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红花与伪品莲须的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1](2019)在《莲须、茺蔚子及益母草薄层色谱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莲须质量标准中收录来源、性状、粉末鉴别、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无薄层鉴别项。同时,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是以盐酸水苏碱为对照品,但在实际应用中,药典规定的显色剂稀碘化铋钾或稀碘化铋钾-三氯化铁(10:1,V/V),无法让水苏碱显色清晰。为了提升莲须、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色谱,本论文在莲须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莲须的薄层鉴别项;在优化生物碱显色剂的基础上,提升了茺蔚子和益母草的的薄层鉴别项。1莲须的化学成分研究为了完善莲须的质量标准,发现莲须的专属性或指标性成分,我们对莲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现代药理和临床应用表明莲须具有抗炎作用,前人化学研究表明环阿尔屯烷型三萜具有抗炎活性。因此,我们对莲须中富含此类成分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传统的色谱柱分离方法、制备液相等分离手段以及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从该部位中共分离、纯化、鉴定了16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3,23-二棕榈酰-齐墩果酸(Nelmnucifergenin A)和齐墩果酸-3,23-二棕榈酰-28-O-β-D-葡萄糖苷(Nelmnuciferoside A),10个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28-羟基-齐墩果烷-12-烯-3-酮;环阿尔屯烷-23,25二烯-3-酮;25-羟基-环阿尔屯烷-23-烯-3-酮;环阿尔屯烷-25烯3β,24二醇;3β-羟基-25,26,27-三降环阿尔屯烷-24-羧基;(5α)-24-降-9,19-环阿尔屯烷-3-酮-23-羟基-4,4,14-三甲基;5,8-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醇;6-羟基豆甾-4-烯-3-酮;正二十八烷-7β醇和8-十七醇。同时以新化合物齐墩果酸-3,23-二棕榈酰-28-O-β-D-葡萄糖苷(Nelmnuciferoside A)为莲须的指标性成分,制订了莲须的薄层鉴别项。2茺蔚子和益母草中生物碱显色剂的研究为了提升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本论文对生物碱显色剂进行改进。在明确生物碱组成的基础上,用RSM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显色剂中次硝酸铋、碘化钾和碘的用量,确定显色剂比例分别为:次硝酸铋为0.82 g,碘化钾为11.06 g和碘为0.76 g;最后优化得到稀磷酸溶液的最佳体积为90 m L,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得出盐酸水苏碱和氯化胆碱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μg和1.0μg,RSD分别为1.93%和2.34%,板间、板内、日间、日内的精密度RSD均小于5.0%,在15~90 min的RSD为4.79%,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将该显色剂应用到茺蔚子、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中,发现它们除了含有盐酸水苏碱外,还检测到其它差异成分和共有成分,并利用TLC-EFISI-MS对茺蔚子和益母草中的差异成分和共有成分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扩大了显色剂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到了豆科植物胡芦巴以及复方制剂抗宫炎胶囊的薄层鉴别上。3莲须、茺蔚子及其益母草薄层鉴别项的研究为了制订莲须的薄层鉴别项,对莲须的薄层色谱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筛选出了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即:提取溶剂优选甲醇;提取方法选择超声30min;对照品点样量定为2μL,对照药材和供试品点样量定为8μL;薄层板选用Merck板;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98%)(7:3:0.6,V/V/V);显色剂优选10%硫酸乙醇溶液;温度选择常温环境;湿度范围为42%~72%之间。在此基础上,以新化合物齐墩果酸-3,23-二棕榈酰-28-O-β-D-葡萄糖苷(Nelmnuciferoside A)及莲须对照药材为对照,制订了莲须的薄层色谱;通过优化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条件,使用改良后的显色剂让斑点明显可见,修订了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且修订后的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色谱图被《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第三册》收录。
刘江弟[2](2017)在《近红外光谱法评价西红花药材的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主产于伊朗、希腊、意大利等地。作为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名贵香料和传统药材,西红花的质量评价一直备受关注。西红花苷、藏红花醛、藏红花苦素分别是西红花颜色、香气和苦味的物质基础,三者常被作为指标成分来评价西红花质量的优劣。常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UV-VIS法、HPLC法,GC法等。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无损、携带信息量大等优势而广泛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中。如,采用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可实现对中药材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采用近红外光谱定性模型,可实现中药材产地、等级信息的快速识别。因此,建立用于西红花药材质量评价的近红外光谱法,将会是现有西红花质量评价体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本研究以收集到的98批产自中国与伊朗的西红花药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常规检测方法与近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系统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西红花研究的文献资料,对西红花药材来源、化学成分、质量评价、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整理,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2.采用ISO标准对西红花药材进行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采用药典法,对样本进行了性状检视和干燥失重的测定。采用ISO-3632中商品等级划分方法,对西红花药材的颜色强度、香气强度、苦味强度进行测定,并基于三者的强度值对样品进行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在所收集的样本中,Ⅰ级样本24批、Ⅱ级36批、Ⅲ级30批,另有8批为不合格样本。同时,采用L*a*b*色度学分析法对西红花药材的颜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与西红花苷的吸光度值及颜色强度值之间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对西红花药材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98批西红花样品中化学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质谱技术对8个共有峰中的6个峰进行了归属,分别为藏红花苦素、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顺-西红花苷Ⅰ、顺-西红花苷Ⅱ及藏红花醛。在308 nm下,98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差,表明各样本之间存在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多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产与伊朗产西红花药材的质量差异进行了研究。中国产西红花样品中藏红花苦素、西红花苷Ⅱ、藏红花醛的单位质量峰面积高于伊朗样品(P<0.05),顺-西红花苷Ⅱ的量却低于伊朗样品(P<0.05),西红花苷Ⅰ与顺-西红花苷Ⅰ的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建立了同时测定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藏红花醛含量的HPLC法,并对98批样品中的上述3种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藏红花醛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2417.42%、1.847.92%、0.060.57%。4.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法评价西红花药材的质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西红花药材的干燥失重数值预测模型,指标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及产地鉴别模型。西红花药材干燥失重模型的预测性能优良,准确度高(RMSEP、RMSECV、RPD值分别为0.228、0.271、8.86)。西红花苷Ⅰ含量、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含量之和、藏红花苦素单位质量峰面积的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准确度较高(三个模型的RMSEP值分别为0.770、0.905、0.696;RMSECV值分别为0.758、0.890、0.695;RPD值分别为4.14、4.32、4.48);而西红花苷Ⅱ与藏红花醛的含量模型预测性能一般,(两个模型的RMSEP值分别为0.366与0.0355;RMSECV值分别为0.410与0.0408;RPD值分别为2.97与2.54),二者虽可进行相应成分的含量预测,但其准确度有待提高。西红花药材的不同产地鉴别模型中,校正集与验证集的判正率分别为97.22%与96.15%,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中国产与伊朗产西红花的识别。综上所述,本文以西红花苷(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藏红花醛、藏红花苦素为指标性成分,采用UV-VIS法、L*a*b*色度学分析法、HPLC法及指纹图谱图法、近红外光谱法对98批产自中国与伊朗的西红花药材进行质量研究,完成了其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近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模型的建立。
刘江弟,欧阳臻,杨滨[3](2017)在《西红花品质评价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作为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名贵香料和传统药材,西红花的品质评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国虽在江浙等地有西红花的规模种植,但对西红花的品质研究,尤其是国产西红花与国外传统产区西红花品质的比较研究还少见,不利于国产西红花进入国际贸易市场。该文从西红花化学成分、真伪及掺假鉴别、人为添加染料的检测、品质评价检测指标及方法、国际市场等级规格品质评价、影响样品品质的因素等方面出发,对西红花品质评价现状进行综述。
周宝玉,虞文妹[4](2016)在《西红花与常见伪劣品鉴别》文中提出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1],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及中亚西亚一带,我国于1965年开始引种试验,并于20世纪80年代获得种植成功,现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有栽培,以上海为主产地。西红花的成分为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西红花二甲酯等。另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西红花醛,为
孙立宏[5](2014)在《2010年版药典花类易混伪品种的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保证中药饮片在检验、鉴别中的准确性。方法对2010年版药典一部中花类药材进行了查找。对多年来易产生混伪品种及其甄别方法,进行检索。结果 15个混伪的花类品种作了鉴别。结论鉴定方法希望在中药饮片的鉴定工作中有所参考。
冯立芹[6](2014)在《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与常见伪品的鉴别》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西红花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并对其伪品进行介绍,从而进一步明确西红花的临床应用以及鉴别西红花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正伪品西红花的鉴别等方面对西红花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西红花不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还大量用于日用化工、食品等工业,是化妆品和香料的宝贵原料,因而是一种贵细中药。而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采用掺伪及造假等手段充斥药材市场。这些赝品不但无效,个别品种还会危害健康。因此,药品监督部门应该严格控制西红花药材的流通渠道,避免伪品在市场上销售。而作为医药工作者要掌握西红花的鉴别方法,仔细辨认,全面考察,确定真伪,以保证西红花饮片的质量,发挥其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功用。
李顺旭[7](2011)在《西红花的真伪鉴别及主要成分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西红花药材真伪鉴别的方法以及西红花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为科学的评价以及有效的控制西红花药材的质量提供系统科学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的性状、显微、TLC的鉴别方法,结合现代GC气相色谱法区分西红花的真伪;西红花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以Agilent ZORBAX StableBond SB-Aq(4.6 mm x 250 mm,5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 min:75%A;8 min:70%A;10 min:60%A;25 min:30%A;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测定波长为440 nm;柱温:30℃。结果:1、西红花和其伪品在性状上有较大差异。外观上,伪品西红花比正品好看,但用手操时会被染成红色,或手上有油样感觉。气味上,正品西红花气味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伪品一般无气味或有菜油样气味。2、从粉末的显微观察结果来看,西红花和其伪品的差异也比较大。西红花有其独特的花粉粒及表皮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这些都是伪品所没有的。3、气相色谱鉴别结果显示,西红花真品和伪品的色谱图形明显不同;真品和掺假品色谱图也有明显的区别,但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只是峰高有差别。4、西红花苷HPLC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保留时间大约分别为5.71 min和8.83 min。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3.125-200μg/ml)线性回归,西红花苷Ⅰ回归方程:y=24.928x-0.2543,r=1,线性范围3.125-200μg/ml,西红花苷II回归方程:y=36.106x+8.3698,r=1,线性范围3.125-200μg/ml。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回收率分别为100.5%和100.2%、RSD分别为1.43%和1.4%。从含量测定结果的试验数据可知,上海产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较高,西藏次之,浙江和四川产较低,其中原因可能与收集的样品、产地有关,具体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1.传统的性状、显微、TLC等鉴别方法简便、可靠,能初步的鉴别西红花及其混伪品。2.采用现代的气相色谱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有效区分西红花及其混伪品,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强,可为西红花真伪及品质优劣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同时建立了同时测定不同的国产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的方法,较之药典测量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胡荣奎[8](2009)在《浅谈传统鉴别中药真伪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祖国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材又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药。因此,药材的真伪和质量优劣,对人民身体健康关系重大。中药的真伪,实指中药的品种优劣乃指中药的质量。中药的品种不真,质量低劣都能影响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有的甚至危害人的生命。
高华娟,吴锦忠,黄泽豪[9](2006)在《莲须药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莲须是一味少常用药,现代对莲须有较多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其历代本草记载情况、显微生药、化学成分及临床药理、毒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更好地开发利用莲须提供参。
卢彤宇[10](2005)在《西红花及其伪品鉴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番红花与伪品莲须的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红花与伪品莲须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莲须、茺蔚子及益母草薄层色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莲须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莲须中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鉴定 |
2 实验部分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茺蔚子和益母草中生物碱显色剂的研究 |
1 常规生物碱显色系统对于益母草植物中生物碱的影响 |
2 影响益母草植物中生物碱显色因素的研究 |
3 应用响应曲面法对显色剂组成进行研究 |
4 方法学考察 |
5 TLC-EFISI-MS方法对益母草植物中生物碱的结构表征 |
6 改良显色剂在其他中药及复方中的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莲须、茺蔚子及其益母草薄层鉴别项的研究 |
1 莲须薄层色谱的建立 |
2 药典条件下和优化后的茺蔚子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 |
3 药典条件下和优化后的益母草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 |
4 结论 |
结论 |
致谢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莲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益母草及茺蔚子生物碱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化合物附图 |
附录三 TLC-MS附图 |
(2)近红外光谱法评价西红花药材的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红花的来源 |
1.2 西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西红花(柱头)化学成分 |
1.2.2 花瓣及花柱中的化学成分 |
1.2.3 侧芽中的化学成分 |
1.2.4 西红花球茎中的化学成分 |
1.3 西红花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1 西红花药材的鉴别 |
1.3.2 西红花药材的等级划分 |
1.3.3 西红花药材中指标成分分析 |
1.4 药理作用 |
1.4.1 抗精神失常 |
1.4.2 抗肿瘤作用 |
1.4.3 抗动脉粥样硬化 |
1.4.4 降血糖与降血脂 |
1.4.5 抗氧化 |
1.5 本课题的立项背景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红花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研究 |
2.1 样品的收集 |
2.2 西红花药材干燥失重的测定 |
2.2.1 材料 |
2.2.2 方法与结果 |
2.3 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 |
2.3.1 基于ISO标准的药材主要成分紫外可见吸收度的测定 |
2.3.2 基于ISO标准的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 |
2.4 西红花药材的色度学分析 |
2.4.1 仪器及材料 |
2.4.2 方法与结果 |
2.4.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西红花药材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
3.1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
3.1.1 仪器与试药 |
3.1.2 方法与结果 |
3.1.3 讨论 |
3.2 多成分含量测定 |
3.2.1 材料 |
3.2.2 方法与结果 |
3.2.3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法评价西红花药材的质量 |
4.1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药材的干燥失重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样本干燥失重模型的建立 |
4.2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药材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
4.2.1 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近红外光谱法对药材产地的判别 |
4.3.1 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近红外光谱法对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判别 |
4.4.1 材料 |
4.4.2 实验方法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西红花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2 西红花的真伪及掺假鉴别 |
3 西红花中人为添加染料的检测 |
4 西红花品质评价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4.3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4.4 近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法 |
4.5 其他方法 |
5 不同商品等级西红花品质的评价 |
6 影响西红花品质的因素 |
6.1 产地对西红花品质的影响 |
6.2 加工及贮藏对西红花品质的影响 |
7 讨论与总结 |
(4)西红花与常见伪劣品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性状鉴别 |
2 显微鉴别 |
3 理化鉴别 |
4 常见伪品及其鉴别 |
5 小结 |
(5)2010年版药典花类易混伪品种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类药材中易出现的混伪品种 |
1.1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
1.2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蕾 |
1.2.1 芫花: |
1.2.2 辛夷花: |
1.2.3 玫瑰花: |
1.2.4 闹羊花: |
1.2.5 厚朴花: |
1.3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序或花蕾 |
1.3.1 合欢花: |
1.3.2 密蒙花: |
1.4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及花蕾 |
1.5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穗 |
1.6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 |
1.6.1 洋金花: |
1.6.2 凌霄花: |
1.7 入药部位为干燥花粉 |
1.8 入药部位为干燥柱头 |
2 结束语 |
(6)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与常见伪品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西红花的药理作用 |
1.1 传统医学中西红花的功效 |
1.2 现代临床功效 |
1.2.1 增强免疫力 |
1.2.2 保护心脏 |
1.2.3 护肝利胆 |
1.2.4 其他作用 |
2 正伪品西红花的鉴别 |
2.1 正品西红花的来源和性状[4] |
2.2 常见伪品及鉴别 |
2.2.1 莲须[5] |
2.2.2 玉蜀黍 |
2.2.3 菊花舌状花 |
2.2.4 红花[6] |
2.2.5 染色草红花 |
2.2.6 掺入花柱的西红花 |
2.2.7纸浆伪品[8] |
(7)西红花的真伪鉴别及主要成分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西红花的性状、显微及TLC鉴别 |
1 实验样品仪器及试剂 |
2 西红花的性状鉴别 |
3 西红花的显微鉴别 |
4 TLC鉴别 |
5 结果 |
第二部分 气相色谱法用于西红花的鉴别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西红花的GC色谱鉴别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结果 |
第三部分 西红花的主要成分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苷Ⅱ的含量测定 |
1 实验样品、仪器与试药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试剂 |
2 样品提取方法及检测条件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 检测条件 |
3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3.1 线性关系的考察 |
3.2 精密度实验 |
3.3 稳定性实验 |
3.4 重复性实验 |
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4 西红花苷Ⅰ、苷Ⅱ的含量测定 |
5 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 |
致谢 |
(9)莲须药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历代本草记载 |
2 药典收载 |
3 性状及显微生药 |
4 化学成分 |
5 药理作用 |
7 讨论 |
(10)西红花及其伪品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正品西红花的鉴别特征 |
1.1 性状鉴别 |
1.2 显微鉴别 |
1.3 理化鉴别 |
2 伪品鉴别特征 |
2.1 睡莲科植物莲的雄蕊即莲须特征 |
2.2 掺杂伪品的西红花鉴别特征 |
2.3 以纸浆做成纸丝再染色而成伪品西红花的鉴别特征 |
四、番红花与伪品莲须的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莲须、茺蔚子及益母草薄层色谱研究[D]. 张娜.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近红外光谱法评价西红花药材的质量[D]. 刘江弟. 江苏大学, 2017(01)
- [3]西红花品质评价研究进展[J]. 刘江弟,欧阳臻,杨滨.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3)
- [4]西红花与常见伪劣品鉴别[J]. 周宝玉,虞文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07)
- [5]2010年版药典花类易混伪品种的研究概况[J]. 孙立宏. 海峡药学, 2014(09)
- [6]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与常见伪品的鉴别[J]. 冯立芹. 首都医药, 2014(06)
- [7]西红花的真伪鉴别及主要成分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测定[D]. 李顺旭.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10)
- [8]浅谈传统鉴别中药真伪的方法[A]. 胡荣奎. 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2009
- [9]莲须药用研究进展[J]. 高华娟,吴锦忠,黄泽豪. 海峡药学, 2006(03)
- [10]西红花及其伪品鉴别[J]. 卢彤宇.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5(02)
标签:茺蔚子论文;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性状分离论文; 中药论文; 益母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