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论文文献综述)
韩联郡[1](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张镧[2](2014)在《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1978-2012):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评价和衡量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政府通过制订产业政策发挥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干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对于高新技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直接决定了政府和社会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方向和聚集的程度。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国内外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多角度地研究产业政策对这一经济现象的影响。政策文本研究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可以对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主题、政策形式、政策内容等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特定领域的政策发展和战略取向,从宏观上对该领域政策进行分析、解释、调整和预测。据统计,1978-2012年期间,为促进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湖北省制定出台527项政策文本,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也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政策保障。从纵向上看,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发展可以划分为5个历史阶段:1978-1984年为政策恢复阶段;1985-1989年为政策萌芽阶段;1990-1999年为政策发展阶段;2000-2005年为政策加速阶段;2006-2012年为政策密集阶段。通过对5个历史阶段政策文本内容的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研究认为:其历史发展呈现“渐进式与爆发式”并存的特征、区域分布呈现“层次性和差异性”结合的特征;政策结构呈现“指导性和规范性”并重的特征;制定方式呈现“试探性与渐进性”的特征;制定主体呈现“强权威性与弱协调性”的特征;政策主题呈现“完整性和阶段递进性”的特征。政策结构类型可以划分为单元结构与复合结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等;政策结构模式有塔式结构、树状结构、链形结构、网络结构、圈层结构、矩阵结构等。省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可以根据制定主体、政策客体、政策工具、政策问题等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由于不同分类标准间存在交叉和重叠而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序列、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并构建起互相作用和关联的网络关系。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园区政策、企业创新政策、产业领域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等四大类型的重点支柱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政策方面,湖北省政策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探索性;在企业创新政策方面,湖北省重点是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各项政策,在此基础上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政策方面,湖北省政策保持了较强的连贯性,政策重点比较明确;在高新技术产业环境政策方面,湖北省主要政策导向是促进科教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特点主要体现在执行方式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种类多、时间跨度长、样本数量大,为对其制定、执行、结果的各个方面的有效性进行整体性评价,在对政策评估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以政策制定的适当性、公正性、充分性,政策执行的坚定性、创造性、整体性,政策结果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创新绩效等为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利益关系人对的评价信息,通过指标权重计算和数据处理得到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总体有效性得分和隶属度,以及各层次、各单项指标得分和隶属度。分析表明: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总体有效性处于一般水平,政策制定、执行、结果的有效性比较平衡。当前,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发展,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历史性突破时期。随着中国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政府职能应当从经济活动的干预者转变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湖北要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湖北省省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面临着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任务,应该进一步重视产业政策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产业发展载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以及提升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导向作用和支持力度。
徐军[3](2014)在《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专门研究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的博士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及附件。在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点是明晰了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辨析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职业者、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内在构成要素及与“参政议政”的关系,确定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在非公有制领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政治参与是指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和行为施加影响,及实际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与行为;另对相关理论——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和政治参与理论作了介绍。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包括其产生、发展历程、时代背景、主要构成、特点、属性及作用。在历程部分,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自由职业者状况作了回顾,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历程分为孕育、产生、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时期。在构成部分,分别介绍了五个主要群体——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中介行业的专业人员、自雇知识分子、民办社会组织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群体界定、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特性部分,归纳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十个主要特点,并分别从与阶级、阶层、中间阶层、精英群体、利益集团角度进一步认证了其属性,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其地位和作用。正文第二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包括历程及动因、途径及内容、成效与不足、对策与趋势及相关比较研究、评价体系。在历程及动因部分,回顾政治参与历程,认为应分孕育、启动和发展三个时期,分析了其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归纳了四个方面的主观原因和四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客观原因是:国家治理的需要、统战工作的需要、社会建设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途径与内容部分,从制度、政党、政府、团体、行业、媒体及其他七个途径论述了其政治参与的方式与内容。在成效与不足部分,从个人及单位、行业与群体、地方与社会、国家与政党四个层面总结了成效;从主体、途径、内容、标准四个方面,指出了不足。在对策与趋势部分,提出了加强主体建设、完善参与途径、提升参与质量、明确评价标准的对策,认为会出现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加强的发展趋势;在比较部分,分别进行了群体比较与历史比较,群体比较是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了比较,历史比较是与历史上自由职业者进行了比较,每个比较都包括了参与主体、背景、途径、作用四个方面。在评价体系方面,从政治参与途径入手,以具体参与方式为载体,按照政治参与的广度(反映参与广泛程度)、强度(反映参与深入程度)、效度(反映参与实际效果)三个纬度,先把每个参与途径下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提练出来,然后汇总三个纬度的指标项目,形成总体评价体系。本文还包括了两个附件:一是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二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涂艳成[5](2009)在《地方创制性立法之“地方性事务”研究》文中认为“地方性事务”是《立法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可以由地方性法规进行创制立法的一类立法事项。然而,由于法律对于什么是“地方性事务”并未作出明确说明,从而给地方立法实践带来了权限上的困扰。因此,本文拟在理清“地方性事务”的理论研究脉络、回顾其制度建立的历程、考察其在立法实践中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法律询问答复的解读的基础上,以期能相对清晰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立法理论研究,尤其是地方立法实践提供参考。“地方性事务”在制度上经历了从无到有、立法主体逐步扩大的发展过程。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地方性事务”的立法已具有一定数量。这类地方性法规广泛分布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以及组织法领域中,且其具体立法事项种类繁多。地方立法机关立法时有所偏重,其立法的重点领域主要是行政管理领域,具体立法事项主要在于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方面。但是这类地方性法规却在司法和执法实践中陷入了极少被适用的窘境。由于“地方性事务”边界的模糊性不可避免,立法机关在实践中主要是根据不相抵触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来判断“地方性事务”。一般将“地方性事务”理解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事务,它是不需要或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需要由中央作出统一规定的立法事项。
温如春[6](2009)在《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促进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文中提出科技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源泉,又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状况,然后论述了其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议和对策,以解决湖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难的问题。
杨丽娟,常浩,丁世民[7](2006)在《中部六省民营科技企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部崛起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研究中部六省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中部六省民营科技企业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与中部其他五省的差距,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陈文恩[8](2006)在《安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民营科技园区是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兴起而诞生的。从近20多年来科技产业开发与园区发展的历史来看,民营科技园区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成为各国实现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民营科技园区的崛起,标志着我国科技园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对已有国家级、省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补充,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国民族科技产业的发展。 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科技政策学、管理学及系统论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当代世界科技园区与我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运用集群理论、科技产业理论对民营科技园区的社区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加快发展安徽省民营科技园区的必要性、现实条件和存在不足,进行分析论证和实证研究,初步提出了安徽省民营科技园区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模式和发展对策。
栾春娟[9](2005)在《中国科学技术法律的法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于2004年10月31日通过的《科技部关于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意见》中指出:“科技部作为归口管理全国科技工作的国务院综合职能部门, 承担着公共科技资源管理与分配、科技活动评价、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等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科技管理依法行政,被赋予了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特殊使命。”九届人大二
陈向军[10](2005)在《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研究》文中认为加强企业诚信治理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整合管理学、企业理论、制度理论、商业伦理理论及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实证分析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民营科技企业主动开展诚信营销的运行机制、管理体系及相关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实证分析、理论研究与对策探讨三部分。实证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其他相关资料对民营科技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情况提出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 为后面的理论研究和对策探讨奠定基础,并对诚信营销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理论研究主要分析了诚信营销的成本与效应、诚信营销环境、诚信营销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诚信营销管理; 对策探讨主要从内外结合两个方面分析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提升诚信营销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实证分析中,主要通过实际调查,了解与验证针对民营科技企业实施诚信营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出一些基本结论。认为,民营科技企业对诚信营销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主动地将诚信意识贯彻到企业营销全过程的自觉性,诚信营销大都停留在“只说不做”的状况; 绝大多数企业诚信营销的机制不健全,诚信营销管理普遍弱化; 企业诚信营销的开展受到内外部两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对诚信营销的内涵、要求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诚信营销是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理论研究中,着重对诚信营销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诚信营销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行为,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效应,但同时需要有很高的成本投入; 诚信营销的力度取决于企业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力量,诚信营销的评价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 诚信营销需要企业建立符合诚信规范的决策支持模型并加强对诚信行为的控制,同时要树立危机意识,强化对营销中非诚信行为的管理。这种理论与方法上的论证丰富和发展了市场营销理论,为广大民营科技企业实施诚信营销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在对策探讨中, 采用辩证唯物主义与系统论的思想,在实证分析与相关理论研究的
二、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1978-2012):政策文本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 产业政策理论 |
2.3 产业聚集理论 |
2.4 协同创新理论 |
3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编码分类与统计分析 |
3.1 概念界定与样本选择 |
3.2 政策文本编码体系 |
3.3 政策文本的标注和分类 |
3.4 政策文本统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
4.1 政策恢复阶段(1978-1984) |
4.2 政策萌芽阶段(1985-1989) |
4.3 政策发展阶段(1990-1999) |
4.4 政策加速阶段(2000-2005) |
4.5 政策密集阶段(2006-2012) |
4.6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与重点支柱政策发展路径 |
5.1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基本架构 |
5.2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柱政策发展路径 |
5.3 优化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柱政策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 |
6.1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方案 |
6.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估 |
6.3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目录(1978-2012) |
(3)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0.2 相关范畴的界定 |
0.2.1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0.3.1 研究概况 |
0.3.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
0.3.3 存在的问题 |
0.3.4 下一步研究建议 |
0.4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0.4.1 相关理论 |
0.4.2 研究方法 |
0.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
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 |
1.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
1.1.1 建国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
1.1.2 建国后至1978年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
1.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时代背景 |
1.2.1 经济背景 |
1.2.2 政治背景 |
1.2.3 文化背景 |
1.2.4 社会背景 |
1.2.5 国际背景 |
1.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孕育期 |
1.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期 |
1.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初步发展期 |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期 |
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群体 |
2.1 外企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 |
2.1.1 群体界定 |
2.1.2 现实状况 |
2.1.3 发展趁势 |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 |
2.2.1 群体界定 |
2.2.2 现实状况 |
2.2.3 发展趋势 |
2.3 民营中介行业中的专业人员 |
2.3.1 群体界定 |
2.3.2 现实状况 |
2.3.3 发展趋势 |
2.4 自雇知识分子 |
2.4.1 群体界定 |
2.4.2 现实状况 |
2.4.3 发展趋势 |
2.5 民办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和专业人员 |
2.5.1 群体界定 |
2.5.2 现实状况 |
2.5.3 发展趋势 |
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属性及作用 |
3.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
3.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属性 |
3.2.1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吗? |
3.2.2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吗? |
3.2.3 它属于中间阶层吗? |
3.2.4 它是精英群体吗? |
3.2.5 它形成了利益集团吗? |
3.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
3.3.1 经济:投资、就业、消费的重要促进者、科研的创新者和财富的创造者 |
3.3.2 政治:政治参与新的主体、政党党员新的来源 |
3.3.3 社会:建设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 |
3.3.4 文化: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贡献者 |
3.3.5 生态: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民间环保的生力军 |
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及原因考察 |
4.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 |
4.1.1 孕育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
4.1.2 启动期(2000-2006年) |
4.1.3 发展期(2006年以后) |
4.2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
4.3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观原因 |
4.3.1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 |
4.3.2 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 |
4.3.3 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
4.3.4 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 |
4.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客观原因 |
4.4.1 国家治理的需要 |
4.4.2 统战工作的需要 |
4.4.3 社会建设的需要 |
4.4.4 行业发展的需要 |
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内容 |
5.1 人大政协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
5.1.1 参加人大选举 |
5.1.2 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5.1.3 在人大、政协相关会议及活动上建言 |
5.1.4 提出议提案并监督办理情况 |
5.1.5 反映社情民意 |
5.1.6 参与立法或执法监督工作 |
5.2 政党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
5.2.1 加入政党并担任一定职务 |
5.2.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
5.2.3 通过党的会议、活动来反映利益诉求 |
5.2.4 运用党际协商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
5.3 政府、法院、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3.1 在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
5.3.2 在一府两院一些监督性、咨询性、荣誉性机构任职 |
5.3.3 与一府两院的对口联系 |
5.3.4 一府两院召开的听证会、专题座谈会 |
5.3.5 参与政府信访接待 |
5.4 团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4.1 成为社会团体的成员,争取担任一定职务 |
5.4.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工青妇等组织 |
5.4.3 在工青妇等组织中积极建言、发挥作用 |
5.5 行业途径及相关方式 |
5.5.1 参加和参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 |
5.5.2 通过行业协会反映利益诉求 |
5.5.3 谋求在行业协会内的影响和控制力 |
5.6 媒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6.1 在媒体上开辟专栏 |
5.6.2 与媒体联合成立公益服务机构 |
5.6.3 不时在媒体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出声音 |
5.6.4 借助媒体开展公益、评选活动 |
5.7 其他途径 |
5.7.1 参与“同心”主题实践活动(综合途径) |
5.7.2 个人接触(个人途径) |
5.7.3 基层途径 |
6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与不足 |
6.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 |
6.1.1 个人及单位层面 |
6.1.2 行业与群体层面 |
6.1.3 地方与社会层面 |
6.1.4 国家与政党层面 |
6.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不足 |
6.2.1 主体方面的不足 |
6.2.2 途径方面的不足 |
6.2.3 内容方面的不足 |
6.2.4 标准方面的不足 |
7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点、对策与趋势 |
7.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 |
7.2 扩大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
7.2.1 加强主体建设 |
7.2.2 完善参与途径 |
7.2.3 提升参与质量 |
7.2.4 明确评价标准 |
7.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
7.3.1 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 |
7.3.2 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
7.3.3 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显着 |
8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 |
8.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群体比较 |
8.1.1 参与背景的比较 |
8.1.2 参与主体的比较 |
8.1.3 参与途径的比较 |
8.1.4 参与作用的比较 |
8.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历史比较 |
8.2.1 参与背景的比较 |
8.2.2 参与主体的比较 |
8.2.3 参与途径的比较 |
8.2.4 参与作用的比较 |
9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评价体系 |
9.1 参与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 |
9.1.1 人大政协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2 政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3 政府(一府两院)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4 团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5 行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6 媒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7 其他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2 三个纬度下的指标项目归纳和权重设定 |
9.2.1 政治参与广度指标 |
9.2.2 政治参与强度指标 |
9.2.3 政治参与效度指标 |
9.3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及标准设定 |
附件1: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 |
附件2: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撰写的着作 |
后记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地方创制性立法之“地方性事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地方性事务”的制度解析 |
第一节 地方立法的制度变迁 |
第二节 《立法法》及其说明、释义中的“地方性事务” |
一、《立法法》中的“地方性事务” |
二、《立法法》草案说明中的“地方性事务” |
三、《立法法释义》中的“地方性事务” |
第二章 “地方性事务”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地方性事务”的概念界定 |
一、“地方性事务”的词义解释 |
二、“地方性事务”的学理解释 |
第二节 “地方性事务”的研究方法 |
一、概括性研究 |
二、专门性研究 |
第三节 “地方性事务”的研究主题 |
一、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划分 |
二、“地方性事务”的立法主体 |
三、不相抵触原则 |
第三章 法律询问答复中的“地方性事务” |
第一节 人民代表人身保护不属于“地方性事务” |
第二节 人事争议处理不属于“地方性事务” |
第三节 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规范属于“地方性事务” |
第四节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内容规定属于“地方性事务” |
第四章 “地方性事务”的立法及其适用实证考察 |
第一节 “地方性事务”的立法数量考察 |
第二节 “地方性事务”的立法领域考察 |
一、“地方性事务”的立法领域总体情况 |
二、上海市“地方性事务”的立法领域概况 |
第三节 “地方性事务”的具体立法事项考察 |
一、“地方性事务”的具体立法事项总体情况 |
二、上海市“地方性事务”的具体立法事项分布概况 |
第四节 “地方性事务”立法的适用考察 |
一、“地方性事务”立法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情况 |
(一) 地方创制性立法在行政审判中的适用情况 |
(二) 地方创制性立法在民事审判中的适用情况 |
二、“地方性事务”立法在执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促进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
1. 民营科技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有显着提高 |
2. 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继续保持相对优势 |
3. 骨干企业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 |
二、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对策 |
1. 企业树立合作、协同观念, 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
2. 科技创新平台必须以企业为核心来进行建设 |
3. 突出重点, 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 |
4. 加快建设面向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服务体系 |
5. 建立健全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 优化市场环境 |
(8)安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对民营科技园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民营科技园区的崛起 |
2.1 国外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 |
2.1.1 科技园区的诞生 |
2.1.2 科技工业园区在各大洲的竞相发展 |
2.1.3 国外科技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
2.2 科技园区在中国的实践 |
2.3 我国民营科技园区的兴起和发展 |
2.4 安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
2.4.1 总体状况 |
2.4.2 省级民营科技园区状况 |
2.5 安徽省加快民营科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
2.5.1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 |
2.5.2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
2.5.3 实施科教兴皖战略的需要 |
2.5.4 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需要 |
2.5.5 高新区协同发展的需要 |
2.5.6 造就现代科技企业家的需要 |
第三章 民营科技园区的理论基础 |
3.1 产业集群分析 |
3.1.1 集聚效应 |
3.1.2 知识的溢出效应 |
3.1.3 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 |
3.1.4 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 |
3.2 系统要素分析 |
3.2.1 以科技人才为主体的人力资源 |
3.2.2 以产学研结合为实质的组织结构 |
3.2.3 以地理、资源、文化、法律为重要支撑环境 |
3.2.4 以高科技产业化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的技术结构 |
3.3 演化机理探析 |
3.3.1 制度变迁特性 |
3.3.2 自组织性的发展 |
第四章 安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条件探讨 |
4.1 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
4.1.1 区位和资源条件 |
4.1.2 工业快速发展 |
4.1.3 农业产业化带动 |
4.1.4 “东向战略”的实施 |
4.2 安徽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
4.2.1 主体条件 |
4.2.2 科技优势 |
4.2.3 政策法规条件 |
4.2.4 财政金融环境 |
4.2.5 省级民营科技园区的示范作用 |
4.3 安徽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不利条件 |
4.3.1 总体状况 |
4.3.2 具体表现 |
4.3.2.1 外部环境不够理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
4.3.2.2 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服务水平较低 |
4.3.2.3 运行资金不足,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
4.3.2.4 产业集群度低 |
4.3.2.5 人才制约日趋严重 |
4.3.2.6 中介服务尚不健全 |
第五章 安徽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
5.1 指导思想 |
5.1.1 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
5.1.2 坚持经济效益第一,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5.1.3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5.1.4 多渠道建设民营科技园区 |
5.1.5 坚持以民营为特色,以科技为先导 |
5.2 战略目标 |
5.3 战略重点 |
5.3.1 营造安徽省民营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 |
5.3.2 努力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 |
5.3.3 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
5.3.4 进一步明确产业政策导向 |
5.3.5 实现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特色化和产业集群 |
5.4 发展模式 |
5.4.1 依托高新区优势创办民营科技园区 |
5.4.2 以龙头民营科技企业为依托创办 |
5.4.3 多方联合创办 |
第六章 促进安徽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具体对策 |
6.1 提高认识,统筹规划 |
6.1.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
6.1.2 加强统筹规划 |
6.1.3 完善政策法规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6.2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
6.2.1 强化制度创新 |
6.2.2 重视技术创新 |
6.3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 |
6.3.1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
6.3.2 扶持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6.3.3 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
6.4 吸引高素质人才 |
6.4.1 转变使用人才的观念 |
6.4.2 薪酬政策吸引 |
6.4.3 职位竞争机制 |
6.4.4 股权激发效应 |
6.4.5 企业文化凝聚 |
6.5 建立健全评估体系,促进优胜劣汰 |
6.5.1 健全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
6.5.2 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 |
6.5.3 引入考核评价机制 |
6.6 政府应在园区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 |
6.6.1 运用政府手段进行引导 |
6.6.2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
6.6.3 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园区发展政策 |
6.6.4 尽可能提供优质服务 |
参考文献 |
(10)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与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框架、技术路线与主要创新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一般研究 |
2.1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涵义 |
2.2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基本要求与范畴 |
2.3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战略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实证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 样本企业诚信营销相关因素分析 |
3.3 调查的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成本--效应研究 |
4.1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成本分析 |
4.2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效应分析 |
4.3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成本--效应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环境研究 |
5.1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与环境的一般关系 |
5.2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内部环境 |
5.3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外部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6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
6.1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评价标准 |
6.2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评价的主要过程 |
6.4 本章小结 |
7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管理研究 |
7.1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模式 |
7.2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行为决策 |
7.3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危机管理 |
7.4 本章小结 |
8 保证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的对策研究 |
8.1 企业外部建设对策 |
8.2 企业内部建设对策 |
8.3 企业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的关系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省部级奖励 |
附录4 企业诚信状况调查 |
四、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1978-2012):政策文本分析视角[D]. 张镧.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3]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徐军. 武汉大学, 2014(06)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地方创制性立法之“地方性事务”研究[D]. 涂艳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6]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促进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J]. 温如春. 特区经济, 2009(01)
- [7]中部六省民营科技企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杨丽娟,常浩,丁世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 [8]安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对策研究[D]. 陈文恩. 合肥工业大学, 2006(10)
- [9]中国科学技术法律的法理分析[A]. 栾春娟. 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 2005
- [10]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研究[D]. 陈向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