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Ⅰ号矿体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猛[1](2018)在《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中东部隶属黑龙江省境内的逊克-铁力-尚志以东地区,南、北分别与吉林省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毗邻,是一个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古亚洲洋演化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演化而形成的复合构造区,多期、复杂的地质作用使得本区成为重要的内生金矿床成矿区之一。目前为止,该区已发现大型金矿床4座(老柞山、东安、金厂和东风山等),中型金矿床10余座(大安河、平顶山、四山林场等),小型金矿床20余座及30处以上的金矿(化)点。长期以来,有关该区金矿类型、成矿特征,特别是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但有关矿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等方面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该区各类重要金矿床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如下进展。1.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基础上,将该区内生金矿的主要成因类型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金矿床、浅成热液型和斑岩型金矿床以及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五大类。同时将浅成热液型金矿床划分两个亚类,分别是浅成热液高硫化型、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2.通过典型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得出,研究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是:中温热液金矿床具有中温、中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特征,流体包裹体主要为CO2和H2O,属于CO2-H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接触交代/矽卡岩金矿床具有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的属性,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以CO2-CH4-H2O为主,具有岩浆热液流体属性;浅成热液低硫化型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含矿流体性质,为H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浅成低温热液高硫化型-斑岩型金矿床中温、中等密度、低盐度的含矿流性质,含CO2的H2O-NaCl岩浆流体;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特征,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并含有一定量N2、H2O、CH4等。3.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数据揭示: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含矿流体为岩浆流体性质,成矿过程有大量的大气降水加入;接触交代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或年轻地壳源,成矿流体属中温热液流体,流体组成为岩浆与地层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征,并在成矿过程还有大气降水加入;斑岩型、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和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生源特征,但前两者成矿流体具有高氧化流体属性或岩浆热液属性,成矿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加入,后者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所占比例较小。4.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与蚀变矿物39Ar/40Ar同位素定年相结合,厘定了该区金矿床成矿期划分中二叠世(262 Ma)、晚三叠(219-182Ma)、早白垩世(119-110Ma)三个成矿期,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和斑岩-浅成热液铜金矿床成矿集中发育在早白垩世,而中温热液金矿床在晚三叠(219-182Ma)和早白垩世(119-110Ma)均有形成。5.从流体演化角度出发,得出不同成因类型金矿成矿机制:接触交代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经历了流体的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后,再以气相为主的高温含矿液体交代围岩发生矽卡岩化,温度>350℃,后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以液相为主的中高温的含矿液体卸载Fe、As、Au等元素,最终含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沉淀卸载石英、方解石;中温热液型金矿床是在成矿流体还原的、较封闭下,伴随温压降低和大气水加入过程而卸载沉淀出金、银等成矿物质;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是低温、低盐度的流体以充填结晶作用为主而沉淀卸载金等成矿元素;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和斑岩/类斑岩型成矿过程是高氧化流体上升、并发生强烈的不混溶、沸腾作用之后而卸载成矿物质而成矿;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经历了早期沉积和叠加变质变形作用而成矿的,并一定程度受到后期岩浆热液改造。6.从成岩成矿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上述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中温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斑岩-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成岩成矿地质模式,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7.将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相结合,明确指出了在佳木斯地块上应以寻找矽卡岩型金矿和沉积变质型金矿床为主,而在广泛中生代发育的中生代盆地内具有较大的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潜力,而在花岗杂岩隆起区发育早白垩世花岗岩区是寻找浅成热液高硫化型-斑岩型金铜矿床的良好场所。8.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勘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金矿的时空分布角度出发,重新将研究区的金矿床划分出5个成矿系列、6个成矿亚系列、11个矿床式。成矿单元划分为古亚洲和滨太平洋2个成矿域、吉黑1个成矿省、3个Ⅲ级成矿带、34个Ⅳ级成矿带或成矿远景区、6个Ⅴ级矿田或矿化集中区,并指出了金矿今后的找矿方向。
马国雄[2](2018)在《黑龙江省老黑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黑山地区位于中亚—蒙古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挟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发育大量中元古代至中生代不同类型的岩浆岩,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岩浆演化过程。在本研究中,对老黑山地区晋宁晚期、印支晚期、燕山晚期三期主要的岩浆岩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学研究,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旨在揭示区域岩浆演化过程,并通过研究岩浆演化过程中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探讨岩浆岩含矿性。最后,通过对比研究典型矿床,佐证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研究的正确性。印支晚期侵入岩由中性至酸性演化,由偏铝质向过铝质过渡,属于钙碱性-碱钙性系列,富碱、富钾;燕山晚期侵入岩由中酸性至酸性演化,过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碱、富钾。然而,随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两期岩浆均呈现由富Fe向富碱、富Ca向富K演化的总趋势。各期岩浆的稀土分配曲线近于一致,均呈右倾式,都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指示它们为同源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富集Rb、Ba、U、La、Nd、Zr、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Nd、P、Ti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岩浆可能来自富集地幔,在其演化进程中有地壳物质混染作用,具有壳源、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岩石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显示,岩浆由早至晚,从中性向酸性方向演化,由富Fe、Mg向富碱,特别是富K方向演化,然而伴随着这种演化,岩浆的含矿性由Au→Cu→Mo方向演化,并在不同期次与阶段形成的岩体具有不同的矿化种类:印支晚期的花岗闪长斑岩富含Cu,燕山晚期的花岗闪长岩富含Cu、Mo。通过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佐证分析、金厂与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对比分析,得出随着岩浆从早到晚演化,印支晚期侵位较浅的中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控制了九佛沟金矿,印支晚期侵位略深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控制了洋灰洞子斑岩型铜矿,燕山晚期侵位较深的花岗闪长岩控制了砍椽沟钼铜矿。充分佐证老黑山地区岩浆岩的含矿性研究的正确性,为在老黑山地区扩大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寻找铜、金矿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彭大伟[3](2017)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角砾岩筒型金矿化特征及找矿评价标志》文中研究表明金厂矿床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内,是由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支队发现的一处特大型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矿区内地层出露较少,断裂构造发育,呈“米”字型构造格局,岩浆岩侵入体广布,先后有五期岩浆侵入活动发生。矿区内有三种矿化类型:角砾岩筒型、细脉浸染型以及环状、放射状裂控型,其中角砾岩筒型矿化是金厂矿区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矿体类型,资源量占矿床总资源量的44%。前人对于矿区内的角砾岩筒缺乏系统的比较,对该类型矿化的找矿评价标志总结得也不够完善,基于此,本文对矿区内的角砾岩筒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及成因研究,以期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支撑。角砾岩筒主要分布于燕山期花岗岩与印支期闪长岩接触带及各类断裂构造的交汇附近,平面上多呈椭圆形或近圆形,剖面上呈筒状或漏斗状。根据含金性及矿物组合的差异将矿区内的角砾岩筒划分为金-铜±钼型角砾岩筒、单金型角砾岩筒以及贫矿型角砾岩筒三种类型。金-铜±钼型角砾岩筒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有少量辉钼矿、赤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自然金,其中Au和Cu均达到工业品位;单金型角砾岩筒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有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和自然金,其中仅Au达到了工业品位;贫矿型角砾岩筒矿石矿物较少,以黄铁矿为主,方铅矿、闪锌矿次之,含矿性极差,不具备工业价值。角砾岩型矿石胶结物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非常发育,主要有四种类型的包裹体:含固体子矿物多相流体包裹体(S型)、气相-富气相流体包裹体(V型)、含NaCl子矿物三相流体包裹体(SL型)、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VL型)。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角砾岩筒型矿体的成矿流体为挥发相、高温高盐度溶液与熔浆的混合物,大气降水参与程度不高。硫同位素组成显示矿床中的硫为深源岩浆硫,主要来源于地幔,有少量地壳硫加入,结合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地壳物质混入。前人同位素测年成果及本次测试结果显示,角砾岩筒型矿床成矿年龄大约在102.9±2.7 Ma左右;故本文认为角砾岩筒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109±2.4Ma)的侵入活动有关,之后的闪长玢岩(97.5±1.1Ma)的侵入活动对角砾岩筒进行了叠加矿化。角砾岩筒的空间分布与矿区内的岩浆岩接触带、断裂构造交汇、矿化蚀变分带及遥感解译出的环状构造存在密切的联系,角砾岩筒型矿体显示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此外,三种类型的角砾岩筒在矿石矿物组合、黄铁矿标型特征、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以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为总结角砾岩筒型矿体的找矿评价标志提供了依据。
张艳松[4](2016)在《黑龙江省金厂与老黑山地区岩浆岩特征及成因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南,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老爷岭隆起第二隆起带——太平岭隆起东侧,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部位。受长时间多期次的地质构造活动影响,区内构造叠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较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远景成矿区。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研究区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矿石矿物种类和共生组合特征,分析岩浆岩的岩体、地层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相关测试,对研究区侵入岩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确定成岩流体的物质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以探讨物质来源和成矿构造环境;在以上基础上对研究区侵入岩的活动时限、物质来源及成因演化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最后文章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收集整理金厂地区相关的地质资料,将金厂与老黑山研究区就岩浆岩特征及成因演化等各方面差异对比分析,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本文认为老黑山研究区侵入岩应该分为印支晚期和燕山中期两个侵入期次,印支晚期细分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三个阶段,燕山中期分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个阶段。(2)老黑山地区印支晚期闪长岩来自于地幔,较为基性地幔岩浆注入酸性岩浆中快速冷却结晶而成,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碰撞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印支晚期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来自壳幔混源,花岗闪长岩是在板块俯冲挤压环境下形成,而二长花岗岩则为俯冲作用后的构造转换体制环境下形成。燕山中期岩浆岩物质来自于壳幔混源成因,并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地壳物质混染,形成于板块挤压碰撞环境。(3)通过对比发现金厂和老黑山研究区印支晚期岩石形成具有同源同期的特征,表现为在相同构造环境下形成。而燕山中期金厂地区岩浆岩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均不相同,两地区岩浆岩表现为系不同源的两个期次岩浆在相同构造环境下结晶成岩。
张篷[5](2016)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田燕山晚期金(铜)成岩成矿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铜)矿田是我国东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金(铜)矿田之一。矿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最东端,属太平岭成矿带,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目前矿田已经探明金资源量(333)76吨,铜资源量4638吨。本文在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从单一矿床上升到以成矿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矿田地质研究,总结本地区成矿规律,构建燕山晚期成岩成矿系统,建立金厂金(铜)矿田成矿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金厂金(铜)矿田矿化作用与燕山晚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金厂地区岩浆活动包括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个旋回,矿区直接成矿年龄为114±22Ma,与燕山晚期岩浆岩成岩年龄(120~110Ma)一致,岩浆活动对应于太平洋板块迅速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的构造事件。2.金厂金(铜)矿田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同为成矿母岩。燕山晚期成岩系统中,花岗斑岩成岩年龄(113~109Ma)比闪长玢岩成岩年龄(118~115Ma)晚,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在岩石地球方面表现出同源岩浆的特征,同属深源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不断有地壳物质混染。二者在岩石地球化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壳幔特征。矿田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地壳,即成矿作用主要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岩石圈拆沉构造有关,成矿热液是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3.矿田内部存在花岗斑岩金(铜)矿床和闪长玢岩铜(金)矿床两类矿床类型,是同源流体演化到不同阶段的产物。半截沟花岗斑岩型金(铜)矿床和高丽沟闪长玢岩型铜(金)矿床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特征方面既表现出一致性和一定的差异性,高丽沟闪长玢岩型铜(金)矿床含矿流体属弱碱性,在温度、压力、深度均高于半截沟花岗斑岩型金(铜)矿床,暗示铜主要形成于弱碱性流体高温阶段。4.综合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特征,提出金厂金(铜)矿田燕山晚期金(铜)成岩成矿模式,矿田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矿田成矿模式在空间上表现为浅部角砾岩型金/金(铜)矿,深部斑岩型铜(金)矿的典型斑岩成矿系统特征。金(铜)矿体目前仅开采至整个矿体的中部,深部斑岩体尚未出露,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本文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金厂地区成矿规律的认识,将为金厂及周边地区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王硕[6](2014)在《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吉黑东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横跨全球三大显生宙构造成矿域中的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经历了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和转换。研究区由佳木斯地块、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拼合而成,致使区内的构造-岩浆作用复杂而独特,使包括研究区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成为除青藏高原外,探测中国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揭示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另一理想场所。区内复杂而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及与之相伴的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为大规模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区内共发现金属矿床近百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0余处,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我国东北地区被大面积火成岩覆盖,特别是花岗岩,与内蒙、蒙古国及俄罗斯境内靠近我国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省。早古生代,吉黑东部及临区各微陆块拼贴成联合地块(佳蒙地块),岩浆岩在各单元均有分布,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少见,主要为橄榄岩、角闪石岩、辉长岩等。中酸性侵入岩多呈片麻状,黑云母发育,主要岩性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侵入寒武系地层内呈不规则岩基产出;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联合地块统一基底裂解,研究区处于岩浆活动的平静期;古生代晚期,区内陆块再次碰撞拼合,形成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嫩江拼合带附近的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合、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伊春-鹤岗一带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组合;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闭合,随后形成大面积三叠纪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早侏罗世花岗岩类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呈NNE-NE向展布,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有少量闪长岩和碱长-碱性花岗岩;中生代晚期,研究区进入伸展作用的高峰期,火成岩多为小岩株状、岩脉状分布的斑岩体和脉岩,常与同期火山岩相伴产出,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本文论述了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本区显生宙四个主要的成矿系列,分别为:①海西期与同碰撞-后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有关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260~250Ma);②印支期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型矿床成矿系列(230~210Ma);③晚三叠世末至早侏罗纪与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细/网脉状)钼矿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200~170Ma);④燕山晚期伸展背景下的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系列(133~106Ma)。通过对本区矿床与相关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发现,吉黑东部成矿作用的高峰期与显生宙岩浆侵入活动基本吻合,成矿高峰期稍滞后于侵入活动峰值约10Ma,二者在时间关系上具有很好的耦合性。重新定义了区内部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成矿特征:四平山金矿原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亚类-热泉型金矿,本次研究认为其应为世界上首例陆相热水喷流沉积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金厂金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且呈多期次活动特点,其成因类型为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赤卫沟金矿的碳酸盐矿脉应形成于碱性环境中;本文还报道了我国东北地区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即河口林场锡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母岩体的研究显示,它与邻区锡霍特-阿林锡成矿省内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亲缘性,对比后认为该矿床应为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归纳总结了吉黑东部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发现矿体的产出受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而从岩浆活动与矿床的区域分布特点划分出三个较大的矿集区,它们分别为:1、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2、佳木斯-兴凯成矿带;3、延边成矿带。结合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情况与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成矿类型,提出以下找矿思路:斑岩型/细网脉型钼矿床找矿的有利地段是:①黑龙江省乌伊岭-伊春-通河一带;②吉林省舒兰县七里乡-吉林大黑山一带。矽卡岩型矿床找矿有利地区是伊春地区和滨东地区,重点找矿工作区是:①弓棚子铜锌矿化区;②秋皮沟铜锌矿化区;③一撮毛岩体周边铁、铜多金属矿化区;④土门岭多金属矿化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主要分布于黑河-逊克-嘉阴以南地区,产于北西向分布的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带内。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金、铜矿主要产出在区域上东西向大断裂和其共轭断裂控制中生代火山盆地和隆起构造格架,以及隆褶带、断陷盆地带的次级隆起区。
马芳[7](2014)在《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金厂金矿床为我国东北部陆缘特大型热液金矿床之一。矿床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结合部位。区域上北西为敦密超壳断裂,南以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为界与华北地块相望。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的闭合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处在两大构造域的叠加转换部位,成矿背景复杂,矿化类型多样。为探究金厂金矿的成因类型、成矿过程,总结矿化富集规律,指导找矿工作,我们在区域成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J0、J1矿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矿综合鉴定,并对相关岩体及矿石进行了锆石U-Pb测年、流体包裹体研究、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工作。本文首次识别并确认了金厂金矿辉碲铋矿的存在,辉碲铋矿与自然金共生,是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的有力证据。成矿主要与石英、蠕绿泥石、冰长石及玉髓、方解石、胶黄铁矿、白铁矿相关,主要有用元素为Au,伴生Cu。矿物共生组合显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特征。本次研究获得花岗闪长岩、文象花岗岩和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4Ma、192Ma和123Ma,结合前人关于区内成岩年代学研究结果,将区内岩浆活动划分为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三期,晚三叠世闪长岩、晚三叠世黑云母花岗岩、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和文象花岗岩、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和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五个阶段。结合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区域地质演化背景,推测闪长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花岗闪长岩和文象花岗岩形成于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闪长玢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我国东部构造应力体制由挤压向拉张转换的过渡环境;花岗斑岩形成于弧后持续伸展的构造背景。矿石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J0、J1矿体的均一温度范围181465℃,相对集中于200280℃;流体盐度分布于4048wt%NaCl和420wt%NaCl两个区间,相对集中于814wt%NaCl;流体密度范围0.51.2g/cm3,峰值为0.81.0g/cm3。成矿流体主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在盐度-温度-压力图解上,获得成矿的压力区间集中于230MPa,计算得主成矿深度为0.23km。均一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范围较大,结合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共存,表明本区存在两种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及热液流体的沸腾作用。矿体J0、J1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矿体的S同位素组成相似,黄铁矿中δ34S值变化范围为2.2‰~3.6‰,1件方铅矿样品的δ34S值为0.1‰,接近陨石硫,具有岩浆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综合前人测试结果,不同类型矿体中S、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不大,表明其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应为同期矿化的产物。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地幔初生水特征,热液演化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在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包裹体显微测温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隐爆角砾岩筒型矿体和半截沟浅部的环状-放射状脉型矿体主要发育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半截沟深部的18号矿体则以斑岩型矿化为主。并认为成矿应与花岗斑岩之后的一期岩浆-热液活动相关,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闪长玢岩或者花岗斑岩。综合以上认识,本文认为金厂金矿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为主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过渡类型矿床,成矿时代上限为113Ma(即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形成于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弧后持续拉张的动力学背景。总结矿化富集规律如下:成矿前断裂构造通过控制隐爆角砾岩筒的产出间接控制矿体产出,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可以作为隐爆角砾岩筒型矿体的找矿标志之一。由岩浆上侵在围岩中形成的环状构造是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隐爆角砾岩筒型矿体和环状-放射状脉状矿体具有等间距产出、埋藏浅的特点,向深部品位变贫,找矿潜力不大。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显示向南西、南东两个方向侧伏的特点,显示18号矿体深部向南西、南东可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毛永新[8](2014)在《黑龙江金厂金矿Ⅻ号矿体金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元素活动态是针对寻找隐伏矿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属于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中的一种技术方法,在矿床勘查和地球化学异常验证等方面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常规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很难奏效的覆盖区逐步开展了有效性试验。本文通过对金属活动态的理论依据、成晕机制、提取方法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总结,选择黑龙江金厂金矿Ⅻ矿体进行找矿应用试验研究。金厂金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东宁县境内,区域大地构造处于兴蒙造山带东端,兴凯地块西南缘,北邻佳木斯地块,西南为华北地块,区域构造单元为张广才岭-太平岭边缘隆起带,处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结合部位。中生代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影响,岩浆热液活动促使古老地质体中的金产生活化,构成金矿成矿有利部位。通过对已有资料分析和矿区地质调查,金厂金矿为一复合型金矿床,包括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脉型矿体、岩浆穹隆型矿体和岩浆热液(充填交代)脉型矿体。通过对金厂金矿Ⅻ号矿体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Ⅻ号矿体属于岩浆热液裂隙充填脉状金矿体,裂隙充填脉型矿体以含金黄铁矿-石英脉为主。通过以往的金矿普查评价工作,在研究区已经发现了多处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矿化线索,矿区开展了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及1:1万土壤测量,圈定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但由于研究区覆盖较厚,地势平缓,基岩露头少,异常范围较大,直接利用槽探进行揭露和评价难度较大。为此在已知Ⅻ矿体的上部布设了4条土壤剖面,对其中24线和56线剖面进行元素活动态方法测量实验,并且将活动态测量方法与土壤剖面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金活动态提取方法进行反复的实验分析,对金活动态提取的流程进行了部分改进,提出了较为适合的分析流程,包括水提取相态、粘土吸附相态、有机结合相态、铁锰氧化物相态等4个金活动态。利用石墨炉原子荧光光谱对所提取的活动态样品进行了分析方法实验。对Ⅻ号矿体的4个提取相态进行了地球化学参数的统计,数据表明有机相态和氧化物结合相态金的平均值、背景值含量高,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大;可以作为该区的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对找矿有指示意义,而粘土吸附相态和水提取相态仅具有补充参考意义。通过不同景观区金活动态异常分布情况对比,不同景观区金活动态异常类型和异常特征差异较大,金属活动态异常受不同的景观条件制约,建议采用金属活动态方法进行勘查时,应进行有效应相态的试验。在张广才岭-太平岭景观区有机相态及氧化物结合相态是最适宜的相态。通过金属活动态四个提取相态的异常曲线图与土壤地球化学剖面对照,异常位置基本一致,并且金属活动态测量的四个提取相态都可以用来圈定异常,因此所提供比较多的找矿信息,并且能够更好的验证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存在,对布置找矿工程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依据已知矿体上方活动态异常和土壤剖面异常特征,发现了Ⅻ-3号隐伏矿体。通过对金厂金矿金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研究,认为金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具有独特的找矿优势,能够较明确指示矿体在地表的位置,对隐伏矿体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吕俊超[9](2014)在《黑龙江省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吉黑褶皱带北部张广才岭—太平岭陆缘活动带的太平岭隆起和老黑山断陷衔接部位,属于古亚洲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区。多期次的构造转换、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都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和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充分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岩成矿时代,讨论了矿床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区域与矿区物化探资料,确定找矿标志并对矿床深部及外围总结了找矿方向。洋灰洞子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和构造角砾岩中;矿石以原生硫化矿石为主;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和磁黄铁矿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矿床具有面型蚀变特点,蚀变分带明显;根据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物穿插关系和流体特征,可以将矿床热液期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磁黄铁矿—辉钼矿—石英阶段、(Ⅲ)石英—黄铜矿阶段和(Ⅳ)石英—碳酸盐阶段等四个成矿阶段,其中石英—黄铜矿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洋灰洞子矿床石英—黄铜矿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均一温度范围为190.3308.8℃,平均为245.8℃,盐度范围为2.2312.99wt%(NaCleqv),密度范围为0.760.95g/cm3,成矿压力范围为15.5530.51MPa,成矿深度为0.521.02km,平均深度为0.75km。石英—黄铜矿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中温、富水和低盐度的特征,成矿压力较低,形成于浅成环境中。两件花岗闪长斑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04.4±2.8Ma和201.2±1.7Ma,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交;矿床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叠加区,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上侵,分异出部分岩浆热液含有大量成矿元素,与下渗的大气降水和少量的地层建造水混合,并使其升温形成对流循环,萃取围岩中少部分成矿元素成为含矿热液,在接触带薄弱处和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形成斑岩型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表明,阎王殿背斜为控岩容矿构造,北北西向断层为控岩构造,北东向的层间破碎带为容矿构造,北东向断层为控岩、容矿和控矿构造;花岗闪长斑岩为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弱的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特征,源区为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根据成矿地质条件,深部找矿方向:矿区Ⅰ号花岗闪长斑岩南东向继续延深,第13线南东侧应进行钻探工程验证;矿区外围找矿方向:阎王殿背斜枢纽向南西向延伸,寻找构造交汇部位以找到隐伏矿体或岩体边界;矿床南东向花岗闪长岩体附近有小花岗斑岩体出露,应查明其成岩年龄和是否含矿;综合区域重力、航磁异常解译线环构造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洋灰洞子HS-52、鹿角岭HS-66、细鳞河一带HS-57和HS-60组合异常套和较好,可作为成矿预测区;洋灰洞子HS-52成矿预测区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自然电位异常、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异常,圈定2处较好的成矿靶区。
赵玉锁[10](2013)在《延边—东宁成矿带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文中认为延边-东宁成矿带金厂金矿田内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控岩控矿构造系统复杂,金矿床时空集中,矿化类型多样,以斑岩型、角砾岩型和裂隙充填脉型为主,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是研究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的天然实验室。论文聚焦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区域成岩成矿环境厘定为活动陆缘火山弧的火山-次火山岩带,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折返引起的深部岩石圈拆沉和浅部地壳伸展,区域上广泛发育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浅成低温-斑岩型铜金矿床。2、矿田内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类型多样: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以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形成时代为190~210Ma;燕山晚期以花岗斑岩、闪长玢岩脉为主,形成时代为110~120Ma。矿田燕山晚期(锆石LA-ICP–MS年龄为118.1±1.6Ma)侵位的闪长玢岩脉为成矿母岩,具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属O型埃达克岩,来源于俯冲的太平洋块片的部分熔融,可以作为直接找矿标志。3、矿田内矿床时空集中,矿化类型多样,根据成矿地质环境与控矿要素的空间变化及金矿体的空间群聚特征,将矿田划分为半截沟、高丽沟、邢家沟和大狍子沟四个金矿床,明确了其基本地质特征。其中,高丽沟金矿床浅部为角砾岩型矿化,深部为斑岩型矿化;半截沟矿床浅部为裂隙充填脉型矿化,深部为角砾岩型矿化;邢家沟和大狍子沟矿床为角砾岩型矿化,钻孔揭示其深部具有斑岩型矿化。4、矿田内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载金矿物——硫镍钴矿,研究表明硫镍钴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呈星散状或包于黄铜矿内,硫镍钴矿中的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斑岩型矿化载金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主;角砾岩型和裂隙充填脉型矿化载金矿物以黄铁矿和石英为主。5、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形成于116118Ma;研究显示成矿物质来自与深部岩浆;成矿早期流体为酸性的氧化型混合热液、晚期为碱性的还原型流体,从早到晚流体性质变化明显,而减压、降温导致的沸腾作用是矿质沉淀的最主要机制;金矿化分带明显,水平上由内向外,垂向上由下到上,均表现为由斑岩型→角砾岩型→裂隙充填脉型。6、以成矿系统结构为基础,构建勘查系统模型,圈定一级找矿靶区5处,二级找矿靶区5处,通过工验程证,新增资源量为矿石量205万吨,金金属量4.669吨。
二、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Ⅰ号矿体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Ⅰ号矿体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1.1.1 依托项目 |
1.1.2 论文选题 |
1.2 地理位置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概况 |
1.3 工作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1.5 本次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中-新元古界 |
2.1.2 早古生界 |
2.1.3 晚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 |
2.2.1 中元古代-古生代 |
2.2.2 中生代 |
2.3 区域火山岩 |
2.3.1 古生代 |
2.3.2 中生代 |
2.3.3 新生代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2.6 区域地壳演化 |
2.6.1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时期 |
2.6.2 早寒武世沉积盖层形成时期 |
2.6.3 晚寒武世-早志留世弧盆系形成时期 |
2.6.4 晚志留世-早三叠世构造发展演化时期 |
2.6.5 中三叠-早白垩世陆缘岩浆弧演化时期 |
2.6.6 晚白垩世-第四纪陆内盆山演化时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成因分类原则及分类 |
3.2 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2.1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金矿 |
3.2.2 中温热液型 |
3.2.3 浅成热液型 |
3.2.4 斑岩型 |
3.2.5 沉积变质热液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4.1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
4.1.1 大安河金矿床 |
4.1.2 老柞山金矿床 |
4.2 中温热液型 |
4.2.1 四山林场金矿床 |
4.3 浅成热液型-斑岩型 |
4.3.1 团结沟金矿床 |
4.3.2 东宁金厂铜金矿床 |
4.4 沉积变质热液型 |
4.4.1 东风山金矿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矿时代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5.1 成矿时代讨论 |
5.1.1 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 |
5.1.2 中温热液型 |
5.1.3 浅成热液型-斑岩型 |
5.1.4 沉积变质热液型 |
5.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5.2.1 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 |
5.2.2 中温热液型金矿床 |
5.2.3 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
5.2.4 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大安河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2 老柞山金矿床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3 四山林场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4 团结沟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5 金厂铜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6 东风山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7.1 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
7.2 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 |
7.3 成矿系列 |
7.4 成矿区带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黑龙江省老黑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1 矿产勘查工作现状 |
1.4.2 存在问题 |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侵入岩类 |
2.2.2 火山岩类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老黑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 |
3.1 岩浆活动期次划分 |
3.2 岩石学特征 |
3.2.1 晋宁晚期侵入岩 |
3.2.2 印支晚期岩浆岩 |
3.2.3 燕山晚期岩浆岩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3.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3.4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参数 |
3.4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印支晚期花岗岩 |
3.4.2 燕山晚期花岗岩 |
3.5 岩浆演化与含矿性探讨 |
3.5.1 岩石方面 |
3.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 |
第4章 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特征研究 |
4.1 印支晚期典型矿床 |
4.1.1 洋灰洞子铜矿床 |
4.1.2 九佛沟金矿床 |
4.2 燕山晚期典型矿床 |
4.2.1 砍椽沟钼铜矿床 |
4.3 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佐证分析 |
4.4 金厂与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对比分析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3)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角砾岩筒型金矿化特征及找矿评价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角砾岩筒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2 金厂矿区勘查现状 |
1.3.3 金厂矿区科研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化类型 |
3.3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3.1 矿体特征 |
3.3.2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第4章 角砾岩筒型金矿化成因研究 |
4.1 成矿流体来源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特征 |
4.1.2 成矿流体H、O同位素组成 |
4.1.3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 |
4.2 成矿物质来源 |
4.2.1 硫同位素组成 |
4.2.2 铅同位素组成 |
4.3 成矿时代 |
4.4 成因综述 |
第5章 找矿评价标志 |
5.1 角砾岩筒型矿化找矿标志 |
5.1.1 地质标志 |
5.1.2 遥感解译标志 |
5.1.3 地球物理标志 |
5.2 角砾岩筒型矿化含矿性评价标志 |
5.2.1 角砾岩筒类型划分 |
5.2.2 矿物组合标志 |
5.2.3 黄铁矿标型特征分析 |
5.2.4 流体包裹体标志 |
5.2.5 地球化学标志 |
5.3 找矿评价标志综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黑龙江省金厂与老黑山地区岩浆岩特征及成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 |
1.1.1 地理位置 |
1.1.2 位置交通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5 主要工作量与取得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主要工作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侵入岩 |
2.2.1 印支中晚期侵入岩 |
2.2.2 印支晚期侵入岩 |
2.2.3 燕山早中期侵入岩 |
2.2.4 燕山晚期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华夏系构造体系 |
2.3.2 南北向构造系统 |
2.3.3 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老黑山地区岩浆岩特征及成因 |
3.1 岩浆活动期次划分及岩石特征 |
3.1.1 岩浆活动期次划分 |
3.1.2 岩石特征 |
3.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构造环境探讨 |
3.3.1 印支晚期花岗岩 |
3.3.2 燕山中期花岗岩 |
3.4 岩浆演化及其成因 |
3.4.1 印支晚期花岗岩 |
3.4.2 燕山中期岩浆岩 |
3.5 小结 |
第4章 金厂地区岩浆岩特征及成因 |
4.1 岩浆活动期次划分及岩石特征 |
4.1.1 岩浆活动期次划分 |
4.1.2 岩石特征 |
4.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岩浆演化及成因 |
4.3.1 印支晚期花岗岩 |
4.3.2 燕山中期岩浆岩 |
4.4 小结 |
第5章 金厂与老黑山岩浆岩对比研究 |
5.1 岩浆岩侵入期次差异 |
5.2 各阶段岩浆岩岩石差异 |
5.2.1 印支晚期岩浆岩岩性差异 |
5.2.2 燕山中期岩浆岩岩性差异 |
5.3 构造环境差异 |
5.3.1 印支晚期花岗岩 |
5.4 物质来源及岩浆成因 |
5.4.1 印支晚期花岗岩 |
5.4.2 燕山中期岩浆岩 |
5.5 综合分析金厂与老黑山差异 |
第6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附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田燕山晚期金(铜)成岩成矿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斑岩型矿床 |
1.2.2 成矿系统理论 |
1.2.3 金厂金(铜)矿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上元古界 |
2.2.2 上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层 |
3.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3.2.1 线性断裂构造 |
3.2.2 隐爆角砾岩体构造 |
3.2.3 环状-放射状构造 |
3.2.4 矿区构造遥感解译 |
3.3 研究区岩浆岩 |
3.3.1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侵入岩 |
3.3.2 燕山晚期侵入岩 |
3.4 侵入岩与矿化关系 |
4 燕山晚期成岩系统研究 |
4.1 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 |
4.1.1 燕山晚期闪长玢岩 |
4.1.2 燕山晚期花岗斑岩 |
4.2 成岩年代学研究 |
4.2.1 闪长玢岩成岩年代 |
4.2.2 花岗斑岩成岩年代 |
4.2.3 成岩年代特征 |
4.3 岩石地球化学 |
4.3.1 闪长玢岩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
4.3.2 花岗斑岩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
4.3.3 岩浆岩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对比 |
4.4 岩浆源区及构造环境 |
4.4.1 岩浆源区性质及演化 |
4.4.2 构造环境判别 |
4.5 成岩模式研究 |
5 燕山晚期成矿系统研究 |
5.1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5.1.1 半截沟金(铜)矿床 |
5.1.2 高丽沟铜(金)矿床 |
5.1.3 成矿物质赋存状态 |
5.2 成矿作用时限 |
5.2.1 金厂金(铜)矿田成矿年代学研究概述 |
5.2.2 直接成矿年龄—黄铁矿Re-Os同位素体系 |
5.2.3 成矿作用时限 |
5.3 成矿流体特征 |
5.3.1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 |
5.3.2 石英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3.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分析 |
5.3.4 流体包裹成分研究 |
5.3.5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4 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 |
5.4.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黄铁矿矿物学特征 |
5.5.1 黄铁矿形态标型特征对比研究 |
5.5.2 黄铁矿化学标型特征对比研究 |
5.5.3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特征对比研究 |
5.6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6.1 硫同位素 |
5.6.2 氢氧同位素 |
5.6.3 铅同位素 |
5.7 成矿物质来源 |
5.8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 |
6 成岩成矿系统研究 |
6.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2 成矿作用研究 |
6.2.1 主导控矿因素 |
6.2.2 成矿作用过程 |
6.2.3 成矿模式 |
6.3 主要找矿方向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1.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古生代构造活动带 |
2.1.2 佳木斯-兴凯地块 |
2.1.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侵入岩 |
2.3.2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3 海西期侵入岩 |
2.3.4 印支期侵入岩 |
2.3.5 燕山期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4.1 前寒武纪火山岩 |
2.4.2 加里东期火山岩 |
2.4.3 海西期火山岩 |
2.4.4 印支-燕山期火山岩 |
2.4.5 喜山期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构造 |
2.6.1 逊河-铁力-尚志断裂 |
2.6.2 依(兰)-舒(兰)断裂 |
2.6.3 敦(化)-密(山)断裂 |
2.6.4 佳(木斯)-伊(通)断裂 |
2.6.5 牡丹江断裂 |
2.6.6 大和镇断裂 |
2.6.7 塔河-孙吴-双鸭山断裂 |
2.6.8 乌云-伊春-西林断裂 |
2.6.9 桦川-林口-穆棱断裂 |
2.7 区域矿产 |
2.7.1 细脉浸染型钼矿床 |
2.7.2 细脉浸染型铜金矿床 |
2.7.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2.7.4 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
2.7.5 岩浆热液脉型钨矿化点 |
2.7.6 岩浆矿床 |
第3章 区域动力学与岩浆演化 |
3.1 前寒武纪 |
3.2 加里东期 |
3.2.1 佳木斯地块 |
3.2.2 小兴安岭 |
3.3 海西期 |
3.3.1 佳木斯地块 |
3.3.2 小兴安岭 |
3.4 印支期 |
3.5 燕山期 |
3.5.1 小兴安岭 |
3.5.2 佳木斯地块 |
3.5.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 佳木斯地块与周缘地质单元的拼贴时间 |
3.6.1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 |
3.6.2 佳木斯地块与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3 古亚洲洋构造演化 |
3.6.4 环太平洋构造演化 |
第4章 典型矿床与岩浆作用研究 |
4.1 晚二叠纪乱泥沟造山型金矿床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区地质 |
4.1.3 成矿流体 |
4.1.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1.5 成矿模式初探 |
4.2 晚二叠纪老柞山造山型金矿床 |
4.2.1 区域地质背景 |
4.2.2 矿区地质特征 |
4.2.3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2.4 成因机制 |
4.3 早侏罗纪鹿鸣斑岩型钼矿床 |
4.3.1 区域地质背景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4 成岩年代学 |
4.3.5 岩石类型及成因 |
4.3.6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4 早白垩世金厂斑岩-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 |
4.4.1 区域地质背景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成矿流体 |
4.4.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4.5 金厂金矿成矿模式 |
4.5 早白垩世赤卫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4.5.1 区域地质背景 |
4.5.2 矿区地质特征 |
4.5.3 矿体特征 |
4.5.4 岩石地球化学 |
4.5.5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6 早白垩世跃进山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6.1 区域地质特征 |
4.6.2 矿区地质特征 |
4.6.3 岩石地球化学 |
4.6.4 年代学特征 |
4.6.5 成矿动力学 |
4.6.6 矿床成因 |
4.7 晚白垩世河口林场斑岩型锡矿 |
4.7.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7.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7.3 年代学特征 |
4.7.4 成岩年龄及意义 |
4.7.5 物质来源 |
4.7.6 成矿动力学 |
4.8 晚白垩世四平山陆相热水喷流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 |
4.8.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8.2 岩、矿相学特征 |
4.8.3 岩石地球化学 |
4.8.4 年代学特征 |
4.8.5 岩石属性及成因 |
4.8.6 动力学背景 |
4.8.7 成矿流体来源 |
4.8.8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4.9 始新世五星岩浆硫化物型矿床 |
4.9.1 区域地质背景 |
4.9.2 矿床地质特征 |
4.9.3 岩石地球化学 |
4.9.4 蚀变影响 |
4.9.5 同化混染 |
4.9.6 分离结晶 |
4.9.7 岩浆源区 |
4.9.8 成矿作用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5.1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5.1.1 地层建造 |
5.1.2 构造 |
5.2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 |
5.2.1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时间上的耦合性 |
5.2.2 岩浆活动与矿床空间关系及成矿带划分 |
5.2.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4 吉黑东部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5.3 成矿远景分析 |
5.3.1 重要的矿床类型 |
5.3.2 找矿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7)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论文选题 |
0.2 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条件 |
0.3 研究现状 |
0.3.1 金厂金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
0.3.2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
0.3.3 斑岩型金矿研究现状 |
0.4 本次工作量统计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1.2 区域地层 |
1.2.1 上元古界 |
1.2.2 上古生界 |
1.2.3 中生界 |
1.2.4 新生界 |
1.3 区域构造 |
1.3.1 褶皱构造 |
1.3.2 断裂构造 |
1.4 区域岩浆岩 |
1.5 区域矿产 |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
2.1 矿区地层 |
2.2 矿区构造 |
2.3 矿区岩浆岩 |
2.3.1 印支晚期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 |
2.3.2 燕山早期文象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 |
2.3.3 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1.1 隐爆角砾岩筒型矿体 |
3.1.2 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型矿体 |
3.1.3 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 |
3.2.2 矿石矿物组成 |
3.2.3 矿石化学组成 |
3.2.4 结构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围岩蚀变类型 |
3.3.2 围岩蚀变分带 |
3.4 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 |
第4章 矿床成因探讨 |
4.1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
4.1.1 岩浆岩条件 |
4.1.2 构造条件 |
4.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1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 |
4.2.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显微测温结果 |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2.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4.3 稳定同位素研究 |
4.3.1 硫同位素 |
4.3.2 铅同位素 |
4.3.3 氢氧同位素 |
4.4 成矿时代 |
4.5 矿床成因 |
4.6 成矿模式 |
第5章 矿化富集规律研究 |
5.1 构造控矿规律 |
5.2 岩体控矿规律 |
5.3 工业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 |
5.4 金矿化富集的其他标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黑龙江金厂金矿Ⅻ号矿体金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其原理 |
1.2 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意义 |
1.2.1 元素活动态测量技术方法的概念 |
1.2.2 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找矿原理 |
1.2.2.1 元素活动态形成机理 |
1.2.2.2 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找矿原理 |
1.2.3 元素活动态方法的找矿优势 |
1.3 国内外元素活动态研究现状 |
1.4 金厂金矿研究现状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6 完成主要工作量及主要结论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岩浆岩 |
2.2.4 矿区矿化类型和矿石类型 |
2.2.4.1 矿化类型 |
2.2.4.2 矿石类型 |
2.2.5 Ⅻ号矿体地质特征 |
第3章 Ⅻ号矿体土壤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 |
3.1 土壤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布设背景 |
3.2 样品布设、采集与加工 |
3.2.1 样品布设 |
3.2.2 样品采集与加工 |
3.2.3 样品化学分析 |
3.3 活动态金的提取与测试 |
3.3.1 元素活动态的提取 |
3.3.1.1 水提取相态金属 |
3.3.1.2 粘土吸附和可交换相态金属 |
3.3.1.3 有机物结合相态金属 |
3.3.1.4 氧化物包裹相态金属 |
3.3.2 金活动态的测试 |
第4章 金矿Ⅻ号矿体土壤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解释 |
4.1 金厂金矿Ⅻ号矿体土壤元素活动态分布特征 |
4.1.1 Ⅻ号矿体土壤元素活动态地球化学异常参数特征 |
4.1.2 土壤中元素活动态的分布特征 |
4.2 金厂金矿Ⅻ号矿体土壤元素活动态的异常特征 |
4.2.1 水提取态金异常分析 |
4.2.2 粘土吸附态金异常分析 |
4.2.3 有机态金异常分析 |
4.2.4 氧化物结合态金异常分析 |
4.3 不同景观区金属活动态异常分布特征 |
4.3.1 高原干旱黄土景观区金活动态分布特征 |
4.3.2 热带湿润红壤景观区金活动态分布特征 |
4.3.3 森林覆盖区金活动态分布特征 |
4.4 金厂金矿Ⅻ号矿体深部隐伏矿体预测 |
4.4.1 Ⅻ号矿体土壤地球化学剖面金异常特征 |
4.4.2 Ⅻ号矿体深部隐伏矿体预测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黑龙江省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以往工作研究程度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依托项目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张广才岭期侵入岩 |
2.3.2 印支晚期侵入岩 |
2.3.3 燕山早期侵入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
2.5.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2.5.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2.7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组构特征 |
3.3.1 矿石类型及矿物特征 |
3.3.2 矿石结构 |
3.3.3 矿石构造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3.4.1 蚀变类型 |
3.4.2 蚀变分带 |
3.5 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4章 矿床成因讨论 |
4.1 成矿流体特征 |
4.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2 成矿物质来源 |
4.2.1 硫同位素 |
4.2.2 铅同位素 |
4.3 成岩成矿时代 |
4.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分析 |
4.4 矿床形成机理 |
4.5 成矿模式 |
4.6 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对成矿的影响 |
5.1.2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5.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5.2 找矿标志 |
5.2.1 地质标志 |
5.2.2 勘查地球物理标志 |
5.2.3 勘查地球化学标志 |
5.2.4 综合找矿标志 |
5.3 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
5.3.1 深部预测 |
5.3.2 矿床外围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延边—东宁成矿带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金厂金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1.1.3 研究目的及科学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1.2.2 成矿地质环境及矿床划分 |
1.2.3 玢岩地质地球化学 |
1.2.4 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1.2.5 斑岩金成矿系统 |
1.2.6 成矿预测及勘查实践 |
1.3 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 |
1.3.1 研究计划安排 |
1.3.2 预期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实物工作量 |
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 区域岩石建造与构造格架 |
2.1.1 区域岩石建造 |
2.1.2 区域构造格架 |
2.2 区域中生代重大地质事件 |
2.2.1 古亚洲洋闭合 |
2.2.2 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2.3 早白垩世地球动力学背景 |
2.3.1 区域成岩成矿时代 |
2.3.2 大地构造转换对成矿的制约 |
2.3.3 早白垩世地球动力学背景 |
2.4 区域成矿模式 |
2.4.1 区域矿床类型 |
2.4.2 区域控矿因素 |
2.4.3 区域成矿模式 |
3 成矿地质环境及矿床特征 |
3.1 成矿地质环境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半截沟矿床 |
3.2.2 高丽沟矿床 |
3.2.3 邢家沟矿床 |
3.2.4 大狍子沟矿床 |
3.2.5 蚀变类型 |
3.2.6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4 闪长玢岩地质地球化学 |
4.1 空间分布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主量元素 |
4.2.3 微量元素 |
4.2.4 稀土元素 |
4.2.5 成岩时代 |
4.3 岩体性质 |
4.4 岩浆源区 |
4.5 岩浆演化 |
4.6 成岩背景 |
5 金矿床地球化学 |
5.1 成矿物质 |
5.1.1 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 |
5.1.2 矿体微量元素特征 |
5.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4 硫同位素 |
5.1.5 氢氧同位素 |
5.1.6 硅同位素 |
5.1.7 铅同位素 |
5.1.8 锶钕铅同位素 |
5.1.9 成矿物质来源 |
5.2 成矿流体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2 包裹体成分 |
5.2.3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环境 |
5.2.4 成矿流体来源 |
5.2.5 成矿流体演化 |
5.3 金迁移与沉淀机制 |
5.3.1 金的迁移形式 |
5.3.2 金的沉淀方式 |
6 斑岩金成矿系统 |
6.1 物质结构 |
6.1.1 矿石类型 |
6.1.2 矿石矿物组成 |
6.1.3 矿石结构构造 |
6.1.4 金的赋存状态 |
6.2 空间结构 |
6.2.1 矿体空间分布特征 |
6.2.2 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
6.3 时间结构 |
6.3.1 斑岩型矿体的成矿时代 |
6.3.2 角砾岩型矿体的成矿时代 |
6.3.3 裂隙充填脉型矿体的成矿时代 |
6.3.4 金厂金成矿系统成矿时代 |
6.4 金成矿系统成矿机制 |
6.4.1 金成矿系统的动力学背景 |
6.4.2 角砾岩体成矿动力模式 |
6.4.3 裂隙充填脉型矿体成矿动力模式 |
6.4.4 金厂金成矿系统成矿机制及模式 |
6.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6.5.1 变化过程和控制因素 |
6.5.2 剥蚀程度与保存状态 |
6.5.3 矿体估算剥蚀深度 |
6.5.4 矿区剥蚀深度 |
7 成矿预测及勘查实践 |
7.1 从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
7.1.1 成矿系统时-空结构 |
7.1.2 成矿系统要素 |
7.1.3 找矿标志 |
7.2 勘查系统 |
7.2.1 找矿模型 |
7.2.2 找矿预测 |
7.2.3 找矿靶区 |
7.2.4 勘查实践 |
8 结论 |
8.1 厘定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建立了区域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
8.2 厘定矿区的成岩时代 |
8.3 重新划分矿区矿化类型和成矿期次 |
8.4 明确了斑岩型矿体的存在及成矿母岩为埃达克岩 |
8.5 建立了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模式 |
8.6 发现一种新的载金矿物 |
8.7 建立了矿区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指导矿区取得了找矿突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Ⅰ号矿体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D]. 吴猛. 吉林大学, 2018(12)
- [2]黑龙江省老黑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研究[D]. 马国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3]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角砾岩筒型金矿化特征及找矿评价标志[D]. 彭大伟. 吉林大学, 2017(10)
- [4]黑龙江省金厂与老黑山地区岩浆岩特征及成因对比研究[D]. 张艳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5]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田燕山晚期金(铜)成岩成矿系统研究[D]. 张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5)
- [6]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D]. 王硕. 吉林大学, 2014(03)
- [7]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 马芳. 吉林大学, 2014(10)
- [8]黑龙江金厂金矿Ⅻ号矿体金活动态地球化学测量应用研究[D]. 毛永新. 吉林大学, 2014(10)
- [9]黑龙江省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D]. 吕俊超. 吉林大学, 2014(10)
- [10]延边—东宁成矿带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D]. 赵玉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