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与职工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尤传露[1](2021)在《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工人教育日益成为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劳动力。产业工人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真正实现新时期产业工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助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起的“求学圆梦行动”,广州市总工会在原来支持职工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加大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支持力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工会牵头的产业工人教育新模式的表率,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建设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法,明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基本内涵,呈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梳理并划分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阶段。再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教育学的角度剖析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式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教育受众单一,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不密切,产业工人对其缺乏了解,以及产业工人自我非职业技能素养认同感不高,各教育主体的合作效果不佳以及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教育目标定位与产业工人需求不匹配,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品牌效应尚未发挥作用,合作主体之间合作未达预期以及对合作教育经费监管不到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建议。研究认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应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上要从职业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举,这也将是产业工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紧跟这一目标趋势,要针对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各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不断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筛选高水准的教育合作伙伴,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产业工人教育接轨。
杨斯琦[2](2020)在《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X区税务局为例》文中指出公务员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上级公务员与民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反映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以及政府管理效率的高低。提升基层公务员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加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己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需求。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过程,其提升过程要从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两个方面考量,以个体素质的提升为基点,加强对个体素质的培训开发,在个体素质提升的前提下,优化配置岗位人员,达到群体素质的最优效果。县区级税务部门作为基层公务员的一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着税务部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因此,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高素质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对加快税收各项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目标的至关重要。本文在素质研究的基础上,以X区税务局的干部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层实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思想政治、智力、业务、知识、身心素质五方面对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掌握了X区税务干部素质现状,找出了税务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受影响的原因,并从中找出提升的路径,提出轮岗交流、教育培训开发、考核评价等措施,不断完善素质提升的路径,充分调动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基层公务员队伍活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徐晨[3](2020)在《基于实物期权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以科大讯飞为例》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新技术与以人工智能类企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更不容忽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由企业控制的特殊无形资产,在企业效益增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微观层面上企业的科学长远发展、长期激励以及投资者获取全面信息,有效推动并购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后期人力资源整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以人力资源作价出资方式的可能性,还能在宏观层面上助力整体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学习和梳理人力资源与实物期权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及其价值评估进行概述和相关探讨,通过对比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结合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分析得出实物期权法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并且识别人力资源的期权特性,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实际上是一项欧式看涨期权,其价值评估主要涉及的是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看涨期权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适用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整体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综合计量模型,运用经济价值法中的预期收益折现模型计量人力资源的现有价值,选择Black-Scholes模型评估人力资源的实物期权价值,从而得到由这两部分组成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整体人力资源价值,并在具体指标的确定方面尽量减少参数合理性对评估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提高评估方法的可行性,选择以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人力资源对企业产出的贡献程度,以企业收益变化和人力资源贡献率来间接确定人力资源价值波动率。最后,本文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工智能类上市公司科大讯飞(股票代码:002230)作为案例进行整体人力资源价值估算和评估结果的验证与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得到实物期权综合模型计量出的评估结果相较于传统人力资源价值模型更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价值,具体评估对象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时,实物期权法比其他传统方法更具优势,不确定性带来的隐含期权价值得到量化,评估结果更合理,价值计量更完整。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为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研究和实务发展,令人力资源价值更受重视,增强创新动力,促进知识密集型企业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杨春权[4](2011)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有效执政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新时期,在青藏铁路建设、载人航天、抗震救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中,国有企业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股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在关爱职工、节约资源、爱护环境、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方面,起着其他工作无法代替的作用。总体上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多环节和很多领域在适应时代、适应企业改革、适应职工队伍思想变化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样也应当适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而且还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论文将从六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进行探讨。第一章阐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论。第一节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一般规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节则重点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和特征、原则和功能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分析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其科学化指向。总结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和漠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缺乏针对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落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等。分析了存在上述方面的原因,即:国有企业职工队伍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宣传信息渠道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薄弱环节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发生变化。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目标指向,即科学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是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履行国有企业崇高责任的需要、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需要以及加快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等。第三章阐释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科学化。认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科学化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理念主要包括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创新企业文化的理念等三个方面。第四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包括基础内容的科学化、在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及以党建科学化推进政治工作科学化。基础内容的科学化主要是理论与现实结合做好政治教育、整体与个体结合做好思想教育、继承与创新结合做好道德教育、灌输与案例结合做好法制教育、疏导与帮扶结合做好心理教育。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结合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结合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要结合企业发生的典型事件。第五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相关学科成果推进方法的科学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方法的科学化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方法的科学化。在多种手段中主要有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方法;注重“心理疏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益激励、榜样示范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六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科学化,主要包括领导机制的科学化、运行机制的科学化以及人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领导机制的科学化强调要健全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要完善调动积极性的全员化机制,要创新职责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运行机制、要建立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要形成开放顺畅的沟通机制。人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试图将纳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要形成“大政工”的工作局面、要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孙首娟[5](2007)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高校图书馆职工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根据高校图书馆职工素质现状,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加强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才能完成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任务。
陈琪[6](2006)在《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人力资源价值及其计量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关系到生产要素按贡献价值进行量化与分配的问题,也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纳入现行财务会计体系的问题。论文是在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从新的角度与思路出发,来探讨人力资源价值及其计量问题,以求得这一问题的突破。论文以马克思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企业人力和物力共同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科学分离,建立了人力资源贡献价值分离模型,将人力物力贡献价值进行科学分离。在分离出人力资源贡献价值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当期群体、个体、个体绩效、个体分配以及未来群体、个体等系列价值计量模型,形成了一个价值计量体系,实现了六位价值一体化。与此同时,也探讨了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收益分配和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以及人力资源价值核算等内容,为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量化、绩效考评和收益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对人力资源价值理论与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它将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发挥一定的作用。
宋留清[7](2006)在《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面临新的背景和新的形势。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使世界现代化的道路发生了转折,现代化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由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核心内容的传统现代化阶段,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的新阶段。高科技产业群迅速崛起,信息技术加快了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并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革命和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大大促进了商品、劳务、资本、人才、技术的全球交流,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入了世界大市场。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资本国际循环全面展开,企业经营活动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出发,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市场经济模式,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战略,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沉重的教训。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只有认真研究和比较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且行且思,选择符合国情和世情的发展战略,妥善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加速发展,走好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中国作为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在由发达国家所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必然面临着一系列不利因素。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利用机遇,应对挑战,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的一个迫切的实践课题。《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作为分析支点,以两次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的两阶段论作为分析框架,在对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的战略对策。论文共分为导语、正文五章和结语。
赵芳[8](2006)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相对应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种特殊资源,既有质、量、时、空的属性,也有自然的生理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和培养有着特殊的要求。我国建国近五十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尤其是体制的因素,使中国目前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隐含着一系列危机,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借鉴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好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可行性。 本文整体上分为以下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分析进行了阐述,并向大家展示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二部分为人力资源开发及相关基础理论。介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特征及内容,并对人力资源开发借以实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认真分析。 第三部分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部分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在借鉴国外成功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经验前提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 第五部分从宏微环境方面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
陈颖[9](2006)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年代,是当代管理科学的新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国际竞争加剧,使各国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所面临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我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不足之处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并且通过对日、美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对日美企业文化借鉴的具体内容,并最终提出了企业文化构建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人本管理,突出特色,重视企业个性发展,重视创新文化,提升企业适应能力,并且强调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邹积慧[10](2005)在《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和重点。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已通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世界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信仰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向于多学科交叉,围绕同一个主题在理论上逐步融合。 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点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等多重压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只能从原有的靠大量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到尽量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靠科学技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垦区的国有农场从1947年开始创建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等54个县(市),现有土地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2%;耕地面积205万公顷,约占全国农垦系统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全省耕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拥有林地87万公顷,草原37万公顷,水面27.4万公顷。到2004年底,黑龙江垦区拥有资产总额54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95.3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31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械8115台,喷灌机5024套,挖掘机382台,水稻插秧机2.18万台,农用飞机30架,机场53处,各种汽车1.62万辆,旱地农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水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84%,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以上。粮食生产占全省粮豆总量的30%,商品率达87.3%以上,同时还向国家交售大量的农副产品。黑龙江农垦在全省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辖九个分局,104个国有农(牧)场,各类工、商、运、建、服企业1354个,从业人员70.8万人,总人口157.5万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政、社、企一体的社会经济区域。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机械化程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每年上交的商品粮可以供京、津、沪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口粮,是共和国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和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垦区人面前既现实又严肃的重大课题。因此,本论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全面论述,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 本文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
二、知识经济与职工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职工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评价与反思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产业工人 |
2.产业工人教育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 |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 |
1.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 |
2.广州传统产业工人教育模式问题重重 |
3.用工主体和产业工人急需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 |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进程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开端 |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拓展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深化 |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完善 |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目标 |
1.学会认知 |
2.学会做事 |
3.学会共同生活 |
4.学会生存 |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课程设置 |
1.各教育主体联合开发课程 |
2.多教育载体组织实施课程 |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教学方式 |
1.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线上远程教学 |
2.基于学习中心和企业学院的线下教学 |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师资组成 |
1.遴选企业优秀教师 |
2.聘请高校、行业专家教师 |
3.设立网络班主任及辅导教师 |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保障 |
1.多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保障 |
2.多方协同的运行管理保障 |
3.工会三级联动的财政保障 |
4.多渠道的舆论宣传保障 |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成效调研 |
(一)调研结果 |
1.调研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2.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3.产业工人学员的学习体验 |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反馈 |
(二)调研结论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实施成效 |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的问题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
(一)调整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定位 |
1.产业工人教育要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
2.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应从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重 |
(二)优化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
1.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
2.加大非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比重 |
3.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
4.丰富师资来源并强化师资质量 |
5.完善产业工人教育的运行保障 |
(三)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 |
1.筛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合作伙伴 |
2.广泛吸纳国内国际优质产业工人教育资源 |
结语 |
附件1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2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X区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视角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素质 |
二、基层公务员 |
三、基层公务员素质 |
第二节 理论视角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第二章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发放 |
第一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要素的提取 |
一、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提取 |
二、基层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要素提取 |
三、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要素提取 |
第二节 税务干部素质研究模型 |
一、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研究模型 |
二、素质模型权重分析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编制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样本的选择及问卷调查的发放回收 |
第三章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现状调查及提升实践 |
第一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现状 |
一、思想政治素质 |
二、智力素质 |
三、业务素质 |
四、知识素质 |
五、身心素质 |
第二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提升实践 |
一、基本素质培训 |
二、岗位练兵业务比武 |
三、绩效管理 |
四、数字人事 |
第四章 X区税务公务员素质提升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提升面临的困境 |
一、素质提升成效不明显 |
二、日常培训与素质提升需求不匹配 |
三、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四、人员的管理使用存在问题 |
五、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对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素质提升需求的多元化带来提升难度 |
三、素质的复杂性带来提升及量化评价的困难 |
四、素质提升动力不足 |
第五章 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转变观念提升整体素质 |
一、重视素质提升的作用 |
二、加强整体素质的提升 |
三、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
四、努力提高分析调查的能力 |
五、培养创新能力 |
第二节 加强公务员的素质培训 |
一、优化基层公务员的培训 |
二、建立公务员终身培训模式 |
三、建立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 |
四、完善公务员的培训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 |
一、优化考核机制 |
二、完善激励机制 |
三、以考促学,提升个人素质 |
第四节 加强人员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
一、合理配置人员与岗位 |
二、加强轮岗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 |
三、探索人员结构的最优模式 |
第五节 完善公务员素质测评机制 |
一、构建科学的素质测评体系 |
二、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等级评定 |
三、保证素质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实物期权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以科大讯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力资源价值及其评估概述 |
第一节 人力资源 |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 |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价值 |
一、人力资源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
二、人力资源价值分类及构成 |
三、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
一、评估现状 |
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影响因素 |
三、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意义与可行性 |
四、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
第三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知识密集型企业 |
一、定义及代表行业 |
二、特点 |
第二节 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一、传统方法分析 |
二、实物期权法适用性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期权识别 |
第四节 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
一、构建实物期权评估综合模型 |
二、实物期权评估综合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五节 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基本要素 |
一、评估主体和原则 |
二、评估目的 |
三、评估对象 |
四、价值类型和评估范围 |
五、评估假设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科大讯飞公司情况概述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
第二节 科大讯飞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
一、人力资源创造的预期收益折现值计算 |
二、人力资源隐含的期权价值计算 |
三、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
四、评估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基本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研究主体 |
(三)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研究方式与理论范式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述 |
一、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述 |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特征 |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原则 |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功能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科学化指向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 |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 |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缺乏针对性 |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 |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滞后 |
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问题的成因 |
一、国有企业职工的观念多元、多样、多变 |
二、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呈现新变化 |
三、国有企业职工的信息来源多元化 |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挑战 |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新情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目标指向 |
一、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
二、履行国有企业崇高责任的需要 |
三、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需要 |
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五、加快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 |
第三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科学化 |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理念 |
一、科学发展理念的基础 |
二、践行科学发展的理念 |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 |
一、树立服务意识,引领思想潮流 |
二、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心理疏导 |
三、教育耐心细致,影响潜移默化 |
第三节 创新企业文化的理念 |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区别 |
二、通过企业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
第四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科学化 |
一、理论与现实结合做好政治教育 |
二、整体与个体结合做好思想教育 |
三、继承与创新结合做好道德教育 |
四、灌输与案例结合做好法制教育 |
五、疏导与帮扶结合做好心理教育 |
第二节 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二、结合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
三、结合职工群众的利益 |
四、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
五、结合企业发生的典型事件 |
第三节 以党建科学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 |
第一节 借鉴相关学科成果推进方法的科学化 |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心理学成果的借鉴 |
第二节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方法的科学化 |
一、实现交流方法的科学化 |
二、做到疏导方法科学化 |
三、实现激励方法的科学化 |
四、推进方法科学化的要求 |
第三节 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方法的科学化 |
第六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科学化 |
第一节 领导机制的科学化 |
一、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 |
二、健全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
三、完善调动积极性的全员化机制 |
四、创新职责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 |
第二节 运行机制的科学化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运行机制 |
二、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
三、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 |
四、开放顺畅的沟通机制 |
第三节 队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 |
一、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
二、纳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干部培训总体规划 |
三、形成“大政工”的工作局面 |
四、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
二、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的素质要求 |
1.观念更新的素质要求 |
2.学识素质要求 |
3.知识运用素质要求 |
4.信息认知能力素质要求 |
5.创新能力素质要求 |
6.教育能力素质要求 |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途径 |
1.树立图书馆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新理念 |
2.通过培训和整合知识结构, 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 |
3.采取措施, 将知识储备转化为职工的业务能力 |
(6)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力资源价值研究的提出 |
1.2 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 |
1.3 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的发展及其现状 |
2.1 人力资源价值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及其现状 |
2.2 人力资源价值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现状 |
2.3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的比较 |
2.4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及理论依据 |
3.1 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的提出 |
3.2 马克思价值理论 |
3.3 西方经济学理论 |
3.4 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
4.1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难度 |
4.2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性 |
4.3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对象和任务 |
4.4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范围和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及其特点 |
5.1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构思 |
5.2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及其作用 |
5.3 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的构建 |
5.4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构建 |
5.5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及其效果 |
6.1 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的实证分析 |
6.2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系列模型的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难题的创新 |
7.1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难题突破的思路 |
7.2 人力资源计量难题突破的方法 |
7.3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难题的创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人力资源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 |
8.1 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含义及其关系 |
8.2 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分类、性质及特点 |
8.3 群体价值、个体价值的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人力资源绩效价值 |
9.1 绩效价值的含义和意义 |
9.2 绩效价值的考评 |
9.3 绩效价值的实现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人力资源分配价值 |
10.1 分配价值的意义 |
10.2 分配价值的形成 |
10.3 分配价值的形式 |
10.4 分配价值的实现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价值六位一体化 |
11.1 六位价值一体化的意义 |
11.2 六位价值一体化的内在关系 |
11.3 六位价值一体化的实现 |
11.4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价值核算 |
12.1 人力资源价值核算的重要意义 |
12.2 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
12.3 人力资源价值的核算 |
12.4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 |
13.1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内涵与意义 |
13.2 激励机制的建立 |
13.3 约束机制的建立 |
13.4 本章小结 |
第十四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 容 提 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背景 |
一、知识经济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 |
一、现代化的内涵 |
二、现代化理论的历史演变 |
三、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
一、传统现代化战略 |
二、综合现代化战略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实现程度的综合评析 |
一、第一次现代化的综合评析 |
二、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评价 |
第五章 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战略对策 |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二、开发人力资源,聚集人力资本 |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
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
六、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阶层结构 |
七、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和谐社会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3 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
1.3.1 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 |
1.3.2 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
1.4 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人力资源开发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及特征 |
2.1.1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含义 |
2.1.2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 |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
2.2.1 人力资源的健康开发 |
2.2.2 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 |
2.2.3 人力资源的知识开发 |
2.2.4 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 |
2.2.5 人力资源的随机开发 |
2.3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源开发的学习理论 |
2.3.2 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理论 |
2.3.3 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绩理论 |
2.3.4 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
3.1.1 人力资源开发远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 |
3.1.2 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
3.2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就业的矛盾 |
3.2.2 财力不足,教育投入形式单一 |
3.2.3 人力资源流动受限制 |
3.2.4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落后 |
3.3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3.1 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 |
3.3.2 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 |
4.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4.1.1 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
4.1.2 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
4.1.3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4.2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构建原则 |
4.2.1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的原则 |
4.2.2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前瞻性原则 |
4.2.3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其特有规律的原则 |
4.2.4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
4.3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构建 |
4.3.1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构建目标 |
4.3.2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素质内涵及开发工具 |
4.3.3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及实施路径 |
第5章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5.1 宏观政策 |
5.1.1 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增加教育投入 |
5.1.2 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
5.1.3 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5.1.4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才聚集 |
5.2 微观对策 |
5.2.1 持之以恒地开展职工教育 |
5.2.2 创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 |
5.2.3 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为职工提供各种机会 |
5.2.4 增进企业与院校的深层次合作 |
5.2.5 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挑战的人才选拔、引进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1.4 论文的思路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概述 |
2.1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
2.1.1 知识经济的内涵 |
2.1.2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区别 |
2.1.3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2.1 企业文化的含义 |
2.2.2 企业文化的特征 |
2.3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2.4 知识经济时代建设企业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
2.5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构建的目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成就 |
3.2 国内企业文化的成功典范 |
3.3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日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其借鉴 |
4.1 美日企业文化的模式 |
4.1.1 美国企业文化模式 |
4.1.2 日本企业文化模式 |
4.2 美日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 |
4.3 美日企业文化的借鉴与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
5.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价值观 |
5.1.1 具有人本观念 |
5.1.2 具有创新观念 |
5.1.3 具有全球观念 |
5.1.4 具有形象观念 |
5.1.5 具有市场观念 |
5.2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人本管理 |
5.3 突出特色,注重企业个性发展 |
5.3.1 突出民族特色,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 |
5.3.2 突出企业特色,建立弘扬个性发展的企业文化 |
5.4 重视创新文化,提升企业适应能力 |
5.4.1 创新的机制 |
5.4.2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
5.4.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具体内容 |
5.5 知识经济要求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
5.5.1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5.5.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3 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作用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2.1 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
2.2.2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2.2.3 农业资源利用的永续性 |
2.2.4 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
2.2.5 人口规模的适度性 |
2.2.6 各种因素的互联性 |
2.2.7 发展目标的多元性 |
2.2.8 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
2.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2.3.1 农业资源的规模性 |
2.3.2 资源环境的相对优越性 |
2.3.3 人口增长的低速性 |
2.3.4 产业结构的多元性 |
2.3.5 生产经营的先进性 |
2.3.6 人力资源的丰富性 |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1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4.2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
3.1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
3.1.1 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 |
3.1.2 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优势 |
3.2.1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
3.2.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 |
3.2.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优势 |
3.2.4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优势 |
3.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3.3.1 资源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 |
3.3.2 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 |
3.3.3 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制约因素 |
4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 |
4.1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垦区发展 |
4.1.1 人口、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
4.1.2 以人为本与人力资源开发 |
4.1.3 人力资源开发在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4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途径 |
4.2 垦区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
4.2.1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发展 |
4.2.2 人力资本投资与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4.2.3 建立新型的垦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
4.3 垦区农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4.3.1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 |
4.3.2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
4.3.3 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 |
4.3.4 增强农工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 |
5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
5.1 技术创新与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5.1.1 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农业 |
5.1.2 以技术创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
5.1.3 以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
5.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劣势 |
5.2.1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 |
5.2.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劣势 |
5.3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趋势、领域及重点 |
5.3.1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趋势 |
5.3.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 |
5.3.3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 |
6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创新 |
6.1 生态农业的性质、类型及特征 |
6.1.1 生态农业的性质和类型 |
6.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
6.2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则、模式及技术 |
6.2.1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
6.2.2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 |
6.2.3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适用技术 |
6.3 垦区的绿色食品开发 |
6.3.1 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 |
6.3.2 垦区开发绿色食品的成效及问题 |
6.3.3 垦区绿色食品开发的措施 |
6.4 垦区生态示范区建设 |
6.4.1 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样板 |
6.4.2 建立绿色账户 |
6.4.3 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
7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创新 |
7.1 可持续发展呼唤走循环经济之路 |
7.1.1 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
7.1.2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方式 |
7.2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2.1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7.2.2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
7.3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
7.3.1 发展清洁生产 |
7.3.2 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支撑 |
7.3.3 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
7.3.4 强化循环经济立法 |
8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创新 |
8.1 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8.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8.2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
8.2.1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成就 |
8.2.2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存缺陷 |
8.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
8.3.1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
8.3.2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8.3.3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垦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
8.3.4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
9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
9.1 垦区农地制度改革 |
9.1.1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9.1.2 积极推行农地流转制度 |
9.1.3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
9.2 垦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9.2.1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9.2.2 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的行为主体 |
9.2.3 改善农产品市场的运行环境 |
9.3 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
9.3.1 转变机关职能和强化服务组织的作用 |
9.3.2 大力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
9.3.3 营造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 |
9.4 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 |
9.4.1 制定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 |
9.4.2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
9.4.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9.4.4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
9.4.5 加快城镇化进程 |
10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 |
10.1 生产过程的“斤粮成本逆控法”管理 |
10.1.1 “斤粮成本逆控法”及其社会意义 |
10.1.2 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的经济成效 |
10.1.3 进一步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的措施 |
10.2 垦区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 |
10.2.1 农业资源管理 |
10.2.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
10.2.3 “三S”技术应用和数字农业 |
10.3 垦区农业企业的人本化管理 |
10.3.1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
10.3.2 垦区农场要成为学习型组织 |
10.3.3 完善农业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知识经济与职工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D]. 尤传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X区税务局为例[D]. 杨斯琦.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3]基于实物期权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以科大讯飞为例[D]. 徐晨.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 杨春权.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 孙首娟.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
- [6]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 陈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1)
- [7]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宋留清.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8]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 赵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陈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D]. 邹积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素质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