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禁向山区转移重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戴其文,杨靖云,张晓奇,胡森林[1](2020)在《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着影响。探讨污染企业/产业转移对于污染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归纳了污染企业/产业的概念和类别,总结了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特征、模式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①官方文件、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规模是污染产业界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②污染企业/产业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上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在城市内部形成分散式外围区转移、集中式功能区转移、远离敏感区转移三种模式;在省内城市间呈现出由发达城市向欠发达城市、由环境规制强的核心区向环境规制弱的边缘区的转移特征。邻省转移模式以经济较发达和环境规制较强的省份为中心,向邻近省份扩散,并形成向多省交界处、由河流上游省份向下游省份、沿交通线向次级城市的三种转移路径。跨省转移形成成本导向型、市场扩张型和政策推动型三种模式。③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包括区域、地理、经济、功能区、政策5种研究视角和15种转移方向。④污染企业的迁移方式包括整体迁移和部分迁移两种模式,后者包括迁移生产基地、工序外包、绿色并购与对外收购、建立子公司或分厂等。⑤影响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因素既包括经济、社会、地理、政策等单因素,也包括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多维的复杂影响机制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的异质性、空间集聚效应、制度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刘亚晶[2](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陈世寅[3](2020)在《产业转移污染的法律应对》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产业转移包括区际转移和城乡转移。腾格里沙漠污染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其中表现的环境法律实施缺位问题,具体体现为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的缺失、排污监测系统的失效以及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深入分析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现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但作为全球经济发展通行模式,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产业转移不可避免。因此,如何有序地引导产业转移成为决策者和执行者考虑的重要问题。宏观上国家发展战略应具有可持续,充分利用主体功能区划制度;微观上将环境法落到实处,相关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强化环境执法,合理、充分地利用环境司法工具作为最后一道屏障。
谢晖[4](2017)在《秦岭北麓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诞生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我国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的诞生地,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岭北麓位于秦岭主脊与关中平原南缘之间,呈东西向条带延伸,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岭北麓以山前冲洪积扇为主要区域,扮演着关中地区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地、地下水补给区的重要角色,其健康发展关系着西安乃至关中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然而,由于保护与发展边界不清,近年来伴随乡村的无序发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已成为人与自然矛盾冲突尖锐的典型区域。对于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问题,规划界未能有效应对,具体表现为:1)缺乏适应于秦岭北麓生态格局的控制边界。秦岭北麓被定位为生态协调区与适度开发区,但是对于生态保护空间与建设发展空间却没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技术指导指标,无法进行有效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控制;2)缺乏适应于生态格局的乡村空间布局引导理论。面对休闲、旅游产业需求提升,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复合型农业转型,生活方式转变等诸多现实问题,乡村空间发展因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导致盲目应对。因此,探索秦岭北麓乡村空间与自然共生的适应性发展模式成为研究关键。本研究运用城乡规划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在传统智慧提取与现实问题寻根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格局研究与优化,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并划定生态控制边界。借助GIS、空间句法等分析软件,通过经济学引力模型与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构,以生态要素为约束,从宏观到微观多尺度探索适应于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和现代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与规划技术方法体系,寻求乡村生活系统、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并进行现代化、科学化转化,为广大山麓区以及类似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的乡村良性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
刘愿[5](2016)在《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广东省2008年"双转移"政策的污染转移效应。研究发现,广东区际产业转移的污染转移效应与政府产业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政府只明令禁止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承接污染水资源的产业。相对于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在2008年后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显着下降,但工业废气的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显着增加,工业烟尘的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这种污染转移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不同区域的效应也有所差异,其中粤东污染转移效应最强,江门、肇庆和惠州三市次之,粤西第三,粤北污染转移效应则不显着。机制分析表明,产业转移显着增加了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又使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污染物排放发生相应变化。本文对中国方兴未艾的区际产业转移具有启示意义,如何在产业转移中保护承接地的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磊[6](2016)在《西南欠发达山区城镇产业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渝东北的东北部四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减速换挡”与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我国是个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西南欠发达山区仍然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发展模式粗放,优化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发展成为深入推进我国转型发展的关键。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笔者试图从区域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案例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瓶颈,并回归到城乡规划学的空间领域中探讨产业空间布局与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优化策略。试图为解决我国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扶贫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欠发达城镇产业空间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探索产业空间方向上定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首先,文章对欠发达地区、山区以及产业空间、城镇空间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笔者从“产业空间布局——欠发达地区产业空间”和“城镇空间规划——欠发达地区城镇空间规划”两方面来系统地对相关研究与实践进行综述,并梳理研究思路、确定本文研究框架。其次,对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建设与规划现状进行评价。文章界定了西南欠发达山区范围,且深入分析了其产业空间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困境,进而探讨其共性问题的成因。选取重庆市渝东北地区的东北部四县:巫溪县、巫山县、城口县和奉节县作为研究的典型案例(下文中简称为“渝东北四县”)。该四县属于渝东北完整的中山地貌单元,在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城镇空间规划与建设水平以及发展困境等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第三,文章通过分析案例地区在城镇化、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探寻到渝东北四县在产业、城镇空间以及产业空间的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人地矛盾显着等等瓶颈。第四,依据“宏观—微观”的空间层次,本文依次对案例地区的产业空间问题及其成因做了多层次的定性定量探索研究,以揭示产业空间规划的作用机制。在宏观层面,通过四县联合的区域尺度与各系县域体系尺度两个层面,对案例地区的城镇体系、生态环境敏感性、自然保护区以及区域交通设施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巫山县和奉节县GDP的空间地理统计结合多种影响因素叠加分析,确定多种因素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在微观层面,一方面以时空动态视角对奉节县的产业发展、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拓展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深入解析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拓展的相互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基于百度地图大数据信息与OD模型测算的城镇产业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城区地形地貌、地灾评价、居住用地区位的叠合关系进行研究,在微观层面探索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对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布局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五,提出优化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规划的策略。对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技术延伸产业链条等优化路径,并通过案例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产业空间规划优化方面,从宏观区域、县域层面到微观城区层面上提出了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优化的模式,以及具体优化路径,并也通过案例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优化产业空间的制度环境也提出了探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于西南欠发达山区城镇建设优化提出了完善数据统计、运用多学科视野、采用先进技术方法以及分区分步骤进行规划实施等相关建议。
国晓敏[7](2014)在《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社会,努力打造自然环境优美宜居、经济繁荣健康环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生态文明普及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形式。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南泉镇距离青岛市区较近,受青岛市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影响,各类产业将借南泉镇的这一区位优势在本镇形成规模并不断发展,促进青岛市大的经济产业向外扩散渗透,刺激南泉镇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同时,南泉镇位于青岛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口处,青岛市的多条对外交通要道均在本镇贯穿交汇,是青岛重要的对外陆路交通的枢纽地。因此,南泉镇大发展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青岛市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虽然目前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但由于我国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存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具体的针对性。因此,对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和文献回顾,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通过对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调查,发现该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南泉镇虽然在强化生态意识、推广生态产业和人居文明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利用不合理、农民生态意识薄弱、政府对环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该从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五个层面来提高南泉镇的生态文明建设。本人在农村工作多年,接触了大量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亲身参与了南泉镇生态文明整治工作,这些对于论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保证了第一手资料的获取。虽然国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但从乡镇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具体地提出了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路思祺[8](2014)在《商洛市加强环评源头控制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了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明年1月1日将实施的新的《环境保护法》更是从法律法规层面对产业规划、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如何把新的《环境保护法》贯彻落实在日常的环境监管之中,充分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倒逼地方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笔者最近对陕西省商洛市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商洛市强化环评源头控制,
王颖婕[9](2012)在《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责任》文中研究说明环境问题随工业化产生,并随经济迅猛发展而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还有能源供应紧张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这些环境问题引发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一系列环境危机;不仅如此,人类对能源的贪婪使地球上可利用的化石资源加速减少,环境危机之后再现能源危机。于是,开发利用清洁且可再生能源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潮汐能作为有条件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和其他大气污染隐患。潮汐能相比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环境危害较小,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缺陷,因此研究潮汐能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政府和企业在潮汐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为今后潮汐能以及其他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有重要意义。文章除前言和结语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确立。该部分从我国潮汐能源分布状况和国内外潮汐能开发技术水平入手,介绍我国开发利用潮汐能的技术优势。通过潮汐能与其他各种能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相比较,说明潮汐能开发利用的环境优势。然后介绍潮汐能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总结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特点。第二部分: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表现形式。本部分从国家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各自在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责任。第三部分: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实现路径。结合上文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表现形式,提出解决这些环境责任的方案,从资金、政策、制度等各方面保障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应对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责任。
李凌[10](2011)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来统一考虑,将资源的接续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污染十分严重。为此,必须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保证生态安全为总体目标,努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本文从四个部分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从生态文明的概念着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论述,进而阐述了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其次,对我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作了介绍,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的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两个方面。再次,就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进行了论述。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而农用化学物质使用不合理、乡镇企业的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等更是让农村环境不堪重负,已成为农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这与农村相关主体生态意识薄弱、乡镇工业企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等等密切相关。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诸如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
二、严禁向山区转移重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禁向山区转移重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污染企业/产业的界定和分类 |
3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与模式 |
3.1 尺度特征与模式 |
3.1.1 城市层面 |
3.1.2 省域层面 |
3.1.3 国家(地区)层面 |
3.2 方向特征与模式 |
3.3 方式特征与模式 |
4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4.1 经济因素 |
4.2 地理因素 |
4.3 社会因素 |
4.4 政策因素 |
4.4.1 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迁移的影响 |
4.4.2 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 |
4.5 综合因素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2)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产业转移污染的法律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产业污染转移路径 |
(一)区际转移 |
1. 跨大区域转移,如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
2. 跨小区域转移,包括一个区域内的邻省转移和省内的跨市转移。 |
(二)城乡转移 |
二、我国产业污染转移的根本原因 |
(一)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差距需要产业转移 |
(二)招商政绩引导产业转移 |
(三)环保让位经济导致产业转移污染 |
三、我国产业转移污染反映的环境法律问题 |
(一)事前预防不足——环境影响评价的缺失 |
(二)事中规制失灵——排污监测系统的失效 |
(三)事后执法不可持续——环境法实施常态化不足 |
四、我国产业转移污染解决路径 |
(一)国家战略的可持续性 |
1. 认识区域和城乡差异化 |
2.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
(二)环境法律实施与执行的常态化 |
(三)合理运用环境司法工具 |
1. 环境公益诉讼 |
2. 环境犯罪 |
3. 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追责 |
五、结语 |
(4)秦岭北麓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背景与意义 |
1.1.2 关键词解释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相关实践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与选择依据 |
1.4 研究目标与关键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
1.5.1 研究方案与步骤 |
1.5.2 技术路线 |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特征与乡村发展概况 |
2.1 秦岭北麓西安段自然环境特征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生物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2 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发展概况 |
2.2.1 社会概况 |
2.2.2 经济概况 |
2.2.3 文化概况 |
2.3 秦岭北麓西安段相关规划政策解析 |
2.3.1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
2.3.2 以保护为主的规划政策解析 |
2.4 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空间发展现状问题 |
2.4.1 乡村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2.4.2 乡村发展适应性模式的动力因素 |
3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变迁与乡村演变历程 |
3.1 生态环境变迁历程 |
3.1.1 原始时期生态环境丰沃 |
3.1.2 秦至唐时期平原森岭受到侵蚀 |
3.1.3 宋明清时期山地森林遭受破坏 |
3.1.4 近现代以来生态环境无暇恢复 |
3.2 乡村空间演变历程 |
3.2.1 原始时期 |
3.2.2 周、战国时期 |
3.2.3 秦、汉时期 |
3.2.4 隋唐时期 |
3.2.5 明清时期 |
3.2.6 新中国时期 |
3.3 乡村空间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
3.3.1 乡村选址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 |
3.3.2 乡村职能转换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 |
3.3.3 生态变迁关键转折点解析 |
3.4 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与生态关系的反思与启示 |
4 秦岭北麓乡村空间多尺度生态适应性规律探寻 |
4.1 宏观尺度:秦岭北麓乡村选址布点生态适应性规律研究 |
4.1.1 研究范围选取原则与说明 |
4.1.2 逐小水、趋域界 |
4.1.3 背山、临下、居顶 |
4.1.4 扇裙布点方式 |
4.1.5 结论 |
4.2 中观尺度:峪口区乡村空间布局生态适应性规律研究 |
4.2.1 峪口区团状集聚 |
4.2.2 扇形分层式分布 |
4.2.3 递增式规模分级 |
4.3 微观尺度:乡村个体空间形态生态适应性规律研究 |
4.3.1 乡村个体研究对象选取 |
4.3.2 空间形态生态适应性研究 |
4.3.3 道路系统生态适应性研究 |
4.3.4 水系统生态适应性研究 |
4.3.5 绿地系统生态适应性研究 |
4.3.6 土技术生态适应性研究 |
5 秦岭北麓乡村空间多尺度生态矛盾性冲突解析 |
5.1 宏观尺度:乡村空间发展结构与生态格局相互冲突 |
5.1.1 冲突形成过程解析 |
5.1.2 冲突的本质揭示 |
5.1.3 冲突的转化策略 |
5.2 中观尺度:峪口区乡村发展重心与水源地保护相互冲突 |
5.2.1 冲突的形成过程解析 |
5.2.2 冲突的本质揭示 |
5.2.3 冲突的转化策略 |
5.3 微观尺度:乡村个体形态转变与生态需求相互冲突 |
5.3.1 冲突的形成过程 |
5.3.2 冲突的本质揭示 |
5.3.3 冲突的转化策略 |
6 秦岭北麓景观格局优化与边界划定 |
6.1 研究范围与步骤 |
6.1.1 研究范围与选取原则 |
6.1.2 研究步骤 |
6.2 尺度Ⅰ:秦岭北麓景观格局框架建构 |
6.2.1 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关系 |
6.2.2 秦岭北麓景观格局框架 |
6.3 尺度Ⅱ:太平河流域景观格局研究与优化 |
6.3.1 研究对象 |
6.3.2 太平河流域景观表述 |
6.3.3 太平河流域景观过程 |
6.3.4 太平河流域景观评价 |
6.3.5 平河流域景观改变 |
6.3.6 平河流域景观评估与景观决策 |
6.4 尺度Ⅲ:太平峪峪口区景观格局研究与优化 |
6.4.1 研究对象 |
6.4.2 太平峪口区景观表述与景观过程 |
6.4.3 太平峪口区景观评价与景观改变 |
6.4.4 峪口区景观评估与景观决策 |
7 秦岭北麓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研究 |
7.1 宏观尺度:秦岭北麓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 |
7.1.1 城市——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 |
7.1.2 产业发展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 |
7.2 中观尺度:太平峪口区乡村群落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研究 |
7.2.1 乡村群落——乡村群落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 |
7.2.2 太平峪口区乡村发展概况 |
7.2.3 耦合景观边界的空间引导 |
7.2.4 梳状格局引导交通 |
7.2.5 形成集聚紧凑的职能体系 |
7.2.6 耦合景观边界的用地规模 |
7.2.7 产业发展生态适应性方向研究 |
7.3 微观尺度:太平河峪口区乡村个体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研究 |
7.3.1 乡村个体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 |
7.3.2 乡村个体研究对象概况介绍 |
7.3.3 发展重心耦合适宜建设区 |
7.3.4 全产业混和关联促进乡村凝聚 |
7.3.5 小尺度高密度功能混合提升吸引力 |
7.3.6 具有生态适应性的空间形态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图表目录 |
(5)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广东区际产业转移:制度背景及政策实践 |
(一)制度背景 |
(二)政策实践 |
三、模型与数据 |
(一)模型设定 |
(二)特征事实 |
四、实证研究结果 |
(一)基准估计 |
(二)稳健性检验 |
1. 分区域考察 |
2. 分年份考察 |
(三)机制分析 |
五、结论 |
(6)西南欠发达山区城镇产业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渝东北的东北部四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概念辨析 |
1.2.1 欠发达地区 |
1.2.2 山地与山区 |
1.2.3 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空间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
1.3.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西南欠发达山区概况 |
2.1 西南欠发达山区范围界定 |
2.1.1 西南地区范围界定 |
2.1.2 西南欠发达山区范围界定 |
2.2 西南欠发达山区扶贫概况与经济发展瓶颈 |
2.2.1 西南欠发达山区贫困人口规模概况 |
2.2.2 西南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概况 |
2.2.3 西南欠发达山区经济与城镇空间发展的瓶颈 |
2.3 西南欠发达山区空间环境特点 |
2.3.1 自然环境特点 |
2.3.2 城市空间环境特点 |
2.4 西南欠发达山区研究案例选取 |
2.4.1 案例选取思路 |
2.4.2 案例代表性 |
3 渝东北四县案例概况分析 |
3.1 渝东北四县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自然环境 |
3.1.3 政策背景 |
3.1.4 城镇规模及城镇化 |
3.2 渝东北四县产业发展概况 |
3.2.1 经济发展薄弱 |
3.2.2 产业结构雷同 |
3.2.3 产业规划缺乏区域视角 |
3.2.4 产业技术发展落后 |
3.3 渝东北四县城镇空间发展概况 |
3.3.1 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集,城镇规模的扩展空间有限 |
3.3.2 城镇整体空间失衡现象凸显 |
3.3.3 城镇空间呈轴向式扩张 |
3.4 城镇产业空间发展概况 |
3.4.1 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整合基础差 |
3.4.2 县域内的工业组团内部园区缺乏统筹规划 |
3.4.3 城区产业空间布局呈轴向式扩张 |
3.4.4 城区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 |
4 渝东北四县产业空间发展机制研究 |
4.1 宏观层面:从区域到县域的产业空间问题解析 |
4.1.1 宏观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4.1.2 宏观产业空间布局影响要素分析 |
4.1.3 基于城镇经济空间关联度测算的多因素综合分析 |
4.2 微观层面:四县中心城区产业空间问题解析 |
4.2.1 城区产业空间变动分析 |
4.2.2 基于百度地图的POI数据处理 |
4.2.3 POI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3 基于案例的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布局机制研究 |
4.3.1 宏观层面影响因素剖析 |
4.3.2 微观层面影响因素剖析 |
4.3.3 欠发达区县产业空间布局机制探讨 |
5 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优化路径探索 |
5.1 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优化路径探索 |
5.1.1 产业优化模式 |
5.1.2 产业优化路径探索 |
5.1.3 案例实证 |
5.2 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优化路径探索 |
5.2.1 宏观产业空间优化模式 |
5.2.2 宏观产业空间优化路径探索 |
5.2.3 宏观产业空间优化实证 |
5.2.4 微观产业空间优化模式 |
5.2.5 微观产业空间优化路径探索 |
5.2.6 微观产业空间优化实证 |
5.3 产业空间发展制度环境的优化路径探讨 |
6 结论及局限性 |
6.1 主要结论 |
6.1.1 西南欠发达山区产业空间发展瓶颈 |
6.1.2 产业空间的主要优化途径 |
6.2 相关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重庆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单位划分标准 |
B. BaiduMap_tag信息重分类对照表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7)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路线和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生态文明 |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
二、生态文明建设 |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三)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的关系 |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 |
(二)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环境保护的实践 |
(三) 当代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 |
(四) 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
第三章 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一) 地形地貌 |
(二) 水文 |
(三) 气候 |
(四) 自然资源 |
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一) 农业发展现状 |
(二) 二三产业发展现状 |
(三) 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
四、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一、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绩 |
(一) 强化生态意识 |
(二) 推广生态产业 |
(三) 重视生态环境与人居文明建设 |
二、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 |
(二) 资源利用不合理 |
(三)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
(四) 政府监管环境不到位 |
三、制约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分析 |
(一) 政治因素分析 |
(二) 经济因素分析 |
(三) 社会文化方面 |
第五章 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
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
(一) 强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
(二) 提升农民的生态科学素养 |
(三) 发挥特定主体的带动作用 |
二、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
(一)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
(二) 制定完善激励性政策 |
(三) 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
三、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 |
(一) 合理布局、全面规划 |
(二) 转变乡镇企业发展方式 |
(三) 积极开发适合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 |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一) 注重村庄规划和治理 |
(二) 加大环境公共设施投入 |
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一) 防止耕地污染和流失 |
(二) 推动农业清洁生产 |
(三) 提高资源利用率 |
(四) 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 |
(五) 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商洛市加强环评源头控制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洛市强化环评源头控制,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成效 |
(一)建立了推进规划环评长效机制,促进了产业项目规划布局更加合理 |
(二)建立健全了环保部门环评工作机制,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水平不断发挥 |
(三)建立了部门联动项目环评审批机制,环评源头控制力度不断加大 |
(四)加大了环评日常监管力度,进一步杜绝了项目环评违法行为 |
(五)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不断壮大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对今后加强环评源头控制,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
(一)在创新环评源头控制上出新思路 |
(二)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更有作为 |
(三)在服务支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方面强化环保作用 |
(四)在加强项目建设环境监管方面下狠力、出实招 |
(9)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确立 |
(一) 我国能源分布与利用基本状况 |
(二) 潮汐能开发的可行性 |
1、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历史 |
2、国内外潮汐能应用实践 |
3、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 潮汐能开发的环保优势 |
1、潮汐能与化石能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中的优势 |
2、潮汐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中的优势 |
3、潮汐能开发利用环保成本低 |
(四) 潮汐能开发利用的环境责任 |
1、潮汐能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
2、在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特点 |
3、节能减排视野下潮汐能开发利用的环境责任 |
二、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表现形式 |
(一) 潮汐能开发利用中国家的环境责任 |
(二) 潮汐能开发利用中政府的环境责任 |
1、制定政策保障潮汐能开发利用的责任 |
2、潮汐能开发宏观决策的实现责任 |
3、规划潮汐能建设区域的责任 |
4、监督潮汐能开发利用,制定环境污染应急方案的责任 |
(三) 潮汐能开发利用中企业的环境责任 |
1、合理规划、充分论证的责任 |
2、防治油污,应急预防的责任 |
3、科技创新,防止毒害的责任 |
4、科学设计、美化景观的责任 |
5、清淤防沙、保护海岸的责任 |
6、创新设备、提高技术的责任 |
三、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环境责任的实现路径 |
(一) 明确潮汐能开发管理机构 |
(二) 重视潮汐能开发综合利用 |
(三) 用经济手段保障潮汐能开发利用 |
1、建立税收调控制度 |
2、建立责任基金制度 |
3、引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
4、建立环境责任保证金制度 |
(四)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1、完善现有法律,制定适合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位阶法律 |
2、将废弃设备处理纳入相应法律中 |
(五) 潮汐能开发利用要发挥群众积极性 |
1、对群众公开环境信息 |
2、确保公众参与 |
3、落实监督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国家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重点 |
1.3.2 难点 |
1.3.3 创新点 |
2. 农村生态文明概述 |
2.1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
2.2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
2.3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
2.3.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2.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 |
3. 我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
3.1 我国历史上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1 人类与自然为一体的宇宙观 |
3.1.2 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
3.1.3 节用爱物的生态实践观 |
3.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1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对人的先在性”理论 |
3.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主体性原则”的思想 |
3.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大变革的历史任务”的思想 |
4.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农用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 |
4.1.2 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
4.1.3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
4.1.4 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
4.2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农村相关主体环保意识薄弱 |
4.2.2 现行的环境监管体系与农村污染的特点不相适应 |
4.2.3 乡镇工业企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
4.2.4 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环保需求 |
5. 完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
5.1 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 |
5.1.1 强化环境保护的宣传,鼓励农民参与 |
5.1.2 加强生态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
5.1.3 加大对农村特定主体的环保意识宣传 |
5.2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 |
5.2.1 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5.2.2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
5.2.3 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
5.3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 |
5.3.1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发展 |
5.3.2 大力改造提升乡镇传统产业 |
5.3.3 积极开发推广适用于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 |
5.4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5.4.1 组织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5.4.2 加大对农村环境公共设施的投入 |
5.5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5.5.1 高效利用土地,防治耕地流失和污染 |
5.5.2 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 |
5.5.3 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
5.5.4 提倡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 |
5.5.5 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严禁向山区转移重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J]. 戴其文,杨靖云,张晓奇,胡森林. 地理研究, 2020(07)
- [2]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产业转移污染的法律应对[J]. 陈世寅.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0(02)
- [4]秦岭北麓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研究[D]. 谢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12)
- [5]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J]. 刘愿. 产业经济评论, 2016(04)
- [6]西南欠发达山区城镇产业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渝东北的东北部四县为例[D]. 张磊. 重庆大学, 2016(03)
- [7]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国晓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7)
- [8]商洛市加强环评源头控制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J]. 路思祺. 中国经贸导刊, 2014(21)
- [9]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责任[D]. 王颖婕.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10]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 李凌.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