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量仪检测管线的结垢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马颖[1](2020)在《基于压力的地下供水管网鲁棒探漏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供水系统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供水管网中的漏损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一些投入使用时间比较早的供水管网系统中。供水系统中的长期漏水除了经济受损外还会引发消防水压不足、地质塌陷、水质污染等安全问题。因此,漏损热点探测成为供水管网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且其高效化和智能化尤为重要。现阶段通常采用人工探漏技术进行漏损点探测。但因其技术局限性,人工探漏持续降低供水管道漏损率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采用智能化技术对供水管网进行主动的、实时的监控并及时掌握漏水状况,已成为当今漏损控制中的流行手段。因此,本文要通过构建基于压力的供水管网鲁棒优化模型来有效地监测地下管网中难以被发现的漏点,解决长期以来地下管网无人监管并且难以监管的局面。本文首先对地下供水管网探漏工作的已有工作进行阐述。在对已有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探漏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基于压力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在现实工作中应用。具体的,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1.基于分组计量的鲁棒水力模型校正法在用水量分组和水平衡理论的基础下,本文建立了基于压力的鲁棒水力模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具有鲁棒性的Huber损失函数。对于该模型,本文采用快速混乱遗传算法(fm GA)进行求解。2.本文将新提出的鲁棒优化模型对模拟案例和北京交通大学供水管网系统中的一次较严重的漏损事故和英格兰北部DMA漏损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本模型可以精确的检测出漏损点,特别是那些被证明难以发现的漏损点。
马建军,何亭,张闯[2](2019)在《耐高温地热井管线防腐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地热井管线腐蚀严重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在非开挖条件下,修复以及改造管线的复合内衬技术。通过研究地热井管线应用防腐技术的背景、管线内衬防腐结构和各个防腐层的原理,探讨了新管线防腐技术、旧管线修复及其配套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施工工艺。该防腐技术应用在地热站内及站外的高温管线上,正常运行两年无任何渗漏、穿孔等现象,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这种适用于地热井高温环境管线的防腐及修复技术开辟了国内地热管线防腐和修复的新领域。
成慧敏[3](2019)在《油井在线含水率自动检测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阶段原油含水量的逐渐升高,原有的含水率检测技术将不再适用于高含水原油的检测。本论文通过对多种含水率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非接触式电磁电导测量原理,研究并设计适用于油井井口的在线智能原油含水率检测仪。本论文基于电磁电导测量原理基础,利用ANSYS 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对传感器的线圈、距离、激励等进行设计与仿真分析,最终建立了三线圈系电磁电导传感器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电磁电导测量法的非接触式油井在线含水率检测仪,其中包括STM32微控制器模块、电磁电导传感器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在测量系统中,采用温度控制模块使被测原油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消除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通过测量原油液位,不仅能判断被测原油含量是否达到测量标准,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油井工况;采用电机搅拌装置使被测原油混合均匀且排出残余气体,减小气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为实现油井在线智能检测,经滤波放大处理后输送到STM32微控制器中的含水率信息经过Zigbee无线通讯模块实时传送到采油基站,以供油田专业人士使用。通过对本系统的传感器及硬件电路进行实验调试,针对不同原油含水率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本系统可以有效地测量原油含水率,满足油井在线含水率检测系统的设计要求,为实现油田智能化开发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叶政钦[4](2018)在《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注水防垢防膨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和开发效果。本文针对郑庄区长6油藏,系统分析了导致注水困难的各因素,从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入手,开发针对性的应用技术,为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的有效注水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围绕矿场注水压力高的问题,以储层地质特征、孔喉结构为基础,开展岩心伤害评价实验,确定油藏中的粘土膨胀运移对储层的伤害影响;通过分析水质组成及其处理工艺流程,确定了结垢堵塞对注水压力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储层结垢、粘土膨胀和油水管线结垢是影响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有效注水的主要因素,并研发出防治地层结垢、粘土膨胀运移的系列应用技术,确保了注水开发技术在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的有效实施。根据磁化器制作规则,对磁性材料进行优选,在磁路计算前对所涉及到的磁化器参数进行优化,以此制作得到符合郑庄区水质的管流应用磁化防垢器(磁程:200mm;磁场强度:300~800mT),经过2个月的强磁处理器处理现场试验,结果证明管线结垢有所减缓,阻垢率最终达到9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防垢效果。进一步分析储层结垢机理、结垢趋势得知,注入水在地层中易生成以分散状态的CaC03沉淀为主的结晶垢沉淀,并产生腐蚀结垢,形成Fe(OH)3腐蚀沉淀物。针对郑庄区块的结垢原因,筛选出4种复配阻垢剂,通过比较4种复配体系的阻垢效果,优选出的阻垢剂在郑庄区长6储层的10口井进行了矿场试验,取得良好阻垢效果,修井周期平均延长3-4倍,效果最好达6倍,显着降低了因结垢堵塞而产生的修井生产成本。通过分析该区块储层粘土矿物组成和潜在的膨胀运移机理,发现注入性、耐水洗性能以及低成本是阻碍常规粘土稳定剂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多点吸附与桥接吸附原理以解决粘土稳定剂的长期有效吸附,针对性开发出3种在低浓度条件下具有高耐水洗能力和高防膨率的聚季铵盐型粘土稳定剂,并从中优选出性能最好的聚二甲胺-环氧氯丙烷(CS-1);以有效防膨和经济适用为目标,针对性的开发出了 12种低成本、高防膨率、高注入性的小分子盐酸盐类粘土稳定剂,并从中优选出了四乙烯五胺盐酸盐。将四乙烯五胺盐酸盐和聚二甲胺-环氧氯丙烷(CS-1)两种粘土稳定剂进行复配,最终优化出质量比为4:6的复配体系,防膨性能优异,耐水洗能力强,应用成本较低。
印重[5](2018)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为减少强碱对三元复合体系粘度、采出液乳化和结垢带来的不利影响,油田尝试采用弱碱替代强碱即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特点,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弱碱体系稳定机制,通过建立结垢预测模型,获得结垢规律和结垢机理,开展站内原油-污水-过滤-深度污水等处理工艺,以及站外管线除防垢技术研究,有效解决弱碱三元体系结垢和除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弱碱三元采出液粘度和水相视粘度取决于聚合物含量,粘度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对水相的增粘作用使采出液分离速率下降,聚合物分子量低界面张力下降幅度增大。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粘度影响不大。三元体系共存时,表面活性剂和碱对水相视粘度影响有所抵消。三元注入液进入地层后,地层中大量的硅铝酸盐,经碱的侵蚀,产生较大浓度的硅酸根离子,并与Ca2+、Mg2+在地层流体中趋于平衡状态。油井温度、压力及动力学条件发生变化,离子平衡状态被打破,产生化学沉淀,并沉积成垢。三元采出系统内垢主要以碳酸钙、碳酸镁和硅酸盐等形式存在。根据所确定的碳酸盐和硅酸盐结垢预测方程,采出液稳定指数4.05.0之间,处于碳酸盐严重结垢和硅酸盐轻度结垢阶段。水质稳定剂的投加量与采出水中可形成碳酸盐的阴阳离子含量直接相关,当钙离子浓度≥30mg/l以及碳酸根含量≥100mg/l时,应当投加水质稳定剂。氟碳涂料对三元采出液的耐蚀性强,腐蚀速率低于0.025mm/a,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可应用于三元采出系统管线防腐防垢。采用酸洗的方式除垢时,酸洗液的最佳组合是HCl7%+HF5%,除垢温度控制在40℃,除垢时间6h。空化防垢技术可用于三元地面系统防垢,液体温度42℃时,空化防垢技术对钙、镁离子的沉降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于1200mg/L浓度硅离子的成垢有明显效果。空化防垢技术对三元复合驱钙、镁、硅的结垢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可直接应用于集输系统防垢,效果明显。pH、HCO3-、OH-、粘度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三元污水处理主要因素,破乳和降粘是处理关键技术。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频率与乳化液中水滴振荡的固有频率接近时脱水率最高。二氧化氯可处理三元采出液,加药浓度在40mg/L,处理后的原油粘度下降25.8%。悬浮污泥过滤器能有效的去除三元采出污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深度水处理48h过滤周期后,悬浮固体去除率75.7%,含量≤5mg/L,满足深度水水质指标。
周永淳[6](2017)在《川西气田地面工程集气工艺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浅层气藏步入开发后期,降本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地面集气的工艺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川西气田的实际情况,通过软件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分别从低能耗节流保温工艺、带液计量及配套气液混输工艺和消泡工艺3个方面展开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改造方案,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川西气田的高效开发。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电伴热技术进行分析论证,表明该工艺可以应用于部分井口压力在5.5 MPa以下的低压低产井,对于川西气田低压阶段递减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改造价值和工程意义;(2)对原有水套炉分析并进行自控改造,形成改造方案,改造后可大幅降低运行成本,且大约一年即可收回改造成本,可行性较高;(3)进行川西气田带液计量及气液混输工艺试验并取得成功,同时开展混输工艺模拟论证,形成混输界定方法,为站场工艺顺利简化提供了技术保障;老区水平管段可实现安全混输;中江新区外输压力必须在3.0 MPa以下、水气比小于3方水/万方气、高程差小于100 m时才可保障对应气量的混输;(4)优选了 TKX-01消泡剂、改进了液体消泡工艺,节省大量消泡剂费用,降本增效成果显着。
李刚川[7](2016)在《SZ油田平台压力容器与管线缺陷安全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SZ平台管线的腐蚀状况,利用MsS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对油田平台各系统管线进行了抽查检测,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管线检测并划分腐蚀等级,来反映平台管线的腐蚀程度和状况。通过壁厚检测,确定了SZ平台管线壁厚的分布范围。缺陷主要集中在注水管线,并且普遍存在内部腐蚀。并且SZ 3#平台、6#平台、4#平台闭排罐保温皮破损。通过对管线输送介质中H2S、CO2含量、Fe2+、总铁含量、水中溶解性气体、细菌含量等检测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平台上压力容器及管线腐蚀的主要类型为H2S和CO2协同腐蚀,由于投加杀菌剂C102的缘故,致使设备/管线内形成一定的氧腐蚀。通过对线性极化(LPR)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1#至P注水海管接收端、115水源井、B至P注水海管接收端、B2水源井、K至I接收端和9#注水管汇这些位置腐蚀速率检测结果较高。对管线腐蚀缺陷数据进行极值Gumbel分布和Weibull分布判断,得到管线腐蚀缺陷深度分布规律,最深点蚀孔深度服从极值Gumbel分布和Weibull分布,并根据求得的分布函数计算得到腐蚀深度不大于某一值的概率。通过对管线进行腐蚀速率预测得到不同管径和不同介质流速的腐蚀速率,发现管道腐蚀速率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减小,管道腐蚀速率随着介质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利用FLUENT对管线进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管线弯头处比平管段更易遭到腐蚀。针对点蚀缺陷,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原油系统和注水系统中腐蚀坑深大于1.5mm的管段(分别为16段和8段)进行了应力分析。根据DNV推荐的计算腐蚀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分别选取了SZ I区平台上原油系统和注水系统腐蚀最深的两条管道进行计算,总体上原油管道失效概率小于注水管道,安全等级较高。通过对管线腐蚀缺陷检测数据、气相检测数据、挂片及垢样分析数据、水相分析数据、LPR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管线进行安全评估,建议对SZ I区原油处理系统所使用的缓蚀剂(尤其是硫化氢抑制剂)加强管理;对注水系统建议加大缓蚀剂量,以减缓生产介质对生产管线、设备的腐蚀;增设腐蚀挂片监测点,监测腐蚀发展;建议对一期检测出的6处异常点进行修补,必要时考虑更换。
王荣敏[8](2016)在《长庆含水油管道内腐蚀评价及防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对长庆油田地面集输、长输管道及注水系统管道腐蚀进行大量现场调研,总结出管道腐蚀规律、现有防腐措施及非金属管线的应用现状。采用超声波脉冲检测方法检测管道的剩余厚度,以此判断在役埋地管线腐蚀的腐蚀情况,与此同时,对HCC内防腐及高分子合金管进行了室内实验、现场检测,将应用与否的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本文还对现有的防腐管材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并从防腐性能、价格、运输安装及装卸等多方面对油田防腐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经济性最好、适应性最高的防腐工艺。研究得出,长庆油田管道内腐蚀较外腐蚀严重,最大腐蚀壁厚损失率为2.6%49.0%,最大点蚀速率0.030.7mm/a。管道防腐采用的有效措施为涂覆防腐层、采用非金属管材。整体在线内挤衬防腐工艺可有效保护钢质管道,敷设新管线时可比玻璃钢管节约成本15%30%,更换旧管道所需投资仅占重新购买新管线的1/41/6,推广应用前景良好。高分子合金衬里管线耐蚀性较好。HCC整体防腐内衬管在价格、装运搬卸及维护方式等方面比非金属管材有明显优势。
陈轩[9](2016)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原油劣质化而引发的设备腐蚀泄漏事故频发。作为炼油化工行业的源头生产装置常减压装置的设备及管道腐蚀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对常减压装置开展的腐蚀监、检测并实现有效控制腐蚀,成为当前炼油化工行业腐蚀控制的重中之重,也会大大降低随后其他装置的腐蚀风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腐蚀防护专家们开始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腐蚀防护工作的探索。本文以典型常减压装置及其循环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物联网的核心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在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分析及腐蚀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腐蚀回路的划分,进而以腐蚀回路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腐蚀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将影响腐蚀的各类参数分为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又将动态影响参数细分为腐蚀性物质参数、生产工艺参数、腐蚀结果参数三类,并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了各类参数的特性及常见监测技术。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以腐蚀案例库和腐蚀大检查腐蚀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作为依据,在表征常减压装置腐蚀特征的同时验证了回路划分的合理性。对于可表征设备腐蚀状态的腐蚀参数的实时监测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目前仍有许多关键腐蚀参数未能实现在线监测。本文针对此问题,研究开发了两种新型监测技术,并进行试验应用。研究开发内容包括针对常顶出口处HC1和H2S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技术以及可实现对水中漏油情况实时监测的水中油测漏在线监测技术。此外,针对目前铁离子仍然无法实现在线监测的问题,本文通过构造深度学习模型对常减压装置常压塔顶油气回路、常压塔转油线回路和循环水系统回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并实现了铁离子浓度的预测预警。在基于物联网的腐蚀控制技术研究方面,本文利用基于风险的腐蚀管理控制技术,对其主要支撑技术完整性操作窗口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常减压装置重要腐蚀回路为对象构建了完整性操作窗口,确定了完整性操作窗口的参数、参数边界值及超限后的响应行为。进而针对目前人工注剂数据滞后、加剂断续、加剂量模糊的缺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注剂自动控制方案。本文最后以某石化公司的腐蚀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将生产工艺操作参数与腐蚀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查询、分析及预警功能,利用完整性操作窗口技术,动态把控装置腐蚀状况。当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实现了物与物间的自主联系及相互分析,并为最终实现能根据分析结果指导装置自我调整运行状况的目标提供设计依据及技术支撑。
徐安营[10](2016)在《风城稠油热采管线失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规模化工业应用最广的稠油开采技术为稠油热采技术,此技术利用湿蒸汽锅炉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经管道输送到井口从而达到对稠油加热软化的目的。这些输送高温高压蒸汽的管道因长期处于高温、非稳态高压、恶劣服役环境等工况条件下,管线极易出现结垢、焊缝开裂、管线爆裂、腐蚀泄漏等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影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油田生产正常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管线的失效形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弄清楚其失效产生的原因、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可控因素,为科学合理的制定维修更换计划,确保管线运行安全提供参考。为了及时掌握发现在役管线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情况,本文对目前常见的一些管道缺陷检测手段如超声波检测、测厚、红外检测、磁记忆等技术,分别从检测原理、使用条件、优缺点这些方面进行了论述,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在对风城油田热采管线基本运行情况摸排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该区块热采注汽管道的弯管部位是发生各类问题最多的地方。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管道安全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此类管道含缺陷弯管部位的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评价的方法,为作业区建立管线安全运行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计量仪检测管线的结垢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量仪检测管线的结垢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压力的地下供水管网鲁棒探漏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力模型 |
1.2.2 逆瞬态分析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2 供水管网探漏技术基础和力学分析 |
2.1 供水管网探漏技术 |
2.1.1 DMA分区理论 |
2.1.2 水平衡理论 |
2.1.3 最小夜间流量理论 |
2.1.4 压力控制理论 |
2.2 漏损力学分析 |
2.2.1 漏损力学 |
2.2.2 压力相关模型及漏损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压力的鲁棒模型漏损检测法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漏损检测基本模型 |
3.3 基于压力的鲁棒漏损检测模型 |
3.4 模型求解算法—fmGA算法 |
3.5 现场数据采集 |
3.6 本章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模拟案例分析 |
4.1.1 案例描述 |
4.1.2 分析结果 |
4.1.3 模型比较 |
4.2 校园漏水案例分析 |
4.2.1 案例描述 |
4.2.2 分析结果 |
4.2.3 模型比较 |
4.3 城市漏水案例分析 |
4.3.1 案例描述 |
4.3.2 分析结果 |
4.3.3 模型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耐高温地热井管线防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与方法 |
1.1 复合管线内衬防腐原理 |
1.2 新管线防腐技术 |
1.3 旧管线修复技术 |
2 施工工艺 |
2.1 主要设备 |
2.2 旧管线施工工艺 |
2.3 新管线施工工艺 |
2.4 施工流程 |
2.5 技术特点与经济效益 |
3 技术应用 |
4 结束语 |
(3)油井在线含水率自动检测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原油含水率测量方案设计 |
2.1 原油含水率检测的基本方法 |
2.1.1 离线测量法 |
2.1.2 在线测量法 |
2.2 影响含水率检测的因素 |
2.3 总体方案的选择 |
2.4 电磁电导法测量原理 |
2.4.1 原油含水率电极电导测量技术 |
2.4.2 原油含水率电磁电导测量技术 |
2.4.3 电磁电导测量法的优点 |
第三章 电磁电导传感器仿真设计 |
3.1 电磁电导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
3.2 电磁电导传感器的仿真分析 |
3.2.1 ANSYS Maxwell简介 |
3.2.2 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3.3 电磁电导传感器的仿真模型建立 |
3.3.1 线圈距离的优化 |
3.3.2 激励信号频率的优化 |
3.3.3 线圈匝数的优化 |
3.3.4 激励信号的优化 |
3.3.5 模型参数的设定 |
第四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 系统总体结构 |
4.2 系统功能与技术要求 |
4.2.1 主要功能和特点 |
4.2.2 主要技术要求 |
4.3 单片机控制模块 |
4.3.1 微控制器选择 |
4.3.2 单片机控制电路 |
4.4 电磁电导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
4.4.1 信号发生模块 |
4.4.2 功率放大模块 |
4.4.3 信号调理模块 |
4.4.4 峰值保持模块 |
4.4.5 A/D转换模块 |
4.5 温度控制模块 |
4.5.1 MLX90614传感器简介 |
4.5.2 温度控制电路 |
4.6 液位检测模块 |
4.7 无线通讯模块 |
4.8 电机驱动模块 |
4.8.1 取样装置的设计 |
4.8.2 搅拌装置的设计 |
4.9 电源模块 |
4.10 系统软件设计 |
4.10.1 开发环境简介 |
4.10.2 信号发生模块软件设计 |
4.10.3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实验分析 |
5.1 电磁电导传感器 |
5.1.1 传感器 |
5.1.2 信号发生器实验 |
5.2 含水率测量实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注水防垢防膨机理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1.3.1 储层伤害研究现状 |
1.3.2 注水管线防除垢研究现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郑庄区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
2.1 注水开发现状 |
2.1.1 储层特征 |
2.1.2 注水开发方案 |
2.1.3 注水开发现状 |
2.1.4 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 注水开发影响因素 |
2.2.1 物性因素 |
2.2.2 储层敏感性 |
2.2.3 注水工艺 |
2.3 小结 |
第3章 郑庄区注水管线防除垢技术 |
3.1 注水管线结垢机理分析 |
3.1.1 碳酸盐垢的结垢机理 |
3.1.2 硫酸盐垢的结垢机理 |
3.1.3 垢物的形态 |
3.1.4 垢物形成的条件 |
3.1.5 垢物的危害 |
3.2 磁防垢作用机理分析 |
3.2.1 磁处理CaSO_4型垢的机理研究 |
3.2.2 磁处理CaCO_3型垢的机理研究 |
3.3 注水管线磁防垢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3.3.1 永磁材料 |
3.3.2 磁防垢器结构形式 |
3.4 室内实验效果评价 |
3.4.1 实验准备 |
3.4.2 实验原理 |
3.4.3 短管强磁防垢实验 |
3.4.4 强磁防垢挂片实验 |
3.5 防垢器现场应用实验 |
3.5.1 现场实验 |
3.5.2 现场试验结果 |
3.6 小结 |
第4章 郑庄区储层结垢及防治技术 |
4.1 储层结垢趋势研究 |
4.1.1 结垢机理 |
4.1.2 水质分析 |
4.1.3 结垢实验 |
4.2 垢样形貌及组成 |
4.2.1 光学显微镜下垢样的微观形貌 |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垢样形貌 |
4.2.3 X-射线衍射分析垢样组成 |
4.2.4 能谱分析垢样的组成成份 |
4.2.5 腐蚀导致垢样生成的分析 |
4.3 注入水质结垢对地层岩心伤害 |
4.3.1 实验条件及步骤 |
4.3.2 郑061储层岩心伤害评价 |
4.3.3 杜74储层岩心伤害评价 |
4.3.4 郭580储层岩心伤害评价 |
4.4 储层结垢预防措施 |
4.4.1 阻垢及缓蚀机理 |
4.4.2 阻垢剂的室内评价 |
4.4.3 阻垢剂的矿场应用 |
4.5 小结 |
第5章 郑庄区储层粘土膨胀运移及防治技术 |
5.1 粘土矿物膨胀机理 |
5.1.1 粘土矿物组成 |
5.1.2 粘土膨胀机理 |
5.2 粘土稳定剂的合成及表征 |
5.2.1 作用机理 |
5.2.2 合成条件 |
5.2.3 有机小分子粘土稳定剂 |
5.2.4 聚季铵盐粘土稳定剂 |
5.3 粘土稳定剂的室内分析评价 |
5.3.1 吸附量 |
5.3.2 防膨作用效果 |
5.4 粘土稳定剂复配与筛选 |
5.4.1 防膨效果对比 |
5.4.2 高温影响 |
5.4.3 复配体系的效果 |
5.4.4 矿场应用效果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次采油技术 |
1.2 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 |
1.3 强碱三元复合驱结垢研究 |
1.4 强碱三元复合驱除垢研究 |
1.5 弱碱三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性能评价试验研究 |
2.1 试验区选择 |
2.1.1 试验层系地质特征 |
2.1.2 储层矿物组成及敏感性分析 |
2.1.3 试验区及开发层系确定 |
2.2 弱碱三元体系驱油试验方案 |
2.2.1 聚合物的筛选 |
2.2.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2.3 界面活性图的测定 |
2.3 弱碱三元体系性能评价 |
2.3.1 化学剂对弱碱三元体系影响 |
2.3.2 弱碱三元体系稳定性评价 |
2.3.3 弱碱三元体系吸附性评价 |
2.3.4 弱碱三元体系流变性评价 |
2.3.5 油水分离特性评价 |
2.3.6 驱油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成垢规律和机理研究 |
3.1 三元复合驱地面管线内堵塞物成分分析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 结垢规律实验研究 |
3.2.1 碳酸盐结垢预测 |
3.2.2 硅酸盐结垢预测 |
3.2.3 硫酸盐结垢机理 |
3.2.4 铁盐形成机理 |
3.2.5 采出液离子成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管线防垢及除垢技术研究 |
4.1 防垢水质稳定剂评价 |
4.2 氟碳涂料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防垢技术研究 |
4.2.1 防腐防垢原理 |
4.2.2 防腐防垢性能实验 |
4.2.3 防腐防垢现场试验 |
4.3 酸洗配方复配及优化 |
4.3.1 溶垢率影响 |
4.3.2 最佳条件下的溶垢率 |
4.3.3 腐蚀率的测定 |
4.3.4 酸洗配方的优化 |
4.4 空化射流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除垢技术研究 |
4.4.1 空化防垢原理 |
4.4.2 空化防垢室内实验 |
4.4.3 空化防垢装置设计 |
4.4.4 对注入液结垢趋势影响研究 |
4.4.5 空化防垢技术现场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弱碱三元采出液站内处理技术研究 |
5.1 三元采出液原油脱水技术 |
5.1.1 三元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机制 |
5.1.2 三元采出液脱水特点 |
5.1.3 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试验 |
5.2 三元污水氧化法处理技术研究 |
5.2.1 三元污水水质特性 |
5.2.2 二氧化氯浓度的确定 |
5.2.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4 二氧化氯处理三元污水反应机理 |
5.2.5 现场试验 |
5.3 弱碱ASP污水处理 |
5.3.1 悬浮污泥过滤器 |
5.3.2 三元驱污水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处理 |
5.4 三元采出液深度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与专利目录 |
致谢 |
(6)川西气田地面工程集气工艺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集气工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集气工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集气工艺研究现状 |
1.3 川西气田基本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川西气田概况 |
1.3.2 川西气田气质分析 |
1.3.3 川西气田集气工艺现状分析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低能耗节流保温改造方案研究 |
2.1 电伴热工艺试验研究 |
2.1.1 电伴热技术优选 |
2.1.2 电伴热模拟计算及论证 |
2.2 川西水套炉自控改造试验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液计量及配套气液混输工艺改造方案研究 |
3.1 带液计量概述 |
3.2 带液计量试验研究 |
3.2.1 带液计量试验 |
3.2.2 计量改造适应性分析 |
3.2.3 带液计量试验方向及应用方案 |
3.3 气液混输试验研究 |
3.3.1 川西气液混输可行性 |
3.3.2 混输现场试验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泡工艺改造方案研究 |
4.1 消泡工艺优化方向 |
4.2 川西液体泵注消泡工艺方案 |
4.2.1 川西气田消泡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消泡药剂筛选 |
4.2.3 加注工艺装置改进 |
4.3 现场试验及跟踪分析 |
4.3.1 实验实施方案 |
4.3.2 现场试验与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SZ油田平台压力容器与管线缺陷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磁致伸缩(MsS)导波技术 |
1.2.2 管道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1.2.3 管道缺陷分类及评价标准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1.5 研究工作量 |
第2章 基础资料现场收集 |
2.1 SZ作业区Ⅰ区及J平台防腐检测工作内容 |
2.2 现场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力容器与管线腐蚀缺陷数据分布规律研究 |
3.1 腐蚀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1 超声波测壁厚情况及分析 |
3.1.2 气相检测分析 |
3.1.3 挂片及挂片腐蚀产物检测分析 |
3.1.4 水相分析 |
3.1.5 线性极化电阻监测腐蚀速率数据分析 |
3.2 腐蚀缺陷深度分布规律分析 |
3.2.1 最深点蚀孔深度的统计规律 |
3.2.2 第一类极值Gumbel分布 |
3.2.3 Weibull分布 |
3.3 管线腐蚀速率预测 |
3.3.1 管线流场分析 |
3.3.2 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台管线缺陷承载能力与安全评估 |
4.1 管线腐蚀缺陷承载能力分析 |
4.1.1 基于腐蚀缺陷的管道可靠性评估方法 |
4.1.2 腐蚀缺陷有限元分析与可靠性分析 |
4.2 腐蚀失效概率计算 |
4.3 安全等级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长庆含水油管道内腐蚀评价及防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长庆油田腐蚀分类及现场数据采集分析 |
2.1 腐蚀分类 |
2.1.1 外腐蚀 |
2.1.2 内腐蚀 |
2.2 腐蚀类型 |
2.2.1 均匀腐蚀 |
2.2.2 局部腐蚀 |
2.3 现场管道腐蚀情况分析 |
2.3.1 集油、输油管道腐蚀 |
2.3.2 长输管线腐蚀 |
2.4 地面集输管道防腐措施分析 |
2.4.1 涂覆防腐层 |
2.4.2 采用非金属管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水油管道内腐蚀评价 |
3.1 防腐工艺介绍 |
3.1.1 内防腐工艺 |
3.1.2 外防腐工艺 |
3.2 埋地管线内腐蚀检测评价 |
3.2.1 检测内容及执行标准 |
3.2.2 检测方法及原理 |
3.2.3 评价标准 |
3.2.4 检测过程及结论 |
3.3 HCC环氧纤维内衬检测评价 |
3.3.1 现场试验效果 |
3.3.2 防腐性能室内 |
3.4 高分子合金管检测评价 |
3.4.1 检测样本 |
3.4.2 检测内容 |
3.4.3 检测结果 |
3.4.4 实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腐管材适用性及工艺评价 |
4.1 集油管道防腐管材适用性评价 |
4.1.1 分类 |
4.1.2 室内评价 |
4.1.3 现场应用评价 |
4.1.4 防腐管材选型建议 |
4.2 防腐工艺对比与评价 |
4.2.1 防腐性能 |
4.2.2 价格 |
4.2.3 装卸搬运 |
4.2.4 现场施工安装 |
4.2.5 维护方式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常减压装置的腐蚀研究意义及现状 |
1.2.1 常减压装置腐蚀现状 |
1.2.2 常减压装置主要工艺流程 |
1.2.3 常减压装置主要腐蚀机理 |
1.3 腐蚀监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离线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
1.3.2 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
1.3.3 腐蚀检查及评估技术现状 |
1.4 腐蚀预测模型分析及研究现状 |
1.5 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5.1 传统腐蚀控制技术进展 |
1.5.2 新型腐蚀控制技术进展 |
1.6 物联网在炼油装置腐蚀监控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
1.6.1 物联网的定义及发展 |
1.6.2 物联网在炼油装置的初步探索与应用 |
1.7 本文主要工作 |
1.7.1 现有工作的不足 |
1.7.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测技术研究与开发 |
2.1 常减压装置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腐蚀性物质参数分析 |
2.1.2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生产工艺参数分析 |
2.1.3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腐蚀检测结果参数分析 |
2.1.4 常减压装置循环水系统参数分析 |
2.2 常减压装置静态检查数据库应用 |
2.3 常减压装置基本腐蚀特征 |
2.3.1 常减压装置各系统腐蚀案例和问题统计情况 |
2.3.2 常压系统腐蚀案例和问题的统计情况 |
2.4 新型在线腐蚀传感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2.4.1 常压塔顶HC1和H2S气体含量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2.4.2 循环水系统水中油测漏在线监测技术开发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
3.1 腐蚀回路划分基本原理及步骤 |
3.2 常减压装置腐蚀回路划分 |
3.2.1 常顶油气线腐蚀回路划分示例 |
3.2.2 常压蒸馏系统腐蚀回路划分结果 |
3.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回路划分 |
3.3.1 常顶油气线循环水冷器腐蚀回路划分示例 |
3.3.2 常压蒸馏系统循环水冷器腐蚀回路划分结果 |
3.4 腐蚀预测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概述 |
3.4.1 浅层腐蚀预测模型 |
3.4.2 基于深度学习的腐蚀预测模型 |
3.4.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3.5 常压塔塔顶低温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
3.6 循环水系统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完整性操作窗口的常减压装置腐蚀控制研究 |
4.1 完整性操作窗口(IOW)的建立方法 |
4.1.1 IOW参数选择 |
4.1.2 IOW边界定义 |
4.1.3 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
4.2 常顶油气回路IOW设计 |
4.2.1 常顶油气回路IOW参数选择 |
4.2.2 常顶油气回路监测方案确定 |
4.2.3 常顶油气回路IOW边界确定 |
4.2.4 常顶油气回路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
4.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设计 |
4.3.1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参数确定 |
4.3.2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监测方案确定 |
4.3.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参数边界确定 |
4.3.4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
4.4 常减压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4.1 注中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
4.4.2 注缓释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
4.4.3 注水的自动控制系统 |
4.4.4 塔顶“三注”总体控制结构及流程 |
4.5 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
4.5.1 加酸和氧化性杀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
4.5.2 注非氧化性杀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
4.5.3 缓释阻垢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
4.5.4 循环水水质总体控制结构及流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
5.1 炼化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基础架构设计 |
5.1.1 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
5.1.2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架构概述 |
5.1.3 基于SOA架构的腐蚀监控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
5.2 炼化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5.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5.2.2 与其他腐蚀监测系统集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风城稠油热采管线失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注汽管道失效分析的基本情况 |
1.2.1 失效分析概论 |
1.2.2 高温高压蒸汽管线失效研究 |
1.3 在役管道剩余寿命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情况基本情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注汽管线的失效分析 |
2.1 前言 |
2.2 注汽管线的常见问题及失效分析 |
2.2.1 注汽管线的结垢 |
2.2.2 注汽管线的腐蚀 |
2.2.3 脆性失效 |
2.2.4 疲劳失效 |
2.2.5 高温失效 |
2.2.6 蠕变失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缺陷管道失效评定规范及安全性评价 |
3.1.前言 |
3.2 含缺陷管道失效评定规范、标准简介 |
3.2.1 欧洲工业结构完整性评定方法SINTAP |
3.2.2 美国石油学会API 579:2007 |
3.2.3 英国标准BS7910:2005 |
3.2.4 国内管道安全性评价研究情况 |
3.3 高温高压注汽管道在线检测技术 |
3.3.1 测厚 |
3.3.2 高温高压注汽管道表面缺陷检测 |
3.3.3 超声波检测技术 |
3.3.4 红外检测技术 |
3.3.5 声发射检测技术 |
3.3.6 电磁超声检测技术 |
3.3.7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
3.4 风城油田在役注汽管线的安全性评价 |
3.4.1 含缺陷焊缝部位管道安全性评价 |
3.4.2 注汽管线弯头强度和寿命预测 |
3.4.3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计量仪检测管线的结垢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压力的地下供水管网鲁棒探漏研究与实现[D]. 马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耐高温地热井管线防腐技术[J]. 马建军,何亭,张闯.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S1)
- [3]油井在线含水率自动检测仪的研究[D]. 成慧敏.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4]郑庄区长6超低渗油藏注水防垢防膨机理及技术研究[D]. 叶政钦.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D]. 印重.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6]川西气田地面工程集气工艺改造方案研究[D]. 周永淳.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6)
- [7]SZ油田平台压力容器与管线缺陷安全评估[D]. 李刚川.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8]长庆含水油管道内腐蚀评价及防腐技术研究[D]. 王荣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D]. 陈轩.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1)
- [10]风城稠油热采管线失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D]. 徐安营.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