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秆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应军[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低碳社区建设试点指南》、《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指出了绿色化、清洁化、便利化、低碳化是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截止2015年中国南方已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25×104km2,进入了石漠化治理成效巩固与降低能源贫困的攻坚期,《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计划治理石漠化不低于2.0×104km2,亟需开展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推动石漠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框架以及能源阶梯理论、能源堆积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针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机制,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多元能源优化机制、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以贵州高原山区及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7-2021年分6次在3个研究区的25个行政村、671家农户近2000人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数据的调查和数据采集,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数理模型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系统研究,重点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户均农业废弃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可能源化量,揭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提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与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与推广,为石漠化治理与低碳社区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发现了喀斯特石漠化农村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贫困严重、能源普遍服务难等问题:薪柴与煤炭成为主要燃料,阐明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能源消费模式: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形成以煤炭为主的炊事、取暖、烘玉米的模式,以薪柴为主生产用能(煮猪食)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5646kgce,其中煤炭为3772kgce,薪柴为1381kgce;中-强度石漠化区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薪柴为主的取暖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3593kgce,其中薪柴为2791kgce;无-潜在石漠化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以薪柴为主、煤炭为辅的取暖用能模式,以煤炭(烤烟加工)和薪柴(煮猪食)为主的生产用能模式,户均能源消量为5069kgce,其中薪柴为3495kgce,煤炭为385kgce。突破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割裂的局限,原创性的提出的状态方程,将薪柴消费、森林生态阈值、状态值与石漠化等级的关系量化。(2)揭示了户均农业废弃物可能源化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户均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成明显下降趋势;户均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明显增加趋势;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关联性较弱。农业废弃物可能源量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逐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即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81.07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777.74kgce)<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332.91kgce);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增多,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028.86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1535.7kgce)<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2103.29kgce),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不明显(2300~2400kgce)。(3)提出了救济、实物置换、舆论、竞争等机制,并从多元主体视角提出了优化策略。救济机制:中央政府通过立法保障、重大战略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政策等促进能源结构整体优化,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等推进能源项目落地。实物置换机制,农户以秸秆与畜禽粪便置换能源企业的能源最终产品。舆论机制,发挥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舆论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低成本、高效运行的决策机制。竞争机制,低收入、中低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不明显但内部差异较大,中收入农户对薪柴种类选择上影响上较为明显但内部差异明显,中高收入、高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差异明显但内部差异小。优化机制研究突破了以技术研发为主的路径依赖,从微观机制研究和宏观的优化策略相结合视角进行研究。(4)创建了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商品能源化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毕节低碳社区模式)、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电热化与特色高效林产业规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关岭-贞丰低碳社区模式)、山地槽谷石漠化防治可再生能源化与世界遗产旅游业权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施秉低碳社区模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等,构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3种模式8种亚模式,毕节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3000~4200kgce、年成本为4600元左右,关岭-贞丰模式年消费量为900~1300kgce、年成本为1800~2900元,施秉模式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2100~3200kgce、年成本为1900~2400元。提出了数理模型,将环境效益货币化,表明优化后的能源结构具有促进低碳社区发展的功能。
邢霞[2](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提出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徐召鹏[3](2021)在《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优化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对于解决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增长就业机会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自1997年我国开始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学术界对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仍显不足。一方面随着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不断丰富,究竟哪些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更好,目前缺乏对主要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系统评价。另一方面,随着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动态演化,多产业联动消纳当地秸秆资源将是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调整当地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结构,可使当地该产业的经济环境效益得到最优结果,此类研究也极为匮乏。此外,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升,不仅仅意味着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升,它还代表着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层面考虑,如何进一步规划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升路径。论文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五个方向出发,选用山东省九种典型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并将九种利用方式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九种利用方式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对比结果。能值分析结果显示,九种方式的经济环境特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除秸秆栽培食用菌以外,其他八种方式的能值产出率均大于1,这表明现有绝大部分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对秸秆均有增值作用。除秸秆产乙醇和秸秆制刨花板以外,其余七种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净能值产出率均低于3,表现出较低的环境影响。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标结果,秸秆产沼气和秸秆制饲料具有最好的可持续性,论文认为应作为主要鼓励发展产业。而秸秆产乙醇和秸秆制刨花板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小于1,表明了这两种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技术创新,目前仍不适合规模推进。在能值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目标线性规划,论文构建了区域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模型,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得Pareto解集,通过箱线图分析解集得出三个不同优先目标下的优化方案,发现若以提升地区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建议在目前山东省的秸秆利用布局上,降低秸秆还田比例,主要增加秸秆产沼气的比例。若优先考虑地区环境性,建议仍以秸秆还田作为主要秸秆资源化利用手段,其他方式比例可做少量调整。同时,无论倾向于何种政策考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秸秆产乙醇和秸秆产刨花板产业均不宜规模化发展。此外,秸秆综合利用布局应注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避免“一刀切”的政策调整,并且应避免盲目扩大秸秆利用规模,从而导致地区存在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水平下降的风险。最后,论文设计了“财政支出—中间路径—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推进路径研究模型,以探究在宏观视角下,财政支出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同路径的强度。结果表明,财政支出通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这两条中间路径的影响最为显着,建议主要在这两条中间路径上增加财政投资以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财政支出通过教育水平、农业发展基础、节能环保投资、创新研发投资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影响强度为正,即财政支出通过这些路径均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影响强度最低的路径为创新研发投资,原因在于创新研发投资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影响较为微弱,建议创新研发投资需要向秸秆利用技术方向倾斜。
柴青宇[4](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杨小倩[5](2021)在《玉蜀黍不同部位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玉蜀黍降血糖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理化方法和系统溶剂法提取玉蜀黍不同部位(须、秸秆皮、秸秆芯)有效成分,并测定各有效成分含量,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测定模型,确定玉蜀黍降血糖有效部位;选用DPPH法、ABTS+、羟基自由基法和FRAP法4种不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对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性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指认玉蜀黍活性部位中的降血糖的潜在活性成分;基于超滤亲和技术筛选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建立胰岛素抵抗(IR)人肝癌细胞(Hep G2)和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活性筛选模型对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进行活性测定;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细胞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有效成分对IR-Hep G2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5.80%~18.23%)、总皂苷(7.87%~10.99%)、总多糖(24.48%~35.36%)、总蛋白质(9.41%~13.02%)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体外酶活性抑制试验显示,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反应最优条件:反应p H值6.8、温度37℃、时间20min;抑制α-淀粉酶反应最优条件:p H值6.8、温度37℃、时间10min。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着,玉蜀黍须、秸秆芯、秸秆皮中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3、0.348、0.131 mg/m L;均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IC50)为0.739mg/m L;须、秸秆皮、秸秆芯中总黄酮提取物质量浓度在0.125~2mg/m L对α-淀粉酶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6.41%、21.46%、14.63%,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DPPH、ABTS+、·OH清除能力和Fe3+总还原能力,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通过靶向亲和-液质联用技术筛选玉蜀黍不同部位中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共指认出8种玉蜀黍不同部位有效化合物,玉米须中有效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葡萄糖苷、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3-C-阿拉伯糖-6-C-鼠李糖、5,7,4,-三羟基黄酮-2-C-阿拉伯糖-6-C-葡萄糖、6-C-β-吡喃鼠李糖基-4’甲氧基黄酮-7-O-β-吡喃葡萄糖苷,玉蜀黍秸秆皮和芯均指认有效化合物分别为:trans-4’-methoxy-4-nitrochalcone,4’-Methyl-epigallocatechin-3’-glucuronide,4’,8-Dimethoxy-epigallocatechin-3’-glucuronide,以IR-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为指标测定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葡萄糖消耗能力,结果显示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在62.5~500μg/m L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葡萄糖消耗能力。显着提高肝葡萄糖激酶(GK)活力(P<0.05)、并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力(P<0.05);通过考察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在62.5~500μg/m L对高糖损伤HUVEC细胞的保护作用,发现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均可不同程度提高NO、t-PA含量(P<0.05),并显着降低ET-1、PAI-1含量(P<0.05)。细胞代谢组学结果揭示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主要通过影响糖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途径对IR-Hep G2细胞产生降糖作用。结论:本文经过体外酶活性测定实验,初步确定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粗提物为玉蜀黍不同部位中降血糖的有效部位,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推测出玉蜀黍不同部位中可能存在的化合物,通过靶向亲和-液质联用技术进一步推断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中潜在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探讨了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药效成分;构建了IR-Hep G2胰岛素抵抗模型,确定了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可增强葡萄糖消耗能力;以及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高糖模型下对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通过影响糖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途径发生降糖作用,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有效选择,实验研究结果为玉蜀黍不同部位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张紧紧[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生境破碎。混农林广泛分布并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地矛盾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石漠化治理进程。喀斯特区具有特殊的二元三维结构,降水总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可利用率低,采用适宜的节水措施对混农林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十分必要。根据地理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基本原理,2017-2020年,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分5次在研究区6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1278个样品16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论文紧紧围绕石漠化治理农艺节水与混农林业高效增值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措施后各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变化,秸秆+保水剂立体覆盖效果最佳。整体而言,秸秆+保水剂、单施秸秆、单施保水剂和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地膜覆盖能显着提高0-10cm表层土壤含水量;除地膜覆盖外,其他三种措施能有效增加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着降低土壤容重(P<0.05)。秸秆+保水剂和单施秸秆能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2)农艺节水措施对植物蒸腾影响较大,蒸腾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措施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因环境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在撒拉溪各农艺措施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百分比为:地膜覆盖(21.05%-55.46%)、秸秆+保水剂(29.16%-54.72%)、单施秸秆(8.65%-40.71%)、单施保水剂(2.09%-43.51%)。在花江:地膜覆盖(1.32%-12.36%)、秸秆+保水剂(3.72%-24.06%)、单施秸秆(0.62%-10.63%)、单施保水剂(0.48%-4.69%)。在施秉:秸秆+保水剂(6.98%-14.54%)、单施秸秆(6.45%-10.65%)、单施保水剂(0.85%-12.77%)。整体,秸秆+保水剂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地膜覆盖、单施秸秆和单施保水剂。(3)地膜、秸秆、PAM型保水剂农艺节水措施应用于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混农林土壤棵间蒸发量,不同农艺措施在研究区的土壤蒸发量降低比例均为:秸秆+保水剂>单施秸秆>单施保水剂。地膜土壤蒸发量降低比例在撒拉溪介于秸秆+保水剂和单施秸秆之间,花江高于秸秆+保水剂处理。土壤蒸发降低幅度为:施秉>关岭-贞丰>毕节,因种植模式不同有所差异,整体上可以使棵间土壤蒸发量降低8.9%34.62%。(4)根据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提出水肥耦合改良技术、立体覆盖节水增值技术、复合垄作节水增值技术关键技术,针对节水蒸腾效益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节水效益监测技术,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应用示范,在研究区共建成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增值混农林地面积约13.5 hm2,改善了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植物蒸腾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土壤蒸发量,提高了蒸腾监测数据的精准度,示范效果良好。
吴清林[7](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陈家丽[8](2020)在《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露天焚烧,开发与集成新的技术将有助于实现农业秸秆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因此,为进一步拓展秸秆等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增值化利用领域,同时也为抗生素等生物发酵行业寻找新的廉价易得的碳源,本研究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对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进行工艺研究。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制备棕纤维素糖化液,探究碳源替代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成。对不同预酶解时间的糖化液补料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发酵工艺参数。本论文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如下:(1)经联合预处理后,木质素含量相较原秸秆显着降低至(5.60±0.1),去除率达65.91%,秸秆棕纤维素糖化率为95.13%。SO3微热爆预处理对稻草细胞壁最外层木质素的去除,增加了纤维素酶的可及性,提升了酶解效率。(2)最优的酶解糖化条件:酶解pH值4.8,酶解温度45℃,纤维素酶添加量20 FPU/底物,固液比1:15,酶解生物质粗粉碎即可。(3)在相同的碳源浓度下,添加少量的木糖对发酵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反而在同等葡萄糖浓度下,木糖的添加使发酵效价有所提升。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糖化液35.45 g/L、棕纤维素45.9 g/L、玉米浆37.65 g/L、纤维素酶0.8%、豆油25 g/L、硫酸铵10 g/L,在此条件下,替代培养基发酵产头孢菌素C效价达298.34 U/m L,为标准发酵培养基96.69%。(4)秸秆棕纤维素预酶解45 h进行补料发酵,相较于培养基优化(发酵效价是298.34U/m L)后的发酵,分批补料发酵的效价为517.72U/m L,提高了73.53%。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时间为144 h,接种量为4 m L/30m L发酵液,装液量为30 m L/250 m L摇瓶,转速210 r/min。
李晓平[9](2019)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农业产出,农户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范围的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耕地面源污染亟需治理,这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广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然而由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仅依靠农户自主治理会导致激励不足、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当前,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生态补偿已成为学界和各国政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经验,其本质是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方式弥补生态保护者的经济损失、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福利均衡。虽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激励是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但缺乏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探讨,更缺少相关实践探索。本研究聚焦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什么要将生态补偿应用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第二,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本文以“福利分析-补偿设计-政策设计与优化”为逻辑主线,首先,深入剖析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阐述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福利冲突的博弈模型,深度解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作用机理;再次,在搭建生态补偿框架的基础上,结合1236份城乡居民调研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基于农户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和城镇居民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双重视角的补偿标准和符合农户选择偏好视角的补偿方式;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与优化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已具备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群众基础。641个农户的生产数据显示,87.81%的农户存在过量施肥问题,且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30.50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14.77 kg/亩;60.45%的农户存在过量施用农药问题,且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高达0.87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0.31 kg/亩。1236个城乡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认知及其治理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1)城乡居民普遍认为本地已发生耕地面源污染,且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和健康效益具有较高认可度;(2)城镇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均值是532.15元/(户·年),农户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均值是477.78元/(亩·年),且农户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经济损失。第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表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是保障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利的重要手段,而生态补偿则是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均衡利益相关者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然途径。第三,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农户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结果是“农户不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城镇居民不进行补偿”,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能实现“农户治理耕地面源污染,城镇居民进行补偿”的最优策略集。同时,基于农户、城镇居民和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果可知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综合考虑农户与城镇居民的成本效益关系和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补偿金额度和政府奖惩强度。第四,基于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农户对减施化肥和农药的边际受偿意愿分别为1.50元/(亩·年)和0.89元/(亩·年);在完全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的受偿意愿为239.23元/(亩·年)。其中,农户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成本效益识别是该部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测算农户受偿视角补偿下限的过程中,尝试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户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考量中;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单位面积耕地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机会成本(574元/(亩·年))和国家休耕补偿标准(700元/(亩·年)),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将农户生态效益纳入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合理性。第五,基于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减施化肥和减施农药的边际支付意愿分别为2.34元/(户·年)和5.42元/(户·年);在有机生产情境下,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为776.50元/(户·年)。就整个研究区域而言,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下限为3.82亿元,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金上限可达7.56亿元,两者对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及其能够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优点。第六,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当前农户选择输血式补偿的概率是82.25%,选择造血式补偿的概率是51.03%,两者对比的结果表明当前设计生态补偿方式政策篮子应坚持输血式补偿为主、造血式补偿为辅的原则。此外,农户选择资金补偿与技术补偿、项目补偿之间均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项目补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技术补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政策启示是只有合理搭配不同补偿方式,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后,鉴于不同影响因素对农户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推广输血式补偿的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政策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农户对输血式补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造血式补偿的接受程度;未来引导输血式补偿转变为造血式补偿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先针对男性、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兼业化程度低、耕地面积大、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程度高、耕地生态功能认知程度高和政策了解程度高的农户推广造血式补偿,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辐射其他农户。最后,为提高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保障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运行,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在破解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困局、完善生态补偿框架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朱凡[10](2019)在《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沈清庄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发展是振兴乡村的基础,目前,很多乡村地区产业内部资源尚待开发,外部资源进入乡村产业链面临着重重限制。同时,乡村获得金融和商业机构服务支持的机会有限,使得乡村小型企业在全国价值链竞争中不占优势,难以成为大型企业的供应商,进入更高价值市场存在挑战。故而,研究乡村产业各个环节间的物质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不断交互而创造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探索产业融合的价值生成、创造、提升过程意义重大,这不仅能够释放乡村经济活力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且有利于加快产业链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获取持续的竞争力。本文基于价值创造理论,以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研究了乡村产业融合的纵向、横向以及立体模式,分析了三种乡村产业融合模式的价值生成过程;并从微观基础、宏观基础以及产业融合基础分析了产业价值创造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微观基础主要包括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企业合作竞争压力、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宏观基础表现是信息化环境、政策制度、文化氛围,产业融合基础主要为技术创新驱动要素条件变化,关联产业交易成本变化以及产业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基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小王庄镇沈清庄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剖析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沈清庄村既有产业融合和未开发优势资源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分析了沈清庄村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提高乡村产业融合政策的发展集成效果、积极培育乡村产业融合创新人才及核心企业、加快技术渗透推进乡村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关键节点的价值提升、营造资源商业化氛围等方面为沈清庄村提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二、秸秆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秸秆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 |
第三节 农村能源与低碳社区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现状与优化潜力 |
第一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
一 能源消费结构与水平 |
二 家庭能源消费分析 |
三 能源消费模式 |
四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 |
第二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贫困 |
一 经济不可支付性 |
二 能源可获得性 |
三 室内环境污染 |
四 影响能源贫困因素 |
第三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秸秆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秸秆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
三 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分析 |
四 秸秆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秸秆资源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畜禽粪便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空间分布特征 |
三 禽畜粪便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
四 畜禽粪便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禽畜粪便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与策略 |
第一节 多元主体能源结构优化机制 |
一 救济机制 |
二 实物置换机制 |
三 舆论机制 |
四 竞争机制 |
五 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
第二节 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 |
一 中央政府 |
三 地方政府 |
三 社区农户 |
四 科研机构 |
五 能源企业 |
第五章 能源结构优化与农村低碳社区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耦合关系分析 |
一 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二 耦合度测量方法 |
三 耦合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支撑 |
四 模式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及集成 |
第六章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现状与措施布设 |
四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进展与结论 |
第二节 重要成果与创新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介绍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
3.2.2 调研内容设计 |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检验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 |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量表检验 |
6.3.1 正态性检验 |
6.3.2 信度检验 |
6.3.3 效度检验 |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优化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评价研究 |
1.2.2 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布局 |
1.2.3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 |
1.2.4 研究综述小结 |
1.3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能值分析的九种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评价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2 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能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 九种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能值流动清单 |
2.4 能值分析结果 |
第三章 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化研究 |
3.1 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化模型 |
3.2 求解算法 |
3.3 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化结果与分析 |
3.3.1 优化结果 |
3.3.2 不同决策偏好下的优化结果 |
3.4 松弛变量取值范围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
4.1 提升路径构建 |
4.2 财政支出影响各中间路径的分析 |
4.2.1 财政支出与中间路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2.2 长期关系——协整检验 |
4.2.3 短期关系——回归分析 |
4.2.4 财政支出对中间路径的影响分析 |
4.3 中间路径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分析 |
4.3.1 中间路径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平稳性检验 |
4.3.2 长期关系——协整检验 |
4.3.3 短期关系——回归分析 |
4.3.4 中间路径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影响分析 |
4.4 财政支出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路径分析 |
4.5 政策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玉蜀黍不同部位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玉米须及玉米皮化学成分 |
1.1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 |
1.2 玉米皮的化学成分 |
2 玉米须及玉米皮药理作用 |
2.1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
2.2 玉米皮的药理作用 |
3 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及利用现状 |
3.1 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 |
3.2 利用现状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玉蜀黍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
第一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的各成分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总皂苷成分的制备 |
2.2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多糖的制备 |
2.3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蛋白质的制备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反应体系优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玉蜀黍须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条件筛选 |
2.2 玉蜀黍须总黄酮提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条件筛选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条件筛选结果 |
3.2 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条件筛选结果 |
第三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测定 |
2.2 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玉蜀黍不同部位各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3.2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α-糖苷酶抑制活性相关性分析 |
3.3 玉蜀黍不同部位各成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四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4 Fe~(3+)总还原力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2 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3 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影响 |
3.4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对 Fe~(3+)总还原力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玉蜀黍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HPLC-ESI-MS~2分析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玉蜀黍须总黄酮化合物指认 |
3.2 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化合物指认 |
3.3 玉蜀黍秸秆芯总黄酮化合物指认 |
第二节 采用靶向亲和液质联用技术(UF-LC-MS)筛选玉蜀黍不同部位中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配制 |
2.3 UF-LC-MS方法 |
2.4 色谱条件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型HepG2 和高糖损伤HUVEC细胞改善作用 |
第一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模型下HepG2 细胞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HepG2 细胞的培养 |
2.2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epG2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2.3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GK、G-6-P和葡萄糖消耗量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epG2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3.2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消耗量的测定 |
3.3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GK活力的测定 |
3.4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G-6-P活力的测定 |
4 小结 |
第二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高糖损伤HUVEC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HUVEC细胞的培养 |
2.2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UVEC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2.3 测定高糖损伤 HUVEC 细胞中 NO、ET-1、PAI-1 和 t-PA 含量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UVEC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3.2 建立高糖模型(CCK8 比色法) |
3.3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NO含量 |
3.4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ET-1 含量 |
3.5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t-PA含量 |
3.6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PAI-1 含量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技术的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IR)的HepG2细胞代谢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代谢组学样本制备 |
2.2 细胞代谢组学数据采集 |
2.3 数据处理 |
2.4 代谢通路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epG2 细胞破碎液的~1H NMR谱分析 |
3.2 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对IR-HepG2 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农艺节水 |
(二)石漠化山地农艺节水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三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 |
(一)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 农艺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2 农艺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二)农艺措施对植物蒸腾及土壤蒸发的影响 |
1 农艺措施对植物蒸腾的影响 |
2 农艺措施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三)混农林业农艺措施节水机制 |
四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 |
(一)农艺节水现有技术 |
1 地表覆盖技术 |
2 耕作保墒技术 |
(二)农艺节水技术创新 |
1 水肥耦合改良技术 |
2 立体覆盖节水增值技术 |
3 复合垄作节水增值技术 |
4 节水效益监测技术 |
五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混农林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
3 施秉喀斯特示范点 |
(四)农艺节水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1 规划设计流程 |
2 应用示范过程 |
(五)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
3 施秉喀斯特示范点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8)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稻草秸秆 |
1.2.1 稻草秸秆的成分 |
1.2.2 稻草秸秆的利用现状 |
1.2.3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方法 |
1.3 发酵工艺研究 |
1.3.1 发酵方式 |
1.3.2 补料工艺 |
1.4 头孢菌素C |
1.4.1 头孢菌素C的结构与性质 |
1.4.2 头孢菌素C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 创新点及新意 |
第二章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及酶解糖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2.5 生物质的组分测定 |
2.2.6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 |
2.2.7 预处理秸秆的酶解糖化 |
2.2.8 酶解糖化条件的优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3.2 生物质的组分测定 |
2.3.3 生物质的结构表征 |
2.3.4 生物质的酶解糖化 |
2.3.5 发酵抑制物的测定 |
2.3.6 酶解条件的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对稻草秸秆发酵产头孢菌素C的培养基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试剂与设备 |
3.2.3 菌株及培养条件 |
3.2.4 发酵生长曲线及水解液木糖的影响 |
3.2.5 响应面法优化碳源替代培养基实验设计 |
3.2.6 头孢菌素C的效价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头孢菌素C标准曲线 |
3.3.2 碳源替代对发酵的影响 |
3.3.3 单因素优化 |
3.3.4 Plackett-Burman设计 |
3.3.5 非显着因素的最低添加量 |
3.3.6 Box-Behnken实验原点的设计 |
3.3.7 Box-Behnken设计优化培养基组分 |
3.3.8 预测条件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化液发酵产头孢菌素C的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检测方法 |
4.2.5 预酶解的秸秆棕纤维素的补料工艺 |
4.2.6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0 未补料对发酵的影响 |
4.3.1 预酶解补料过程对发酵的影响 |
4.3.2 发酵液pH的影响 |
4.3.3 发酵时间的影响 |
4.3.4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
4.3.5 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
4.3.6 摇床转速对发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
1.3.2 生态补偿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
2.1.2 生态补偿及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学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总研究框架 |
2.3.2 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 |
2.3.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态补偿:中国经验及研究区概况 |
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现状、补偿政策及其问题 |
3.1.1 我国耕地面源污染及其治理 |
3.1.2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实施困境 |
3.2 研究区概况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调研过程和样本特征 |
3.2.3 农户化肥、农药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 |
3.2.4 城乡居民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认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补偿的福利分析 |
4.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福利改善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 |
4.1.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 |
4.1.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人类福利的关系 |
4.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中的福利变化 |
4.2.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 |
4.2.2 生态补偿对人类总福利的改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利视角下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博弈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特征 |
5.3 方法选择:博弈模型 |
5.4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 |
5.4.1 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模型 |
5.4.2 地方政府干预下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博弈模型 |
5.4.3 地方政府(秦巴水源地和下游政府)之间的博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农户WTA视角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农户成本效益的识别 |
6.3 实证分析 |
6.3.1 数据与样本特征 |
6.3.2 选择实验设计 |
6.3.3 计量模型选择 |
6.3.4 模型结果 |
6.3.5 补偿标准测算 |
6.3.6 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城镇居民WTP视角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标准 |
7.3 基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数据与变量选择 |
7.3.2 选择实验法设计 |
7.3.3 计量模型选择 |
7.3.4 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 |
7.3.5 城镇居民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7.4.1 本章研究结论 |
7.4.2 农民WTA与城镇居民WTP的对比分析 |
第八章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的生态补偿方式设计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农户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 |
8.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
8.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
8.3 农户对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实证分析 |
8.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
8.3.2 计量经济模型 |
8.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与优化 |
9.2.1 测算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9.2.2 从农户和城镇居民双重视角测算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补偿标准 |
9.2.3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设计生态方式政策集 |
9.2.4 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偏好 |
9.2.5 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沈清庄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融合及乡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
2.1.2 乡村产业融合的价值创造内涵 |
2.1.3 乡村产业融合的价值创造特征属性 |
2.1.4 产业融合综述小结 |
2.2 国内外价值创造理论综述 |
2.2.1 国外价值创造理论研究视角 |
2.2.2 国内价值创造理论研究视角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产业融合价值创造模式分析 |
3.1 纵向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3.1.1 纵向产业融合价值形成过程 |
3.1.2 纵向产业融合价值创造案例——法国格拉斯小镇 |
3.2 横向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3.2.1 横向产业融合价值生成过程 |
3.2.2 横向产业融合价值创造案例——浙江省潘家浜村 |
3.3 立体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3.3.1 立体产业融合价值生成过程 |
3.3.2 立体产业融合价值创造案例——日本神山町 |
3.4 产业融合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价值创造系统构成要素及其联动机制 |
3.4.2 产业价值创造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王庄镇沈清庄村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
4.1 沈清庄村产业基础 |
4.1.1 沈清庄村产业发展现状 |
4.1.2 沈清庄村产业内外部资源 |
4.2 沈清庄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4.2.1 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匮乏 |
4.2.2 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较低 |
4.2.3 乡村产业间融合层次和融合程度不高 |
4.2.4 乡村产业多功能型开发程度欠缺 |
4.2.5 乡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
4.3 沈清庄村既有农业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4.3.1 纵向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4.3.2 横向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4.3.3 立体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4.4 沈清庄村未开发优势资源产业融合价值生成模式 |
4.4.1 秸秆资源价值生成模式 |
4.4.2 滩涂特有耐盐碱功能蔬菜资源价值生成模式 |
4.4.3 滩涂特有芦苇和古树景观资源价值生成模式 |
第五章 沈清庄村产业融合价值生成影响因素分析 |
5.1 政策集成效果尚不明显 |
5.2 产业融合缺乏核心企业和带头人 |
5.3 精准化、智慧化、优质化生产技术创新不足 |
5.4 产业高附加值环节较薄弱 |
5.5 资源资本化意识和经营主体能力不足 |
第六章 沈清庄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
6.1 提高乡村产业融合政策的发展集成效果 |
6.1.1 完善沈清庄村涉农公共服务设施 |
6.1.2 搭建乡村产业融合信息化平台 |
6.1.3 优化乡村金融服务机制 |
6.1.4 引进外部资本助力乡村经济 |
6.2 积极培育乡村产业融合创新人才及核心企业 |
6.2.1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引导人才回流乡村 |
6.2.2 加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乡村能人 |
6.3 加快技术渗透推进乡村产业融合 |
6.3.1 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转化应用 |
6.3.2 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与深度加工技术的渗透 |
6.3.3 加快农业生物质副产物的肥料化技术渗透 |
6.4 促进产业融合关键节点的价值提升 |
6.4.1 深入挖掘农业文化属性,促进产业融合 |
6.4.2 拓展农业社会功能,拓宽产业范围 |
6.4.3 重视农业生态功能,促进产业优质化发展 |
6.5 营造资源商业化氛围,促进产业融合 |
6.5.1 提高产业的商业化意识、创新营销方式助力产业发展 |
6.5.2 鼓励建立适合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秸秆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D]. 郭应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优化与提升路径研究[D]. 徐召鹏. 山东大学, 2021(11)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玉蜀黍不同部位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研究[D]. 杨小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农艺节水机制及技术研究[D]. 张紧紧.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8]秸秆作为替代碳源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研究[D]. 陈家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D]. 李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沈清庄村为例[D]. 朱凡. 天津农学院,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