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崖冰碛层”地质时代的重新厘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罡[1](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成胜泉[2](2016)在《泥河湾研究大事记》文中指出1911年,法国神甫林懋德利用庚子赔款,在如今的河北省阳原县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建立起小巧别致的天主教堂。1914年,天津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法国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桑志华神甫来到中国,在直隶献县天主教耶稣会的赞助下,开始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及内蒙古等地进行有关生
庞其清,翟大有,赵筑帘,张正平[3](2015)在《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微体古生物地层及环境演化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泥河湾盆地43条剖面和6个钻孔晚新生代地层和微体古生物(介形类和有孔虫)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计26属70余种,有孔虫4属4种,其中介形类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iella组合带;(3)Leucocythere-Cytherissa-Limnocythere组合带;(4)Ilyocypris-Limnocythere flexa-Limnocythere dubiosa组合带;(5)Limnocythere du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s组合带。按以上5个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第1组合带及所含地层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的时代为上新世;第24组合带及所含地层泥河湾组的时代为早更新世;第5组合带为中-晚更新世,分布于虎头梁组和许家窑组,虎头梁组置中更新世为宜,许家窑组为晚更新世。根据5个介形类组合带和有孔虫的分布及介形类的始现、繁盛、兴衰的演替特征,对泥河湾古湖和盆地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的起始,早更新世早期的扩展,中、晚期稳定、发展、湖面最大,中更新世向西部退缩和晚更新世消亡、桑干河水系形成五个发展阶段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庞其清,谷振飞[4](2011)在《河北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文中认为通过河北阳原、蔚县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20余条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化石,计23属60余钟,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iella组合带;3.Leucocythere-Cytherissa-Li mnocythere组合带;4.Ilyocypris-Li mnocythere flexa-Li mnocythere dubiosa组合带;5.Li mnocythere dubiosa-Li mnocytheresancti-patricii-Ilyocypris组合带。根据以上5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带的分布,第1组合带及所含地层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的时代为上新世;第2-4组合带和所含地层泥河湾组的时代为早更新世;第5组合带为中-晚更新世,分布于虎头梁组和许家窑组,虎头梁组置中更新世为宜,许家窑组为晚更新世。
周慕林[5](1985)在《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文中提出 本文内容主要以新编制的《中国第四纪地质图》为例,来阐明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曾将1982年以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所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区调队以及砂矿队等单位所编制的各地区第四纪地层序列进行综合整理,编成《中国地层——第四系》一书在国外出版,据国外某些学者反映,此书第四纪地层划分基本属于传统的经典地层划分方法,并推荐了国际间近年来采用以深海岩芯所反映的气候冷暖旋回来划分地层的方法希予重视和采用.又认为中国第四纪地层已自成一套体系,没有必要和欧洲阿尔卑斯地区的恭兹、民德、利斯、武木冰期序列来对比,因上述序列在年代学上尚有许多矛盾未解决,与其对比易生误解.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有些第四纪地层的建组、命名、划分和对比以及某些地层术语的使用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应进一步推敲和落实.上述意见显然对于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第四纪地层科研成果的整理和提高有益.
任振纪[6](1985)在《“黄山冰碛层”孢粉分析及古气候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黄山地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对我国以至整个东亚第四纪古气侯的演变有着重大意义.笔者在黄山考察中,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孢粉分析。乌泥关“绛色泥砾”为 Pinus—Pterocarya—Quercus—Chenopodiaceae 孢粉组合带。反映了温暖的针阔叶混交林;白亭“红色泥砾”为 Keteleeria—Quercus—Rhus.形成亚热带含常绿树落叶林—针阔叶林;消遥溪“黄色泥砾”为 Pinus—Quercus—Chenopodiaceae—Gramineae—Artemisia,反映了干凉的疏林草原型气候。形成上述“冰碛层”时的古气侯接近或略低于现今该区气温。倘若形成古冰川则降水、气温条件不足。
周慕林[7](1985)在《中国第四纪地层和上新世/更新世界线的商讨》文中研究指明为编制中国第四纪地质图,需规定统一的第四系下限及地层序列。本文根据新资料重新修订了过去的中国第四纪地层表,作为方案之一。新资料主要包括:在华北典型的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下部发现了相当于欧洲下维拉方动物群的东窑子头组(N2);在华南与泥河湾组相当的元谋组下部划分出沙沟组(N2);北京东郊发现了 N/Q 界线标志化石 Hyalina baltica;中国黄土起始于2.40m.y.;喜马拉雅古冰碛贡巴砾岩中部获得距今2.40m.y.的数值;红崖冰碛层划归上新统。在新制定的2.48m.y.中国第四纪地层表中,将红崖冰碛、保德组及下泥河湾组划归上新统,将上泥河湾组及鄱阳冰碛划归下更新统(2.48—1.00m.y.B.P.),将下泄湖组、大姑冰碛及周口店组划归中更新统(1.00—0.20m.y.B.P.),将庐山冰碛、丁村组及大理冰碛划归上更新统(0.20—0.01m.y.B.P.),全新统(0.01m.y. B.P.)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组。
王云生[8](1985)在《试论“泥河湾层”的底界》文中研究指明为区别于原定为下更新统的标准地层——泥河湾组,现称为“泥河湾层”,属早—中更新世。其下限也即第四纪下限,该界线置于三趾马红土层顶部的不整合面上。依据如下: 1.该不整合面代表一次新构造运动,可与喜山运动的第四幕相对比。 2.不整合面下的地层为红色风化壳和断陷河谷快速堆积物,矿物组合为极稳定—稳定矿物,如锆石、电气石和磁铁矿,CaCO3、SiO2/Al2O3等值较低。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由山间盆地的河湖相杂色沉积物组成;矿物组合以稳定—不稳定的磁铁矿、磷灰石,角闪石为主。 3.建议以红崖花豹沟含 B 组化石的“泥河湾层”所属层位底界为下更新统底界, 此界面接近不整合面。 4.三趾马红土中为松-藜-蒿孢粉组合,而自“泥河湾层”底界向上则逐渐以松- 冷杉-云杉组合代替。
周慕林[9](1983)在《中国沿海第四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广阔的中国海包括了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的沿海平原及陆架.从总体看,中国大陆第四纪发展史基本控制了沿海陆架发育史.中国沿海人口密集、工业发达,陆架资源丰富,研究沿海平原第四纪的层序,对石油勘探开发具有实际意义.一、渤海、黄海西岸及陆架第四系概况
周慕林[10](1982)在《“红崖冰碛层”地质时代的重新厘定》文中认为一、前言 1975年,华北地质研究所及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在河北蔚县红崖村的“三趾马红土” (Hipparion red clays)层中发现了冰碛层,命名为“红崖冰碛层”,作为泥河湾组底部,属于早更新世。后于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1979)中发表的“中国地层”(摘要)第
二、“红崖冰碛层”地质时代的重新厘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崖冰碛层”地质时代的重新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1)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范例说明 |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
一、步日耶的发现 |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鱼类化石 |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五、孢粉分析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三、孢粉分析 |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
一、哺乳动物化石 |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
四、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微体古生物地层及环境演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
1.1第Ⅰ介形类组 合带: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 |
1.2第Ⅱ介形类组合带: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iella组合带 |
1.3第III介形类组 合带:LeucocythereCytherissa-Limnocythere组合带 |
1.4第Ⅳ介形类组合带:Ilyocypris-Limnocythereflexa-Limnocythere dubiosa组合带 |
1.5第Ⅴ介形类组 合带:Limnocythere du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组合带 |
1.6介形类组合带(组合)划分意见的对比和时代 |
2泥河湾盆地的有孔虫 |
3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化的探讨 |
3.1晚白垩世和中新世的古地理环境概况 |
3.2上新世古地理环境特征及演化 |
3.3早更新世早期古地理环境特征及演化(图5) |
3.4早更新世中、晚期古地理环境特征及演化(图5) |
3.5中更新世古地理环境特征和演化(图6) |
3.6晚更新世古地理环境及演化(图7) |
4泥河湾盆地古气候变化的探讨 |
5结论 |
图版说明 |
图版 Ⅰ |
图版 Ⅱ |
图版 Ⅲ |
四、“红崖冰碛层”地质时代的重新厘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 [2]泥河湾研究大事记[J]. 成胜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S1)
- [3]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微体古生物地层及环境演化的探讨[J]. 庞其清,翟大有,赵筑帘,张正平. 地质学报, 2015(05)
- [4]河北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J]. 庞其清,谷振飞.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5]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J]. 周慕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04)
- [6]“黄山冰碛层”孢粉分析及古气候探讨[J]. 任振纪.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5(04)
- [7]中国第四纪地层和上新世/更新世界线的商讨[A]. 周慕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 1985
- [8]试论“泥河湾层”的底界[A]. 王云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 1985
- [9]中国沿海第四系[J]. 周慕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2)
- [10]“红崖冰碛层”地质时代的重新厘定[A]. 周慕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