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深层开掘见新意(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麟[1](2019)在《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对意识形态及传媒领域的重视程度、举措密度和网络治理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而营造了团结、鼓劲、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十九大召开以后,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及新闻出版工作,新时代要求新闻出版领域能够实现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对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且对新闻出版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CiteSpace方法对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状况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讨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网络、热点、内容聚类和发展趋势等,发现了研究热点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强国、小康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发现了新闻出版研究的内容形成了法制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和政府职能五大聚类中心这些研究特征。特别是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趋势分析,发现了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是近年来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内容是后面几个专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特征、数据新闻发展特征以及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这三个专题做深度分析,特别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挖掘了数据新闻、媒体融合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关键内容。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媒体产业多模式发展特征、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新闻媒体的需求融合与市场融合等;对数据新闻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国外数据新闻的热点、人工智能对数字新闻的影响及数据新闻发展趋势分析等;对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特征的分析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概况、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等。再次,探讨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新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等。最后,探讨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实施中的保障机制,包括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机制、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以及新闻出版监管机制等。
冶进海[2](2016)在《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文中指出未来媒体发展将进入一个以多屏为常态,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视听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媒体不断式微,新的媒体充满想象。和所有信息流通一样,视听媒体的传播过程由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渠道、受众反应等众多环节构成的。从传播学的基本环节去研究视听媒体整体的发展趋向和未来形态,以及视听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运作方式与传播策略,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媒体的现状、当下媒介生态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未来视听媒体的信息生产制作、资本运营等种种可能与发展格局,以及未来媒介生态对传播主体、生产流程、受众需求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将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其次,阐述本选题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方面具有的意义;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核心内容,即视听媒介融合、视听媒介生态格局、视听媒体发展趋向、媒体资本运营与产业发展、视听媒体受众分析等为主题,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本文每一章节从哪些方面来开展问题研究;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独创性和重要概念界定等。本文第一章以视听媒体的传播主体为着眼点,以人类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受众被电子屏幕包围和裹挟的多屏媒介现状出发,从传统电视目前遭遇到的巨大冲击切入,提出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加快视听媒体的开放平台建设、植入互联网基因、走产业化道路、多渠道占有受众等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技术变革对传播主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验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对多屏时代视听媒体的以下特征并进行详细阐述:传播主体的不确定与广泛化、视听媒体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内容来源的多样化、盈利模式的丰富化、传播渠道(终端)的无所不在、开放式传播与更高的全程互动性等。第二章通过对当下多元智能传播体系中受众的心理分析,指出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华,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章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运作方式与效果。第三章以大数据背景下的节目制作为切入点,从大众传播学中内容生产这一环节入手,详实论述视听媒体在节目制作、用户分析、传输过程中的大数据运用的目的、效果与未来可能。在视听媒体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会从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运作体系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电影传媒等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制作、运营,针对不同媒介渠道生产适合用户的视听产品,从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转向数据之争,是视听媒体需要提前布局的重心。本章指出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海量化、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规模化等特点,视听媒体利用大数据就得整合各类视听数据,细化相关受众,建立自己的用户群组,让数据“发声”,分享多源数据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远影响,进而从搭建受众所需平台、与受众互动,集中优势打造精品节目、推出个性化视听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一探析,指出视听媒体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潜在价值,根据用户需求去生产相关的视听产品,以此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刻洞见与未来预测,来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第四章是本文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主要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资本运营环节出发,指出资本运作对视听媒体运营及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目前看来,具有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视听媒体在当下传播过程中有着媒体扩张的价值、保护版权的价值、建立品牌的价值、合作共赢的价值、形成产业链的价值等,而这些商业属性的挖掘,需要资本运作和媒体的产业化。本文在这一章里通过整理归类国内外传媒资本运作的具体案例,探析当下视听媒体并购发展趋向及特征,指出国内传媒业资本纵横捭阖的局面已经开始,并呈现出资本作用下视听媒体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明显、对技术发展充满前瞻性判断、跨媒介经营形态不断增强等特点,由此分析视听媒体机构在资本并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风险。第五章中从信息接收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视听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其发展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由此指出大数据基础上的媒介技术发展不断贴近人性,人类想象力在媒介发展中不断扩张,未来视听媒体具有多方综合功能、多元动态智能,视听直播将进入常态化等;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析中指出视听信息过载对受众造成巨大冲击,多元化与圈子化特征明显,再加上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深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影响,以及被视听媒体所传播的“拟态环境”所浸染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彰显自我价值,不被信息时代“异化”与“物化”,被技术力量所裹挟,成为业界和学界深入探讨的话题。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对大数据背景下视听媒体主导的信息环境给予了全方位的评介和补充阐释,并对当下媒介生态、未来视听媒体的发展范式、受众品质的建设等给予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熊波[3](2013)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虽然中国电视事业起步较早,但作为一个产业的电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出现。1983年全国广电系统第11次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均可以办广播电视的政策。中国电视行业迎来第一次突破性发展机遇。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里,电视台数量以每年平均134.7%的速度增长,电视内容获得重大进展,电视覆盖人口显着增加,电视逐渐成为国内主流媒体。中国迅速成为一个电视大国。到2011年,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7.82%,2607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办电视节目1329套,全国电视节目制作量比2001年增长86.7%,付费电视140套。全年共制作电视节目264.19万小时,播出公共电视节目1495.34万小时;电视剧产量由2001年不到1万集增加到14942集,位列全球第一;影视动画产量由2001年不到1万分钟增加到26万分钟,跃居世界首位。目前,全社会电视机的拥有规模超过4亿台,电视机的千人平均拥有量居全球首位;有线电视用户达1.64亿户;数字电视用户4527.86万户。然而,就在电视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进入新世纪之后,以WEB2.0互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新媒体开始迅速崛起。网络视频、网络点播、社交网站、微博等互联网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电视观众和电视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我国上线的视频网站已超过300个,并且种类多样,有以酷6网为代表的视频门户,以土豆网和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分享网站,有以PPS为代表的直播流媒体等。辉煌的数字背后,我国电视产业却潜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在3G移动通讯网络开通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快速普及,又带来了移动互联的新一轮高潮。这些新媒体业态的出现,给传统电视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电视产业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传达党和政府的意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肩负舆论监督引导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文化传播功能,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同时电视产业在我国又是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广告经营获取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它既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又要提供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将部分政治属性、经济属性以及社会属性集合于一体。因此,我国的各级电视台既不能说是行政单位,也不完全是事业单位,更不是企业单位。我国电视体制是一个混合体,行政、事业和产业的特征各具有一部分,这种非市场化的模糊体制严重束缚了电视产业化的进程。我国的电视媒介作为主流新闻媒体,它的基本性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好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是电视台的首要目标。基本性质决定了电视台的管理模式,由于以宣传导向为核心任务,各级电视台在市场化改革前都是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办台宗旨、发展规模乃至节目制作等等都是上级部门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长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使国内大多数电视台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生产节目,没有完全发挥出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电视传媒向产业化目标发展。应该看到,中国电视产业从零开始,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电视台最多,电视观众最多,节目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都十分强大的电视大国,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但从全球电视产业制度建设的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特殊的国情造成的,但另一方面也与电视行业重看得见的业绩,忽视制度建设有关。尤其当新媒体时代来临的时候,即使像美国、英国、日本等法律规章制度已经十分完善的国家都面临产业制度环境的全新变革,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环境向哪个方向去改革和调整确实是关系电视媒体能否做大做强,产业竞争力能否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否充分显现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系统回顾了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界定了新媒体、新媒体产业和电视产业的定义之后,系统对比了新媒体产业和电视产业的特征,以及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产业承担的战略任务,着重分析了电视产业经营目标定位、经营模式和当前电视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电视产业战略目标的工作重心和优化电视产业结构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探讨电视产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三网融合”这个重要的背景。三网融合是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提出的一个战略构想。它通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带动电视产业、电信产业和互联网业的技术融合及产业融合,符合信息化发展趋势,符合电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文化产业实现“创新、融合、服务”核心理念的重要途径,代表了信息文化产业包括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深入探讨了“三网融合”对电视产业的影响,深度剖析三网融合的技术思路,寻找与电视产业发展的契合点,从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三网融合”下的电视产业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虽然三网融合对电视产业向新媒体融合创造了历史机遇,但新媒体产业给媒体市场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技术和服务上的,更重要的是对电视产业的传统发展逻辑提出了严肃的挑战和质疑。这是因为新媒体打破了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把竞争带到了已经面临重重发展矛盾的电视产业面前。过去一直依靠行政力量维护垄断地位的电视媒体,已经无法回避市场化的压力。在新的竞争时代到来之时,电视产业必须放弃长期倚靠的旧有业务形态,真正把市场和受众作为业务开发的前提,摆脱双重属性带来的体制束缚和路径依赖。同时,结合自身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和传播渠道上的特点,对产业链各环节做出重新定位和调整。本文进一步结合与电视业务结合较紧密的有线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媒体、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对电视产业新业务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试图从中寻找电视产业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点。深入分析中国电视产业在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会发现制约当前电视产业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上的一系列缺陷。这些缺陷的形成可能是历史造成的,但现实是它们已经构成了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阻碍。随着媒体环境的嬗变,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甚至变得比以前更为复杂。而现实的经营困境,如节目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导致恶性竞争,广告收入增速下滑,高品质用户大量分流,都在逼迫电视产业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最后,本文在分析电视产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并对电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从行业监管、政府规制、技术和产业融合、改变盈利模式、资本经营和集团化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在新媒体时代培育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对策,主要是减少对产业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增强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通过高效、完善、规范的管理办法,把握科学的产业发展方向,达到产业发展目的;主动打破传统产业的界限,积极寻求内容产品与新媒体经营的契合点,大力推进与其他相关产业跨领域合作、融合,实现跨媒体发展;积极学习和利用世界先进文化机构和媒体集团的管理经验、创作手法、传播观念和发展模式,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国际高端人才和国际先进技术,打造创意产业的支撑体系,进而推动电视产业在全球文化市场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强化媒体内部管理、改变生产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基础上,使电视媒体迅速走向资本市场,利用播出资源优势,发挥市场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让经营性资本得以迅速增值和壮大。此外,在创新盈利模式、生产方式、服务方式上电视产业还需要做出努力。论文的创新点是:1、对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新媒体和电视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战略目标,“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新业务发展,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对策。2、在全面剖析了我国电视产业的产业困境与矛盾,系统梳理了电视产业与新媒体产业融合背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电视业务的产业特征构筑了未来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目标定位。认为中国电视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既需要技术层面的创新,更需要实现产业链的全方位融合。电视产业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从内容研发生产到播出网络建设,都必须根据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作出结构性调整。在改革与创新中,借助产业融合的历史契机,突破束缚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实现跨越式发展。3、系统分析我国电视产业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提出以有线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媒体、网络视频业务和手机电视业务为核心,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电视产业内部各环节的产业联动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电视产业的内容优势和传播优势,推动我国电视产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路海平[4](2013)在《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铁路货运占全国物流份额逐年下降,高附加值、高运价率货源逐年下降。随着2009年物流业被国家列入十大调整与振兴产业,以及2011年的《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的出台,铁路货运发展前景良好;加之,当前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分析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系统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本文在此背景下,主要研究以下四方面内容:(1)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组织方式的改革方向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历次体制改革的经验。认为我国铁路货运改革方向和路径应当是加速嵌入社会物流系统中,通过协调与配合其他物流形式,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2)本论文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基于网络嵌入性的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模式。提出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系统的四种嵌入模式、三个嵌入过程,通过分解物流价值活动,设计了横向嵌入与纵向嵌入的价值定位。(3)本论文研究分析了基于结构洞理论的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网络结构。依据联合介数中心度(Joint Betweenness Centrality),分析两个群体间的连接优化,结论认为铁路货运节点与其它节点的连接应选择联合介数中心度的值较大而其标准差较小的节点、最短路径长度较长的线路进行嵌入,这样可以通过增加捷径路径可改善中枢节点的连接性,以及减轻和均衡中枢节点的负荷,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容量。(4)本论文较为系统提出基于网络桥理论的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运作机制。研究认为铁路货运在嵌入社会物流系统时,要争取占据结构空洞的节点,通过网络桥的强连接带来有效的信息共享、弱连接带来更有效的知识共享;通过合作博弈优化协作的利益分配模型和协作让利模型;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动态协调的网络信任治理机制;通过提高斯蒂格利茨信誉租金作为重复交易的信誉保障,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铁路货运以及物流行业整体的资源整合、效率提升、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吴立斌[5](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杨虹[6](2011)在《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文中认为商界小说是小说类别中的一种,中国商界小说则与中国小说的发展相伴随。然而,在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空间里,商界小说长期得不到公允的评价,甚至缺乏公认的命名。改革开放后,商界小说获得了空前的生长机遇,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业社会的来临和商人群体的崛起,商界小说更以如火如荼之势在文坛兴盛。对此,批评与阐释虽有开拓却依然建树甚微。基于这一文学现象与批评现实,本文拟以近20年来即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商界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文化批评,在对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作整体性文化审视的基础上,选择几个文化视点,即选择与近20年商界小说文化特性最鲜明部分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探讨商界小说是如何以一种文化身份参与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以及转型中错综复杂的文化价值理念又如何影响了它的叙事策略和审美品格,以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界定论题涉及的核心概念,介绍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缘起于近20年书写商人的小说空前繁盛但文学批评的依然“失语”,将其定名为“商界小说”并界定其内涵是研究的出发点;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作品,商界小说的优长绝非审美魅力而在于它的伴随社会转型、阶层分化而生长的文化特性,因此,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立足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其进行文化阐释,是一种与批评对象相称的策略选择。第一章论述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问题。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商界小说常产生于某种文化背景并以自己独特的叙事陈规对这一背景施加影响力。进入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引领了商界小说叙事变革,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商人阶层的崛起,商界小说的类型特质及其文化意味日益彰显;而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权力在以不同形式介入商界小说话语实践以实现自己的表意策略的同时,推动了商界小说话语由弱势向强势的转向,推进了其符号权力的与日俱增。这一切,昭示了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第二章研究商界小说对商人精神的阐释问题。商业时代的来临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激发了社会的财富想象与从商意志。面对这一大有别于以往的时代环境和文化氛围,商界小说一方面将眼光定格于“未被彰显过的商界历史传奇”,以“揭秘”的姿态写出一个时代的兴趣所在,表现出“强化”与“抚平”历史断裂鸿沟的叙事特性;另一方面以深蕴价值指向的故事伦理聚焦商界生活,书写资本神话,诠释新商业精神和财富意义,积极抒发在现代商战中构建新的经济秩序、财富伦理和从商信仰的渴望,成为“市场化文学时代”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第三章阐述商界小说中经济理性的文化演绎问题。近20年来的商界小说如一面多棱镜,多姿多彩地展现了社会商业化进程中的商业景观,但无论其风格如何迥异,却无不呈现一种“经济理性”风采。换言之,商界小说以其表现的多样性、题材的现代性以及阐述的真实性,将经济理性所蕴含的交换关系与效用最大化原则予以了多样化的文化演绎与文学表达,在生动揭示“经济人”形象的文化蕴含、抒发其诗性的伦理关怀的同时,彰显了它形象演绎现代经济理性的生动的一面。第四章探讨个体主义演进中商界小说的欲望叙事问题。对个体主义的反思与重塑,是近20年来商界小说的现代性表征,而个体主义的张扬显然是欲望叙事合法出场的重要前提。商界小说以金钱、权力与情色之间的欲望景观为写作基调,讲述商人群体在市场经济“境遇”中释放欲望的生命感觉,勾勒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交换价值的人生履历,演绎人性欲望与商业道德、财富伦理、经济理性、文化传统之间的重重纠葛,揭示商业社会的人们的生存困境与心灵裂变,在文学“众声喧哗”的欲望叙事中,呈现出独特的书写风貌。结语部分归纳全文,在肯定商界小说具有把握现实的独特“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其话语困境与审美缺陷,指出这缺陷制约了商界小说的思想深度、精神超越和艺术探求,而着力于文学“祛魅”的祛魅,将是商界小说在未来的审美建构中亟待履行的责任与使命。
高晶超[7](2010)在《从本山传媒看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传媒国际化的今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加速经济发展、提升文化价值、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决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呼唤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东三省均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的主流地位决定了在东北地域文化发展中乡土文化不可撼动的地位。本山传媒正是的立足于东北特色的文化与当代产业化链条结合的经营模式,借助东北俗语文化的幽默魅力与商业价值、东北乡土文化产品在传播内容、理念、形式上的创新,打造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东北乡土文化的产业化之路。本文分四个部分,运用文化经济学理论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角度对东北乡土文化产业的价值、投资、市场、人才等要素进行分析,总结本山传媒在产业化运作中的策略。并运用传播学观点对产业链的交互宣传效应进行解读。针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与东北乡土文化发展的现状,以本山传媒的产业运作为切入点分析东北乡土文化在产业化进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和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合理化设想。
李海燕[8](2007)在《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距今仅有短短十多年的历史,其本身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甜蜜、玫瑰色的完美梦幻,且更多的是严峻的、充满挑战和痛苦的历史进程。而这一进程中所需要、所依靠的既不可能是传统“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是现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观念,而是一套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价值伦理观念。与此同时,以商界经济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商界小说也以惊人数量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上形成一股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但大多数长篇商界小说就如同中国市场经济一样仍然处于摸索探寻的初级阶段,相当多的作家还缺乏对市场以及市场经济价值体系理论上的准备,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来把握和处理商界题材的小说,由此导致了这类小说在创作质量上良莠不齐。更多是在创作数量上的增多,却没有给我们文学历史画廊留下多少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优秀的传世之作。对于研究评论者而言,由于缺少一个完善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这类小说,更是很少有人涉猎对这类题材小说的研究。鉴于此种状况,我更加感觉有必要对世纪之交以惊人数量出现的这类小说进行一次整体上的学术研究,以期待有更多更好的商界小说作品问世。本文欲把商界小说纳入现代性伦理的视野,从宏观理论论述与微观作品阐析的结合上重新认识和评价这类小说。本文之所以选择现代性伦理视角,并非用简单的庸俗社会学的伦理道德分析代替文学分析,而是深人探究小说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隐蔽联系,厘清世纪之交商界小说中的伦理主体在转型期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现代话语姿态,以及在这种现代话语下商界小说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美学立场和伦理倾向,以期望对世纪之交出现在中国大陆文坛的长篇商界小说作一次整体上的文化学和审美学阐释。本文共分六大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前三章是属于商界小说的本体论研究;第四章是分析商界小说的生产机制,属于外在规律性探讨。导论部分主要探讨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视角。在研究缘起部分,首先是对世纪之交中国大陆文坛上出现的长篇商界小说的创作盛况作了一个简单描述;再从梳理商界小说的历史沿革过程中界定出商界小说的概念,并划分世纪之交商界小说的三种类型;最后,从特定语境、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三方面探讨世纪之交商界小说繁荣的原因。在研究现状部分,则通过详叙学术界和评论界对世纪之交商界小说的研究或批评情况,进一步论证本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视角部分则结合现代性与伦理学有关的理论提出了现代性伦理的研究视角,并详细阐述了现代性伦理视角在本论文中独特的关照点。第一章分别从现代经济伦理、现代世俗伦理以及现代个性伦理这三种现代性伦理观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商界小说经济叙事、权力叙事、婚恋叙事等多种叙事景观的阐释,探讨商界小说是如何以一种文化身份参与了世纪之交的伦理转型。第一节主要是结合长篇商界小说中的经济叙事景观和权力叙事景观,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在叙事文本深层下蕴涵着的对现代经济理性伦理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节主要通过对商界小说中表现出的博弈竞争和消费叙事分析,论述了研究文本中内蕴的经济上牟利进取与在文化上消费享乐二者悖论并存的现代世俗伦理观。第三节主要通过对商界小说中婚恋叙事的分析,表现了伦理主体个性张扬、激情放纵和审美救赎的个性伦理价值观。本章旨在借用经济学、现代性及伦理学等理论,分别通过对商界小说中出现的三种现代性伦理观的透视,体现出伦理主体价值观念的调整与变换。第二章基于前文对世纪之交长篇商界小说的现代性伦理内涵的论析,再从商界小说的传奇叙事、纪实叙事和影视叙事三种叙事策略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进一步探讨在现代性伦理观的制导下,世纪之交长篇商界小说呈现出的多种叙事策略选择的意义。第三章主要结合世纪之交文化背景及现代性伦理观的影响,分别从重返中心的误区、批判精神的缺失、审美距离感的消蚀和专业知识的不足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长篇商界小说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创作上的不足。第四章主要通过对商界小说作家的身份认同和商界小说的出版方式两方面论述,进一步阐释了在现代性伦理制导下,商界小说的生产机制问题。结语部分提出了商界小说今后创作的走向问题。本论文的创新点。一是把世纪之交大陆长篇商界小说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这是拓荒之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探索开辟了新“殖民地”,寻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二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选择了现代性伦理作为理论视野与阐释模式,并形成了现代性伦理与商界小说文本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的科际框架,即以现代性伦理构成的认知模式对商界小说进行探析,给人一种新颖的理论感受;三是本论文以现代性伦理对多种样态的商界小说进行解读并没有现成的合适的理论概念或理论范式,而是依据商界小说的不同文化意识和审美特征对现代性伦理做了一些开拓性阐释,使现代性伦理体系增进了新意和哲理。
陈燕[9](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刘宝芝[10](2005)在《以人为本改进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在这一历史阶段,经济建设依然是不可动摇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新闻必然成为新闻报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经济新闻传播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经济新闻存在哪些问题?人们想从经济新闻中得到什么?如何搞好经济新闻的写作?本篇论文从论述经济新闻的现状、问题入手,探讨如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积极应对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经济报道的亲和力、有用性、贴近性。 经济新闻面向的受众应该是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经济新闻报道必须有广泛的适应能力,满足读者读得懂、愿意读、读的有用的需要,也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考虑读者的需求,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为标准。这就要求把读者最想得到的信息摘取出来,不让有价值的信息埋没在一堆材料中,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经济信息。在报道题材上,要合理运用多种题材,比如特写、侧记、消息、短评等,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在报道结构上,要摸着读者的心布局,想办法适应他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克服结构固定、语言公式化的毛病等等。 不论怎样,做好经济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提供满意服务的素质,潜心研究受众需求,并从内容和形式上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改进经济新闻报道。
二、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深层开掘见新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深层开掘见新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创新意义的讨论 |
1.2.2 关于新闻出版与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新闻行政监管创新方面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系及模式的研究 |
1.2.5 关于新媒体融合与演化的研究 |
1.2.6 关于数据新闻和数字出版的研究 |
1.2.7 关于媒体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8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新闻出版 |
2.1.2 新媒体 |
2.1.3 数据新闻 |
2.2 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 |
2.3 数据拟合模型与理论 |
2.3.1 线性趋势拟合模型 |
2.3.2 二次曲线趋势拟合模型 |
2.3.3 指数趋势模型 |
2.4 回归分析模型 |
2.5 定性预测方法 |
2.6 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 |
2.7 文献研究法 |
2.8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3.1 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参数的选取 |
3.2 新闻出版的共现现象分析 |
3.2.1 共现分析的一般过程 |
3.2.2 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 |
3.3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的分析视角 |
3.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2 研究工具 |
3.5 新闻出版研究演化过程 |
3.5.1 新闻出版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 |
3.5.2 新闻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关系图谱 |
3.5.3 新闻出版研究的历时热点议题演变 |
3.6 新闻出版研究趋势 |
3.7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媒体融合发展热点分析与特征挖掘 |
4.1 媒体融合概念与模式 |
4.1.1 媒体技术融合 |
4.1.2 媒体经营方式融合 |
4.2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
4.3 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分析 |
4.3.1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4.3.2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4.3.3 媒体融合研究知识聚类 |
4.3.4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4.3.5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4.3.6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4.3.7 媒体融合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新闻热点分析与发展特征挖掘 |
5.1 数据新闻的功能与特征 |
5.1.1 数据新闻的理念 |
5.1.2 数据新闻的功能 |
5.1.3 数据新闻模式的特征 |
5.2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基本状况 |
5.3 数据新闻研究的知识图谱 |
5.3.1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5.3.2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5.3.3 数据新闻研究知识聚类 |
5.3.4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5.3.5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5.3.6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5.3.7 数据新闻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5.4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
5.4.1 新闻报道的动态化 |
5.4.2 数据新闻的定制化 |
5.4.3 数据新闻可视化 |
5.4.4 数据新闻预测服务 |
5.5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分析 |
5.5.1 全球数据新闻奖历史 |
5.5.2 数据新闻获奖案例创新分析 |
5.6 数据新闻的发展态势 |
5.6.1 数据新闻的内容多样化 |
5.6.2 数据新闻的形式多样化 |
5.6.3 数据新闻的功能多样化 |
5.7 数据新闻发展的反思 |
5.7.1 扩大数据来源及深度数据挖掘 |
5.7.2 急需设立我国数据新闻专业规范 |
5.7.3 监管与提升需要并重 |
5.7.4 需要扩展新型的新闻法律法规 |
5.7.5 设计人工智能新闻伦理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分析 |
6.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发展概况 |
6.2 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分析 |
6.3 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6.4 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
6.5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1 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对策 |
7.1.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对策 |
7.1.3 数据新闻的新技术对策 |
7.1.4 数据新闻的专业化管理对策 |
7.2 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的必然趋势 |
7.2.2 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需求融合和市场融合 |
7.2.3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
7.2.4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方案 |
7.3 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 |
7.3.1 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影响 |
7.3.2 我国出版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分析 |
7.3.3 我国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分析 |
7.3.4 大数据出版业应该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企业数据安全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8.1 建立适合我国新闻出版特征的绩效评估机制 |
8.1.1 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8.1.2 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 |
8.1.3 评估模型量化计算的进一步思考 |
8.1.4 绩效评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
8.2 建立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 |
8.3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 |
8.4 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 |
8.5 打造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 |
8.6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传统电视媒体与新的视听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 |
二、有关媒介化社会发展进程的相关论述 |
三、有关视听媒体受众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独创性 |
第一章 视听媒体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传统电视与新视听媒体的传播差异 |
第二节 当下视听媒体生态中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新旧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视听媒介变革中的信息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整合传播:视听媒体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二节 精准传播:碎片化与用户思维 |
第三节 品牌传播:媒介路径嬗变与增值效应 |
第三章 愿景与重构: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内容生成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与视听媒体受众细化 |
第二节 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度影响 |
第三节 视听媒体发展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生成 |
一、创新思维:利用大数据发现和占有新媒介 |
二、用户思维:为不同客户端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
三、合作思维:建立视听媒体之间的互惠共赢 |
四、开放思维:搭建平台吸引更多强势媒体和海量自媒体 |
第四章 合纵与连横:传媒资本运作历程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视听媒体的商品属性和价值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传媒资本运营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三节 国外传媒资本运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四节 当下视听媒体资本运营发展趋向探析 |
一、视听媒体借助资本力量向综合传媒集团发展,马太效应初现 |
二、传媒产业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大,资本介入方式多样化 |
三、传媒资本不断投向新视听媒介技术,定位愈加分众化 |
四、以资本打造视听媒体全球开放传播平台,平台聚拢资源 |
五、传媒资本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联姻”用户第一 |
第五章 未来视听媒介功能与受众价值 |
第一节 媒介补救与视听媒体未来发展趋向 |
第二节 视听媒体受众特征与个体呈现 |
一、信息过载:受众将不断处于可变的情境模式中 |
二、圈子化发展:未来视听传播既张扬受众个性又尊重共性 |
三、受众重塑:大数据时代受众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连接 |
四、技术力量:视听媒介技术控制下受众主体地位降低 |
五、消除差距:视听媒体传播中传受知沟界限的消失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媒体和电视产业概述 |
第一节 新媒体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
一、新媒体产业的定义 |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电视产业的特征 |
一、政治特征 |
二、经济特征 |
三、社会文化特征 |
四、技术特征 |
第三章 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沿革 |
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三、“产业化”:电视产业的制度困惑 |
第二节 电视产业链发展 |
一、电视产业链的组成 |
二、中国电视双重产业链属性 |
三、基于受众资源开发的产业链 |
第三节 电视内容产业链 |
一、电视内容的变化 |
二、电视内容产品的生产 |
三、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
第一节 中国电视产业经营目标 |
一、电视产业经营目标定位 |
二、中国电视产业经营模式 |
第二节 电视产业战略发展目标设定和结构优化 |
一、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心 |
二、优化电视产业结构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
第五章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电视产业发展 |
第一节 三网融合概述 |
一、三网融合的战略意义 |
二、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进展 |
三、实施三网融合的技术思路 |
四、三网融合的国际经验 |
五、“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原则 |
第二节 三网融合对电视产业的影响 |
一、对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和运行模式的影响 |
二、对电视产业链的影响 |
第三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发展方向 |
一、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内容创新 |
二、在数字化建设中推进技术创新 |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 |
四、探索三网融合的有效模式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新业务发展 |
第一节 有线数字电视 |
一、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现状 |
二、当前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存在的问题 |
三、有线数字电视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移动电视媒体 |
一、移动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 |
二、移动电视媒体的产业特征 |
三、移动电视媒体面临的问题 |
四、移动电视媒体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网络视频业务 |
一、中国网络视频的发展和产业构成 |
二、网络视频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三、网络视频业务的盈利模式 |
第四节 手机电视业务 |
一、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现状 |
二、手机电视遇到的困惑 |
三、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对策 |
第一节 电视产业发展中的矛盾 |
一、属性定位不清 |
二、资金投入不足 |
三、产业结构散乱横向整合困难 |
四、产业核心竞争力薄弱 |
五、部门之争导致产业融合不畅 |
六、广告经营压力增大 |
七、电视产业向新媒体转型还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第二节 电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
一、未来电视产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平台 |
二、核心产业和重点产业在新格局下的变化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电视产业的发展对策 |
一、行业监管和规划 |
二、内容创新和产业融合 |
三、拓展市场范围和领域 |
四、融资资本化与规模集团化 |
五、把握多元化经营模式 |
六、产业链建设与服务链发展 |
七、培育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流业大发展而铁路货运份额逐年下降 |
1.1.2 大物流格局下铁路货运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
1.1.3 高铁成网、客货分线的新局面促使铁路货运运力大释放 |
1.1.4 物流网络理论为铁路货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 |
1.3.2 铁路货运组织模式 |
1.3.3 铁路货运运作模式 |
1.3.4 铁路货运网络分析 |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 |
1.4.1 社会网络理论 |
1.4.2 物流网络理论 |
1.4.3 价值网络理论 |
1.4.4 分工网络理论 |
1.5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铁路货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1 铁路货运及其在物流中的定位 |
2.1.1 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内涵 |
2.1.2 铁路货运的网络化特征 |
2.1.3 铁路货运在大物流市场中的定位 |
2.2 我国铁路货运现状 |
2.2.1 铁路货运发展改革历程 |
2.2.2 铁路货运系统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分类 |
2.2.3 铁路货运组织主要特点 |
2.2.4 铁路货运业务流程 |
2.2.5 铁路货运主要组织方式 |
2.2.6 铁路货运管理体制与经营方式 |
2.2.7 铁路货运盈利模式与经营绩效 |
2.3 我国铁路货运改革的优势与不足 |
2.3.1 我国铁路货运改革的比较优势 |
2.3.2 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主要不足 |
2.4 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
2.4.1 社会物流系统需要铁路货运参与物流运作 |
2.4.2 铁路货运自身特点决定了铁路货运嵌入式的改革重组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网络嵌入性的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模式 |
3.1 嵌入动因 |
3.1.1 制度背景 |
3.1.2 市场竞争 |
3.1.3 集体效率 |
3.2 嵌入要素 |
3.2.1 组织嵌入 |
3.2.2 资源嵌入 |
3.2.3 运作环境嵌入 |
3.3 嵌入模式 |
3.3.1 动态网络模式:自由协作、低关联性 |
3.3.2 共生共赢模式:专业化协作、社会化分工 |
3.3.3 中间体模式:弱连接的标准化协作 |
3.3.4 一体化的模式:收购与兼并的网络扩张 |
3.3.5 基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的铁路货运嵌入模式选择 |
3.4 嵌入过程 |
3.4.1 探索期:以合作为中心的业务嵌入 |
3.4.2 融合期:以业务为中心的整合介入 |
3.4.3 发展期: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重构 |
3.5 嵌入障碍分析 |
3.5.1 政策体制障碍 |
3.5.2 协作沟通障碍 |
3.5.3 情境适应性障碍 |
3.5.4 协作信任障碍 |
3.5.5 竞合状态下的利益保护障碍 |
3.6 嵌入价值分析 |
3.6.1 物流价值网络 |
3.6.2 铁路货运系统由价值链向价值网络延伸 |
3.6.3 铁路货运嵌入大物流系统后的价值定位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网络结构 |
4.1 物流网络结构要素 |
4.1.1 从物理网络到社会经济网络 |
4.1.2 复杂的节点要素功能 |
4.1.3 多样连接方式 |
4.1.4 复杂的网链结构 |
4.2 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度量 |
4.2.1 度、度分布、度相关性 |
4.2.2 路径、边权、距离 |
4.2.3 集群系数、簇系数 |
4.2.4 中心度与中心化 |
4.3 铁路货运嵌入后的社会物流网络结构优化 |
4.3.1 货运网络基本拓扑结构 |
4.3.2 铁路货运嵌入后的网络结构 |
4.3.3 网络连接结构的优化机制 |
4.4 基于联合介数中心度的网络结构优化仿真 |
4.4.1 Barabasi-Albert(BA)的scale-free网络结构生成模型 |
4.4.2 联合介数中心度(Joint Betweenness Centrality)分析 |
4.4.3 仿真算例 |
4.4.4 提高网络容量的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网络桥理论的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运作机制 |
5.1 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机制 |
5.1.1 物流网络信息与知识共享关系的基本属性 |
5.1.2 网络桥与信息、知识共享效率 |
5.1.3 基于网络桥的信息与知识共享资源平台 |
5.1.4 基于流程的物流业务过程建模 |
5.2 利益分配机制 |
5.2.1 网络桥接作用对社会物流系统后利益格局的变化 |
5.2.2 协作共赢式的利益分配模型 |
5.3 协调机制 |
5.3.1 网络桥接关系下的不完全的关系契约业务协作 |
5.3.2 递阶协调控制结构 |
5.3.3 交互式协调过程 |
5.4 信任与监督机制 |
5.4.1 网络桥接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5.4.2 斯蒂格利茨信誉租金与重复交易的信誉保障 |
5.4.3 信息甄别与信誉评级 |
5.4.4 动态协调的网络信任治理 |
5.4.5 激励和惩罚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创作概述 |
第二节 商界小说的概念厘定及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现代性与中国商界小说的叙事沿革 |
第二节 中国商界小说的类型特质及其文化意味 |
第三节 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话语与权力关系考察 |
第二章 商人精神的诗情阐释 |
第一节 揭秘历史与想象商人 |
第二节 财富诉求与伦理启悟 |
第三节 新商业精神的当代启蒙 |
第三章 经济理性的文化演绎 |
第一节 经济理性的文学表达 |
第二节 交换逻辑演绎的经商指南 |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批判 |
第四章 个体主义的欲望狂欢 |
第一节 个体主义的出场与欲望叙事合法化 |
第二节 商海沉浮中的物欲写真 |
第三节 消费狂潮里的情色镜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7)从本山传媒看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
二、东北乡土文化形成产业链所具备的条件 |
(一) 东北俗语文化的幽默魅力与商业价值 |
(二) 东北乡土文化的创新 |
(三) 东北乡土文化的批判性 |
三、本山传媒的概况 |
(一) 集团简介 |
(二) 受众定位 |
(三) 功能定位 |
第二章 本山传媒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的开发 |
一、辽宁民间艺术团的产业化转型 |
二、二人转剧场的连锁经营模式 |
三、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
第三章 本山传媒的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战略 |
一、空间布局战略 |
(一) 创意核心地 |
(二) 文化产业外围分布地 |
(三) 文化产业相关分布地 |
(四) 文化产品的潜在市场 |
二、产业链发展的运营战略 |
(一) 母子公司体制 |
(二) 集约式经营 |
(三) 立体营销 |
三、产业链发展的创新战略 |
(一) 开拓市场独辟蹊径 |
(二) 慧眼识人 |
(三) 人才激励机制 |
第四章 对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产业链内容上的优化整合 |
二、产业链创意和营销上的创新 |
三、传媒对产业链的融资 |
四、产业链在制度上的规范 |
五、产业链风险评估机制的创建 |
六、市场主导机制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视角 |
第一章 商界小说的现代性伦理审视 |
第一节经济伦理的透析 |
第二节世俗伦理的探索 |
第三节个性伦理的诉求 |
第二章 现代性伦理与商界小说叙事策略的选择 |
第一节回归故事的传奇叙事 |
第二节体验真实的纪实叙事 |
第三节虚拟时空的影视叙事 |
第四节叙事策略的意义 |
第三章 商界小说的审美批判 |
第一节重返“中心”的误区 |
第二节批判精神的缺失 |
第三节审美距离感的消蚀 |
第四节专业知识的不足 |
第四章 现代性伦理与商界小说的生产机制 |
第一节作家——商人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商界小说的出版方式 |
结语 终结也是起点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以人为本改进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我国党报经济新闻的现状和问题 |
1.1 党报经济新闻的现状 |
1.2 党报经济新闻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党报经济新闻应体现以人为本 |
2.1 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内涵 |
2.2 以人为本是党报经济新闻的必然选择 |
第3章 新闻内容体现以人为本 |
3.1 贴近性 |
3.2 人文化 |
3.3 多视角 |
第4章 报道形式体现以人为本 |
4.1 用语言“活化”经济新闻 |
4.2 新闻写作要选好角度 |
4.3 进行体裁和写法的创新 |
第5章 满足内部受众需求 |
5.1 新闻从业者满意是受众满意的前提 |
5.2 满足新闻从业者的合理需求 |
5.3 满足新闻从业者的个性化需求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深层开掘见新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D]. 孟庆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2]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D]. 冶进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3]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 熊波. 武汉大学, 2013(06)
- [4]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D]. 路海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3)
- [5]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D]. 杨虹. 武汉大学, 2011(05)
- [7]从本山传媒看东北乡土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D]. 高晶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8]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D]. 李海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9]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10]以人为本改进党报经济新闻报道[D]. 刘宝芝. 河北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