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一、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苏航[1](2021)在《冀中坳陷典型热田地热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婧彤[2](2021)在《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促渗技术研究 ——以大清河流域典型区为例》文中指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众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而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亟待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与调蓄工作。2019年,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中提出:首先在河北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开展试点,结合水源条件和河湖治理情况,逐步推进其他河湖生态补水和回补地下水。但在华北平原,许多地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条件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的入渗效率,便成为影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雄安新区地下水人工补给调蓄(2018YFC0406503)”,通过野外实地调研、结合收集的研究区资料,针对研究区地下水超采、调水水源剩余及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可行性和适宜性,在选定的典型区域上,针对“如何将地表水源快速、安全地入渗到地下含水层中”这一关键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以补给水源、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位埋深为主要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后再进行叠加计算,将研究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分为强适宜、较强适宜、中等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在充分考虑补给水源水质、水量,雄县和容城县降落漏斗位置等因素,最终选定白沟引河沿岸为本次研究的典型区。(2)从入渗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粒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典型研究区在天然条件下地表水入渗能力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地下水人工补给效率的主要限制条件。(3)从不同的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出发,分别提出了地表入渗补给促渗技术和回灌井补给促渗技术,室内模拟实验证明:和天然入渗条件相比,应用地表入渗补给促渗技术时,系统渗透系数增加了67%,应用井灌补给促渗技术,在回灌井进入含砂层10cm、15cm深度时,系统渗透系数分别对应增加了49%和70%。促渗技术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对野外示范工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4)在室内实验开展的基础之上,利用comsol对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入渗速率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证明所建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地下水人工回补系统堵塞的发展过程,可用于实际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入渗效率预测与管控。(5)在典型区内应用两种促渗技术方案进行调蓄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地下水人工补给水量可达到约8.94×106 m3/a,实现地下水补给总量提高2.5倍的效果。

苏航,陈功新,邢林啸,孙占学,岑丽,陈诗峰[3](2021)在《冀中坳陷典型地热田前缘晕元素特征及其对地热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As、Sb、Bi、Li、Be、Rb、Hg等前缘晕元素可作为地热田勘探的重要指标。基于冀中坳陷北部典型地热田深层土壤样品检测数据,计算了背景值与异常下限以及相关性系数,绘制了长剖面图与平面等值线图,同时利用归一化方法绘制了元素叠加等值线图,并对照元素异常位置得到元素分布特征为"南部地热田高,北部凸起区、中部凹陷处低,断层处高,构造单元内低",并简析了元素异常富集机理,预测地热异常区,为地热田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许力[4](2021)在《石泉县地热资源潜力分析》文中认为地热是一种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地热对激活贫困山区旅游资源,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基础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层岩性资料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物化探调查,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解译,总结石泉县地热地质条件、基底构造特征及地热异常分布特征,对区内的地热赋存潜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潜在地热资源进行了靶区预测评价。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与认识:1、石泉县及其邻区处于秦岭造山带与扬子地块之间,区内广泛发育有断裂构造;新生代以来,受秦岭造山带抬升作用的影响,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表明石泉县满足地热资源赋存的基本构造条件;本区处于莫霍面隆起区,是存在较好热源的有利条件之一;而穿越全境的石泉-安康断裂则深切至岩石圈,成为地下热能向浅部传递的良好通道;石泉-安康盆地内覆盖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则成为热能保存的良好盖层;与本区具有相似构造条件的汉阴、勉县已经证实存在地热资源,成为本区地热资源的间接依据与良好信息。2、物化探场特征表明,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北西走向的断裂带规模大,活动性强,尤其是石泉盆地内的饶峰-石泉城关镇-池河新生代活动断裂是深部热源向上传递的主要通道;此外,曾溪镇存在深部岩浆活动的证据,城关镇可能存在岩浆顺断裂带向上侵入。3、研究区浅层土壤温度分布与红外遥感影像反演得到地表真实温度、水热蚀变信息异常在空间上存在高度对应耦合。大体可分为城关镇北西走向条带状异常、曾溪镇不规则状异常富集、池河镇放射状异常与迎丰镇北东走向条带状异常四个热异常区,这些热信息异常区在空间上与断裂带存在伴生关系,表明异常受断裂构造的控制。4、根据研究区物化探场特征、浅层土壤温度测量、地表真实温度及水热蚀变信息的空间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区域构造、基础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内2类4个地热远景区,分别为:城关镇Ⅰ类地热资源远景区;池河镇、曾溪镇、迎丰镇Ⅱ类地热资源远景区。5、对比汉阴县地热钻探井的CSAMT电阻率断面图,综合研究区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特征,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城关镇地热资源Ⅰ类远景区地热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在远景区内开展了CSAMT与激电测深测量工作,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富集,断裂构造发育,极有可能赋存有地热资源。初步设计下一步地钻探井位应该于200剖面的235(X=239213,Y=3664 005)-255(X=239394,Y=3664087)号点之间,初步设计钻探深度2200米。

李春波,任磊,于蒙,焦尚斌[5](2020)在《保定市东部平原地表温度反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定市东部平原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分布有涿州地热田、容城地热田、牛驼镇地热田、高阳地热田等,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论文以保定市东部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8OLI/TIRS遥感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分析地表温度分布特征并进行地表温度异常提取,探讨地表温度异常区与地热田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定市东部平原地区地表温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地表温度异常区域集中分布在雄安新区、高阳县一带地热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区域,地表温度异常区与地热田分布对应效果较好。

田勇,王卫民,赵岩[6](2020)在《京津冀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问题,需发挥地质工作基础先行作用—积极拓展清洁能源领域,在大气治理行动中发挥作用。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资源主要为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占总量的99%。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寒武-奥陶系,元古界。对京津冀地下热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是我省乃至京津冀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

张志敏,魏小东,杨惠童,胡圣标,王志伟,施亦做[7](2018)在《裂谷火山型地热系统——奥卡瑞地热田基本特征》文中指出东非裂谷是世界着名的四大高温地热带之一,肯尼亚奥卡瑞地热田位于东非裂谷带中部,是典型的大陆裂谷火山型高温地热田。奥卡瑞地区断裂系统十分复杂,按走向可分为5组,其中以北西向为主要断裂,与裂谷走向一致。地热田整体面积约100km2,目前投入生产的主要是东北区、东区和穹顶区,已落实热储面积约42km2,主要有3个热源分别对东区、西区和穹顶区供热。奥卡瑞地热田是肯尼亚目前已知的热储温度最高的地热田,热储埋深为500~3000m,最高温度370℃,平均温度240℃。奥卡瑞高温地热系统的形成,与该地区晚第四纪强烈的火山活动有关,热田的盖层是最近一次火山活动的喷发物,以流纹岩为主,透水性差且裂缝不发育,使盖层成为良好的隔水层。热田热储主要为第四系火山岩,其中西区以凝灰岩为主,东区以粗面岩为主。地热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部分为渗入来源。综合分析认为,奥卡瑞地热田是一个由新近浅层侵入岩浆提供热源,由断裂、裂缝和有一定孔渗条件的火山岩构成热储,蚀变火山岩、流纹岩提供盖层,断裂作为热流体交换通道的火山型高温地热系统。

米晓利,朱永山,周自涵,李青霖[8](2018)在《大功率建场测深法在油区高干扰区深层地热勘探方面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是地热资源勘查中的重要手段,为探索在中国北方油田区人文环境复杂、干扰严重情况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介绍了首次采用大功率建场测深法在辽河油田红星地区开展地热勘探试验的情况,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说明该方法在高干扰背景地区可作为开展深层地热勘探的一种新的有效技术。

刘杰[9](2014)在《天津地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距北京120km。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全境面积11919km2。地貌特征从蓟县北部山区、山前平原,向南部平原区海拔逐级降低,形成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形态。最高海拔蓟县九山顶1085.5m,最低处塘沽区大沽口-2m;海拔高度低于5m的面积约占全市的80%。天津市属华北地层大区冀鲁豫地层区的华北平原分区。从太古宇至新生界第四系,除缺失新元古界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中生界中、上三叠统、上侏罗统、上白垩统及古近系古新统外,其它地层基本齐全。在大地构造上,天津地区属Ⅰ级构造单元―华北准地台的一部分。以区域性深断裂宁河-宝坻断裂为界,将天津市构造单元划分为两个Ⅱ级构造单元:燕山台褶带(北区)和华北断坳(南区)。北部基岩裸露至浅埋,岩性以中新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为主,在蓟县山前断裂的西北侧有花岗岩侵入;南区北北东向断裂发育,其中沧东断裂和天津断裂为规模仅次于宁河-宝坻断裂的大断裂。华北断坳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隆起与坳陷亦呈北北东向相间排列,基岩地层被不同时代的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其沉积厚度由沧县隆起区向两则的坳陷区逐渐加厚。从1936年法国人开凿的第一眼热水井至今,全市已有地热井470余眼,最深钻孔4041m,最高出水温度102℃,自上而下开采利用了新近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古生界奥陶系和寒武系、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等六个热储层。通过对这些原始资料的研究发现,由北向南,各热储层地热流体的水化学变化规律与地下水径流方向一致,但在东西方向上,地层岩性、构造、断裂却是影响着地热流体的水化学特征的主导因素:天津断裂西侧地热流体矿化度较高,达3~5g/L;沧东断裂东侧矿化度较低,在1.7g/L左右,其间高凸起部位的地热流体化学特征介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东西向水平分带性。本文通过对水质和同位素资料的分析,深入地研究了地层岩性、构造、尤其是天津断裂和沧东断裂对地热流体水化学分布规律的影响,这将有助于天津更好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杨猛[10](2013)在《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11月,河北省开始制定"建设环北京经济圈"规划,加快与北京对接,北京市也将立足建设世界城市,将建设"首都圈"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主要内容提上日程。因此,已圈定的环北京十四个县(市、区)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在这一阶段,就有必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加以客观评价,对环北京经济圈建设中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展开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滦平县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十四个县(市、区)中的其中一员,大量企业由于紧邻北京,受到防止空气污染和下游排污政策的制约,所以滦平县一方面要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经济;另一方面又不可以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因此,怎样使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就成为关系京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滦平县为例,从滦平县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角度分析了滦平县的现状,以产业转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定量与定性地对滦平县的核心竞争力、主导产业选择、比较优势以及产业承接的能力进行分析,并相应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京冀产业承接的重点及模式途径,进而根据滦平县实际情况、资源禀赋等提出了相应的关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城镇发展的战略。本文对滦平乃至整个承德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首先县域经济是整个承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滦平县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承德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合理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于发展滦平县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背景和强大动力。第三,科学合理地分析滦平县在环首都经济圈的优劣势,有选择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推动整个承德的其他县域经济发展意义借鉴重大。通过研究,可以提升滦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承德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助推承德经济增速提质。

二、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促渗技术研究 ——以大清河流域典型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人工补给
        1.2.2 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促渗技术
        1.2.3 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的数值模拟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地形与地貌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层划分
        2.3.2 地下水补径排变化规律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状况
        2.4.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2 环境地质问题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条件分析
    3.1 水源条件
        3.1.1 可利用补给水源
        3.1.2 补给水源水质条件
    3.2 入渗条件
    3.3 储蓄条件
        3.3.1 地层岩性
        3.3.2 储水空间
    3.4 研究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
        3.4.1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4.2 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级与评分
        3.4.3 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分区及典型区的选取
第4章 典型区地下水人工补给促渗技术研究
    4.1 典型区天然入渗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1.1 包气带入渗能力
        4.1.2 河道入渗能力
        4.1.3 含水层入渗能力
        4.1.4 典型区天然入渗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2 典型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技术
        4.2.1 地下水人工补给技术
        4.2.2 典型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
        4.2.3 地下水人工补给促渗技术
    4.3 典型区地下水人工补给促渗技术实验
        4.3.1 地表入渗补给
        4.3.2 井灌补给
    4.4 典型区地下水人工补给促渗效果模拟
        4.4.1 数学模型
        4.4.2 概念模型
        4.4.3 模拟结果
第5章 典型区内地下水人工补给促渗技术效果评价
    5.1 典型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量计算
        5.1.1 入渗池补给量计算
        5.1.2 回灌井补给量计算
        5.1.3 促渗技术效果评价
    5.2 典型区内地下水人工补给场地布设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冀中坳陷典型地热田前缘晕元素特征及其对地热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3.1 参数统计
        3.1.1 背景值与异常下限
        3.1.2 浓度克拉克值
    3.2 相关性分析
4 前缘晕元素分布特征
    4.1 前缘晕元素长剖面特征
    4.2 前缘晕元素平面分布特征
5 讨论
    5.1 元素异常富集机理
        5.1.1 基岩热水地球化学
        5.1.2 断裂带与构造
        5.1.3 元素异常富集模式
    5.2 地热田预测
6 结论

(4)石泉县地热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2.2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3 区域地层岩性
    2.4 区域水文地质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地热潜力条件分析
    3.1 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3.2 研究区深部构造条件
    3.3 研究区及周边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物化探场的构造分析
    4.1 1:5万区域磁场特征概述
    4.2 元素地球化学场与断裂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地热异常特征解释及潜力预测评价
    5.1 石泉县热红外遥感及水热蚀变特征分析
    5.2 研究区浅层土壤地温测量成果分析
    5.3 研究区潜在地热资源的靶区评价
    5.4 城关镇地热资源远景区地热系统模型及开发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保定市东部平原地表温度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数据
    1.3 地表温度反演
2 结果与讨论
    2.1 地表温度分布特征
    2.2 地表温度异常提取
    2.3 地表温度异常与地热资源之间的关系
3 结论

(6)京津冀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下热水资源的赋存分布特征
    1.1 冀北山地区地下热水区(Ⅰ)
    1.2 冀西山地区地下热水区(Ⅱ)
    1.3 冀西北山间盆地地下热水区(Ⅲ)
    1.4 河北平原地下热水区(Ⅳ)
2 地下热水资源的赋存分布规律
    2.1 冀西及冀北山区
    2.2 河北平原区
3 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 地热供暖
    3.2 疗养洗浴
    3.3 地热种植
    3.4 地热养殖
    3.5 工业利用
    3.6 温泉旅游
4 地下热水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建议
    4.1 地下水开采现状
    4.2 地热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7)裂谷火山型地热系统——奥卡瑞地热田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奥卡瑞区地质特征
3 热储特征
    3.1 热储层特征
    3.2 热储层影响因素
4 成因分析
    4.1 热源条件
    4.2 热流体的补给、径流及上升
    4.3 地热田模型
5 结论

(8)大功率建场测深法在油区高干扰区深层地热勘探方面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验区概况
    2.1 试验线布置情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太古界 (Ar)
        2.2.2 古生界 (Pz)
        2.2.3 中生界 (Mz)
        2.2.4 新生界 (Kz)
    2.3 热储特征
    2.4 地球物理特征
3 方法技术
    3.1 发展历程
    3.2 方法原理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预处理
        3.3.2 电阻率反演
4 方法试验效果
4 结论

(9)天津地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
    1.2 技术路线
    1.3 工作区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自然地理
    2.1 交通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与水文
    2.4 社会经济概况
3 地热地质条件
    3.1 地层
    3.2 区域构造
4 地温场特征
    4.1 区域大地热流值分布特征
    4.2 区域地温场分布特征
5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5.1 地热资源类型及热储划分
    5.2 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分布及其特征
    5.3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6 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
    6.1 隆起山地型地热流体
    6.2 沉积盆地型地热流体
    6.3 地热流体的放射性元素分析
    6.4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2 可行性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转移概念
        2.1.2 产业承接力概念
        2.1.3 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因素
        2.1.4 产业承接条件及动力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3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2.2.5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滦平县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3.1 基本概况
        3.1.1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3.1.2 经济发展水平阶段
        3.1.3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滦平县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3.2.1 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含义与主体结构
        3.2.3 滦平县产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3.3 滦平县三次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3.1 滦平县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3.3.2 滦平县第一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3.3 滦平县第二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3.4 第三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4 环首都经济圈十四个县(市、区)竞争优劣势分析
        3.4.1 十三个县(市、区)竞争优劣势分析
        3.4.2 十四个县(市、区)竞争对手综合分析
    3.5 滦平县产业承接力分析
        3.5.1 产业吸引力分析
        3.5.2 滦平县产业选择力分析
        3.5.3 产业承接对滦平县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滦平县对接北京农业发展战略
    4.1 北京市农产品供求分析
    4.2 滦平县高效种植业发展战略
        4.2.1 高效种植业产业布局现状
        4.2.2 存在的问题
        4.2.3 战略思路
        4.2.4 发展战略
    4.3 滦平县畜牧业发展战略
        4.3.1 畜牧业产业发展布局及现状
        4.3.2 存在的问题
        4.3.3 战略思路
        4.3.4 发展战略
    4.4 滦平县林果业发展战略
        4.4.1 林果业发展现状
        4.4.2 存在的问题
        4.4.3 战略思路
    4.5 滦平县农产品对接北京市场营销战略
        4.5.1 多元化的宣传渠道
        4.5.2 推销对象群体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滦平县承接北京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5.1 北京工业产业梯度现状分析
        5.1.1 北京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5.1.2 北京市工业产业梯度的分析
        5.1.3 北京市工业产业转移类型优化选择
    5.2 滦平县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5.2.1 冶金矿产业发展战略
        5.2.2 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5.2.3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5.2.4 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战略
        5.2.5 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滦平县承接北京服务业发展战略
    6.1 北京服务业现状分析
        6.1.1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6.1.2 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
        6.1.3 北京旅游业对周边县(市、区)的积极影响
    6.2 滦平县旅游业发展战略
        6.2.1 滦平县旅游发展现状
        6.2.2 滦平县旅游发展优势和劣势
        6.2.3 滦平县旅游发展战略
        6.2.4 滦平县旅游客源市场与营销战略
        6.2.5 战略实施保障体系建设
    6.3 滦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6.3.1 现代物流业(园区)发展定位
        6.3.2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
        6.3.3 现代物流业(园区)发展战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滦平县经济增长极与城镇化战略
    7.1 滦平县产业布局与未来经济增长极
        7.1.1 滦平县产业布局
        7.1.2 滦平县未来五个经济增长极
    7.2 滦平县城镇化发展战略
        7.2.1 现状分析
        7.2.2 存在的问题
        7.2.3 城镇化发展战略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典型热田地热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苏航.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促渗技术研究 ——以大清河流域典型区为例[D]. 赵婧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冀中坳陷典型地热田前缘晕元素特征及其对地热学意义[J]. 苏航,陈功新,邢林啸,孙占学,岑丽,陈诗峰.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1(03)
  • [4]石泉县地热资源潜力分析[D]. 许力. 长安大学, 2021
  • [5]保定市东部平原地表温度反演研究[J]. 李春波,任磊,于蒙,焦尚斌.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05)
  • [6]京津冀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 田勇,王卫民,赵岩. 中国煤炭地质, 2020(02)
  • [7]裂谷火山型地热系统——奥卡瑞地热田基本特征[J]. 张志敏,魏小东,杨惠童,胡圣标,王志伟,施亦做. 中外能源, 2018(12)
  • [8]大功率建场测深法在油区高干扰区深层地热勘探方面的试验研究[J]. 米晓利,朱永山,周自涵,李青霖.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06)
  • [9]天津地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D]. 刘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10]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D]. 杨猛.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涿州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