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按摩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松[1](2021)在《术苓泻心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术苓泻心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与单纯使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可行性,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收集的符合纳排标准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每次40mg,每日1次,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苓泻心汤口服,每日1剂,治疗8周。治疗前u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与胃镜分级评分,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综合分析术苓泻心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1.GERDQ量表积分比较:分别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后GERDQ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两组GERDQ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和疗效比较:分别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积分优n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91.7%)显着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分别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三项主症(胸骨后灼痛、反酸、胃脘隐痛)和四项次症(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肠鸣便溏、手足不温)各项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7项中医症状,治疗组在胸骨后灼痛、反酸、食欲不振、肠鸣便溏、手足不温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胃脘隐痛、神疲乏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胃镜积分和疗效比较:分别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后胃镜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两组胃镜积分,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镜有效率(80.5%)明显高于对照组(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14.7%)明显低于对照组(39.4%),提示治疗组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更好(P<0.05)。6.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无用药后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术苓泻心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可改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与内镜下炎症,并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炳然[2](2021)在《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近些年的发病逐渐升高,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RE的首选药物,它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RE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主要阐述RE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是临床疗效研究,验证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实验研究,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大鼠造模,从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探讨健脾降逆方治疗RE的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纳入131例中虚气逆型RE病例,其中对照组64例、治疗组67例。治疗组予健脾降逆方颗粒剂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20mg/每次,2次/每日。服药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安全性检查,对治疗组治疗前后MTL、VIP、Ghrelin进行对比,并分别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随访。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SD大鼠,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造模,于造模后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药液灌胃,中药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健脾降逆方灌胃,灌胃14天后进行取材,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IP、Ghrelin含量;PCR法检测下段食管组织中VIP、VPAC2、Ghrelin、GHSR、cAMP、PKA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测定下段食管组织中cAMP、PK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ROCK1、MLC阳性表达。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1)对于GerdQ量表评分而言,在服药8周后,健脾降逆方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降低总分,两者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6个月的远期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并且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之间未体现出明显差异,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2)根据GerdQ量表判断复发率,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与远期疗效对比的结果一致。(3)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主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并在远期疗效上显示出与GerdQ量表同样的趋势: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至停药12个月时,才出现明显的疗效下降,体现了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4)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次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的疗效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TL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胃底Ghrelin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实验研究部分:(1)造模后,假手术组大鼠在毛发光泽、行动、进食饮水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余5组。在手术后第7天,随机选择2只非假手术组大鼠取材,HE染色后观察食管大体及病理形态,验证造模成功。(2)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减少VIP及受体VPAC2mRNA表达;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增加Ghrelin及受体GHSR mRNA表达。(3)中药高、中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cAMP、PKA mRNA表达水平。(4)中药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增加ROCK1、MLC表达,中剂量组能显着增加ROCK1表达,但MLC的表达仅有升高趋势。结论在本次研究中,验证了健脾降逆方对于RE典型症状的短期疗效(8周内)与奥美拉唑相当,同时在缓解非典型症状上疗效显着,且对停药后的疗效维持具有明显优势,这与健脾降逆方益气健脾,和降胃气,治本顾标的功效相适应。在观察到健脾降逆方对于RE的临床疗效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健脾降逆方能够调节VIP、Ghrelin分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信号通路活性,增加下游蛋白ROCK1、MLC表达,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有关。
袁君丽[3](2020)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当前国内外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该病的发病率日渐升高,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心理都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主要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证型下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中医证型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通过填写问卷调差表,包括基本资料、Gerd-Q量表、主次症状轻重分级表、SAS和SDS自评量表。填写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胆热犯胃证、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中虚气逆证。问卷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若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ANOVA)分析,方差齐采用LSD-T检验,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收回问卷110例,有效问卷102例,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如下结果:1在10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47例,年龄范围在26-74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44.5±9.5岁,随年龄层的增长发病率升高,在50-61岁的人群达到顶峰。工作强度产生影响的GERD患者占一半以上,有61例,占59.8%。统计GERD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现,高中文化人数最多,占26.5%。2 GERD患者的Gerd-Q积分、SAS积分、SDS积分基于“性别”、“年龄层”、“文化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 GERD患者中焦虑状态有17例,占16.7%,抑郁状态最少,有4例。患者的Gerd-Q积分、SAS积分、SDS积分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4归纳102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是肝胃郁热证49例,占48.0%,中虚气逆证有22例,气郁痰阻证13例,胆热犯胃证12例,瘀血阻络证6例。5 Gerd-Q积分在不同证型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阻络证患者的Gerd-Q最高,症状更明显,其次为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患者最低。6 SAS积分在不同证型的患者中的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SDS在不同证型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阻络证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为最高,SAS积分最低的是中虚气逆证,SDS积分最低是气逆郁痰阻证。7通过对GERD患者症候和不同证型间的分析比较得出,肝胃郁热证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腹胀”、“胸骨后灼痛”症状,舌象为“舌红”、苔黄”,脉象为“脉弦滑”;中虚气逆证包括“反酸”、“纳差”,舌脉象为“舌淡”、“舌白”;气郁痰阻证包括“咽部不适”、“反酸”、“嗳气”,舌象为“舌淡”、“舌白”;胆热犯胃证患者多为“反酸”、“口干口苦”。结论:中医证型的分布主要以肝胃郁热型多见,其次是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型、胆热犯胃证,瘀血阻络证最少。Gerd-Q积分在证型之间有差异,瘀血阻络证更突出。焦虑、抑郁状态更容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SDS积分在证型间有差异,瘀血阻络证、胆热犯胃证更容易出现抑郁。
刘亚欣[4](2019)在《辛开苦降法结合穴位埋线干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联合中药专方以及中医外治法,评价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2.根据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Survey,SF-36)对 rGERD 病人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间在望京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患者,共选患者为60人,完成60例,脱落0人。试验组主要进行①健康教育。②中药冲服,用量为每天1剂300ml,选用颗粒冲剂,开水冲服,每次150毫升,早晚餐前分两次按时进行口服③每周一次特定穴位的穴位埋线④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 po bid,早晚空腹服用。对照组予①健康宣教。②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 po bid,早晚空腹服用。一周一疗程,4个疗程,观察周期为28天。主要观察中医证候评分、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评分以及SF-36量表,此表主要测评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也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数据统计通过SPSS20.0分析软件完成。本试验研究过程中都采用双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作为显着性差异的参考标准。研究结果:1.在60例rGERD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60-70岁年龄段人数占总数的35%,其次为50-59岁,说明rGERD以中老年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持续升高,趋势明显。2.从症状分析来看,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胸骨后疼痛频率与大便稀溏P>0.05无统计学意义,胸骨后疼痛程度、反酸程度,反食频率,反食程度、烧心频率、烧心程度、反酸频率、胸骨及胃脘部不适、反酸吐清水、胃脘隐痛喜温、空腹胃脘部疼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手足不温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在烧心频率、反酸程度、反食程度、胸骨及胃脘不适、反酸吐清水、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症状都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对照组在烧心频率、反酸程度、反食程度、胸骨及胃脘不适、反酸吐清水、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各症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胸骨后痛频率、胸骨痛程度、反酸程度,反食频率,反食程度,大便稀溏P>0.05并无统计学意义,烧心频率、烧心程度、反酸频率、胸骨及胃脘部不适、反酸吐清水、胃脘隐痛喜温、空腹胃脘部疼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在烧心频率、烧心程度、反酸频率、胸骨及胃脘部不适、反酸吐清水、胃脘隐痛喜温、空腹胃脘部疼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较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即治疗组、对照组积分相比在治疗前后具有显着差异,其中的差异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不同的治疗方案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疗效显着。3.在SF-36评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根据SF-36八个不同的维度统计分析来看,对照组在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limitations due to physical health,R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不同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不难发现在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limitations due to physical health,RP)、躯体疼痛(bod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 limitations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RE)、七个方面实验组均有显着差异,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这表明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对照组病人无论在生理方面、机体能力方面,还是总体健康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其他维度无显着差异,试验组在除心理健康外7个维度评分方面均有较明显改善。7.安全性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们对60例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经过检查均无异常。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6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辛开苦降法结合穴位埋线能显着改善rGERD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尤其对反酸、烧心、手足不温、胃脘隐痛等主要症状起效迅速,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其治疗原则为辛开苦降、平调寒热,结合对穴位持久、良性的刺激,使脾升胃降、寒热平调、肝气得舒,为“调枢通胃”理论提供了临床基础;通过深入进行观察,探索分析发现,在临床上对于rGERD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案都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疗效,此研究结果客观评价了在辛开苦降法指导下的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显着,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非常好,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应用。
宋庆蕊[5](2019)在《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同时观察治疗后食管黏膜炎症的改善情况,探索行气清降方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1.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明确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肝胃郁热证的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未按规定坚持服药,2例患者未规律复诊,对照组有3例患者未规律复诊,2例患者自行服用其他影响治疗效果药物,实际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6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予行气清降方治疗,主要组成:北柴胡10g、醋炙香附10g、黄芩10g、陈皮10g、蒲公英15g、竹茹15g、虎杖10g、海螵蛸10g,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进行药物加减,中药方采用颗粒制剂,由东直门医院中药颗粒药房提供,日一剂,开水冲服,于早饭前半小时一袋,晚饭后两小时一袋。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32,40mg/粒)治疗,每次40mg,每日一次,于早晨空腹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服药期间要平衡饮食,避免因过食辛辣加重食管黏膜损伤,保持良好情绪。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填写中医证候评分表,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各进行胃镜检查一次,对比前后胃镜积分,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行气清降方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治疗效果,并监测患者服药前后血、尿、便常规+便潜血以及肝功能、肾功能检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可能出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3.统计学分析方法:将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20.0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1.结合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痊愈率2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率1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候积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8.07±1.172,治疗后平均积分5.13±1.121,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9.20±1.447,治疗后平均积分9.40±1.410,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反映出两组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积分的改善均有作用,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行气清降方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泮托拉唑。3.在胃镜积分上,两组间治疗后胃镜分级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胃镜分级积分对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行气清降方和泮托拉唑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分级积分改善均有明显作用,两组对胃镜分级积分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镜下食管黏膜病变也有改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张斌[6](2019)在《中药口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疾病负担逐渐增加。现代医学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在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有需要长期服药及副作用等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口服柴胡疏肝散、耳穴压豆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RE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口服柴胡疏肝散和耳穴压豆治疗,参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疗效及焦虑评分。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烧心、反酸、胸骨不适、食物反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比较观察组和参照组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其中观察组烧心、反酸、食物反流积分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而两组胸骨不适积分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胃镜下均有疗效,组间对比,尽管观察组的有效率(96.300%)较参照组(92.86%)高,但经非参数检验,P>0.05,两组在胃镜疗效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着性。观察组和参照组治疗后SAS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比较观察组SAS评分更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差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柴胡疏肝散、耳穴压豆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RE能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其焦虑水平,且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陈卓群[7](2017)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文中提出目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从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认识、中医治未病的内容及胃食管反流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阶段的调摄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咨询,制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方法1.通过检索《中华医典》收集古代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现代中文文献;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收集现代外文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总结归纳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西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高危人群体质特点、调摄措施、治疗措施等,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调查问卷,通过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咨询、讨论、修改和调整。2.采用病例调查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望京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收集100例胃食管反流病高危人群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指南与实践程度一致性程度评价。结果1.共进行了四轮专家咨询和一次专家会议。参加第一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5%;参加第二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80%;参加第三轮咨询的专家有11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3.33%;参加第四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5%。各轮专家均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及学科代表性。参与专家会议的专家有4位,均为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经过四轮咨询及专家讨论,确定方案内容包括:中医病名、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诊断标准、西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未病措施及意义、高危人群体质特点、改善生活方式(未病先防)、日常饮食、药膳及花茶、穴位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改变生活方式(已病防变)、饮食宜忌、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特色疗法、量表及心理辅导、瘥后防复。各条目均数在4.75-5.0之间,等级和在57-60之间,权威系数在0-0.13之间,变异系数为0.416,P<0.001。克朗巴赫系数为0.931,问卷信度较好。2.一致性结果显示,高危人群特点及疾病诊断标准,一致率分别为35%、65%。对高危人群进行改善生活方式及饮食调护的宣教方面一致率均为35%。穴位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的一致率分别为10%、0、21%。已诊断为GERD患者干预措施中改变生活方式的一致率为65%,饮食调护、中药治疗、中成药、中医特色疗法、量表及心理辅导的一致率分别为47%、54%、29%、17%、35%。结论运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但受限于医师、患者及外部环境,方案一致性较低,有待进一步修改。
高璐佼[8](2016)在《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按照在临床中,长时间的实践证明,依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人督脉背部存在有规律的压痛阳性反映点,尝试采用针刺刺激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含穴位及非穴位)治疗,并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西药组比较,从而进一步客观评价针刺督脉背段医治GERD的临床疗效,并观察针刺GERD病人督脉背段第三至第九胸椎棘突下方处的压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广济中医医院针灸门诊GERD病人60例。均符合GERD的诊断标准,并经过病患的知情同意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西药组,各有病人30例。其中,年龄最低为23岁,最大者为79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40年。针刺组中,年龄最低为32岁,最大为70岁,病程方面,最短4天,最长40年。西药组中,年龄最低23岁,最大为79岁,最短病程为4个月,最长有30年。两组GERD病人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相比,没有差别性(P>0.05)。针刺组取穴T3(身柱)、T4(非穴位)、T5(神道)、T6(灵台)、T7(至阳)、T8(非穴位)、T9(筋缩),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15分钟行均匀地提插、捻转之手法一次,隔日治疗一次,一周共计为三次;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早晚口服,每次20mg,治疗时间总共为8周。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依据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情况,如实记录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RDQ)和GERD症状表现程度问卷,统计评估对照,并在T3-T9棘突下方处进行压痛程度评价和压痛阈值评估。结果:1.两组病人医治前后RDQ量表评分对照:针刺组和西药组在医治后,RDQ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未经医治的量表评分对比并无差别(P>0.05),针刺组经医治后,量表评分明显小于西药组(P<0.05)。2.两组病人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针刺组医治后痊愈11例,显效10例,进步5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70%;西药组的愈显率为43.3%,其中,医治后5例痊愈,8例显效,8例进步,9例评估为无效。两组进行对照,针刺组疗效显着大于西药组(P<0.05)。3.两组病人医治前后GERD症状程度量表评分对照:针刺组和西药组在医治后,GERD症状程度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两组未经医治的量表评分对比并无差别(P>0.05),针刺组经医治后,量表评分显着小于西药组(P<0.05)。4.两组病人GERD症状程度量表评分疗效比较:针刺组医治后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西药组的“总有效率”66.7%,其中,治愈病人0例,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评估为无效。两组进行对照,针刺组疗效显着大于西药组(P<0.05)。5.两组病人压痛程度变化比较:两组病人医治前后的压痛程度情况量化后,通过非参数检验统计处理,两组医治前在T3-T9段的压痛均大于治疗后(P<0.05);医治后的两组进行比较,针刺组的病人压痛程度缓解,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6.两组病人压痛阈值变化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后在Ts-T7段(神道、灵台及至阳)的痛点阈值显着升高(P<0.05),在此区域两组医治前对照(P>0.05),针刺组在Ts-T7段对压痛阈值的改善大于西药组(P<0.05)。两组病人在T3、T4、T8、T9的压痛阈值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的疗效优于西药组,操作简便,并且与常用的抑酸药相比,针刺治疗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并非针对单一的临床症状表现治疗,T3-T9段下的体腔内,至阳穴对应膈肌,位居中上二焦之分野,故针刺这段区域,能激发督脉阳气,可有效治疗精神心理、呼吸和消化系统的病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2.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后,发现Ts-T7棘突下的压痛阈值比西药组显着升高,因此可以将督脉背段压痛作为评估针刺治疗GERD效果的指标。针刺督脉背段T3-T9不仅可以用于治疗GERD病人,还可以依据Ts-T7棘突下的压痛改变情况,判断病情改善的情况。
赵迎盼,唐旭东,李振华,李保双[9](2009)在《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的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谢胜,赵正孝,张云波[10](2009)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二、穴位按摩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按摩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术苓泻心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研究 |
2 病因与病机探究 |
3 中医治疗方法 |
4 中医预后与调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方法 |
5 治疗手段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入组病例一般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计算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
2 GerdQ量表结果 |
3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4 次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5 总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6 复发率对比 |
7 血清MTL、VIP结果 |
8 胃组织中Ghrelin表达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1 组方思路 |
2 脾、肝二脏与RE的关系 |
3 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治疗思路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MTL、VIP、Ghrelin与RE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健脾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病例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终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基本资料调查 |
3.2 中医辨证分型 |
3.3 症状评分 |
3.4 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
3.5 电子胃镜检查结果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基本资料分析 |
5.1.1 患者性别分布 |
5.1.2 患者年龄分段 |
5.1.3 患者年龄层分布 |
5.1.4 患者体重指数 |
5.1.5 患者工作强度 |
5.1.6 患者文化程度 |
5.1.7 患者发病原因 |
5.2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5.3 GERD患者的Gerd-Q评分基于个人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5.4 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情况 |
5.4.1 GERD患者整体精神心理状态 |
5.4.2 SAS评分基于个人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5.4.3 SDS评分基于个人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5.5 Gerd-Q、SDS、SAS的相关性 |
6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关联性 |
6.1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整体分布 |
6.2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与Gerd-Q的差异分析 |
6.3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SAS、SDS的关联性 |
7 GERD患者症候的关联性分析 |
7.1 症状频数 |
7.2 舌象频数 |
7.3 苔象频数 |
7.4 脉象频数 |
7.5 胃镜检查结果 |
8 症状、舌象、苔象、脉象、焦虑和抑郁状态与证型之间的关联性 |
8.1 症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规则 |
8.2 舌象、苔象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规则 |
8.3 症状、舌脉象、焦虑抑郁状态与胃镜结果之间的关联规则 |
8.4 症状、舌象、苔象、脉象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规则 |
9 结果分析 |
9.1 基本资料分析 |
9.2 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
9.3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规律 |
9.4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 |
9.5 GERD患者的症候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9.5.1 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9.5.2 舌象、苔象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9.5.3 脉象和中医证型、胃镜结果的关联性 |
9.5.4 症候与胃镜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
9.5.5 主要症候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1.1 历史源流 |
1.2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1.4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2 中医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剂归纳 |
2.1 半夏泻心汤 |
2.2 柴胡疏肝散 |
2.3 半夏厚朴汤 |
2.4 香砂六君子汤 |
3 西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3.1 病理发病机制 |
3.2 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研究 |
4 现代医学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 |
4.1 药物治疗 |
4.2 微创治疗 |
4.3 外科手术治疗 |
5 中西医结合诊治胃食管反流病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 |
附表2:Gerd-Q量表 |
附表3:消化内镜检查表 |
附表4:SAS焦虑自评量表 |
附表5:SDS抑郁自评量表 |
致谢 |
(4)辛开苦降法结合穴位埋线干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
前言 |
1. 病名渊源 |
2. 病因病机 |
2.1 感受外邪 |
2.2 内伤饮食 |
2.3 情志失调 |
2.4 脾胃虚弱 |
2.5 现代中医对于rGERD的理解 |
3. 辨证分型 |
3.1 古代医家记载 |
3.2 现代医家记载 |
4. 临床治疗 |
4.1 专方治疗 |
4.2 中成药治疗 |
4.3 中医外治法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
前言 |
1. 发病机制 |
2. 评估r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方式方法 |
3. rGERD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干预方案 |
5. 干预方式 |
6. 观察指标 |
7. 疗效判定标准 |
8.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分析 |
9.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3. 生活质量改善状况 |
讨论 |
1. 本研究前期基础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
4. 生活质量状态评估 |
5. 辛开苦降理论分析 |
6. 穴位埋线分析 |
结语与展望 |
1. 研究成果亮点 |
2. 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辨证分型 |
4 治疗研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 |
5 治疗研究进展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中药口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RE的研究概况 |
一、发病机制 |
二、现代医学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RE的研究概括 |
一、病因病机 |
二、中医治疗 |
第三节 中医对耳穴压豆的认识 |
一、耳穴压豆的作用机理 |
二、耳穴压豆的临床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选择方案 |
二、研究方案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二、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三、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
四、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结果分析 |
三、机制探讨 |
四、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随机抽样表 |
附录2 随机分组表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 |
附录4 样本量估计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中医学对GERD的认识 |
1.1.1 病名 |
1.1.2 病因病机 |
1.1.3 辨证分型 |
1.1.4 中医治则治法 |
1.2 中医"治未病"理论 |
1.2.1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 |
1.2.2 "治未病"的现代意义及应用 |
1.3 中医临床指南的方法学指导 |
1.3.1 中医临床指南的制订流程和关键技术 |
1.3.2 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在中医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文献研究 |
2.2.1 检索词 |
2.2.2 数据库选用 |
2.2.3 文献纳入标准 |
2.2.4 文献排除标准 |
2.2.5 文献检索结果 |
2.3 成立课题专家小组 |
2.3.1 专家因素调查 |
2.3.2 专家咨询及统计分析 |
2.3.3 第一轮专家咨询 |
2.3.4 第二轮专家咨询 |
2.3.5 第三轮专家咨询 |
2.3.6 专家共识会议与第四轮专家咨询 |
2.4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方案一致性测评 |
2.4.1 研究对象来源 |
2.4.2 提取临床信息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第一轮专家咨询 |
3.1.1 专家积极系数 |
3.1.2 专家基本情况 |
3.1.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
3.2 第二轮专家咨询 |
3.2.1 专家积极系数 |
3.2.2 专家基本情况 |
3.2.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
3.3 第三轮专家咨询 |
3.3.1 专家积极系数 |
3.3.2 专家基本情况 |
3.3.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
3.4 第四轮专家咨询 |
3.4.1 专家积极系数 |
3.4.2 专家基本情况 |
3.5 一致性测试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结论分析 |
4.2 实践方案临床应用不一致性情况及原因分析 |
4.3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病之中医疗法研究展望 |
1. 中医的病名病机 |
2. 中医辨证分型 |
3. 中医治疗概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病之西医疗法研究概述 |
1. 发病机制 |
2. 诊断技术 |
3. 西药疗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案 |
1.6 研究方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RDQ量表症状观察分析 |
2.2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RDQ量表评分比较 |
2.3 针刺组和西药组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 |
2.4 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 |
2.5 GERD量表症状观察评价 |
2.6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GERD症状程度评分比较 |
2.7 针刺组和西药组GERD症状程度评分疗效比较 |
2.8 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伴随症状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 |
2.9 GERD病人在督脉背段压痛的分布比例 |
2.10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在督脉背段压痛程度比较 |
2.11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在督脉背段压痛阈值比较 |
2.12 针刺组和西药组病人复发率的随访比较 |
3. 小结 |
4. 讨论 |
4.1 针刺T_3-T_9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
4.2 针刺处方的创新性思考及分析 |
4.3 针刺T_3-T_9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依据 |
4.4 针刺T_3-T_9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结 果 |
1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2 对照组设置情况 |
3 研究对象情况 |
4 中医治疗情况 |
5 西医治疗情况 |
6 干预期情况 |
7 随访及复发率情况 |
8 洗脱期及合并用药情况 |
9 不良反应情况 |
10 依从性情况 |
11 疗效情况 |
讨 论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的优势分析 |
2 中医药在GERD治疗中的重要性分析 |
3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临床观察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0)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疗法 |
2 推拿按摩 |
3 穴位注射 |
4 药物外治 |
5 实验研究 |
6 小 结 |
四、穴位按摩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术苓泻心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D]. 刘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王炳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D]. 袁君丽.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辛开苦降法结合穴位埋线干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D]. 刘亚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5]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宋庆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中药口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D]. 张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D]. 陈卓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D]. 高璐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的文献分析[J]. 赵迎盼,唐旭东,李振华,李保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9)
- [10]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J]. 谢胜,赵正孝,张云波. 中医外治杂志,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