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内切口在下颌骨手术中应用2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兵武[1](2021)在《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初步应用目的:比较应用术中CT与传统方法手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效果,探讨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术中是否应用CT扫描辅助手术,将患者分为术中CT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将所有患者的术后CT检查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行分割重建处理,分别在双侧颧骨复合体虚拟三维模型表面选取11个解剖标志点,测量记录双侧标志点间对应的5段距离、3个角度,并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两组各测量指标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双侧颧骨体垂直方向移位指标的差值及双侧颧骨额突下角的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颧骨体水平方向移位距离指标的差值、双侧颧骨体前后方向移位距离指标的差值、双侧的颧弓水平角指标差值和双侧颧突点水平角指标差值,术中CT组均小于传统对照组(P<0.05);术中CT组中有8位患者进行了术中修正,修正率约为26.7%。两组患者所历经的手术时间、其他术后评价指标(面部对称度、复视、张口受限、眶下区感觉麻木等症状)并无显着差别(P>0.05)。结论:术中CT辅助手术可提高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第二部分: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后代替术后CT复查的可行性研究目的:通过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术中、术后CT检查数据进行测量分析,探讨术中CT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诊疗中代替术后CT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因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并应用术中CT辅助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每位患者术中和术后的CT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进行分割重建处理后,分别在双侧颧骨复合体虚拟三维模型表面选择11个解剖标志点,并对相应标志点间的5段距离、3个角度进行测量,采用t检验比较健患侧各指标术中、术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30名,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在健侧与术中患侧和术后患侧比较中,颧弓突点水平角D1有显着差别(P<0.05),其余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术后患侧各指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CT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诊疗中,可以替代术后CT复查,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术后疗效评估中也具有临床意义。
马胜男[2](2021)在《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i CATVision软件,测量颌骨囊肿摘除同期行GBR与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CBCT数据在骨缺损区的体积及密度,评价其成骨效果,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是否同期行GBR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0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囊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共75例,其中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GBR者27例,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者48例,分别记为植骨组与摘除组。应用i CATVision软件分别观察、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在CBCT中的体积及密度,计算骨生成率,并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术后不同时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研究结果:1、植骨组在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均高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值植骨组在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也均高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植骨组骨密度均高于周围正常骨密度,摘除组骨密度均低于周围正常骨密度。2、囊腔直径≤1.5 cm者,两组术后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囊腔直径>1.5cm者,植骨组术后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高于摘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骨壁缺损类型为颊舌侧者骨缺损区骨生成率总体上低于骨壁缺损类型为颊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摘除组为6.2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植骨组复发率为3.70%,摘除组为4.17%,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联合GBR技术可以加快骨缺损区组织愈合速度,维持足够的空间结构,最大程度的保存颌骨的外形和功能,为术后牙列缺损的修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舒凯翊[3](2020)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相关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颧骨截骨降低术目前已成为最受东方女性追捧的整形美容手术之一,“L”.型截骨降低术是现今国内外学者最常采用的术式,目前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整形领域临床和科研上的应用也日益剧增。本研究拟通过数字化技术,测量和分析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评估手术安全性;并评价预弯“Z”型钛板在手术中缩窄颧弓根的效果,以便根据结果反馈指导医师更精细的手术操作;另对术后颧弓根部断端的成骨量进行测定,客观反映颧弓内推后根部骨愈合情况,可为骨不连求美者的植骨修复提供一定参考。方法纳入既往在我院行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并于术后6个月以上取出钛钉钛板内固定的求美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化软件Materialise ProPlan CMF 3.0对其术前术后头CT进行三维重建。在颞下颌关节的轴位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完成17组关于长度和角度的数据测量;并完成颧弓根处预弯钛板高度、颧弓根实际缩窄距离和和术前术后颧弓根厚度的测量;设计切割线并利用切割操作,得到术前术后相同部位的颧弓根部结构,进行容积重建,在木条上进行模拟颧弓根断端固定的手术,并通过排水法测得颧弓根表面外露“Z”型钛板钛钉的体积,三者差值为颧弓根部断端的成骨量;另采用Lane-Sandhu X射线评分标准对颧弓根部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所得数据用SPSS 22.0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颞下颌关节的测量结果,可知术后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9.406± 1.241)mm略大于术前(9.259±1.276)mm,差值为(0.146±0.388)mm,术后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1.080±0.537)/(1.598±0.591)/(1.239±0.568)mm略小于术前(1.193±0.533)/(1.907±0.755)/(1.670±0.926)mm,差值分别为(0.113±0.409)mm、(0.309±0.711)mm、(0.431±0.786)mm,其余 13项测量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预弯“Z”型钛板高度为(3.802±0.819)mm,单侧颧弓根缩窄距离为(3.211±0.817)mm,差值为(0.591±0.409)mm,双侧颧弓根缩窄距离为(6.422±1.421)mm。术前颧弓根厚度为(4.648±0.752)mm,术后颧弓根厚度为(3.791 ±0.715)mm,差值为(0.857±0.5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颧弓根部断端愈合后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为9.620±2.529,单套外露钛钉钛板的体积为100 mm3,颧弓根部断端的新生骨量为(163.183±370.757)mm3。结论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会对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带来轻微改变,但通过自身代偿,颞下颌关节能适应这种改变并达到新的平衡,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认为手术本身是一种安全的轮廓美容手术。预弯“Z”型钛板在实际术中应用中与颧弓根缩窄距离并不完全对应一致,但亦能较准确地控制颧弓根缩窄距离,并起到坚固内固定和成骨支架的作用,同时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颧弓根部断端新生骨痂量为(163.183±370.757)mm3时可获得稳固的愈合效果,不仅客观准确地反映了骨折愈合的事实,同时为骨不连的植骨修复提供了参考。
刘国柱[4](2017)在《数据挖掘技术在广东省统计病案数据库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广东省统计病案数据库中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医院各项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方法介绍数据挖掘的概念与主要任务,阐明数据源与相关数据表格各种维度。结果对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医师工作量、主要病种、科室综合评价、医疗工作质量与同期费用对比等具体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临床科室和决策者的肯定与支持。结论统计人员要加强数据挖掘学习,深化统计内涵,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结合新医改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体现医院的、科室的、医师个人的药品情况、医疗耗材情况、医疗性收入情况与收治病人情况等,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增强医院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吴旭彬[5](2017)在《新疆地区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取板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拆除钛板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40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术后拆板患者相关资料,对术后拆除钛板病例的拆板原因进行总结,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拆板的原因主要有:局部感染18例、患者要求14例、钛板外露4例、钛板断裂1例、钛板松动1例、局部反复肿胀1例、其他手术同期取出1例。结论: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如:局部流脓、钛板外露、钛板断裂、钛板松动、种植需要等,可行相关手术取出钛板。对于无明显症状的钛板不主张手术取板。
李晓晨,李敬东,李云霞[6](2017)在《颧弓骨折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术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手术方法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治疗颧弓骨折的护理实践经验。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行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治疗颧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围术期病情观察、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方面的护理经验。结果 5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切口感染、血肿及气肿,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张口受限恢复快,术后面部外形恢复理想,牙齿咬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实行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的颧弓骨折患者,护士给予规范的切口冲洗、张口训练、激励式心理干预、围术期健康指导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范毓坤[7](2016)在《面动脉的256层CT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A对活体面动脉及下颌骨结构进行测量,进一步认识下颌角区域的解剖结构,分析性别差异及左右两侧差异,探讨面动脉、咬肌及下颌骨不同年龄段的形态特点,为避免手术中损伤面动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2014年至2015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室进行颅脑动脉及颈部动脉联合CTA检查的患者24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56层螺旋CT进行扫描:电压120k V,电流8001000m As,旋转速度0.27s,扫描时间约58s。建立静脉通路,注射20ml生理盐水,流速4ml/s,随后注入碘海醇(350mg I/ml)50ml及50ml生理盐水。将图像传入工作站,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侧别进行测量:下颌升支高度、面动脉跨越下颌骨下缘处至下颌角的距离、面动脉起始部管径、下颌角角度、面动脉起始点至颈总动脉分叉距离等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定性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两变量间关系判断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结果1面动脉起源分型,男性:Ⅰ型46.25%,Ⅱ型10.0%,Ⅲ型1.25%;女性:Ⅰ型37.5%,Ⅱ型3.75%,Ⅲ型1.25%。面动脉Ⅰ、Ⅱ、Ⅲ分型中男性与女性的分布相同(X2=3.70,P>0.05)。面动脉Ⅰ、Ⅱ、Ⅲ分型中左侧与右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P<0.05)。男性人群中,面动脉Ⅰ、Ⅱ、Ⅲ分型左侧与右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6,P<0.05)。女性人群中,面动脉Ⅰ、Ⅱ、Ⅲ分型左侧与右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P<0.05)。2面动脉终止位置也有很大不同,2.5%终止于内眦动脉;30%终止于鼻部,28.7%终止于上唇动脉;23.8%终止于下唇动脉;15.0%终止于下颌骨区。3迂曲走行的面动脉表现为:波浪形和螺旋形。面动脉波浪形及螺旋形生长共51例,70.6%为波浪形,29.4%为螺旋形。扭曲型面动脉数目右侧较左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P<0.05)。下颌下缘区域及下颌骨体部区域的面动脉中波浪形与螺旋形的分布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P<0.05)。4下颌升支高度:男性(66.06±4.43)mm,女性(59.46±3.79)mm,左侧(62.61±5.43)mm,右侧(63.90±5.12)mm;下颌角角度:男性(117.83±6.62)°,女性(123.55±6.66)°,左侧(120.34±7.71)°,右侧(120.18±6.69)°;面动脉跨越下颌骨下缘处至下颌角的距离:男性(26.71±6.22)mm,女性(23.02±5.23)mm,左侧(25.22±6.15)mm,右侧(25.06±6.05)mm;起始部管径:男性(2.57±0.55)mm,女性(2.39±0.55)mm,左侧(2.48±0.53)mm,右侧(2.50±0.51)mm;面动脉起始部至颈总动脉分叉处距离:男性(22.81±8.23)mm,女性(27.39±9.23)mm,左侧(23.79±9.70)mm,右侧(25.73±8.04)mm。男性与女性的各项测量值比较均不相同(P<0.05)。女性面动脉起始部管径,左侧与右侧无差异(t=0.02,P>0.05),男性面动脉跨越下颌骨处至下颌角的距离,左侧与右侧无差异(t=1.32,P>0.05)。5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角角度呈显着负相关(r=-0.488,P<0.01);女性的面动脉跨越下颌下缘处与下颌角的距离与面动脉至颈外动脉起始部的距离呈显着正相关(r=0.627,P<0.01);女性的面动脉跨越下颌下缘处与下颌角的距离与下颌升支高度呈正相关(r=0.546,P<0.05);男性左侧面动脉至颈外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与下颌升支高度呈负相关(r=-0.503,P<0.05)。6男性及女性的不同年龄段各测量值比较,各期均有差异:下颌升支高度:男性(F=33.14,P<0.05),女性(F=3.08,P<0.05);下颌角角度:男性(F=3.91,P<0.05),女性(F=29.61,P<0.05);面动脉跨越下颌骨下缘处至下颌角的距离:男性(F=41.83,P<0.05),女性(F=4.29,P<0.05);起始部管径:男性(F=24.20,P<0.05),女性(F=16.8,P<0.05);咬肌厚度:男性(F=5.95,P<0.05),女性(F=2.85,P<0.05)。结论1 256层螺旋CT显示的各型面动脉及迂曲面动脉的结构与特征为颌面部皮瓣设计及避免出血等并发症提供帮助。2男、女性面动脉的解剖差异可为临床外伤及整形手术进行合理的术前设计、术式选择提供解剖学参考及相关数据,从而为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帮助。3青年期为面动脉及下颌骨生长的高峰,女性成年期停止生长,男性成年期仍可生长,了解男、女性不同年龄患者的特点,可为外伤及整形手术提供参考。
付茜[8](2016)在《影像学分析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缩小成形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评估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骨再生对于面宽度的影响和软组织的变化规律。测量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咬肌的长期适应性改变。建立虚拟设计和三维数字化导板辅助一期下颌骨轮廓整形术的标准化方案。探索使用手术机器人行口内入路下颌角缩小成形术以达到更简单,更精确,更安全手术操作的可行性。方法1:对2009-2013年来我科行下颌角缩小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从新下颌角点Go’到第二前磨牙相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下颌角截骨由高速旋转小磨球完成,截骨时不冲水冷却。由第二前磨牙相对应的下颌角下缘到颏部下缘的延长的截骨线(即下颌颏体部截骨)由来复锯完成。49名有完整的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2月头颅正侧X光片的患者入组本研究。下颌骨宽度和软组织面宽测量在头颅正位X光片上完成。2:对2000-2009年来我科行下颌角缩小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56名有术前以及术后4年三维CT数据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对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咬肌的体积和形态改变进行定量研究。本研究中三维CT数据的分析都由Mimics 10.01软件完成。3:随机纳入了20名行下颌骨轮廓整形术的患者。基于患者的术前CT,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虚拟手术设计。并根据术前虚拟手术设计的结果设计并打印出三维手术导板。本研究方法的精确性通过对术前虚拟设计结果和术后结果进行三维配比来验证。4: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三个尸体头颅上进行了实验性的口内入路下颌角缩小整形术。我们将超声骨刀改装到达芬奇的机器人手臂上以作为截骨装置。在手术实验的前一天行头颅的CT扫描。基于CT数据对下颌角缩小整形术术进行虚拟手术模拟。术中将术前虚拟手术模拟图像和下颌骨重叠引导截骨。结果1:高速旋转小磨球截骨区域的不同水平面骨再生分别为-0.79±1.76 mm(原下颌角连线上1cm),-0.75±1.46 mm(Go-Go,下颌角连线),-0.77±2.10 mm (Go-Go下1cm)。来复锯截骨区域骨再生为0.07±1.79 mm(下颌角连线下2cm)。软组织跟随率在不同水平高度分别为:76.72±30.70%(Go-Go),108.8±54.11%(Go-Go下1cm),和155.9±66.82%(Go-Go下2cm).2:所有患者都满意下颌角缩小成形术的术后效果。没有并发症出现。术后4年长期回访结果显示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咬肌体积和形态发生了显着的变化。3:所有患者都通过一期手术达到了对称流畅自然,令人满意的下颌骨轮廓。头颅术前虚拟设计结果和术后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0.41±0.13mm。 左侧新下颌角点的相对误差是0.43±0.77mm。右侧新下颌角点的相对误差是0.45±0.69mm。平均颏前点相对误差是0.79±1.21mm。所有患者都满意术后美学效果。主刀医师非常满意手术导板实用性。 4: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得到了非常清晰的术中视野,实现了精确的术中导航。改装至机器人手臂的超声骨刀可以轻松完成下颌角缩小整形术。结论1:在我们的手术方法中,骨再生并未导致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面宽增加。高速旋转小磨球截骨不伴冷水降温可降低骨再生。软组织跟随率在下颌骨前部较高,而下颌角缩小成形术的最终效果是形成较尖的下面部和较饱满的颊部。下颌角缩小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结果可靠的下面部轮廓手术。2: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咬肌发生长期适应性萎缩。咬肌体积减少20.98%±8.75%。特别是咬肌下部萎缩明显。所以大部分下颌角肥大的患者在行下颌角缩小成形术时不应切除咬肌。3:我们建立的虚拟设计和三维数字化导板辅助一期下颌骨轮廓整形术的标准化方案一期达到了精确,安全,可预测的手术结果。4:证实了在现有的达芬奇机器人平台上,执行准确安全的经口入路下颌角缩小成形术的可行性。口内入路机器人有希望实现高度精确,稳定,安全的预先编程的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并大大降低手术的技术难度.
钱堃[9](2016)在《下面部骨性轮廓改善手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与数字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下面部骨性轮廓,即受下颌骨体外形所影响的面部轮廓。东方人近些年来对面部外形越来越注重,获得一张瓜子脸或鹅蛋脸是这个年代女性对美的共同取向。此轮廓的改善是通过一系列整形手术来完成的。其中整形美容手术术式主要包括下颌角肥大截骨术及颏截骨成形术。下颌角肥大是一种东方人常见的面部下颌骨骨骼外形,因此东方人也通常希望通过手术来改善其宽大的面部外形。目前公认的纠正其下颌角肥大外形的手术为下颌角截骨术,该手术由于术区视野、视角狭小等原因,术者的立体视觉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往往使术者对截骨线的判断出现偏差甚至失误,因此该手术难度较大。其截骨术不仅要求达到改善下面部过宽外形的目的,而且术后要得到美观效果。尽可能大的截除下颌角骨质,不损伤血管、神经,又要完成术后对称的下颌骨外形,在术中视野不足的前提下完成是十分困难的。整形外科医生需要设计手术入路,尽量减少术中损伤程度,保证满意的术后外观,而且还要考虑到患者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更为有效及精确化的个性化手术的呼声越来越高。下颏短小畸形是造成下面部线条不流畅,轮廓不柔美的主要原因。不满意的颏部形态对面部下1/3的轮廓影响非常明显,如再伴有下颌角肥大,则更加突出地显示了下面部形态和轮廓上的不足。目前改善其下颏外观的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假体隆颏术及颏截骨成形术,但无论何种术式,均采用口内切口入路,以避免形成面部瘢痕。假体隆颏术及颏截骨成形术各有其优缺点,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希望体内植入假体,往往会选择颏截骨成形术,通过自身骨骼前移来实现较为优美的颏部外形。此手术的入路为口内齿龈沟舌侧水平切口,该切口所造成的术后感觉方面并发症主要为下唇麻木及颏部皮肤麻木。造成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为切口损伤了颏神经的下唇支及颏支。目前的手术在做此切口时往往会损伤该神经,因此如何改良手术切口成为十分必要问题。传统的下颌角肥大截骨手术,医生在术前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制定手术计划,而且在手术中医生也是在半盲视下凭经验进行截骨,风险较大。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或是民营医疗美容医院,医生依旧是停留在术前靠人脑空想设计手术方案的状况,通过X线、CT等二维图像的观察来进行术前的手术方案构思,虽然对患者的术前骨骼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手术时依然需要凭借医生的手术经验,无法做到术前的虚拟设计与术中的实际操作保持一致。缺乏下颌骨周围血管、神经解剖结构解剖测量描述,实现个性化、精确的进行手术设计方案的实施相对较难。同样很难确定适合具体病例的最优化的手术方案,也很难预测手术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手术医生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在大脑中勾勒术中的三维场景,其构思和手术操作经验也很难同手术组助手所共享,手术操作更难以达成默契,而且手术效果往往依赖于医生个人的外科临床经验与技能,经验与手术熟练程度决定了手术的成败。近10多年来,数字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多种数字医学图像处理软件的开发应用。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人体CT数据的三维重建,并进行虚拟手术等操作。面部骨骼轮廓手术模式也在发生转变,通过利用数字医学软件重建患者个性化的数字化三维立体模型,利用数字医学软件上的各种模块功能进行观察、测量三维模型,能够对手术部位的内部或细微部分进行观测,精确设计截骨手术截骨线和范围,使手术更加精确、安全、微创,提升手术的完成质量。也正是由于上述优点,数字医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整形颌面外科领域。医学数字化技术可以精确设计手术方案,使整形外科手术更加个性化,提升手术质量和可靠性。但这些技术手段依旧还只是在数字化医学软件中的虚拟空间中实现。如何通过虚拟的手术方案设计来完成实际手术实施,如何缩小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问题。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学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任何形状的虚拟模型打印成实体模型,而且打印成本的降低、打印模型精度与速度的提高以及打印模型力学强度的增加,都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通过完善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完成术前评估、规划和手术方案设计,应用3D打印技术将手术方案精确地付诸于实际手术当中,在虚拟手术设计与现实手术操作中铺平了道路。目的:1.通过测量下颌后静脉走行与下颌体升支后缘3个点的距离,研究术中在下颌体升支后缘手术器械安全操作范围;2.通过对颏神经下唇支与面正中线的相对位置角度测量,进行颏截骨成形术切口线的改良设计研究;3.通过设计下颌角截骨术优化设计导航模板,并结合3D打印技术指导实施下颌骨标本与新鲜尸体标本的下颌角截骨手术,实现下颌角精确化、个性化截骨手术。方法:1.下颌后静脉走行与下颌体升支后缘3个点的距离测量:首先确定下颌体升支后缘的3个固定点,分别为截骨线在下颌体升支后缘的起点、下颌角点以及这两点之间在下颌升支后缘上的中点。测量的数据为4种,分别为截骨线在下颌升支后缘起点在咬合水平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截骨线在下颌升支后缘起点在截骨线上极延长线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下颌角点在咬合水平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以上两点在下颌升支后缘上的中点在咬合水平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共计测量标本数据90组,将其导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下颌后静脉与下颌体升支的位置关系。根据其位置关系特点,对摆动锯的摆出范围做出指导,确定相对安全范围,同时对剥离子的剥离幅度提供安全参考范围。2.颏神经下唇支与面部正中线的相对位置角度测量:采集尸体标本共30例,显微解剖各下唇支,分别测量其在唇颏角水平与前正中线的角度,共计127组数据。将测量数据导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颏神经下唇支在唇颏角水平与前正中线的角度位置关系,进而分析改良颏截骨成形术的切口线设计。3.下颌角截骨手术数字化优化设计的下颌骨标本实验验证:采用正常人带牙下颌骨标本10例,进行薄层CT扫描,将扫描获得的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4.0中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完整下颌骨三维重建模型后,运用软件中的虚拟手术模块进行下颌角虚拟截骨手术。在三维重建模型导入3-Matic7.0进行化优化导航导板的设计,再将设计完成的3D打印导航模板通过FDM方法制作成型,按照数字化手术方案在导航模板的引导下实施下颌骨标本的下颌角截骨手术。术后再次进行薄层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测量及比较分析术前虚拟手术及术后实际效果的一致性,评价在导航模板辅助下的下颌角截骨精确化、个性化手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4.下颌角截骨手术数字化优化设计的新鲜标本实验验证:采用正常人带牙新鲜头颅标本10例,进行薄层CT扫描,将扫描获得的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14.0中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完整下颌骨三维重建模型后,运用软件中的虚拟手术模块进行下颌角虚拟截骨手术。在三维重建模型导入3-Matic7.0进行化优化导航导板的设计,再将设计完成的3D打印导航模板通过采用光敏树脂材料3D打印机打印成型,按照数字化手术方案在导航模板的引导下实施口内切口的下颌角截骨手术。术后再次进行薄层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测量及比较分析术前虚拟手术及术后实际效果的一致性,在与实际手术相同的手术条件下,评价在导航模板辅助下的下颌角截骨精确化、个性化手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1.通过测量下颌后静脉走行与下颌体升支后缘3个点的距离的90组标本数据并将结果导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截骨线在下颌体升支后缘的起点截骨线上极延长线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为8.58±1.85mm;截骨线在下颌体升支后缘起点在咬合水平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为8.70±1.86mm;下颌角点在咬合水平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为11.82±2.10mm:以上两点在下颌升支后缘上的中点在咬合水平方向与下颌后静脉的距离为12.15±2.41mm。2.通过测量颏神经下唇支与面部正中线的相对位置角度的127组数据并将结果导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颏神经下唇支在唇颏角水平与前正中线的角度为62.07±16.27。。3.在数字化优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指导下行下颌角截骨手术,下颌骨标本的手术效果与数字化优化手术方案的手术效果高度一致。虚拟手术后与实际手术后,分别测量并统计分析七项数据:左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角度、右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角度、左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点移位距离、右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点移位距离、左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体升支长度、右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体升支长度、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骨宽度偏差分别为0.16±0.31°、0.30±0.43°、0.21±0.31mm、0.13±0.21mm、0.17±0.44mm、0.05 ±0.69mm、0.03±0.21mm,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4.运用同样的数字化优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新鲜尸体标本中行下颌角截骨手术,虚拟手术后与实际手术后,分别测量并统计分析七项数据:左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角度、右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角度、左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点移位距离、右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角点移位距离、左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体升支长度、右侧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体升支长度、虚拟与实际术后下颌骨宽度偏差分别为0.16±0.57°、0.59±0.98。、0.27±0.48mm、0.25±0.40mm、0.04±0.54mm.0.22±0.45mm、0.26±0.70mm,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面部轮廓整形手术由于其手术入路方式及个人差异,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及安全、准确的手术方式是主要通过解剖学测量结果、完善的术前数字化优化设计及术中3D打印技术来实现的。通过测量下颌后静脉与下颌体升支后缘的位置关系,当截骨线起点锯片的摆出幅度以及在下颌角点及中点进行剥离时剥离子的剥离幅度控制在统计分析范围以内,则大大降低行下颌角截骨手术时触碰损伤下颌后静脉的几率。在颏成形手术中,可通过设计改良倒“V”型切口,将有效降低损伤颏神经下唇支的几率,大大减少术后下唇及颏部皮肤麻木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数字化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优化以及个性化的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通过3D打印导航模板的来精确引导截骨的手术操作,能够完成精确化的下颌角截骨手术。在3D打印导航模板及手术方案术前数字化设计的辅助下,在下颌骨标本及新鲜尸体标本上实现了精确及优化的下颌角截骨手术,获得了与术前设计的手术效果一致的下颌骨部位轮廓,验证了3D打印导航模板指导下的精确化及个性化手术的可行性,初步验证了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行下颌角截骨个性化手术的应用价值。
白振西,高志彪,肖霞,张文娟,樊星[10](2015)在《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总结经验。方法 :对2011-03—2014-04期间收治的87例颌面部骨折病例,采用口内切口或颞部发际内切口显露骨折,并联合面部皮肤小切口,应用穿皮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穿皮操作技术的可行性。观察术后有无面神经损伤、腮腺导管损伤和涎瘘,并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87例病例中,81例采用口内切口,6例采用颞部发际内切口显露骨折,经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手术均顺利完成。穿皮操作未发现有面神经分支损伤、腮腺导管损伤和涎瘘等症状。采用口内切口中有5例术后伤口有渗出,伤口延期愈合,其中3例术后反复感染。术后13个月复查,X线检查发现1例髁颈下部骨折错位固定,87例患者面部外形对称,面部小切口瘢痕不明显,张口和咬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技术为颌面部某些骨折内固定提供了可行的垂直手术通道,该方法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面部皮肤美观。
二、口内切口在下颌骨手术中应用2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内切口在下颌骨手术中应用2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现状 |
1.2 术中成像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2.1 C臂机的特点与使用 |
1.2.2 术中超声的特点与使用 |
1.2.3 术中导航系统的特点与使用 |
1.2.4 术中CT的特点与使用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
3.1 研究一: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
3.1.1 病例资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2 研究二: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诊疗中代替术后CT复查的可行性研究 |
3.2.1 资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附录 |
5.1 典型病例一 |
5.2 典型病例二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患者信息 |
2.4 手术方法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3.2 疗效评价 |
4.讨论 |
4.1 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探讨 |
4.2 颌骨囊肿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综述 颌骨囊肿临床治疗及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手术方法 |
3. 研究目的 |
第一部分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对颞下颌关节形态的影响 |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预弯“Z”型钛板在颧骨降低术中缩窄颧弓根部的效果评价 |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后颧弓根部成骨量测定 |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颧骨截骨降低术后骨不连的成因与治疗 |
1. 颧骨复合体的解剖结构 |
2. 颧骨截骨降低术的发展 |
3. 颧骨截骨降低术后骨不连的成因 |
4. 颧骨截骨降低术后骨不连的治疗 |
5.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附表 |
附录二 附图 |
研究生阶段小结 |
致谢 |
(4)数据挖掘技术在广东省统计病案数据库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挖掘技术的内涵 |
2 数据挖掘的任务 |
2.1 数据抽取 |
2.2 分类发现 |
2.3 聚类 |
3 数据仓库的数据源与多维数据库 |
3.1 数据源 |
3.2 多维数据库 |
4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
4.1 医师工作量的挖掘 |
4.2 主要病种的挖掘 |
4.3 科室综合评价的挖掘 |
4.4 医疗工作质量的挖掘 |
4.5 同期费用对比分析的挖掘 |
4.6 病人结构分析的挖掘 |
5 讨论 |
(5)新疆地区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取板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资料回顾方法 |
3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颧弓骨折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护理 |
1.3.1 术前护理 |
1.3.1. 1 病情观察 |
1.3.1. 2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
1.3.1. 3 术前准备 |
1.3.2 术后护理 |
1.3.2. 1 手术切口护理 |
1.3.2. 2 口腔护理 |
1.3.2.3张口训练 |
1.3.2. 4 心理干预 |
2 结果 |
3 讨论 |
(7)面动脉的256层CT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一般情况 |
1.1.2 检查设备及扫描方案 |
1.1.3 图像后处理技术 |
1.1.4 测量指标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面动脉的起始 |
1.2.2 面动脉的终止 |
1.2.3 迂曲的面动脉:波浪形与螺旋形 |
1.2.4 不同性别及侧别的面动脉及下颌骨形态的特征 |
1.2.5 不同年龄面动脉及下颌骨形态的特征 |
1.3 讨论 |
1.3.1 结合起始部位、终止部位及皮瓣采集区的解剖显示 |
1.3.2 扭曲型面动脉皮瓣的临床意义 |
1.3.3 面动脉管径在化疗中的应用 |
1.3.4 面动脉、下颌骨及咬肌的位置对下颌骨截骨术的影响 |
1.3.5 不同年龄面动脉及下颌骨形态的特征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256 层螺旋 CTA 在面动脉形态显影及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
2.1 面动脉解剖 |
2.1.1 面动脉的基本走行 |
2.1.2 面动脉的变异 |
2.2 面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 |
2.2.1 面动脉穿支皮瓣用于创面的修复 |
2.2.2 面动脉在手术制定过程中的影响 |
2.2.3 面动脉管径在化疗过程中的意义 |
2.2.4 面动脉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 |
2.3 运用CT造影及后处理技术测量面动脉数据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附图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影像学分析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缩小成形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下颌角缩小成形术:骨再生和软组织改变 |
材料和方法 |
患者 |
手术方法 |
投影测量分析 |
数据分析 |
结果 |
下颌骨改变 |
软组织改变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后咬肌的长期改变 |
材料和方法 |
手术方法 |
CT扫描和三维重建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虚拟设计和三维数字化导板辅助一期下颌骨轮廓整形术的标准化方案 |
患者和与方法 |
虚拟手术模拟方案 |
手术步骤 |
术后评估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机器人口内入路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初步探索 |
材料和方法 |
虚拟手术模拟 |
手术步骤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下颌角缩小成形术影像学分析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下面部骨性轮廓改善手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与数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下颌后静脉走行与下颌体升支后缘的距离测量及与截骨操作相关性分析 |
引言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颏神经下唇支与面部正中线的相对位置角度测量及颏截骨成形手术切口改良 |
引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下颌角截骨手术的数字化设计及下颌骨标本实验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下颌角截骨手术的数字化设计及新鲜尸体实验研究 |
引言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材料和器械 |
1.3手术方法 |
1.4结果观察 |
2结果 |
3讨论 |
3.1应用穿皮内固定技术的优点和适应证 |
3.2应用穿皮内固定术的注意事项 |
四、口内切口在下颌骨手术中应用2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术中CT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王兵武. 兰州大学, 2021(11)
- [2]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 马胜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相关临床研究[D]. 舒凯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数据挖掘技术在广东省统计病案数据库中的运用[J]. 刘国柱. 中国医院统计, 2017(03)
- [5]新疆地区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取板原因分析[D]. 吴旭彬.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6]颧弓骨折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术的护理[J]. 李晓晨,李敬东,李云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01)
- [7]面动脉的256层CT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D]. 范毓坤.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
- [8]影像学分析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缩小成形术中的应用[D]. 付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9]下面部骨性轮廓改善手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与数字化设计[D]. 钱堃.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10]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J]. 白振西,高志彪,肖霞,张文娟,樊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