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冯颜[1](2021)在《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近代报刊言情小说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创作概况的基础上,以近代社会转型期为背景,从发展演变的视角,整体厘清刊载在近代报刊上的言情小说的总体特征,又立足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读,通过将其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在主题、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艺术上的对比分析,探究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对古代言情小说的继承与创新,以期还原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的整体风貌,从而考察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有五个部分:绪论主要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总结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阐述了本篇文章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从小说自身的发展角度看,“小说界革命”破除了传统观念里,小说乃“诗余小道”的固有思想,这场文学变革运动为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的繁荣发展间接扫清了障碍;从媒介转变角度来说,报刊这一刊载媒介的引入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其便捷廉价的特点助力了报刊言情小说的繁盛;就创作者的角度而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稿酬制度的形成促进了传统士阶层向职业小说家转变,进而为近代报刊言情小说提供了生产力;从域外小说译入的层面看,域外小说大量涌入与先进思想不断冲击,对近代报刊言情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二章论述了近代言情小说与报刊这一媒介相结合时,在刊载形态和创作倾向上呈现出的新特点。在刊载形态上,多样的类型标识,文言语体的盛行是其主要特征,在创作倾向上则呈现出政治性、商业性、消遣性的特点。第三章将刊载在近代报刊上的言情小说与中国古代言情小说的典型代表——才子佳人小说进行对比分析,从至情主题的淡化和回归、人物形象的继承与发展、情节模式的承袭与解构、艺术风貌的因循与变革四个方面考察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对传统言情小说的继承与创新。第四章探讨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的文学史与文献学的价值。在文学史上,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助力小说地位的提高,在言情小说史有继往开来的作用。此外,近代报刊言情小说还是消费文学形成的前奏,对于研究中国翻译文学史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上,近代报刊言情小说保存了小说家作品,是出版校对的底本,也是丛书编撰和近代小说目录汇编的重要来源。结语对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在近代文化史上的意义作出进一步的考察。
蔡艺玲[2](2020)在《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书立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文学史概念,把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全面考察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到现代的嬗变。1897-1916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童年,但它无论是在主题模式、结构模式、文体模式抑或美学风格方面都显示出与传统小说迥然不同的特色。本书通过对小说内部结构的考察,全面展示出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起点的清末民初小说由蹒跚学步到意欲高飞的历史足迹。笔者选择《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进行汉译韩的翻译实践,并做了翻译实践报告,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是由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所着。该作品是2010年01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目前尚无韩文译本。这部作品有30万8千字,分为9个章节。各分为(一)新小说的诞生;(二)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三)商品化倾向与书面化倾向;(四)由俗入雅与回雅向俗;(五)集锦式与片断化;(六)文白并存的小说文体;(七)从官场到情场;(八)旅行者的叙事功能;(九)实录、谴责与感伤等。译者选择了其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第三节作为翻译。原文有4万多字,译文有5万多字。由译者独立完成。本次实践报告分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叙述了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第二章为翻译项目简介,译者从内容上介绍了翻译作品的,并对本书的作者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这本书。第三章是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译者叙述了在翻译这部作品前是如何分析解读这本书,在此基础上译者又是如何开展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的。第四章是译前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次报告的核心关键,在这一部分中译者从所翻译的章节中列举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了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以及查阅的相关翻译理论书籍提出了解决难点的合理对策。第五章是结语,译者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又是在本次翻译报告当中有哪些结论。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感翻译实践的困难,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不足。翻译前笔者大量查阅平行文本和理论书籍,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方法,同时也认识到自身翻译水平的不足。笔者今后将会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李鑫[3](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韩蓉[4](2020)在《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初的新着小说图像是小说图像源远流长发展进程中别开生面、自成系统的旁支。这一部分小说图像承载着广阔的现实内容,较大程度地再现了清末民初社会的众生相,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其置于小说图像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审视,试图揭示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总体面貌。因此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从纵横两个维度切入,纵向以(附图)新着小说的题材类型为线索,结合时代背景和小说图像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横向以小说图像不同绘制对象的发展情况为线索,具体论述人物图、情节图、副图等的新变。第二章主要探讨清末民初小说图像的叙事功能。从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小说图像的样式(图像和文字的关系、图像和图像的关系)到图像的本身(小说图像主体部分对文本内容的还原情况、新着小说图像独特的具象模式)这两个维度切入,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作一番梳理。第三章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刊刻场所作一番追踪,采用点面结合的思路,既对这一时期刊刻(附图)新着小说的书局的总格局作一番总结,又对小说图像的生产和传播起到重要推介作用的书局进行分析,将涉及上海改良小说社、上海书局和文明书局三个重要书局。第四章主要从印刷技术和画师群体两个角度来论述其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产生的助力,一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石印、铅印、铜印等印刷技术的发展所引领的图像发展;另一方面阐述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绘制者的群体特点和画家绘画技术的多维发展。第五章通过个案细读的方式,从解读小说图像内容的角度还原清末民初的社会新貌,主要从“外国人”与异域建筑(描绘异域想象的图像)、从“飞机”到“潜艇”(充满科学幻想元素的图像)、“女学生”与新式学堂(反映教育情状的图像)三个方面来考察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呈现的历史新貌。
王辉[5](2020)在《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现实”(1904-1919)》文中指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诞生于近现代文学和文化转型时期,是政治经济嬗变、新旧文化融合等历史现象在文学层面的曲折映射,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切情结。本文以研究这一时期科幻小说中体现出的强烈现实关切情结为切入点,进而探析这一情结主导之下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发展演变脉络,以及现实关切情结对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本文的研究目标分五个步骤完成:首先是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基本概念、兴起原因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其次是从憧憬理想世界和批判现实社会两个方面解读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关切社会现实的基本呈现方式;再次是剖析清末、民初两个阶段科幻小说关切社会现实的不同特征;第四是结合小说自身艺术价值存在的缺陷和现实主义文学品格主导的时代追求两方面因素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走向衰落的原因;最后是从科学民主精神传播和国民劣根性批判两个维度剖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关切现实的特征对之后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这一文类在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综述,并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讨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关切社会现实的基本方式,具体包括憧憬理想世界和批判现实社会两方面的内容。第三章主要讨论科幻小说在清末、民初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关切社会现实特征。从主要情感基调来说,清末科幻小说中的“现实”呈现出一种以科幻为工具积极畅想未来世界的乐观状态,而民初科幻小说则主要呈现为现实批判走向消极冷静、受商业利益驱使走向娱乐消闲两方面的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科幻小说自身存在的缺陷、现实主义文学品格至上的时代追求两方面内容分析总结清末民初科幻小说逐渐衰落并在“五四”新文学兴起后无人问津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科学民主精神传播和国民劣根性批判两个维度来探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五四”文学之间表面形成巨大裂痕,却又存在隐性精神联系的具体特征,并结合之后科幻文学的发展概况深入讨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站在当今科幻小说逐步走向主流的角度来回溯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成果,既肯定其开疆拓土的巨大价值,也不能忽视其不足。
张执遥[6](2020)在《晚清周作人文学翻译语言的考察》文中认为晚清是文学翻译大发展的时代,也同样是文学语言、文学体裁大转变的时期。在该时段,对译者来说,采用何种语言翻译文学尤其成为一颇费思量的问题。语言的选择反映了译者的文学观、语言观,以及晚清的社会历史背景。本论文关注晚清时期周作人的文学翻译语言,从《侠女奴》、《玉虫缘》、《红星佚史》、《域外小说集》四个文本来考察不同时期周作人使用何种语言翻译文学,这种语言有何特征,使用该语言的背后有何社会文化原因。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南京时期周作人使用文言文翻译《侠女奴》、《玉虫缘》的原因。南京时期,周作人认可梁启超以小说促进政治的观点,按照该理路,周作人应使用白话翻译小说以求广布。但是,章回小说所使用的白话文表现能力有限,无法描绘政治、学艺等话题,梁启超在翻译《十五小豪杰》后意识到白话翻译之困难,后来转用浅近文言着译小说。周作人从梁启超、鲁迅白话翻译的失败中认识到了白话翻译的不易。另一方面,周作人在翻译《侠女奴》、《玉虫缘》时将之文类分别比附为传奇小说与侦探小说,传奇小说以文言写就,而周作人阅读史中的侦探小说亦以文言写就。因文类与文学语言联系之紧密,周作人选用文言翻译这两部小说。第二章讨论周作人对《圣经》汉文译本的评价如何反映了周氏的古奥语文观。周作人在东京求学时认为现有的《圣经》不够古奥,希望重译《圣经》,本文认为周作人所针对的《圣经》的版本是委办译本。周作人在批评《圣经》不够古奥时还以佛经作为语言的范本,经对比发现,周作人所喜好的文言特征是古拙,而非精巧。第三章讨论东京时期周作人《红星佚史》、《域外小说集》两部译作的语言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周作人曾回忆自己翻译《红星佚史》采用了林纾的笔调,但实则周作人此时使用“史”来翻译《红星佚史》并非模仿林纾的古文笔法,而是受到安特路朗的影响。《域外小说集》中所用古字则确如周作人所说,受到章太炎的影响。章太炎认为文字体现古人的心理、宗教、社会,周作人认同该观点,认为古字中体现着“神思”(“心”),而另一方面,周作人认为中国与外国的“心”是相通的,因此使用连结着中国人“心”的古字最能够重现域外的“心”。
李卓凌[7](2020)在《清末民初(1890-1919)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思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实现政治革命的途径而言,与英国革命、美国革命相比,法国革命模式显然在清末戊戌变法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广泛流布之间的一二十年(1890-1919)里,受到了最为重要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基于不同身份、不同立场与不同目的,在清末民初的舆论环境以及译介操作方面造成了相当复杂的差异与误读。其中,儒家思想中的“革命”一词在向法国Revolution、日文革命(かくめい)转译改造的过程,充分体现在戊戌变法前的王韬、李提摩太,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前的孙逸仙、冷血,新文化运动前期的胡适、陈独秀的文本中对“革命”的翻译和重估的话语实践上。不同知识分子所处时代、知识背景、政治立场和行为动机决定了他们关于革命观念的诠释,却又不同程度地与儒家文化发生瓜葛,呈现出或重解、或改良、或对抗的态度。主要围绕清末民初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论文集中于溯源与法国革命思想有关的翻译、介绍、理解、接受与影响的过程,通过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等人不同类型文本的比较分析,追踪“法国革命”这一指符的文化译介之旅的轨迹,澄清文学使命与政治目的之间的焦点关联,进而探讨文学译介与革命政治之间的互动对近现代文学创作、文学阐释与文艺理论建构的长远影响。这对于深入研究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化的关键词,也有方法论的意义。
孔庆荣[8](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吴建生[9](2017)在《晚清社会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晚清社会小说数量既多,成就亦大,但很多作品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将社会小说整体看待为一种小说类型,无法准确反映晚清社会小说的真实面貌。本文通过辨析晚清小说界是在何种情境下使用“社会小说”这一概念,以及“社会小说”代表作品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差异,尝试将“社会小说”视为一种因应“改良社会”思潮产生的文学潮流,并把此潮流中的作品进一步归为四种各具特色的小说类型:政治小说、暴露小说、世事小说和类史小说。论文分别考察它们的文学传承、发展动因、主要特点和演化流变,以勾勒出这四类小说的主要面貌和发展过程;同时关注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革新因素,考察这些革新因素在小说现代转型中所起的作用。论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晚清社会小说的研究价值,回顾学界对晚清社会小说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社会小说进行辨析。追溯“社会”词义在晚清的改造和发展,分析其所包含的现代政治观念。讨论当时小说分类的理论与实际做法,分析时人如何看待社会小说以及如何使用这一名词。通过对几种代表性作品进行比较,辨明社会小说之间所存在的明显差异,论证把社会小说归为文学潮流的合理性;从“社会”词义出发,结合作品的实际状况,分析“社会小说”潮流下可能包含的四种小说类型。第二章围绕政治小说展开讨论。阐述中国教化传统对小说界革命提倡的重要影响,分析教化传统内涵在晚清所产生的变异。论述政治小说从发现到勃兴的概貌,探讨政治小说勃兴与迅速衰落的原因。通过对政治小说主题的分析,辨析政治思潮是如何影响小说创作以及这些主题的浪漫化特征。第三章针对暴露小说进行讨论。从政治权威的倒塌和小说出版的市场化两方面来分析暴露小说风行的原因。讨论暴露小说的主题、题材特点,分析其“现形”手法所蕴含的意味。讨论暴露小说的“滑稽”美学风格,辨析此种“狂欢化”叙事并不具备太多现代性因素。第四章讨论世事小说。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晚清经世主义思潮、小说界革命的推动等方面分析世事小说繁荣的原因,论述世事小说在题材、内容、情感等方面与政治小说、暴露小说的差异。探讨世事小说对于晚清短篇小说兴盛的影响,分析短篇小说首先进行现代转型的原因与特点。讨论世事小说的“抒情性”品格,包括情感特征、表现形式,分析“抒情性”在促使小说从“为社会”到“为人生”转变中的作用。第五章讨论类史小说。辨析类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差异,分析其所蕴含的线性历史观与开放历史观,以及对小说叙事手法和风格所造成的影响。从风俗史、文化史角度辨析类史小说与其它社会小说的差异。讨论类史小说典型的叙事结构,辨析类史小说与言情小说的区别,讨论社会言情小说应如何归类以及类史小说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演变。结语部分从政治、商业、艺术三个维度,讨论作为整体的社会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内部的此消彼涨。附录部分包括社会小说相关编年等,均与论文写作密切相关。此外还有稀见报刊所载小说作品表,则是笔者在查阅原始资料时所得,多数未被小说工具书所着录。
赵纪萍[10](2015)在《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翻译对我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是中西文学和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这是任何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学史都不能忽视的研究领域。然而,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以及其译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由于不忠实于原着而遭人诟病。这种评价和待遇之于译者以及其作品并不公平。要公正客观地评价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把注意力从文本比较转向那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文化诉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以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中形态复杂的“创造性叛逆”为基点,关注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和制约,试图回答这一现象背后更核心的问题。诸如“为何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如此普遍?”,“哪些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着译者的种种选择?”,“这些文学翻译作品为何能在译入语文化里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明白不能仅仅通过文字或文学价值来评判一个时期的文学翻译活动及其翻译作品,而是要综合考虑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活动的限制和需求。有鉴于此,论文着重考察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用现代翻译理论的视野和比较文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描述并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论文共分六部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包括对“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文献综述,该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以及该选题的意义和创新点。第一章对“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做一概览,分析这次文学翻译高潮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总结出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三个特征,并指出该时期文学翻译的三个特征最终都指向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第二章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清末民初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缺乏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向,这使得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也呈现出杂多的形态。这一时期的译者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直接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文进行增删甚至改写,借助翻译文本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该时期的文学翻译显示出明显的创造性叛逆特点,译入语社会意识形态通过文学翻译言说自我。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形态各异、纷繁复杂的创造性叛逆不仅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表征,而且揭示了清末民初翻译者面临的两难处境:翻译者试图借助域外文学达到某种目的,但是当域外文学中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与本土文化与意识形态发生碰撞与冲突时又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抵御。在这一悖论中出现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则记录了清末民初的译者在国家民族命运遭受巨大挑战和挫折时的思想、信念、行动等各种体验,揭示了两种文化交融与发展的种种可能性。本部分在梳理总结清末民初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辅以个例分析,主要对林纾译作中在意识形态影响下而造成的对原作的误读和创造性叛逆、《哀希腊》清末民初三个译本中呈现出的创造性叛逆予以描述和分析,并对狄更斯 林纾译本与张谷若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个案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厘清意识形态是如何对译者进行操纵并施加影响从而造成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第三章从诗学的角度考察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译入语文学系统对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其诗学规范对文学翻译的规约得以实现。原语文学体系和译入语文学体系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诗学规范。在译介过程中,这两种不同诗学相遇,译者不可避免地会用自身的诗学观念来理解他者,从而造成对异己诗学的误读,这种误读便会在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中呈现出来。译入语文学系统通过其诗学体系对文学翻译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文学翻译活动的反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文学翻译是推动整个译入语文学系统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中国的民族文学为例,文学翻译是滋养现代作家成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对我国文学的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与发展,加快了中国民族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步伐。本部分主要考察译入语文学系统中的诗学规范是如何操纵清末民初的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对原语文学体系中的诗学规范进行误读从而造成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并分析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对译入语文学系统现代化所起到的作用。第四章考察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学由古典到现代的嬗变正是在清末民初开始而到五四时期基本实现的。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的勃兴对这一转型过程不可能是毫无影响的。事实上,该时期文学翻译活动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文体格局以及文学规范方面带来了异质因子,进而拉开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序幕。结论部分总结了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极富时代气息的三个主要特征,分别归纳了受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下创造性叛逆的类型和意义,并从文学观念、文体格局和文学规范三个方面分析了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肯定了该时期文学翻译活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二、《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对近代小说的文献整理 |
(二)对近代小说的研究 |
(三)对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与“小说救国” |
第二节 新型媒介的引入与阅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稿费制度的形成与科举制度的废除 |
第四节 域外小说的涌入与思想意识的觉醒 |
第二章 言情小说与报刊的结合 |
第一节 言情小说在报刊中呈现的刊载形态 |
一、多样的类型标识 |
二、文言语体的盛行 |
第二节 言情小说在报刊中呈现的创作倾向 |
一、政治性 |
二、商业性 |
三、消遣性 |
第三章 近代报刊言情小说对传统言情小说的承变 |
第一节 至情主题的淡化与回归 |
一、情的边缘化 |
二、哀情的滥觞 |
三、至情的回归 |
第二节 才子与佳人形象的继承与新变 |
一、才貌依旧卓尔不群 |
二、人物出身的平民化倾向 |
三、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
第三节 传统情节模式的承袭与解构 |
一、“一见钟情”模式的承袭 |
二、“历尽磨难”情节的续变 |
三、“及第团圆”模式的解构 |
第四节 艺术风貌的因循与变革 |
一、传统叙事的因循 |
二、史传传统的遗留 |
三、艺术手法的借鉴 |
四、雅俗兼具的美学特征 |
第四章 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文学史价值与影响 |
第二节 文献学价值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
后记 |
(4)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选题缘由与构想 |
第一章 承与变:清末民初小说图像发展态势 |
第一节 题材类型分类:两期发展脉络 |
第二节 绘制对象分类:多样性的图像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叙事效果 |
第一节 外部:图像样式干预叙事效果的实现 |
第二节 内部:图像主体影响叙事效果的达成 |
第三章 刊印新着小说图像的书局 |
第一节 书局出版新着小说图像的总格局 |
第二节 重要书局对新着小说图像的推介 |
第四章 印刷技术与画师群体的助力 |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发展引领的图像嬗变 |
第二节 画师技术革新引领的图像发展 |
第五章 社会百相:从小说图像看清末民初的历史新貌 |
第一节 “外国人”与异域建筑:从小说图像看异域想象 |
第二节 从“飞机”到“潜艇”:从小说图像看科幻想象 |
第三节 “女学生”与新式学堂:从小说图像看教育情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清末民初新着单行本小说中不同类型图像的题名情况 |
二、清末民初单行本(附图)新着小说编年叙录 |
后记 |
(5)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现实”(1904-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概念辨析 |
1.2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兴起原因 |
1.3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2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关切“现实”的基本呈现方式 |
2.1 憧憬理想世界 |
2.1.1 时间层面的想象 |
2.1.2 空间层面的想象 |
2.1.3 科学技术层面的想象 |
2.2 影射现实社会 |
2.2.1 塑造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 |
2.2.2 作者意识直接介入文本 |
2.2.3 以对比方式凸显批判主旨 |
3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关切“现实”的阶段性特征 |
3.1 清末科幻小说中的“现实” |
3.1.1 国家民族层面的科技兴国理想 |
3.1.2 文化生活层面的科学启蒙愿望 |
3.2 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现实” |
3.2.1 对现实的批判走向消极灰暗 |
3.2.2 受商业利益影响走向娱乐消闲 |
4 从关切“现实”角度探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衰落原因 |
4.1 小说自身存在的缺陷 |
4.1.1 表现形式粗浅直白 |
4.1.2 思想内容缺乏深度 |
4.1.3 人物形象千篇一律 |
4.2 与现实主义文学品格为主导的时代追求相悖 |
5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关切“现实”的深远影响 |
5.1 科学民主精神传播 |
5.2 国民劣根性批判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晚清周作人文学翻译语言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白话抑或文言:南京时期周作人文学翻译的语言选择 |
一、白话·小说·白话小说 |
二、白话翻译小说的文体特征与语言特征——以《十五小豪杰》为例 |
三、白话/文言:表达能力与适用畛域 |
四、直译的先声:《侠女奴》与《玉虫缘》的翻译方法 |
五、文类制约与“妥帖的汉文”:《侠女奴》、《玉虫缘》的文类与文言 |
第二章 未实现的翻译心愿:《圣经》与东京时期周作人的语言观 |
一、周作人汉文《圣经》阅读考 |
二、译述《圣经》的尝试:《女祸传》 |
三、“不够古奥”的译本?——委办译本的语言特征 |
四、作为语言范本的佛经 |
五、古拙:周作人《圣经》翻译实践的语言特征 |
第三章 古文的多种面向:东京时期周作人文学翻译的语言特征 |
一、“能移人情,文责已尽”:文学功能与语言选择 |
二、不是“古文”的古文:《红星佚史》的文体暨语言特征 |
三、“喜用本字古义”:《域外小说集》的语文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清末民初(1890-1919)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思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清末民初“法国革命”观念的引入与变迁 |
(一)甲午战争前士大夫阶层对法国革命的理解与接受 |
(二)维新党的“革命”阐释 |
(三)中国留日学生的时局体验与对法国革命的译介宣传 |
二、清末民初文学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观念 |
(一)扬英美而抑法国的政治小说革命观 |
(二)印刷语境中卢梭的“革命贤者”形象 |
(三)从法国革命后的《悲惨世界》到辛亥革命前的《惨世界》 |
(四)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法国因素 |
三、革命道路的选择与文学旨趣的建构 |
(一)革命态度与译介策略 |
(二)清末民初文学译介的“文学政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晚清社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清社会小说的研究价值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社会小说”辨析 |
第一节 “社会”一词含义 |
第二节 晚清小说分类理论及“社会小说”的提出 |
第三节 作为文学潮流的“社会小说” |
第二章 社会小说之一:政治小说 |
第一节 教化传统:从旧小说到新小说 |
第二节 政治小说的发现及勃兴 |
第三节 政治小说的主题:民族独立与国家建设 |
第三章 社会小说之二:暴露小说 |
第一节 暴露小说风行的原因 |
第二节 现形:暴露小说看待社会的方式 |
第三节 滑稽:暴露小说的风格及意味 |
第四章 社会小说之三:世事小说 |
第一节 现实主义传统及晚清世事小说的繁荣 |
第二节 世事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兴盛 |
第三节 抒情性:世事小说的独特品格 |
第五章 社会小说之四:类史小说 |
第一节 不同以往的“历史意识” |
第二节 文化史与风俗史:不断展开的社会画卷 |
第三节 类史小说向社会言情小说演变 |
结语: 过渡形态的社会小说 |
附录 |
附录一 社会小说相关编年 |
附录二 政治小说作品表 |
附录三 暴露小说作品表 |
附录四 白话报刊所刊载小说 |
附录五 晚清报刊中的短篇小说 |
附录六 商务印书馆出版小说考及作品表 |
附录七 稀见报刊所载小说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三、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 |
一、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 |
1、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起步阶段(1840-1898) |
2、1898年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的转折点 |
3、清末民初文学翻译高潮的形成 |
二、清末民初文学翻译高潮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 |
1、西学冲击下“华夏中心观”的破灭及“天下”观的转变 |
2、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西学”话语策略 |
3、译以致用思想的影响 |
三、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特点 |
1、翻译文本选择上表现出的实用功利倾向 |
2、普遍接受“达旨”与“译意”的翻译策略 |
3、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语言规范特点 |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
一、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创造性叛逆 |
1、意识形态影响下创造性叛逆形态上的多样性 |
2、文学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
3、文化参与视角下的创造性叛逆 |
二、“林译小说”中基于意识形态操纵的创造性叛逆 |
1、正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
2、副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体现在译作序、跋、引文等副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
3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林纾译本与张谷若译本的对比分析 |
三、《哀希腊》早期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
1、梁启超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
2、马君武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
3、苏曼殊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
第三章 诗学与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
一、译入语文学系统中的诗学形态与文学翻译 |
1、诗学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
2、文学翻译对译入语文学系统的反作用 |
二、清末民初文学翻译语言的演变及其创造性叛逆 |
1、清末民初文学翻译语言的演变 |
2、文学翻译语言的归化及其中的创造性叛逆 |
3、文学翻译语言对中国文学语言的欧化 |
三、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叙事模式中的创造性叛逆及其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
1、文学翻译对中国小说叙事时间转变的影响及其中的创造性叛逆 |
2、文学翻译对中国小说叙事视角转变的影响及其中的创造性叛逆 |
3、文学翻译对中国小说叙事结构转变的影响及其中的创造性叛逆 |
第四章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影响 |
一、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整合与重塑 |
1、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促使现代思想的萌芽 |
2、现代作家群体与主导性的“新民”文学观的生成 |
3、文学翻译催生了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转换空间 |
二、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格局现代转型的影响 |
1、对小说在文学系统中地位的提升 |
2、对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作用 |
3、对中国现代文体格局总体建构的影响 |
三、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规范现代转型的影响 |
1、文学创作语言的现代转型 |
2、文学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型 |
3、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四、《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报刊言情小说研究[D]. 冯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蔡艺玲. 延边大学, 2020(05)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D]. 韩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现实”(1904-1919)[D]. 王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晚清周作人文学翻译语言的考察[D]. 张执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清末民初(1890-1919)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思辨研究[D]. 李卓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9]晚清社会小说研究[D]. 吴建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研究[D]. 赵纪萍. 山东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