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心理教育失误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增辉[1](2021)在《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石,培养其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基于学校层面而言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潜在需要;基于教师层面而言是教书育人的内在使命;基于家庭层面而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开端,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期。由此将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内容积极融入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并且构建一组操作性较强的系列课程,充实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内容,为今后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者对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状况,结合以往的研究,将合作能力分为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合作品质三大维度,各维度包含两个要素,分别为:团队精神、公正责任感;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热情真诚、持重宽容。其次,结合上述内容本文运用孟万金教授《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沈阳市S小学三年级10个班级的35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选取量表中与合作能力配适度较高的相关维度的内容进行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S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合作能力上呈现出中等偏上水平,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水平,本研究将根据该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绘画团体辅导方案。再次,根据前测数据结果选取两个同质性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绘画团体辅导课程对实验班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促进。基于S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调查及绘画团体辅导课程实施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S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提升空间较大,促进效果较为明显。(2)本研究实施绘画团体辅导能有效促进S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3)本研究设计的绘画团体辅导方案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实施效果较为显着。最后,基于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有效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黎育生[2](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提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崔炳蔚[3](2021)在《普通高中“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WZ公办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是青少年价值观和美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会对他们未来的生存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高中生在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的同时,整天过着紧张、枯燥的两点一线学习生活,很容易产生挫折感。一部分学习成绩不佳、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由于学习时间不足、努力程度不够、学习动机缺乏等原因,不再愿意继续坚持学习。因为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他们打扰他人、睡觉、欺凌同学,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以上这些学生被统称为“问题学生”。一般来说,“问题学生”总是不断制造麻烦,这深深困扰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帮助“问题学生”健康成长,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艰巨挑战,又意义非凡。该文以WZ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问题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WZ中学虽然不是当地的重点学校,但历史悠久,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种类典型。该论文主要以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为工具,收集各种数据。WZ中学全体教师和95%以上的学生参与了针对教师和学生不同目的而设计的问卷调查,包括个人信息、问题学生现状、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和建议等。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可信,作者还对11名教师代表、6名中层干部和4名学校领导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除问卷调查和访谈外,笔者还查阅了学校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学生违纪处分记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等文件。借助“问卷之星软件”和“SPSS应用程序”,对大量的数据和记录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整理,试图找出“问题学生”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问题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然后通过对上述原因的研究,阐述了转化“问题学生”的理论和策略,并将其付诸实践,以改善“问题学生”的不良状况。作者根据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真实事例,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促使“问题学生”回归正途的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表明,应当为“问题学生”提供更多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机会。一方面,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到平等、快乐和希望;另一方面,要让“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诸如游戏、讨论、小组探究等,激发他们对学习、友谊、爱的信心,增强他们有所作为的意志。由于法律对教师惩戒权支持乏力,并且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有力支持,学校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没有人敢惩罚“问题学生”或对他们说“不”。依据本文作者的观点,WZ中学要在“问题学生”管理上有所突破,必须努力做到:提高学生管理能力,转变学生管理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培养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转变教育职能,大力寻求校外资源支持等。总之,希望本文能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所裨益。
黄叶敏[4](2021)在《基于教学效能提升的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问题研究 ——以四川省G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师负担问题是近几年来比较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人们对教育愈发重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代名词,自然受到社会多方关注,教师负担随之而来。中小学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工作负担重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合理且适度的工作负担能激发教师的工作斗志,对教育事业起着积极的影响。但将一些不应由教师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强加到教师身上,势必会消耗教师的工作热情。四川省G县地处偏远山区,基础教育相对滞后,教师除了教育教学外,还要承担其他额外的“非教学”工作,“非教学”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提升。因此,本文以G县四百多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厘清G县中小学教师所承担的“非教学”工作,明晰“非教学”工作所具备的特点,立足于G县实际教育情况,探究造成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原因,最后寻求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思考,对当前国内外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非教学”负担及教学效能进行综述,并在已有学者研究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教学效能相关概念进行严格界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当前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提升教师教学效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究了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对教学效能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对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现状的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对策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之后研究的展望。本研究认为教学效能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都能产生重要影响,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而“非教学”负担增加了教师教学压力、降低了教师教学积极性、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非教学”工作时间长、内容杂、强度大。结合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结果,主要采用主体分析法,将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政府、学校、教师自身四个主体,进而分析得出影响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层面、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教师自身层面,并进一步将这三个层面进行细化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过重的“非教学”负担导致教师无法一心一意研究教学,难以达到新课改目标。造成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因此,需要教育决策者、政府管理部门、学校管理部门、教师自身等多主体通力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因此,本研究针对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所产生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相关主体入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首先要合理引导社会期望,构建良好网络环境,使教师成为全社会引以为傲的职业,让教师体验到荣誉感、幸福感。让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教师减负合力。其次,政府部门要抓好统筹规范,提高治理水平。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形成减负清单制度;减少政府各部门对学校的行政干预,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大对中小学校的资金投入,实施政购买服务,补足学校后勤、寝室管理员、安保等部门职工,将教师从繁琐的“非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再次,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进学校不合理教师评比奖惩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对教师工作做全面摸底排查,拟定负面清单,实现精准减负;引进校务管理系统,推进校务信息化、规范化。最后,对于教师自身,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师发展;同时,要学会调节自身压力,采用多种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增强教师工作幸福感和集体荣誉感,始终对教育事业保持高度热情。
王光[5](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张佳慧[6](2021)在《初中生数学应用题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规定,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树立问题意识,以提升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应用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应用题上存在因审题不当而导致的解题错误,从而丧失信心,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应用题审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应用题。因此本研究对初中生应用题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学生更好的学习。本研究首先选择文献法,通过对与选题相关文献的查阅,同时做好这些文献的分析与归纳,明确本研究的最终目的;然后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上,根据课标下的教学要求,并且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问卷设计及教师与学生访谈提纲的设计,向S市282名初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应用题审题现状,以访谈法的形式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访谈,进一步了解应用题审题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查研究和访谈的结果分析,从学生主体出发,结合初中生学习的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容,进行应用题解题有关的教学案例研究,发现应用题审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的策略。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审题存在的问题是对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良好的应用题审题习惯、对生活化的问题缺少审题技巧训练、对相同类型的题目归类意识不够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对应用题审题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训练阅读能力、借助生活化问题来强化审题技巧、培养学生对同种类型应用题归类的意识、借助有效图式进行审题的策略。
谢孝乐[7](2021)在《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B市W区3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国家对基础教育日益重视,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赋予了新的使命。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和学生教育的基本阵地,班主任承担着加强品德修养和引领学生成长的主要职责。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还会为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更会大大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为此,开展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在加强班级管理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本研究通过对3所小学的实地调查与走访,进一步阐述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与新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这一主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逐一界定,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调研资料的统计与整理,了解3所样本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状,主要阐述了学校背景、班主任基本情况以及在专业素养、自主发展意识、参加培训与科研、专业发展制度、工作困难与障碍、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期望等不同研究层面的概况。第三部分基于问卷调查与访谈的调研结果,从个人层面、学校管理与制度层面、社会与家庭层面深入剖析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部分鉴于上述的问题及原因,分别从班主任个人、学校管理与制度、社会及家庭、国家及政策四个层面来提出促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对策。
施瑞瑜[8](2021)在《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以汕尾市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中职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入学门槛低,学生的成绩和整体素质都不高,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基础较差,并且某些中职学校过分的强调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并缺少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面临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仅仅只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要重视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和客观要求。本研究以汕尾市5所中职学校为例,通过问卷等方式对汕尾市5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自我管理状况的调查,了解中职学生在认知自我管理、学习自我管理、生活自我管理、情绪自我管理、人际交往自我管理、职业规划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共回收调查问卷486份,有效问卷480份,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5,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比例为9:1。笔者根据调查访谈结果找出汕尾市中职学生自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中职学校管理不到位、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中职学生自我认知不全面、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社会因素的影响等等。在此基础上,针对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合汕尾市中职学校的具体实践,本研究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加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学校方面,中职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纽带作用,提高组织和管理水平;开展各类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活动;优化专业结构,开设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课程;加强家校沟通,共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家庭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家长树立榜样和转变观念。中职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激发自我管理意识。社会要创设潜移默化的积极舆论,树立“见贤思齐”的正面典范。
杨江钰[9](2020)在《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班主任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班集体的建设水平,也会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的高中阶段,班主任教师几乎都由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如何处理好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很值得我们深刻地去探讨。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15所学校的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探讨高中政治教师兼任班主任过程中工作能力存在的优势、问题、原因和对策,试图在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促进政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和谐统一,共同推动政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研究依据和意义;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文献;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分别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理论阐释。首先从高中政治教师的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出发,明确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其次,在二者的关系基础上,积极探讨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构成。第三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现状,从而得出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第四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角度逐一分析高中政治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能力把握欠缺,加之学校关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使得高中政治教师无力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不足。第五部分: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对策。通过对该地区高中政治教师的工作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从高中政治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技能的发展;其次,学校要为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发展提供优良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最后,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专业成长。最终实现政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相融、和谐互利。
韩晓越[10](2020)在《“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阶段,是因为小学阶段处于学生性格品质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最基础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将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学习效率等。“10”后的小学生出生在教育政策、生育政策和生活条件大变革的时代,“10”后的小学生呈现出与以往的小学生不同的新特点,师生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改革下的重要课题,研究师生关系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缘由,所以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师生关系的概念、良好师生关系的表现特征及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入手,对校园环境中“10”后小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日常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以及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和实践观察,发现沈河区“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存在教师满意度较低、教师对学生真正关怀减弱、师生交往功利化倾向突出等多种“症结”。为更好地解决“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国家政策、生活变化、家庭教育的影响和教师影响等多个方面探究造成问题的原因。针对“10”后小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从教师本身的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合作等方面提出针对“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学校的管理、教师的实践、家庭的教育以及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当的实践参考。
二、班主任心理教育失误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主任心理教育失误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合作能力研究综述 |
2.1.1 合作能力概念界定 |
2.1.2 合作能力构成要素研究与分析 |
2.1.3 合作能力理论基础 |
2.1.4 合作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 绘画团体辅导研究综述 |
2.2.1 绘画团体辅导概念界定 |
2.2.2 绘画团体辅导理论基础 |
2.2.3 绘画团体辅导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3 绘画团体辅导对促进小学生合作能力的作用 |
第3章 绘画团体辅导研究过程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假设 |
3.5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3.5.1 实验过程控制变量设计 |
3.5.2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原则 |
3.5.3 绘画团体辅导对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的优势 |
3.5.4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主题设定 |
3.5.5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 |
3.5.6 绘画团体辅导具体课程设计(节选) |
第4章 基于统计检验理论对提升合作能力结果研究 |
4.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 |
4.1.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总体现状 |
4.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差异检验结果 |
4.2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
4.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差异比较 |
4.2.2 实验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3 对照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4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侧差异比较 |
4.3 绘画团体辅导对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研究结果 |
4.4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评价结果 |
4.4.1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过程评价结果 |
4.4.2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总体效果评价结果 |
第5章 统计检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结果讨论 |
5.1.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总体现状结果讨论 |
5.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合作能力差异检验结果讨论 |
5.2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实施结果讨论 |
5.3 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小学生合作能力积极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
5.4.1 基于学校层面 |
5.4.2 基于教师层面 |
5.4.3 基于家长层面 |
5.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5.5.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5.6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
附录 B 《绘画团体辅导总体评价反馈表》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附录 D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3)普通高中“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WZ公办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拟创新点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问题学生”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问题学生”的概念 |
1.3.2 “问题学生”的判定标准 |
1.3.3 “问题学生”定义争论 |
1.4 “问题学生”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
1.4.1 社会认知理论 |
1.4.2 学习动机理论 |
1.4.3 心理健康理论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普通高中“问题学生”调查研究 |
2.1 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2 调查问卷的信度 |
2.1.3 调查问卷的效度 |
2.1.4 访谈问题的设计 |
2.1.5 访谈对象的确定 |
2.2 访谈步骤和调查问卷的实施 |
2.2.1 访谈步骤的实施 |
2.2.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2.3 研究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1 调查结果的统计 |
2.3.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2.4 普通高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 |
2.4.1 学习型“问题学生” |
2.4.2 行为型“问题学生” |
2.4.3 心理型“问题学生” |
2.4.4 思想型“问题学生 |
第三章 高中“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
3.1 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问题 |
3.1.1 家庭结构不完整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
3.1.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
3.1.3 父母的不良行为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
3.2 学校教育和管理原因 |
3.2.1 学校应试教育不切合学生发展 |
3.2.2 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
3.3 社会环境的影响 |
3.3.1 富足的生活滋生不良价值取向 |
3.3.2 便捷的网络产生负面影响 |
3.4 学生自身原因 |
3.4.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化 |
3.4.2 青春期人格教育缺失 |
3.4.3 青春期“三观”教育不足 |
第四章 普通高中“问题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
4.1 形成教育合力 |
4.1.1 加强家校联系 |
4.1.2 助力家庭教育 |
4.2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
4.2.1 重视心理疏导 |
4.2.2 用“仁爱”唤醒学生 |
4.3 破解学生管理瓶颈 |
4.3.1 德育课题引领研究能力 |
4.3.2 分层培训助推专业发展 |
4.3.3 校本培训立足常规管理 |
4.4 营造浓厚德育环境 |
4.4.1 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 |
4.4.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4.3 继续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 |
4.5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
4.5.1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
4.5.2 全面落实“全员德育” |
4.5.3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
4.6 净化社会环境 |
4.6.1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
4.6.2 宣传落实《惩戒条例》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教学效能提升的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问题研究 ——以四川省G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国家教师减负政策导向 |
2.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中小学教师 |
2.“非教学”负担 |
3.教学效能 |
(六)理论基础 |
1.人本管理理论 |
2.教师发展理论 |
3.角色理论 |
一、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必要性 |
(一)提升教学效能才能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
(二)提升教学效能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提升教学效能才能确保学校的教育质量 |
二、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对教学效能的影响 |
(一)“非教学”负担增加教师教学压力 |
(二)“非教学”负担降低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非教学”负担阻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
三、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现状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基本情况 |
1.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情况 |
2.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 |
(二)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 |
1.“非教学”工作时间长 |
2.“非教学”工作内容杂 |
3.“非教学”工作强度大 |
四、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原因 |
1.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
2.落后经济条件的制约 |
3.家校共育的理念缺失 |
(二)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原因 |
1.教育管理方式过于行政化 |
2.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欠合理 |
3.国家教师减负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教师自身层面的原因 |
1.教师多重角色期待产生的冲突 |
2.教师个体工作能力不强 |
五、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对策建议 |
(一)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好风尚,提升教师职业地位 |
1.合理引导社会期望,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
2.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形成教师减负合力 |
(二)政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提高政府教育治理水平 |
1.深入贯彻国家减负政策,让教师减负落到实处 |
2.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 |
3.实施政府购买学校后勤服务,减轻教师“非教学”工作 |
(三)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营造轻松惬意的工作环境 |
1.改善学校管理制度,健全教育教学体系 |
2.全面摸排筛查,实现精准减负 |
3.引进校务管理系统,推进校务信息化、规范化 |
(四)教师要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
1.提升工作能力,促进教师发展 |
2.调节自身压力,增强工作幸福感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情况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初中生数学应用题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应用题审题中出现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数学应用题 |
(二)审题 |
(三)数学应用题审题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 |
(一)波利亚的审题思想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元认知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应用题审题现状调查设计研究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问卷设计与编制 |
二、访谈设计 |
(一)访谈目的与对象 |
(二)访谈的提纲设计 |
三、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案例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
(二)案例研究的选取 |
四、小结 |
第四章 初中数学应用题审题现状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实施与统计分析 |
(一)问卷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二、访谈实施与分析 |
(一)学生的调查与访谈 |
(二)教师的调查与访谈 |
三、教学案例分析 |
(一)二元一次方程组审题教学案例 |
(二)一次函数审题教学案例 |
(三)二次函数审题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一、初中生应用题审题存在的问题 |
(一)应用题审题存在畏难情绪 |
(二)不良的应用题审题习惯 |
(三)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存在问题 |
(四)生活化的问题缺少审题技巧训练 |
(五)对相同类型题目审题的归类意识不够 |
二、基于问题提出应用题审题的对策 |
(一)培养学生对应用题审题的信心 |
(二)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的应用题解题 |
(三)加强阅读能力训练 |
(四)借助生活化应用题强化数学审题技巧 |
(五)培养学生通过审题归类应用题的意识 |
(六)借助有效图式进行审题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初中生应用题审题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教学案例 |
附录五:学生问卷各项数据统计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B市W区3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调查内容的设计 |
三、调查实施 |
第二节 样本小学概况 |
一、X小学概况 |
二、Y小学概况 |
三、Z小学概况 |
第三节 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调查结果 |
一、小学班主任基本情况 |
二、专业素养情况 |
三、自主发展意识情况 |
四、参加培训和科研情况 |
五、专业发展制度情况 |
六、工作困难与障碍情况 |
七、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期望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班主任个人层面的问题和原因 |
一、专业理论水平亟待更新 |
二、自我的角色模糊 |
三、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 |
四、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
第二节 学校管理与制度层面的问题和原因 |
一、岗位职责不明确 |
二、培训研修流于形式 |
三、考评奖惩有待完善 |
四、缺乏专业发展团队 |
第三节 社会及家庭层面的问题和原因 |
一、社会舆论压力大 |
二、社会组织的专业支持不到位 |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
四、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促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班主任个人层面的对策 |
一、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 |
二、明确角色定位 |
三、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
四、提升科研创新意识 |
第二节 学校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对策 |
一、立足学校和班主任发展,优化培训 |
二、构建专业团队,建立发展的组织保障 |
三、明确岗位职责,提供发展的制度基础 |
四、优化考评奖惩,提供发展的反馈与动力 |
第三节 社会及家庭层面的对策 |
一、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 |
二、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支持 |
三、班主任家庭的理解与支持 |
四、积极开展家校共育 |
第四节 国家及政策层面的对策 |
一、健全职前培养体系 |
二、确立班主任专业认证制度 |
三、试行班主任专职化制度 |
四、增设班主任荣誉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以汕尾市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中职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二、人才市场需求要求中职学生必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三、中职学校不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
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密切关联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
一、中职学生 |
二、自我管理 |
三、中职学生自我管理 |
四、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彼得·德鲁克的自我管理理论 |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汕尾市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现状 |
第一节 汕尾市中职学校选择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中职学生认知自我管理调查 |
二、中职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调查 |
三、中职学生生活自我管理调查 |
四、中职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调查 |
五、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管理调查 |
六、中职学生职业规划自我管理调查 |
第四章 汕尾市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认知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
二、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
三、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
四、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
五、人际交往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
六、职业规划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
第二节 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问题成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 |
二、家庭原因 |
三、中职学生自身原因 |
四、社会原因 |
第五章 加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学校要从多方面出发,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二、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纽带作用,提高组织和管理水平 |
三、开展各类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活动 |
四、优化专业结构,开设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课程 |
五、加强家校沟通,共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第二节 家庭要为加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付出努力 |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 |
二、家长要树立榜样 |
三、家长要转观念 |
第三节 从学生自身出发,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
一、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
二、激发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一、创设潜移默化的积极舆论 |
二、树立“见贤思齐”的正面典范 |
结语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调查问卷(学生调查) |
附录 B 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中职学生检查人员考核标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理论阐释 |
一、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概念界定 |
(一)高中政治教师 |
(二)班主任工作能力 |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 |
二、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关系 |
(一)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和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一致 |
(二)思想道德教育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能力 |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与班主任工作能力要求高度契合 |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构成 |
(一)德育能力 |
(二)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
(三)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
(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
第二章 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现状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调查过程 |
二、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的优势 |
(一)德育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 |
(二)依托学科资源具有突出的组织管理能力 |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创新德育方法能力 |
(二)舆论信息甄别能力有待提升 |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反思总结能力不足 |
(四)与家长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强 |
第三章 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中政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能力把握欠缺 |
(一)缺乏对班主任工作能力要求的准确认识 |
(二)缺乏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创新发展 |
二、学校关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健全 |
(一)高中政治教师队伍的选任机制不合理 |
(二)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能力提升培养方式单一 |
(三)班主任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 |
三、社会环境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 |
(一)网络不良环境对班主任工作造成了巨大冲击 |
(二)社会认可度低,自我发展动力不足 |
第四章 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对策 |
一、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技能的发展 |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明确班主任职责要求 |
(二)发挥政治学科优势,实现“以教促管” |
(三)结合思政专业优势,提升舆论信息引导能力 |
(四)加强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增进专业情意 |
二、学校要为班主任能力发展提供优良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 |
(一)建立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师选任机制 |
(二)完善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专业技能 |
(三)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评价考核机制 |
三、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专业成长 |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
(二)营造尊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社会环境,提升职业尊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师生关系的界定、特征及影响 |
一、师生关系的界定 |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
(一)民主和谐 |
(二)理解信任 |
(三)互动共赢 |
三、师生关系对“10”后小学生及教师的影响 |
(一)师生关系对“10”后小学生的影响 |
(二)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影响 |
第二章 沈河区“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沈河区“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现状 |
(一)“10”后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
(二)日常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情况 |
(三)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情况 |
第三章 沈河区“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一、沈河区“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的满意度比学生的满意度低 |
(二)对学生真正关怀减弱 |
(三)师生间交往的功利化倾向突出 |
(四)学生权威意识淡化 |
二、沈河区“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政策的影响 |
(二)生活变化的影响 |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
(四)教师的影响 |
第四章 “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 |
一、树立良好师德,共育健全人格 |
(一)热爱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热忱 |
(二)树立科学职业观念,遵纪守法言传身教 |
二、与家长形成合力,多方面关心爱护学生 |
(一)了解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注重家校沟通 |
(二)帮助学生父母调到孩子的“频道” |
三、注重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情感 |
(一)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特色 |
(二)优化活动过程,增强活动体验 |
四、注重学生心理发展,谋求师生共同进步 |
(一)与时俱进,树立权威 |
(二)寻找共同话题,培养共同兴趣 |
(三)奉献真诚爱心,耐心引导学生 |
五、尊重学生人格,增强关爱沟通 |
(一)尊重学生个性,注重素质教育 |
(二)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不同时期不同关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10”后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 B “10”后师生关系调查问卷(教师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班主任心理教育失误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刘增辉. 沈阳大学, 2021(09)
- [2]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普通高中“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WZ公办高中为例[D]. 崔炳蔚.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4]基于教学效能提升的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问题研究 ——以四川省G县为例[D]. 黄叶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生数学应用题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佳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7]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B市W区3所小学为例[D]. 谢孝乐.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以汕尾市中职学校为例[D]. 施瑞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7)
- [9]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D]. 杨江钰. 西南大学, 2020(05)
- [10]“10”后小学生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为例[D]. 韩晓越. 沈阳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