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辽市沙区生态治理及林牧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乌义汉[1](2021)在《内蒙古奈曼旗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皓[2](2019)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农业的支柱产业,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产业。但人口过度增长、过度放牧、重农轻牧、经营模式创新滞后等原因,导致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如何推进内蒙古畜牧业现代化,实现畜牧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畜牧业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政府公布的相关数据,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揭示影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因素,并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论文研究内容规划为六部分:一是在研究背景介绍基础上,明确了论文拟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梳理相关文献及其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设计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二是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状况,包括内蒙古草畜牧业经营状况、劳动力资源状况、牲畜规模及草畜平衡、畜产品市场状况,揭示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超载放牧、环境污染、草地退化、产品科技化程度低、质量不高等问题。三是影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原因分析,四是探索制约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五是国内外经验及案例分析,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展进行比照分析,借鉴其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六是促进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影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包括草地退化加快、环境污染严重、超载放牧突出、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偏低等,严重制约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围绕推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实现转型发展,为内蒙古牧区振兴提供持续动力,内蒙古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策略、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等方面推进变革,坚持走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健全生态保护机制,有效管控草原承载力。
舒心心[3](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刘媛[4](2019)在《政府视角下内蒙古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荒漠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防止土地荒漠化在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杭锦旗是内蒙古地区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近年来荒漠化治理虽然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大改变,但杭锦旗境内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即使是初步得到治理的荒漠化区域,状态还不能达到持久稳定,境内草原、林地等区域,滥开垦破坏的情况虽有减少,但仍然存在,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大部分责任归于政府部门,如政府部门欠缺宏观的政策方针,在宣传、引导和规范社会群众参与治理等方面力度不够等原因。杭锦旗未来想要实现绿富同兴,经济发展得到转型升级,实现地区发展与保护双赢,荒漠化治理工作还任重道远。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以内蒙古杭锦旗荒漠化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概念分析、理论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介绍内蒙古杭锦旗荒漠化治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荒漠化治理现状及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就,分析内蒙古杭锦旗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体制机制,找出杭锦旗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杭锦旗荒漠化治理的政策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侯智惠[5](2017)在《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升内蒙古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提高我国农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保持生物多样性,传承草原文化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聚类分析、GIS分析等多种定量分析与定位分析方法,开展了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现状与农业资源禀赋分析、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分区及区域保护策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农业资源的匹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且东西两极分化明显,东端的呼伦贝尔市农业水土资源综合匹配系数为4.965,而西端的阿拉善盟仅为0.006。2、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变动高度一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生产规模的优化调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的农业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均为1,相对最优。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农业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分别为0.9273、0.9203和0.9774,相对一般。乌兰察布市和阿拉善盟农业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分别为0.8497和0.8743,相对较差。3、伴随着内蒙古农业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性的提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1.114,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1.128,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渐提高。4、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区域差异明显。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为0.742,可持续性最优;通辽市和赤峰市分别为0.4592和0.4274,可持续性较优;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分别为0.3505、0.3498、0.3470和0.3202,可持续性中等;包头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分别为0.2928、0.2778、0.2586和0.1482,可持续性较差;乌海市仅为0.085,可持续性最差。5、呼伦贝尔市合理控制农业资源的开发建设规模,借助国家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稳保区域农业生态平衡。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以减少化学品投入,增施有机肥,走农牧结合型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来保障农畜产品的持续供给能力。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主,发展资源高效节约的城郊型现代生态农业。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以资源保护,植被恢复,生态重建为主。
罗宝华[6](2016)在《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全球生态健康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沙区面积辽阔,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滥采、滥伐、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袤的可治理沙地上建设沙生灌木能源林、利用其大量的平茬枝条进行生物质发电,既能治沙、提供清洁能源,还能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沙产业的路子。但是一直以来,我国以沙生灌木为燃料的几个生物质电厂却屡屡面临亏损和薄利的窘境,与理论上的分析和业界的期望大相径庭。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总结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并厘清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层级关系,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沙生灌木发电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核算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目前存在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从资源方面来说,经治理后的沙地每年实际可获得的沙生灌木平茬量达2.12~2.83万亿t,资源潜力巨大。从技术方面来说,灌木平茬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基本可行,生物质发电技术较成熟。从政策方面来说,我国已有一系列针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利好政策,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2)以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为案例从其发展进程、项目特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展示了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仅有的儿家以沙生灌木为全部或者部分原料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基本上都处于未能实现盈利的生产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电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发电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生物质能源政策特别是补贴机制还不完善。(3)通过对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政策相容性”等四个方向上的综合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效益皆为“良好”等级,政策相容性效益达到“优秀”等级,总的社会效益为“良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是对沙生灌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具备比较优势。和农作物秸秆发电相比,具有土地、资源集约化优势;和沙生灌木造纸、生产人造板产业相比,更环保并且能提供新能源。(4)影响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因素遍及思想观念、政策制定、技术管理、资源环境、市场供求等方面,选取了 1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5层,其中资源禀赋和经济激励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人们对该产业综合效益的认知和沙地生态治理需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为中间层因素。(5)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产生了两种外部性。一是资源外部性,主要包括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电厂建设、原料获取、运输、发电四个阶段单位电力的资源消耗节约量;二是环境外部性,既包括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建设对沙地产生的防风固沙、保育土壤、水文调节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外部性,也包括发电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CO2、NOx、CO、SO2等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外部性的核算数据表明灌木切断耗能较多、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比最高,该产业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6)利用演化博弈论对沙区生态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发现,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必要,而合理确定沙区的生态补偿金额、然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渠道或措施对从事土地沙化治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沙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公平性和动态性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能源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牧民参与基地建设的机会成本、农牧民和发电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发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和资源外部性。补偿的过程中应对各年实际的生态价值增量、直接成本投入费用和根据发电产能与实际原料消耗导致的资源消耗节约量和污染物减排量进行动态的操作,合理补偿。
陈芳淼[7](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刘志颐[8](2013)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且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生态屏障带,其生态功能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该地带脆弱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增长型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无法调适,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和社会发展滞后,成为生态脆弱带和经济贫困带共存区域。如何立足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禀赋,打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社会矛盾凸显的恶性循环,一直以来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而县域作为一个观察和剖析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变、自然生态演变的最好样本。本论文选择农牧交错带典型县域——化德县作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实证分析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去量化分析小空间尺度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解剖麻雀,分析典型,去认识和总结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内在发展规律,并从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出发,提出发展生态经济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本论文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民族学及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以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起点,以解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矛盾为主线,以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耦合路径为依据和框架,根据研究区资源禀赋状况和差异特征,设计符合农牧交错带化德县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并通过优化生态经济模式发展路径和相关对策支撑,实现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论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概念、方法和技术路线,指出本研究要立足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的区情,运用系统耦合和生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和生态经济模式三者有机结合,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农牧交错带植物生产系统与动物生产系统两个界面,研究视角要延伸到农牧系统、服务业系统、工业系统以及系统间的耦合结构、功能和作用等生产力系统的每个界面,要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可操作性的生态经济模式,并要把政府、企业和农牧民等经济行为主体都纳入到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制中去,把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实现机制纳入生态经济模式的保障体系中去,弥补已有研究空缺和不足。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内在发展规律,明确提出了通过系统耦合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具体分析立足于研究区——农牧交错带化德县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生态经济状况等,并借助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进行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比较分析,评价其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依据量化结果客观指出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自然生态脆弱、资源开发过度、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失调等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与经济系统发展需求之间矛盾所产生的原因,探讨气候变化和降水等自然因素,政府GDP主义、企业经济利益驱动、农户经济行为等经济因素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制度因素的驱动影响力,指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要走出“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社会矛盾凸显”恶性循环怪圈的出路,在于通过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生态经济。第三章:主要在依据上章节提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运用耦合模型量化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耦合状况。具体分析通过从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分别选择相关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测量该区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值,并选择回归预测法和趋势外推预测法进行预测,为优化耦合途径提供依据,同时,为生态经济模式的创建提供框架基础。第四章:主要在第三章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优化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耦合的区域生态经济模式、基于农牧交错带生态耦合的产业生态经济模式、基于时序耦合的企业生态经济模式三种生态经济模式方向,在每种模式下,都设计了符合农牧交错带化德县区情的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能流、物流、货币流、信息流、人口流或生物物种流等各种生态流耦合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生态经济模式。第五章:主要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现有生态经济模式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出结合县域劳务经济发展和土地闲置的状况,加速土地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推进生态经济在土地空间上的规模化经营;转变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拓展产业价值链,实现物质能量时序耦合;以生态治理为突破,建设生态城镇和发展新型生态工业,促进生态经济空间和产业耦合。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生态经济规划与路径优化后的生态经济发展效果进行比较,预测路径优化后的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成效。第六章:主要针对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及生态经济模式优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和农牧民等行为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强调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次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要想通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促进政府、企业和民众等生态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实现机制在生态经济框架内有序耦合,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规范和引导,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升级,还需要配套服务层面的优化和支撑,才能实现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等行为主体经济利益与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么红杰[9](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韩永光[10](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二、通辽市沙区生态治理及林牧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辽市沙区生态治理及林牧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草原畜牧业与畜牧业经济 |
2.1.2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2.2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
2.3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类型 |
2.4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 |
3.1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状况 |
3.2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劳动力状况 |
3.3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牲畜状况 |
3.4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畜产品状况 |
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
4.1 草地退化严重 |
4.2 草原环境污染严重 |
4.3 超载放牧严重 |
4.4 畜产品加工业科技化程度低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因素 |
5.1.1 土地贫瘠 |
5.1.2 年降水量少 |
5.1.3 大风日数多 |
5.1.4 环境污染严重 |
5.2 人为素质因素 |
5.2.1 牧民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
5.2.2 过度开垦草地 |
5.3 经济因素 |
5.3.1 经济投入有限 |
5.3.2 组织化生产程度低 |
5.3.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5.3.4 与当地矿业经济相矛盾 |
5.4 制度因素 |
5.4.1 畜牧业相关法律不完善 |
5.4.2 未建立明确的草原产权制度 |
第六章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
6.1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
6.1.1 新西兰草原畜牧业发展 |
6.1.2 澳大利亚草原畜牧业发展 |
6.2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 |
6.2.1 规范草原放牧,有效保护草场 |
6.2.2 加大科研和推广投入,完善“研-产-销”生态链 |
6.2.3 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提升牲畜培育及畜产品生产的工业化水平 |
6.2.4 注重牲畜防疫保健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
第七章 建议与问题对策 |
7.1 健全草原畜牧业政策和法律体系 |
7.2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机制,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
7.3 适当转移农村人口,减小草地的人口压力 |
7.4 加快农村合作制经济组织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 |
7.5 加强集约化生产,坚持生态化畜牧业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政府视角下内蒙古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政府荒漠化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荒漠化治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沙漠化与荒漠化 |
2.1.2 荒漠化成因分析 |
2.1.3 荒漠化治理的含义 |
2.2 政府荒漠化治理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及荒漠化治理的公共性 |
2.2.3 公共管理理论 |
3 杭锦旗荒漠化治理现状 |
3.1 杭锦旗沙漠概况 |
3.2 近年来杭锦旗荒漠化治理情况 |
3.3 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就 |
3.3.1 落实国家地方生态工程 |
3.3.2 优化政策帮扶 |
3.3.3 发展林沙产业 |
3.3.4 改善农村牧区环境 |
3.3.5 组织杭锦旗干部职工全民义务植树造林 |
3.3.6 制定专门沙漠化治理措施 |
3.3.7 制定惠农惠民优惠政策 |
3.3.8 推进杭锦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 杭锦旗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可操作性不强 |
4.1.2 政策机制不完善 |
4.1.3 缺乏高效领导机构 |
4.1.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1.5 群众参与度不够 |
4.2 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4.2.2 政策机制不完善 |
4.2.3 领导机构成员职能泛化 |
4.2.4 政府财政困难 |
4.2.5 政府宣传引导不到位 |
5 杭锦旗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出台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政策 |
5.2 完善政策机制 |
5.3 构造高效组织机构 |
5.4 扶持造林企业和个人,保障资金投入 |
5.5 加大宣传改善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对可持续农业的定性讨论 |
2.2.2 对可持续农业的定量评价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第三章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现状与农业资源禀赋分析 |
3.1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 |
3.1.1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
3.1.2 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 |
3.2 农业自然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
3.2.1 土地资源 |
3.2.2 水资源 |
3.2.3 气候资源 |
3.2.4 生物资源 |
3.3 内蒙古农业资源匹配分析 |
3.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区域现状分析 |
3.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 |
3.3.3 内蒙古农业资源匹配程度区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4.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时空差异分析 |
4.1.1 耕地资源投入分析 |
4.1.2 水资源投入 |
4.1.3 劳动力资源投入 |
4.1.4 农业化学品投入 |
4.1.5 农业机械投入 |
4.2 农业产出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
4.2.1 农业产值演变及区域差异 |
4.2.2 粮食产量演变及区域差异 |
4.3 评价指标及数据说明 |
4.4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
4.4.1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演变分析 |
4.4.2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时空比较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演变 |
5.1.1 评价指标选择 |
5.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3 内蒙古生态可持续性因子分析 |
5.1.4 内蒙古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因子分析 |
5.1.5 内蒙古发展社会可持续性指数分析 |
5.1.6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分析 |
5.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5.2.1 评价指标选择 |
5.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3 评价结果 |
5.2.4 农业资源禀赋区域差异分析 |
5.2.5 农业生态约束区域差异分析 |
5.2.6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5.2.7 社会支撑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5.2.8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及区域保护策略分析 |
6.1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划方案 |
6.2 区域农业功能定位、目标与农业资源保护策略 |
6.2.1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级区域 |
6.2.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二级区域 |
6.2.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三级区域 |
6.2.4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四级区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2 生物质发电产业社会效益评估 |
1.3.3 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 |
1.3.4 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 |
2.1.2 林木生物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发电 |
2.1.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价值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 |
3.1 资源基础 |
3.1.1 沙生灌木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
3.1.2 沙生灌木平茬生物量 |
3.2 技术条件 |
3.2.1 平茬技术 |
3.2.2 生物质发电技术 |
3.3 政策环境 |
3.3.1 发展规划 |
3.3.2 现行相关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现状 |
4.1 企业运营概况 |
4.2 典型企业介绍——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 |
4.2.1 企业所在地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
4.2.2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5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 |
5.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 |
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指标描述与说明 |
5.3 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
5.3.1 评价方法简介 |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 沙区发展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比较优势分析 |
5.4.1 与沙生灌木造纸、制板比较 |
5.4.2 与秸秆生物质发电比较 |
5.4.3 与风电、光伏发电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波特钻石理论及其模型 |
6.1.2 生产要素 |
6.1.3 需求条件 |
6.1.4 相关及支持产业的表现 |
6.1.5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
6.1.6 机会 |
6.1.7 政府 |
6.2 因素选取及其作用分析 |
6.3 基于ISM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
6.3.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简介 |
6.3.2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
6.4 ISM模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沙地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7.1 建立沙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 |
7.2 演化博弈论简介 |
7.3 沙区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7.4 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外部性核算 |
8.1 沙生灌木能源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介绍 |
8.1.2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8.1.3 沙生灌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8.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
8.2.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系统 |
8.2.2 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8.2.3 生命周期评价 |
8.2.4 沙生灌木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价 |
8.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分析 |
8.3.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定性分析 |
8.3.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测算 |
8.4 本章小结 |
9 沙生灌木发电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9.1 生态补偿的内容及标准 |
9.1.1 生态补偿的内容 |
9.1.2 生态补偿标准 |
9.2 其它相关问题 |
9.2.1 生态补偿对象 |
9.2.2 确定生态补偿责任主体 |
9.2.3 确定生态补偿方式 |
9.2.4 建立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之处 |
10.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8)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2章 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地理区位概述 |
2.1.2 自然生态环境 |
2.1.3 生态经济状况 |
2.1.4 社会人文历史 |
2.2 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
2.2.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可持续性量化分析 |
2.2.2 生态经济系统存在问题 |
2.2.3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
2.3 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因子分析 |
2.3.1 自然驱动因子 |
2.3.2 经济驱动因子 |
2.3.3 制度驱动因子 |
2.4 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与思路 |
2.4.1 系统耦合理论与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4.2 生态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模式构建 |
第3章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 |
3.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测量与预测 |
3.1.1 耦合模型 |
3.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1.3 耦合度测量与预测 |
3.1.4 结果评价 |
3.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途径 |
3.2.1 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空间耦合 |
3.2.2 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耦合 |
3.2.3 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时序耦合 |
第4章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框架下的生态经济模式构建 |
4.1 基于农牧交错带空间耦合的区域生态经济模式 |
4.1.1 城乡生态经济模式 |
4.1.2 农牧区生态经济模式 |
4.2 基于农牧交错带生态耦合的产业生态经济模式 |
4.2.1 种植业+牧草业+畜牧业生态经济模式 |
4.2.2 畜牧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立体网络生态经济模式 |
4.2.3 畜牧业+服装业生态经济模式 |
4.3 基于农牧交错带时序耦合的企业生态经济模式 |
4.3.1 农业企业生态经济模式 |
4.3.2 矿产开发+重化工+风电企业间复合生态经济模式 |
第5章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运行的路径优化 |
5.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现有生态经济模式仿真模拟 |
5.1.1 系统动力学SD模型构建 |
5.1.2 仿真模拟与分析 |
5.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路径优化和效果预测 |
5.2.1 路径优化的主要内容 |
5.2.2 路径优化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效果预测 |
第6章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路径优化的保障机制 |
6.1 建立保障生态经济模式路径优化的制度体系 |
6.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税费制度,建立市场生态激励机制 |
6.1.2 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营造生态经济发展共生网络 |
6.1.3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土地流转的生态规模化经营 |
6.2 保障生态经济模式路径优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
6.2.1 加大生态技术投入,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6.2.2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
6.2.3 建立技术创新孵化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6.3 保障生态经济模式路径优化的配套服务体系 |
6.3.1 转变政府职能定位,提升公共服务建设 |
6.3.2 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信息交换平台 |
6.3.3 开展全民生态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牧交错带化德县耦合度指标标准化数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通辽市沙区生态治理及林牧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奈曼旗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 乌义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4]政府视角下内蒙古杭锦旗荒漠化治理对策研究[D]. 刘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D]. 侯智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罗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8]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 刘志颐.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10]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