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程晗[1](2021)在《一株高产油脂菌株的筛选、诱变选育及发酵产油条件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微生物油脂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以及日用品行业。当前运用于工业化生产微生物油脂的菌株种类较为单一,仅有少数菌株真正意义的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因此选育出更多生长状况良好的高产油脂菌株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研究从高产油脂菌株的自然选育开始,结合ARTP(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诱变技术进行菌种遗传改造,并对突变菌株产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菌株的发酵油脂产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产油植物及其根系土壤为样品,共分离纯化出140株真菌,经苏丹黑染色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有39株菌的菌丝胞内呈现黑色油脂滴,进一步通过基础培养基对39株菌依次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分别检测发酵液残糖、生物量、油脂含量以及油脂产量,结果发现,MD-3菌株的油脂含量及产量最高,对葡萄糖利用率最好。结合该菌株的形态特征、ITS序列和LSU序列比对分析结果,鉴定为长孢被孢霉(Mortierella elongata)。采用酸热法提取胞内油脂,测定MD-3菌株油脂含量和产量分别为30.15%和4.67 g/L。2.以MD-3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最佳处理条件为:功率110 W,照射距离2 mm,照射时间60 s,建立以浅蓝菌素工作浓度为1.8μmol/L的高效突变菌株筛选方法,最终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突变菌株MD-3-7,其油脂含量和产量分别为41.69%和6.62 g/L,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38.27%和41.76%。观察培养过程菌丝形态变化,发现突变株菌丝球多呈绒毛状,菌丝变短且密度增加,有利于油脂积累。3.以MD-3-7菌株为研究对象,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对突变菌株MD-3-7的发酵产油脂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产油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10.57 g/L、氯化钙0.32 g/L、磷酸二氢钾1.88 g/L、酵母粉8 g/L、硝酸钾1 g/L、硫酸镁0.3 g/L、IAA 3 mg/L、六水合三氯化铁0.015 g/L,七水合硫酸锌0.0075 g/L,五水合硫酸铜0.0005 g/L。经此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最终测得其油脂产量为11.83 g/L,相较于优化前的油脂产量提升了78.70%。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肪酸合成通路中两个关键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结果显示突变株ACC基因的表达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9.25倍,FAS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了4.37倍,该菌株的油脂含量和产量的提高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正相关。依据GB 5009.168-2016第三法测定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发现经诱变后突变菌株的亚油酸含量提升了55.31%,花生四烯酸含量提升了42.62%,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提升了142.56%。本实验从产油植物及根围土样中分离鉴定到一株高产油脂的长孢被孢霉(M.elongata)菌株,经ARTP诱变处理后,获得突变株MD-3-7,其油脂含量和产量分别为41.69%和6.62 g/L。通过响应面优化其培养基成分后,其发酵产油量达11.83 g/L。突变株ACC和FAS基因分别上调9.25和4.37倍,且诱变菌株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分别提高了55.31%、42.62%、142.56%。本实验经由ARTP诱变技术获得的高产油脂突变菌株,为产油脂微生物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产油脂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菌源。
董育德[2](2020)在《白蚁巢痂状炭角菌的基因组测序及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析》文中指出炭角菌属是白蚁废弃菌圃上的一类优势真菌。白蚁作为对林木、草坪、园林植物等造成危害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严重威胁了园林中植被的生长环境和健康,同时还对园林中大量木质结构建筑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造成极大危害。因此,白蚁的防治是园林保护当前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课题以废弃蚁巢发现并鉴定的痂状炭角菌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次生代谢产物分析,对发酵液和菌丝体利用LC-MS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检测,并对发酵液的杀虫和抗菌活性进行生物测定。具体结果如下:1、对野外采集的子实体分离、纯化,测序结果NCBI比对显示菌株FB序列与痂状炭角菌EU179864.1序列相似率达99%。菌株FB子实体形态学特征以及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均符合痂状炭角菌特征,确定菌株FB为痂状炭角菌。2、对菌株FB全基因组测序。测序数据表明,菌株FB基因组总碱基数是8504443518 bp,碱基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GC含量为51.39%。对过滤掉、删除质量较低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组装、基因预测以及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菌株FB的全基因组中有个10442蛋白编码序列,基因总长度为14129422 bp,基因占基因组百分比为40.7%,基因平均长度为0.300基因/kb。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产物主要在生物合成。次生代谢产物预测发现32个同源基因簇。3、对FB菌株冷干浓缩发酵液进行杀虫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发酵液对金黄色普通球菌抗菌效果较好。但未检测出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利用LC-MS方法对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鉴定,通过对比文献,、得到8种次生代谢产物,分别为γ-亚麻酸丙酸、脑苷C、麦角固醇、烟曲霉素、3-羧酸、球毛壳甲素、尿囊素、丁酸,主要具有抗菌活性、抗抗药性菌活性、杀线虫活性等。
冯源[3](2019)在《发酵工程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发酵工程是将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新技术,是现阶段比较环保的生产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发酵工程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包括真菌及真菌多糖的开发、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γ-亚麻酸的制备、维生素的提取等,旨在为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杨伊磊,青文哲,陈力力[4](2014)在《毛霉型豆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毛霉型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所产的酶系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类等物质,当达到适宜的程度时,再添加食盐、酒等辅料,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让原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及其分解的产物在特定条件下保存下来,从而制得的风味独特的调味品。毛霉型豆豉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它不仅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它们通过各自或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构成了大豆发酵食品独特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减缓衰老、降血糖等。本文对近年来毛霉型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活性多肽、γ-亚麻酸、黑色素等功能性成分以及某些酶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对毛霉型豆豉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吕座龙[5](2012)在《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培养条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深黄被孢酶菌株发酵产生γ-亚麻酸的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优化,确定最佳的发酵培养条件。
邓小华[6](2011)在《刺孢小克银汉霉γ-亚麻酸发酵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人体一系列生理活动的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γ-亚麻酸(GLA)是PUFAs的一种,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利用真菌在处理淀粉废水的同时获取GLA是废水资源化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FR)对模拟土豆淀粉废水进行GLA发酵工艺研究,可为探索以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低成本获取γ亚麻酸提供研究基础及工艺。通过对液体种培养条件的优化,获得种子液培养的最佳条件:菌种以三角瓶固体培养基活化6d,利用孢子悬液方式接入装液量为100mL(250mL摇瓶)PDY中,使孢子终浓度为108个/mL,加入6颗4-5mm的玻璃珠,在28℃、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48h,最终获得了最佳菌球直径为0.5-2mm的致密菌丝球种子液。通过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明确了摇瓶发酵过程中最佳的溶氧条件为500mL摇瓶中装液量为150mL以150r/min的转速进行培养;同时利用响应面优化分别对培养基组分中C/N和补料方法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是:将(NH4)2SO4与黄豆粉以氮源质量比3:7混合为氮源,总氮元素添加量为0.238%,培养初始葡萄糖浓度为7.128%,在第4.2 d时补加浓度为4.67%的葡萄糖溶液进行发酵。最终发酵的生物量、油产量及GLA产量分别达到了35.6g/L、11.81g/L、10.36%,并建立了摇瓶发酵动力学模型。在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对发酵过程的调控参数进行了优化。最优发酵温度及pH控制工艺为:发酵过程中的前4d保持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28℃和最适生长pH 6.0,发酵过程中的后3d控制为最适积累油脂、合成GLA的温度18℃及最适pH 5.0;最优发酵罐转速控制工艺为:第1d和3d停止搅拌,第2d及第4d至第7d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200 r/min,发酵期间通气量保持400L/h;最优补料工艺为:发酵第2d起每天补加葡萄糖1%,补加总浓度为5%。在最优发酵控制工艺下,生物量、产油量和GLA产量分别达到了38 g/L、13.46 g/L、10.12%。
黎志勇,纪晓俊,丛蕾蕾,聂志奎,彭超,高振,黄和[7](2010)在《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γ-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最初γ-亚麻酸主要来源于植物种子油,如黑醋栗、月见草和琉璃苣等的种子油。但是从植物中提取γ-亚麻酸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目前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菌株,对其代谢途径进行了分析,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菌种选育及发酵调控方面的研究,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忠玲,岳淑宁,王卫卫,赵文娟,任平,徐霞美[8](2008)在《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高产菌株;并从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前体物转化技术和下游工艺等方面对丝状真菌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金红林[9](2007)在《小克银汉霉发酵土豆废水生产GLA的研究》文中认为γ-亚麻酸(gamma linolenic acid,GLA)因潜在的医疗学和营养学等方面的作用而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目前国内外主要倾向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但高额的合成培养基成本一直是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GLA的瓶颈,寻求生产GLA廉价原料已经逐步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利用工业土豆淀粉废水培养产油真菌(F3)来低成本的获取γ-亚麻酸。首先在传统油脂提取方法-酸热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抽滤分液和正己烷、乙醇按2:1萃取、两次酸热处理,获得了改进的酸热法,结果油脂得率提高了20.71%,达到索氏提取法提取得率95%以上。通过对土豆淀粉渣进行液化和糖化处理研究,初步表明所获得的糖液可以作为发酵液C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以废水为种子液,通过进行离子正交实验得出最适种子培养基为:蔗糖40g/L,(NH4)2SO41g/L,MgSO4﹒7H2O0.3g/L,含量NaAc2g/L,1000mL废水,pH5.5;通过对原始废水和自来水进行发酵稀释比例研究,发现1:4是最佳的稀释比例;对产油菌株F3在稀释废水中摇瓶发酵进行了C源浓度、N源浓度、离子研究、C/N和发酵天数研究,获得了优化发酵条件:50g/L葡萄糖,(NH4)2SO40.5g/L,MgSO4·7H2O2g/L,柠檬酸3g/L,玉米浆10mL/L, KH2PO41g/L,NaAc5g/L,(NH4)2SO42g/L,pH6.0,培养6天,GLA%和GLA含量分别为13.95%和0.867g/L;最后,F3在10L发酵罐中高转速、高通气量生长,生物量达到了20.09g/L,GLA%达到10.73%。本课题首次提出和采用淀粉废水来生产GLA,进行了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土豆液预处理研究、以废水作为种子液的研究、摇瓶发酵条件和10L反应器发酵初步探索,为工业化廉价获取GLA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朱巍[10](2006)在《γ-亚麻酸生物合成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γ-亚麻酸是一种高级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脂肪酸。微生物发酵生产γ—亚麻酸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高大毛霉为出发菌种,发酵生产γ-亚麻酸。 对高大毛霉液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是:麦芽糖浆150g/L,硫酸氨3g/L,C/N为50,ZnSO4 0.01g/L、FeSO4 0.016g/L、MnSO4 0.001g/L、KH2PO4 2g/L、MgSO40.3g/L。优化后的培养条件:pH值5.5,选用种龄24h的孢子悬液接种,接种量10%,摇瓶装液量30%,纱布层数3层,摇床转速200rpm。28℃培养3d,然后26℃培养1d。 菌体生物量在3L发酵罐罐培养至72h左右达到最大,此后菌体生物量逐步减少;产GLA水平在72h达到最大,此后呈下降趋势。发酵结束后,菌体生物量达到21.9g/L,油脂量0.892g/L,GLA量0.311g/L。 对高大毛霉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是:以麸皮、豆饼粉、KH2PO4为基本固态培养基,最佳比例为8:1:0.015,2%淀粉、0.6%(NH4)2SO4。基料与水分比例为1:1.5。优化后的培养条件:装量25g/250ml瓶。pH值在5.4-5.6之间。孢子悬液接种,接种量在2.5ml/250ml到3.5ml/250ml之间。28℃培养84h,然
二、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一株高产油脂菌株的筛选、诱变选育及发酵产油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油脂 |
1.1.1 微生物油脂简介 |
1.1.2 微生物油脂研究现状 |
1.1.3 微生物油脂产生路径 |
1.1.4 微生物油脂基本生产工艺 |
1.2 产油微生物 |
1.2.1 产油细菌 |
1.2.2 产油霉菌 |
1.2.3 产油酵母菌 |
1.2.4 产油藻类 |
1.3 高产油脂微生物育种 |
1.3.1 诱变育种 |
1.3.2 基因工程育种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油脂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培养基 |
2.2.5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3.2 孢子悬液制备 |
2.3.3 液体发酵培养 |
2.3.4 产油菌株的筛选 |
2.3.5 菌株鉴定 |
2.3.6 产油脂菌株相关指标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产油脂菌株的筛选 |
2.4.2 菌种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D-3 菌株的ARTP诱变育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2.4 培养基 |
3.2.5 浅蓝菌素溶液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产油菌ARTP诱变 |
3.3.2 初始菌株与突变株菌丝球形态比较 |
3.3.3 初始菌株与突变株摇瓶发酵过程比较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高产油脂的突变菌株筛选 |
3.4.2 突变菌株形态学观察 |
3.4.3 发酵菌丝球差异 |
3.4.4 自然摇瓶发酵过程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变株MD-3-7 的产油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药品与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培养基 |
4.2.5 相关植物激素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4.3.2 液体发酵培养 |
4.3.3 培养基成分单因素优化 |
4.3.4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
4.3.5 最陡爬坡实验 |
4.3.6 响应面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实验 |
4.4.2 显着因子的筛选 |
4.4.3 最陡爬坡实验 |
4.4.4 Box-Behnken实验回归分析 |
4.4.5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脂肪酸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检测及油脂成分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 |
5.2.2 药品与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2.4 培养基 |
5.2.5 相关试剂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脂肪酸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检测 |
5.3.2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脂肪酸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检测 |
5.4.2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白蚁巢痂状炭角菌的基因组测序及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园林中白蚁防治进展 |
1.1.1 园林植物的白蚁危害现状及特点 |
1.1.2 园林建筑的白蚁危害现状 |
1.1.3 园林中白蚁防治手段 |
1.1.4 园林中真菌防治白蚁研究进展 |
1.2 痂状炭角菌研究进展 |
1.3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微生物方向的应用 |
1.4 次生代谢产物预测 |
1.5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
2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3.3 试验仪器 |
3.4 常用培养基和抗生素配制 |
3.5 试验方法 |
3.5.1 痂状炭角菌的分离与鉴定 |
3.5.2 痂状炭角菌全基因组测序与代谢产物预测 |
3.5.3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痂状炭角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
4.1.1 DNA序列比对结果 |
4.1.2 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结果 |
4.1.3 菌种活化 |
4.2 全基因组测序及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4.2.1 数据产出与质量控制 |
4.2.2 基因预测 |
4.2.3 重复基因序列预测 |
4.2.4 基因功能注释 |
4.2.5 次生代谢产物预测 |
4.3 痂状炭角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4.3.1 抗菌、杀虫活性分析 |
4.3.2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5 讨论 |
5.1 痂状炭角菌分离、鉴定 |
5.2 痂状炭角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次生代谢产物预测 |
5.3 痂状炭角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发酵工程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工程的特征 |
2 功能性食品的简述 |
3 发酵工程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
3.1 开发真菌及真菌多糖 |
3.1.1 香菇多糖的提取 |
3.1.2 灵芝多糖的提取 |
3.1.3 真菌多糖在酸奶中的应用 |
3.2 发酵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制备中的应用 |
3.3 微生物发酵在γ-亚麻酸的制备中的应用 |
3.3.1 发酵法制备γ-亚麻酸的主要菌种 |
3.3.2 固体发酵法应用于制备γ-亚麻酸 |
3.4 维生素的提取 |
3.5 利用现代发酵工程完善传统发酵食品 |
4 结语 |
(4)毛霉型豆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豆异黄酮 |
3 毛霉型豆豉的活性多肽 |
4 毛霉型豆豉的γ-亚麻酸 |
5 毛霉型豆豉的黑色素 |
6 毛霉的功能酶 |
6.1 转化苷元型异黄酮的β-葡萄糖苷酶 |
6.2 脱苦作用的外肽酶 |
6.3 增鲜作用的谷氨酰胺酶 |
7 其他 |
8 展望 |
(5)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培养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发酵温度对油脂中GLA含量的影响 |
2.2 发酵时间对油脂中GLA含量的影响 |
2.3 装液量对油脂中GLA含量的影响 |
2.4 接种量对油脂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
2.5 正交试验分析 |
3 结论 |
(6)刺孢小克银汉霉γ-亚麻酸发酵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生物油脂概述 |
1.2 γ-亚麻酸研究现状 |
1.3 微生物油脂发酵工艺的影响因素 |
1.4 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与实验流程 |
2 液体菌种菌丝体形态控制优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摇瓶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论文所用主要药品与设备目录 |
(7)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菌种研究 |
1.1 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菌种 |
1.2 微生物合成γ-亚麻酸的代谢途径分析 |
1.3 高产γ-亚麻酸的菌种选育策略 |
1.3.1 诱变育种及其筛选方法 |
1.3.2 基因工程育种 |
2 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影响因素 |
2.1 碳氮源及其比例对发酵产γ-亚麻酸的影响 |
2.2 廉价基质对发酵产γ-亚麻酸的影响 |
2.3 金属离子对发酵产γ-亚麻酸的影响 |
2.4 温度对发酵产γ-亚麻酸的影响 |
2.5 菌体形态控制对发酵产γ-亚麻酸的影响 |
2.6 固态发酵对生产γ-亚麻酸的影响 |
3 展 望 |
(8)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γ-亚麻酸的丝状真菌的菌种 |
2 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 |
2.1 液态发酵生产γ-亚麻酸 |
2.2 固态发酵生产γ-亚麻酸 |
3 利用前体物质转化技术生产γ-亚麻酸 |
4 γ-亚麻酸的提取工艺 |
5 展 望 |
(9)小克银汉霉发酵土豆废水生产GLA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γ-亚麻酸研究进展 |
1.2 微生物发酵产GLA 的研究进展 |
1.3 GLA 的提取与纯化 |
1.4 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实验流程 |
2 快速提取微生物油脂的方法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土豆淀粉液预处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种子培养基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10L 反应器发酵条件初探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实验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8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论文所用主要药品与设备目录 |
(10)γ-亚麻酸生物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γ-亚麻酸的理化性质和生理作用 |
1.2 γ-亚麻酸的药理临床研究 |
1.3 γ-亚麻酸的各种生产方式 |
1.3.1 化学合成 |
1.3.2 动物资源 |
1.3.3 植物资源 |
1.3.4 γ-亚麻酸的微生物发酵 |
1.3.5 γ-亚麻酸产量的提高 |
1.3.6 真菌发酵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
1.3.6.1 制取富含γ—亚麻酸的真菌油脂的前处理方法 |
1.3.6.2 油脂提取方法 |
1.3.7 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发展前景 |
1.4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主要任务 |
第二章 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2 麦芽糖标准曲线 |
2.2.3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2.2.3.1 发酵时间的优化 |
2.2.3.2 发酵温度的优化 |
2.2.3.3 发酵初始pH值的优化 |
2.2.3.4 摇瓶溶氧的优化 |
2.2.3.5 种龄的优化 |
2.2.3.6 接种量和接种方式的优化 |
2.2.4 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
2.2.4.1 最佳碳源的优化 |
2.2.4.2 最佳氮源的优化 |
2.2.4.3 碳/氮比值及KH_2PO_4的优化 |
2.2.4.4 其他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优化 |
2.2.5 分批发酵过程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态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
3.2.1.1 培养基初步组分的确定 |
3.2.1.2 添加不同碳源、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
3.2.1.3 不同水分比例对发酵的影响 |
3.2.2 发酵培养基条件的优化 |
3.2.2.1 不同起始pH对发酵的影响 |
3.2.2.2 装量对发酵的影响 |
3.2.2.3 接种量和接种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
3.2.2.4 培养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3.2.2.5 培养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脂提取工艺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菌体破碎法 |
4.2.1.1 干菌体磨碎法 |
4.2.1.2 酸热法 |
4.2.1.3 菌体自溶法 |
4.2.1.4 匀浆破壁法 |
4.2.1.5 超声波破壁法 |
4.2.2 各种破碎方法的比较 |
4.2.3 有机溶剂萃取法 |
4.2.3.1 氯仿—甲醇法 |
4.2.3.2 石油醚法 |
4.2.3.3 氯仿—甲醇—正丁醇—水—EDTA(2:1:1:1:0.1) |
4.2.3.4 乙醇—正己烷 |
4.2.3.5 乙醇—乙醚 |
4.2.4 各种有机溶剂萃取方法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株高产油脂菌株的筛选、诱变选育及发酵产油条件优化[D]. 程晗. 南阳师范学院, 2021(11)
- [2]白蚁巢痂状炭角菌的基因组测序及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析[D]. 董育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3]发酵工程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J]. 冯源. 生物化工, 2019(02)
- [4]毛霉型豆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杨伊磊,青文哲,陈力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12)
- [5]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培养条件优化研究[J]. 吕座龙.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07)
- [6]刺孢小克银汉霉γ-亚麻酸发酵新工艺研究[D]. 邓小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7]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J]. 黎志勇,纪晓俊,丛蕾蕾,聂志奎,彭超,高振,黄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09)
- [8]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J]. 李忠玲,岳淑宁,王卫卫,赵文娟,任平,徐霞美.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1)
- [9]小克银汉霉发酵土豆废水生产GLA的研究[D]. 金红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6)
- [10]γ-亚麻酸生物合成工艺的研究[D]. 朱巍. 浙江工业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