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丘潜山无地震资料区滚动开发的实践与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江尚昆,王德英,孙哲,彭靖淞,赵弟江[1](2022)在《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文中研究说明近20余年来,渤海油田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储量持续高速增长,但近年来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勘探阶段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勘探阶段,其储量增长的特征、规律不同,勘探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数量、油气探明程度、探明速率、探井控制面积、储量增长曲线及其变化特征等多因素,指出渤海油田目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渤海油田储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浅层、中层和深层储量将逐渐呈差异化增长的特征:浅层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可能进入勘探高峰晚期阶段,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数量将逐渐减少,中小型油气田数量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在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同时,浅层应该加强中小型油气田的勘探,加强一体化勘探和油田内部挖潜,加强隐蔽油气藏勘探;中-深层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前期,储量将高速增长,将是推动渤海油田储量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领域,中-深层应该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主要目标,以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勘探成功率。
沈华,范炳达,王权,张以明,杨德相,郭惠平,王名巍[2](2021)在《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文中认为依托大量文献资料,以勘探认识突破、勘探思路转变、勘探技术进步为主线,精细剖析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发展过程,将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区域地质普查勘探(1955—1972年)、突出潜山油藏勘探(1973—1985年)、主攻古近系—新近系构造油藏勘探(1986—1999年)和加强岩性-地层油藏及隐蔽型潜山油气藏勘探(2000—2019年)4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勘探认识、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勘探重大发现以及储量的增长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潜山油气成藏认识与成藏模式引领了潜山领域的多轮勘探与持续发现,油气分布"互补性"、"洼槽聚油"等理论有效指导了岩性-地层油藏的勘探与规模发现,"区带优选-圈闭落实-油藏发现"评价技术有力支撑了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部署优化,深化了陆相湖盆断陷油气勘探发现规律认识,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黄建红[3](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勘探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发现了25个中小型常规油气田。近年来,勘探家们加大对柴达木盆地基岩的勘探力度,同时,在多个油气田的基岩层系见不同程度的工业油气流。2011年在阿尔金山前东段钻探的东坪1井,在基岩3159-3182m试气层段,6mm油嘴日产气11×104m3。继东坪1井之后,甩开部署了东坪3井,在E31、E32、E1+2、基岩层系试气均发现工业气流,其中基岩1856-1870m试气层段,5mm油嘴日产气3.6×104m3,东坪1井、东坪3井高产气流的发现,证实东坪地区基岩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未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重要区带。基岩油气藏具有产量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多个地质时代均有分布,因此,对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必将是今后勘探家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现基岩油气藏,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至今并未发现整装油气藏,尤其是基岩气藏。东坪气藏的发现填补了国内无基岩整装气藏的历史,更为今后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的基底结晶。东坪地区的基岩储层岩性复杂、既有岩浆岩、又有变质岩;孔隙结构多样,具有裂缝溶蚀孔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对基岩油气藏有发现,但却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性、储层特征、基岩纵向内部结构、成藏条件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东坪地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侵入岩浆岩类,主要为发育在东坪3井区的花岗岩,块状结构,岩石的颜色多为杂色和浅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类为变质岩,主要为发育在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为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石的颜色多为深灰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各种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等)组成。(2)基岩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可以很好的识别和划分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层,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由上至下可分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四个结构层。其中,半风化层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位置;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基岩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古气候、上覆沉积环境、岩性、断裂构造及古地貌的控制。(3)基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既有基质孔隙,也有裂缝孔隙;既有溶蚀孔隙,也有溶蚀裂缝;既有溶蚀孔洞,也有溶蚀缝洞等多种类型,东坪地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基岩风化壳裂缝分为溶蚀裂缝、风化裂缝、片理裂缝和节理裂缝。基岩溶蚀孔隙主要有晶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高,易发生溶蚀,发育大量的晶肉溶孔,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半风化层溶蚀带顶部。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能好,溶孔和裂缝发育,占34.8%,Ⅱ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中等,溶孔和裂缝较发育,占56.5%,Ⅲ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较差,溶孔和裂缝不发育,分布相对较少,占8.7%。(4)提出了基岩气藏评价标准,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可划分s为I、II、III类,I类储层为好储层,裂缝-孔洞发育,岩性为片麻岩,基质孔隙度大于4%,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产量大于10×104m3;II类储层储层为中等储层,裂缝-孔洞较发育,岩性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基质孔隙度2-4%,主要分布在构造腰部,产量小于10×104m3;III类储层储层为较差储层,裂缝溶孔不发育,岩性为花岗岩,基质孔隙度1-2%,主要分布在构造边部有油气显示。研究区以II类为主,I类较少,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下部多为III类。(5)东坪气田为构造控制的裂缝型气藏,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一是东坪地区主要发育坪东和牛东侏罗系两大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气源岩;二是储层发育,半风化层是基岩最主要的储集层段,储层厚度较大,内部微孔、裂缝发育,渗透性较好,可形成高产气层;三是有良好的盖层,半风化层顶部的土壤层和残积层是直接盖层,路乐河组底砾岩之上沉积的近百米的含膏质泥岩层是区域性盖层;四是运移条件好,基岩气藏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坪东断层是东坪气藏最重要的输导体系,是沟通油源的桥梁,第三系地层底界的区域不整合面对油气向东坪构造运移聚集至关重要。(6)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认为东坪地区油气的运移特点是侏罗系烃源岩所生高成熟油气沿源岩断裂作垂向运移,然后沿不整合面作横向运移,首先在东坪1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然后再沿不整合面向东坪3井区调整运移,并在该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
何登发,崔永谦,张煜颖,单帅强,肖阳,张传宝,周从安,高园[4](2017)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潜山的构造成因类型》文中指出冀中坳陷的潜山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解剖潜山的地质结构、揭示潜山的成因机制是深化油气勘探领域的认识、深入分析潜山构造演化的关键。本文在覆盖全坳陷高精度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数百口深探井系统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构造解析方法,深入研究了潜山的地层系统、断裂构造与构造演化特征,提出了潜山成因分类的新方案。研究表明,冀中坳陷的潜山经历了前中生代建造形成、侏罗纪晚期挤压、白垩纪-古近纪多幕伸展断陷与新近纪-第四纪沉陷埋藏的形成过程;依据潜山发育的构造位置、构造变形特点与伸展变形的强度,将潜山划分为14种基本的成因类型;受控于长期演化及内外地质营力的联合作用,潜山多具有复合成因,在平面上不同成因类型的潜山带有规律地出现,主要有掀斜断块-高凸起型、反向断阶型、同向断阶-高凸起型、横向背斜或转换凸起-反转斜坡型、高凸起型-伸展外来断块型-反转斜坡型、高凸起型-双向旋转型-高凸起型、掀斜断块-变质核杂岩型等7种组合类型。其中,反向掀斜断块型、高凸起型、断阶型、反转型斜坡、外来断块型等成因类型的潜山因源-储组合、成山与成藏时期匹配而含油气性较好。冀中坳陷的潜山油气资源丰富,上述潜山成因分类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剖析潜山的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分布规律。
王莉[5](2017)在《雁翎—长洋淀地区潜山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提出雁翎-长洋淀潜山带位于饶阳凹陷北部,任丘油田以西,是潜山领域勘探的重要区带。本文以潜山勘探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的潜山成藏条件进行深入研究,搞清潜山成藏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构建潜山成藏模式,预测有利区域,从而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和构造演化研究表明,雁翎-长洋淀地区发育三期断裂系统,即早期发育后期衰减断裂系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系统及中晚期发育的断裂系统。潜山形成经历了早期的潜山形成期、中期的潜山埋藏期和晚期的潜山稳定期三个演化阶段,形成了潜山头、潜山内幕、潜山坡等潜山圈闭类型。地层对比和追踪表明潜山地层分布具有西南老、东北新的特点,即雁翎潜山淀8任97一线西南,潜山顶地层为Jxw,向北潜山地层为Qn、∈、O、∈。在平面上各层系接触关系主要有断层接触和地层剥蚀接触两种方式,形成了五套有利储盖组合。成藏综合研究表明,断裂的阶段性活动、鄚州-任西洼槽Es3及Es4+Ek深层油气资源、潜山风化壳和内幕地层储集性能、第三系区域性盖层封闭能力构成了潜山成藏动力系统的四要素。油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油源与侧向对接条件是深潜山油气藏成藏的关键;北东向断层与北西向断层共同控制潜山高点及油气富集;有效的侧向封堵控制潜山圈闭成藏;裂缝发育程度及储集性能控制潜山含油性。根据不同的成藏要素组合构建了五种成藏模式,即雾迷山“古储古堵”潜山头油藏模式、雾迷山“古储新堵”潜山头油藏模式、雾迷山“古储古堵”潜山内幕油藏模式及奥陶系层状山内幕油藏模式、寒武系楔状体潜山地层油藏模式。根据潜山断裂、储层、油源研究成果以及对该区油气富集规律、成藏主控因素、钻探情况等对本区潜山成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长洋淀潜山带是深化潜山风化壳圈闭和潜山内幕圈闭勘探的有利区域,雁翎潜山坡是寻找寒武系楔状体潜山地层圈闭的有利区域。
吴晨林[6](2016)在《饶阳凹陷马西地区油气富集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马西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东北部,走向北东向。主要包括马西洼槽、南马庄潜山构造带、八里庄潜山构造带、任丘潜山构造带。区内主要发育沙一下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具有馆陶组、东一段、东二段、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潜山等多套储集层和储盖组合。富油气凹陷全凹陷或凹陷主体三维地震连片采集处理解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马西地区自1975年发现任丘古潜山油藏后,经过潜山和新生代构造油藏的规模勘探,勘探难度日渐增大,勘探发现越来越少。针对研究区内仍存在着的一些疑难问题,例如洼槽区储层发育、油源条件好、封盖层保存有利,具备较好的成藏条件,近几年在沙二段的勘探获得成效,但深层的沙三和在其之上的东营组、沙一段还存在着砂体分布不明确,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马西地区的勘探步伐,本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立足资源基础,剖析勘探现状,明确领域潜力。针对不同领域开展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明确制约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关键地质因素。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沉积研究表明,马西地区沙二、三时期,以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发育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的砂体类型,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2)通过对已知油藏的研究,明确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潜山带的不整合面、斜坡带的鼻状低隆,浅层构造的通源断裂带是优势油气运移通道;(3)构建了洼槽带源内型反向断块油藏模式、任东斜坡带源内型地层岩性成藏模式、南马庄斜坡带源外型斜坡地层岩性成藏模式。研究认识应用于勘探实践,在马西地区的主洼槽带、洼缘的南马庄斜坡带和任东斜坡带连续取得油气发现,整体部署钻探24口井,有15口井获工业油流,初步形成了一个五千万吨级储量接替区。
刘增涛[7](2015)在《辽河油田胜601-沈630井区变质岩潜山裂缝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民屯凹陷胜601---沈630井区太古界潜山为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主要勘探增储及产能接替区块,由于变质岩潜山非均质性强,对于裂缝精细刻画缺少有效的手段,是制约该潜山带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该区的裂缝精细刻画急待解决三大问题:问题一:储层岩性识别及分布认识不清,导致优势岩性裂缝发育区很难确定;问题二:部分井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试采不符,测井裂缝识别标准不统一;问题三:没有形成针变质岩潜山,井震结合的裂缝预测配套技术体系。鉴于此,本文中针对胜601-沈630潜山带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从单井测井裂缝评价及岩性识别入手,确定单井裂缝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井震结合、动静结合、由已知到未知“的思路开展裂缝空间展布特征精细描述。重点开展了三项研究:一是储层岩性识别与评价研究,建立区域内测井资料岩性识别标准,对区域内岩性进行识别,确定优势岩性裂缝发育区;二是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研究,充分利用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进行裂缝识别,建立潜山储层常规及成像测井定性及定量识别的标准,为下步裂缝预测研究奠定基础;三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落实目标区储层裂缝展布特征,重点通过非线性神经网络、蚂蚁体分析等技术的联合应用,多手段、多角度预测胜601-沈630井区裂缝的分布规律,解决单一方法预测的缺陷和局限,提高研究精度。通过本次研究的开展形成了针对裂缝性油藏“测井评价技术、裂缝地质建模技术、叠后地震处理技术及裂缝精细描述技术”相结合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精细刻画了研究区裂缝空间展布特征,提出了针对裂缝性储层分类、分区评价新标准,确定了裂缝集中发育区。其中Ⅰ类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沈630井区的中南部至东胜堡潜山呈环状分布带;Ⅱ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沈630井区的东侧相对低部位,范围较小;胜601井区的北侧以ⅢⅡ、Ⅳ裂缝发育区为主。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方法对其它变质岩潜山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秦自耕[8](2015)在《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油勘探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重点含油区普遍受地形地貌及环境影响,地质情况极其复杂,而常规地震勘探预测技术仅能发现构造变异带上的大、中裂缝及厚储层发育区,不能准确预测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油气藏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山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为该区油气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鉴于我国油气勘探的窘迫现状和山地勘探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托于《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重大专项现场先导试验,通过对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剖析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对薄层及微、小裂缝预测精度不高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针对薄储层预测、微小裂缝识别、河道砂精细刻画的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规范和综合预测技术。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针对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提出川中盆地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并从采集仪器、激发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建立、数据处理与解释等环节,对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改进,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的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通过实际资料品质和新旧资料数据处理与解释成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提高道炮密度和单井、小药量激发,小面元单个数字检波器不组合接收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具有更高的纵、横向分辨率,特别是对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预测,具有更好的应用潜能。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与创新:(1)针对复杂山地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了一套针对山地特殊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的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规范,可极大提高山地地震勘探的纵、横向分辨率,特别是对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预测难题,具有更好的应用潜能。(2)通过川中公115H井区资料对比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能够清晰的描述川中盆地复杂的三维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针对山地环境的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方法的有效性,具有在山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能。(3)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的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本文作为国内首个超万道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能够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石油勘探提供有利的支撑,同时,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密度三维油气勘探,特别是山地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杨景勇[9](2011)在《兴隆台潜山带内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试验等资料,对兴隆台潜山带内幕地层、结构、储集条件、运移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兴隆台潜山带内幕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进而指导辽河坳陷下步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内幕地层研究:①太古宇潜山由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变质岩可分为三大类25种,岩浆岩可分为三大类8种;②实现了潜山主要岩性测井曲线标定,认识到潜山内幕的多种岩性在纵向上成层状或似层状排列;③首次通过锆石定年技术,确定了潜山变质岩形成时期为新太古代,侵入岩侵入时期主要为晚三叠世。2.结构特征及成因研究:①建立了兴隆台潜山带太古界和中生界双元多层结构,提出了兴隆台潜山内幕结构为逆冲推覆成因;②构造演化研究过程中首次引入了锆石同位素测年技术、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技术;③兴隆台潜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晚三叠世,主要是由于受到中生代印支期构造运动产生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的。3.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①受多期构造运动的作用,兴隆台潜山带整体裂缝十分发育,其主要形成时期为东营期;②裂缝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构造应力场、岩性、局部构造的性质和规模三方面的因素控制;③岩石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不同岩性的变质岩形成裂缝的难易程度不同,裂缝发育随着暗色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形成储层具有优势岩性序列;④纵向上形成了以岩性为主导因素,以致密隔层为遮挡,以内幕裂缝体系为储集空间的储盖组合;⑤潜山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发育的大规模断层,使得烃源岩直接与潜山接触,形成了东、南、西、北多方向、大尺度的供油窗口;⑥大规模断层与区域不整合面和多期次裂缝,构成了复式油气运移通道,为内幕成藏提供了条件;⑦创建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模式。4.以本论文研究成果为指导,勘探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效果:①部署探井11口,完钻探井7口,均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其中兴古12等4口井获得高产油气流;②突破了太古界潜山高点控油的认识,油气在潜山低部位同样富集;③突破了潜山带2700米出油底界的认识,将其拓展至4700m;④兴隆台潜山带累计上报三级储量2.4×108t形成了亿吨级规模储量,为该领域实现年产原油100万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忠玉[10](2011)在《冀中坳陷蠡县斜坡北段沙河街组储层分布与油气聚集》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针对蠡县斜坡北段沙河街组砂泥岩薄互层油藏难识别的特点,利用研究区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以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地震和地质一体化综合研究手段,对研究区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油气聚集进行综合研究,寻找有利储层和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三维保幅宽频高分辨率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波组信息丰富度。利用多种方法精细标定,储层二级精细标定和连井对比标定,在构造解析指导下进行全三维解释,分析构造样式和构造特征。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沙河街组可划分为七个四级层序,SQ7相当于沙一下段,对应湖浸体系域,发育沙一下尾砂岩有利砂体;SQ6相当于沙二段,对应低位体系域;SQ5相当于沙三上亚段,对应高位体系域,发育Es3Ⅰ砂组和Es3Ⅱ砂组有利砂体。研究区以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沙一下亚段主要储集体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滩坝砂体,砂体在平面上呈椭圆状连片分布,由多期的朵状砂体叠加而成;沙三上亚段主要储集体在研究区形成四个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砂体呈北西-东南向条带状分布。研究区储层为低渗储层,综合地震、测井、地质等资料,利用储层特征反演可有效地预测储层的岩性和物性的分布特征,反演的自然电位拟波阻抗数据体能够反映渗透性砂岩的分布特征。研究区砂岩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表现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溶解作用是改善研究区储层孔渗性的最重要的成岩作用。Es1下为中孔低渗透储层,Es3上为低孔低渗透储层。研究区沙河街组发育三套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主要通过骨架砂体、断层及裂缝、不整合界面以及复合输导体系向蠡县斜坡方向运移,构造和砂体分布对油气富集起着良好的控制作用。综合构造、沉积相和砂体分布等成果,结合油气聚集规律,圈定有利区带。
二、任丘潜山无地震资料区滚动开发的实践与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任丘潜山无地震资料区滚动开发的实践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勘探阶段划分方法 |
(1)勘探早期阶段 |
(2)勘探高峰早期阶段 |
(3)勘探高峰晚期阶段 |
(4)勘探萎缩阶段 |
2 渤海油田勘探阶段及其特征 |
2.1 勘探早期阶段(1966-1991年) |
(1)以凸起潜山为主的摸索时期 |
(2)以古近系为主的勘探时期 |
2.2 勘探高峰早期阶段(1992年至今) |
(1)以新近系为主的勘探时期 |
(2)多层系立体勘探时期 |
(3)精细勘探时期 |
3 储量增长潜力分析 |
3.1 浅层油气勘探 |
3.2 中-深层油气勘探 |
4 结束语 |
(2)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勘探历程 |
2.1 区域地质普查勘探阶段(1955—1972年) |
2.2 突出潜山油藏勘探阶段(1973—1985年) |
2.3 主攻古近系—新近系构造油藏勘探阶段(1986—1 9 9 9 年) |
2.3.1 新生界老区新带新发现 |
2.3.2 天然气勘探新发展 |
2.4 加强岩性-地层油藏及隐蔽型潜山油气藏勘探阶段(2000—2019年) |
2.4.1 岩性-地层油藏勘探成效显着 |
2.4.2 潜山油气藏连获发现 |
3 勘探启示 |
3.1 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引领勘探与持续发现 |
3.2 成藏理论指导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与发现 |
3.3 新勘探技术支撑岩性-地层油藏勘探部署优化 |
4 结语 |
(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岩油气藏定义及其类型 |
1.2.2 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
1.2.3 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断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2 构造发育史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第3章 东坪地区基岩岩性特征及识别模式 |
3.1 基岩岩石学特征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变质岩特征 |
3.2 东坪地区及邻井岩浆活动时期 |
3.3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 |
3.3.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 |
3.3.2 电成像识别 |
3.3.3 自然伽玛能谱识别 |
3.3.4 ECS测井识别 |
3.3.5 识别模式建立 |
3.3.6 基岩岩性分布特征 |
第4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 |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特征 |
4.1.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模式建立 |
4.1.2 测井响应特征 |
4.1.3 地震响应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基岩风化壳厚度与影响因素 |
4.2.1 风化壳厚度 |
4.2.2 风化壳厚度影响因素 |
4.3 风化壳发育模式 |
第5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裂缝特征 |
5.1.2 孔隙特征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物性特征 |
5.3.1 孔渗特征 |
5.3.2 基岩风化壳与孔隙度纵向分布 |
5.4 风化壳的再成岩作用 |
5.5 基岩储层流体特征 |
5.6 储层分类评价 |
5.6.1 基岩储层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
5.6.2 储集层评价 |
第6章 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
6.1 基岩油气藏特征 |
6.1.1 基岩气藏特征 |
6.1.2 油气分布特征 |
6.2 基岩油气藏成藏规律 |
6.2.1 生、储、盖的良好配置成藏基础 |
6.2.2 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保障 |
6.2.3 优越的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根本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潜山的构造成因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 |
2.2 潜山地层系统 |
3 潜山成因类型 |
3.1 潜山发育与分布特征 |
3.1.1 断裂展布及其对潜山发育的控制 |
3.1.2 地层结构及其分布特征 |
3.1.3 潜山构造带划分及特征 |
3.2 潜山分类及其成因类型 |
3.2.1 潜山的成因分类 |
3.2.2 潜山的成因类型 |
3.2.2. 1 掀斜断块型 |
3.2.2. 2 断阶型 (多米诺型) |
(1) 深西潜山带———同向叠瓦断阶 |
(2) 肃宁潜山———反向叠瓦断阶 |
3.2.2. 3 地垒型 |
3.2.2. 4 转换凸起型 |
3.2.2. 5 伸展外来断块型 |
3.2.2. 6 逆牵引背斜型 |
3.2.2. 7 横向背斜型 |
3.2.2. 8 挤压背斜型 |
3.2.2. 9 双向旋转型 |
3.2.2.10反转斜坡型 |
3.2.2.11高凸起型 |
3.2.2.12褶皱型 |
3.2.2.13冲断构造型 |
3.2.2.14变质核杂岩型 |
3.3 潜山的复合成因及其组合特点 |
3.3.1 潜山的复合成因 |
3.3.2 潜山的组合特点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潜山分类的合理性 |
4.1.2 不同成因类型潜山的含油气性 |
4.2 结论 |
(5)雁翎—长洋淀地区潜山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区勘探概况 |
0.3.1 潜山勘探历程 |
0.3.2 潜山勘探现状 |
0.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4.1 研究内容 |
0.4.2 技术路线 |
0.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特征 |
1.1.1 构造特征 |
1.1.2 潜山构造发育史 |
1.2 地层特征 |
第二章 油气成藏条件 |
2.1 生烃条件及油气来源 |
2.1.1 生烃能力及原油特征 |
2.1.2 油源对比研究 |
2.2 构造条件 |
2.2.1 构造精细解释 |
2.2.2 断裂特征 |
2.3 储集条件 |
2.3.1 岩石学特征 |
2.3.2 储集层特征 |
2.4 潜山成藏动力系统要素 |
2.4.1 断裂活动性 |
2.4.2 深层油气资源 |
2.4.3 储集空间要素 |
2.4.4 盖层封闭能力 |
2.5 潜山运移通道 |
2.6 潜山成藏时空配置关系 |
2.7 有利储盖组合 |
第三章 潜山油藏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
3.1 潜山油藏成藏模式 |
3.2 潜山成藏主控因素 |
第四章 潜力分析及油气有利区带预测 |
4.1 潜力分析 |
4.1.1 剩余油气资源丰富 |
4.1.2 潜山及潜山内幕圈闭类型丰富 |
4.1.3 低幅度深潜山油藏灌满程度较高 |
4.2 有利区带预测 |
4.2.1 长洋淀潜山带 |
4.2.2 雁翎潜山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饶阳凹陷马西地区油气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认识 |
2 基本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3 烃源层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生储盖组合 |
3 油藏基本地质特征 |
3.1 油气藏类型 |
3.2 成藏类型划分 |
4 油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
4.1 油藏主控因素及油藏演化史 |
4.2 油气富集规律 |
5 主要勘探方向与有利区带评价 |
5.1 勘探潜力 |
5.2 有利区带评价 |
5.3 勘探方向及领域 |
6 结论 |
7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7)辽河油田胜601-沈630井区变质岩潜山裂缝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2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3.1 潜山岩性特征 |
2.3.2 储层的微观特征 |
2.3.3 油藏类型 |
3 测井岩性识别研究 |
3.1 测井岩性归类 |
3.2 测井定性识别岩性 |
3.3 岩性与储层发育程度的关系 |
4 测井裂缝识别研究 |
4.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 |
4.2 成像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性储层 |
4.3 潜山储层的划分 |
5 裂缝预测研究 |
5.1 非线性神经网络裂缝预测 |
5.1.1 油藏精细地质建模 |
5.1.2 三维裂缝模型 |
5.1.3 裂缝建模研究 |
5.1.4 胜601---沈630井区裂缝分布规律 |
5.2 蚂蚁体裂缝预测研究 |
5.2.1 蚂蚁体数据提取 |
5.2.2 蚂蚁体数据分析 |
5.2.3 裂缝发育特征描述 |
5.3 裂缝综合分析 |
5.3.1 裂缝发育特征分析 |
5.3.2 裂缝综合评价 |
6 结论 |
6.1 取得主要认识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高密度地震勘探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高密度地震勘探国内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要点 |
2.1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基础理论 |
2.1.1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定义 |
2.1.2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特征 |
2.2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难点 |
2.2.1 山地地形条件恶劣 |
2.2.2 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
2.2.3 山地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多而复杂 |
2.3 UinQ高密度地震勘探系统简介 |
2.3.1 UniQ系统概述 |
2.3.2 系统组成 |
2.3.3 主要技术特点 |
2.4 小结 |
第3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勘探激发与接收关键技术 |
3.1 山地震源选择与参数的优化 |
3.1.1 山地震源类型 |
3.1.2 山地炸药震源关键技术分析 |
3.2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接收参数设计与优化 |
3.2.1 检波器的类型选择 |
3.2.2 检波器的埋置条件 |
3.2.3 山地对检波器参数影响与优化选择 |
3.2.4 山地组合检波与单点单检波器接收 |
3.3 小结 |
第4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关键技术 |
4.1 山地三维观测系统类型 |
4.2 山地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
4.2.1 最高保护频率 |
4.2.2 最大炮检距 |
4.2.3 最小炮检距(偏移距) |
4.2.4 道间距 |
4.2.5 排列长度与记录长度 |
4.2.6 覆盖次数 |
4.3 山地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优化 |
4.3.1 叠前储层预测对地震数据质量的要求 |
4.3.2 基于干扰波特征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 |
4.3.3 山地高密度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步骤与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公 115H井区山地高密度三维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来源 |
5.1.2 工区概况 |
5.1.3 地质概况 |
5.1.4 主要障碍及干扰 |
5.1.5 地质任务 |
5.2 任务难点与研究思路 |
5.2.1 任务难点 |
5.2.2 解决思路 |
5.3 针对性方案设计与参数论证 |
5.3.1 原始资料分析 |
5.3.2 地球物理模型 |
5.3.3 面元分析 |
5.3.4 最大炮检距选择 |
5.3.5 线距选择 |
5.3.6 观测系统 |
5.3.7 井深试验 |
5.3.8 药量试验 |
5.4 施工难点与主要对策 |
5.4.1 施工中的难点 |
5.4.2 针对性技术措施 |
5.4.3 针对性施工参数 |
5.5 质量控制 |
5.5.1 确保炮检关系正确 |
5.5.2 外界干扰控制 |
5.6 采集资料效果分析 |
5.6.1 采集单炮质量分析 |
5.6.2 新老单跑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分析 |
6.1 原始地震资料分析 |
6.1.1 老资料品质分析 |
6.1.2 高密度资料特点分析 |
6.1.3 能量分析 |
6.1.4 频率分析 |
6.1.5 静校正分析 |
6.2 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及主要参数 |
6.3 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 |
6.4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兴隆台潜山带内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概况 |
1.2 区域基岩地层 |
1.2.1 太古界-下元古界 |
1.2.2 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 |
1.2.3 中生界 |
1.2.4 新生界 |
1.3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1.3.1 中朝准地台结晶基底的形成(Ar-Pt_1) |
1.3.2 准地台沉积盖层的形成和演化(Pt_(2-3)-Pz) |
1.3.3 准地台的破坏和改造阶段(Mz-Kz) |
第二章 兴隆台潜山带构造特征与演化 |
2.1 地层特征 |
2.1.1 太古界 |
2.1.2 中生界 |
2.1.3 新生界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1 潜山带构造特征 |
2.2.2 潜山带的构造演化 |
第三章 潜山储层特征与评价 |
3.1 储层特征 |
3.1.1 太古界储层特征 |
3.1.2 中生界储层特征 |
3.2 裂缝储层识别与评价 |
3.2.1 岩心裂缝的描述分析 |
3.2.2 裂缝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
3.2.3 潜山裂缝储层控制因素 |
3.2.4 裂缝综合预测评价 |
第四章 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
4.1 兴隆台潜山带油气成藏条件 |
4.2 兴隆台潜山带成藏模式 |
4.2.1 油气藏类型 |
4.2.2 兴隆台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第五章 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成效与下步勘探方向 |
5.1 勘探成效 |
5.1.1 马圈子低潜山勘探 |
5.1.2 兴隆台潜山勘探 |
5.2 下步勘探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冀中坳陷蠡县斜坡北段沙河街组储层分布与油气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1.7 创新点 |
2 地质概况 |
2.1 工区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3 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 |
3.1 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
3.2 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
3.3 处理应用效果 |
4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研究方法 |
4.2 层序地层划分 |
4.3 层序对比 |
5 构造特征 |
5.1 井震结合分级标定 |
5.2 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 |
5.3 构造特征 |
6 沉积相分析 |
6.1 沉积相特征的识别 |
6.2 沉积相划分 |
6.3 沉积相平面展布 |
7 储层研究 |
7.1 地震反演方法和软件优选 |
7.2 岩电特征分析 |
7.3 储层特征曲线重构 |
7.4 储层特征反演 |
7.5 渗透性砂体分布特征 |
7.6 储层储集性分析 |
8 油气聚集 |
8.1 烃源岩特征 |
8.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8.3 油气输导体系 |
8.4 油气成藏类型和聚集模式 |
8.5 油气聚集规律 |
8.6 含油砂体的连通对比分析 |
8.7 有利区带预测 |
9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作者简介 |
2.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任丘潜山无地震资料区滚动开发的实践与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J]. 江尚昆,王德英,孙哲,彭靖淞,赵弟江. 海洋地质前沿, 2022(02)
- [2]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J]. 沈华,范炳达,王权,张以明,杨德相,郭惠平,王名巍. 新疆石油地质, 2021(03)
- [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D]. 黄建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4]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潜山的构造成因类型[J]. 何登发,崔永谦,张煜颖,单帅强,肖阳,张传宝,周从安,高园. 岩石学报, 2017(04)
- [5]雁翎—长洋淀地区潜山成藏条件研究[D]. 王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6]饶阳凹陷马西地区油气富集规律[D]. 吴晨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12)
- [7]辽河油田胜601-沈630井区变质岩潜山裂缝预测研究[D]. 刘增涛. 浙江大学, 2015(06)
- [8]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D]. 秦自耕.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9]兴隆台潜山带内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景勇.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10]冀中坳陷蠡县斜坡北段沙河街组储层分布与油气聚集[D]. 曾忠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