识创造,但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不存在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2)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且知识创造中介作用的实现以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为前提。即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也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3)知识创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组织惯例更新正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将完善并丰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第一,本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已有研究认为结构型、认知型、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互不影响,且三者分别与知识管理过程的直接关系研究较多,如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Filieri&Alguezaui,2014)、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吸收(García-Villaverde et al.,2018)、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张生太和刘露露,2018)等,忽视了三者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未能全面揭示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导致无法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本文根据社会资本理论,聚焦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研究,重点关注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它们对知识创造的不同作用路径,完善了与社会资本内部结构相关的研究。第二,本研究把知识创造作为连接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的关键变量,聚焦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明确了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强调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直接影响(Blyler&Coff,2003;Zheng et al.,2011;刘力钢等,2017;Lee et al.,2018),忽视了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桥梁作用。本文从资源—行为—能力视角,全面检验了知识创造在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不仅拓展了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第三,本研究引入惯例更新的概念,将其作为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调节变量,完善了动态能力边界条件研究。已有研究较多聚焦知识属性、知识管理过程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Bitencourt et al.,2020;卢启程等,2018),对于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不足,忽视了惯例的隐性作用。本文从惯例视角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将惯例更新作为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键调节变量,明确了知识创造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孙祥云[7](2020)在《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提出当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而知识转移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其效率、成本高低对企业知识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切实了解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档案业务外包企业及其知识转移相关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其知识转移进行调查了解。借助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关于知识转移的SECI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知识特性的知识转移方式进行研究,包括知识的显隐性分类和显隐性知识不同的知识转移方式。对支持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可得个体因素、知识转移关键要素和协同交流与合作因素是其重要的支持。并对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的知识转移活动进行不同层次分析。其知识转移发生在组织内个体层面、个体与组织层面和个体与外部层面以及组织与外部层面这三个层次。从知识不同特性即显隐性角度得出影响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因素,契约因素、控制因素和协调因素是从显性知识特性角度,从隐性知识的知识特性角度,信任因素、互动因素和满意因素都影响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活动。本文采取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期望通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实现企业知识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提高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效率,节约知识获取的成本,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促进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的发展。目前对外包企业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厚的成果,但基于档案业务外包企业这一新奇视角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目前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深入分析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对于档案业务外包企业创新资源优化、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档案业务外包企业实现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
郑东[8](2020)在《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的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研究(案例型)》文中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将创新发展作为根本性的发展战略,对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其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创新。而以人为基本载体的“知识传承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要求。在信息与知识爆炸的时代,众多企业认识到知识的战略意义,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知识管理工作,但是应用效果不太理想。目前众多企业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缺少有效应用知识实现创新的能力。本文对沈飞设计研究所开展知识工程的案例进行单案例研究,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模型的构建与路径演化分析。本文通过访谈与搜集案例相关资料对沈飞研究所两个阶段知识工程开展的动因、建设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然后,结合社会技术系统模型从战略、人与组织、流程和技术四个维度分析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从知识管理到知识工程,沈飞研究所基于知识与业务关联,实现了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促进了知识与业务的融合与协同,提高基于知识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社会技术系统模型对沈飞研究所两个阶段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模型和知识工程体系模型,为其他企业知识管理或知识工程建设提供方法参考。同时,通过知识管理到知识工程阶段发展的过程分析,总结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路径,为其他企业认识理解知识工程提供帮助。鉴于目前知识管理或知识工程研究偏重于人文或技术的某一属性的研究现状,本文结合社会技术系统模型分析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实现了技术与人文因素全局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图23幅,表3个,参考文献53篇。
任亮[9](2020)在《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断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由过去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创新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态势意味着创新是协同的,需要依托于广大基层单位的积极参与,无论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个人均可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为创新贡献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即企业将承担集聚创新资源,落实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化创新发展,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已逐渐摸索出一条开放式创新发展之路。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施创新活动的新常态,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吸收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协同创新,而正是知识的高流动性和无边性特征使得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基础。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Web2.0技术的应用,虚拟网络社区的兴起,为企业吸收外部创新资源提供了便利,企业开始创建和使用基于互联网的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引导企业内外部用户参与知识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知识创新资源,开放式创新社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与此同时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创新活动是一项协同的过程,无论是用户之间还是知识本身的演化过程。因此,本文提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这一选题,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适应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需要,目的是引导开放式创新社区产生更多优质的知识创新资源,展望知识创新方向,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创新,以虚拟的知识创新支撑实践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这需要进一步深入洞察开放式创新社区的创新模式,深入了解用户知识协同的机理,研究知识创新的演化过程,挖掘知识创新的热点,明晰用户协同与知识进化间相互作用关系,总结归纳知识协同创新的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该逻辑模型即全文的研究基础。首先,应用创新价值链理论界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接下来依据系统动力学挖掘该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并设计因果关系作用路径,推演出创新主体——用户知识协同,创新客体——知识进化两条研究支线,以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组成了知识协同创新总体研究逻辑;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建立逻辑模型。(2)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知识协同机理主要分析创新主体——用户间的知识协同机理。首先,界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的类别、属性等概念,定义了用户知识协同的内涵和特征;接下来,结合社区实践,研究并构建了用户知识协同交互的过程模型,在用户知识协同交互过程中,衍生出三种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结构。再接下来运用扎根理论剖析用户参与知识协同的动机,挖掘用户参与知识协同的内生因素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协同动机模型;最后,选取“花粉俱乐部”社区某板块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的结构特征。(3)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进化机理主要分析创新客体——知识进化的机理,研究知识微观视角下的创新演变过程,包括知识进化的过程,各进化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内在的进化规则,实现结果等。首先,揭示知识进化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接下来,应用自组织的视角研究知识进化过程中各要素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知识进化过程的有序。再接下来,以知识基因为节点及相关连接原理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演变结构,并应用实际案例挖取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基于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挖掘知识创新热点,引导未来知识创新方向。(4)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超网络分析将用户的知识协同过程同具体的知识进化演变过程关联在一起,融合三种网络:用户协同的网络,知识进化的演变网络以及知识的载体文本网络;构建网络间的映射关系,形成超网络模型,旨在揭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复杂的协同关系,深度解释用户协同作用下的知识进化过程,进而实现超网络图谱的可视化、核心创新用户识别、解析用户间知识创新热点演化三项目标,总结其中内在规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机理路径。(5)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及策略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包括“人机互动机制”“知识创新热点预测机制”“社区技术机制”“知识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有效地保障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创新资源。并基于该机制从用户协同参与的角度、社区平台建设的角度以及情境优化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有效的保障策略,以落实保障机制的实施。本文聚焦于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设计总体的研究逻辑框架模型,延伸出用户协同、知识进化两条支线研究任务,以超网络模型将用户协同活动与知识进化过程进行关联,归纳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最后归根于保障和促进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这一目的,进而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知识创新资源。
孙晶[10](2020)在《科技型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研究 ——以SZ企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使得知识越来越成为科技型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创新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路径。2019年科技部《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中指出,通过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完善与落实、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扩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以及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七大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开展基于创新的知识管理实践成为科技型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以及知识管理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探究如何优化知识管理来指导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和知识管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分析,提出本文研究切入点。其次,对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和知识管理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回顾了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再次,结合SZ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对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基于知识管理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视角,探究了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接着,从宏观层面和微观两个层面,针对政府部门和科技型企业自身提出了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路径。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总结本文的主要贡献,并对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二、试论企业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企业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知识创新研究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研究步骤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年度分布 |
(二)区域分布 |
(三)研究热点分析 |
三、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知识特征 |
(二)知识管理 |
(三)企业特征 |
(四)创新环境 |
四、热点时间演化趋势 |
(一)知识创新研究探索期(2005年以前) |
(二)知识创新研究发展期(2006—2011年) |
(三)知识创新研究综合应用期(2012年至今) |
五、热点空间演化趋势 |
六、未来研究方向 |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协同 |
(二)知识创新网络时空演化机理 |
(三)大数据与知识创新机制 |
(四)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 |
七、研究结论 |
(2)我国知识管理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 V的可视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文献统计与分析 |
2.1 发文量分布 |
2.2 学科领域分布 |
2.3 核心机构分布 |
3研究热点分析 |
3.1 隐性知识与知识共享 |
3.2 知识创新与组织学习 |
3.3 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 |
4知识管理研究的演进 |
4.1 知识管理研究视角的演进 |
4.2 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的演进 |
4.3 知识管理研究应用的演进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3)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项目管理定义 |
2.1.2 研发项目管理 |
2.2 知识管理理论 |
2.3 设计结构矩阵 |
2.4 复杂网络理论 |
第3章 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构建机理分析 |
3.1 研发项目团队知识活动分析 |
3.1.1 知识获取 |
3.1.2 知识转化 |
3.1.3 知识传递 |
3.1.4 知识共享 |
3.1.5 知识整合 |
3.1.6 知识创新 |
3.2 研发项目团队成员间关系分析 |
3.2.1 扩散依赖关系 |
3.2.2 资源依赖关系 |
3.3 研发项目团队成员与知识活动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成员知识多元化 |
3.3.2 成员思维方式 |
3.3.3 成员参与知识活动的意愿和能力 |
第4章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模型构建 |
4.1 研发团队成员间依赖关系网络模型构建 |
4.1.1 构建成员间依赖关系网络 |
4.1.2 测度成员间的总关联强度 |
4.2 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知识活动”双层网络模型构建 |
4.2.1 知识活动DSM |
4.2.2 “成员-知识活动”多领域矩阵 |
4.2.3 构建“成员-知识活动”双层网络模型 |
4.3 基于随机游走算法的双层知识网络模型整合 |
4.3.1 随机游走算法原理 |
4.3.2 基于随机游走算法的知识网络分析过程 |
4.3.3 用PageRank法对知识网络节点排序 |
第5章 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模型算例分析 |
5.1 新型汽车座椅研发项目团队成员间依赖关系模型构建 |
5.2 新型汽车座椅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
5.2.1 基于重启随机游走算法的座椅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模型整合 |
5.2.2 用PageRank法对知识网络中的成员排序 |
5.3 敏感性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人才管理研究现状 |
1.2.1 人才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
1.2.2 人才管理与能力素质研究发展 |
1.2.3 能力素质模型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研究综述 |
1.2.4 人才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
1.2.5 知识管理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 能力视角下的人才管理 |
2.1.1 智力与能力素质 |
2.1.2 能力研究的学派 |
2.1.3 能力结构 |
2.1.4 能力识别——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
2.2 知识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人才管理 |
2.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
2.2.2 知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
2.3 研究中运用的其他理论方法 |
2.3.1 粗糙集理论 |
2.3.2 遗传算法 |
2.3.3 灰色关联分析 |
2.3.4 结构方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铁“走出去”及其人才建设发展现状与特点 |
3.1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 |
3.2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 |
3.3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
3.4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人才培养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
4.3 因素分析 |
4.4 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重要性的差异 |
4.4.1 元能力 |
4.4.2 自我指向行为能力 |
4.4.3 他人指向行为能力 |
4.5 能力元素重要性显着性差异检验 |
4.5.1 研究思路 |
4.5.2 能力素质重要性检验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
5.1 假设及模型提出 |
5.1.1 个人知识管理水平架构及相关假设 |
5.1.2 个人知识管理影响因素 |
5.2 模型与假设的验证分析 |
5.2.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
5.2.2 量表信效度检验 |
5.2.3 模型验证 |
5.3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1 研究结果和假设分析 |
5.3.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粗糙-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与知识关系研究 |
6.1 基于粗糙集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决策表构建 |
6.1.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知识表达 |
6.1.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决策表 |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属性约简 |
6.2.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步骤 |
6.2.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结果 |
6.3 有效性分析 |
6.4 决策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能力-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分析 |
7.1 人才管理规划 |
7.2 人才招聘与配置 |
7.3 人才培训与开发 |
7.4 人才绩效管理 |
7.5 人才激励管理 |
7.5.1 薪酬与福利管理 |
7.5.2 员工关系管理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件B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调查问卷 |
附件C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D 建筑施工海外项目人才知识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E 能力知识决策表原始数据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 |
1.2.2 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1.2.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虚拟学习社区 |
2.1.1 虚拟学习社区概念 |
2.1.2 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 |
2.1.3 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 |
2.1.4 虚拟学习社区的价值 |
2.2 知识 |
2.2.1 知识的概念 |
2.2.2 知识的性质和特点 |
2.2.3 知识的分类 |
2.3 知识管理 |
2.3.1 知识管理的概念 |
2.3.2 知识管理的特征 |
2.3.3 知识管理的目的 |
2.3.4 知识管理的转化过程 |
2.4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 |
2.4.1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概念 |
2.4.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特点 |
2.4.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方式 |
2.4.4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
2.5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5.2 分布式认知理论 |
2.5.3 科学管理理论 |
2.5.4 行为组织理论 |
2.5.5 知识管理理论 |
第3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影响要素分析 |
3.1 虚拟学习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
3.1.1 虚拟学习社区主体 |
3.1.2 虚拟学习社区客体 |
3.1.3 虚拟学习社区资源环境 |
3.2 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
3.2.1 知识管理主体 |
3.2.2 知识管理客体 |
3.2.3 组织知识管理 |
3.2.4 知识管理工具 |
3.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影响要素及分析模型 |
3.3.1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影响要素 |
3.3.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要素分析模型 |
第4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遵循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步骤 |
4.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
4.2.1 评价体系的总目标拟定 |
4.2.2 评价体系的各个子目标拟定 |
4.2.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初步评价指标体系 |
4.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1 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设计 |
4.3.2 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
4.4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表 |
第5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检验 |
5.1 评价方法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实施步骤 |
5.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指标体系的应用 |
5.2.1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的介绍 |
5.2.2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过程 |
5.2.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
5.3 分析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社会资本理论 |
2.1.2 知识管理理论 |
2.1.3 惯例基础理论 |
2.1.4 动态能力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2 知识创造的相关研究 |
2.2.3 惯例更新的相关研究 |
2.2.4 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
3.1 变量界定 |
3.1.1 社会资本概念界定 |
3.1.2 知识创造概念界定 |
3.1.3 惯例更新概念界定 |
3.1.4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 |
3.2 概念模型提出 |
3.2.1 变量间作用机理 |
3.2.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
4.1.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 |
4.1.2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
4.1.3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
4.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 |
4.2.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2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3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4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
1.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
2. 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
4.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样本选取 |
5.1.3 数据收集 |
5.2 变量测量 |
5.2.1 社会资本的测量 |
5.2.2 知识创造的测量 |
5.2.3 惯例更新的测量 |
5.2.4 动态能力的测量 |
5.2.5 控制变量的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6.3 无反应偏差分析 |
6.4 信效度分析 |
6.4.1 信度分析 |
6.4.2 效度分析 |
6.5 假设检验 |
6.5.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6.5.2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检验 |
6.5.3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检验 |
6.5.4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检验 |
6.5.5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
6.5.6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讨论 |
6.6.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
6.6.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讨论 |
6.6.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
6.6.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档案业务外包与知识转移概述 |
2.1 档案业务外包概述 |
2.1.1 档案业务外包的含义 |
2.1.2 档案业务外包的类型 |
2.1.3 档案业务外包的可行性 |
2.1.4 档案业务外包的必要性 |
2.1.5 档案业务外包中应注意的问题 |
2.2 知识转移概述 |
2.2.1 关于知识的显性与隐性分类 |
2.2.2 隐性知识特性及转移方式 |
2.2.3 显性知识特性及转移方式 |
2.2.4 SECI模型简介 |
2.2.5 SECI模型中知识转移模式 |
3 档案业务外包中的知识转移分析 |
3.1 档案业务外包知识转移的阶段 |
3.2 档案业务外包知识转移支持条件 |
3.2.1 个体因素 |
3.2.2 知识转移关键要素管理 |
3.2.3 协同、交流与合作因素 |
3.3 档案业务外包的知识转移层次 |
3.3.1 个体-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 |
3.3.2 个体-组织、个体-外部层次的知识转移 |
3.3.3 组织-外部层次的知识转移 |
4 档案业务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4.1 显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4.1.1 契约因素 |
4.1.2 控制因素 |
4.1.3 协调因素 |
4.2 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4.2.1 信任因素 |
4.2.2 互动因素 |
4.2.3 满意因素 |
5 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1.2 研究设计和实施 |
5.2 数据分析 |
5.2.1 基本信息分析 |
5.2.2 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交叉分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的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研究(案例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1.2.1 知识管理研究 |
1.2.2 知识工程研究 |
1.2.3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异同点 |
1.2.4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研究 |
1.3 研究视角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视角 |
1.3.2 论文框架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2 案例公司简介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收集 |
2.3.2 数据分析 |
3 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案例 |
3.1 知识工程第一阶段:人找知识 |
3.1.1 知识管理实施的动因 |
3.1.2 知识管理建设 |
3.1.3 知识管理实施效果 |
3.2 知识工程第二阶段:知识找人 |
3.2.1 实施知识工程的动因 |
3.2.2 知识工程的突破点 |
3.2.3 知识工程建设 |
3.2.4 基于知识的创新体系构建 |
3.2.5 知识工程实施效果 |
4 案例分析 |
4.1 战略分析 |
4.2 人与组织分析 |
4.2.1 人才管理 |
4.2.2 组织管理 |
4.2.3 激励与文化管理 |
4.2.4 评价体系 |
4.3 流程分析 |
4.3.1 知识管理阶段的流程与规范建设 |
4.3.2 知识工程阶段的流程与规范建设 |
4.4 技术分析 |
4.4.1 知识管理阶段的IT技术平台 |
4.4.2 知识工程阶段的IT技术平台 |
4.4.3 对比分析 |
4.5 知识工程体系模型与演化路径 |
4.5.1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模型 |
4.5.2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知识工程体系模型 |
4.5.3 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的演化路径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1.1 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献计量分析 |
1.3.2 国内研究评述 |
1.3.3 国外研究评述 |
1.3.4 研究展望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开放式创新社区 |
2.1.1 概念 |
2.1.2 类型 |
2.1.3 特征 |
2.2 知识协同创新 |
2.2.1 用户生成内容 |
2.2.2 知识创新 |
2.2.3 协同创新 |
2.3 知识进化理论及相关概念 |
2.3.1 知识进化 |
2.3.2 知识基因 |
2.3.3 知识遗传 |
2.3.4 知识变异 |
2.3.5 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 |
2.4 复杂网络理论 |
2.4.1 社会网络理论 |
2.4.2 超网络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 |
3.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
3.1.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涵 |
3.1.2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特征 |
3.2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要素构成 |
3.2.1 知识协同创新主体 |
3.2.2 知识协同创新客体 |
3.2.3 知识协同创新平台载体 |
3.2.4 知识协同创新环境 |
3.2.5 要素间相互作用及演化规律 |
3.3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过程 |
3.3.1 创意萌芽阶段 |
3.3.2 创意演化阶段 |
3.3.3 创新形成阶段 |
3.4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的动力因素分析 |
3.4.1 驱动要素 |
3.4.2 因果关系图 |
3.4.3 系统动力学模型 |
3.5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知识协同机理分析 |
4.1 用户的界定与分类 |
4.2 用户知识协同的定义 |
4.2.1 用户知识协同的内涵 |
4.2.2 用户知识协同的特征 |
4.3 用户知识协同交互过程模型 |
4.3.1 用户知识协同共生过程 |
4.3.2 用户知识协同合作过程 |
4.3.3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 |
4.3.4 模型构建 |
4.4 用户知识协同的动机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样本选择与采集 |
4.4.3 原始资料的整理汇编 |
4.4.4 范畴编码 |
4.4.5 结果讨论 |
4.5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
4.5.1 数据来源 |
4.5.2 数据预处理 |
4.5.3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图谱 |
4.5.4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进化机理分析 |
5.1 知识进化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 |
5.1.1 构成要素 |
5.1.2 演变过程 |
5.2 知识进化的自组织分析 |
5.2.1 自组织特征 |
5.2.2 自组织熵流 |
5.2.3 自组织作用力 |
5.2.4 自组织创新扩散 |
5.3 知识进化的网络分析 |
5.3.1 知识进化的网络模型界定 |
5.3.2 知识进化的网络节点 |
5.3.3 知识基因节点间的连接原理 |
5.4 知识进化的网络可视化分析 |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4.2 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 |
5.4.3 知识进化的网络路径 |
5.5 知识创新热点识别 |
5.5.1 知识DNA模型设计 |
5.5.2 知识基因聚类 |
5.5.3 知识DNA模型构建 |
5.5.4 知识基因热点的识别模型 |
5.5.5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热点计算过程 |
5.5.6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超网络分析 |
6.1 子网络构建 |
6.1.1 用户网络建模 |
6.1.2 知识文本网络建模 |
6.1.3 知识基因网络建模 |
6.2 不同子网络间映射关系 |
6.2.1 用户网络与知识文本网络 |
6.2.2 知识文本网络与知识基因网络 |
6.2.3 用户网络与知识基因网络 |
6.3 超网络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 |
6.3.1 超网络模型构建 |
6.3.2 案例分析思路 |
6.3.3 可视化图谱及结果讨论 |
6.4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机理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及策略 |
7.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 |
7.1.1 人机互动机制 |
7.1.2 知识创新热点预测机制 |
7.1.3 社区技术机制 |
7.1.4 知识协同创新激励机制 |
7.2 平台建设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
7.2.1 优化社区平台的功能性设计 |
7.2.2 社区规则制度的落实及完善 |
7.3 情境优化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
7.3.1 知识协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 |
7.3.2 社区知识服务功能的完善 |
7.4 用户协同参与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
7.4.1 引导高活跃度用户向核心创新用户转变 |
7.4.2 充分发挥核心创新用户的带动效应 |
7.4.3 提升社区用户的信息素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科技型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研究 ——以SZ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科技型企业创新研究 |
二、知识管理研究 |
三、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型企业创新及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科技型企业 |
二、科技型企业创新 |
三、知识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创新理论 |
二、知识管理理论 |
第三节 知识管理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
一、知识管理与科技型企业创新的关系 |
二、知识管理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支持 |
第三章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实践及价值审视 |
第一节 SZ企业简介 |
第二节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实践 |
一、硬环境下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实践 |
二、软环境下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实践 |
第三节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价值审视 |
一、知识管理是SZ企业创新的源泉 |
二、知识管理使SZ企业创新过程更加有序 |
三、知识管理使SZ企业创新过程更加有效 |
四、知识管理有助于降低SZ企业创新风险 |
五、知识管理有助于监控SZ企业创新反馈 |
第四章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面临主要问题 |
一、硬环境下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面临主要问题 |
二、软环境下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面临主要问题 |
第二节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知识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知识型管理人才缺乏 |
三、知识服务不到位 |
四、知识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五、隐性知识挖掘不够 |
六、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不完善 |
第五章 SZ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宏观层面 |
一、营造知识管理环境和氛围 |
二、培育高素质知识型管理者 |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二节 微观层面 |
一、改善知识管理硬环境 |
二、优化知识管理软环境 |
三、完善知识管理环节 |
四、强化知识服务能力 |
五、重视隐性知识挖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试论企业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知识创新研究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分析[J]. 郑景丽,王喜虹,李忆.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我国知识管理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 V的可视化视角[J]. 程强,崔代宇,刘怡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1(10)
- [3]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研发项目团队知识网络研究[D]. 米昌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4]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D]. 沙首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鹿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D]. 郗玉娟. 吉林大学, 2020(01)
- [7]档案业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研究[D]. 孙祥云. 安徽大学, 2020(07)
- [8]基于社会技术系统模型的沈飞研究所知识工程演化研究(案例型)[D]. 郑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D]. 任亮.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科技型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研究 ——以SZ企业为例[D]. 孙晶.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