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组织管理重构与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家田[2](2021)在《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工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是应对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解决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确定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及其能力结构是什么。第二,培养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有哪些?第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上述问题,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国外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国内的职业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并调研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构建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根据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培养和竞赛培养三条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路径下影响因素作用进行分析。企业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不足;竞赛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较快,但技能人才培养的受益面相对较窄,对资源的需求度却相对较高;校企合作培养路径能够满足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要求,但存在培养主体相对独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缺乏职业素质培养等情况。根据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现状,结合培养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类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终身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竞赛培养路径的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专业兴趣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多层次技能竞赛,提高竞赛资源的转化及受众面,提升以赛促学的效果。根据企业培养路径现状,结合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机制类因素,通过完善企业培养机制和培训资源,提升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杨锋林[3](2021)在《我国企业面向先进制造技术的赶超时机选择研究》文中指出
肖静华,吴小龙,谢康,吴瑶[4](2021)在《信息技术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美的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纵向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发达国家从大规模制造到智能制造的渐进发展不同,中国制造呈现出短时间跨越式战略变革的特征,但现有研究对中国制造如何实现跨越式战略变革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通过对美的集团2011~2018年从大规模制造到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数字化补课和智能化创新构成中国企业从大规模制造到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的两个关键阶段,前一阶段主要通过数字化加速学习机制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到数字化管理的能力跨越,后一阶段主要通过数字化重构学习机制实现从工业化到智能化的体系跨越。通过信息技术驱动双跨越的战略变革,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由此提出在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不平衡情境下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的理论模型,不仅对战略变革和组织学习两个领域形成理论推进,而且可为国家智能制造的政策制定和企业智能制造的变革实践提供管理启示。
李斌[5](2020)在《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需要崭新的企业转型理论予以支撑。企业转型并非华丽转身,而是一场不断遭遇革命性的断裂并回应以融合性续造的历史进程。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变革、产业变迁的高度,才能深刻鉴别和诠释数字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有规律。当前,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正深刻改变着汽车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数字化为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深化改革注入新的魂灵,使数字化转型成为面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抉择。新的数字化时代已然开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将随之深入至汽车工业体系各个关键环节,从而开启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产品、服务模式变革之端;以资本投入等传统要素驱动模式,必将被数字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所取代。从创新驱动模式选择的角度看,德、美、中由于国情与工业基础不同,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国汽车工业走两化融合产业发展道路成为历史必然;数字化对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具有革命性推动作用。数字化是转型的动力之基础,活力之源泉;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区别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建构逻辑,数字化转型建构是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产业发展导向,将产业融合与企业数字平台建设为企业内外支撑机制,能更好顺应数字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创数字化蓝海实现转型之绩效目标。本研究在梳理发达国家及国内数字化转型理论要点基础上,结合国情探讨当代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以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经典理论为基础,以“PEST”、“五力模型”以及“微笑曲线”等为主要分析方法,对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源起、路径、目标等进行系统归纳与重点剖析。特别针对交易费用等诸多涉及企业发展的本质问题进行阐释,打开了数字化转型的“黑箱”。并试图从产业发展规律视角,工业革命与制造模式演进、产业融合与企业转型、模式选择与转型实现路径等关系进行系统解析。据此,创新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演进的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路径。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层面,通过案例研究给出了企业数字转型建构方略、实现框架。着重论述两化融合一个管理体系,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突破口。从战略层、管理层、技术层三个层面,加强新型能力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型过程中强化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变革、技术能力革新、商业模式转变等四个方面;终以主营业务收入等考评数字化转型的绩效,并针对性的给出对策建议。力求既立足于学术研究前沿,又紧贴中国大型汽车企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力图做到‘融合贯通’、‘推陈出新’。继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乃至对推动当代中国汽车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邵博[6](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为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发展我国工业体系的重心。在2019年我国启动了第四批“绿色示范工厂”认证,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初步形成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共进发展的格局。但当前,我国制造行业整体仍处在全球价值链链中低端区域,存在大而不强、发展不均衡、依赖于粗放型发展模式等问题,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仍面临综合实力弱,绿色创新能力较差的困境。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以开放式创新为主导绿色创新模式将成为实现制造业绿色、开放、创新发展的关键。现今新型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针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在动态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中构建合适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水平迅速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文在回顾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理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等相关研究成果后,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运作过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的特点与动因,明确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阶段,为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研究框架建立基础。通过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的分析后,明确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特征,选择出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状态参量和决策参量,深入探讨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各阶段特征以及演进规律。在对互补资源、知识管理能力、网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政策支持五个状态参量进一步剖析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识别体系,采用2011-2016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出互补资源与网络能力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两个序参量。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方面,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设计出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构建了其运作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方法验证了此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创新网络集成角度构建出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以及融合式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对其运行机理展开深入研究;以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的绿色研发、绿色制造、绿色营销模式以及绿色服务四个创新过程角度设计出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剖析。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面,运用系统有序度测算方法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设计出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法。采用2011-2016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判别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和整合策略。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方面,依照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根据三种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理,分别设计出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为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建议。本研究从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入手,构建了三种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出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案,并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的保障策略,有利于丰富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等理论体系,为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开放、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赵刚[7](2020)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先后提出,世界各国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而高端装备制造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发展制造业争先抢占的制高点。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众多因素都一定程度影响其智能化发展。这些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且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影响路径往往决定着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选取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机理模型,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首先,本文界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和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框架。在梳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界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和形式。从创新理论、数字经济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对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因素进行解析,分析创新、数字化和传统资源等三个层面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框架。其次,识别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国家工信部颁布的2015年至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名单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选择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开放式编码等具体流程,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各层次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故事线,识别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再次,分别研究了各类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一是研究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对创新层面各因素的内涵进行解析,分析提出了创新柔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因素。提出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相关假设,并引入和探讨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归纳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构建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基于国内外相对成熟量表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据,验证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二是研究数字化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在解析数字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数据采集分析能力、运营方式平台化能力、生产过程数字化能力等数字化因素,将不同数字化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纳入演化博弈框架中,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探析数字化因素影响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演化趋势与稳定条件,分析了数字化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方法明确并归纳了数字化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三是研究传统资源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在解析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智能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智能设备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相关假设和作用机理。构建传统资源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计量模型,并利用统计数据验证传统资源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四是研究了关键影响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将各类关键影响因素放入一个研究框架内进行研究,构建关键影响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模型,分析综合作用机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综合作用机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讨论。最后,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措施及政策建议。依据创新、数字化和传统资源等关键影响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结合国内外智能化转型的成功模式及经验,分别从创新、数字化和资源保障等角度提出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进而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
王媛媛[8](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提出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刘淑萍[9](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林炜翰[10](2019)在《C塑料制品公司智能制造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依靠人工成本优势得到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开始面临人工成本上涨、竞争加剧、产业升级等各种问题。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解决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实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企业着力探索的问题。本文以C塑料制品公司实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项目为案例,通过分析C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现状及发展态势、实施目标,研究其智能制造实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以同行业企业转型智能制造的发展经验为借鉴,从非技术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C公司智能制造实施策略的建议。非技术层面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人力资源、资金、产业链等角度;技术层面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为智能制造载体,来探讨如何实现产品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为推进C公司智能制造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也为其他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探索多维度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二、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组织管理重构与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组织管理重构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及高技能人才 |
2.1 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汽车制造业现状及高技能人才需求 |
2.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1 资格框架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 |
3.2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
3.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1 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
4.2 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3 竞赛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4 岗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
5.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
5.3 提高大赛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
5.4 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信息技术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美的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纵向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战略变革与技术范式转变 |
1. 战略变革 |
2. 技术范式转变 |
(二)信息技术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方法选择 |
(二)样本选择 |
(三)数据收集 |
(四)数据分析与编码策略 |
四、研究发现 |
(一)变革前特征:管理基础薄弱 |
(二)智能制造变革过程 |
1. 数字化补课阶段 |
2. 智能化创新阶段 |
(三)变革后特征:企业形态转变 |
五、讨论 |
(一)双跨越的战略变革 |
(二)信息技术对组织学习的作用机制 |
1. 数字化加速学习机制 |
2. 数字化重构学习机制 |
六、研究贡献、局限与展望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5)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综述 |
1.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本研究的论文架构 |
1.5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 |
2.1.1 企业转型 |
2.1.2 两化融合 |
2.1.3 产业融合 |
2.1.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2.1.5 价值链理论 |
2.1.6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 工业革命与汽车制造模式的演进 |
2.2.1 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
2.2.2 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制造模式的演进 |
第3章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转型的整体环境与转型动因分析 |
3.1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大市场环境格局与现状 |
3.1.1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定义 |
3.1.2 汽车制造企业的宏观环境-PEST图解分析 |
3.2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产业生命周期困境 |
3.2.1 汽车产业生命周期-四阶段分析 |
3.2.2 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业绩-图表分析 |
3.3 转型共性问题的凸显-动因层次分析 |
3.3.1 企业转型外部动因 |
3.3.2 企业转型内部动因 |
第4章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与转型路径 |
4.1 企业数字化本质与路径创新的深层次关系解析 |
4.1.1 数字化与交易费用的实质关系 |
4.1.2 数字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关联 |
4.1.3 数字化创新与转型路径的本质关系 |
4.2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核心问题 |
4.2.1 数字化技术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
4.2.2 数字时代产业发展规律对转型路径的影响与形成 |
4.2.3 基于数字化技术演进的汽车制造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第5章 一汽集团数字化工业服务转型升级实践案例研究 |
5.1 集团概况 |
5.1.1 一汽集团概况 |
5.1.2 一汽集团现状 |
5.2 集团数字化转型分析 |
5.2.1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5.2.2 SWOT分析矩阵 |
5.3 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规划(策划) |
5.3.1 战略层策划 |
5.3.2 管理层策划 |
5.3.3 技术层策划 |
5.4 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步骤(过程) |
5.4.1 组织机构优化 |
5.4.2 业务流程变革 |
5.4.3 技术能力革新 |
5.4.4 商业模式转变 |
5.5 集团数字化转型成效(评价) |
5.5.1 主营收入增长率 |
5.5.2 研发投入比 |
5.5.3 产品附加值 |
5.5.4 业绩指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分析及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框架 |
2.1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概念界定 |
2.1.1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要素 |
2.1.2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结构 |
2.1.3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功能 |
2.2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运作分析 |
2.2.1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维度 |
2.2.2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群落运作分析 |
2.2.3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链运作分析 |
2.2.4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网络运作分析 |
2.3 系统开放式创新的含义及动因 |
2.3.1 系统开放式创新含义及特征 |
2.3.2 系统开放式创新动因 |
2.4 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框架设计 |
2.4.1 设计思路 |
2.4.2 总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分析 |
3.1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特征 |
3.2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参量分析 |
3.2.1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参量选择 |
3.2.2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状态参量分析 |
3.3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识别体系构建 |
3.3.1 序参量识别方法 |
3.3.2 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
3.3.3 数据选取 |
3.4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的实证分析与确定 |
3.4.1 实证过程与结果 |
3.4.2 确定序参量 |
3.5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分析 |
3.5.1 数字化资源配置阶段 |
3.5.2 网络化集成阶段 |
3.5.3 智能化协同阶段 |
3.6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规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4.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4.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数字化分析 |
4.1.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4.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4.2.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创新模式设计思想 |
4.2.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架构 |
4.3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4.3.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4.3.2 创新主体功能模型设计 |
4.3.3 运行环境模型设计 |
4.3.4 实例分析 |
4.4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5.1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5.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网络集成分析 |
5.1.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5.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5.2.1 横向集成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2.2 纵向集成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2.3 融合式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3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5.3.1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5.3.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机理 |
5.4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6.1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6.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智能化运作分析 |
6.1.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6.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6.2.1 智能化绿色研发模式 |
6.2.2 智能化绿色制造模式 |
6.2.3 智能化绿色营销模式 |
6.2.4 智能化绿色服务模式 |
6.3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6.3.1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6.3.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机理 |
6.4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 |
7.1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思路 |
7.1.1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选择 |
7.1.2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整合 |
7.2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模型与整合方法设计 |
7.2.1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
7.2.2 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识别及主导创新模式选择方法 |
7.2.3 开放式创新模式整合方法 |
7.3 实证分析 |
7.3.1 指标确定及数据选取 |
7.3.2 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识别 |
7.3.3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1.1 以政策支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 |
8.1.2 完善绿色创新平台 |
8.1.3 构建绿色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
8.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2.1 优化模块设计与控制 |
8.2.2 健全标准体系促进技术融合 |
8.2.3 完善绿色创新网络治理机制 |
8.3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3.1 强化知识库系统建设 |
8.3.2 以政用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要素智能化协同 |
8.3.3 完善工业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2.1.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内涵 |
2.1.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特征 |
2.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及过程分析 |
2.2.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 |
2.2.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分析 |
2.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及作用机理研究框架 |
2.3.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3.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 |
2.3.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的选择 |
3.1.1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比分析 |
3.1.2 扎根理论方法的确定 |
3.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总体设计 |
3.2.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选择 |
3.2.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
3.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过程 |
3.3.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开放式编码 |
3.3.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主轴式编码 |
3.3.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选择式编码 |
3.3.4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 |
3.4.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创新影响因素 |
3.4.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数字化影响因素 |
3.4.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传统资源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
4.1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理论假设 |
4.1.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关系假设 |
4.1.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假设 |
4.1.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假设 |
4.1.4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柔性与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假设 |
4.1.5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关系假设 |
4.1.6 环境动态性在创新因素与智能化转型之间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4.2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模型的构建与问卷分析 |
4.2.1 创新因素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4.2.2 量表设计 |
4.2.3 问卷调查数据的获取、处理和信度效度检验 |
4.3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 |
4.3.1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的主效应检验 |
4.3.2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的中介作用检验 |
4.3.3 创新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的调节作用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化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
5.1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策略分析 |
5.1.1 演化博弈相关理论 |
5.1.2 不同数字化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采取的策略分析 |
5.2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数字化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影响分析 |
5.2.1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模型构建 |
5.2.2 演化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
5.2.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数字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 数字化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的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
5.3.1 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的变化对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2 运营方式平台化能力的变化对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3 生产过程数字化能力的变化对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4 转型成本的变化对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统资源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
6.1 传统资源因素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理论假设 |
6.1.1 研发投入与智能化转型的关系假设 |
6.1.2 人力资本与智能化转型的关系假设 |
6.1.3 智能设备与智能化转型的关系假设 |
6.1.4 环境动态性在传统资源因素与智能化转型之间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6.2 传统资源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6.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取 |
6.2.3 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6.2.4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6.3 传统资源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作用机理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基本分析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关键影响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 |
7.1 理论假设和综合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7.1.1 数字化因素与创新因素的相关性假设 |
7.1.2 传统资源因素与创新因素的相关性假设 |
7.1.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7.2 研究方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 |
7.2.2 研究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 |
7.2.3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机理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1 综合作用机理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 |
7.3.2 综合作用机理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7.3.3 综合作用机理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
8.1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创新层面对策 |
8.1.1 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 |
8.1.2 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
8.1.3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柔性 |
8.2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层面对策 |
8.2.1 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 |
8.2.2 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数字化能力 |
8.2.3 努力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运营方式平台化 |
8.3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资源保障层面对策 |
8.3.1 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 |
8.3.2 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人力资本实力 |
8.3.3 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设备水平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8)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C塑料制品公司智能制造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智能制造概念和特征 |
一、智能制造概念 |
二、智能制造的特征 |
第二节 企业战略理论 |
一、企业战略转型升级 |
二、SWOT分析模型 |
第二章 C公司现状及智能制造实施目标 |
第一节 C公司概况 |
一、企业概况 |
二、战略发展目标 |
第二节 C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及两化融合现状 |
一、自动化现状 |
二、信息化现状 |
三、两化融合现状 |
第三节 C公司态势分析及智能制造实施目标 |
一、SWOT态势分析 |
二、智能制造实施目标 |
第三章 C公司智能制造实施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实施智能制造缺乏战略性支持 |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系将难适应发展要求 |
一、流程管理柔性化要求 |
二、组织结构制约 |
第三节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紧缺成瓶颈 |
一、紧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 |
第四节 资金投入有限制约企业转型升级 |
第五节 工厂智能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一、自动化改造须再推进 |
二、核心信息系统待建设 |
第四章 同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思路与规划制定是实施智能制造的必要前提 |
第二节 组织与管理变革是智能制造的推动力 |
第三节 设备设施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 |
一、自动化设备设施建设 |
二、信息化设备设施建设 |
第四节 生产运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核心 |
一、注塑生产MES系统解决方案 |
二、注塑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第五节 智能制造实施成效与经验借鉴 |
一、实施成效 |
二、经验借鉴 |
第五章 C公司智能制造实施策略建议 |
第一节 谋划战略全局,加强实施领导 |
一、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稳步推进 |
二、经验借鉴与自身创新战略并重 |
三、建立实施组织,加强组织领导 |
第二节 改革组织结构,重构管理体系 |
一、打造扁平化组织,实现柔性化流程管理 |
二、重新认识需求,确立智能制造思维范式 |
三、重构管理体系,构建智能制造管理范式 |
第三节 优化人力资源,强化人才储备 |
一、优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
三、产学研紧密合作,强化人才储备 |
第四节 善用政府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
第五节 突出实施重点,建设智能工厂 |
一、明确建设思路与规划 |
二、建设智能工厂应用框架 |
三、打造产品设计、生产和物流智能化 |
四、实现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智能化 |
第六节 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产业协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组织管理重构与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郭家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企业面向先进制造技术的赶超时机选择研究[D]. 杨锋林.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4]信息技术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美的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纵向案例研究[J]. 肖静华,吴小龙,谢康,吴瑶. 管理世界, 2021(03)
- [5]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D]. 李斌. 吉林大学, 2020(04)
- [6]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 邵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7]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D]. 赵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C塑料制品公司智能制造实施策略研究[D]. 林炜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