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成制度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慰问[1](2016)在《用稳定内压估算氢镍电池荷电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镍电池(MH-Ni)因具有较长的寿命、优良的安全性、宽温度工作范围以及较高的充放电功率,尤其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比锂离子电池更高的充放电功率等优势,目前仍为混合动力车(HEV)的首选电源之一。在实际HEV应用中,系统必须及时、准确地将电池的荷电态(SOC)告知整车系统,而电池制作完成后,其稳定内压(P稳)与负极合金的平衡氢压(Peq,H2)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则电池的稳定内压与负极合金的压力-组成等温线(P-C-T曲线)存在一定关系,稳定的内压可用于估算MH-Ni电池的SOC。因此对电池内压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D型动力电池制作完成后(初始状态)的充放电过程中内压变化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电池的内压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随后的静置及放电过程中逐渐降低,甚至恢复至初始内压值;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的内压升高;环境温度越大,内压越高;化成制度、注液量、极片的压实密度等均影响电池内压的大小。通过在线准确提取不同SOC下,电池内部气体的稳定内压,建立不同温度下,电池初始状态的P稳与SOC关系,结果表明,二者的关系曲线与合金的P-C-T曲线的变化规律一致。分别对常温下1C循环不同次数、高温(60℃)存储、模拟工况循环不同周期后的D型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并建立不同温度下P稳与SOC的数学关系,通过对二者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随着电池的存储或使用,二者关系逐渐经由二次函数向多项式转变,满足关系式y=ax4+bx3+cx2+dx+e,其中,y代表P稳,x代表SOC,其取值范围为0-100间的任一值。
陈雨婷[2](2008)在《储氢合金电极中添加碳纳米管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在镍氢电池的负极中添加适量的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制备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片,并制成两电极体系,三电极体系,AA型镍氢电池,SC镍氢型电池,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内阻、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等。结果表明在镍氢电池的负极中添加适量的碳纳米管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可以改善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采用三电极体系研究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在不同扫速,不同循环次数,不同碳纳米管添加量时的循环伏安性能和交流阻抗性能,实验中扫速分别为1mV/s、3mV/s、5mV/s时,复合极片的碳纳米管添加量分别为5%、3%、0.8%。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测试了极片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发现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电极的可逆性越来越差。电极都需要一个活化过程,但是纯储氢合金的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比掺碳管的极片小,说明添加了碳纳米管的复合极片具有较高的容量,也就是说随着碳纳米管的加入,极片的氧化峰值和还原峰值都会变大,其循环伏安曲线面积也会变大,复合电极极片的电流峰的宽度明显增大了,呈现较好的循环伏安特性。而且当添加碳纳米管含量为0.8%时阻抗最小,未添加碳纳米管和添加过多的碳纳米管(3%和5%)的极片的阻抗都较大。分别制备含量为0.2%、0.5%、0.7%、0.8%、0.9%、1%和3%的CNTs/LaNi5复合电极,制成两电极体系,用BS9300测试柜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发现复合碳纳米管电极片比纯储氢合金电极片的放电性能好,尤其是大电流条件下,在1000mA放电条件下,纯储氢电极片的放电终止容量只有99.92mAh,放电终止电压为1.03V,而添加了0.8%CNTs的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片达到了124.9 mAh,放电终止电压为1.11V。制作AA型镍氢电池来讨论电极的充放电、容量性能以及内阻。实验结果表明负极中碳纳米管含量为0.5%和1.0%的电池具有比较高的容量和较好放电曲线。当碳纳米管添加量为0.5%和1.0%时,电池的容量分别为2341.22mAh和2299.67mAh,放电平台电压分别为1.291V和1.206V。但是当碳纳米管添加量为3.0%时,其放电曲线反而变差,容量也降低,容量只有1936mAh,说明碳纳米管并不是添加量越高越好。在SC型镍氢电池中加入碳纳米管含量为0.8%(W)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最高容量达到3369mAh,2C(6000mA)循环600次后容量仍然保持3280 mAh(97%DOD(放电深度))以上,5C(15000mA)循环180次容量仍然有2850mAh(89.1%DOD)以上。
单忠强[3](2007)在《储氢合金负极表面改性及大容量镍氢电池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镍氢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具有比能量高、无环境污染、良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等优点,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尤其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本文对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储氢合金的表面改性和表面处理、用于电动汽车的大容量方型镍氢电池的设计和制备以及利用镍氢电池的内压特性表征电池的循环寿命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提出了用电化学的方法在储氢合金电极或储氢合金粉表面包覆镍-非金属非晶态合金的工艺方法。X射线能谱(EDX)测试的结果表明,包覆到储氢合金电极表面的物质为镍-非金属合金。X-射线衍射法(XRD)的测试证明包覆的镍-非金属合金均是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在储氢合金电极表面包覆镍硫合金可以提高电极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电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在自放电方面,处理后电极的自放电改善情况比未处理电极更为明显。并且,用电化学阻抗法(EIS)、循环伏安法(CV)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改善电化学性能的原因。本文采用DNY-2型电池内压测试仪实时、非破坏性地测量镍氢电池的内压。在低倍率充电时,镍氢电池的内压随充电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用Boltzmann函数拟合,且模拟函数中的参数有确切的物理意义。利用Boltzmann模拟函数在拐点附近的变化率k来更准确地预测电池的寿命变化。实验表明,k值越大,在一定充电时间内镍氢电池的内压上升的速率就越快,电池的循环寿命越短。本论文设计和制备了电动车用100 Ah高容量方型镍氢电池,研究了电池使用的正负极材料和结构、电解液组成、电池零部件、高容量方型镍氢电池的化成和分选制度等方面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还对研制的电池进行了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性能和安全性测试,并进行了电动汽车模拟和试车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泡沫镍正极和拉浆负极组成的100 Ah方型镍氢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超过了75 Wh/Kg, 1/3 C电流下循环放电超过了1000次,在40 km /h的车速下,实车运行超过300 km。
李玉杰[4](2007)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储存稳定性与荷电态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MH-Ni电池的荷电量和储存温度对其电池储存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电池储存前后阻抗的变化,采用XRD、SEM测试表征电池储存前后电极材料的物相和形貌,并基于储存前后电池的测试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模预测MH-Ni电池储存后的荷电态。MH-Ni电池以不同荷电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后,电池内阻平均增大6mΩ,开路电压下降,45℃储存后荷电量75%时电池开路电压下降至1.284V,而60℃储存后荷电量75%时电池开路电压下降到1.264V。电池储存后自放电较大,不同荷电量电池储存后荷电保持率均低于80%,荷电量100%电池60℃储存后荷电保持率最低,不足60%,相比储存前下降了约30%,荷电量为75%的电池储存后荷电保持率最高,45℃储存后为75.63%,60℃储存后为71.67%。电池储存后放电容量和放电平台均下降,且60℃储存其容量衰减程度远大于45℃;5C高倍率放电,电压随放电时间延长出现先降后升的勺形现象,放电平台和放电容量随荷电量的逐步增加呈现一致下降的趋势,60℃储存后荷电量100%时电池对应的容量衰减率最大,约为15.5%。EIS图谱拟合表明随电池放电进行,荷电量降低,电池欧姆内阻增大,而电化学反应阻抗降低;电池储存过程中电池负极稀土元素被碱液腐蚀,储氢合金粉发生粉化,正极球镍结构被破坏且发生不可逆相变,电池隔膜表面破损、隔膜纤维变粗、孔隙减小且有杂质嵌入,使电池的性能恶化。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建模,选取RBF做为最佳核函数,采用交叉验证法控制精度,分析电池储存前EIS测定数据及电池储存过程中开路电压和内阻测试数据,对电池储存后的荷电态进行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0.0%和97.1%。
吴建波[5](2007)在《Ni(OH)2电极纳米添加剂对MH/Ni电池高倍率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之一,提高MH/Ni电池的功率特性是MH/Ni电池在电动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的重要任务。但正极活性材料β-Ni(OH)2导电性差的特点影响了MH/Ni电池高倍率性能的提高。本论文合成了纳米CoO、多壁碳纳米管、球形纳米α-Ni(OH)2和表面非晶态纳米碳,并将这些纳米材料作为MH/Ni电池Ni(OH)2电极的添加剂,通过XRD、SEM和TEM等方法对纳米添加剂进行了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利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对含纳米添加剂的Ni(OH)2电极和密封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了各种纳米添加剂对MH/Ni电池综合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对高倍率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纳米棒状CoCO3前驱体,真空分解前驱体制备了直径约80 nm、均匀分散的短棒状纳米CoO粉末。研究发现:同添加普通亚微米级CoO的电极相比,添加纳米CoO有效地减小了Ni(OH)2电极电化学反应的欧姆阻抗和反应阻抗,减小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峰值电位间距,提高电化学反应的反应电位。当纳米CoO含量为8 wt.%时,放电比容量达到283 mAh/g,与β-Ni(OH)2的理论比容量接近。正极添加纳米CoO的密封MH/Ni电池具有放电比容量高、放电电压高、内阻小、循环寿命长和高倍率放电性能优异等特性。正极添加8 wt.%CoO的MH/Ni电池在10 C放电倍率下放电容量仍保有设计容量的90%,电池寿命为165次,相比较添加普通亚微米CoO的MH/Ni电池的115次,提高了近43%。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催化分解乙炔制备了结晶性良好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管径约10 nm。研究结果表明,将纯化、分散处理后的多壁CNTs添加到MH/Ni电池的正极,形成以CNTs为骨架的复合导电网络,同时又由于CNTs的高强度和高韧性而维护了网络的完整性。电化学交流阻抗和线性极化曲线测试证实了添加CNTs电极内部欧姆阻抗和电化学反应阻抗减小,电极交换电流密度提高。正极添加CNTs的密封碱性MH/Ni二次电池,具有放电比容量高、容量衰减慢、循环寿命长、内阻小及内阻增长速率慢,放电中值电压高等特性。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正极添加CNTs的作用更为明显。0.5 wt.%是比较合适的添加比例,其在10 C放电条件下当循环次数达到120次时容量保持率仍有85%。添加过多的CNTs,对电池性能的提高无益。采用合适的反应温度和葡萄糖溶液浓度,通过水热反应实现了对球形β-Ni(OH)2表面非晶态纳米碳修饰。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2 C和1 C的低中倍率下,虽然表面碳修饰的β-Ni(OH)2电极电化学循环性能更稳定,但电极活性物质球形β-Ni(OH)2的利用率约为87%,比普通Ni(OH)2电极减少约10%。但在3 C倍率放电条件下,表面碳修饰的β-Ni(OH)2电极在循环30周期后放电容量基本没有变化,且放电电压高出普通Ni(OH)2电极约30 mV。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碳修饰β-Ni(OH)2电极的高倍率性能,应适当添加约6 wt.%CoO。采用湿化学沉淀法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结晶良好、粒度约20-30 nm、振实密度为1.7 g/ml的球形α-Ni(OH)2,并研究讨论了络合剂与陈化时间对α-Ni(OH)2组织结构的影响。含10 wt.%α-Ni(OH)2的复相β/α-Ni(OH)2粉体,振实密度高达2.41g/ml。对β/α-Ni(OH)2复相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发现,纳米α-Ni(OH)2的电化学活性高于β-Ni(OH)2。纳米球形α-Ni(OH)2的添加提高了电极的放电比容量、放电电压和循环寿命。纳米α-Ni(OH)2的最佳含量为10 wt.%,添加过多的纳米α-Ni(OH)2会恶化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娄豫皖[6](2007)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的XRD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较长的循环寿命、适中的价格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电动工具、混合电动车的首选电池。其正负极活性物质是电池最关键的材料,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组成、制备方法和宏观性能检测。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微观结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微结构参数与MH/Ni电池相关性能的关系也少有系统的报道。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表征和分析材料微结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方法,分离了微晶、微应变、层错三者对衍射峰宽化效应的贡献,提出并建立了分离微晶-层错二重、微晶-微应变-层错三重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方法和相关的计算程序,用于计算MH/Ni电池正极活性物质β-Ni(OH)2的微晶形状和大小、微应变与层错几率,并用之分析了负极活性物质AB5贮氢合金的晶粒大小和微应变。首次用上述方法研究了电池活化过程中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微结构变化。β-Ni(OH)2在活化中发生可逆相变的同时,从无应变状态变为具有残余应变状态;矮胖柱状微晶细化为近似等轴晶;层错结构由生长层错向形变层错转化,总的层错儿率变小。贮氢合金在活化中发生可逆结构相变的同时,颗粒粉化、晶粒细化,残余应力增加了一个数量级。首次用上述方法研究了20℃及60℃下的循环次数、充放电制度对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的不可逆变化,贮氢合金的腐蚀及其对电解液的消耗是循环中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对β-Ni(OH)2的循环伏安、交换电流密度、电荷转移系数及质子扩散系数的研究表明,β-Ni(OH)2电化学性能及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其微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首次用上述方法系统研究了正极添加剂Lu2O3、Y2O3、CaF2、Ca(OH)2及CaCO3对AAA型MH/Ni电池容量、倍率放电、高温充电效率及循环寿命的影响,并分析了β-Ni(OH)2和AB5贮氢合金在循环后的微结构变化。根据上述结论获得了能提高电池循环性能的有效添加剂并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CaF2添加剂抑制了β-Ni(OH)2晶粒的细化,减小了循环前后的微应变及总的层错几率的变化;抑制了贮氢合金的微应变、晶粒的细化及其腐蚀产物稀土氢氧化物的生成。而且CaF2价格便宜,效果明显,易于在MH/Ni电池中推广应用。
郭稳尚[7](2007)在《酞菁类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电池行业发展十分迅猛,Ni-MH电池以其绿色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优异性能,得到了迅猛发展,早在上个实际90年代就实现了产业化。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设备对Ni-MH电池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i-MH电池在充电后期,尤其是在过充电时,内压较高,从而降低了Ni-MH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而大大降低其综合性能,本研究旨在降低Ni-MH电池内压,从而提高其综合性能,并取得初步进展。以AA型Ni-MH电池为研究对象,重新设计了其电池负极材料配方,在负极材料中加入酞菁钴(CoPc)、作添加剂,研究发现,在保证电池容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添加0.083%的CoPc,可显着提高电池综合性能。1)耐过充能力明显增强。在1C充电至额定容量时,其电压较对比电池偏低41mV,2C充电至额定容量时,其电压较对比电池偏低46mV;2)大电流放电性能有很大提高。1C,5C,10C放电时,电压平台分别较对比电池偏高33mV,39mV,50mV;3)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显着提高。以0.5C循环,经过155次循环后,电池还剩余额定容量的80%。4)电池内压得到明显降低。其平衡压力较对比电池降低了0.8MPa.研究发现,在负极浆料中加入0.078%的FePc,较添加CoPc有更好的效果。1) 1C充电至额定容量时,其电压较对比电池偏低46mV,2C充电至额定容量时,其电压较对比电池偏低52mV;2) 1C,5C,10C放电时,电压平台分别较对比电池偏高38mV,49mV,55mV;3)以0.5C循环,经过155次循环后,电池还剩余额定容量的80%。4)其平衡压力较对比电池降低了0.91MPa.
于涛,郭靖洪,阎永恒,翟玉春[8](2006)在《MH-Ni动力电池性能影响因素与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电极材料、结构设计、电解液组成以及化成制度对SC动力型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mNi5基贮氢合金中La含量的提高,合金晶胞体积增大,表面活性提高,改善MH-Ni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降低电池内压;合金的粒径过于细化,增加了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导致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恶化,合适的粒径分布不仅增加合金的活性表面,又能提高电池的放电平台。镍电极中钴添加剂采取化学共沉积-表面沉积-机械混合分步复合掺入方式,Ni(OH)2晶体形成缺陷,并在化成过程中形成良好的CoOOH导电网络,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性能;优化的集流结构设计,降低了电子导电阻抗;电解液中Na含量的提高,溶液的电导率下降,不利于电池高倍率放电,但适量的Na能够改善电池的高温性能。对封口电池采用高温预活化制度,合金表面形成微裂纹,产生晶体缺陷,提高了合金的活性;Ni(OH)2晶粒微晶化,产生晶格缺陷,提高质子迁移能力,因此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好。
胡威[9](2006)在《镍氢电池循环寿命表征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MH-Ni电池已成为各种用电设备如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的能量来源,而循环寿命是MH-Ni电池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评价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不破坏电池的情况下,准确的判断电池循环寿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研究预测MH-Ni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实验使用天津大学研制的非破坏性内压测试仪测量了不同正负极配比的电池和不同电解液量的电池在不同电流下充电的内压,通过测量了电池充电和静置时内压的变化,对电池的内压随充电时间(电池充电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学处理,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了函数式中不同的特征值物理意义并利用特征值的变化与电池寿命间的关系,建立了电池寿命评估的新方法。经过实验和验证表明:单纯利用充电时电池内压值的高低这一个参数来评估电池性能的优劣,特别是评估电池循环寿命的长短,是不合适、不全面的,应对整个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内压变化趋势进行分析。MH-Ni电池在小电流下充电的内压曲线可以用Boltzmann函数表达式来拟合,并解释了数学模型中各个函数的物理意义,拟合Boltzmann函数式导出的特征值k的大小与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k值大,在一定充电时间内镍氢电池的内压上升的速率就快,其寿命短。最后又通过循环寿命结束后的电池内压曲线与数学模型的拟合,发现电池循环寿命结束后的k值相对原来新电池的k值大得多,说明了Boltzmann函数表达式可表征在小电流充电下MH-Ni电池内压变化情况和用此数学函数的特征值的变化评估电池循环寿命是可行的。
简旭宇,吴伯荣,陈晖,朱磊,刘明义[10](2004)在《MH-Ni动力电池化成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比较了不同化成制度对MH-Ni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影响。实验表明:常规封口化成和高温封口化成对比,高温封口化成所需周期短,高温化成后电池传荷阻力小,电化学活性高,大电流性能好。运用XRD定性分析了不同化成制度后正负极结构变化,发现高温化成过程中,贮氢负极产生了晶体缺陷(表现为微观应力),它为氢的扩散提供了扩散通道,从而有利于氢在合金中的扩散;镍电极产生的缺陷更多,充放电质子移动更容易,因此,大电流放电性能相对较好。
二、化成制度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成制度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用稳定内压估算氢镍电池荷电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混合电动车(HEV)的发展 |
1.1.2 国内外电池SOC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3 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 |
1.1.4 MH-Ni电池的稳定内压有望用于SOC估算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电池的制备 |
2.1.1 正极的制备 |
2.1.2 负极的制备 |
2.2 电池的组装及化成 |
2.3 电池性能检测 |
2.4 电池实验过程 |
2.4.1 常温 1C循环 |
2.4.2 模拟工况循环 |
2.4.3 高温(60℃)存储 |
2.4.4 常温存储4年 |
2.5 合金的成分分析及压力-组成等温线测试 |
2.5.1 成分分析 |
2.5.2 合金的压力-组成等温线测试 |
2.6 电化学测试 |
2.6.1 三电极体系测试 |
2.6.2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3章 MH-Ni电池的内压特性研究 |
3.1 MH-Ni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内压特性研究 |
3.2 MH-Ni电池内压的影响因素 |
3.2.1 充放电倍率的影响 |
3.2.2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2.3 化成制度的影响 |
3.2.4 电解液量的影响 |
3.2.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MH-Ni电池稳定内压与SOC的关系研究 |
4.1 MH-Ni电池的内压可达到稳定 |
4.2 MH-Ni电池稳定内压与SOC的关系研究 |
4.2.1 初始状态 |
4.2.2 常温 1C循环 |
4.2.3 模拟工况循环 |
4.2.4 高温(60℃)存储 |
4.2.5 常温存储4年 |
4.3 自放电对稳定内压与SOC关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H-Ni电池稳定内压与SOC关系的拟合 |
5.1 常温 1C循环 |
5.2 模拟工况循环 |
5.3 高温存储 |
5.4 常温存储4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储氢合金电极中添加碳纳米管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摘要(英文) |
目录 |
目录(英文)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镍氢电池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发展 |
1.2.1 镍氢电池的特点 |
1.2.2 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3 镍氢动力电池的研究现状 |
1.3 镍氢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正极活性物质Ni(OH)_2的研究现状 |
1.3.2 镍氢电池负极储氢电极合金的研究现状 |
1.3.3 电解液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 |
1.3.4 化成条件对MH/Ni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1.4 碳纳米管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1.4.1 碳纳米管储氢 |
1.4.2 碳纳米管储锂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三电极体系的设计及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 三电极体系的设计 |
2.3.1 极片的设计 |
2.3.2 参比电极的选择及设计 |
2.4 电化学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电极体系的设计及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 |
3.1 两电极体系的设计 |
3.2 电极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碳纳米管的AA型镍氢电池制备工艺及放电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电池设计的基本原则 |
4.3 电池设计过程 |
4.3.1 计算电池的设计容量 |
4.3.2 电池制备工艺设计 |
4.4 AA型镍氢电池的制备工艺流程 |
4.4.1 碳纳米管的纯化和热处理 |
4.4.2 正负极片的制备工艺 |
4.4.3 电池的封装 |
4.4.4 电池的化成 |
4.5 电池容量的测定 |
4.6 电池放电性能的研究 |
4.7 电池内阻的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碳纳米管的SC型镍氢动力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 |
5.1 电池检测技术 |
5.1.1 充放电性能的测试 |
5.1.2 电池寿命及检测技术 |
5.1.3 电池内阻及检测技术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充放电测试 |
5.2.2 循环寿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碳纳米管添加量的电池2C放电性能比较 |
5.3.2 不同碳纳米管添加量的电池5C放电性能比较 |
5.3.3 不同碳纳米管添加量的电池10C放电性能比较 |
5.3.4 不同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性能的比较 |
5.3.5 不同碳纳米管含量的电池的内阻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3)储氢合金负极表面改性及大容量镍氢电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i/MH二次电池工作原理 |
1.2 储氢合金 |
1.3 储氢合金性能的改进 |
1.3.1 合金组成对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 |
1.3.2 合金的表面处理 |
1.4 电动车用镍氢电池 |
1.4.1 世界电动车发展概况 |
1.4.2 电动汽车用电池概述 |
1.5 镍氢电池的内压特性 |
1.5.1 MH-Ni电池气体的产生与消耗 |
1.5.2 影响MH-Ni电池内压的因素 |
1.5.3 影响MH-Ni电池寿命的因素 |
1.5.4 电池性能参数的数学拟合 |
1.5.5 电池内压测量的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电池的制备 |
2.3 电极的化成 |
2.4 电极或合金粉的表面处理 |
2.4.1 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包覆Ni-S合金 |
2.4.2 化学方法在储氢合金粉表面包覆Ni-S合金 |
2.5 合金成分和结构的表征 |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2 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 |
2.5.3 X-射线衍射表征 |
2.5.4 X-光电子能谱分析 |
2.6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6.1 电极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及自放电性能的测试 |
2.6.2 电极交流阻抗测试 |
2.6.3 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 |
2.7 电池内压测量 |
2.7.1 DNY-2 型电池内压测量仪 |
2.7.2 电池化成和充电条件 |
2.7.3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
2.8 动力电池实验 |
2.8.1 电极及电池的制备 |
2.8.2 电池性能的测试 |
第三章 储氢合金电极表面改性对其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储氢合金电极表面包覆方法的研究 |
3.2.1 化学沉积方法包覆镍硫合金 |
3.2.2 电化学方法包覆硫元素 |
3.2.3 包覆后储氢合金电极的表面形貌及结构分析 |
3.2.4 包覆后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3.2.5 包覆后储氢合金电极的EIS分析 |
3.2.6 包覆后储氢合金电极的CV和XPS分析 |
3.2.7 包覆后储氢合金电极的扩散系数变化的测定 |
3.3 储氢合金合金表面化学处理研究 |
3.4 储氢合金低温放电性能的改善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评估Ni/MH电池寿命的方法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理和仪器 |
4.2.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镍氢电池的内压变化曲线和分析 |
4.3.2 镍氢电池内压变化的数学模型 |
4.3.3 镍氢电池内压变化与寿命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动车用高容量镍氢动力电池的研究 |
5.1 镍氢电池的设计 |
5.1.1 电池的正极 |
5.1.2 电池的负极 |
5.1.3 镍氢电池关键部件的设计 |
5.1.4 电解液加入量 |
5.1.5 电池化成 |
5.2 镍氢电池的性能测试 |
5.2.1 电池充放电性能 |
5.2.2 电池高低温性能 |
5.2.3 电池循环放电性能 |
5.2.4 模拟工况测试 |
5.2.5 电池的安全性能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储存稳定性与荷电态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MH-Ni 电池的简介 |
1.3 MH-Ni 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1.4 MH-Ni 电池的发展现状 |
1.4.1 国际 MH-Ni 电池的发展现状 |
1.4.2 我国 MH-Ni 电池的发展现状 |
1.4.3 我国 MH-Ni 电池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
1.4.4 MH-Ni 电池的发展方向 |
1.5 MH-Ni 电池储存性能的研究概况 |
1.6 MH-Ni 电池的失效原因研究 |
1.6.1 电极衰退 |
1.6.2 内压升高 |
1.6.3 阻抗升高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2 电池的制作与储存 |
2.3 电池的性能测试 |
2.4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分析 |
2.5 XRD 和 SEM 分析 |
第三章 MH-NI 电池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
3.1 MH-Ni 电池储存前后的性能研究 |
3.1.1 充放电曲线测试 |
3.1.2 荷电保持能力测试 |
3.1.3 高倍率放电性能测试 |
3.1.4 其它性能参数 |
3.2 MH-Ni 电池储存前后的 EIS 分析 |
3.2.1 EIS 数据的采集 |
3.2.2 EIS 数据的分析与拟合 |
3.3 MH-Ni 电池储存前后的材料结构研究 |
3.3.1 材料的 XRD 分析 |
3.3.2 材料的 SEM 分析 |
3.3.3 电池的解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H-NI 电池的荷电态预测 |
4.1 交流阻抗法 |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池荷电态预测 |
4.2.1 SVM 简介 |
4.2.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4.2.3 MH-Ni 电池的 SVM 建模 |
4.2.4 模型的学习与训练 |
4.2.5 预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Ni(OH)2电极纳米添加剂对MH/Ni电池高倍率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引言 |
1.2.高倍率MH/Ni电池的发展需求 |
1.2.1.新形势下高倍率二次电池的发展需求 |
1.2.2.MH/Ni电池在高倍率性能方面的优势 |
1.2.3.在我国发展高倍率MH/Ni电池的必要性 |
1.3.MH/Ni电池简介 |
1.3.1.MH/Ni电池的发展历史 |
1.3.2.MH/Ni电池的结构 |
1.3.3.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 |
1.4.MH/Ni电池材料 |
1.4.1.MH/Ni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
1.4.2.MH/Ni电池负极储氢合金材料简介 |
1.4.3.MH/Ni电池正极常用添加剂 |
1.5.当前MH/Ni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热点 |
1.5.1.高容量MH/Ni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
1.5.2.高功率MH/Ni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
1.5.3.应用于极端温度条件的MH/Ni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
1.6.选题依据及拟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材料的合成 |
2.1.1.材料合成原料 |
2.1.2.纳米CoO的制备 |
2.1.3.化学催化气相沉积法(CCVD)制备碳纳米管(CNTs) |
2.1.4.水热法制备碳包覆球形Ni(OH)_2 |
2.1.5.湿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球形Al取代α-Ni(OH)_2 |
2.2.材料的分析与表征 |
2.2.1.物相分析 |
2.2.2.表面形貌分析 |
2.2.3.微观结构分析 |
2.2.4.热重差热分析 |
2.3.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测试 |
2.3.1.电极的制备 |
2.3.2.模拟电池的结构 |
2.3.3.密封圆柱型MH/Ni电池制备工艺 |
2.3.4.电化学测试 |
第三章 纳米CoO的制备及其对MH/Ni电池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
3.1.引言 |
3.2.纳米CoO的制备 |
3.2.1.液相法制备纳米CoCO_3前驱体 |
3.2.2.纳米CoCO_3的真空分解 |
3.3.纳米氧化亚钴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3.1.交流阻抗谱(EIS)分析 |
3.3.2.循环伏安分析 |
3.3.3.纳米CoO对电极恒电流充放电循环性能的影响 |
3.4.纳米CoO对密封碱性MH/Ni电池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
3.4.1.纳米CoO对高倍率放电条件下正极放电比容量的影响 |
3.4.2.纳米CoO对高倍率放电条件下电池内阻的影响 |
3.4.3.纳米对高倍率放电条件下电池中值电压的影响 |
3.4.4.纳米CoO对MH/Ni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指数的影响 |
3.5.小结 |
第四章 多壁碳纳米管对MH/Ni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 |
4.1.引言 |
4.2.多壁CNTs的制备 |
4.3.多壁CNTs对Ni(OH)_2电极性能的影响 |
4.3.1.多壁CNTs对电极线型扫描极化曲线的影响 |
4.3.2.对交流阻抗谱的影响 |
4.3.3.对电极放电电压平台的影响 |
4.3.4.多壁CNTs对电极放电容量的影响 |
4.4.高倍率放电条件下多壁CNTs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
4.4.1.对循环容量及其保持率的影响 |
4.4.2.循环过程中内阻的变化 |
4.4.3.对电池放电平台的影响 |
4.4.4.对高倍率放电性能参数的影响 |
4.5.小结 |
第五章 碳修饰球形Ni(OH)_2的制备及其高倍率放电性能 |
5.1.引言 |
5.2.碳修饰球形Ni(OH)_2的制备 |
5.2.1.碳修饰球形Ni(OH)_2的微观结构与表征 |
5.2.2.水热温度对修饰作用的影响 |
5.2.3.葡萄糖溶液浓度对修饰作用的影响 |
5.3.碳修饰球形Ni(OH)_2的恒电流放电性能 |
5.3.1.Ni(OH)_2表面碳修饰对电极恒电流放电性能的影响 |
5.3.2.碳修饰对Ni(OH)_2电极放电电压的影响 |
5.4.小结 |
第六章 纳米α-Ni(OH)_2的制备及β/αNi(OH)_2复相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6.1.引言 |
6.2.纳米α-Ni(OH)_2的制备 |
6.2.1.不同溶剂条件对α-Ni(OH)_2的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
6.2.2.不同陈化时间对α-Ni(OH)_2的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
6.3.β/α-Ni(OH)_2复相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6.3.1.β/α-Ni(OH)_2复相电极的形貌 |
6.3.2.循环伏安法对β/α-Ni(OH)_2复相电极的研究 |
6.3.3.恒电流法对β/α-Ni(OH)_2复相电极的研究 |
6.4.小结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博士生学习期间完成的论文与专利 |
附录Ⅱ.致谢 |
(6)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的XR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MH/Ni电池简介 |
1.1.1 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1.1.2 MH/Ni电池的发展现状 |
1.1.3 MH/Ni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
1.1.4 MH/Ni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 |
1.2 MH/Ni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β-氢氧化镍的研究进展 |
1.2.1 β-氢氧化镍的晶体结构、微结构 |
1.2.2 β-氢氧化镍的制备 |
1.2.3 β-氧氧化镍的电化学性能 |
1.2.4 β-氢氧化镍的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研究 |
1.3 MH/Ni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AB_5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与微结构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
2.1 试验仪器 |
2.2 试验原材料 |
2.3 MH/Ni电池的制备 |
2.4 MH/Ni电池的性能测试 |
2.4.1 0.2C容量测试及氢氧化镍利用率计算 |
2.4.2 倍率性能测试 |
2.4.3 60℃性能测试 |
2.4.4 60℃荷电保持能力测试 |
2.4.5 循环寿命测试 |
2.4.6 内阻测试 |
2.5 正负极活性物质性能分析 |
2.5.1 XRD测试 |
2.5.2 表面形貌分析 |
2.5.3 拉曼光谱分析 |
2.6 正负极活性物质电化学性能测试 |
2.6.1 研究电极及模拟电池的制备 |
2.6.1.1 接近应用电极的两相多孔镍电极制备 |
2.6.1.2 正极活性物质容量测试用电极及模拟电池的制备 |
2.6.2 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容量测试 |
2.6.3 交流阻抗测试 |
2.6.4 循环伏安测试 |
2.6.5 交换电流密度测试 |
第3章 XRD分析MH/Ni电池中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的理论与方法 |
3.1 目前的微结构分析方法 |
3.1.1 β-Ni(OH)_2的分析方法 |
3.1.2 AB_5贮氢合金的分析方法 |
3.2 分离二重及三重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法 |
3.2.1 分离微晶和微应变引起的X射线衍射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法 |
3.2.2 堆垛层错引起的X射线衍射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法 |
3.2.3 分离微晶-层错引起的X射线衍射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法 |
3.2.4 分离微应变-层错引起的X射线衍射二重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法 |
3.2.5 分离微晶-微应变-层错引起的X射线衍射三重宽化效应的最小二乘方法 |
3.3 分离二重和三重宽化效应的计算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H/Ni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活化前后的微结构研究 |
4.1 活化前后β-Ni(OH)_2的微结构研究 |
4.1.1 活化前β-Ni(OH)_2的微结构 |
4.1.2 活化后β-Ni(OH)_2的微结构 |
4.2 贮氢合金M_mB_5的微结构 |
4.2.1 球磨贮氢合金M_mB_5的微结构 |
4.3 不同方法制备的贮氢合金M_mB_5的微结构 |
4.4 负极中的贮氢合金M_mB_5活化前后微结构的对比研究 |
4.5 活化过程中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微结构的准动态研究 |
4.5.1 正极活性物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1.1 物相分析 |
4.5.1.2 晶粒细化效应 |
4.5.1.3 微晶-微应力-层错三重宽化效应的分析 |
4.5.2 负极活性物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3 讨论和初步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H/Ni电池的循环性能与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微结构研究 |
5.1 20℃和60℃下AAA600电池的循环性能 |
5.2 20℃和60℃下AAA600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
5.2.1 20℃和60℃循环过程中β-Ni(OH)_2的形貌 |
5.2.2 20℃和60℃循环过程中β-Ni(OH)_2的微结构 |
5.2.3 20℃和60℃循环过程中β-Ni(OH)_2的Raman光谱分析 |
5.3 20℃和60℃循环过程中负极AB_5合金的微结构研究 |
5.4 MH/Ni电池经不同次数循环后正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 |
5.4.1 经不同次数循环后正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 |
5.4.2 循环伏安研究 |
5.4.3 不同正极活性物质的交换电流密度与电子转移系数 |
5.4.4 不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子扩散系数 |
5.5 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MH/Ni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微结构 |
5.6 关于循环性能衰减机理的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MH/Ni电池中正极添加剂对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
6.1 正极中添加剂CoO含量对AAA600电池性能与活性物质微结构的影响 |
6.1.1 正极中的CoO含量对AAA600电池性能的影响 |
6.1.2 正极中的CoO含量对AAA600电池中Ni(OH)_2微结构的影响 |
6.1.3 正极中的CoO含量对AAA600电池中贮氢合金微结构的影响 |
6.2 正极添加剂对电池性能及活性物质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
6.2.1 正极中的添加剂对AAA600电池性能的影响 |
6.2.2 正极中的添加剂对AAA600电池中Ni(OH)_2微结构的影响 |
6.2.3 正极中的添加剂对AAA600电池中贮氢合金微结构的影响 |
6.3 正极中钙添加剂对MH/Ni电池性能及活性物质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
6.3.1 正极中的钙添加剂对AAA600电池性能的影响 |
6.3.2 正极中的钙添加剂对AAA600电池中Ni(OH)_2、贮氢合金微结构的影响 |
6.4 β-Ni(OH)_2中加入添加剂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酞菁类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镍氢电池的发展 |
1.1.1 发展历史 |
1.1.2 产业化状况 |
1.1.3 开发方向 |
1.2 Ni-MH电池分类 |
1.2.1 高压镍氢电池 |
1.2.2 低压镍氢电池 |
1.2.3 金属氢化物电池-镍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3.1 电极反应 |
1.2.3.2 电池反应 |
1.3 电池制备 |
1.3.1 正极制备 |
1.3.1.1 普通型Ni(OH)_2 |
1.3.1.2 球形Ni(OH)_2 |
1.3.1.3 添加剂的使用及其作用 |
1.3.2 负极制备 |
1.3.3 电池装配 |
1.4 Ni-MH电池内压及其对充放电,循环性能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1.4.1 Ni-MH电池内压的来源 |
1.4.2 正极的影响 |
1.4.3 负极材料的影响 |
1.4.4 电解液的影响 |
1.4.5 隔膜的影响 |
1.4.6 正负极配比对电池内压得影响 |
1.4.7 其它方面影响因素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工作 |
1.5.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2 本文研究的工作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1 AA型Ni-MH电池的制备工艺及测试 |
2.1.1 配浆 |
2.1.2 涂布与干燥 |
2.1.3 辊压、裁片 |
2.1.4 极耳焊接 |
2.1.5 卷绕、入壳、辊槽 |
2.1.6 注液 |
2.1.7 上绝缘垫、点焊盖帽,封口 |
2.1.8 化成、分容 |
2.2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及内压测试 |
2.2.1 过充性能测试 |
2.2.2 电池内压测试 |
2.3 扫描电镜测试 |
2.4 交流阻抗测试 |
2.5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6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三章 CoPc, FePc的制备与提纯 |
3.1 酞菁的发现及性质 |
3.1.1 概述 |
3.1.2 金属酞菁对氧的活化催化作用及机理探究 |
3.2 CoPc, FePc的制备原理 |
3.3 实验制备 |
3.3.1 CoPc的制备与提纯 |
3.3.2 FePc 的制备和提纯 |
3.4 样品表征 |
第四章 添加剂对镍氢电池内压影响 |
4.1 引言 |
4.2 酞菁钴(CoPc)对Ni-MH内压的影响 |
4.2.1 电池内压测试 |
4.2.2 水箱实验测试 |
4.3 酞菁铁(FePc)对Ni-MH内压的影响 |
4.3.1 电池内压测试 |
4.3.2 水箱实验测试 |
4.4 结论 |
第五章 添加剂对Ni-MH电池其他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CoPc 对电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5.2.1 充电性能 |
5.2.2 放电性能 |
5.2.3 循环性能 |
5.3 FePc 对电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5.3.1 充电性能 |
5.3.2 大电流放电性能 |
5.3.3 循环性能 |
5.4 添加剂CoPc, FePc 效果比较 |
5.4.1 1C充电性能比较 |
5.4.2 放电性能 |
5.4.3 循环性能比较 |
5.5 测试分析 |
5.5.1 电镜扫描分析 |
5.5.2 交流阻抗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实验结论 |
6.2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MH-Ni动力电池性能影响因素与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M l(N i C oM nA l)5贮氢合金的制备 |
1.2 S C-3.0 A h动力型实验电池的制作 |
1.3 电池10 C放电性能测试 |
1.4 电池内压测试 |
1.5 电池高温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合金中稀土组成对M H-N i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 |
2.2 合金粒径对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 |
2.3 镍电极中C o添加剂掺入方式对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2.4 集流体结构对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3] |
2.5 电解液组成对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2.6 化成制度对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 |
3 结语 |
(9)镍氢电池循环寿命表征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似理论和数学模型 |
1.2.1 相似理论 |
1.2.2 数学建模及其重要性 |
1.2.3 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 |
1.2.4 数学模型在电化学性能预测方面的应用 |
1.3 电动车用MH-Ni 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4 MH-Ni 电池的概述 |
1.4.1 MH-Ni 电池的特点 |
1.4.2 MH-Ni 电池的工作原理 |
1.5 MH-Ni 电池内压研究概况 |
1.5.1 MH-Ni 电池气体的产生和消耗 |
1.5.2 影响MH-Ni 电池内压的因素 |
1.6 影响MH-Ni 电池寿命的因素 |
1.7 电池内压的测量方法 |
1.7.1 电池内压测量方法简介 |
1.7.2 电池内压测量方法原理 |
1.7.3 电池壳体的力学模型 |
1.8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MH/Ni 电池内压与循环寿命之间关系研究 |
2.1 实验仪器、研究对象及实验电路图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电路图 |
2.1.3 实验设计 |
2.2 不同正负极活性物质配比电池的实验 |
2.2.1 电池化成与标定容量 |
2.2.2 新电池的内压测试 |
2.2.3 充放电循环寿命实验 |
2.2.4 寿命结束时电池内压的测试 |
2.3 不同正负极活性物质配比电池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容量标定结果 |
2.3.2 新电池的内压测试结果 |
2.3.3 寿命结束时的内压测试结果 |
2.3.4 循环寿命的测试结果 |
2.4 不同电解液量电池的实验 |
2.4.1 电池化成与标定容量 |
2.4.2 新电池的内压测试 |
2.4.3 充放电循环寿命实验 |
2.5 不同电解液量电池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容量标定结果 |
2.5.2 内压测试结果 |
2.5.3 循环寿命测试结果 |
第三章 建立表征充电状态与电池内压关系的数学模型 |
3.1 建立表征充电状态与电池内压上升段关系的数学模型 |
3.1.1 四次函数及五次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1.2 Exponential Growth 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1.3 Lorentz 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1.4 Gauss 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1.5 Boltzzman 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2 建立表征充电状态与电池内压静置段关系的数学模型 |
3.2.1 二次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2.2 Exponential Decay 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2.3 Lorentz 函数和内压曲线的拟合 |
3.3 结论 |
第四章 验证电池内压和曲线的拟合及其与循环寿命的关系 |
4.1 实验 |
4.1.1 电池化成 |
4.1.2 标定容量 |
4.1.3 电池的内压测试 |
4.1.4 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实验 |
4.1.5 验证表征充电状态与内压关系的数学模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标定容量结果 |
4.2.2 电池内压测试结果 |
4.2.3 电池循环寿命结果 |
4.2.4 验证表征时间和内压关系的数学模型 |
4.3 不同正负极活性物配比的电池寿命结束时的内压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化成制度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用稳定内压估算氢镍电池荷电态的研究[D]. 郭慰问. 燕山大学, 2016(01)
- [2]储氢合金电极中添加碳纳米管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D]. 陈雨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8)
- [3]储氢合金负极表面改性及大容量镍氢电池性能研究[D]. 单忠强. 天津大学, 2007(04)
- [4]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储存稳定性与荷电态预测研究[D]. 李玉杰. 中南大学, 2007(06)
- [5]Ni(OH)2电极纳米添加剂对MH/Ni电池高倍率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D]. 吴建波. 浙江大学, 2007(02)
- [6]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微结构的XRD研究[D]. 娄豫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7(04)
- [7]酞菁类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D]. 郭稳尚. 天津大学, 2007(04)
- [8]MH-Ni动力电池性能影响因素与机理的研究[J]. 于涛,郭靖洪,阎永恒,翟玉春. 电源技术, 2006(05)
- [9]镍氢电池循环寿命表征方法的研究[D]. 胡威. 天津大学, 2006(01)
- [10]MH-Ni动力电池化成工艺的研究[J]. 简旭宇,吴伯荣,陈晖,朱磊,刘明义. 电源技术, 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