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木斯市6366例儿童发铜、铁含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楠[1](2012)在《112645例0-6岁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检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测定9省份112645例0-6岁儿童末梢血中铜元素的含量,了解该人群末梢血铜元素平均水平,为铜元素的正常参考值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了解铜元素在该人群中的缺乏情况,及时发现由铜元素缺乏引起的营养学问题;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之间末梢铜元素含量差异,为预防儿童铜元素缺乏或过量提供合理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2010年间,分布在全国九个省份二级以上城市进行健康体检或者参与营养调查的112645例0-6岁健康儿童为样本。使用BH5100型多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中铜元素含量,对9省份0-6岁人群铜含量的总体水平和各年龄段人群末梢血的铜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用百分位数法制定铜元素参考值范围。结果1在水平分析中,9省份0-6岁人群末梢血铜元素平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广东、河北、四川、陕西、福建、辽宁、湖北、甘肃。2总体上,9省份0-6岁儿童的末梢血铜元素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省份不同年龄段男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均高于女童。浙江省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高于其他省同组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广东省婴儿组末梢血铜元素水平在9省份同年龄组中最高,甘肃省三个年龄组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均为九省最低。3随年龄增加,儿童铜缺乏率下降。各年龄组女童铜缺乏率均高于同组男童。9省份儿童铜缺乏检出率最高的为甘肃省,最低的为浙江省。4确定第5、第97百分位数值分别作为各省份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正常参考值的下限和上限。结论末梢血铜元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这可能与喂养方式的改变、进食量的增加、膳食趋于合理等有关;各地区儿童末梢血铜元素含量因经济水平、环境气候、膳食结构不同而体现出地区差异;分地区及年龄组的末梢血铜元素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改善了全国统一全人群参考值临床应用中可能造成的误诊,为铜元素缺乏与过剩的判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郑袁明,宋波,陈同斌,黄泽春,雷梅,廖晓勇,陈煌,郑国砥[2](2006)在《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铜含量及其健康风险》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蔬菜消费量和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分别采集53个菜地土壤和100种蔬菜416个样品,以研究蔬菜和土壤铜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评价不同蔬菜品种对土壤铜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北京市菜地土壤铜积累明显,其含量范围、算术均值、中值、几何均值分别为6.0 ̄65.2、24.5、23.2和22.7 mg.kg-1,菜地土壤铜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蔬菜地土壤质量标准;北京市蔬菜铜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0.024 ̄8.25、0.713和0.505 mg.kg-1鲜重;瓜果类蔬菜铜含量显着高于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特菜类铜含量显着高于叶菜类蔬菜。北京市裸露地蔬菜铜含量显着高于设施栽培蔬菜,但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外地产蔬菜铜含量差异不显着。铜含量与对土壤铜的富集能力以云架豆为最高,因而其抗污染能力较差,茄子、辣椒、小白菜和大葱铜含量次之,冬瓜、黄瓜、大白菜、西红柿、甘蓝、萝卜、叶甜菜和部分特菜最低。估算表明,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铜的量为815.6μg.人-.1d-1,目前尚无明显的健康风险。
唐晓文,鲁立刚,汪宏远[3](2002)在《佳木斯市6366例儿童发铜、铁含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儿童发铜及发铁的含量与智力发育及健康状况的关系 ,共对 6366例少幼儿 (健康对照组 12 17例 ,患儿组 5 14 9例 )发样中铜和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患儿组发铜、发铁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部分年龄段两组之间及不同性别之间有显着差异 ,患儿组发铜与发铁缺乏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 ,说明发铜与发铁含量与儿童智力发育及健康状况紧密相关
二、佳木斯市6366例儿童发铜、铁含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佳木斯市6366例儿童发铜、铁含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12645例0-6岁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微量元素铜简介 |
1.1.1 铜元素的生理功能 |
1.1.2 铜的吸收与代谢 |
1.1.3 铜与其他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
1.1.4 铜的主要食物来源 |
1.1.5 适量摄入铜元素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1.1 研究样本来源省份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原理 |
3.2.4 检测方法 |
第四章 质量控制与统计方法 |
4.1 标准曲线绘制 |
4.2 实验检测 |
4.3 数据处理 |
4.4 末梢血铜元素参考值 |
第五章 结果 |
5.1 研究样本概况 |
5.1.1 样本地域分布 |
5.1.2 样本人口学特征 |
5.2 九省份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2.1 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2.2 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异常情况 |
5.2.3 不同省份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2.4 不同省份男、女童末梢血铜元素异常情况 |
5.3 不同省份同一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3.1 不同省份婴儿组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3.2 不同省份幼儿组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3.3 不同省份学龄前组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 同一省份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1 河北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2 湖北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3 辽宁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4 陕西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5 甘肃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6 福建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7 浙江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8 广东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4.9 四川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 |
5.5 不同省份儿童末梢血铜元素各百分位数与正常参考值 |
5.5.1 婴儿组儿童末梢血铜元素百分位数与正常参考值 |
5.5.2 幼儿组儿童末梢血铜元素百分位数与正常参考值 |
5.5.3 学龄前组儿童末梢血铜元素百分位数与正常参考值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6.1 九省份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
6.2 可能引起各省儿童铜元素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
6.3 各省0-6岁儿童末梢血铜元素参考值的制订 |
第七章 建议与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铜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1.2 蔬菜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 铜的测定与质量控制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1.5 蔬菜铜摄入量的估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菜地土壤铜含量特征 |
2.2 蔬菜铜含量特征 |
2.3 不同来源的蔬菜铜含量差异 |
2.3.1 本地蔬菜与外地蔬菜铜含量比较 |
2.3.2 裸露地蔬菜与设施栽培蔬菜铜含量比较 |
2.4 不同品种蔬菜的铜富集系数的差异 |
2.5 北京市居民蔬菜铜摄入量的健康风险分析 |
3 结论 |
四、佳木斯市6366例儿童发铜、铁含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12645例0-6岁儿童末梢血铜元素水平检测结果分析[D]. 张书楠. 兰州大学, 2012(10)
- [2]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铜含量及其健康风险[J]. 郑袁明,宋波,陈同斌,黄泽春,雷梅,廖晓勇,陈煌,郑国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05)
- [3]佳木斯市6366例儿童发铜、铁含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J]. 唐晓文,鲁立刚,汪宏远.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