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当前企业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上)(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佀咏梅[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日益成熟,不仅丰富了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也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多方面展开,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文化民生建设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措施,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民生建设展现出来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总结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不仅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而且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具有特定的现实需要、理论依据和历史前提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动力。虽然经典作家没有提出“文化民生建设”这一概念,但是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文化民生建设的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需要理论、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并通过文化民生建设对民众进行文化启蒙,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并不断丰富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文化民生建设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在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民族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进而孕育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并培育高素养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归宿。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引导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并以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文化是否繁荣兴盛作为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评判标准。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深入推进中逐步建立了动力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文化民生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改革赋予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也解放了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人,激发了人在文化创造和享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效以及建设的深入推进,探索建立了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民生建设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为保证人们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出台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各项机制的配合互动为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文化民生建设要出实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载体,探索具体推进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运用文化惠民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信息化事业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并以这些载体为基础,通过植入政治仪式、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用文化新业态等具体形式,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多元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有效供给不充分、主体需求释放不充分、法律保障不充分;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内容创新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深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以及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因此,要继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预判力、引领力和整合力,培养适应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需要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并且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意义深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党的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在实践上,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表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统领文化民生建设,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以经济发展奠定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民生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吸收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提高文化民生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回归文化育人化人的本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决定了对文化民生建设的研究没有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特点的研究,并深入研究文化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文化民生建设的规律。通过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深入,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智赋能赋力。
吴琼[3](2021)在《多维视角下的高校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改造为例》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也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多的高校扩大了自己的招生规模,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重视社会变革的制度,为高校食堂的扩建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需求,同时伴随时代发展水平的提升,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高校学生在消费观念上有了巨大的转变,这又体现在他们对高校食堂的物质与精神追求上。原有的高校食堂由于修建年代较早,建设的标准低,在新环境下不能够满足学生正常的饮食和生活需要。因此,高校食堂应向功能多元化、复合化发展,逐渐形成融合了吃喝玩乐为一体、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功能性食堂,以打破传统的束缚。本课题主要是基于多维视角下的高校食堂设计研究,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大连地区的高校食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实际案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高校食堂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搭建多维度理论框架,进行深入了解、调研和分析,对物理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思维维度和情感维度进行理论综述,对多维度的概念进行厘清。在相关理论背景的支撑下,针对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现状进行改造设计研究。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论文对多维视角下的高校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以下理念:一是对设计元素进行搜集和确认,二是如何把这些元素糅合到设计方案中;将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作为切入点,尽可能地实现了就餐空间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最大化,以期推动“多维”的构建,促进传统型高校食堂的转变与发展。多维视角下作为设计理论基础,通过国内外优秀案例对高校餐饮空间的启示,以及对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的实地考察,归纳出高校餐饮空间设计原则和策略,详细介绍多维视角下的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改造设计方案,如功能空间、具体元素运用等。
郑会衡[4](2021)在《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是建成富有本校特点的师资队伍,形成校内浓厚的师资培训氛围,造就学校良好声誉和形象,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我国高职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脉络来看,高职师资培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并在师资培训的实践中形成了校本培训、企业实践、“基地”培训、远程培训、院校帮扶、国(境)外研修等多元的师资培训模式。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通过专题研讨、临床诊断、结对互学“以赛促教”、教科研带动、校际交流、网络校本教师培训等校本培训形式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校本培训已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日益受到国家、高职院校、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成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梳理了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现状,厘清了我国教师培训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和专家的建议,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现状的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研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际实施中还是存在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不足、学校没有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校本培训的经费和设施投入不足、校本培训特色不突出、校本培训效果欠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校本培训与教师的需求结合不紧密、校本培训缺乏相应的机构与制度保证以及校本培训的后期评价与管理缺失。高职教师校本培训涉及到经费、场所、组织机构、组织管理、培训教师、培训学员、课程、教材、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征。为此,笔者尝试从高职院校实践运行层面,提出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机制: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形成培训的价值导向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培训保障机制、建立跟踪系统,创新培训评价反馈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外部奖惩机制。
熊华城[5](2021)在《江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足球教师培训是加强我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分为国家级、省级、县区级等各类足球教师培训。为了掌握培训的绩效水平,同时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不断发展与完善,进行绩效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从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的实际出发,结合校园足球项目特征和体育教师培训特点,构建了江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江西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足球培训为例,对本文构建的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希望能为培训主办方提供科学的第三方评价工具。本研究借助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询与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梳理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现状,成人继续教育、绩效评价等专业理论知识,结合校园足球项目特点,确立了绩效评价模型。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初步拟定了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然后通过21名专家的两轮咨询,最终确立了江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拟定评价指标的标准。最后通过借助案例对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分析,并根据案例分析的启发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研究或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确立了由反应层、学习层、收获层、影响层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江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提升各方主体关于培训绩效的评价意识是开展培训绩效评价的基础;(2)通过授权高校等第三方主体,提供绩效相关信息,有利于丰富培训绩效评价活动;(3)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具有培训内容分享、实践心得分享、教学实践信息上传等功能的移动软件,既有利于系统收集受训教师在本次培训前后变化数据,从而全面的开展培训绩效评价,同时也有利于以点带面,加大受训教师的骨干辐射作用。
徐祥生[6](2020)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W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的社会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过渡,技术性人才在市场上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的充分就业是一项涉及学生、学校、家庭、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企业呈现用工荒,既出现“普工”的人员不足、流动性大的现象,又出现“高端技能”人才匮乏的现象;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呈现出就业不足现象,同时就业时间长、就业对口率低、就业满意度低、就业歧视等就业问题突出,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则更加突出。民办高职院校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总数,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均占据重要地位,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思路,使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筛选理论、协同管理理论,以W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及其就业指导部门的数据、工作方法为基础,对W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原因,参考借鉴国内外比较成功的解决学生就业的方法,结合W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提供解决的策略及建议。本文以W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问题为主题,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简要综述了与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对W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关于就业方面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统计分析了 W职业技术学院当前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运用生涯发展理论、协同管理理论等,在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适合W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业教育、就业管理新模式、新方法,以此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综合就业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等。本文的创新在于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改善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将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安莉[7](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李秀壮[8](2020)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表征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改从“三维目标的落实”进入新一轮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进程。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成为化学学科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亟待解答和解决的切实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要求学生围绕真实问题情境自主建构学科核心观念和核心概念,因此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本研究采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氛围研究方式,以实证为基础,开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表征及评价工具,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进行表征及评价研究。目前国内未见相似研究报道。如何开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表征及评价工具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文献出发,明确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定义、内涵。从理论出发,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视角;从实证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开展了定性表征、定量表征和水平表征。研究通过定性表征发现了影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因素,构建和开发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工具。此工具共有16个评价指标,分布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两个维度。“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从教师亲和力、师生关系、教师激趣和学生参与几个方面表征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本研究运用定量表征建立回归方程并判断了“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两个维度的重要性程度。本研究运用水平表征划分出了高、中、低三个水平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临界值,确定了判别方程。如何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表征及评价工具进行应用和分析是本研究的另一核心研究问题。利用评价工具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中学化学教师以及不同课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以及一名化学教师在一个学期内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开展了测量和评价。研究发现,表征及评价工具可以区分不同变量课型化学教师在整体上、在基于评价指标和评价维度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水平的差异。同时,还对不同变量课型中学化学教师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在展示课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能力多数处于中和高水平,少数处于低水平,在常态课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水平多数处于中水平,少数处于高水平和低水平,中学化学教师在常态课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能力需要提高。另外通过研究发现短期干预下教师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能力没有显着变化。
任建勋[9](2020)在《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重视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供给错配”“供给真空”等问题突出,“大水漫灌”“一刀切”等现象普遍,难以满足干部多元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的培训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精准化”理念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提出,为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G省是集民族地区、西部省区、革命老区于一身的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对于提高其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G省为例,梳理总结其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有益探索,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优化的理论模型和操作路径,为G省及其它类似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分析,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以G省为例,阐述其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现状,介绍问卷调查及分析情况;第四章阐述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存在的培训需求情况不清、配套资源保障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落实执行变形走样、考核评估效果不佳等六个方面问题,并剖析问题成因;第五章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实现路径,尝试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模型图和操作模型图,提出各个环节精准化供给、具体操作精准化供给、体系流程精准化供给三个实现层面,并提出精准开展需求调研、精准配置配套资源、精准匹配优质师资、精准改进教学方法、精准运行保障机制、精准实施考核评估等六个方面操作路径。研究结论及展望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要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实现全流程全体系精准化供给。
喻晶晶[10](2020)在《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政府引导下不断整改和完善,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技术人才,同时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幅度扩招,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缺口不断增大,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高职师资的培养,稳步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和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充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以来,我国在高职教师培养过程中虽进行了诸多改革尝试,仍主要依靠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来推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师资培养大多复制普通师资培养模式,既缺乏高层次的高职教师培养渠道,同时难以彰显职教师资的培养特色。反观英国高职教师培养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变化,自1972年“教师培训三段制”提出,英国致力于构建教师终身专业一体化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政策颁布与制度实践,不断倡导和重视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在漫长的实践与探索中已经呈现出了成熟的专业化发展态势。1999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确立后,正式由原来两段职前、职后分离的“两段式”培养模式转变为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高职教师的培养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教师终身专业化发展创建了一条完整的体系化道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终身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聚焦于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从“三段融合”培养这一主线入手,兼论“三方参与”的特点,在梳理其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对“三段融合”培养模式的历史发展与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该培养模式的内在优势与不足。结合我国高职教师在各培养阶段的现实困境,为改革与完善我国高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供启示与建议。本研究除绪论部分,主要包含如下内容:首先,关于英国“三段融合”培养模式的产生及发展的研究,对英国“三段融合”培养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阐述,产生背景主要包含历史背景、思想背景和教师发展需求背景三方面,大致按关注与萌芽、酝酿与准备、确立与完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其次,在综合把握其背景和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划定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的纵向维度,培养目的、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的横向维度,对英国“三段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并概括各阶段的具体特色。再次,基于历史及实践相关研究的发现,从终身教育理论与教师专业化理论出发,充分探讨英国高职教师培养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出英国“三段融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可以主要概括为双重专业化的培养目标、三段融合式的培养结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清晰分层的资格认证框架、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职前培养主导走向市场化、入职培训难以达到预期、培训主体相互沟通不畅。最后,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高职教师培养的各阶段,针对性地找出我国当前高职教师培养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基于英国“三段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从培养目标、职前、入职及职后四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完善高职教师专业标准、促进三段融合培养、扩充师资培养规模、改革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完善资格认证体系、重视入职培训制度建设、整合各主体优势资源、丰富在职进修形式等启示建议以推进我国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二、关于当前企业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当前企业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上)(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民生概念的界定 |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文化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三)文化民生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历程与内容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历程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十五大到十八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层次 |
(一)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原则 |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五)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重点 |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
(三)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与技能 |
(四)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 |
(五)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评判标准 |
(一)人民利益标准 |
(二)生产力标准 |
(三)文化发展繁荣标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
一、建立健全文化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 |
(一)在改革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 |
(二)在实践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 |
(三)在推进立法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
二、创新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 |
(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四)发展健康的网信事业 |
三、探索提升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具体方式 |
(一)植入政治仪式 |
(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
(四)利用文化新业态 |
四、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
(二)群众的多元多样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
(三)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
(四)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不平衡 |
(二)文化民生建设不充分 |
(三)文化民生建设创新不足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问题归因 |
(一)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 |
(三)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 |
(四)文化人才队伍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 |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对策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领导 |
(二)培养高质量的文化民生建设人才队伍 |
(三)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 |
(四)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意义与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二)文化民生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三)文化民生建设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实践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
(二)文化民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三)文化民生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 |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 |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
(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
(五)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互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3)多维视角下的高校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高校餐饮空间相关设计理论概述 |
2.1 相关理论的解释 |
2.1.1 多维理论 |
2.1.2 多维室内空间的概念 |
2.2 高校餐饮空间的特性 |
2.3 高校餐饮空间现存主要问题 |
2.4 多维视角下高校餐饮空间类型 |
2.4.1 物理维度 |
2.4.2 生理维度 |
2.4.3 心理维度 |
2.4.4 思维维度 |
2.4.5 情感维度 |
2.5 本章小结 |
3 多维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3.1 国外多维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3.1.1 物理维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餐厅 |
3.1.2 生理维度——首尔Hyundai Card体验馆 |
3.1.3 心理维度——法国日式餐厅NOBINOBI |
3.2 国内多维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3.2.1 情感维度——北京化工大学东二食堂 |
3.2.2 思维维度——杭州漫画主题体验店 |
3.2.3 物理维度——福建师范大学桃李园餐厅 |
3.3 本章小结 |
4 设计实践——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改造 |
4.1 项目背景 |
4.2 设计要求 |
4.3 设计理念 |
4.4 前期调研 |
4.4.1 问卷调查 |
4.4.2 问卷分析 |
4.5 基地现状与设计构思 |
4.5.1 基地现状 |
4.5.2 设计构思 |
4.6 多维理念设计元素提取 |
4.6.1 物理、生理导向下装饰陈设元素的应用 |
4.6.2 心理、思维、情感导向下元素的应用 |
4.7 高校餐饮空间室内环境设计原则 |
4.7.1 环境自然化 |
4.7.2 功能多元化 |
4.7.3 装饰人性化 |
4.8 高校餐饮空间的人性化功能设计 |
4.8.1 主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8.2 综合服务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8.3 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8.4 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8.5 服务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9 情境意境塑造 |
4.9.1 色彩与情感 |
4.9.2 材料与肌理 |
4.9.3 陈设与照明 |
4.10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设计展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国家层面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有要求 |
1.1.2 从院校层面看,高职院校对校本培训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 |
1.1.3 从教师层面看,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现状 |
1.4.2 国内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现状 |
1.4.3 总结评述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高职院校教师 |
1.5.2 校本培训 |
1.5.3 机制 |
1.6 理论依据 |
1.6.1 终身教育理论 |
1.6.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1.6.3 成人学习理论 |
第2章 我国高职教师培训的历史演变 |
2.1 高职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历程 |
2.1.1 建设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阶段(1996-2003 年) |
2.1.2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阶段(2004-2010 年) |
2.1.3 基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行项目化培训阶段(2011-2017 年) |
2.1.4 深化改革和聚焦师资培训质量阶段(2018 年-至今) |
2.2 职教师资培训实践中形成的培训模式 |
2.2.1 校本培训模式 |
2.2.2 企业实践模式 |
2.2.3 “基地”培训模式 |
2.2.4 远程培训模式 |
2.2.5 院校帮扶模式 |
2.2.6 国(境)外研修模式 |
2.3 高职师资培训政策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审思 |
3.1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意义与特点 |
3.1.1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意义 |
3.1.2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特点 |
3.2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形式 |
3.2.1 专题研讨 |
3.2.2 临床诊断 |
3.2.3 结对互学 |
3.2.4 “以赛促教” |
3.2.5 教科研课题带动 |
3.2.6 校际交流 |
3.2.7 网络校本教师培训 |
3.3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调查 |
3.3.1 调查问卷教师基本情况的统计 |
3.3.2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成效 |
3.3.3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
3.3.4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的成因 |
3.3.5 高职院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期望和建议 |
第4章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分类与功能定位 |
4.1 创建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逻辑思考 |
4.2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分类 |
4.2.1 根据总体功能划分:动力机制、运行机制 |
4.2.2 根据作用范围划分:价值导向机制、内部管理机制、内外协作机制 |
4.2.3 根据培训环节划分:生成机制、保障机制、评估反馈机制 |
4.3 校本培训机制的功能定位 |
4.3.1 价值导向机制在校本培训中承担价值引领和矫正功能 |
4.3.2 保障机制在校本培训中承担规范与服务功能 |
4.3.3 动力机制对校本培训具有正向激励功能 |
4.3.4 评估反馈机制对校本培训有监督和优化功能 |
第5章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
5.1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形成培训的价值导向机制 |
5.1.1 从“被”培训走向“自”培训 |
5.1.2 从“接受者”走向“开发者” |
5.1.3 从“我”到“我们” |
5.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培训保障机制 |
5.2.1 制定师资培训制度,做到科学化管理 |
5.2.2 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做到人性化管理 |
5.3 建立跟踪系统,创新培训评价反馈机制 |
5.3.1 学校层面的培训评价与反思 |
5.3.2 教师层面的培训评价与反思 |
5.4 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外部奖惩机制 |
5.4.1 校本培训激励制度 |
5.4.2 校本培训约束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江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绩效 |
1.4.2 教育评价 |
1.4.3 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 |
1.4.4 校园足球 |
1.5 研究对象、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资料法 |
1.6.2 访谈法 |
1.6.3 德尔菲法 |
1.6.4 层次分析法 |
1.6.5 问卷调查法 |
1.6.6 数理分析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流程图 |
2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2.1 教育评价理论 |
2.2 培训迁移理论 |
2.3 教师专业能力理论 |
2.4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特点 |
2.4.1 受训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性 |
2.4.2 优化培训绩效的功能性 |
2.4.3 客观信息来源与主观判断的统一性 |
2.4.4 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的结合性 |
2.5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功能 |
2.6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意义 |
2.7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作用 |
2.8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的依据与原则 |
2.8.1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的依据 |
2.8.2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的原则 |
3 江西省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3.2.1 国外经典绩效评价模型述评与启示 |
3.2.2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模型框架设计 |
3.2.2.1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的内涵 |
3.3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初选评价指标 |
3.3.1.1 反应层的一级、二级初选评价指标 |
3.3.1.2 学习层的一级、二级初选评价指标 |
3.3.1.3 收获层的一级、二级初选评价指标 |
3.3.1.4 影响层的一级、二级初选评价指标 |
3.3.2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筛选 |
3.3.2.1 专家问卷的形成 |
3.3.2.2 问卷的发放和填写方法 |
3.3.2.3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3.3.2.4 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 |
3.3.2.5 意见收集与指标修订 |
3.3.2.6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 |
3.4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1.1 指标权重概念 |
3.4.1.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4.1.3 层次分析法的工作程序 |
3.5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准 |
3.5.1 反应层下的各指标标准 |
3.5.2 学习层下的各指标标准 |
3.5.3 收获层下的各指标标准 |
3.5.4 影响层下的各指标标准 |
3.6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 |
4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验证分析——以2020 年江西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足球培训 |
4.1 江西省体育教师足球培训概况 |
4.2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方案 |
4.2.1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
4.2.2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指标转化为实操量表 |
4.2.2.1 针对反应层、学习层、收获层的转化 |
4.2.2.2 对影响层的转化 |
4.2.3 数据的计算 |
4.2.4 数据收集时间 |
4.3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试行 |
4.3.1 具体案例 |
4.3.1.1 调查问卷的样本情况 |
4.3.1.2 数据收集时间 |
4.3.1.3 影响层追踪调查情况 |
4.3.2 各层次分值 |
4.3.2.1 反应层 |
4.3.2.2 学习层 |
4.3.2.3 收获层 |
4.3.3 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W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职院校(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2.1.2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涯发展理论 |
2.2.2 筛选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W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问题表现 |
3.1.1 初次就业问题大 |
3.1.2 就业质量待提高 |
3.1.3 大中企业少,小微企业多 |
3.2 W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3.2.1 外部原因分析 |
3.2.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部分高校就业工作经验及启示 |
4.1 部分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经验 |
4.1.1 北京大学“个性化与团体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 |
4.1.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OBE”式人才培养 |
4.1.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发展能力”为人才培养核心 |
4.1.4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工厂”的学徒制人才培养 |
4.2 经验及启示 |
4.2.1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比较 |
4.2.2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启示 |
第五章 解决W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5.1 多方协作,培养人才 |
5.1.1 校企政协同培养人才 |
5.1.2 家校协作,督促学习成果 |
5.2 全程发展,提升能力 |
5.2.1 职业认知阶段 |
5.2.2 就业强化阶段 |
5.2.3 求职培训阶段 |
5.3 改革机构,优化职能 |
5.4 队伍建设,满足需求 |
5.4.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5.4.2 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培训 |
5.5 改进思路,全员育人 |
5.5.1 转变就业指导理念 |
5.5.2 加大理论研究的投入 |
5.6 落实创业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5.6.1 拓宽创业融资途径,解决资金难题 |
5.6.2 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结语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W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
一、文化自信解读 |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二)文化自信释义 |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
注释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注释 |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表征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对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愈益重要 |
1.1.2 课题组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
1.1.3 国内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研究存在不足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价值 |
1.3.1 研究创新之处 |
1.3.2 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1.1 基础研究部分 |
3.1.2 核心研究部分 |
3.1.3 应用研究部分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调查法 |
3.3.3 录像分析法 |
3.3.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4.1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概念界定和内涵 |
4.1.1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概念界定 |
4.1.2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理论基础 |
4.1.3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系统要素和作用原理 |
4.1.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类型 |
4.1.5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系统的特点 |
4.1.6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系统的功能 |
4.2 勒温场理论 |
4.2.1 勒温场理论的诠释 |
4.2.2 勒温场理论的基本观点 |
4.2.3 场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4.2.4 勒温场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作用 |
4.3 教学系统论 |
4.3.1 一般系统论 |
4.3.2 一般教学系统论 |
4.3.3 化学教学系统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
5.1 定性表征 |
5.1.1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工具的开发 |
5.1.2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工具的检验 |
5.2 定量表征 |
5.2.1 回归关系探查及回归方程构建 |
5.2.2 回归方程的检验 |
5.3 水平表征 |
5.3.1 基于水平划分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聚类分析 |
5.3.2 基于水平划分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聚类分析检验 |
5.3.3 基于水平预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判别分析 |
5.3.4 基于水平预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判别方程检验 |
5.3.5 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水平和不同价值取向课堂教学类型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研究——教师变量 |
6.1 中学化学男、女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测量与评价 |
6.1.1 样本选择及评分 |
6.1.2 中学化学男、女教师课堂教学氛围的总体评价 |
6.1.3 中学化学男、女教师课堂教学氛围的维度评价 |
6.1.4 中学化学男、女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评价 |
6.2 中学化学新手、熟手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测量与评价 |
6.2.1 样本选择及评分 |
6.2.2 中学化学新手、熟手教师课堂教学氛围的总体评价 |
6.2.3 中学化学新、熟手教师课堂教学氛围维度评价 |
6.2.4 中学化学新、熟手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评价 |
6.3 研究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测量与评价—课型变量 |
7.1 中学化学展示课和常态课课堂教学氛围测量与评价 |
7.1.1 样本选择及评分 |
7.1.2 中学化学常态课和展示课课堂教学氛围总体评价 |
7.1.3 中学化学常态课和展示课课堂教学氛围维度评价 |
7.1.4 中学化学常态课和展示课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评价 |
7.2 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课堂教学氛围测量与评价 |
7.2.1 样本选择及评分 |
7.2.2 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课堂教学氛围总体评价 |
7.2.3 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课堂教学氛围维度评价 |
7.2.4 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评价 |
7.3 研究结果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短期干预下中学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测量及评价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过程 |
8.1.2 样本选择及评分 |
8.2 短期干预下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总体评价 |
8.3 短期干预下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氛围维度评价 |
8.4 短期干预下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开发和检验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工具 |
9.1.2 应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评价工具对不同变量课堂教学氛围进行了测量和评价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分析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干部教育培训 |
2.1.2 精准化供给 |
2.1.3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 |
2.1.4 路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2 精准化管理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现状 |
3.1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主要举措 |
3.1.1 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快 |
3.1.2 党性教育平台建设本土化 |
3.1.3 行动学习法引入并推广应用 |
3.1.4 委托办班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 |
3.1.5 信息化和网络平台建设加强 |
3.1.6 坚持从严管理培育优良学风 |
3.2 问卷调查及分析情况 |
3.2.1 培训供给效果总体评价 |
3.2.2 培训供给实施情况评价 |
3.2.3 培训供给离精准化要求的差距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培训需求情况不清 |
4.1.2 配套资源保障不足 |
4.1.3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
4.1.4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
4.1.5 落实执行变形走样 |
4.1.6 考核评估效果不佳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培训需求调研意识 |
4.2.2 缺乏资源配置统筹机制 |
4.2.3 缺乏师资培养战略规划 |
4.2.4 缺乏现代教学方法创新 |
4.2.5 缺乏落实执行协调机制 |
4.2.6 缺乏考核评估科学办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实现路径 |
5.1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实现层面 |
5.1.1 理论模型图 |
5.1.2 各个环节精准化供给 |
5.1.3 具体操作精准化供给 |
5.1.4 体系流程精准化供给 |
5.2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优化路径 |
5.2.1 操作模型图 |
5.2.2 精准开展需求调研 |
5.2.3 精准配置配套资源 |
5.2.4 精准匹配优质师资 |
5.2.5 精准改进教学方法 |
5.2.6 精准运行保障机制 |
5.2.7 精准实施考核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调查问卷(Ⅰ) (对象:主要领导) |
附录 2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调查问卷(Ⅱ) (对象:干教工作管理者) |
附录 3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调查问卷(Ⅲ) (对象:其他人员) |
附录 4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统计表 |
附录 5 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供给情况统计表 |
附录 6 市县党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情况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和挑战 |
2.我国高职教师培养体系不健全 |
3.英国高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态势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五)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理论基础 |
2.概念界定 |
一、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产生及发展 |
(一)“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产生背景 |
1.“二战”后对继续教育的强烈需求 |
2.终身教育与“教育一体化”的提出 |
3.职教教师整体专业发展要求的转变 |
(二)“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
1.关注与萌芽阶段(1972-1990) |
2.酝酿与准备阶段(1991-1998) |
3.确立与完善阶段(1999迄今) |
二、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 |
(一)英国高职教师的职前教育 |
1.职前培养目的 |
2.职前培训制度 |
3.职前培养内容 |
4.职前培养方式 |
5.职前培养特色 |
(二)英国高职教师的入职培训 |
1.入职培训目的 |
2.入职培训制度 |
3.入职培训内容 |
4.入职培训方式 |
5.入职培训特色 |
(三)英国高职教师的在职进修 |
1.在职进修目的 |
2.在职进修制度 |
3.在职进修内容 |
4.在职进修方式 |
5.在职进修特色 |
三、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评价 |
(一)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 |
1.双重专业化的培养目标 |
2.三段融合式的培养结构 |
3.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 |
4.清晰分层的资格认证体系 |
5.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方式 |
(二)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不足 |
1.职前培养主导走向市场化 |
2.入职培训难以达到预期 |
3.培训主体相互沟通不畅 |
四、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一)培养目标层面 |
1.以双重专业化为导向,完善高职教师专业标准 |
2.注重整体专业能力构建,促进三段融合培养 |
(二)职前教育层面 |
1.扩充师资培养规模,强化职前培养力量 |
2.改革培养课程体系,凸显师资培养特色 |
(三)入职培训层面 |
1.建立完善资格认证体系,提升高职教师准入门槛 |
2.重视入职培训制度建设,明确相关主体职责 |
(四)在职进修层面 |
1.整合各主体优势资源,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 |
2.丰富在职进修形式,建立多层次培训网络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当前企业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D]. 佀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多维视角下的高校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食堂改造为例[D]. 吴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D]. 郑会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5]江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熊华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W学院为例[D]. 徐祥生. 扬州大学, 2020(05)
- [7]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表征及评价研究[D]. 李秀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D]. 任建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英国“三段融合”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 喻晶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