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硼基点火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角力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复兴之路究竟该以何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近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洋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沿用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这表明中国学术界在海洋研究领域缺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质疑否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或海洋文明,并依循西方海洋文化或西方海洋文明范式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甚至还以此来指导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其底蕴、梳理其源流、探寻其从发轫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价值基因,既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合浦海上古丝路文化底蕴深厚”,合浦及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的合浦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为其提供了典型样本。合浦海洋文化是指自西汉为加强岭南地区政治军事统治而设立合浦郡以来,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汉民族、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内河、近海、陆路等途径,在交通贸易、生产交流、文化交往等具体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和合交往为核心价值的一种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合浦海洋文化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外文化汇聚合浦交融而成,合浦当地出土的各种古代器物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标志。同时根据这些古代器物可以推断,“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各地区与各民族。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或文明的一般原理,审视汉代合浦郡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融合。为此,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按照“器物—符号—价值”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梳理源流、勾勒轮廓、抽象符号、挖掘价值、凝练精髓、总结规律,重新探讨合浦海洋文化过去已经贡献什么、现在及未来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以此揭示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不仅在于论证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逐步发展出海洋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术上尝试突破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学术观点方面,提出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与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与“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合浦海洋文化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了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等新观点;二是学术思想方面,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挖掘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基于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及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海陆一体始源价值基因的基础性意义;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器物—符号—价值”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范式。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揭示其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所蕴涵的价值基因,由此对以合浦海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话语重构与价值重塑,从而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为当前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
程磊[2](2021)在《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强调生态基底、历史文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模式。然而在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存在遗产保护力度不平衡、整体保护视野局限等问题,使得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被忽视,此类空间如何优化值得被关注。同时,对辽阳历史城镇的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卫城、附属地等单一类型,缺乏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关联研究。基于此,提出利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融合,将相关空间要素整合至同一模式下,解析空间关联特征,并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缓解城市历史景观的现实困境。研究主体分为“要素提取-空间解析-空间优化”三个部分。要素提取从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时间“层积性”和空间、文化“关联性”内涵出发,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空间结构和功能层面,解读该模式与城市历史景观体现的历史、当代和发展价值的关联。以此为导向梳理辽阳城市演变的区域背景和层积化过程,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提取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空间等要素,进而完成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空间转译。空间解析从功能视角揭示城市历史景观现状特征。通过总结斑块的功能、质量和空间价值分布,发现斑块空间存在梯度化分布特征;通过梳理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关系,发现廊道功能弱化导致周边历史氛围及空间连接度减弱;通过分析基质空间的景观格局及生态敏感性特征,发现基质空间对斑块形成不同的“干扰”作用,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归纳空间功能“边缘化”、空间发展“局部化”、空间展示“单一化”的现实困境。空间优化针对现实困境,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视角,提出“基质-廊道-斑块”的空间优化顺序。基质层面,依据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较高、一般、较低三个层面的基质空间,融合空间特点,提出“修复-塑造-整治”的优化策略,指导“多样化”的空间展示;廊道层面,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内涵关联、区域发展平衡和游览体验升级三个方面,结合阻力模型及上位规划,克服空间发展相互独立的倾向,形成“多层次”的内涵关联;斑块层面,在适应基质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廊道沿线可利用资源,分类型调整空间定位并提出优化策略,提升空间多样性并实现“多元化”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将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转译,以及“基质划定-廊道串联-斑块扩增”的逆向空间优化思路,形成了“保护整体环境-强化空间关联-发展空间特色”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新模式,新模式在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形成文化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朱聪[3](2021)在《微小型无人机射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小型无人机因其操作简便、体积小不易被发现等独特优势在现代化的作战环境中可以发挥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通过设计与微小型无人机平台相匹配的武器系统,研究其整体的攻击性能,可以使得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应用到实际的武装作战环境中。本文对微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射击特性进行研究,以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为平台、以平衡发射装置为武器发射系统,对系统射击特性中的射击精度、射击稳定性等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方法来模拟计算得到微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射击精度、射击稳定性等参数,以圆概率误差值CEP来衡量系统的射击精度指标;建立了微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三维模型,使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建立了微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中对系统稳定飞行时、单次发射弹丸时、以及连续三次发射弹丸时的系统姿态角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并进行了平衡发射装置地面发射试验、微小型无人机空中飞行试验、以及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射击试验。通过仿真和试验得出的结论如下:(1)平衡发射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小武器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2)在仿真和试验中,系统单次发射弹丸时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比连续三次发射弹丸时要高;(3)当系统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来发射弹丸时,可以保证更好的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
曾朝斌[4](2021)在《基于多光谱辐射的高速测温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瞬态温度精密测量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需求,例如在火箭发动机燃烧、航空发动机燃烧、弹药燃爆、激光加工等都需要对瞬态温度变化进行测量,以便通过温度变化分析燃爆材料和加工过程的材料特性。常规的接触式测温方法,由于受温度传感器热惯性的影响,难以满足瞬态测温的需求,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传感器本身材料难以适应测量环境要求,而在爆炸等极端条件下,更难以通过接触法获取瞬态燃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全过程信息。因此,基于光谱的非接触测量是解决瞬态测温的有效方法。多光谱测温方法是一种能够通过光强和波长推算出温度的测温手段,是基于比色测温的思想发展起来的一种测温方法,与比色测温相比,因不局限于灰体辐射物体的温度测量,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但多光谱测温技术需要解决光谱离散化、光谱探测器光谱的非线性灵敏度特性和一致性校准及其信息处理等问题。本文针对瞬态温度测量的需求和多光谱测温的相关理论、技术及系统实现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多光谱离散化技术,并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提出了一种棱镜+光栅的均匀光谱离散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实现了在400~1000nm光谱段,优于2 nm光谱分辨率和光谱分布均匀的光谱离散化系统;针对瞬态测温的工程需求,基于高速光敏二极管阵列和STM32主控芯片,设计完成了20μs采集速度的温度数据测量电路系统;针对光谱探测器光谱的非线性灵敏度特性和一致性校准问题,研究了系统标定、数据预处理方法,设计了相应信号处理与标定、校准软件,完成了对系统的标定,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测量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建立了多光谱辐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模型。静态黑体炉标定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在1550~2000度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了很高的测温精度,利用钨片的静态燃烧实验,检验了设备测温精度的可靠性,并通过火药燃烧过程实验,验证了系统可高速获取火药燃烧过程的全部温度变化信息的功能。
李岚[5](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刘洋[6](2020)在《电涡流制动技术在火炮武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涡流阻尼器通过调节气隙磁场强度来控制阻尼力的强弱,具有阻尼力可控、功率密度高、动态响应快且可连续加载等特点。因此,将电涡流制动技术应用于火炮武器中以达到有效吸收后坐能量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火炮性能、推进火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电涡流制动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两种结构方案,通过解析法和电磁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应用于火炮后坐过程的电涡流阻尼器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电涡流阻尼器的结构设计、电涡流阻尼力的计算方法及性能评估。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永磁式电涡流阻尼器的结构方案,基于等效体电流和等效面电流法推导出了电涡流阻尼力的解析公式,确定部分初始尺寸后,得出了永磁式电涡流阻尼力的特性曲线并对不同速度下的阻尼力特点进行分析。(2)为提升气隙磁感应强度并且实现阻尼力可控的目标,在永磁式电涡流阻尼器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励磁绕组,提出了圆筒型混合励磁式电涡流阻尼器的结构,通过等效磁路法和分层理论推导出了电涡流阻尼力以及其它结构参数的解析式,完成了对电涡流阻尼器的理论设计,为结构模型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3)应用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对电涡流阻尼器的电磁场进行分析计算,求出电涡流阻尼器磁通密度、磁场和磁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主要参数对阻尼力特性曲线的影响后进一步优化各结构参数。(4)对某型火炮的后坐过程展开分析计算,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出传统反后坐装置的后坐阻力曲线图;将该型火炮炮膛合力作为电涡流阻尼器的输入量,求出电涡流制动力后与制退机力相对比,得出电涡流阻尼器可以有效吸收后坐能量,满足后坐制动要求的结论。
彭名兰[7](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主要体现在美国、德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纷纷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此外,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的全球性疾病传染等全球性挑战也需要依靠创新进行解决。可见,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素驱动力与投资规模驱动力减弱,依靠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可再持续,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转换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当然,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挑战。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需要依靠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为其提供新动力。习近平基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发展,为我国的创新发展实践,甚至世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本选题探求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分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系统阐释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并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中国传统创新文化三个方面,致力探求习近平主张坚持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第三章主要基于国际国内的视角,对习近平坚持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围绕创新发展的地位、目标、价值导向、基本内容以及原则路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在概括总结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第六章对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概括总结。
范文娟[8](2020)在《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证据推理”化学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重要性,而要提升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就要对学生实际的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进行调查和了解。因此,本研究对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水平现状进行测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框架。首先,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借鉴国内外有关推理论证能力测评理论和方法,从内容、结构和认知三个维度构建化学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其次,笔者咨询一线教师并总结专家审查的结果,构建了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框架。2.根据评价框架开发测试工具。首先,结合化学证据推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表制定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指标,作为试题分析的评价标准;其次,根据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框架设计测试题,并通过两次预调查以改进和优化测试题,最终得到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测试题。3.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水平现状分析。本研究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对湖南省4个市的6所学校发放测试卷,收集、整理问卷并分析数据,得到有关于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的总体水平和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的内容、年级、学校及性别差异的结论:(1)高中生合情推理能力处于水平一和水平二之间,高中生演绎推理能力处于水平一;(2)除性别差异外,内容、年级和学校差异都对高中生的化学推理论证能力发展有影响。4.结合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现状和原因分析,为科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研究方面和实际教学方面的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程宇阳[9](2020)在《身管典型损伤对弹丸膛内运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弹丸在内膛运动过程是武器发射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内膛运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武器的弹道性能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弹丸在身管不同情况下其内膛运动性能,对分析弹丸内膛运动一致性,评价身管效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口径自动炮身管的弹丸-身管耦合系统建立了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学描述,通过建立基于大变形碰撞-接触约束的数学模型,对弹丸的在不同情况下的内膛运动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其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扰动和恢复情况。(1)根据弹丸内膛运动的弹丸运动特点,建立基于位移的大变形连续介质有点单元的计算模型,建立物体间包含摩擦影响的接触-碰撞约束关系,研究弹丸的运动特点和扰动情况,并完成模型验证。(2)研究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冲击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使用显示动态算法,对弹丸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弹丸的网格质量、计算方法和计算成本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保证计算精度情况下尽量可能的减小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3)应用弹丸-身管耦合计算模型,对完整身管、内膛磨损身管、导转侧磨损身管、镀层脱落身管和存在烧蚀沟的身管进行了弹丸的运动特性分析。研究了弹丸在不同损伤情况下的运动扰动和恢复情况,分析不同损伤情况下弹丸膛内的运动状态。
贾凤媛[10](2020)在《戚继光军事活动中的火器应用》文中提出明朝自建立起,东南沿海和北部边疆便战事不绝。为稳固边疆,明朝不断强化边防,改革军事。嘉万年间,戚继光曾先于浙江平息倭患,后调任蓟镇,主持蓟镇军务。戚继光在主持南、北边防的过程中,针对两地地理环境和敌人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战术安排。但无论南北,戚继光在其军事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一直重视火器的应用。他在自己的军事着作《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多次强调火器的重要性,详细讲解各种火器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但同时他也多次谈及火器在实战中的局限性。本文从戚继光所着《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出发,以火器为切入点,梳理考察戚继光在南、北两地作战中的火器配比和使用情况,详细分析其使用火器的种类、用法及预期作用。进而明确火器在戚继光所创造的作战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和切实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戚继光的军事思想进行推论和分析。
二、新型硼基点火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硼基点火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论述 |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与文明的产生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 |
一、海洋概念 |
二、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三、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构成 |
一、海洋文化的主体 |
二、海洋文化的客体 |
三、海洋文化的中介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发展理论 |
一、海洋文化的发展路径 |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动力 |
三、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一、合浦海洋文化的兴起 |
二、合浦海洋文化的繁荣 |
三、合浦海洋文化的延续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
一、合浦地理位置的海陆一体特征 |
二、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
三、合浦是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 |
一、与东南亚、南亚诸国深植经济文化交往厚谊 |
二、向东南亚、南亚诸国传播和合交往理念 |
第三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
第一节 合浦器物文化符号的主要标志 |
一、蚕桑丝绸业是汉民族生产方式的器物文化符号 |
二、玻璃烧制技术是海外生产技术的器物文化符号 |
三、羽纹铜凤灯是生活用具的器物文化符号 |
四、南珠与奇石异物是海上贸易的器物文化符号 |
五、钵生莲花器是佛教传播的器物文化符号 |
六、宝石珠饰形制是审美价值的器物文化符号 |
七、叠涩穹窿顶墓是丧葬习俗的器物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融合符号 |
一、海陆一体是合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号 |
二、辐射影响是合浦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的融合符号 |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符号 |
一、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开放包容的价值符号 |
二、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和合交往的价值符号 |
第四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与学术意义 |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精髓 |
一、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 |
二、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 |
三、合浦海洋文化是“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核心价值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 |
一、对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批判 |
二、对中国海洋文化失觉的反思 |
三、合浦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核心价值的根本区别 |
第五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双重展望 |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展望 |
一、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
二、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现实展望 |
一、为中国海洋文化夯实发展基础 |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
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时期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
1.1.2 既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局限性 |
1.1.3 辽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紧迫性 |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1.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与实践 |
1.3.3 辽阳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探索: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可行性 |
2.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 |
2.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
2.1.2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
2.2 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解读城市历史景观 |
2.2.1 模式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2 模式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3 本节小结 |
2.3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转译与分类 |
2.3.1 斑块:体现历史景观的层积性 |
2.3.2 廊道:强化历史景观的关联性 |
2.3.3 基质:承载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
2.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与数据来源 |
2.4.1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 |
2.4.2 优化过程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提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化过程与转译 |
3.1 区域发展特征与城镇背景解读 |
3.1.1 驿道体系奠定历史文化格局 |
3.1.2 卫城体系凸显中心城市作用 |
3.1.3 铁路体系强化历史景观层积 |
3.1.4 区域发展特征对辽阳的指导 |
3.2 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过程研究 |
3.2.1 明及明前的建城基础 |
3.2.2 后金攻占后双核发展 |
3.2.3 清末民初的城市扩张 |
3.2.4 工业化引领多级发展 |
3.3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现状和类型 |
3.3.1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
3.3.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
3.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分类转译 |
3.4.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类型及构成 |
3.4.2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类型及构成 |
3.4.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类型及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解析: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
4.1 斑块空间的梯度化分布特征 |
4.1.1 多元-统一-单一的内涵转变 |
4.1.2 分化-均质-衰败的风貌展示 |
4.1.3 分散-聚集-零星的价值输出 |
4.1.4 空间困境一:梯度化分布导致空间功能“边缘化” |
4.2 廊道空间的功能性弱化特征 |
4.2.1 人工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2 自然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3 空间轴线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4 空间困境二:功能性弱化导致空间发展“局部化” |
4.3 基质空间的差异化关系特征 |
4.3.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质背景特征 |
4.3.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质生态特征 |
4.3.3 基质与斑块的空间关系模式 |
4.3.4 空间困境三:基质存在差异而保护模式“单一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
5.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定基质空间 |
5.1.1 辽阳市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2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上位规划的耦合 |
5.1.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的分类优化策略 |
5.2 构建阻力模型优化历史景观廊道 |
5.2.1 基于阻力模型挖掘潜在廊道 |
5.2.2 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提取人工廊道 |
5.2.3 基于蓝绿线控制图提取自然廊道 |
5.2.4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的分类优化策略 |
5.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 |
5.3.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原则 |
5.3.2 基于现状要素扩增城市历史景观斑块 |
5.3.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分类优化策略 |
5.4 基于空间优化的网络构型生成 |
5.4.1 城市历史景观网络构型 |
5.4.2 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空间分析基础数据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微小型无人机射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平衡发射装置方案设计 |
2.1 微小型无人机 |
2.2 武器发射系统 |
2.2.1 平衡发射装置介绍 |
2.2.2 平衡发射装置的力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射击特性理论分析 |
3.1 射击精度概念阐述 |
3.2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射击精度分析 |
3.3 系统射击精度相互关系 |
3.3.1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弹丸落点偏差分析 |
3.3.2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射击精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小型无人机射击特性仿真研究 |
4.1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模型分析 |
4.2 系统模型受力分析 |
4.2.1 空气动力学分析 |
4.2.2 一般作用力分析 |
4.2.3 转子动力学分析 |
4.3 系统运动方程 |
4.4 使用PID控制系统建模 |
4.5 模型建立 |
4.6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模态分析 |
4.6.1 三维实体模型 |
4.6.2 三维实体模型处理 |
4.6.3 模态分析 |
4.7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射击特性仿真分析 |
4.7.1 稳定飞行状态仿真分析 |
4.7.2 弹丸发射状态仿真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小型无人机射击试验 |
5.1 平衡发射装置发射试验 |
5.2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 |
5.3 微小型无人机射击试验 |
5.3.1 试验设计 |
5.3.2 射击试验展开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多光谱辐射的高速测温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光谱辐射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多光谱辐射测温理论基础 |
2.1 黑体辐射理论 |
2.1.1 普朗克辐射定律 |
2.1.2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
2.1.3 维恩位移定律 |
2.2 光谱测温理论 |
2.2.1 比色测温理论 |
2.2.2 多光谱测温理论 |
2.3 多光谱高温计的系统结构分析与选型 |
2.3.1 多光谱高温计的系统结构分析 |
2.3.2 瞬态温度测量光学系统结构选型 |
2.3.3 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光谱离散化与探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 光谱离散化系统模块设计 |
3.2.1 棱镜与光栅对光谱的色散率分析 |
3.2.2 光谱离散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
3.2.3 光学元件选型与实验仿真分析 |
3.3 信息探测与处理系统设计 |
3.3.1 光电二极管特性分析与选型 |
3.3.2 光谱通道采样方式的选择 |
3.3.3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比色测温原理的多光谱温度测量 |
4.1 系统标定 |
4.1.1 光学系统透过率标定 |
4.1.2 像元上光谱分布标定 |
4.1.3 黑体炉实验标定 |
4.2 数据处理与测温精度对比分析 |
4.2.1 数据的预处理 |
4.2.2 双波长比值温度计算分析 |
4.2.3 多光谱温度计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测量研究 |
5.1 三种经典神经网络的优缺点分析及网络的选择 |
5.1.1 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
5.1.2 径向基神经网络 |
5.1.3 概率神经网络 |
5.1.4 神经网络的选择 |
5.2 PNN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5.3 静态温度测量和火药燃烧分析 |
5.3.1 静态温度测量分析 |
5.3.2 动态燃烧测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电涡流制动技术在火炮武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炮缓冲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1.2.2 电涡流阻尼器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1.2.3 电涡流阻尼器的分类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永磁式电涡流阻尼器设计 |
2.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基本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1.3 Halbach阵列 |
2.1.4 磁性材料及其特性 |
2.2 电磁场制动力解析与特性分析 |
2.2.1 电磁场制动力解析 |
2.2.2 电涡流制动力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圆筒型混合励磁式电涡流阻尼器的设计 |
3.1 圆筒型混合励磁式电涡流阻尼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1 基本结构 |
3.1.2 工作原理 |
3.2 圆筒型混合励磁式电涡流阻尼器的解析分析 |
3.2.1 模型的简化及集肤效应原理 |
3.2.2 空载气隙磁场分析 |
3.2.3 磁性材料选取及其特性分析 |
3.2.4 电涡流阻尼器制动力解析 |
3.2.5 初级铁心轭高及次级背铁厚度解析 |
3.2.6 电路主要参数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场数值模拟及阻尼力影响参数分析优化 |
4.1 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及基本原理 |
4.2 Ansoft中的二维求解模型 |
4.2.1 有限元仿真软件简介 |
4.2.2 有限元模型 |
4.3 电涡流阻尼器结构的参数化分析 |
4.3.1 电涡流制动力特性分析 |
4.3.2 电涡流阻尼器优化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电涡流制动技术在火炮后坐制动中的应用 |
5.1 火炮内弹道计算 |
5.1.1 内弹道方程组 |
5.1.2 Matlab软件介绍 |
5.1.3 内弹道方程组求解 |
5.2 电涡流制动技术在火炮后坐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
5.2.1 火炮后坐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
5.2.2 火炮后坐运动方程 |
5.2.3 火炮炮膛合力的计算 |
5.2.4 电涡流阻尼力与传统反后坐装置的阻尼力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析 |
四、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新思想 |
二、列宁创新思想 |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 |
一、毛泽东创新思想 |
二、邓小平创新思想 |
三、江泽民创新思想 |
四、胡锦涛创新思想 |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创新文化 |
一、中国古代社会实践蕴含深厚的创新精神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创新观念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创新发展是世界大势所趋 |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潮澎湃 |
二、国际创新战略竞争日益激烈 |
三、全球性发展难题愈加凸显 |
第二节 创新发展是国内发展形势所需 |
一、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增进人民福祉之应然 |
二、引领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必然 |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必需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创新发展的地位、目标与价值导向 |
一、创新发展的地位 |
二、创新发展的目标 |
三、创新发展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创新发展的基本内容 |
一、理论创新 |
二、制度创新 |
三、科技创新 |
四、文化创新 |
第三节 创新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 |
三、统筹创新战略与创新政策 |
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
五、营造社会创新环境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科学性 |
一、坚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深化了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 |
第二节 人民性 |
一、创新为了人民群众 |
二、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 |
三、创新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
第三节 战略性 |
一、立足长远,制定创新战略目标 |
二、统筹全局,突出创新战略重点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厚植于从政实践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 |
二、指引新时代创新发展实践 |
第五节 世界性 |
一、以世界眼光谋划中国自身创新发展 |
二、为推进世界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一节 理论价值 |
一、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创新文化 |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 |
三、突破了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一、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
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过程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推理论证 |
2.1.2 推理论证能力 |
2.1.3 化学推理论证能力 |
2.2 推理论证能力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推理论证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推理论证能力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框架 |
3.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指标 |
3.3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测试工具 |
3.3.1 试题命制原理 |
3.3.2 试题设计 |
3.3.3 试题分布 |
3.3.4 评分标准设计 |
3.3.5 试题质量评估 |
4 测试实施与数据编码 |
4.1 测试对象 |
4.2 正式测试 |
4.3 数据编码 |
4.3.1 数据编码思路 |
4.3.2 数据编码分析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高中生化学推理能力的总体水平情况分析 |
5.2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的内容差异分析 |
5.2.1 内容差异总体分析 |
5.2.2 内容差异具体分析 |
5.3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的年级差异分析 |
5.3.1 年级差异总体分析 |
5.3.2 年级差异具体分析 |
5.4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的学校差异分析 |
5.4.1 学校差异总体分析 |
5.4.2 学校差异具体分析 |
5.5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预测卷(一) |
附件2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预测卷(二) |
附件3 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测试试卷(正式测试) |
致谢 |
(9)身管典型损伤对弹丸膛内运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身管内膛损伤理论的研究 |
1.2.2 弹丸膛内运动耦合建模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碰撞接触模型的弹丸-身管耦合建模方法 |
2.1 内弹道方程 |
2.2 挤进过程特点 |
2.3 沿膛运动过程的受力特点 |
2.4 碰撞-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 |
2.4.1 基于位移的有限元方法构造 |
2.4.2 接触模型建立及其求解方法 |
2.4.3 基于完全Lagrange格式的大变形的位移/压力格式 |
第三章 无损伤情况下弹丸的挤进与膛内运动过程 |
3.1 基于ABAQUS的弹丸-身管耦合有限元计算 |
3.2 仿真模型的改进与优化 |
3.2.1 网格类型对仿真的影响与优化 |
3.2.2 自适应网格在挤进过程的运用 |
3.3 理想情况下弹丸的内膛运动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身管机械损伤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4.1 坡膛损伤情况下弹丸运动的分析 |
4.1.1 弹丸坡膛损伤特点与成因 |
4.1.2 坡膛出现损伤情况下的建模 |
4.1.3 坡膛出现损伤情况下弹丸的运动情况 |
4.1.4 坡膛裂纹损伤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4.2 身管内膛磨损造成的尺寸变化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4.2.1 内膛磨损特点与成因 |
4.2.2 内膛磨损情况下的建模 |
4.2.3 内膛磨损情况下弹丸运动情况 |
4.2.4 寿命后期内膛磨损情况下弹丸运动情况 |
4.3 身管导转侧磨损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4.3.1 导转侧磨损特点与成因 |
4.3.2 导转侧磨损情况下的建模 |
4.3.3 导转侧磨损情况下弹丸运动情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身管热化学烧蚀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5.1 局部烧蚀沟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5.1.1 烧蚀沟的特点与成因 |
5.1.2 烧蚀沟损伤的建模 |
5.1.3 烧蚀沟损伤时的弹丸运动状态 |
5.2 镀层脱落对弹丸运动的分析 |
5.2.1 镀层脱落的特点与成因 |
5.2.2 镀层脱落情况下的建模 |
5.2.3 镀层脱落情况下弹丸的运动情况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戚继光军事活动中的火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戚继光生平及明前中期火器的发展演变 |
(一)戚继光生平 |
(二)明代火器种类及其发展 |
二、戚继光在南方抗倭作战中的火器应用 |
(一)陆军编制与火器应用情况 |
1、陆军编制 |
2、阵形变化及鸟铳的使用 |
3、戚家军的整体战斗方式 |
(二)海战中战船编制及火器应用 |
1、战船编制 |
2、水军火器的配备及应用 |
(三)实战中鸟铳的作用与局限 |
1、鸟铳的具体作用 |
2、鸟铳局限性 |
三、戚继光在北方“御虏”作战中的火器应用 |
(一)预警系统与修建边墙 |
(二)车、骑、步协同作战与火器应用 |
1、军队编伍 |
2、武器装备与火器配比 |
3、戚继光之前的车营发展与演变 |
4、戚继光设计的车、步、骑三军协同作战 |
(三)戚继光北方军事改革中的军事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型硼基点火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D]. 王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D].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微小型无人机射击特性研究[D]. 朱聪. 中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多光谱辐射的高速测温系统设计[D]. 曾朝斌. 中北大学, 2021
- [5]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电涡流制动技术在火炮武器中的应用研究[D]. 刘洋. 中北大学, 2020(02)
- [7]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D]. 彭名兰.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高中生化学推理论证能力评价研究[D]. 范文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身管典型损伤对弹丸膛内运动的影响分析[D]. 程宇阳. 中北大学, 2020(11)
- [10]戚继光军事活动中的火器应用[D]. 贾凤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