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DA的未来色彩斑斓-2002年PDA发展趋势高级论坛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1](2020)在《基于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影像应用研究 ——以《纳西秘境》交互影像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沉浸式体验带来了体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交互影像是带来沉浸式体验最核心的手段,以沉浸为核心的交互影像在体验环节中必不可少,可以把沉浸体验分为虚拟环境体验和现实环境体验,这两种体验的方式超越了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带来的交互体验,为人们感知信息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也为交互影像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更复杂的要求。如何进行交互影像设计,设计成果可以带来怎样的沉浸体验,怎样应用可以赋能产业发展,在文化创新中有何突破,此时对于选题的探讨毫无疑问是迫切且具有价值的。本文以研究沉浸式体验的交互影像设计为核心,从应用的角度来分析沉浸体验、交互影像、媒体技术的融合之下,基于沉浸体验的交互影像对文化进行表征的现实意义,通过相关问题的探讨,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归纳交互影像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的设计与应用。核心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沉浸体验与交互影像的概念和特点,得出交互影像是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分析沉浸式体验对文化进行表征与体验的应用案例,总结出沉浸式交互影像的应用赋能于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第三部分,引发交互影像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的设计应用与发展思考,明确沉浸式交互影像可以对民族文化进行表征的设计观点。第四部分,通过以纳西秘境为主题的交互影像设计实践,论证沉浸式交互影像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可以进行文化表征与体验的融合,使观众在参与体验后产生文化认同感,在悬置的情感中对文化信息进行传播的应用结果。充分运用新媒体交互影像的特征,在场域环境中营造最直接的沉浸感,通过文化体验的形式间接引导文化信息的传播,基于沉浸式文化体验的交互影像创作有别于传统影像艺术的创作。沉浸式体验成为交互影像创作中所追求的情感化表达方式,它带来的文化体验成为最具前沿性的新兴业态,艺术设计正以文创与科创相结合的应用方式为文化旅游产业赋能。
朱厢炜[2](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李雪静[3](2019)在《习近平外交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善讲故事是习近平外交工作的亮点,也是应对国际舆论的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称霸论”和“中国威胁论”等声音也接踵而至。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提升中国形象、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举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外交场合中讲述中国故事、外国故事和中外交流故事,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表率。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在搜集整理习近平主席外交中的演讲、文章和讲话文本的基础上,探究习近平的叙事艺术,冀望对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有所启示。在习近平外交叙事中,“讲什么”、“怎样讲”、“给谁讲”都是叙事的核心,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本文首先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阐述了习近平对外交往中的叙事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进一步研究习近平讲述故事的方法和艺术;最后,结合当前形势,总结习近平外交叙事的经验,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方法借鉴。总体而言,习近平主席讲述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语言生动形象,既注重不同国家和民众之间的文化差异,也讲究不同场合和时机的素材选择。同时,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和高超娴熟的叙事技巧,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少峰[4](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马义米[5](2018)在《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荣誉观是反映价值观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是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出现荣辱错位的现象,分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潜伏着失调与混乱的危险。荣誉观总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家庭的中学生,他们的荣誉观是不同的。研究中学生的荣誉观,把握社会转型期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对培养他们正确的荣誉观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对个人成长、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生的荣誉观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研究的对象。中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荣誉观?这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海南省三亚市、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中县和澄迈县的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994份是有效问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首先探索了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荣誉观具有“崇高性”和“传统性”两个积极特征,同时还呈现出“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三个消极特征。具体结果如下:1.具有崇高性,他们以遵循热爱祖国、敬业、诚实守信、友善这些核心价值观为荣;2.具有传统性,他们以热爱劳动、生活节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这些传统美德为荣;3.功利性,他们以钱多、官大为荣;4.不合理性,他们也以仇富、仇官为荣;5.盲目性,他们以外表美、攀比、炫富、早恋等这些所谓个性张扬的方式为豪。其次,研究者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采取与学生、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家长、教师、研究者等多方位的多次调查、访谈、作品分析,并尤其选择了30多位高中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加入生活史研究等方法,力图探索中学生荣誉观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荣誉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父母的价值观、教养方式、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等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学校方面,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不良的校风和班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的管理文化等都直接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辈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学的不良观念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社会方面,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而反映在社会层面的负能量(例如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和丑恶的现象、媒体对社会负能量的推波助澜、网络上不良信息的煽动等)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形成。第三,作为一项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除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外,研究发现还应透过教育行动研究加以正面佐证。为此,本研究在不断完善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的同时,还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应用于所任教的政治课上,这一部分的教育行动研究发现:为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家庭、社会、学校等需要多方面形成正面教育的合力、共建荣誉教育或榜样教育联合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育人功能的正面发挥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参与;第二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耐心的积极人生指导对于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第三是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影响力十分重要。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为: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是社会荣誉观的晴雨表,一方面折射并反映了社会荣誉观,表现为“崇高性”与“传统性”的主流与“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的支流并重;另一方面在不能把握宏观社会教化环境的现实情况下,微观教育环境的创设和行动仍然具备引领和改变中学生荣誉观的可能,尤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通过创设家校正面教育合力、教师对学生的正确人生指导教育、加强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等措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养成。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宏观社会教化环境,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控制各类媒体和舆论的正能量影响力,则更有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李锦云[6](2018)在《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广泛的民族。过山瑶是瑶族支系之一,在国内主要居住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过山瑶因不堪歧视与压迫,迁徙深山,过着“食尽一山,复徙一山”的生活而得名。一千多年来,过山瑶从未停止其迁徙脚步。部分过山瑶在明清时期先后跨越国界,到达东南亚地区,20世纪70年代后又逐渐跨海越洋到达欧美等国,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过山瑶传统文化是瑶胞结合本民族意识、信仰、生活习惯并适应迁徙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而逐渐形成的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文化形态。过山瑶传统文化内容和表现样式丰富:有适应山居生活的居住和饮食文化、记录历史与传说的服饰文化、歌颂祖先与祈求丰收的歌舞节庆文化、维持民族发展的制度文化、融合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及祭祀文化等。其文化精神内核是以“盘瓠”为中心,以《过山榜》、《家先单》、瑶族歌舞、瑶服、瑶绣为载体,以师爷为权威,全民参与的祭祀文化。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内部社会环境的相对单纯以及封建政权对瑶族传统社会的羁縻统治,过山瑶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传统瑶族社会中,瑶胞在师爷的主导下,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并以民间传承的模式存续自己的文化。具体包括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实践记忆传承、歌舞节庆传承、民间典籍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放乳源瑶山并对瑶族传统社会进行了各项改造,过山瑶逐步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瑶山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遭遇多重新际遇,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搬迁安置、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改变了文化传承主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第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瑶族社会的文化话语权进行重新调整,师爷的权威地位被弱化;第三,商品经济和市场观念在瑶区的逐步确立以及瑶区旅游事业的推进,改变了文化的呈现方式,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历史价值;第四,族群互动的深广度不断拓展改变了过山瑶传统婚姻制度和语言环境,社交圈的扩大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结构。第五,大众媒介传播体系在瑶区的普及与完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使过山瑶面对新环境时积极应对与调适。瑶胞与时俱进,坚守文化核心精神并充分利用多种传承模式不断保存并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方面继续发扬传统的民间模式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尝试官方传承模式和市场传承模式,为民族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具体措施为:第一,搜集整理传统文化古籍资料并刊印出版,对传统文化进行媒介化传承与传播;第二,激活传统文化民间传承模式的现代适应性;第三,开拓新的传承方式与渠道,如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通过打造“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来进行开发式传承;建构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及名录等。在不断尝试与完善的过程中,过山瑶传统文化既保持了传统优势、又适应了时代变迁的需要。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给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第一,文化传承主体要抓住文化根本内核,保有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第二,文化不是僵死固化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变中求稳,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第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充分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又要紧跟时代,借助外力,多措并举。
胡凯云[7](2017)在《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意义及运用研究》文中提出博物馆展览呈现的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因此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识论都紧密相关。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强调多元化价值的时代,文化的矛盾性、差异性较之以往都愈发受到重视,认识论也从相信永恒真理到关注知识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作为社会机构的博物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展览作为博物馆与大众沟通的最主要媒介,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博物馆作为真理殿堂的定位和观点的多元性?如何处理博物馆一直以来的权威特性和观众自由表达的需求?尊重差异、倡导意义共建的对话思维是可行的解决方式之一。那么,为什么博物馆展览需要对话?如何在博物馆展览中建构对话?上述两个问题是亟需研究的重点。问题一“为什么博物馆展览需要对话?”的厘清是通过对中西方博物馆展览和社会思潮变迁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对话哲学研究和博物馆展览语境分析得出的。对话在展览中有两层角色:作为方法论的对话和作为沟通策略的对话。作为方法论的对话是指导展览运作的宏观思想,能够推动建立新的平等共生的博物馆与观众关系,将展览的目的从“灌输知识”变为“激发思考和互动”,展览中的意义在交流中不断更新,从而使博物馆展览呈现世界的多元性成为可能。作为沟通策略的对话将对话思维落地,是能够促进“意义共建”的展示实践手段。问题二“如何在博物馆展览中建构对话?”的解决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多案例研究完成的。此部分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根据对话思维的三特征筛选出三个典型案例——英国利物浦博物馆、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馆和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从对案例的分析中凝练出对话在展览中的建构策略:(一)建立相关性(二)呈现差异性(三)搭建参与平台。对话建构策略的提出能够从实践层面体现出对差异性和多元性的重视和接纳,为博物馆展览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邵振奇[8](2017)在《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文中提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各种媒介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戏曲的传播也契合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多种方式的单面传播→→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的三个阶段。电视的出现,使戏曲在同一平台上的多面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以其强大的传播和感召效应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极大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顺应了观众由剧场到家庭的观演方式的变化。栏目化使戏曲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告别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是电视编排形式上的革新,也是戏曲电视节目在制作观念、管理模式、传播策略上对电视生态演进的主动适应,是戏曲电视持续深化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它集合了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和真人秀等形式于一身,熔戏曲欣赏、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参与性,加之在固定的时间和频道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得以养成,已然成为戏曲传播最好的平台之一。本文的研究按照“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在“面向问题”层面,主要以纵向、横向两种视角,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动态考察和分类观照。梳理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流变轨迹可见,二者的结缘以电视的主动示好为始,历经初创(1958-1965年)、停滞和复苏(1966-1978年)、迅速成长(1979-1995年)和持续深化(1996年至今)四个阶段,二者结合更加自然,互动更加密切,合作走向深入。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戏曲电视栏目历经萌芽期(1978—1987年)、发展期(1988—1995年)、繁荣期(1996—2003年)、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四个时期。从“戏曲唱段,我播你看”的单一形式,到“多元共荣,采撷众华”的繁华景象,戏曲电视栏目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过渡,分众化、品牌化理念愈加深化,参与性日渐凸显,栏目的形式及内容亦趋向多元。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戏曲电视栏目始终以极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并尝试与新的栏目形式结合,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更使戏曲栏目成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当前,戏曲栏目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办栏目数量锐减,老牌栏目停办取消,播出时间一改再改,戏曲电视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多变的姿态迎难而上,使戏曲栏目进入了转型重塑的新时期。从“现实”层面,主要对当前开办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观照。本文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类型应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同类栏目应体现出相似的文化价值,满足观众特定的需要,引导观众选择。本乎此,戏曲电视栏目可分为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真人秀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栏目进行了概念释义,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本文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倾向,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调查发现,总体上中年以上群体对戏曲的忠诚度更高,青少年群体则普遍远离。对于接触戏曲的渠道,不同类型的受众选择差异明显,而电视、广播构成各类型受众接触戏曲的主要渠道。在收视行为方面,尽管戏曲栏目的现实受众群体庞大,但忠实受众数量偏少,总体收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高学历者、城市居民的收视热度更低。在形式及内容倾向上,戏曲剧场、竞赛类栏目受众群稳定,但局限性较强;戏曲教学、访谈、新闻专题类栏目备受冷落,生存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戏曲真人秀异军突起,成为戏曲电视栏目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观众对现有戏曲栏目的评价上看,整体满意度不高,“众口难调”矛盾突出;老牌栏目中,有些已进入衰退期,而以《梨园春》为代表的若干栏目收视神话仍在延续;此外,有些新兴栏目受到肯定,说明创新求变,争取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是当前戏曲栏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解决问题”层面,本文首先以受众调查的结论为依据,以当前此类栏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为导向,在论述当前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栏目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力求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等方面展开论析,试图解答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问题。在认识上,戏曲栏目的主创人员应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加强彼此的选择、介入、交流、融合,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栏目“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既要正视大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积极意义,又要提防和抵制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消解和冲击,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最终实现审美超越。一方面,要使栏目具有共性特征,坚守本土化的品质、平民化的品位、人文化的品格;另一方面,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进行受众细分,围绕“传统韵味”、“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娱乐本位”、“多元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定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从而巩固忠实受众,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文从策划、主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以为,戏曲栏目应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三个方面大做文章,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动态与常态”的改版,不断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增加元素,使栏目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时刻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同时,还应突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实现跨区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多媒体联袂,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群体。主持人是电视栏目重要的品牌,应在形象气质、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方面与栏目契合。戏曲栏目的主持人可分为表演型、平民型、专家型三种,媒体可拓展来源,广纳英才,并大胆启用跨界主持人,主持人则要不断完善素养,提升技能,以寻求延展与超越,延长其主持生涯。此外,戏曲栏目还必须在外在包装上多动心思,通过对栏目名称、形象标志、宣传口号,以及片头、片尾、片花等的设计和包装,使栏目达到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内外兼修、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文还对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新媒体传播的显着特征和重要优势;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弥合了戏曲欣赏特性和受众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收视时空;而欣赏方式的交互性更是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观众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一切都为戏曲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应是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有效手段。
涂致洁[9](2015)在《郭祖荣交响曲研究》文中认为郭祖荣是我国着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不仅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在交响曲创作中的作为也属一奇。他的交响曲作品多达二十八部,为我国交响音乐领域作杰出的贡献。他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音乐完全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体验,每一部交响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他的作曲生涯完全建立在自学自创的基础上,使他走出一条与其他作曲家大相径庭的道路,成为一位身份特殊的作曲家。本文选取郭祖荣的交响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五章内容,分别从创作概述至创作技法解析,重点探究作品中具代表性的技法特征,并对他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与艺术价值进行总结,取得相应的结论。第一章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以叙事的笔法对郭祖荣的交响曲创作进行概述,总结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经历了“借鉴吸收到纵横拓展再到融汇化合”的动态演变过程;并概括了郭祖荣的创作思想与人文思想。第二章至第五章则从音乐分析学的角度,分别对交响曲的创作技法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此阐明交响曲“中国风格”的多样实现手段,揭示郭祖荣的交响曲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思想观念。其中第二章探讨了交响曲在曲式结构上既有对传统结构形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又有对中国戏曲中曲牌体与板腔体的结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音乐中散化结构的吸收与借鉴,展现作曲家开放性的结构构思。第三章主要针对调性布局与和声技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横向自由、纵向复杂的调性布局,以及五声性多调和声、全音阶或十二音与五声性调式和声结合等手法,论证了郭祖荣民族化的调性与和声观念。第四章借助绘画的视角,阐释交响曲在配器构思上存有对“水墨画”构图法则的借鉴;在色彩运用方面有对“水墨画”墨色技法的借鉴,以此体现曲作者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以及重于写意的配器思维。第五章通过对主题的材料来源、构成方法、展开手法等进行全面的阐述,论证了以五声调性为基础的“多感性”主题是郭祖荣交响曲的标签式音乐语言,也是其体现“中国风格”最重要的手段。结论是郭祖荣交响曲艺术特征的总括,并对其在中国交响曲创作历史中的价值,以及对当代交响曲创作的意义作出中肯的评价。
王鹏[10](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认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二、PDA的未来色彩斑斓-2002年PDA发展趋势高级论坛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A的未来色彩斑斓-2002年PDA发展趋势高级论坛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影像应用研究 ——以《纳西秘境》交互影像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选题的时代背景 |
2.选题的政策支持 |
3.选题的文化价值 |
4.选题的来源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1.文献综述 |
2.国内外行业现状 |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
1.研究的价值 |
2.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框架 |
一、沉浸式体验与交互影像的基础理论 |
(一)沉浸式体验的涵义 |
1.心流:沉浸与沉浸体验 |
2.沉浸式体验:感官与情感交互 |
3.文化产业:沉浸体验的应用领域 |
4.沉浸式文化体验:文化旅游体验 |
(二)影像艺术与交互影像 |
1.影像艺术的发展 |
2.交互与交互影像 |
3.交互影像的特征 |
4.新媒体艺术:交互影像的应用形式 |
(三)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的交互影像 |
1.沉浸体验的交互影像 |
2.新媒体交互影像服务传统文化 |
3.交互影像在创作中的构建模式 |
(四)本章小结 |
二、沉浸式体验在文化赋能中的应用分析 |
(一)沉浸式文化体验应用的视觉形态 |
1.沉浸式演艺体验 |
2.沉浸式娱乐体验 |
3.沉浸式餐厅体验 |
4.沉浸式艺术展体验 |
5.沉浸式文化遗产体验 |
(二)交互影像技术下文化的表征与体验设计应用 |
1.音乐信息可视化 |
2.诗意梦境的视觉转化 |
3.投影艺术的立体呈现 |
(三)沉浸式体验视角下交互影像的应用优势 |
1.在创作方面的应用优势 |
2.在文化赋能方面的应用优势 |
(四)本章小结 |
三、沉浸式交互影像在文化体验中的设计与思考 |
(一)交互影像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
1.交互影像的情感化表达 |
2.沉浸体验与文化旅游发展融合 |
(二)沉浸式文化体验中交互影像设计方法与原则 |
1.设计意图 |
2.受众研究 |
3.设计原则 |
4.技术实现方法 |
(三)沉浸式文化体验的交互影像设计分析 |
1.《封笔-墨池记》书写字迹新媒体交互体验展 |
2.《听墨》桌面投影水墨艺术互动体验 |
3.数字水墨书法《书法运动视觉》《空书》影像作品 |
(四)交互影像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的应用与发展 |
1.沉浸式交互影像在文化与旅游中的应用 |
2.沉浸式交互影像在丽江旅游文化体验中的应用 |
3.沉浸体验赋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
(五)本章小结 |
四、基于丽江纳西文化体验的交互影像设计实践 |
(一)丽江文化体验的设计定位 |
1.丽江文化认知及受众定位 |
2.设计内容和主要元素定位 |
3.沉浸体验的应用形式定位 |
(二)交互影像设计的技术原理 |
1.交互影像设计的关键 |
2.互动投影技术分析 |
(三)《纳西秘境》交互影像体验实践分析 |
1.视觉元素提取与应用分析 |
2.交互影像体验与展示分析 |
3.交互设计构思与流程分析 |
(四)设计内容与结果 |
1.“纳西秘境”东巴文字元素互动影像设计 |
2.“披星戴月”纳西服饰元素设计应用 |
3.纳西文化体验展示场景设计 |
4.展示与体验效果 |
5.交互影像预演效果图 |
6.招贴设计 |
(五)设计问题与总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情况 |
附录二 :课题调研和参观学习情况汇总 |
附录三 :游客对丽江民族文化的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设计过程与实践过程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习近平外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叙事学研究现状 |
1.2.2 习近平外交话语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叙事及叙事要素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叙事 |
2.1.2 叙事艺术 |
2.2 叙事主体和对象 |
2.2.1 叙事主体 |
2.2.2 叙事对象 |
2.3 叙事环境 |
2.3.1 国内环境 |
2.3.2 国际环境 |
第三章 习近平外交叙事内容 |
3.1 习近平对外演讲与署名文章概况 |
3.2 中国故事 |
3.2.1 中国道路的故事 |
3.2.2 中华文化的故事 |
3.2.3 中国人民的故事 |
3.3 外国故事 |
3.3.1 国家层面的故事 |
3.3.2 社会层面的故事 |
3.3.3 个人层面的故事 |
3.4 中外交流故事 |
3.4.1 经贸合作的故事 |
3.4.2 政治互信的故事 |
3.4.3 人文交流的故事 |
第四章 习近平外交叙事方式 |
4.1 口头叙事 |
4.1.1 演讲 |
4.1.2 交谈 |
4.2 文字叙事 |
4.2.1 署名文章 |
4.2.2 书面采访 |
4.3 图像叙事 |
4.3.1 静态图像 |
4.3.2 动态影像 |
第五章 习近平外交叙事艺术 |
5.1 运用语言的艺术 |
5.1.1 引经据典 |
5.1.2 巧用比喻 |
5.1.3 善用俗语 |
5.2 把握适度的艺术 |
5.2.1 时机适度 |
5.2.2 内容适度 |
5.2.3 方法适度 |
5.3 区分差异的艺术 |
5.3.1 区分不同时间 |
5.3.2 区分不同对象 |
5.3.3 区分不同场合 |
第六章 习近平外交叙事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
6.1 坚持客观时效原则,甄选故事素材内容 |
6.1.1 讲“真”故事 |
6.1.2 讲“新”故事 |
6.1.3 讲“好”故事 |
6.2 掌握多元交流技巧,创新故事表达方法 |
6.2.1 口头叙事与图像叙事相结合 |
6.2.2 自己讲述与他人讲述相结合 |
6.2.3 说理叙事与情感叙事相结合 |
6.3 区分不同时机对象,讲究故事话语艺术 |
6.3.1 把握时机、合时切境 |
6.3.2 区分对象、因人制宜 |
6.3.3 巧用修辞、善用白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
2.1.1 表征的界定 |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
2.2.1 身份的界定 |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
4.2 研究方法 |
4.2.1 个案研究 |
4.2.2 资料收集 |
4.2.3 资料分析 |
4.3 研究伦理 |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
4.3.3 研究者的取舍 |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二、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时代的要求 |
三、正确的荣誉观是中学生树立“三观”的基础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荣誉 |
一、荣誉的内涵 |
二、中学生的荣誉称号 |
第二节 荣誉感 |
一、荣誉感的内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荣誉观 |
一、文献综述 |
二、中学生荣誉观的内涵 |
三、对已有文献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 |
第一节 崇高性:中学生以遵循核心价值观为荣 |
一、中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 |
二、中学生以敬业为荣 |
三、中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 |
四、中学生以友善为荣 |
第二节 传统性:中学生以弘扬传统美德为荣 |
一、中学生以热爱劳动为荣 |
二、中学生以生活节俭为荣 |
三、中学生以孝敬父母为荣 |
四、中学生以尊敬老师为荣 |
第三节 功利性:中学生以钱多、官大为荣 |
一、中学生以钱多为荣 |
二、中学生以官大为荣 |
第四节 不合理性:中学生以仇富、仇官为荣 |
一、中学生以仇富为荣 |
二、中学生以仇官为荣 |
第五节 盲目性:中学生以个性张扬为荣 |
一、中学生以外表美为荣 |
二、中学生以攀比为荣 |
三、中学生以炫富为荣 |
四、中学生以早恋为荣 |
第四章 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父母的家庭育人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父母的品德决定中学生的荣誉观 |
二、父母的言行催生了中学生的荣誉观 |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 |
第二节 学校的人生指导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校园文化滋养中学生的荣誉观 |
二、教师塑造中学生的荣誉观 |
三、同辈群体是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参照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官场不正之风为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提供生存的土壤 |
二、扭曲的价值观是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的舵手 |
三、非主流文化全面冲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
四、不良媒体强势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建构 |
第五章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的建议 |
第一节 父母要重视中学生的家庭育人教育 |
一、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
二、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
三、父母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
第二节 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人生指导教育 |
一、要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要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三、要加强中学生的羞耻观教育 |
第三节 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一、国家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
二、要净化媒体舆论,宣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
三、要传播社会正能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学生的荣誉观整体上是正确的 |
二、中学生的荣誉观存在消极因素 |
三、中学生的荣誉观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 |
四、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
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荣誉观研究的源泉 |
三、观念与行为存在反差 |
四、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更适合中学生荣誉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后记 |
(6)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瑶族研究 |
(二)过山瑶研究 |
(三)文化传承研究 |
(四)瑶族文化传承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六、文章采用的理论 |
(一)文化适应理论 |
(二)文化变迁理论 |
七、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观点的创新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一章 过山瑶的历史与文化 |
第一节 瑶族历史发展轨迹 |
一、瑶族的形成与支系 |
二、瑶族的迁徙轨迹 |
第二节 乳源过山瑶的由来及文化 |
一、乳源过山瑶的形成与发展 |
二、乳源县的环境 |
三、过山瑶的传统文化概貌 |
第二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
第一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 |
一、过山瑶的物质文化 |
二、过山瑶的制度文化 |
三、过山瑶的精神文化 |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 |
一、师爷、长者是文化传承的权威表率 |
二、全体瑶胞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 |
一、家庭传承 |
二、师徒传承 |
三、实践记忆传承 |
四、歌舞节庆传承 |
五、民间典籍传承 |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保障 |
一、文化认同是传承的基础 |
二、《过山榜》是传承的“内容”保障 |
三、习惯法是传承的“法律”保障 |
四、民族文化生活化是传承的“形式”保障 |
五、共同的文化心理是传承的“情感”保障 |
第三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际遇 |
第一节 环境变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
一、自然环境的改变:从仰仗敬畏到利用开发 |
二、社会环境的改变:从封闭一体到开放多元 |
三、环境变迁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权力介入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冲击 |
一、国家权力进入乳源瑶区的历史回溯 |
二、国家权力对瑶区文化传承权威人群的重置 |
第三节 市场因素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市场观念在乳源县瑶区的生发过程 |
二、瑶区旅游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
三、市场因素导致过山瑶传统文化商品化和展演化 |
第四节 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乳源过山瑶的族群互动情况 |
二、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
第五节 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乳源县过山瑶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 |
二、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过山瑶的文化坚守与调适 |
第一节 过山瑶对民族文化的坚守 |
一、传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 |
二、坚守民间信仰,传承祭祀文化 |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举措 |
一、调适民间传承模式,激发其现代适应性 |
二、尝试新的传承模式,增加文化传承的方式 |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效果 |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成效 |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问题 |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 |
一、群策群力,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
二、做好“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的传播与维护 |
三、搭建“立体多元”文化传统体系 |
结语 |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调研图片 |
(7)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意义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博物馆 |
1.2.2 展览 |
1.2.3 对话 |
1.2.4 展览中的对话 |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欧美 |
1.4.2 中国 |
1.4.3 小结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文章结构 |
2 博物馆的变迁与对话的发展 |
2.1 欧美 |
2.1.1 缪斯神殿——学者的对话空间 |
2.1.2 珍宝阁——封闭的独白空间 |
2.1.3 公共博物馆——对话转向 |
2.1.4 公共论坛——多方发声的对话空间 |
2.2 中国 |
2.2.1 公共博物馆概念引入——对话萌芽 |
2.2.2 弘扬民族主义的爱国基地——政治话语的宣传空间 |
2.2.3 公共论坛——真正的对话转向 |
2.3 小结 |
3 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和特征 |
3.1 博物馆展览所面临的挑战 |
3.1.1 “真理殿堂”与“多元观点的论坛” |
3.1.2 “知识传递”与“意义共建” |
3.1.3 “线性、秩序”与“非线性、片段化” |
3.2 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 |
3.2.1 作为方法论的对话 |
3.2.2 作为沟通策略的对话 |
3.3 博物馆展览中对话的种类 |
3.3.1 观众与自己的对话 |
3.3.2 观众与策展人的对话 |
3.3.3 观众与观众的对话 |
3.4 博物馆展览中对话的特征 |
3.4.1 平等性 |
3.4.2 共性和差异性 |
3.4.3 开放性 |
3.5 小结 |
4 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体现 |
4.1 英国利物浦博物馆 |
4.1.1 展览介绍 |
4.1.2 观众反馈 |
4.1.3 分析总结 |
4.2 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馆 |
4.2.1 展览介绍 |
4.2.2 观众反馈 |
4.2.3 分析总结 |
4.3 美国旧金山探索馆 |
4.3.1 展览介绍 |
4.3.2 观众反馈 |
4.3.3 分析总结 |
4.4 小结 |
5 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建构 |
5.1 建立相关性 |
5.1.1 易产生共鸣的内容选择 |
5.1.2 内视角或者混合视角的叙述 |
5.1.3 易理解的文字表达 |
5.2 呈现差异性 |
5.2.1 多角度的诠释 |
5.2.2 灵活的叙事结构 |
5.2.3 矛盾的呈现 |
5.3 搭建参与平台 |
5.3.1 展览筹备过程中的参与 |
5.3.2 展览参观过程中的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与互动 |
一、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二、停滞和复苏阶段(1966-1978年) |
三、迅速成长阶段(1979-1995年) |
四、持续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及观念衍变 |
一、萌芽期(1978—1987年):摸索、尝试,形式单一 |
二、发展期(1988—1995年):灵活、分众,注重参与 |
三、繁荣期(1996—2003年):娱乐、竞技,打造品牌 |
四、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创新、求变,期待突围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特征 |
一、固定性 |
二、综合性 |
三、参与性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及问题 |
第一节 戏曲剧场型 |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构成元素 |
四、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知识型 |
一、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分类 |
三、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节 戏曲综艺型 |
一、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元素 |
三、综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新类型——真人秀 |
一、戏曲真人秀栏目概述 |
二、戏曲真人秀栏目的构成元素 |
三、戏曲真人秀的文化坚守与传播效应 |
四、戏曲真人秀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受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四、不同文化程度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居住地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观众的收视行为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戏曲电视栏目的到达率 |
三、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热度分析 |
四、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动机分析 |
五、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时段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四节 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倾向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五、不同居住地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五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评价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总体评价 |
三、当前戏曲电视栏目所存在的问题 |
四、观众对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五、观众对省级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六、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
七、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评价 |
八、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戏曲电视栏目 |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释义 |
二、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冲击 |
三、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启示 |
四、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观念定位 |
一、品质本土化 |
二、品位平民化 |
三、品格人文化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 |
一、巩固忠实受众 |
二、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内容定位 |
一、传统韵味 |
二、时代特征 |
三、地方特色 |
四、娱乐本位 |
五、多元融合 |
第五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包装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与改版 |
一、策划手段 |
二、改版创新 |
三、传播与合作模式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 |
一、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类型 |
二、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选择 |
三、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
四、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 |
一、栏目名称 |
二、栏目形象标志 |
三、栏目宣传口号 |
四、栏目片头、片花、片尾 |
余论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A:戏曲电视栏目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D:若干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 |
附录E:诸种戏曲电视综艺形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郭祖荣交响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郭祖荣交响曲创作概述 |
第一节 创作历程概述 |
一、交响人生三步曲 |
二、交响曲创作“三部曲” |
第二节 创作思想、人文思想概述 |
一、创作思想 |
二、人文思想 |
结语 |
第二章 开放性的结构构思 |
第一节 对传统交响曲结构形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一、整体结构的多样性 |
二、乐章内部结构的变异 |
三、局部结构的特殊处理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借鉴与吸收 |
一、“戏式”结构 |
二、散化结构 |
结语 |
第三章 民族化的调性与和声 |
第一节 自由而复杂的调性布局 |
一、郭祖荣交响曲的调性观念 |
二、横向布局的自由性 |
三、纵向布局的复杂性 |
四、纵横多调并举 |
五、多调性手法的不同表意 |
第二节 民族化的和声技法 |
一、五声性多调和声 |
二、综合性和声 |
三、十二音和声 |
四、和声游移及其技法运用 |
五、线性和声 |
六、网状和声 |
结语 |
第四章 写意性的配器思维 |
第一节 借鉴“水墨画”构图法则的配器构思 |
一、乐队编制上对“取舍”法则的借鉴 |
二、配器布局上对“宾主、虚实、开合、取舍”法则的借鉴 |
三、音色结构上对“呼应、对比”法则的借鉴 |
四、配器织体上对“疏密、开合、取舍”法则的借鉴 |
五、音响组合上对“主次、虚实、对比”法则的借鉴 |
第二节 借鉴“水墨画”墨色技法的色彩运用 |
一、“泼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二、“积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三、“破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四、“淡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五、“多墨法”的借鉴与运用 |
结语 |
第五章 多感性的主题构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涉猎广泛的材料来源 |
一、八闽的地方传统音乐素材 |
二、其他较有代表性的地域性民族风格的音乐素材 |
三、取“旧乐”谱“新曲” |
四、非音乐素材 |
第二节 多感性的主题音调及其构成手法 |
一、五声性音调的异化处理 |
二、异调杂糅构成多调性音调 |
三、半音化主题 |
四、十二音序列调意化 |
第三节 变奏——主题的发展手法 |
一、变奏的类型 |
二、变奏手法的运用形式 |
三、展开性变奏的“一‘语’多义”作用 |
结语 |
结论 |
一、艺术特征 |
二、艺术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郭祖荣二十八部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图表 |
附录二:交响曲主题材料样式及其运用特点一览表 |
附录三:交响曲的创作思想立意与卷首附言摘录 |
附录四:郭祖荣交响曲作品年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PDA的未来色彩斑斓-2002年PDA发展趋势高级论坛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影像应用研究 ——以《纳西秘境》交互影像设计为例[D]. 张锦.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习近平外交叙事研究[D]. 李雪静. 西北大学, 2019(01)
- [4]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5]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D]. 马义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6]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 李锦云.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意义及运用研究[D]. 胡凯云. 浙江大学, 2017(01)
- [8]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 邵振奇.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郭祖荣交响曲研究[D]. 涂致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7)
- [10]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