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和加拿大都市区的划分及我国的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胡庭浩[2](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刘玉博,李鲁[3](2020)在《划分都市区辅助城市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先发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突破行政区限制,划定基于经济活动实体范围的都市区,积极开展了空间尺度治理的新探索。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典型国家以及欧盟、经合组织划分都市区的最新实践和最新趋势,为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和提升城市治理化水平提供借鉴。中国新型城镇化迈入"下半程",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突破行政区划边界,变得更加紧密,应借鉴国际经验尝试统一划分都市区,以人口密集度识别"核心区",以通勤强度识别"外围区",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王超深[4](2019)在《轨道交通线网影响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大都市区是主要的人口承载地,也是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引擎。对中国特大城市而言,机动化运输模式正由道路交通主导向轨道交通主导转变,空间组织机理正发生重大改变,在轨道交通支撑下,大都市区化特征日趋明显,与此同时,日渐扩大的城市规模使得长距离通勤交通不断增长、出行时耗不断延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完善和土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高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与交通的匹配效率,是提升大都市区空间功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即在上述理论与现实背景下展开,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在大都市区概念不够清晰的背景下,研究了基于通勤率指标的范围界定问题,认为当轨道交通主导时,其空间范围在3500km21.2万km2左右。基于上述空间规模展开相关文献的梳理与研究进展的追踪,认为大都市区作为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地域形式,其本质仍具有城市属性特征。其次,在梳理国外大都市区发展历程和总结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评价中国问题的标杆,对我国大都市空间演化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辨识。发现在同一时期内,国内近似规模城市轨网规划建设呈现的问题具有高度趋同的特征,并从空间发展规划、轨网规划及两者协同发展层面进行了致因剖析。第三,深入研究了东京都市圈、首尔大都市区和巴黎大区的空间演化规律,着重研究了人口规模增长历程与分布特征、就业岗位及中心体系的规模与分布特征等内容。认为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增长具有明显的“顽固性”特征,在轨道交通等快捷交通工具的支撑下,职住分离是普遍规律,大都市区能级较高的中心均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与都市快轨和轨道环线的关系密切。对三个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建构,着重从时代背景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模型,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起重要的支撑力作用。最后,分别从土地空间和轨道交通两个层面研究了三个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借鉴。第四,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共性和差异特征,研究了其形成机理,认为可达性是重要的空间影响因子,都市区中心与轨道环线、都市快轨关系密切,存在明显的网络结构效能机理、网络布局结构机理、轨道出行行为机理和都市快轨组织机理;分析了核心致因,认为空间结构趋同和存在差异与都市所在的地理环境、发展历程、行政管理等紧密相关。第五,研判了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发展趋势和典型特征,认为我国特大城市建立轨道交通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是必然选择。以空间组织功效提升为具体目标,综合考虑外部约束条件,提出我国大都市区构建34级中心体系的设想。根据中央活动区(CAZ)与新兴CBD的空间距离关系,将大都市区划分为相邻型和分离型两类,分别建构了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式,空间结构模式更加关注都市快轨在空间组织中的作用,强调都市快轨对CAZ、CBD和大型对外枢纽的支撑作用。第六,以空间结构特征与案例城市相似,且空间效能较低、研究紧迫性较强、空间可塑性较大的典型团状大都市区——西安为例,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大都市区目标定位、发展基础等约束条件,同时考虑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提出了西安大都市区土地空间和轨道交通优化策略。利用ArcGIS评价了优化前后轨网的出行时耗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特征,发现新增的都市快轨系统有力地支撑了大都市区空间拓展和地铁2号线所在的南北主轴线的定位和发展,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可达性明显提高,整个大都市区轨道网络的可达性是优化前的1.12倍。最后,从土地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建议。
王敏[5](2019)在《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提出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是城市群的核心组成单元和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强都市区内部城乡体系结构的优化,不仅能促进内部结构的高效组合,而且能够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都市区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优化的相关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区理论、城市相互作用理论、城市—区域系统理论、城乡地域系统理论等理论,运用城镇体系结构分析的方法,如城市首位度法、位序—规模法,城镇中心性强度、分形理论模型、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对支撑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区——郑州大都市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进而根据其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方案。第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运用首位度、金字塔模型、Zipf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对大都市区的人口、经济、土地规模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各层级数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2)高位城市发育突出,首位城市特征明显;(3)人口规模Zipf指数偏大,总体符合位序—规模结构;(4)大中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少,小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庞大;(5)城镇呈现较合理的“橄榄型”金字塔结构,乡镇呈现不规则“凸字型”金字塔结构的现状特点;(6)高位城市发育突出,核心优势特征明显;(7)中小乡镇数量庞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8)建成区面积增大,呈“S”型曲线增长;(9)土地规模范围扩大,乡镇密集性增强等。结合以上规模结构定量分析结果及现实发展情况,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规划及战略,提出如下优化调整措施:(1)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优化各层级城市数量;(2)解决人口规模断层,构建完整序列结构;(3)适度扩大乡镇人口规模,优化乡镇人口规模结构;(4)缩小各层级规模差距,优化经济规模结构;(5)减少中小乡镇数量,增多大乡镇数量;(6)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7)合理扩大土地规模,优化土地规模结构。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方面。运用城镇中心性强度和乡镇中心性强度的测算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和城乡等级结构,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城镇中心性强度差异显着,城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别大;(2)高等级城镇数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大;(3)各乡镇中心性强度差距大,乡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异显着;(4)各等级乡镇数量差距大,等级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等。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各城镇、乡镇发展潜力,提出如下优化策略:(1)增加高等级城镇数量,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2)增强各等级城市实力,构建布局合理等级结构;(3)增强各乡镇综合实力,缩小各等级乡镇差距;(4)优化调整各等级乡镇数量,构建合理的乡镇等级体系。第三,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通过对大都市区各城镇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定位的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各地区产业差异大;(3)城镇职能类型趋同明显,功能互补性亟待加强;(4)城镇职能定位不尽鲜明,现代职能体系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措施:(1)丰富各城镇职能类型,构建功能互补职能结构;(2)明确各城镇职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职能体系。第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形理论模型等分析方法,同时结合相关规划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核心区综合实力强,非核心区综合实力有待加强;(2)空间关联类型为正相关,镇域显着关联特征明显;(3)城镇间轴带联系弱,区域联系有待加强;(4)城市功能较为宏观,各城镇功能需进一步细化等。根据以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极核强化次中心,构建“一核+四心+多点”空间结构;(2)增强轴带联系作用,构建“五轴+一带”空间格局;(3)细化各城镇功能,构建功能互补的“五片区”空间格局,从而形成“一核+四心+五轴+三带+五片区”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结构。第五,城镇体系网络结构方面。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模型对大都市区网络数量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高等级连线数量少,联系强度需提升;(2)高等级节点城市数量少,城市经济区位度需提升;(3)“*型”网络结构特征明显,“成长△型”网络结构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网络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完善交通网络,推进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2)优化网络层级结构,推动多中心网络格局形成;(3)构建多中心网络格局,推动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
过利超[6](2019)在《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城市群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区作为城乡发展品质基本均等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是建设城市群的重要载体。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需要高效的客运服务体系进行支撑与引导,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对都市区空间、产业与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尤为显着。因此,论文开展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主要发展轴上公共交通与用地布局的适应性、优化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都市区空间结构与交通体系的关系,剖析了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内涵,总结了客运走廊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供需特征。基于“客流场”的空间效应、“大道”定理与“自组织”理论揭示了客运走廊的形成机理。结合国外典型都市区的不同主导交通方式演变过程分析,确定了主导交通方式演变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客运走廊演化与公共交通设施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时空服务目标划分了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结合都市区公共交通的功能需求层次,综合考虑线路空间从属度与线路等级,提出了客运走廊公共交通“三级七类”的功能层次,以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构建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交客流需求预测模型框架。考虑沿线各城镇节点的职住关系,建立了基于个人原单位法的客流生成模型;将出行费用与感知出行时间组成的广义费用代表效用,采用MNL模型进行方式分担预测;基于沿线城镇节点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建立了客流分布预测模型,提出了客运走廊单向公交客流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最优战略选择法的客流分配模型。分析了政府、企业与乘客等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采用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用代表参与主体的公共利益。构建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两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客运走廊公共交通的供需关系与多方决策主体的综合需求,是一种适应于TOD模式为主导的都市区客运走廊骨架公共交通方式决策方法。第一阶段引入供需匹配指数,对公共交通方式组合配置方案进行供需校核;第二阶段综合考虑乘客盈余、企业利润、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社会效用最大化的主导公共交通方式比选模型,考量了主导公共交通方式战略选择与公共客运线路运营参数设计问题,可以兼顾关键运营参数与社会效用的最优解。分析了公交客流衔接需求与公交换乘枢纽功能,依据枢纽服务范围与公交衔接需求层次,划分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交换乘枢纽的等级。为了更好地满足都市区客运走廊内向心通勤客流的衔接转换需求,面向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的功能与特征,提出了枢纽的双层规划选址模型。该模型在确定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服务范围的基础上,将站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客流换乘需求量以及腹地的平均容积率作为特征参数,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服务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划分服务片区,生成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备选点集合。综合考虑了枢纽可达性、决策部门固定成本、乘客出行成本与客流量等多维度的影响因素,上层规划以政府通过更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多的客流量为目标,下层规划以乘客总支出费用最低为目标,在决策部门总预算投资金额、乘客出行需求满足程度和枢纽集散能力等方面进行约束,并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步骤。提出了一种结合起终点选择与控制点搜索的市郊轨道线路生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都市区空间范围内多模式轨道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市郊轨道线路在郊区的引导性价值与沿线客流集散点等因素,能够兼顾市郊轨道线路发挥客流服务与城市引导双重功能,实现资金约束条件下线路布局的科学决策。分析了客运走廊市郊轨道与中心城区轨道之间的四种衔接方式,从衔接点选择的角度确定市郊轨道线路的起点;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市郊轨道线路延伸段投资价值评估模型,从企业项目建设投资的角度确定市郊轨道线路的终点;建立了客运走廊客流集散点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客流集散点重要度进行评估,提出了基于重要度评估的市郊轨道初始线路生成方法,并给出了线路调整优化技术。
张学良,刘志平,孟美侠,刘玉博,林永然,李培鑫,杨朝远,杨羊,商玉萍[7](2018)在《加快发展大都市圈的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 二、大都市圈发展的国际经验》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普适意义,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00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学术界也已被广泛接受。1910年美国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区的概念,城市化进程较早、水平较高的其他发达国家也借鉴美国的都市区概念,采取了相应的做法,例如加拿大的"大都市普查区",英国的"标准都市劳动区"以及日本的"都市圈"和
冯怡康[8](2018)在《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同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加快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道路。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研究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也对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启示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个层面研究资源优化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系统分析了交通类、产业类和生态环境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机理。然后利用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进行测量,详细分析了各项指标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并应用ArcGIS技术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城镇规模和结构的演化规律,探索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各项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演化博弈论模型论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只有构建科学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区域经济和环境两个系统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和环境构建起来的协调体制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产业资源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目前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经济总量不够、区域发展失衡,产业结构趋同,比较优势不明显,资源环境制约等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和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计算可知,虽然京津冀地区各个子系统内部发展良好,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有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有效程度并不高,导致区域的综合协同发展度较低。其中,京津冀的交通系统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拉动因子最大,产业次之,环境排列最后。该地区需要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提升区域整体的实力,快速强化京津冀发展的综合协同。第三,借助ArcGIS方法和区域空间布局对比测度方法将京津冀区域规模、结构及其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双核城市的绝对人口规模虽然仍在增长,但人口相对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天津、北京—保定—石家庄、北京—唐山—秦皇岛等交通轴线的中小城市则不断发育,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从极核辐射向轴线带动、进而向网络互动的发展趋势。本文的创新成果如下:第一,提供新的视角,探索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提出区域资源可由传统资源形态被整合划分为三大类,即基础支撑类、承载能力类和主导动力类,分别对应着交通类资源、环境类资源和产业类资源,使之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价值性和可利用性,摒弃原有的无价值资源,激发区域更强的经济发展潜力,试图从全新的视角解读资源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揭示新的机制,采用NEG模型,将交通类资源配置效应引入冰山成本,将政企关系因子引入支付函数,求解消费者效用和异质区域所属企业的福利最大化状态,揭示企业跨区域交易的约束条件以及产权改革的区际贸易效应,刻画交通升级引发区际资源流动的作用新机制以及市场化转型的区际关系演化新模式。采用演化博弈论,将区际环境治理协作模型化为区际环境治理费用分配博弈,求解复制动态演化均衡条件,揭示协同组织监督的协同均衡点引力扩充效应。第三,突破新的难度,完善了复杂系统协同程度的评价模型。基于TOPSIS思想和灰色关联理论,引入最优规划向量以及最劣方案向量,利用相对距离度量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并利用各个子系统内部的灰色关联度确定相应拉动因子,突破了一般距离协同模型无法衡量系统的实际状况和理想状况的真实差距,以及在区域系统中的适应性比较有限的局限性。第四,寻找新的工具,采用了区域系统空间资源的重构方法。尝试采用ArcGIS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计量分析,引入位序规模法等科学方法图形化分析京津冀空间结构演化趋势,进而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资源优化配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用这种新方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空间重塑和新的空间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决策新工具。
张欣炜,康江江[9](2017)在《发达国家都市区研究的实践与中国的借鉴》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区的概念自1910年由美国提出后,西方各国纷纷学习借鉴,建立了各自的都市区统计体系。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分析、管理的空间单元,不仅在政府层面展开讨论,而且在学术层面的研究也逐渐繁盛起来。伴随着郊区的出现、填充、蔓延以及计量革命、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市区研究的重点与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相较之下,我国学者对于都市区的概念、界定以及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还未对全国范围的大都市区进行具体界定。本文主要对西方发达国家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实践应用进行梳理与比较,并以时间维度对西方学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开展评述与总结,以期为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实践提供借鉴。
张欣炜[10](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二、美国和加拿大都市区的划分及我国的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和加拿大都市区的划分及我国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划分都市区辅助城市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先发国家空间尺度治理的新实践:划分都市区 |
(一)美国:都市区范式的发端及演变 |
(二)加拿大:大都市普查区和人口密集区 |
(三)英国:通勤区——独立的劳动力市场 |
(四)日本:交相呼应的都市区和就业区 |
三、国际组织空间尺度治理的新实践:新建区域统计体系 |
(一)欧盟:标准地域统计单元 |
(二)世界经合组织—欧盟:功能性城市区域 |
四、空间尺度治理的国际新走向:巨型城市区域的兴起 |
(一)美国:巨型区域 |
(二)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4)轨道交通线网影响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问题 |
1.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 |
1.1.2 特大城市进入大都市区阶段 |
1.1.3 相关协同发展理论亟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大都市区 |
1.4.2 空间结构 |
1.4.3 其他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相关概念与典型特征 |
1.5.2 空间结构及演进机理 |
1.5.3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互动关系 |
1.5.4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协同发展 |
1.6 研究体系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1.6.4 研究特点 |
1.6.5 创新层级与关系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城市及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理论 |
2.1.1 城乡规划学视角 |
2.1.2 城市社会学视角 |
2.1.3 相关理论的思考 |
2.2 城市及大都市区空间演化理论 |
2.2.1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2 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3 相关理论的思考 |
2.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关系 |
2.3.1 交通运输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 |
2.3.2 交通运输与土地空间互馈机制 |
2.3.3 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中心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大都市区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中的问题辨识 |
3.1 典型案例选择 |
3.1.1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
3.1.2 明显网络化的案例 |
3.1.3 初步网络化的案例 |
3.1.4 尚未网络化的案例 |
3.1.5 规划趋同现象 |
3.2 主要问题研判 |
3.2.1 “问题”的认识与界定 |
3.2.2 “终极问题”的研判 |
3.3 主要致因分析 |
3.3.1 空间发展规划层面 |
3.3.2 轨道交通规划层面 |
3.3.3 两者协同发展层面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典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规律与模式解析 |
4.1 类似大都市区案例的选择 |
4.1.1 案例的典型性 |
4.1.2 人口规模特征 |
4.2 大都市区职住空间演进规律 |
4.2.1 居住人口 |
4.2.2 就业岗位 |
4.2.3 中心体系 |
4.3 三个都市空间结构模式解析 |
4.3.1 东京模式 |
4.3.2 首尔模式 |
4.3.3 巴黎模式 |
4.4 大都市区空间演进机制分析 |
4.4.1 总体机制 |
4.4.2 交通视角 |
4.5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4.5.1 土地空间 |
4.5.2 轨道交通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的系统比较 |
5.1 空间结构的共性特征 |
5.1.1 极化发展 |
5.1.2 圈层集聚 |
5.1.3 势能级差 |
5.1.4 环线耦合 |
5.1.5 快轨支撑 |
5.2 空间结构趋同的机理 |
5.2.1 核心因子 |
5.2.2 效能机理 |
5.2.3 结构机理 |
5.2.4 行为机理 |
5.2.5 组织机理 |
5.2.6 可达性机理 |
5.3 空间结构的差异特征 |
5.3.1 职住分布与密度梯度 |
5.3.2 大都市区空间形态 |
5.3.3 快捷交通支撑系统 |
5.3.4 轨道交通发展背景 |
5.4 空间演化的核心致因 |
5.4.1 地形地貌条件 |
5.4.2 都市发展历程 |
5.4.3 行政管理体制 |
5.4.4 规划管理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团状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建构与解析 |
6.1 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与研判 |
6.1.1 土地开发的显着特征 |
6.1.2 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 |
6.1.3 交通组织的必然选择 |
6.2 空间结构模式建构与解析 |
6.2.1 建构法则与目标 |
6.2.2 地域划分与特征 |
6.2.3 模式类型与划分 |
6.2.4 模式建构与解析 |
6.2.5 组织层次与选择 |
6.3 空间结构模式差异性分析 |
6.3.1 组织模式差异 |
6.3.2 地铁线网差异 |
6.3.3 都市快轨差异 |
6.4 空间组织绩效的评价指标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西安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7.1 空间范围与问题辨识 |
7.1.1 研究缘由 |
7.1.2 范围思考 |
7.1.3 主要问题 |
7.2 互动历程与趋势研判 |
7.2.1 互动历程分析 |
7.2.2 演化趋势研判 |
7.2.3 空间联系预测 |
7.3 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7.3.1 中心体系的传承 |
7.3.2 中心体系的重构 |
7.3.3 土地空间优化策略 |
7.3.4 轨道交通优化策略 |
7.4 空间组织绩效评价 |
7.4.1 评价思路 |
7.4.2 模型建立 |
7.4.3 评价结论 |
7.5 土地空间规划建议 |
7.5.1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
7.5.2 管控土地开发强度 |
7.5.3 调整土地规划性质 |
7.5.4 预留都市快轨路由 |
7.5.5 谋划枢纽地下空间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8.1.1 研究结论 |
8.1.2 主要创新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取得学术成果 |
(5)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层面 |
1.1.2 国内层面 |
1.1.3 区域层面 |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区域概况与主要内容 |
1.3.1 区域范围界定 |
1.3.2 区域发展现状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内外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外城镇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3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特点与问题研究 |
3.1 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
3.1.1 人口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
3.1.2 经济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
3.1.3 土地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
3.2 等级结构特点与问题 |
3.2.1 城镇等级结构特征 |
3.2.2 乡镇等级结构特征 |
3.3 职能结构特点与问题 |
3.3.1 各城镇职能类型 |
3.3.2 各城镇职能定位 |
3.4 空间结构特点与问题 |
3.4.1 空间结构特征 |
3.4.2 空间分形维数特征 |
3.4.3 空间规划特征 |
3.5 网络结构特点与问题 |
3.5.1 网络数量特征分析 |
3.5.2 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分析 |
3.6 城镇体系综合特征 |
4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
4.1 规模结构优化 |
4.1.1 人口规模结构优化 |
4.1.2 经济规模结构优化 |
4.1.3 土地规模结构优化 |
4.2 等级结构优化 |
4.2.1 城镇等级结构优化 |
4.2.2 乡镇等级结构优化 |
4.3 职能结构优化 |
4.3.1 职能类型优化调整 |
4.3.2 职能定位优化 |
4.4 空间结构优化 |
4.5 网络结构优化 |
4.5.1 交通网络优化 |
4.5.2 经济网络优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区客运走廊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 |
1.2.2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需求分析 |
1.2.3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 |
1.2.4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
1.2.5 既有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 |
2.1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内涵与分类 |
2.1.1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交通体系 |
2.1.2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内涵与类型 |
2.2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交通特征 |
2.2.1 圈层差别化的居民出行特征 |
2.2.2 客运走廊交通需求特征 |
2.2.3 客运走廊交通供给特征 |
2.3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形成机理 |
2.3.1 ―客流场‖的空间效应决定了客运走廊的基本走向 |
2.3.2 ―大道‖效应促进了客运走廊的形成 |
2.3.3 ―自组织‖效应推动了客运走廊的发展 |
2.4 都市区客运走廊主导交通方式选择 |
2.4.1 主导交通方式对客运走廊的影响分析 |
2.4.2 客运走廊主导交通方式成因分析 |
2.4.3 客运走廊主导交通方式选择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设计 |
3.1 都市区客运走廊演变与公共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 |
3.1.1 客运走廊演变对公共交通设施的要求 |
3.1.2 公共交通设施对客运走廊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
3.1.3 公共交通设施与客运走廊演变的互动关系 |
3.2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的功能层次研究 |
3.2.1 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研究 |
3.2.2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功能层次划分 |
3.3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设计目标与要求 |
3.3.1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目标设计 |
3.3.2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客流需求分析 |
4.1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模型框架 |
4.2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1 客流生成模型 |
4.2.2 方式分担模型 |
4.2.3 客流分布模型 |
4.2.4 客流分配模型 |
4.3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模型的校核 |
4.4 示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模型 |
5.1 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的多方博弈分析 |
5.1.1 博弈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分析 |
5.1.2 参与主体的多方博弈平衡 |
5.2 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模型 |
5.2.1 决策模型框架 |
5.2.2 公共交通方式组合方案供需校核 |
5.2.3 主导公共交通方式比选模型 |
5.3 示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交换乘枢纽布局与选址模型 |
6.1 公交换乘枢纽的衔接客流与功能 |
6.1.1 公交客流衔接需求分析 |
6.1.2 公交换乘枢纽主要功能 |
6.2 公交换乘枢纽分级与布局 |
6.2.1 公交换乘枢纽分级研究 |
6.2.2 公交换乘枢纽宏观布局 |
6.3 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选址模型 |
6.3.1 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6.3.2 枢纽备选点的确定 |
6.3.3 双层规划选址模型 |
6.4 示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市郊轨道线路生成方法 |
7.1 基于衔接方式的市郊轨道线路起点选择 |
7.1.1 中心城区边缘衔接方式 |
7.1.2 中心城区核心区衔接方式 |
7.2 基于投资价值的市郊轨道线路终点选择 |
7.2.1 市郊轨道线路基础段确定 |
7.2.2 市郊轨道线路延伸段终点确定 |
7.3 市郊轨道交通线路生成 |
7.3.1 客流集散点重要度分析 |
7.3.2 市郊轨道初始线路生成与优化 |
7.4 示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研究成果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7)加快发展大都市圈的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 二、大都市圈发展的国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全球大都市圈发展的主要概况2 |
1、美国:“都市区”国际范式发端 |
2、加拿大:“大都市普查体系” |
3、英国:独立劳动力市场导向的“通勤区” |
4、日本:“都市圈”与“城市就业区”交相呼应 |
5、都市经济区相关概念说明 |
(二) 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1、纽约都市区发展的经验 |
2、伦敦都市区发展的经验 |
3、东京都市圈发展的经验 |
4、经验总结 |
(8)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主流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2.1.1 资源的类型划分 |
2.1.2 资源配置方式 |
2.2 区域发展理论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2.2.1 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2 区位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3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4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理论 |
2.3 协同学理论 |
2.3.1 协同学的概念 |
2.3.2 协同学的基本特征 |
2.4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
2.4.1 基于区际带动关系的区域协同研究 |
2.4.2 基于多极协调发展的区域协同研究 |
2.4.3 基于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同研究 |
2.5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2.5.1 京津冀经济布局研究 |
2.5.2 京津冀协同度测度研究 |
2.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研究 |
2.6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区域经济协同:现状与经验 |
3.1.1 北美自由贸易区 |
3.1.2 欧盟 |
3.1.3 东盟 |
3.2 国内区域经济协同:历程与做法 |
3.2.1 长三角城市群 |
3.2.2 珠三角城市群 |
3.3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与问题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基础设施建设 |
3.3.3 协同成绩 |
3.3.4 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联性分析 |
4.1 资源的限定 |
4.1.1 交通类资源 |
4.1.2 环境类资源 |
4.1.3 产业类资源 |
4.2 资源优化配置 |
4.2.1 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
4.2.2 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征 |
4.2.3 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4.2.4 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 |
4.3 交通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理论基础 |
4.3.2 理论模型构建 |
4.3.3 协同机制分析 |
4.4 环境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4.1 理论基础 |
4.4.2 理论模型构建 |
4.4.3 协同机制分析 |
4.5 产业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5.1 理论基础 |
4.5.2 理论模型构建 |
4.5.3 协同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5.1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协同发展 |
5.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
6.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应用 |
6.2 京津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 |
6.2.1 京津冀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化分析 |
6.2.2 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演化分析 |
6.3 基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2 基于生态环境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3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4 基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都市圈建设 |
7.2.5 基于政府功能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发达国家都市区研究的实践与中国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实践 |
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
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
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官方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
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
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20年代) |
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 |
2.3 郊区的蔓延——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 (20世纪4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 |
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
2.5 文献评述 |
3 国内学者对都市区概念的研究现状 |
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
3.2 对于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
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
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
3.5 评述与讨论 |
4 总结与启示 |
4.1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统计标准, 为城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
4.2 以都市区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
4.3 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
(10)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篇章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
3.3.1 政府 |
3.3.2 企业 |
3.3.3 个人 |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
3.4.2 实证设计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
4.1.1 建成区 |
4.1.2 城区与镇区 |
4.1.3 市区 |
4.1.4 郊区 |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
4.3.4 界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
5.1 总体情况 |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
5.2.1 总体特征 |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3 分析结果 |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
5.4.1 大区域层面 |
5.4.2 省域层面 |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
6.2.3 总体发展情况 |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
6.3.2 总体发展情况 |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
8.2 主要启示 |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美国和加拿大都市区的划分及我国的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划分都市区辅助城市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刘玉博,李鲁.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0(11)
- [4]轨道交通线网影响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 王超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D]. 王敏. 河南大学, 2019(01)
- [6]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研究[D]. 过利超. 东南大学, 2019(01)
- [7]加快发展大都市圈的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 二、大都市圈发展的国际经验[A]. 张学良,刘志平,孟美侠,刘玉博,林永然,李培鑫,杨朝远,杨羊,商玉萍. 加快发展大都市圈的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 2018
- [8]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冯怡康.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1)
- [9]发达国家都市区研究的实践与中国的借鉴[J]. 张欣炜,康江江. 世界地理研究, 2017(03)
- [10]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