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曲县传授实用技术有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楠[1](2018)在《山西省太原市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年教育作为老年事业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已经得到长足发展,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今已发展至“一座难求”的局面,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基地应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提高师资质量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而现今老年大学的师资构成以兼职教师为主,来源复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老年人的了解尚不充分,教师入职前没有统一的培训,入职后没有正式的培训活动,现有老年大学还未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现有老年大学的研究中在该领域的探索较少,本文以太原市的老年大学为例,对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进行研究,对现有老年大学师资培训进行现状调查,以此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期寻求建立完善老年大学师资培训体系的路径。本研究以终身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与生态培训为理论基础,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老年大学教师素质及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经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而现有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尚不完善,其中主要问题有:1.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软硬条件不充足。教师培训经费供给不足;教师培训硬件不充分;教师培训政策法规欠完善;教师培训师资力量薄弱。2.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目标设置松散。教师培训目标设置主体单一;教师培训目标设置缺乏层次;教师培训目标设置缺乏科学依据。3.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单一。缺乏校际间培训交流与学习;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参与培训的持续性不足;教师培训课程可选范围狭窄;未能充分利用多方教育资源。4.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欠缺教师培训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的激励性不足;未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评价机制缺乏特色。针对已有问题,研究认为:1.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满足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软硬条件。加强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经费供给;推行项目管理,实行成本分担制度;改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硬件;完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政策法规;完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讲师结构。2.协同多维培训需求,优化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目标设置。三方互动构建教师培训目标;依据需求分层设置培训目标;基于科研规范管理培训目标。3.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开发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特色课程。开展校际联盟培训,创建老年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流动型培训,保证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参与度;开发第二课堂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持续参与培训;设置多维课程,满足老年大学教师多样培训需求;依托高校教育资源,鼓励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4.创设科学评估制度,提高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实际成效。依培训目标划分评估标准;将评价结果与考核制度挂钩;基于满意度调查调整培训活动;创建由“他主”培训向“自主”培训过渡的评估机制。
梁慧杰[2](2018)在《中国农村丧葬文化中的仪式研究 ——以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死亡,人生的终点,一种自然的宿命或终结,是人类无可逃遁、无法超越、不可预知的现实。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系统所有的本来的维持其存在(存活)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这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原始人来说,必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难题。逐渐地,人们自然而然开始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心理,相信肉身虽腐但魂灵仍在,认为死亡不过是此世向彼世的一种过渡,一种转换,因此为死者举行隆重的过渡仪式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所谓事死如事生正是如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丧葬文化并流传至今。这个由一系列前后相续的仪式、器物、禁忌和传统习惯所组成的丧葬文化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影响颇深,尤其是其中的丧葬仪式,对社会和个人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意义。本文以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为例,采取人文主义方法论,运用仪式理论和功能理论对农村丧葬仪式的内涵和功能展开分析。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丧葬仪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为通过提出问题,收集分析文献资料,设计访谈提纲,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田野调查,对田野笔记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主要对调查地点的选择的解释和调查地点X村的概况描述;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的详细描述;第六部分运用仪式理论和功能理论对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进行分析;第七部分主要是对厚葬久丧问题的思考和对当下丧葬文化的反思。通过调查及深入地分析,笔者认为尽管丧葬仪式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减少,使得丧葬仪式及其文化内涵由繁至简,由简至无;而同时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束缚和灵魂不灭鬼神崇拜观念的影响以及畸形的炫富心理导致久丧的形式主义和厚葬的盲目攀比也愈演愈烈。阻碍了农村现代化的脚步,丧葬仪式的内涵和功能可能会消失殆尽。但丧葬文化中这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经传承、变迁、保留至今,足以说明其存在的功能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情感抚慰、社会整合、文化教化和孝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因此农村地区的丧葬文化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丧葬仪式依然会存续下去。
温润芳[3](2011)在《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百年来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为个案,以结构化理论为主要理论范式,采用历史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察了近百年来山西编纂与应用乡土教材的基本情况,并对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乡土教材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以及社会各界对乡土教材的态度,通过描述和解释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和演变来探讨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对笔者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从清末至今各个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概况;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例如清末的《保德州乡土志》、《平陆县图志歌略》,民国时期的《通俗国文课本》、《农业课本》、《商业课本》、《蚕桑浅说》、《大同县乡土教科书》、《民族革命读本》等乡土教材,新中国的《昔阳县农民识字课本》、《山西省地理》、《吕梁历史》、《吕梁地理》、《吕梁实用技术》、《金太谷》等乡土教材。主要是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将乡土教材的编纂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其内容、语言、体例等方面的风格特点,及其乡土教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乡土教材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山西乡土教材风格各异,使用对象也不尽相同,这是国家政策、地域文化与乡土教材编写者互动所产生的结果。在研究山西乡土教材产生和演变之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如何认识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和制约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乡土教材的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虽然有多种认识。但是乡土教材的编纂伴随着乡土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爱乡爱国是乡土教材一直以来不变的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编写人员的变化,乡土教材不断被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与当时的教育政策及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相联系,而且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背后都隐藏着某些认识论假设。对于乡土教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的存在,乡土教材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结合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笔者分析了当今乡土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乡土教材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的关系;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注意综合利用乡土中的课程资源。其次,乡土教材的编纂应该体现基础教育的宗旨,传承乡土知识,尊重多元文化。再次,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乡土教材的价值,应该注重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将乡土教育和师范教育联系起来,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
关海玲[4](2010)在《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近年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都市农业的实践以来,在政府合理导向、科技进步的推动与城市对农业多方面需求的拉动下,太原农业加速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尤其是《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此《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标志,太原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同样面临着农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农业经济地位下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太原市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从辨析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概述并总结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下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二,本文在借鉴相关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动力源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入挖掘了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为进一步评价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本文系统研究了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都市农业指标体系内涵和构建原则,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都市农业发展水平高,而中西部地区偏低。太原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排名较后,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下游位置。第四,本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模型对太原市都市农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太原都市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资源配置状况并对现实的资源配置相对于最佳配置状态的偏离方向和偏离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十年间,太原市对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关注程度较高,而对生态功能关注与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处于规模效率不变和规模效率递增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但是绝大部分年份依然存在投入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促进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模式奠定基础,为推进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郑锁平[5](2005)在《职业教育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我国劳动力数量多、质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至关重要,其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范围、从事工作及其稳定性。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培养各级各类具有专门技能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是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使其有序、稳定、高层次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文就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中发挥的作用与相关做法,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重要意义;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特点入手,提出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以劳动力市场及供求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职业教育在应对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世纪课题的发展方略: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保证为前提。
阳曲县西万寿学校[6](1997)在《村校结合 科教兴村 脱贫致富》文中指出这所村办小学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把学校办成融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既对少年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又对回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把先进的农村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村民,使学生成为“举人”,村民成为“能人”,实现了科教兴村的战略任务。
周全华[7](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二、阳曲县传授实用技术有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曲县传授实用技术有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太原市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老年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老年大学的研究 |
三、关于老年大学教师的研究 |
四、关于师资培训体系的研究 |
五、关于老年大学教师师资培训的研究 |
六、我国近期老年大学教师培训新动态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老年大学 |
二、老年大学教师 |
三、教师培训体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教育生态化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太原市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现状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太原市老年教育概况 |
一、太原市老龄化状况 |
二、太原市老年教育概况 |
三、太原市老年大学概况 |
第二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三节 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
一、老年大学教师综合素质 |
二、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软硬条件 |
三、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目标 |
四、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 |
五、老年大学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与培训效果 |
第四节 老年大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
一、培训形式 |
二、培训内容 |
三、执教者构成与素质要求 |
四、培训评价方式 |
第四章 影响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软硬条件现状 |
一、教师培训经费供给不足 |
二、教师培训硬件不充分 |
三、教师培训政策法规欠完善 |
四、教师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
第二节 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目标设置现状 |
一、教师培训目标设置主体单一 |
二、教师培训目标设置缺乏层次 |
三、教师培训目标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
第三节 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现状 |
一、缺乏校际间培训交流与学习 |
二、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三、教师参与培训的持续性不足 |
四、教师培训课程可选范围狭窄 |
五、未能充分利用多方教育资源 |
第四节 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评价机制现状 |
一、欠缺教师培训评价标准 |
二、评价机制的激励性不足 |
三、评价机制的发展功能弱 |
四、评价机制的创建少特色 |
第五章 建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的思考 |
第一节 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 |
一、加强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经费供给 |
二、改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硬件 |
三、完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政策法规 |
四、完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讲师结构 |
第二节 协同多维培训需求 |
一、三方互动构建教师培训目标 |
二、依据需求分层设置培训目标 |
三、基于科研规范管理培训目标 |
第三节 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 |
一、开展校际联盟培训,创老年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 |
二、组织流动型培训,保证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参与度 |
三、开发第二课堂培训基地,鼓励教师持续参与培训 |
四、设置多维课程,满足老年大学教师多样培训需求 |
五、依托高校教育资源,鼓励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
第四节 创设科学评估制度 |
一、依据培训目标划分评估标准 |
二、将评价结果与考核制度挂钩 |
三、基于满意度调查调整培训活动 |
四、创建由“他主”培训向“自主”培训过渡的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学员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农村丧葬文化中的仪式研究 ——以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2 农村丧葬仪式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丧葬仪式的相关研究 |
2.1.1 历史角度的研究 |
2.1.2 地区角度的研究 |
2.1.3 功能角度的研究 |
2.1.4 艺术角度的研究 |
2.1.5 少数民族角度的研究 |
2.1.6 变革角度的研究 |
2.2 国外丧葬仪式的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仪式理论 |
2.3.3 功能理论 |
本章小结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访谈法 |
3.2.3 观察法 |
本章小结 |
4 调查地点的选择及其概况 |
4.1 调查地点的选择 |
4.2 X村概况 |
4.2.1 所在乡概况 |
4.2.2 地理区位 |
4.2.3 经济发展 |
4.2.4 人文环境 |
本章小结 |
5 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 |
5.1 丧前准备 |
5.1.1 修建墓地 |
5.1.2 准备棺材 |
5.1.3 裁制寿衣 |
5.1.4 缝制被褥 |
5.2 初终仪式 |
5.2.1 送终 |
5.2.2 穿衣 |
5.2.3 移尸 |
5.3 丧礼仪式 |
5.3.1 搭建灵棚 |
5.3.2 缝孝易服 |
5.3.3 入殓 |
5.3.4 报孝 |
5.3.5 烧冥纸(招魂) |
5.3.6 吊孝和递孝 |
5.3.7 磕孝头 |
5.3.8 闹丧和守灵 |
5.3.9 发引(出殡) |
5.4 祭礼 |
本章小结 |
6 对山西省X村丧葬仪式的理论分析 |
6.1 “过渡仪式”理论分析 |
6.1.1 分隔阶段 |
6.1.2 过渡阶段 |
6.1.3 聚合阶段 |
6.2 功能理论分析 |
6.2.1 丧葬仪式的抚慰功能 |
6.2.2 丧葬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 |
6.2.3 丧葬仪式的教化功能 |
本章小结 |
7 问题与反思 |
7.1 厚葬久丧的问题 |
7.2 反思 |
7.2.1 传承性 |
7.2.2 教育性 |
7.2.3 社会进步对传统文化有弃也有扬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五、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七、研究计划及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山西的区域概况与文化基础 |
第一节 山西的地理概貌 |
一、山西的自然环境 |
二、山西的人文地理 |
第二节 山西的文化基础 |
一、山西的历史沿革 |
二、晋文化的概述 |
第二章 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上) |
第一节 清末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 |
一、清末山西乡土教材产生的背景 |
二、《乡土志例目》的颁布与清末山西乡土志的编纂 |
三、清末山西乡土志的文本分析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演变 |
一、探索阶段(1912年~1926年) |
二、规范阶段(1927年~1936年) |
三、多元阶段(1937年~1949年) |
第三章 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下) |
第一节 探索与调整阶段(1949年-1965年) |
一、1949年~1965年山西扫盲教材评介 |
二、1949年~1965年山西乡土教材评介 |
第二节 激进与扭曲阶段(1966年~1976年) |
一、“文革”时期的中小学教材政策 |
二、“文革”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恢复与改革阶段(1977年~2000年) |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背景分析 |
二、1977年~2000年山西乡土教材评介 |
第四章 对21世纪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实地考察 |
第一节 概念辨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 |
一、概念辨析:地方课程与地方教材 |
二、概念辨析: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
三、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的联系与区别 |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审视 |
一、山西省教育厅对于开发地方课程的规划 |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地方教材评介 |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校本教材评介 |
第三节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反思 |
一、乡土教材的发展特点 |
二、乡土教材在应用中面临的困境 |
第五章 关于乡土教材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对乡土教材若干问题的思考 |
一、乡土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
二、影响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 |
三、乡土教材的功能 |
第二节 乡土教材应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 |
二、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
一、编纂乡土教材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
二、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 |
结语 |
一、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06年~2010年山西乡土教材汇总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问卷 |
附录四 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都市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
2.1.1 国外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
2.1.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进展的比较及启示 |
2.2 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研究状况分析 |
2.2.1 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 |
2.2.2 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 |
3 都市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定义的界定 |
3.2 都市农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3.3 都市农业的理论基础 |
3.3.1 农业区位论 |
3.3.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3 投入产出理论 |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5 外部性理论 |
3.3.6 城市发展与规划理论 |
4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
4.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4.1.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
4.1.2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4.2 太原市发展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4.2.1 自然资源 |
4.2.2 旅游资源 |
4.2.3 文化资源 |
4.2.4 产业资源 |
4.2.5 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
4.3 太原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制约因素 |
4.3.1 水资源短缺 |
4.3.2 土地资源稀缺 |
4.3.3 生态环境脆弱 |
4.3.4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专业人员缺乏 |
4.3.5 农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
5 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5.1 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
5.1.1 经济发展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
5.1.2 发展都市农业是调节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
5.1.3 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 |
5.1.4 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5.2 都市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
5.2.1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
5.2.2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 |
5.2.3 环境发展动力机制 |
5.2.4 资源发展的动力机制 |
5.3 影响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动力因素分析 |
5.3.1 经济发展动力 |
5.3.2 社会发展动力 |
5.3.3 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
6 都市农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6.1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1.2 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
6.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6.2.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
6.2.2 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
6.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分析 |
6.3.1 2007年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
6.3.2 2008年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
6.4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对比分析及启示 |
7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太原都市农业效率评价 |
7.1 DEA的基础理论与主要模型 |
7.1.1 C~2R模型和DEA有效性定义 |
7.1.2 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S~2模型 |
7.1.3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
7.2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
7.2.1 样本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及解释 |
7.2.2 太原市都市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
7.2.3 太原市都市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8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
8.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
8.1.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8.1.2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
8.1.3 太原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
8.2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为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8.2.2 合理规划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
8.2.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8.2.4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8.2.5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职业教育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概述 |
1.1 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 |
1.1.1 农村劳动力的概念及其特点 |
1.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以及其成因 |
1.2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
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概述 |
1.2.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必要性 |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 |
2.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特点 |
2.1.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
2.1.2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 |
2.2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制约因素 |
2.2.2 内在制约因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 |
2.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
2.4 当前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2.4.1 职业教育功能决定其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中具有战略性地位 |
2.4.2 职业教育在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中所起的作用 |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探究 |
3.1 劳动力市场概述 |
3.1.1 劳动力市场内涵 |
3.1.2 劳动力市场基本理论 |
3.2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
3.2.1 市场机制 |
3.2.2 劳动力供给 |
3.2.3 劳动力需求 |
3.2.4 职业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 |
第四章 当前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
4.1 当前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1 我国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现状 |
4.1.2 我国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
4.2 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
4.2.1 以服务为宗旨,发挥职教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作用 |
4.2.2 以创新为动力,适应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需求 |
4.2.3 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解决好剩余劳动力出口问题 |
4.2.4 以质量保证为前提,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 |
参考文献 |
结 语 |
附录 山西省太原市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案例分析 |
附录 1.太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
附录 2 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山西农大太原园艺学院调查分析 |
附录 3 农民工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 谢 |
(7)“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阳曲县传授实用技术有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太原市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研究[D]. 孙雅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中国农村丧葬文化中的仪式研究 ——以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为例[D]. 梁慧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3]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 温润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4]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关海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5]职业教育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郑锁平. 天津大学, 2005(05)
- [6]村校结合 科教兴村 脱贫致富[A]. 阳曲县西万寿学校. 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 1997
- [7]“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