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家废物制作饲料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唐笛[1](2021)在《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农业经济发展建立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高消耗、低利用和污染物高排放基础上,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因此,需要寻求生态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突破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循环农业遵循“3R”发展原则,保护生态环境,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循环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一些典型模式,需要科学依据评价这些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当前循环农业评价研究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十分薄弱。本研究在梳理循环农业相关理论基础上,将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为家庭微循环、园场小循环、合作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等类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模式的能值总投入与总产出;建立能值指标评价体系,对比评价各个模式的系统可持续状况,检测循环系统的健康性,并为其他类似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参考。基于2019年三台县四类模式调研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微循环是小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2)园场小循环是经济效益较显着但环境压力大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合作中循环是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但成本较高的循环农业模式;(4)区域大循环与种养循环相结合是高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提出循环农业发展相关建议:一是深入宣传家庭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二是完善园场小循环模式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三是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合作中循环;四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区域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蔡晓晴[2](2021)在《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其次,辨析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总结生产性景观类型,并对其生态、美学、生产与生活应用、文化、农文旅融合等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本课题新的研究思路。总结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应用策略及布局模式,从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规划体系,通过整合乡村生产性景观资源,建立“点-线-面”的景观结构,依据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构成要素划分功能分区,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和途径。最后,以上述构建的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乡村生产性景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强调生产性景观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及体系,以期为未来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借鉴依据。
李天星[3](2020)在《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开展,旅游致富成为我国乡村复兴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盲目开发、缺乏统筹规划,部分乡村旅游依然存在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不合理、景观性欠缺和缺乏特色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建设实践日益增多,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但针对于生态村理论与乡村旅游规划相关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如何利用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指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是本文的出发点。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首先对生态村、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提炼概括,梳理国内外生态村理论的研究成果。其次,基于对乡村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基本内涵、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解析其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应用价值,得到运用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再者,运用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分析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成功案例,作为理论分析研究的延伸,从中提炼适用于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设计手法和价值导向,包括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下产业生态化及特色乡土景观设计的方法。最后,以苏州灵湖村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理论框架,提出灵湖村虾稻立体循环农业、横泾烧酒特色文化、体验式生态旅游相互融合发展的整体设计策略,本文以例总结出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引导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原则,以便于为今后我国生态村理论的实践研究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徐敏杰[4](2020)在《《南宁民国日报》科学知识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新桂系主政下的广西社会,是广西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自卫、自治、自给的“三自”政策下,广西以《广西建设纲领》为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获得了“模范省”的美誉。《南宁民国日报》作为新桂系的机关报,常设国内外新闻及各种副刊,不仅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能。本文采用文献法及内容分析法,对现存29卷《南宁民国日报》的微缩胶卷,共计17400张胶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统计,从历史学、传播学的视角切入,以农业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及战时避险知识作为剖面,分析了该报传播科学知识的背景及影响,力图展现新桂系时期社会教育的概貌。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南宁民国日报》的发展历程及该报当中有关科学知识文章的概况。第二部分则着重分析了《南宁民国日报》中农业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及避险知识的文本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南宁民国日报》传播科学知识活动的特征。第四部分则基于传播内容及当时民众的具体行为,分析《南宁民国日报》传播科学知识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南宁民国日报》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到《南宁民国日报》作为民国时期广西省内的大报,立足于现实需要,积极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传递科学观念,为促进广西社会由蒙昧转向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潇[5](2020)在《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打响环境保卫战,北京市积极推动落实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技术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平谷区是北京市“农业大区”,全区农业废弃物多是农作物秸秆、养殖畜禽粪污、果树园林枝条、蔬菜植株残体等。平谷区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生态桥”专项整治工程,消纳全区农业废弃物用于有机肥生产,实现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受益,取得阶段性成效。针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这一热点话题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北京市平谷区农业产业基本情况,结合文献选取适当的草谷比系数,分别对平谷区种植业废弃物、林果业废弃物、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其次,对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梳理分散田间堆肥、工厂化肥料加工、基料化三种典型利用模式,结合访谈法和实地问卷调查法,对农户可持续换肥意愿进行回归分析,为下文提出现存问题以及政策建议提供数据支撑。再次,结合调研资料总结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成效,从现行政策、运行机制、企业生产、农户主体四个角度对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平谷区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全区农业废弃物年产生量理论上可达到6.15亿t。平谷区以生态桥治理工程为切入点,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覆盖面,现应用分散田间堆肥、工厂化加工、基料化利用三种重点处理模式。科学消纳农业废弃物的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和面源污染,形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带动企业与农户增收。农业废弃物处理也对提高平谷区农户生态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起到促进作用。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现行政策问题、运行机制问题、企业生产问题和农户主体问题四个方面。另外,农户持续换肥意愿与期望换肥比、省多少肥钱、得知途径以及换肥政策认知有关。通过对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与总结,针对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宽农业废弃物利用途径、促进尾菜全面利用、提高对相关企业补贴力度、打造平谷区有机肥品牌、不断提高农户生态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平谷区乃至北京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开展。
魏爽宁[6](2019)在《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设计研究 ——以恩施土家聚落彭家寨为例》文中认为厕所是人们解决其基本生理需求的场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中国当下乡村环境卫生危机的来源之一。一方面,中国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厕所革命的实践,但缺乏针对农村厕所的系统性研究;另一方面,多专业领域已有针对鄂西南山区传统民居做过的大量研究,但其中户厕问题却有所忽视。在此背景下,笔者愿意在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问题上做些探索。首先,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和整理分析,基于中国传统厕所历史的视角对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的形制、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进行研究,探讨了现状厕所问题存在的背后根源。然后以彭家寨为例,笔者对鄂西南山区进行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通过访谈、观察、拍照、记录等形式,对彭家寨户厕空间布局、功能、厕屋材料及结构、厕坑形式及排污处理、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了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现状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空间布局不合理、厕屋内功能设施不全、卫生器型落后、舒适度不达标、厕屋建造简陋以及排污处理不完善等。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笔者继而深入挖掘出针对以彭家寨为例的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的四个设计理念,即生态化、可持续化、地域性以及人性化,以此作为提出相关改建设计策略的理论依据。最后针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笔者对彭家寨户厕改建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彭家寨未来的发展设想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从而建立与鄂西南山区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设计策略。笔者深知,本研究中所提出的设计策略并非唯一,也未必是最佳,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建筑学界对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的重视,为多学科结合共同改变山区厕所添一份力。
王亚立[7](2019)在《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农业发展却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运用生态经济学理念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生态农业变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查阅国内文献资料,分析生态农业的内涵以及研究情况,包括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对农业生态学和农业经济学相关领域的概念进行定义,分析石家庄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石家庄市在土地、水、气候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优势,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存在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等问题。其次,在分析石家庄市基本情况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总结出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1)生态整合模式;(2)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拉长模式;(3)庭院微循环模式等。进一步分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典型模式:对“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综合性生态农业”、“小麦、玉米全部秸秆还田”模式、“林下养禽的种植和养殖”、“养猪-沼气-粮食循环”、“规模型生态养殖小区”等模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最后,总结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促进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陆邦柱[8](2018)在《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商洛市位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区域集群源污染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阻碍着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选择新兴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化为实施载体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明确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得到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给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案例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扎根理论,将深入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融入一起来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论文按照发展循环集群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设计了水资源保护区循环集群发展模式。此外,论文对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概念进行定义,介绍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分析方法,并构建了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最后,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区域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商洛市区位优势、资源要素禀赋及法律法规是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在“基础—诱因—推动”理论框架下分析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商洛市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是以企业自组织方式、链条牵引式和网络集成式三种方式形成的;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得知,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外在驱动因素、内在激励因素和内部结构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三,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驱动因素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群从业人员的总数、交通便利度、人均财政专项补贴额度、矿产资源生产与加工的龙头企业数量、人均集群产业总产值、集群低碳研发经费、集群申请低碳专利数、集群科研人数、人均环境治理投资支出、外商投资额度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第四,按照循环集群发展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商洛市设计了三个层次上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企业为核心的小循环模式、以生态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中级循环模式和在社会范围的大循环模式。第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逐年对比分析。最后,文章阐述了对具体的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前面有关的研究结论提出要从政府调控、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及政策和宣传要素五个方面构建对策支撑体系。
葛雯[9](2018)在《明清时期畜禽饲料及其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饲料作为畜禽的营养来源,是其生长的重要条件。自人类开始圈养畜禽,饲料便应运而生,人们积极探索各类饲料,并在长期实践中优化饲料的加工处理、保存及利用方式,饲料系统因而不断完善。明清时期,畜禽饲料迎来发展迅速的阶段,这主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畜牧业、农学的发展都为其提供了机遇。明清时期饲料的种类迅速增加,人们大力开辟畜禽饲料资源,只要无毒无害且能够饱腹都可作为畜禽的食物。与此同时,饲料加工方式有了较大的发展,首先,人们不再拘泥于过往单一的饲料处理方式,更加普遍的利用发酵法来处理常见的青饲料;其次,饲料配方的应用更加广泛,人们根据畜禽所需的营养将不同饲料进行搭配,促进了畜禽饲料品种的增加。这对于饲料适口性的改良、营养的均衡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的饲料利用方式呈现多元化,喂饲畜禽作为饲料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在这一时期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人们逐渐抛却将畜禽作为工具使用的想法,开始提倡与畜禽“互惠互利,力求共赢”的相处模式。农家为实现这一想法,积极探索着自身、环境、科学与畜禽饲料的关系,将畜禽饲料的利用与肥料的使用结合起来,实现了生产资源使用率的优化,创造了古代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同时,农民与学者创造性的将中草药加入畜禽饲料中,使得饲料在能够让畜禽饱腹的同时,兼具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的作用,由此畜禽饲料的利用对该时期兽医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畜禽饲料的利用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充分代表了古代劳动者们的智慧。而畜禽饲料在明清时期所取得的发展亦带来极为显着的影响。人们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下,根据现有的资源积极筛选合适的畜禽品种,形成富有时代特点的畜牧产业结构。以经济为出发点进行的畜禽养殖带动了家庭畜牧业的发展,也使得这一时期的畜牧技术有较大提高。
黄娟[10](2017)在《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事纷扰,内忧与外患频仍,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时续时断。不过,由于各地学者的多方努力和民国政府的倡导,曾编纂出1500余种方志,其中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包含着大量的潮州地区有关农史资料内容,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为考察对象,以民国时期为时间段,充分利用和挖掘该《潮州志》农史资料,并结合潮州地区地方志、民国广东潮汕地区农业资源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各种农业资源调查报告书,从农林牧副渔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农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历史做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和科学的研究,力图勾勒出民国年间潮州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脉络及地域特色,加深人们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地方农史资料内容与价值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民国年间,潮州农业生产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土地开发、粮食生产、林业和渔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特色。受近代资本市场的刺激,出现了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开始涌现,但没有形成规模,随着汕头开埠,潮州商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尽管如此,由于民国期间外患内战频繁,地方经济利益屈从于国家利益,加上封建势力依旧强大,灾祸频仍,严重地干扰了潮州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陷于枯竭,农民生活贫困,因此农业经济大发展和农业环境大动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时潮州农业的基本特征。分析民国时期潮州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对进一步探讨地方社会的农业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对当前“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农家废物制作饲料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家废物制作饲料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环境价值论 |
2.3.1 环境资源观 |
2.3.2 环境价值观 |
2.4 能值理论 |
2.4.1 能值的定义 |
2.4.2 能值分析内容 |
3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3.1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概况 |
3.1.1 三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简况 |
3.1.2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
3.1.3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情况 |
3.2 三台县循环农业模式分类依据 |
3.3 三台县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
3.3.1 家庭微循环 |
3.3.2 园场小循环 |
3.3.3 合作中循环 |
3.3.4 区域大循环 |
4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
4.1 模式的能量数据分析 |
4.1.1 研究对象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能值分析 |
4.2.1 家庭微循环分析 |
4.2.2 园场小循环分析 |
4.2.3 合作中循环分析 |
4.2.4 区域大循环分析 |
4.2.5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分析 |
4.3 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能值指标分析 |
4.3.1 系统能值流量分析 |
4.3.2 能值来源结构分析 |
4.3.3 社会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
4.3.4 经济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
4.3.5 自然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
4.4 三台县循环农业能值综合指标评价 |
4.4.1 可持续发展评价 |
4.4.2 可持续发展性能值指标评价 |
4.4.3 系统健康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1.1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
1.1.1.2 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
1.1.2 现实需求 |
1.1.2.1 环境需求 |
1.1.2.2 大众需求 |
1.1.3 生产性景观的应运而生 |
1.1.4 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性景观中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交叉学科研究法 |
1.3.2.4 归纳分析法 |
1.3.2.5 案例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论文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产性景观 |
2.1.2 生态循环农业 |
2.1.2.1 生态农业 |
2.1.2.2 循环农业 |
2.1.2.3 生态循环农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生态产业链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
2.3.1 国外研究概况 |
2.3.1.1 发展脉络 |
2.3.1.2 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2.3.2.1 发展脉络 |
2.3.2.2 研究进展 |
2.3.3 文献总结 |
2.3.3.1 现存不足 |
2.3.3.2 发展趋势 |
2.4 案例分析 |
2.4.1 台湾宜兰头城农场 |
2.4.1.1 项目概况 |
2.4.1.2 规划布局 |
2.4.1.3 景观营造特色 |
2.4.1.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1.5 经验总结 |
2.4.2 北京蟹岛观光园 |
2.4.2.1 项目概况 |
2.4.2.2 规划布局 |
2.4.2.3 景观营造特色 |
2.4.2.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2.5 借鉴经验 |
2.4.3 盐城市伍佑农业园 |
2.4.3.1 项目概况 |
2.4.3.2 规划布局 |
2.4.3.3 景观营造特色 |
2.4.3.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3.5 借鉴经验 |
2.4.4 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分析 |
3.1 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辨析 |
3.1.1 生态循环农业是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 |
3.1.2 生产性景观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 |
3.2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类型 |
3.2.1 按生态循环农业构成元素分 |
3.2.1.1 循环农田景观 |
3.2.1.2 生态林果景观 |
3.2.1.3 生态养殖景观 |
3.2.1.4 新型设施景观 |
3.2.1.5 农事活动景观 |
3.2.2 按生态循环农业应用功能分 |
3.2.2.1 生态保育型 |
3.2.2.2 休闲观光型 |
3.2.2.3 互动体验型 |
3.2.2.4 科普教育型 |
3.2.3 按生态循环农业开发程度分 |
3.2.3.1 原生型 |
3.2.3.2 再生型 |
3.2.3.3 综合型 |
3.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 |
3.3.1 生态评价 |
3.3.2 美学方面评价 |
3.3.3 生产与生活应用评价 |
3.3.4 文化活化评价 |
3.3.5 农文旅融合评价 |
3.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对比分析 |
3.4.1 从农业资源整合角度分析 |
3.4.2 从景观规模及形式分析 |
3.4.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
3.4.4 从科技应用角度分析 |
3.4.5 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 |
4.1 规划原则 |
4.1.1 生态循环原则 |
4.1.2 多产融合原则 |
4.1.3 因地制宜原则 |
4.1.4 公众参与原则 |
4.1.5 文化活化原则 |
4.2 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4.2.1 整合生态循环农业资源 |
4.2.2 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4.2.3 注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
4.2.4 构建多产融合体系 |
4.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1.1 带状布局 |
4.3.1.2 核状布局 |
4.3.1.3 环状布局 |
4.3.2 景观结构规划 |
4.3.2.1 生产性景观中“点”要素 |
4.3.2.2 生产性景观中“线”要素 |
4.3.2.3 生产性景观中“面”要素 |
4.3.3 功能分区规划 |
4.3.3.1 粮油种植区 |
4.3.3.2 瓜菜种植区 |
4.3.3.3 林果种植区 |
4.3.3.4 花卉种植区 |
4.3.3.5 水产养殖区 |
4.3.3.6 畜牧养殖区 |
4.3.3.7 设施栽培区 |
4.4 本章小结 |
5 嘉兴市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规划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场地现状 |
5.1.2.1 自然条件 |
5.1.2.2 生态环境 |
5.1.2.3 道路交通 |
5.1.2.4 旅游基础 |
5.2 生产性景观资源分析 |
5.2.1 物质资源 |
5.2.2 非物质资源 |
5.3 规划原则与目标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思路 |
5.3.3 定位与目标 |
5.3.3.1 规划定位 |
5.3.3.2 规划目标 |
5.4 秀洲生产性景观中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5.4.1 形成“稻、菜-渔-禽-沼-加-游”模式 |
5.4.2 形成“林果-草-禽-沼-加-游”模式 |
5.4.3 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 |
5.5 总体规划 |
5.4.1 空间布局 |
5.4.2 景观结构 |
5.4.2.1 一廊 |
5.4.2.2 四线 |
5.4.2.3 五区 |
5.6 分区详细规划 |
5.6.1 湿地水产区——渔业养殖类景观 |
5.6.2 富硒农业区——蔬果作物类、粮食作物类景观 |
5.6.3 生态稻渔区——粮油作物类景观 |
5.6.4 精品水果区——果林类、花作物类景观 |
5.6.5 有机瓜菜区——蔬果作物类景观 |
5.6.6 智慧高产粮油区——设施景观、粮食作物类景观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村运动 |
1.1.2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项目实践研究法 |
1.4.3 多学科交叉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村 |
2.1.2 生态村整体设计 |
2.1.3 乡村生态旅游 |
2.2 国内外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3.2 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研究对比与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研究与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研究 |
3.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研究 |
3.1.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概述及类型 |
3.1.2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整体设计的理论框架 |
3.2.2 社区精神——整体设计的核心 |
3.2.3 永续栽培——社区精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
3.2.4 地方经济活动——社区精神建设的市场化发展 |
3.3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内在联系 |
3.3.1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
3.3.2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内在联系 |
3.4 整体设计理论在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
3.4.1 提供乡村旅游综合实践的整体框架 |
3.4.2 引导地域文化建设 |
3.4.3 引导产业生态化 |
3.4.4 引导生态文化景观建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引导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程序 |
4.1.1 乡村生态旅游内涵 |
4.1.2 乡村生态旅游原则 |
4.1.3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 |
4.2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
4.2.1 案例选取 |
4.2.2 日本水上町乡村规划案例 |
4.2.3 熏衣草的国度——普罗旺斯乡村旅游 |
4.2.4 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 |
4.2.5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
4.2.6 中外乡村生态旅游实践辨析 |
4.2.7 对灵湖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启示 |
4.3 乡村生态旅游整体设计的内容整合 |
4.3.1 经济生态——产业结构生态化 |
4.3.2 社会生态——公共空间与文化塑造 |
4.3.3 环境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
4.4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 |
4.4.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
4.4.2 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 |
4.4.3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
4.4.4 项目开发及游览规划线路设计 |
4.4.5 乡村景观格局设计 |
4.4.6 乡村景观乡土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背景 |
5.2 项目概况与现状分析 |
5.2.1 区位分析 |
5.2.2 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分析 |
5.2.3 历史人文分析 |
5.2.4 道路交通分析 |
5.2.5 现状用地分析 |
5.2.6 建筑分析 |
5.2.7 蓝绿系统现状分析 |
5.2.8 植被现状分析 |
5.2.9 人口与务工状况分析 |
5.2.10 农林产业现状分析 |
5.2.11 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2 灵湖村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
5.3 项目SWOT分析 |
5.3.1 S优势 |
5.3.2 W劣势 |
5.3.3 O机遇 |
5.3.4 T威胁 |
5.4 灵湖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5.5 灵湖村整体设计框架与策略 |
5.6 规划定位与规划理念 |
5.6.1 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 |
5.6.2 规划主题定位 |
5.6.3 灵湖村产业规划 |
5.6.4 经济生态——乡村生态旅游 |
5.6.5 环境生态——立体循环农业 |
5.6.6 文化生态——“专注、恒心、慢生活”文化空间 |
5.6.7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评 |
5.7 总体规划布局 |
5.7.1 概念构思 |
5.7.2 规划总平面图 |
5.7.3 “一心一带两轴三片”空间布局 |
5.7.4 核心区功能分区 |
5.7.5 灵湖村交通设计 |
5.7.6 公共空间规划 |
5.7.7 水生态治理与规划 |
5.7.8 蓝绿复合体系设计 |
5.7.9 建筑规划设计 |
5.8 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 |
5.8.1 旅游项目策划及运营 |
5.8.2 游览线路规划 |
5.8.3 景点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9 旅游景观分区设计 |
5.9.1 主入口景观 |
5.9.2 农田生态科普区 |
5.9.3 虾稻立体农业示范园 |
5.9.4 灵湖湿地观光园 |
5.9.5 横泾烧酒文化园 |
5.9.6 酒宴田园区 |
5.9.7 森林养生漫步区 |
5.10 烧酒文化景观乡土化设计 |
5.10.1 烧酒历史文化景观设计 |
5.10.2 横泾烧酒制作体验式景观设计 |
5.11 专项设计 |
5.11.1 植物配置设计 |
5.11.2 文化雕塑小品展示设计 |
5.11.3 铺装专项设计 |
5.11.4 景观照明设计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理论研究成果 |
6.1.2 案例研究成果 |
6.1.3 实证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南宁民国日报》科学知识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南宁民国日报》概况 |
(一)《南宁民国日报》的办报历程及影响 |
(二)《南宁民国日报》中传播科学知识的文章概述 |
二、《南宁民国日报》科学知识文章的传播内容分析 |
(一)《南宁民国日报》之农业知识、医疗卫生知识、战时避险知识概述 |
(二)农业知识传播内容分析 |
(三)医疗卫生知识传播内容分析 |
(四)战时避险知识传播内容分析 |
三、《南宁民国日报》传播科学知识的特征 |
(一)立足于时代背景 |
(二)“求真致用”的传播价值理念 |
(三)内容涵盖面广,贴近生活,注重“编读互动” |
四、《南宁民国日报》传播科学知识的效果 |
(一)从传播内容本身考量其效果 |
(二)从实际生产效果看其社会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分析 |
2.1 平谷区农业产业概况 |
2.2 平谷区农业废弃物产生量估算 |
2.3 本章小结 |
3. 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及典型模式 |
3.1 开展生态桥治理工程 |
3.2 形成明确循环利用布局 |
3.3 农业废弃物利用总体情况 |
3.4 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成效及问题 |
4.1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成效 |
4.2 农业废弃物处理存在问题 |
4.3 农户参与换肥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结论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设计研究 ——以恩施土家聚落彭家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综述 |
1.2.1 厕所的研究性组织与会议 |
1.2.2 厕所革命运动的相关研究 |
1.2.3 厕所卫生技术的创新研究 |
1.2.4 传统厕所的历史文化研究 |
1.2.5 生态卫生旱厕的优化研究 |
1.2.6 农村改厕的社会调查研究 |
1.2.7 建筑学视角下的厕所研究 |
1.2.8 实践动态 |
1.2.9 总结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中国传统厕所历史视角的鄂西南农村户厕研究 |
2.1 中国传统厕所形制及使用方式视角下的鄂西南农村户厕 |
2.1.1 厕所的形制 |
2.1.2 便器和厕纸 |
2.1.3 粪肥与猪厕 |
2.2 中国传统厕所思想文化及习俗视角下的鄂西南农村户厕 |
2.2.1 落后的卫生观念 |
2.2.2 厕所的风水思想 |
2.2.3 厕所的民间习俗 |
2.3 本章小结 |
2.3.1 文明社会的象征 |
2.3.2 历史文化的反思 |
2.3.3 未来发展的思辨 |
第三章 彭家寨户厕及相关问题调研分析 |
3.1 彭家寨基本概况 |
3.1.1 地理气候 |
3.1.2 历史源流 |
3.1.3 民俗风情 |
3.1.4 价值评估 |
3.1.5 经济支撑 |
3.2 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2.1 内部人员的变迁 |
3.2.2 外来人口的影响 |
3.3 基于建筑单体空间类型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3.1 平面空间分析 |
3.3.2 剖面空间分析 |
3.3.3 空间类型小结 |
3.4 基于建筑单体功能类型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4.1 正屋功能分析 |
3.4.2 附属空间功能分析 |
3.4.3 户厕相关功能组合及内部使用情况分析 |
3.5 基于建筑单体材料及构造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5.1 主屋的材料及构造 |
3.5.2 附属空间的材料及构造 |
3.5.3 厕屋空间的材料及构造 |
3.6 基于基础设施现状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6.1 能源利用 |
3.6.2 给水系统 |
3.6.3 排污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彭家寨户厕改建设计理念的探讨 |
4.1 理念研究 |
4.1.1 关于生态环境的思考 |
4.1.2 关于资源利用的思考 |
4.1.3 关于地域特色的思考 |
4.1.4 关于个体需求的思考 |
4.2 理念提出 |
4.2.1 生态化 |
4.2.2 可持续化 |
4.2.3 地域性 |
4.2.4 人性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彭家寨户厕改建设计策略 |
5.1 调整户厕数量与空间布局 |
5.1.1 案例分析1——从无到有 |
5.1.2 案例分析2——去旧增新 |
5.1.3 一般性原则 |
5.2 功能整合与完善 |
5.2.1 户厕及相关功能整合 |
5.2.2 厕屋空间内功能完善 |
5.3 卫生器型升级 |
5.3.1 水旱厕价值取向 |
5.3.2 卫生器型的选择 |
5.4 舒适度改良 |
5.4.1 残障关照 |
5.4.2 夜间照明 |
5.4.3 通风除臭 |
5.5 结构工艺更新 |
5.5.1 旱厕厕坑平台的改良 |
5.5.2 厕屋围护结构的更新 |
5.6 排污与生物资源再利用 |
5.6.1 集中污水处理 |
5.6.2 肥料化利用 |
5.6.3 能源化利用——沼气厨房猪圈一体化 |
5.6.4 产业化利用——粪尿养蛆,以蛆养鸡 |
5.6.5 小结 |
5.7 精神文明建设 |
5.8 未来的适应性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彭家寨核心区农户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彭家寨核心区家庭能源使用统计表 |
附录三 彭家寨核心区厕屋建造统计表 |
附录四 彭家寨核心区厕所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五 彭家寨核心区农户主观意识统计表 |
附录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数据采集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
2.2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经济学原理 |
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及启示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3.1.1 欧盟的多功能生态农业 |
3.1.2 美国可持续发展农业 |
3.1.3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3.2.1 生态养殖生产模式 |
3.2.2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
3.2.3 生态种植模式 |
3.2.4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
3.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启示 |
3.3.1 自然方面 |
3.3.2 技术革命 |
3.3.3 经济发展 |
3.3.4 社会政策 |
4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4.1 石家庄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气候特征 |
4.1.3 土地资源 |
4.1.4 水文资源 |
4.1.5 社会经济条件 |
4.1.6 农业发展概况 |
4.2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4.2.1 农业产业结构 |
4.2.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4.2.3 农业科技水平 |
4.3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成功案例 |
4.3.1 生态整合模式 |
4.3.2 农业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拉长和延伸模式 |
4.3.3 庭院微循环模式 |
5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5.1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
5.1.2 农业污染形势严峻 |
5.1.3 生态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 |
5.1.4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障碍 |
5.2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中问题形成原因 |
6 促进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
6.2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
6.3 加快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培育科技人才 |
6.4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树立品牌效应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循环经济 |
2.1.3 循环产业集群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
3.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3.1.1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客观基础 |
3.1.2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现实要求 |
3.1.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推动 |
3.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
3.2.1 形成机制系统动力框架构建 |
3.2.2 形成系统动力理论框架的分析 |
3.2.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分析方法 |
3.2.4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因果关系结构图 |
3.2.5 循环产业集群因果关系关键反馈回路 |
3.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
3.3.1 企业层面自组织形成方式 |
3.3.2 链条牵引式形成方式 |
3.3.3 网络集成式形成方式 |
4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
4.1 研究方法 |
4.2 访谈过程介绍 |
4.2.1 访谈对象 |
4.2.2 访谈过程 |
4.3 访谈资料编码分析 |
4.3.1 资料分析准备工作 |
4.3.2 开放性编码 |
4.3.3 关联性编码 |
4.3.4 理论编码 |
4.4 质性研究信度与效度 |
4.4.1 质性研究信度 |
4.4.2 质性研究效度 |
4.5 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获取 |
5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1 基于企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1.1 资源型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
5.1.2 农业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
5.1.3 企业自身的清洁生产 |
5.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
5.2.2 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5.2.3 打造龙头企业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3 基于社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4 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
6.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概念 |
6.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6.2.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
6.2.2 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6.2.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 |
6.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1 投入指标的确定 |
6.3.2 产出指标的确定 |
7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
7.1 商洛市背景现状 |
7.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 |
7.2.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
7.2.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
7.3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
7.3.1 研究方法及步骤 |
7.3.2 驱动因素及指标设计 |
7.3.3 数据的获取及计算过程 |
7.3.4 实证结果分析 |
7.4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4.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7.4.2 企业层面发展模式 |
7.4.3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
7.4.4 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
7.5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
7.5.1 数据来源 |
7.5.2 商洛市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 |
8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
8.1 发挥政府的调控保障作用 |
8.1.1 加快政府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组织保证 |
8.1.2 改进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管理 |
8.1.3 动态调整产业集群范围 |
8.2 积极培育循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
8.2.1 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8.2.2 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 |
8.3 强化循环产业集群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8.3.1 重视科技人才 |
8.3.2 强化人才的引进工作 |
8.4 政策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
8.4.1 经济政策 |
8.4.2 技术政策 |
8.4.3 产业政策 |
8.5 宣传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
8.5.1 注重区域品牌宣传管理 |
8.5.2 提升区域企业品牌形象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性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9)明清时期畜禽饲料及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明清时期饲料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明清以前畜禽饲料种类、加工与利用 |
一、本土及引进的畜禽饲料品种 |
二、饲草栽培和草场保护 |
三、畜禽饲料的加工与利用情况 |
第二节 明清经济与农学的发展 |
一、明清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
二、明清农、牧业结构的调整 |
三、明清农学的发展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畜禽饲料的种类及加工技术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畜禽饲料种类 |
一、明清时期常用畜禽饲料品种概况 |
二、明清时期畜禽饲料的分类 |
第二节 明清畜禽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 |
一、饲料的加工处理方式 |
二、饲草的收割与贮存 |
三、饲料配方的调制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畜禽饲料的利用方式 |
第一节 深入精细的饲料喂用方法 |
一、牲畜饲料的“标准化”利用 |
二、家禽饲料的“肥育”利用法 |
第二节 “肥一饲”循环利用方式 |
一、产生原因 |
二、“肥—饲”循环模式种类 |
第三节 中草药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畜禽饲料的利用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畜禽饲料的利用特点 |
一、注重经济效益 |
二、关注时令变化 |
三、重视畜禽福利 |
四、合理分配资源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畜禽饲料发展的影响 |
一、调整了明清畜牧产业结构 |
二、改善了明清畜禽产品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学术回顾 |
1.3 研究可行性及一般程序 |
1.4 饶本《潮州志》农史资料编纂体例创新和发展 |
2 农业环境和农地制度 |
2.1 农业环境 |
2.1.1 地貌和气候 |
2.1.2 地质土壤和水文 |
2.1.3 森林植被及其破坏 |
2.2 耕地面积和农地制度 |
2.2.1 耕地面积 |
2.2.2 所有制 |
2.2.3 租佃制度 |
2.2.4 纳租种类和数量 |
2.3 本章小结 |
3 作物栽培 |
3.1 粮食作物 |
3.1.1 总体情况 |
3.1.2 水稻 |
3.1.3 甘薯和小麦 |
3.2 园艺作物 |
3.2.1 蔬菜和果树作物 |
3.2.2 油料和糖料作物 |
3.2.3 纤维作物和花卉栽培 |
3.3 病虫害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
4.1 渔业资源 |
4.2 海洋捕捞和咸水养殖 |
4.2.1 海洋捕捞 |
4.2.2 咸水养殖 |
4.3 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 |
4.3.1 淡水捕捞 |
4.3.2 淡水养殖 |
4.4 水产制造业 |
4.5 各县渔业概述 |
4.5.1 饶平县 |
4.5.2 南澳县 |
4.5.3 澄海县 |
4.5.4 汕头市 |
4.5.5 潮阳县 |
4.5.6 惠来县 |
4.6 日本侵略对潮州渔业的破坏 |
4.7 本章小结 |
5 农村其他生业和农民生活 |
5.1 其他生业 |
5.1.1 畜养业 |
5.1.2 农产品加工类 |
5.2 农民生活 |
5.2.1 一般农民的生活 |
5.2.2 渔民生活 |
5.3 本章小结 |
6 民国潮州农业的转型 |
6.1 现代经营和现代技术的兴起 |
6.1.1 粮食作物种植的新变化 |
6.1.2 经济作物种植的现代化 |
6.1.3 现代林地行政的兴起 |
6.1.4 畜养业的转变 |
6.2 现代农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 |
6.2.1 建立了专业化管理机构 |
6.2.2 成立了农会组织 |
6.2.3 出现了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 |
6.2.4 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农家废物制作饲料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D]. 唐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 蔡晓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D]. 李天星. 苏州大学, 2020(02)
- [4]《南宁民国日报》科学知识传播研究[D]. 徐敏杰.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5]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D]. 孙潇.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6]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设计研究 ——以恩施土家聚落彭家寨为例[D]. 魏爽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亚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陆邦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明清时期畜禽饲料及其利用研究[D]. 葛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D]. 黄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