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乌鸦》到《凤凰》:女性的沉沦(论文文献综述)
高祎博[1](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张开[2](2021)在《文学生产机制与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情爱叙事(1978——)》文中研究表明
江爱华[3](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认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崔严之[4](2020)在《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朦胧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强大的存在,仅以现代派的纯艺术手法便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特殊且复杂,在诗学资源的获取上体现出中西交汇、“互文”的特征,其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是象征诗学。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既勾连过去,又直逼未来,为新诗的不断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朦胧诗接受了传统象征诗学中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以及唐诗的隐喻遗风,实现了对古典文化的贯通。象征中的象征主义出现的晚近一些,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一出现便引起全球的关注与效仿,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诗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被迫暂停,造成三十年的文化断裂。新时期的朦胧诗再一次喷发巨大能量,在不同时空里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相呼应,在象征抒写上与戴望舒的意象化抒情、何其芳的通感式语言、艾青的形象性思维真正对接,凸显出朦胧诗隐含的象征情结与其审美意识的苏醒,推进象征主义内核中“纯诗”理论与“意象”的建设。朦胧诗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融汇和转化,对波德莱尔“契合”理论、非个人化等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对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洛尔迦的纯粹唯美的借鉴,促成了批判、怀疑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朦胧诗的象征意蕴。食指形成“窗含西岭千秋雪”诗歌写作风格,抒情色彩浓郁,结构方式工整,语言精练而有意味,拥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白洋淀诗群“三剑客”中芒克将小情思大升华,在反抗与皈依、抗争与绝望中守护自由的生命意志;根子用冷漠傲视世人的姿态呼唤出庄严的内心;多多则发起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叛逆于日常道德,用理性剖析时代以救赎人性,口语的节奏造出语义的奇特。朦胧诗的“今天派”更是在创作中讲求精炼、暗示与含蓄,把隐喻当成一种现实需要。北岛的诗歌想象奇特,情感丰盈庄严,富含象征意味,并且要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建立一个充满人道与正义的诗性世界,以反抗的姿态迎接与建立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顾城用孩子的趣语,孩童的稚气,建造着纯真梦幻的诗歌世界,其中一些意味深长的禅机理趣,直击人们心灵深处,希望通过美的寻找与表现来对付黑暗的现实、泯灭的自我、虚无的人性,张扬传统的文明与自然,用幻想来疗救痛苦的人类与自身心灵的巨创。舒婷用个性化感觉的意象形成诗歌内部审美的张力,其中一些对女性的思考,体现着舒婷的人本主义智慧,以她独特的言说方式展开她的力量,将世界与生活的秘密溶解在那些情绪体验上。总之,他们都是智力的空间的锻造者,用诗歌搭建自己的世界,不断化解那个时代裹挟的苦闷,对经验的历史和超验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生命的理解。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三代诗在技法上抛弃了象征,使朦胧诗建构的象征世界在此时期轰然倒塌,象征开始没落,遗留下的是一个象征的废墟或象征的荒原。尤其在诗歌修辞话语的转换和象征体系的解构方面,各种支离破碎与不确定性、非原则性、非人性的结局也将“象征”推向了另外向度的文化体系中。
黄若然[5](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张莹莹[6](2020)在《新世纪小说中的“灰色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新世纪小说文本,可以发见这样一群熟悉又陌生的群体:“灰色女性”。这既是受社会现实基础所影响,也是因为灰色女性本身的独特性。文学不是社会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同时还要“开出药方”。作家们关注的是时代洪流下个人的境遇,他们通过笔触向读者剖开其中的伤痛与欢愉,阐发出独特的审美内涵。本文拟从新世纪小说中的“灰色女性”形象入手,选取其中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进行探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构建背后所折射出的更丰富的文学意义。论文具体结构如下:绪论简略分析了小说语境下的“灰色女性”形象流变,界定“灰色女性”内涵及本文考察范围,并梳理学界对相关文本、“灰色女性”形象主题研究的综述,说明研究思路。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旨在论述形象研究的基础——人物类型甄别,即通过身份将这些作品中的灰色女性作出划分:乡村女性;都市女性;知识女性。不同的环境选择造就了各异的人生际遇,也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写作诉求。她们身上既有共性,也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和特征。乡村女性通过其是否完成“进城”这一行为可再细分为两类:绝望反抗的突围者,渴望金钱的迷失者。耽于物欲的白领、灵肉矛盾的学生这两个群体构成了区别于乡村女性、都市女性的“知识女性”。第二章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这些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特色。作为种概念的她们身上寄托了属概念群体的困惑与焦虑:城乡融合过程中的身份迷思,社会转型时期工人群体职业精神的失落,以及消费话语侵袭下待价而沽的身体景观。第三章主要从题材的形式感和叙事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新世纪小说灰色女性书写的艺术得失,阐述其开拓出的新意义规范。它们回归现实与经验,让文学作品更富生活质地,审视男性群体、多维度描写姐妹情谊体现出对灰色女性私密空间的关注。整体而言,这些作品相较于以往同类型题材小说叙事创新显着,本文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结语部分总结了这类小说的价值与意义,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高鲜花[7](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提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姜华[8](2019)在《新世纪小说中的自然灾害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是人类以及由人类所创造出的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的一呼一吸都深刻影响着人、人类社会的变化。人类一切既有的和未来将被创造出来的文明,惟有在自然的孕育下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笼罩在各种自然灾害的阴影之下。新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频发,引发了灾害研究的热潮。就自然灾害的研究来说,其既需要整体的高度,也需要独特的角度。从文学的角度对自然灾害进行考察,无疑存在着研究的巨大潜力。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灾害文学”的理论框架下与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将小说这一文体对自然灾害的书写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已有的“灾害文学”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灾害小说”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自然灾害与文学的关系,特别阐明了自然灾害对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影响。厘清了论文所使用的重要概念,介绍了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指明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意义所在,为论文的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1章主要明晰了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基本维度,即以文本中自然灾害真实与否作为依据,新世界小说的灾害书写可以划分为真实与虚构两个大的维度。而就真实自然灾害的时间来说,又可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即历史与现实。因此,新世纪小说形成了历史、现实、虚构三个基本维度,以此为脉络,展开论文的进一步研究。第2章归纳了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的主题,主要包括苦难与抗争的主题、瘟疫与爱情主题、现代化进程反思主题、生态与环境警示主题,这四类主题是对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内容的大致把握,同时,体现了新世纪小说灾害书写强烈的历史与现实关照感。第3章探究了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的精神意蕴,这是本论文的重心所在,本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对小说中灾害下的人性展现进行解读,因为“灾难是改变人的法器”,那么灾难中的人性就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小说凭借虚构与想象对灾害中人性的挖掘更为深入,有详细研究的必要;其次,探究小说所传达出的灾害意识,在细读文本后,笔者将新世纪小说中的灾害意识概括为反思意识、惩戒意识和重建意识,着重考察其背后的作家创作意图;最后,考察小说对灾害情境的超越方式,不同的超越方式潜含着作者的不同思考与最终的价值指向。第4章辨析了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产生的新内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带来生态意识的引入、对人与灾害未来的思索带来科幻因素的融入、寻求灾害的本土表达带来民族文化的渗入,这三种倾向指明了新世纪小说灾害创作的新方向,为今后的灾害书写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灾害创作的进一步发展。第5章说明新世纪小说灾害书写的价值与存在的局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灾害书写强化了灾害记忆与集体认同,唤醒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暴露了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其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变革与人自身的完善。局限则表现为创作中纪实与虚构的失衡,对灾难意蕴开掘的不足。通过对价值与局限的总结,希望可以开阔灾害文学创作的视野,提升灾害文学的创作水平,从而产生高质量的灾害文学作品。新世纪小说的自然灾害书写是小说这一文体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危机的有力回应,其直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见证了灾害下的自然、社会与人的存在状态,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感。
林静怡[9](2019)在《抗战时期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体验与书写(1931-1945)》文中认为东北流亡文人的文学创作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它的出现在当时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一直以来东北流亡文人的文学创作广为人知,但对他们的流亡体验与流亡书写进行的系统研究仍有所欠缺。家国凋零、风雨飘摇的三十年代对东北流亡文人而言,是体验人生百态逐步成长的年代,也是或慷慨悲歌或忧郁怅惘地开始书写流亡体验的年代。东北流亡文人的文学创作因“流亡”二字而富有灵魂,“流亡”赋予了它深刻的文学内涵、深厚的文化价值与恒久的历史意义。本文以“流亡”为切入点,立足于东北流亡文人书写的一手资料与文本解读,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对其流亡体验及其书写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东北流亡文人书写的生成语境进行分析,以此揭示东北流亡文人走上流亡之路与从事相关创作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因素。首先是政治方面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东北大地上实行残暴统治,蓄意滋事挑起东北地区民族矛盾,致使东北流亡文人生存的政治生态急剧恶化;其次是经济方面,日本侵略者实行“以战养战”策略,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经济资源,导致整个东北民生凋敝,东北流亡文人谋生困难,被迫走上流亡之路;再者是文化方面,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加强文化管制,疯狂迫害爱国的东北文人,致使东北流亡文人生命与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除此外,东北大地上的文化根底本身所具有的坚毅勇敢、吃苦耐劳以及崇尚自由漂泊的文化因子,也是东北流亡文人走上流亡之路并创作大量与流亡体验相关作品的隐性基因和间接原因。第二部分是对东北流亡文人走上流亡之路的精神动因、遭遇的身份危机以及他们所进行身份建构进行论述,由此可一观东北流亡文人流亡途中的心灵之路,从“失乡者”到“无名者”和“污名者”,东北流亡文人必须要对他们遭遇的身份危机作出反应——进行身份建构并获得身份认同。东北流亡文人对身份的建构方式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投身革命、拥护“红色政权”的战斗者身份”与“以笔启众、专注写作的文人身份”建构。这一建构过程反映了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流亡者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所采取的解决途径。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东北流亡文人流亡途中的情感体验与精神指向进行探讨,“流亡体验”是东北流亡文人书写的核心,并以此升华出相应的精神指向来指导其文学创作。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体验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既有生理上的饥饿、寒冷、病苦,也有精神上的焦虑、孤独和抑郁,流亡体验是动态性的,会随着所处的环境与境遇而改变,可以概括为从“弃儿”之痛走向新生巨人之喜。与这种流亡体验相对应,是东北流亡文人体现在文本当中并指引着文本创作的精神指向。这一部分对东北流亡文人流亡体验与精神指向的探讨揭示了他们流亡途中文学创作的内核,正是特定的流亡体验促成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指向,并在这种精神指向的牵引下完成了相应的创作。第四部分是对东北流亡文人流亡途中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包括其主题意旨、人物形象与意象。首先是东北流亡文人流亡途中的情感主题,具有含泪唤醒性质的战争主题与表达思乡情的怀乡主题;其次是东北流亡文人笔下的极具流亡者灵魂的人物形象;最后是与流亡体验相交融的流亡意象的塑造,主要可以概括为生存性意象、情感性意象以及超越性意象。东北流亡文人文学创作中的主题、人物与意象实际上都与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体验及其精神指向密切相关。最后一部分是对东北流亡文人流亡书写的反思,通过将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书写与西方近现代流亡书写、中国古代流亡诗歌书写进行比较,东北流亡文人流亡书写主要有以民族大义、英雄精神为核和以情为骨两大特点。总的来说,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书写虽然存在冷静审视不足、停留在感性呼号层面等诸多问题,但它亦是民族与英雄的严正乐章,是情感激荡色彩炫目的动人赞歌。
裴争[10](2018)在《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文中提出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义何为痴狂叙事;二是理清痴狂叙事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就第一点来说,笔者对痴狂叙事暂作如下定义:小说文本通过讲述痴狂者的故事、或以话语模拟痴狂者的状态、或设置一个狂欢化的世界等方式来展现一种非理性、非常态、超常规的人生或世界状态。痴狂叙事是对以理性见长的常规叙事方式的冲击和颠覆,其深层的叙事预期是以叙事方式的变革达到反传统、反道统、反理性的目的。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来划分,痴狂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叙述痴狂者、痴狂者叙事和狂欢化叙事。就第二点来说,痴狂叙事对于现代小说的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痴狂叙事是现代中国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小说和痴狂叙事是相伴相随的,现代中国小说既伴随着痴狂叙事源起而发展,又伴随着痴狂叙事最终成熟,因此,痴狂叙事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非理性叙事,痴狂叙事包含着现代中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既是中国小说艺术成熟的表征,也是现代中国文人面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期望以艺术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选择,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渴望独立又缺乏自信的复杂心态。论文全文分绪论、结论和另外七章共九大部分来具体展开论述。绪论是全文的总论,提出痴狂叙事这一概念并从整体上论述痴狂叙事对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绪论共分五小节,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介绍叙事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独特性,其次归纳出痴狂叙事的定义并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痴狂叙事,从人性本质和时代特色来论述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归纳出痴狂叙事的三个精神特征,分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最后一节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的介绍。另外七章分别论述不同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痴狂叙事创作实践和价值意义。第一章论述鲁迅小说对痴狂叙事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几乎践行了痴狂叙事的三种不同类型。《狂人日记》既是现代文学的痴狂叙事开篇之作,又是痴狂叙事代表性的文本,其主体部分是痴狂者叙事的典型,而其文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的叙述痴狂者的文本,因此,《狂人日记》是一个复调叙事的小说。除了《狂人日记》,鲁迅还用《长明灯》和《白光》两篇小说来叙述两个不同的疯狂者的遭遇,一个是被禁闭的狂人,一个是自我禁闭的疯子,对这两个疯狂者讲述的目的是对造成他们疯狂的外在文化制度的批判。鲁迅对痴狂叙事最为独到的贡献是利用《故事新编》开创了狂欢化叙事的小说文本,实现了对历史小说和痴狂叙事模式的创新。第二章以《沉沦》为例来论证郁达夫小说中时空错乱的叙事模式,小说《沉沦》中表现出叙事与抒情、小说与诗词、中文与外文的混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郁达夫由诗人变为小说家,由传统文人转化为现代文人,这一身份的变迁并非郁达夫的主动追求,它一方面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生存需要。但正是《沉沦》这种散文和诗词、中文和西文的杂糅造就了一篇“不伦不类”的现代小说,从而开创了现代中国小说浪漫抒情的一支。第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城市空间背景,上海独特的殖民文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刘呐鸥等人的城市书写提供了素材。但不论新感觉派小说家眼里的上海是地狱还是天堂,他们笔下的城市空间都是疯狂变形的,旋转的舞厅、扭曲的人际关系、变异的亲情伦理、色情狂般的摩登女性等,都是他们笔下最常见的都市风景。新感觉派小说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施蛰存,他擅长书写城市威压下心灵空间的变迁,他笔下的心灵空间从宁静到疯狂,越接近上海越变得失衡而失控,终致入了魔道的疯狂。第四章从痴狂叙事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文学中三个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小说流派,分别是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主要集中于这几个小说流派的叙事变革。第五章具体论述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中两类不同的痴呆,王一生尽管思维敏捷、棋艺出神入化却被称为“棋呆子”;丙崽生来就痴傻弱智却能避开历次灾难生存下来,这二者都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讨论既是一种对比也是对老庄文化和楚文化某一侧面的展示。第六章从家族的视角来论述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书写家族史,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家族却充满了疯狂和混乱。以苏童笔下的“枫杨树”家族为例,尽管小说中写了不止一个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失去理性的疯癫者,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淫乱、妒忌、暴力、杀戮等仇恨和罪恶。小说中的叙述者跟家族的关系呈现一种渐行渐远的状态,家族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历史。第七章重点介绍了三个当代作家不同的痴狂叙事创作,分别是残雪、王小波和莫言。这其中,残雪的梦魇叙事是最为神秘也最令人费解的。残雪不仅叙述可怕而怪诞的噩梦,更以一种梦魇状态来叙事,这就使她的小说不仅内容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使她的写作状态变得扑朔迷离。王小波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叙述人,这是一个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述人,也是一个自由穿梭于文本内外的叙述人。他小说中戏谑化的叙述语言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另一个尝试狂欢化叙事的作家。莫言是痴狂叙事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小说不仅拥有众多的疯癫痴狂者,而且也汇集了多种样式的痴狂叙事文本,既有对疯癫者故事的讲述,也有疯癫者讲述的故事,同时他也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狂欢化叙事,他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小说模拟搭建狂欢节舞台,以此来诠释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他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成分。论文的结论总结了论文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简单地说,痴狂叙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论文的一大创新。把痴狂叙事应用到对现代中国小说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论文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应看到,论文并没有充分涵盖所有形态的痴狂叙事的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少作家的创作具有痴狂叙事的不同形态,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去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这一论题尚有充足空间可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二、从《乌鸦》到《凤凰》:女性的沉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乌鸦》到《凤凰》:女性的沉沦(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4)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朦胧诗的象征资源 |
2.1 传统象征诗学的借鉴:对古典文化的贯通 |
2.1.1 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 |
2.1.2 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 |
2.1.3 晚唐诗歌的隐喻遗风 |
2.2 国外理论的接受:对西方象征主义的融汇和转化 |
2.2.1 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 |
2.2.2 后期象征主义的借鉴 |
2.2.3 批判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
2.3 象征抒写的对接:对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
2.3.1 象征抒写的对接 |
2.3.2 隐含的象征情结 |
2.3.3 审美意识的苏醒 |
3 象征诗学遗产 |
3.1 西方象征主义 |
3.1.1 法国波德莱尔:形式的布局 |
3.1.2 英国艾略特:普遍的对应 |
3.1.3 西班牙洛尔迦:非逻辑现象 |
3.2 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
3.2.1 戴望舒:意象化抒情 |
3.2.2 何其芳:通感式语言 |
3.2.3 艾青:形象性思维 |
3.3 象征主义内核 |
3.3.1 非个人化 |
3.3.2 纯诗理论 |
3.3.3 意象建设 |
3.3.4 契合特质 |
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
4.1 食指:“窗含西岭千秋雪” |
4.2 白洋淀诗群 |
4.2.1 芒克:自由的生命意志 |
4.2.2 根子:庄严的内心嚎叫 |
4.2.3 多多:文化语言的挑战 |
4.3 今天派诗群 |
4.3.1 北岛:英雄的主体自我 |
4.3.2 顾城:童话的生命乐园 |
4.3.3 舒婷:个性的感觉意象 |
4.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
4.4.1 智力的空间 |
4.4.2 隐喻的需要 |
4.4.3 苦闷的象征 |
5 象征的荒原 |
5.1 朦胧诗的精神蜕变——第三代诗歌 |
5.1.1 第三代诗歌五副面孔 |
5.1.2 第三代诗与朦胧诗的比较 |
5.2 象征的荒原 |
5.2.1 修辞话语的转换 |
5.2.2 象征体系的解构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
一、音乐创制类 |
二、音乐传承类 |
三、音乐表演类 |
四、音乐风俗类 |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
一、宝物与妙音 |
二、禁忌与沉默 |
三、乐人与智者 |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
二、212个型式结构 |
三、结构的意义 |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
一、真:以情达意 |
二、善:由情生益 |
三、美:唯情而已 |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6)新世纪小说中的“灰色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真实”的虚构:“灰色女性”的类型甄别 |
第一节 乡村女性:谋生途中的歧路 |
一、绝望反抗的突围者 |
二、渴望金钱的迷失者 |
第二节 都市女性:岗位被“炒”的失落 |
第三节 知识女性:游离边缘的困窘 |
一、灵肉矛盾的学生 |
二、耽于欲望的白领 |
第二章 “虚构”的真实:“灰色女性”的人生镜像 |
第一节 “身份”的迷思:对“城里人”的向往 |
第二节 “职业”的迷思:工人群体的心灵归依 |
第三节 “消费”的迷思:待价而沽的身体景观 |
第三章 真实与虚构之间:“灰色女性”书写的艺术得失 |
第一节 题材的“形式感”:“灰色女性”的私密空间 |
一、日常经验 |
二、姐妹情谊 |
第二节 “向内转”的叙事手法 |
一、采用儿童视角的《送你一束红花草》 |
二、视角交叉的《霓虹》与《泥鳅》 |
三、受现代主义影响的《去往银角》与《红艳见闻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新世纪小说中的自然灾害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自然灾害与中国文学 |
0.1.1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存在的自然灾害 |
0.1.2 自然灾害对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影响 |
0.2 相关概念界定 |
0.3 研究现状概述 |
0.4 研究方法及意义 |
1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基本维度 |
1.1 历史自然灾害的追忆式书写 |
1.2 现实自然灾害的直面式书写 |
1.3 虚构自然灾害的多样化书写 |
2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主题呈现 |
2.1 苦难与抗争的展现 |
2.1.1 物质匮乏下的生存反抗 |
2.1.2 精神废墟下的心灵拯救 |
2.2 瘟疫与爱情的缠绕 |
2.2.1 “经典”效应影响下唤醒爱情的瘟疫 |
2.2.2 “现实”情境折射下摧残爱情的瘟疫 |
2.3 现代化进程的反思 |
2.4 自然与环境的警示 |
3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精神意蕴 |
3.1 人性的深入开掘 |
3.1.1 本能渴求下人性的沉沦 |
3.1.2 极端困境中人性的挣扎 |
3.1.3 灾害烛照下人性的光辉 |
3.2 灾害意识的传达 |
3.2.1 反思意识对灾难成因的探寻 |
3.2.2 惩戒意识对泛滥欲望的诘责 |
3.2.3 重建意识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
3.3 灾害情境的超越 |
3.3.1 温情浸润与无私互助 |
3.3.2 情感抚慰与诗意疗救 |
3.3.3 根脉传承与信仰救赎 |
4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前行方向 |
4.1 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意识的引入 |
4.2 人与灾害的未来:科幻因素的融入 |
4.3 灾害的本土表达:民族文化的渗入 |
5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价值与局限 |
5.1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价值 |
5.1.1 强化灾害记忆与集体认同 |
5.1.2 唤醒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
5.1.3 暴露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 |
5.2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局限 |
5.2.1 纪实与虚构的失衡 |
5.2.2 灾难意蕴开掘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抗战时期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体验与书写(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何为流亡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 |
1 流离之音因何而生:东北流亡文人流亡书写生成语境 |
1.1 “铁血主义”占东北: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与尖锐民族问题 |
1.2 “以战养战”经济掠夺:东北民不聊生文人生路受阻 |
1.3 殖民文化霸权下的“荧荧星光”:积极抗争与遭受迫害 |
1.4 隐性基因:坚毅勇敢的抗争品质与崇尚自由的流浪灵魂 |
1.4.1 坚毅勇敢的抗争品质 |
1.4.2 “玄鸟生商”与崇尚自由 |
1.4.3 “灵魂飞升”追求自由的萨满文化氛围 |
2 东北流亡文人的坎坷流途与身份危机 |
2.1 走上流亡的精神动因:为了“自由地生和自由地写” |
2.2 他者的认同与自我的危机:无名的流亡者与“污名”的关东人 |
2.3 有限的“入世”:东北流亡文人的身份建构 |
2.3.1 投身革命:拥护“红色政权”的战士身份建立 |
2.3.2 以笔启众:专注写作的文人身份建构 |
3 流亡体验与精神指向:从“弃儿”之痛走向新生巨人之喜 |
3.1 从“弃儿”之痛走向新生巨人之喜的流亡体验 |
3.1.1 生理与安全需求挫折性体验:啼饥号寒与身份缺失 |
3.1.2 爱与归属挫折性体验:颠沛流离与失去故乡 |
3.1.3 尊重需求受挫与自我实现的体验:流亡之悲转为盗火之喜 |
3.2 东北流亡文人精神指向:在流亡的荒途中重建文学“新世界” |
3.2.1 “东北不只是东北人的东北”:共克强敌的民族意识 |
3.2.2 唤起双重压迫下的“准奴隶”:救亡式“启蒙”意识 |
3.2.3 踏着血迹迎着阳光继续前进:强劲有力的生命意识 |
4 流亡路上殊章始成:东北流亡文人独特的书写内容 |
4.1 烽火硝烟中的情感体验主题 |
4.1.1 故土烽火与含泪唤醒:战争主题 |
4.1.2 思乡情的文学镜像:怀乡主题 |
4.2 寄托流亡灵魂的人物系列 |
4.2.1 飘荡与斗争的合体:“流浪汉”男性 |
4.2.2 无家可归的坚强人:逐渐觉醒的女性 |
4.2.3 苦难之上的思乡病:“想要回家”的孩子 |
4.3 现实体验的文本映照:流亡体验催生流亡意象 |
4.3.1 生存性意象:桥、窗和监狱 |
4.3.2 情感性意象:大海、土地和旷野 |
4.3.3 超越性意象:旗帜、江河、野狗和鸟类 |
5 关于东北流亡文人流亡书写的反思 |
5.1 民族大义与英雄崇拜的书写核心 |
5.2 书写情感激荡、色彩炫目的流亡赞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小说作为叙事文类之一种 |
一 叙事学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的发展 |
二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痴狂叙事的定义及其三种类型 |
一 何谓痴狂叙事 |
二 痴狂叙事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一 理性时代的痴狂叙事 |
二 痴狂时代的疯癫讲述者 |
三 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
第四节 痴狂叙事的精神特征 |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 |
三 个人化叙事与社会化叙事的统一 |
第五节 文献综述及思路方法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二 思路方法与大体结构 |
第一章 从疯癫到狂欢:开启痴狂叙事的鲁迅小说 |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痴狂叙事的源起 |
一 叩开现代中国小说“大门”的狂人 |
二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模式 |
三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产生的根源 |
第二节 被禁闭与自我禁闭的疯癫者 |
一 被禁闭的狂人:《长明灯》 |
二 自我禁闭的精神病患者:《白光》 |
第二节 狂欢化叙事:《故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创新 |
一 狂欢化叙事模式的体现 |
二 狂欢节平台的搭建 |
三 狂欢化叙事的根源 |
第二章 时空错乱的痴狂叙事:《沉沦》再解读 |
第一节 生存于两个时空里的叙事主人公 |
一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叙述人 |
二 错乱的叙述时空 |
第二节 《沉沦》诗词叙事的文化心理变迁 |
一 文体混杂中的身份转变 |
二 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完成 |
第三章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疯狂城市空间 |
第一节 现代小说的异类——新感觉派小说 |
一 “混血”的小说流派 |
二 “飞地”上海的独特背景 |
第二节 疯狂变形的城市空间 |
一 旋转的舞厅 |
二 扭曲的男女关系 |
三 变异的亲情伦理 |
四 女性叙事的悖论 |
第三节 从宁静到疯狂:施蛰存的心灵空间叙事 |
一 从诗化叙事起步 |
二 窥视古人隐秘的性爱心理 |
三 从平静到焦灼的心灵空间变迁 |
第四章 痴狂叙事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
第一节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 |
一 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到来 |
二 意识流小说开启的“技术革新” |
第二节 寻根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 寻根小说的不同文化选择 |
二 马原与扎西达瓦的叙事差异 |
第三节 新潮小说的“革命” |
一 新潮小说产生的现代主义背景 |
二 新潮小说的叙述“革命” |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
一 虚构的历史 |
二 真实的人性 |
第五章 《棋王》与《爸爸爸》的叙事悖论 |
第一节 《棋王》的文化叙事悖论 |
一 尴尬的叙述人 |
二 王一生的两极状态 |
三 “棋呆子”的成长之路 |
第二节 《爸爸爸》的痴呆叙事悖论 |
一 众声喧哗中的丙崽 |
二 三个隐含作者的矛盾对立 |
三 仁宝的带来的不可靠叙事 |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疯癫家族叙事 |
第一节 疯癫的家族叙事与叙述者 |
一 历代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
二 身份不明的家族故事讲述者 |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血亲关系的混乱与瓦解 |
第二节 癫狂的“枫杨树”家族 |
一 渐行渐远的家族故事叙事者 |
二 “枫杨树”家族内的“七宗罪” |
三 “枫杨树”家族的疯癫者 |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痴傻叙事 |
一 “我”:傻瓜?抑或智者? |
二 《尘埃落定》中的三个不同的故事 |
三 痴傻叙事下的三种不同情感 |
第七章 多元化痴狂叙事创作实践 |
第一节 残雪的梦魇叙事 |
一 以梦的状态写作 |
二 噩梦般的叙事 |
三 残雪噩梦叙事的来源 |
第二节 王小波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
一 徜徉于文本内外的两个王二 |
二 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叙述人 |
三 戏谑化的叙述话语 |
四 独特叙事风格的成因 |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痴狂叙事 |
一 各类不同的痴狂叙述者 |
二 搭建狂欢的平台 |
三 杂语化的叙述语言 |
结论 |
一 痴狂叙事的创新性意义 |
二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
三 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乌鸦》到《凤凰》:女性的沉沦(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文学生产机制与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情爱叙事(1978——)[D]. 张开.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D]. 崔严之.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新世纪小说中的“灰色女性”形象研究[D]. 张莹莹. 扬州大学, 2020(02)
- [7]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新世纪小说中的自然灾害书写研究[D]. 姜华. 辽宁大学, 2019(01)
- [9]抗战时期东北流亡文人的流亡体验与书写(1931-1945)[D]. 林静怡. 辽宁大学, 2019(01)
- [10]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D]. 裴争.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